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逆天-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大人,你应该听说了吧?过两天刘崇的使者就会达到上京,而南边伪周的使者也快到了。我们是打算在这里面做做文章。”
不管是刘崇的使者也好,还是伪周的使者也好,都是大张旗鼓的。刘崇的使者是为了显示自己对契丹的尊敬,毕竟刘崇现在是耶律璟的侄子和臣子。河东有点契丹附属国的意思,他派使者来上京,说白了也就是一次进贡行为,能不正大光明,讨个**嘛。至于,伪周的使者,他也不会偷偷摸摸了。王朴等人对契丹人心理看的很清楚。在当今世界上,最不愿意看到华夏大一统的,就属契丹了。有“燕云十六州”这个历史问题存在着,两国交战连个借口都是现成的。所以,如果没有重利的话,契丹人是绝对不可能出动大军南下中原,帮助楚国消灭大周朝的。别看楚国和契丹联系的挺紧密,看起来挺热闹的,可楚国如果不出大手笔,契丹和楚国的关系也就是面上好看。大周使者热热闹闹的来,正好可以做样子给楚国使者看,他甚至可以把自己扮演成受契丹邀请而来,在契丹和楚国之间插上一颗钉子。
既然河东和伪周都是正大光明的来,作为契丹地盘上的情报头子,田雨对这事自然是门清儿。他当下犹豫了一下,问道:“莫非,赵大人要我们对付伪周的使者吗?”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规矩。可是,从来没有规定第三国的人不能杀。在历史上,这种事也是有先例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当年班超出使西域的事情了,他不就是把匈奴的使者,杀了个一干二净,从而得到全国人民几百年来的交口称赞。莫非赵大人想把伪周的使者杀了,然后逼着契丹人跟我站在同一条线上。可这事儿不可行啊,这事儿和当年班超的例子比,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最大的问题出在契丹人身上,当年那是个小国,它害怕匈奴人为难他,迫于无奈它站在大汉朝一边,可现在契丹人的实力就算不是天下第一,那也是三强之一啊。契丹是完全不怕伪周和楚国的威胁的。
咱们把伪周的使者一刀切了,万一契丹人把咱们给抓了送到伪周去,我大楚会为了我们这么鲁莽的行动和契丹人翻脸吗?就算大楚和契丹人翻脸了,两国不搭界啊,想报复都很难啊。说白了,契丹不用太在乎楚国的想法。咱们去杀伪周使者,这事可不能干。
田雨连连摇头。
来人却是一笑,说道:“谁说咱们要杀伪周的人了,咱们……咱们对付刘崇的手下。”
对付刘崇?田雨一愣,他紧紧的盯着来人看了足足两分钟,方才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是一个办法,这需要我做些什么呢?”
“呵呵,不需要田大人做什么。田大人只需要在府中等消息就可以了,以后……等见了契丹皇帝,你就这么说……”
第132章 刺杀
这几天,田雨猫在宅子里气定神闲的看书写字,可这心里面却是三分的紧张、七分的热切。而马希萼却恰恰相反,在上京的这段日子,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为惬意的时候,别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把整个上京城弄得是热潮滚滚。
整个上京除了少数几个人,人人见了马希萼不是点头哈腰、笑脸相迎,就是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张口就是“给王爷问安”。而且,他还不用去计较别人心里到底想些什么,也不用去算计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什么圈套。不管去谁家的府邸,他毫无意外就是贵宾,这辈子他第一次尝到了这王爷的滋味。
这少有的尊敬固然让他面子十足,可是,眼前这金山银山也照着他两眼直发花。
这是怎么回事呢?用马希萼私下对拽刺说的话,可以部分的解释理由:生活中不缺乏着金钱,缺乏的是发现金钱的眼光。
在拽刺的引荐之下,马希萼和契丹贵族的花花大少们开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交流是增进了解的基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和契丹贵族来来回回的娱乐、联欢了几次之后,马希萼发自内心的鄙视这些契丹贵族。
为什么呢?因为,在马希萼看来,契丹的这些贵族少爷们简直就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土财主,赣菜、粤菜、淮扬菜等等南北大菜;这些人都没有吃过,竹叶青、稻花香等等天下名酒,这些人都没有喝过;绫罗绸缎、湖丝湘锦,这些人也很少穿;翡翠玛瑙、宝玉珍珠,这些人也没有什么见识;就连逛窑子喝花酒,没有叮叮咚咚的丝竹之声,也没有依依呀呀的江南女音。
套用一句21世纪的话来说,契丹的贵族少爷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契丹生产力的发展远远不能够满足契丹上层的实际需要。这些少爷们出门不能够牵狗放鹰的祸害百姓,进府没有如花似玉的丫鬟仆人伺候着,整天就是打猎烤全羊,这……这也太落后了吧。
契丹贵族林林总总的表现,让不远万里赶来的大楚王爷马希萼,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这些贵族不是没有钱,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花钱。契丹建国也有四五十年了,贵族大佬们从中原也好,从过去的渤海国也好,抢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可是,他就是没有养成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一个个都把宁愿把这些金银财宝放在库府里面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拉动内需。
说白了,契丹人就是一个思维定势的问题。多少年了,吃的是牛羊肉,穿的是羊皮大衣,风调雨顺就放牧为生,一旦有个天灾人祸的,就四处抢劫。在契丹人脑子里,充斥着吃饱了不饿,穿暖了不冷,没吃没穿就去抢的想法。在衣食住行上,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他们很少去挑剔这个衣服好不好看,这饭菜滋味有多少种类。
而马希萼由于出生于南方,到了契丹之后,还被人当成“爷”供着,这么一来,他脑子里立刻就有一种反差,他觉得不适应,看着契丹的贵族们穿的衣衫还不如望城县老百姓穿的衣服,这……这太别扭了。我贵为王爷不假,可你们也是契丹的皇亲勋戚、达官贵人,你们一个个不挑吃、不挑穿的,马希萼从心里面觉得别扭。巧的是,不知道马云是出于何种考虑,从厨子、大夫、裁缝、舞女、伶人等等,他给马希萼配备了一整套的仆人。让马希萼可以带着契丹的贵族们完整的领略一下子江南风情。这契丹的花花公子们犹如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光怪陆离,一下子就沉浸其中。在契丹掀起一股子时尚潮流。大街小巷里,经常听人在议论:“哥们,今天你扳指了没?”“扳指当然有了,你买了折扇没?”
在这里面,还要数拽刺这小伙儿脑子比较好使。他看大家对江南的事物比较着迷,立刻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马上找马希萼来商量。两人一拍即合,相对于高价的马车来说,南方的丝绸、玉雕、茶叶、陶瓷、小装饰品等等,在契丹的市场更大。马云送马希萼的两船礼物,顷刻之间就被马希萼换成了真金白银。按理说,皇帝赏赐的东西,是万万不能够拿出去卖钱的,这是犯忌讳的事情,可是,不知道是不是马云的疏忽,既没有明诏下旨赏赐,也没有派人传话御赐,就是叔侄俩闲聊的时候,说送就送了。
或者说,那两船的小玩意儿,并不放在马云的眼里,他很可能就是考虑到马希萼要坐很长时间的船,为了避免马希萼过于无聊,才赏赐这些东西解闷。这些东西虽多,可在江南,还真不值什么钱,如果大张旗鼓的明诏赏赐,皇帝马云或许会觉得有些丢脸,所以,他就难得糊涂了一下。可谁也没有想到,契丹贵族居然这么快就堕落了,谁也没想到,那两船小玩意儿,居然还卖出了意想不到的大价钱。马希萼就连睡觉都能够乐醒了。
当然,作为一个老牌的花花公子,马希萼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他虽然带着一帮子人堕落了,可是,越堕落越快乐。这不,刚刚过午,马希萼往怀里拽了两样新奇的玩意儿,就坐着马车出门了,准备继续去找拽刺等人研究研究,乐呵乐呵。
虽然,契丹人这两年也有汉化的趋势,府里面也有八人抬得大轿。可是马希萼就是喜欢做马车。轿子,契丹人很多,可是这么大、这么炫的马车,整个上京城也找不出来几辆,从舒适度上看,比契丹皇帝耶律璟的龙辇都舒服。
他出了府门,绕过胡同口,朝着西城而去。刚走到半路上,就听到有人大喊一声:“这就是楚贼的马车,杀了楚贼,必有重赏。”紧接着,就是一阵“乒乒乓乓”的打斗声,马希萼在马车里面吓了一跳,这……这……怎么会有了刺客!
第133章 刺客来历
“大人,大人,大事不好了……”管家慌慌张张的跑进了田雨的书房。正在握笔写字的田雨,心中砰砰直跳,握笔的手也轻轻的颤抖了起来。他眉头微微一皱,接着又渐渐舒展开,心气也平和了些。本来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捕风房刺杀刘崇使者的事情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让契丹人发现,追到门上来了。可是,他也知道捕风房的人既然要刺杀刘崇的使者,那派去的人肯定是死士,“不成功便成仁”,就算失败了,也不可能跑到他的府上来。而且这事儿应该和河东使者没什么关系,他们的死活,还不至于让自己的管家如此慌张。
田雨沉声问道:“什么事情啊?”
“王爷、王爷遇刺了!”管家说道。
“什么?!”田雨“哗”的一下站了起来,绕过桌子,紧走几步来带管家的门前,瞪着眼睛问道:“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王爷、王爷遇刺了!”
田雨脑子“嗡”的一下:“现在……现在情况怎么样?到底……到底是谁干的!”
“听说王爷躲在马车里面,刺客在外面怎么也打不开,不管是放箭,还是刀砍斧劈就是没有办法弄开马车,王爷应该是没有什么事情。只是伤了随行的几个侍卫。”管家哆哆嗦嗦的说道,看来这个遇刺事件也让管家心惊胆战:“后来……后来契丹人来了,就把王爷给救了。听人说,这刺客都是……都是契丹人。”
“王爷,他现在在那里?”田雨问道。
“禀大人,王爷现在去了契丹人的刑部,估计,估计是要查探刺客的来历吧。”
“备车,我们也去刑部。”田雨当机立断。虽说已经和捕风房的人约好,在府中**等消息,可是眼下出了这么大的一档子事,田雨作为楚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府中安坐,对马希萼不管不问。再怎么说,一笔也写不出来两个“马”字,这马希萼尽管不怎么受待见,可是,那是在楚国,是在自己家里。他一出国门,代表的可就是堂堂大楚王朝了,他万一出了事儿,金陵方面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一时之间,田雨的脑子有点乱,他潜意识里觉得这个事情不对味儿。说实话,自从马希萼来到上京之后,田雨基本上都没有考虑过马希萼的安全问题。因为道理在这摆着呢。只要耶律璟不发羊癫疯、契丹重臣不集体弱智,他们不可能对马希萼动粗的,就算契丹要和楚国翻脸,百八十个大头兵足以将马希萼拿下了,何必藏着掖着的搞刺杀呢?
这事不可能是出自耶律璟的授意。会不会是高模翰干的呢?高模翰显然是不支持南下的,可是,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人当政,这朝堂之上,总会有政见不和的,总会有人拉帮结派,说的好听一点,这叫做君子群而不党,说的直白点,“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这朝堂上也不例外,地域、出身、政见、利益等等都是组成圈子的潜在因素。高模翰反对南下,可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利害关系,他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干这样的蠢事。
会不会是耶律挞烈呢?这个也不太可能,马希萼和耶律挞烈关系一般,可是和拽刺的关系极好,这两个人现在基本上“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拽刺想和马希萼做生意,这里面说不定还有耶律挞烈的意思。利益相关,他们更不会搞刺杀。
那么会是谁干的呢?
田雨的脸色有点难看,排除了契丹人方面的因素。答案的选项立刻变得清晰起来。现在最大的可能性有两个:伪周……还有大楚。
伪周刺杀马希萼,理由是很明显的,像马希萼这样的人,如果死在了上京地界,契丹人会怎么办?
用二十一实际的话说,这事儿不大,可是性质很恶劣,而且妥协的可能性不大。契丹人想搪塞这件事,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能的。搪塞的话,那就是得罪楚国。堂堂的大楚王爷,死在了上京,契丹人随便推出两个人来顶罪,楚国会同意吗?马希萼虽然本事不大,可是,他身份敏感啊,代表着楚国的脸面,想和稀泥,那只会让楚国更加不满。
接下来就剩下追究到底了,可是,这事儿如果是伪周策划的,伪周会傻得自己承认吗?绝对不可能。恰恰相反,伪周肯定会把这事儿推到契丹的某个重臣身上。而且这线索还是若有若无,抓的话没有真凭实据,不抓的话,好像这事儿,还真是这个“重臣”干的。如果刺客都是死士的话,死了个一干二净,看起来线索挺多,可是,死无对证,又怎么能去追究呢?推替罪羊,级别高了,契丹人自己舍不得,级别低了,又拉了楚国的面子。说白了,刺杀这件事,就相当于在楚国和契丹之间,蹩了一根刺,最差最差,从此以后,楚国和契丹也是同*异梦了。
可是,说是伪周干的,又不太像。田雨记得,今天正好伪周使者来到上京,准备觐见耶律璟。伪周的刺客,会选在这么一个时间,干这样的大事吗?这有点自投罗网的意思了。
如果这么一想,那么楚国自己的可能性也很大。楚国有没有干掉自己王爷的可能性呢?有。高高在上的皇室,在外边的人眼里那是一片和睦的,可是楚国高层内部却并不这么看。马云是怎么上台的,马云完全不像李世民那样基本上默认“宣武门之变”,他把政变的起因、发展,彻底的改变了说法,可是,“长沙事变”毕竟没过太久,这事儿瞒不住明眼人。而且,马云极力打压皇室,特别是自己的几个叔叔,让他们在政治上彻彻底底的靠边站,这事实上也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上有所好,下必趋之。皇帝这么做,下面整天揣摩皇帝心意的官员们,也有可能会帮着皇帝做一些事情。马希萼要是在国内遇刺,说不定会有什么谣言呢,可是,他要是在契丹为国捐躯,那和马云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更可况,如果是楚国干的,那么这事情完全可以推到伪周身上。这也是给了契丹人一个台阶。可契丹人一旦就坡下驴,他们也就和伪周彻底撕破脸,绑在了大楚的战车上了。这事儿,要是做好了,对楚国非常有利。
可现在,出现了一个新情况:马希萼没死!这么一来,契丹和楚国的关系就没有走到对立面,田雨只需要要求契丹人捉拿凶手,而必须要契丹人给楚国一个合理的交代。两国之间,有了一个缓和。
田雨在想,怎么样才能从契丹人哪里得到最大的好处,最好,让契丹把伪周使者给赶出去。
第134章泼脏水
“大人,轿子已经备好了。”管家对沉思中的田雨说道。
“恩,走。”田雨快步走出府门,坐上了四人大轿,眼睛漫无目的的看着窗外的市井。去刑部,找刑部尚书。这刑部尚书是高模翰派系的人,自己去了,可以敦促他迅速查案,可并不能从他嘴里得到什么好处,毕竟这个人高位虽高,可还不足以影响政局。
而且现在这个时间,高模翰正在接见伪周使者。就算出了这么一件大事,刑部尚书也只能是督促查案,别的什么都不可能做,甚至,就算案子侦破顺利,他也会把情况给压下来,给契丹朝廷一个商讨的时间,换句话说,就算案子简单,这最终解释权也是归属于朝廷的,绝对没有他说话的地方。就算自己找上门去,也不可能影响到什么。
影响政局……?田雨眼睛一亮,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急声说道:“快,不去刑部了,咱们去皇宫,面见圣上。”这个时间点,耶律璟应该是刚刚起*。自己赶去求见,肯定是可以得到接见的。
等田雨赶到皇宫,耶律璟果然刚刚起*,听说田雨求见,就立刻让他进谏。
“微臣参见陛下!”田雨急匆匆走进偏殿,拜见耶律璟。
田雨神色紧张,一看就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可耶律璟却是没心没肺,笑呵呵的问道:“田爱卿,我正想宣你进宫呢,没想到你却自己来了。用你们汉家的俗话,这叫做‘说曹操,曹操就到啊’呵呵。”
就皇帝这个职业来说,耶律璟完全是没有什么职业道德的。这家伙除了牢牢的抓住政权之外,就是喜欢喝酒聊天,培养了一批酒友。唯一难能可贵的是,这人还竟然分得清楚好赖人,不怎么以酒量高低来判断大臣的办事能力。
田雨听耶律璟这么一说,心中立刻一松,看样子马希萼遇刺一事,还没有人来向耶律璟汇报。田雨急急忙忙的跑到皇宫,他怕的就是有人借题发挥,对楚国造成什么不利影响。虽然马希萼毫发无伤,刺杀事件的恶劣性降低了很多,契丹对楚国也容易交代。可如果有人利用这个事情,推波助澜,说不定就会给两国关系蒙上一层阴影。这是,田雨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不理的。
田雨说道:“臣请陛下做主啊!”
耶律璟一愣,差异的看了眼田雨。田雨不是契丹人,可是在上京也不是任人欺负的对象,耶律璟奇怪的问道:“爱卿,出了什么事情了吗?你不要急,慢慢说,如果在理,朕就给你做主!”
“请禀陛下,我大楚湘阴王刚刚在上京遇刺了!”田雨急声说道。
“什么?!”耶律璟猛的站了起来,他就算再糊涂,也知道这事情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先不说马希萼在楚国的地位,就单说,马希萼是自己派遣大员一路风尘仆仆的迎接而来,这就是自己的客人啊,在自己的地盘上,有人杀了自己的客人,那好了得。这刺杀事件简直就是在挑衅契丹皇权。
“你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湘阴王现在如何了?”耶律璟问道。
“托皇上的洪福,湘阴王逃过了一劫。可是,湘阴王原来为客,竟然被贵国人肆无忌惮的当街刺杀,这……这恐怕有伤陛下的声誉吧。”田雨并没有替并没有强调马希萼的亲王身份,反而紧扣着“客人”的话茬。他这么做,当然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如果,马希萼是在太原遇刺的,那么,田雨肯定会说“皇帝马云对马希萼是多么多么的重视,你们河东怎么怎么的不好”,可这是上京不是太远,是在契丹,而不是在河东。契丹人虽然有点萎了,可仍旧是大国啊,这大国都好面子,都是敏感的。过于强调楚国,反而有可能引起耶律璟的反感,于是,田雨就只强调马希萼远来为客,同时暗示,马希萼遇刺,这是有人故意不给陛下面子。
“什么人这么大胆,敢刺杀朕的客人!拽刺呢?朕不是让他多派人手,保护湘阴王的吗?来人宣拽刺觐见!田爱卿,你放心,朕一定会给贵国一个交代的!”耶律璟很上道的说道。
“多谢陛下,臣听说此事,吓得差点魂飞魄散。贵我两国,结盟前夕,有人竟敢刺杀我方结盟重臣,这……这里面恐怕有什么阴谋啊?”田雨借坡下驴,若有意若无意的把刺杀事件和结盟联系在了一起。
耶律璟一下子犹豫了,他看了眼田雨,道:“田爱卿,你的意思是说,这是有人想反对结盟,所以才这么做的吗?”
耶律璟这么一问,田雨反倒迟疑了,他想了想说道:“陛下,臣……臣只是猜测,听说事情发生了,臣赶紧赶到皇宫。陛下一诺千金,说是结盟自然就结盟,臣并没有没有太多的顾虑。只是,我王远道而来,在上京和人无冤无仇的,怎么会有人刺杀他呢?”
田雨解释自己是无根无据的瞎猜,可是,这话却不断的强调马希萼根本就不会得罪人,除了结盟这一件事情之外。
耶律璟又不是傻子,他自然听明白了,当下冷冷一哼,“嘭”的一下一拍桌子,说道:“他们敢!来人,宣高模翰、耶律挞烈觐见。田爱卿放心,朕对此事一定会一查到底。哼,朕做的决定,竟然还有人胆敢阳奉阴违,朕绝不姑息!”
拽刺来的飞快,事实上知道马希萼遇刺之后,最紧张的人除了田雨,就是拽刺了。田雨紧张那是因为责任,而拽刺紧张那是因为马希萼现在是他的财神爷,想赚钱正离不开马希萼呢。谁要杀马希萼,那简直就是要他拽刺的命。
耶律璟见拽刺进来了,生气的说道:“拽刺,朕让你好好保护湘阴王,你是怎么搞的!幸好湘阴王福大命大,否则朕要了你的命!”
拽刺没有办法,只能是连连年求饶。拽刺的想法很简单,这个时候辩解也没什么好理由,反正马希萼又没什么事情,让皇帝骂两句,出出气算了。
“陛下,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些人既然像您说的那样,意图反对贵我两国结盟,刺杀湘阴王,想必是预谋已久,绝对不会轻易放手的。如若不是拽刺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