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二性-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性作用。两种配子一旦结合,就既超越了自身又使自身得以永存;但卵子在结构上提前
适应了未来的需要,它的构成方式足以养育所萌发的生命。相反,精子却完全没有力所
唤醒的胚体的发育做准备。另一方面,卵子未能提供激发新生命所需要的环境变化,而
精子却可以并的确在四处游大。没有卵子提前做准备,精子的到来就会徒劳无益;但没
有精干的能动性,卵子就不会实现其生命潜能。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种配子在根本上起着同等的作用;它们共同创造了生
命体,而在生命作中它们都既丧失又超越了自身。但在决定受精的次要的表面现象中,
是雄性要素提供了产生新生命所需要的刺激,同时是雌性要素使这个新生命能够留在一
个稳定的机体里。
以此为依据推断说女人的位置在家里,这未免欠缺考虑——可就是有这种欠缺考虑
的人。阿尔弗雷德·富耶(AlfredFouilthe)在《体质与性格》一书中,根据卵子去定
义文人,根据精子去定义男人;而且许多貌似深奥的理论都建立在这种可疑的类推游戏
上。这是一个这些含糊观念究竟属于哪一种自然哲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遗传定律的问
题,因为根据遗传定律,男人和女人当然都是由卵子和精子发育而成的。我只能认为,
在这些含糊的见解中仍然飘浮着中世纪旧哲学的残迹,这种哲学教导说,宏观宇宙是微
观宇宙的精确反映——卵子被想像成一个小女性,而女人则被想像成一个巨大的卵子。
这些自炼金术时代就被普遍抛弃的沉思,与它们现在所依赖的资料的科学精确性形成了
鲜明对比,因为现代生物学同中世纪的象征论很难取得一致。但我们的理论家们并没有
太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必须坦率地承认,从卵子到女人,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至今还没有哪个雌性概念是根据未受精卵确立的。如黑格尔所公正指出的,不能把
性的关系追溯到两种配子的关系。因此,我们的责任是把雌性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前面已经指出,在许多植物和某些动物(如蜗牛之类)当中,两种配子的出现并不
需要有两种个体,因为每一种个体都能产出卵子和精子。即使两性开始分离,识别它们
的方式也与识别其他物种不同。虽然两种配子与相似的原始组织有很大差别,但雄性和
雌性倒更像同一基础上的变异。在某些动物(如裂蛐属的海生蠕虫)中,幼虫是无性的,
成虫根据发育环境或变成雄性,或变成雌性。但如前面提到的,大多数物种的性别取决
于受精卵的基因结构。蜜蜂蜂后生出的未受精卵,只能变成雄蜂;而由蚜虫单性生殖的
卵子,则通常变成雌蚜虫。但大多数动物的所有发育的卵子都经过受精作用,而且值得
注意的是,通过染色体的性机制产生的两性数量是接近相等的,这一机制前面已经讲过。
两性胚体在发育时,后来变成性腺的那个组织最初没有分化,睾丸或卵巢是在某个
阶段逐渐形成的;同样,其他性器官的发育也有一个未分化的早期阶段,此时胶体的性
别不可能通过检查这些器官来确认,只是到后来,才从这些器官产生了定了形的雄性或
雌性的结构。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解释介于雌雄同体与雌雄异体(两性分离)之间的状况。
一个性别常常具有反映另一个性别特征的某些器官,贿赂就是个典型例子。雄性赠像有
一个叫比德氏器官的发育不完全的卵巢,它在实验条件下可以产出卵子。哺乳动物也有
这种性双向潜能的迹象,如雄性有个雄性化的子宫和发育不完全的乳腺;雌性则有加特
那氏管和阴蒂。众所周知,动物和人都有许多雌雄间体的实例。有人在昆虫和甲壳类动
物那里偶尔发现了雌雄命体的例子,雄性和雄性的身体界线由于镶嵌变得含混不清。
实际上,虽然个体的基因型性别在受精对是固定的,但这个个体仍可能深受它发育
环境的影响。在蚂蚁、蜜蜂和白蚁那里,就是由幼虫的营养状况来决定,基因型的雌性
个体是变成充分发育的雌性(“蜂后”或“蚁后”),还是变成性功能发育不完全的工
蜂或工蚁。在这些情况下,整个机体都受到影响,但性腺在形成身体或体质的性差别时
不起作用。不过,脊椎动物的性综所分泌的荷尔蒙,却是主要的调节剂。大量实验证明,
改变荷尔蒙(激素)的状况,可以让性别受到很大影响。为成年动物或人所做的移植和
阉割实验,对现代性理论作出了贡献。根据这些实验,在脊椎动物当中,雄性和雌性的
体质有点相同。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中性成分,受性腺的影响而具有性的特征。性腺分
泌出的荷尔蒙,有的起刺激作用,有的则起抑制作用。甚至生殖管道本身也是由体细胞
构成的,胚胎学的研究表明,它在荷尔蒙的影响下,从一种未分化的、在某些方面属于
雌雄同体的状态,向雄性或雌性发育。如果荷尔蒙反常,因而两种性潜能都不能得到专
一实现,就可能会导致间性的后果。
完全定形的雄性和雌性在物种的数量上是相等的,而且源于相似的起点,有着相似
的发育过程,所以基本上是等值的。如我们所见,两者都有生殖腺——卵巢或睾丸,配
子也都产生于十分对应的过程。这些腺通过导管释放出它们的产物,而不同性别的导管,
其复杂程度也有所不同。雌性的卵子可以通过输卵管直接输送到外面,也可以在排出之
前在泄殖腔或子宫保留一段时间。雄性的精液可以存放在外面,也可以通过性交器官射
入雌性的体内。因而在这些方面,雄性和雌性似乎处在相互对称的关系中。要揭示它们
所特有的物种特质,就必须从功能角度去研究它们。
给雌性下一个普遍有根据的定义是极其困难的。将雌性定义为卵子的携带者,将雄
性定义为精子的携带者,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如我们所见,机体与性腺的关系是极其多
变的。另一方面,从整体上讲,配子之间的差别对机体没有直接的影响。有时人们认为,
卵子由于体积大而比精子消耗更多的生命能量,但精子产生的数量大得惊人,以至两性
消耗的能量接近相等。有人曾希望在精子生成中发现浪费的例子,在卵子生成的过程中
发现节约的典型,但卵子也有一种不合理的浪费,因为多数卵子根本没有受精队在微观
世界,配子和性晚根本不能代表整个机体。这整个机体是我们现在必须直接注意的。
我们在考察动物生命的进化程度时,所发现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其进化程度越
高,个体性发育得就越充分。在最低级,生命只与物种整体的存活有关。在最高级,生
命通过特定个体寻求表现,同时也在完成群体的存活。在一些低等物种中,机体有可能
完全缩减到只有生殖器官的程度。这时,卵子,因而也就是雌性,是至高无上的,因为
卵子专门致力于单纯的生命繁殖。但是,雌性这时几乎只有一个腹部,它的生存在产卵
的剧烈阵痛中消耗殆尽。与雄性相比,它的身体硕大,但它的附肢通常很小,它的躯体
是一个无定形的液囊,它的器官已退化以适于卵子。的确,这样的雄性和雌性虽然显然
是机体,但几乎不能被看做是个体,因为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不可分割的要素组成的整体。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介于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之间。
因此,某些寄生于螃蟹的甲壳纲动物的雌性,是一个装有数以百万计卵子的纯粹液
囊。在卵子中可以发现极小的雄性,它们既有幼体也有成体。在小玲输规中,矮小的雄
性更为退化。它长在雌性甲壳的下面,没有自己的消化道,其功能纯粹是生殖。但即便
完全如此,雌性受到的限制也不亚于雄性,它受物种的奴役。如果说雄性受雌性的束缚,
那么雌性就完全受它所寄生于的生命机体的束缚,或完全受某种基质的束缚。而且它的
精力在排出卵子以让微小的雄性授精时就消耗掉了。
在稍高等一点儿的动物当中,开始显露出个体的自主性,连接两性的联系减弱了,
但昆虫的两性仍严格从属于卵子。通常雄性和雌性在交配和排卵后就会立刻死去,如蚌
螃。有些轮虫纲动物,雄性没有消化道,授精后就立即死去;雌性吃的东西和存活的时
间,可以至少让它发育到排卵时。母亲在下一代出现后死去是确定无疑的。许多昆虫的
雌性拥有特权地位是由于这一事实:生产和有时照料卵子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而授精
多半可以迅速完成。
白蚁蚁后的体态硕大,肚子里塞满了养料,每天排出的卵子有4000个之多,直到它
失去生育能力被无情杀死。它和侍候它。频繁使它受精、比它小得多的雄白蚁一样,也
是一个奴隶。在实行母权制的蚁穴和蜂巢中,从经济角度来看雄性是无用的,所以它们
时常会被杀死。在蚂蚁中,所有的雄蚁在交配时节和雌蚁一起涌出蚁穴。和雌蚁完成交
配的雄蚁,由于体力耗尽而死去;其他雄蚁则由于工蚁不许它们返回蚁穴,或被饿死,
或被杀死。已受精的雌蚁命运凄惨,它把自己单独理在地里,往往刚排出第一批卵子就
会死去,或者如果它顺利地建立了一个群体,就会仍卧在里面,可能会活上个10-12年,
不断排出更多的卵子。工蚁是些性功能萎缩的雌蚁,可能会活上个若干年,但它们的生
命基、本上致力于养育幼蚁。这和蜜蜂十分相似。在婚姻期间与蜂后完成交配的雄蜂,
由于内脏被拖出,落地而死。其他雄蜂返回蜂巢,过着懒惰的生活,显得碍手碍脚,到
冬季将临时会被工蜂杀死。但工蜂却在马不停蹄地服苦役,以换取它们活着的权利。它
们和工蚁一样,也是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后实际上受制于蜂巢,只能不断地产卵。如
果它死了,工蜂就会给某些幼蜂特殊的食物,为继承做准备。第一个脱颖而出的幼蜂,
会把蜂巢里的其他幼蜂全部杀死。
在某些蜘蛛当中,雌性把卵子放在丝状壳子里随身携带,直到把它们孵化出来。雌
蜘蛛比雄蜘蛛大得多,强壮得多,以至交配后能把它弄死吞掉,就像一种叫螳螂的昆虫
把雄性吃掉那样。围绕着这种行为,有关贪婪女性的神话定形化了——卵子阉割了精子,
雌螳螂谋杀了它的配偶,这些行为预示着女性对阉割的梦想。不过,雌螳螂主要是由于
受束缚才表现出它的残忍。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有丰富的食物,可以自由自在地活着,
它极少拿雄螳螂进餐。如果雌螳螂的确把雄螳螂吃掉了,那是由于为了生出它的卵子,
使它的种族得以永存;正如基于同样的必要,孤独的受精雌蚁也经常会吃掉它自己的某
些卵子。如果认为这些事实是在宣告“两性之战”,让两个个体进入敌对状态,这也未
免扯得太远。不应当简单地说,蚂蚁、蜜蜂、白蚁、蜘蛛或螳螂的雌性,在奴役着雄性,
甚至在吞食雄性,因为以不同方式消耗两者的是物种。雌性活的时间比较长,似乎比雄
性更重要;但它没有任何独立性——产卵、育卵和照料幼体,这就是它的命运,它的其
他功能都完全地或部分地退化了。
相反,雄性却开始表现出一种个体生存。它在授精时经常表明比雌性更有能动性,
它四处搜寻雌性,接近它,触摸它,抱住它,强行把两者的性器官连接在一起。有时,
为了得到它,它不得不同另一个雄性搏斗一番。因此,雄性的运动、触摸和握捉器官往
往更发达。许多种类的雌蛾没有翅,然而雄蛾却有翅。雄性昆虫的颜色、翼复羽、腿和
螫的发育程度往往比较高。有时除了这种天赋,还有一种似乎是奢侈品的斑谰色彩。除
了短暂的性交,雄性的生命没有什么用途,也不承担什么责任。同工蜂的勤劳相比,雄
蜂的懒惰好像是一种明显的特权。但这种特权是群体的耻辱,雄性常以生命为它的无用
和不完全的独立付出代价。物种把雌性置于奴隶地位,又因雄性的逃逸而惩罚了它。物
种用暴力消灭了雄性。
在生命的较高级形式中,生殖成了分离机体的一种创造,它具有双重作用:延续物
种和创造新的个体。随着个体单一性的逐渐明显,这种创新的特征也更加明显。于是这
两种基本要素——永存和创造,被分别送给两性,就格外引人注目。这种分离,在卵子
受精时就已经显示出来,在整个生殖过程中都可以观察得到。并不是卵子的本质属性需
要这种分离,因为在较高级的生命形式中,雌性和雄性一样,也取得了某种自主性,卵
子对它的束缚已经松弛。鱼类、蛙类或鸟类的雌性,其身体决非只限于一个腹部。母亲
受卵子的束缚越不严格,生殖劳动就越不是一个需要全力完成的任务,父母与后代的关
系也就越不确定。甚至可能像各种鱼类那样,由父亲来照料新孵化出来的幼体。
水是卵子和精子可以在里面漂浮并结合的一个要素,水环境里的受精作用几乎总是
在体外进行。大多数鱼类没有性交行为,至多是通过接触相互刺激。母亲释放出卵子,
父亲则释放出精子——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没有理由认为母亲比父亲更应当感到对卵
子负有责任。在有些物种中,卵子被父母遗弃,在得不到照料的情况下长大。有时母亲
为卵子准备了一个窝,有时母亲在卵子受精后保护它们。但更为常见的是由父亲来照料
它们。一旦雄性使卵子受精,它就会把雌性赶走,以免它把卵子吃掉,并狂怒地保护卵
子,不让它们受到任何侵扰。有些雄性是用吹气泡的办法,把一种保护性的窝封在一种
隔离物质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雄性把发育的卵子街在嘴里保护起来,或像海马,放在
腹部的隔层里。
在两栖动物(青蛙和蜘蛛)当中可以看到类似现象。它们不懂得真正的性交,所实
行的是抱合,雄性紧紧抱住雌性,刺激它排出卵子。卵子被释放出来时,精子存放在它
们上面。在助产的蜘蛛那里,雄性把一串串的卵子顺着后腿缠绕起来,以便保护它们。
当幼体即将孵化成蜈蚣时,又把它们送到水中。
鸟类的卵子在雌体内部形成的过程相当缓慢。它比较大,因而排出时有点困难。鸟
卵同母亲的联系比同父亲密切,父亲只不过是用短暂的性交使它受精。通常都是母亲卧
在鸟卵上面,照料新孵化出来的幼鸟。但在筑巢、保护和喂养幼鸟方面,父亲往往是有
用的。在极个别情况下,如麻雀,由父亲去做孵化和喂养工作。雄鸽和雌鸽都从嗑囊分
泌出乳液,共同喂养羽毛本丰的小鸽子。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喂养幼体时,雄性因专
心喂养而产生不出精子——雄性忙于维持生命,因而没有产生新的生物的冲动。
哺乳动物中的生命呈现出最为复杂的形式,个体化表现得十分先进和明确。两种生
命成分的分离,即延续和创造的分离,在两性分离当中明确实现了。正是在这类群体,
如脊椎动物,母亲在维持着同后代的最密切关系,而父亲则对这种关系并不那么感兴趣。
雌性机体完全适应并从属于母性,而性的能动性却是雄性的特权。
雌性是物种的牺牲品。在一年的某段时间(这段时间对每个物种都是固定的)雌性
的整个生命都在受着性周期(发情期)的支配。性周期的持续时间以及其节律的顺序因
物种而异。性周期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卵子(其数量因物种而异)发育成熟,
子宫内膜变厚,内膜血管充血;第二阶段,(若未受精)卵子消失,子宫内膜破裂,内
膜碎片随多少有些明显的血流从体内排出,血流的时间并不长。这种现象在女人及相关
的哺乳动物那里通称为月经。如果受精的确发生,第二阶段就为怀孕期所替代。排卵期
(第一阶段结束时)通称为规删(发情期),它和动情、发情或性活动的周期是一致的。
雌性哺乳动物的发情基本上是被动的,目的在于做好准备,恭候雄性的到来。和某
些鸟类一样,哺乳动物也可能发生雌性诱惑雄性的情况,但这只不过是用尖叫、炫耀和
作出猥亵姿态等方式去吸引雄性,根本不可能强迫雄性性交,最终作出决定的还是雄性。
我们看到,甚至在昆虫当中通常也是雄性在受精时采取主动,虽然昆虫的雌性作为对它
完全致力于物种的回报,有很大的特权。鱼类中的雄性,常以出现和接触的方式刺激雌
性排卵。青蛙和贿赂的雄性,则通过抱合扮演刺激者的角色。但尤其是在鸟类和哺乳动
物当中,雄性强压在雌性之上,而雌性通常是冷漠地屈从,甚至对雄性进行反抗。
即使雌性是情愿的或挑逗的,无疑也是雄性在占有雌性,而雌性是被占有的。“占
有”这个词往往十分适用,因为不论是使用特殊器官还是凭借优势力量,雄性都可以捕
获雌性,逼迫它就位,然后实施性交动作。而且在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中间,雄性还
插入雌性体内。这种插入使雌性内部受到侵害,雌性就好像是一个封闭物,被突然插入。
雄性并没有侵犯物种,因为物种只有不断更新才能存活,如果卵子和精子没有结合在一
起,物种就会消亡。但是,雌性受托保护卵子,它把卵子紧紧锁在身体里;而它的身体
在保护卵子的同时,也对雄性的授精作用起着抵挡作用。因此,它的身体成了必须突破
的屏障,而雄性只是到了插入时才实现了自己的主动性。
雄性的支配表现在性交姿势上,几乎所有的动物,性交时雄性都位于雌性的上方。
雄性使用的器官当然是一个物体,但它在这时似乎显得生机勃勃——它是个工具,而雌
性器官在性交时更具有情性容器的性质。雄性在储备精子,雌性在接受精子。所以虽然
雌性在生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动作用,但它服从性交。性交侵犯了它的个体性,通过
插入和体内受孕引进一种异己成分。虽然它可能会感到性冲动是本身的一种需要,因为
它发情时到处搜寻雄性,可是它仍把性冒险视为内部事件,而不是体验成与世界及其他
同类的外部关系。
但是,雄性哺乳动物与雌性哺乳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虽然雄性生命通过精子在另
一个生命得到了超越,但在那一刹那,精子对雄性却变成了陌生者,从它的身体当中分
离出来。因此,雄性在超越其个体性的同时,又完整地将其予以恢复。相反,当卵子完
全成熟,从印泡里脱颖而出,落入输卵管时,它便开始了同雌性身体的分离过程;但若
来自外部的一个配子使它受精,它则因被植入子宫又变成附属的。雌性先是被侵犯,后
来便发生异化——它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有别于它自己。雌性把胎儿怀在腹中,直到胎儿
发育到某个阶段。这个发育阶段因物种而异——豚鼠一生下来就几乎是个成体,而袋鼠
生下来时还几乎是个胚体。由于被另一个生命租用,在整个孕期这个生命都要靠雌性的
物质来养活,于是雌性既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而且分娩后还要用自己的乳汁去喂养
新生体。所以应当何时把新的个体看做是自主的,是在受精时,分娩时,还是在断乳时?
这并不太清楚。值得注意的是,雌性作为分离的个体表现得越明显,生育的连续性对它
的分离性的顽抗也就越专横。鱼类和鸟类在胚体发育以前就把卵子从体内排出,它们受
后代的束缚不像雌性哺乳动物那么严重。雌性在生出后代后,重新获得了某种自主性—
—在它与后代之间形成了某种距离;而这种分离又让它致力于后代。它在为后代谋利方
面显示出能动性和创新性。它用搏斗保护后代不受其他动物的侵扰,甚至可能会变得有
攻击性。但在正常情况下它不想去证实它的个体性;它对雄性或其他动物没有敌意,极
少显露出好斗的本能。中尽管有达尔文的性选择论(这个学说目前很有争议),雌性还
是不加歧视地接受偶然出现在身边的任何雄性。雌性并非缺乏个体能力——实际情况完
全相反。它偶尔摆脱母性的奴役时,有时也能够和雄性保持平等。母马和公马跑得一样
快,母猎狗和公猎狗一样嗅觉灵敏;测试证明,母猴和公猴一样聪明。只是雌性并不认
为这种个体性是属于它自己的。雌性为了物种的利益放弃了它,物种要求雌性作出这种
放弃。
许多雄性则完全不是这样。如我们所见,甚至在向下一代超越时,它本身也还是分
离的,在自身中保持了它的个体性。从昆虫到最高等动物,这一特征始终存在。即使在
鱼类和鲸类当中,虽然它们和平地生活在混合水族中,雄性在发情期也还是要离开其他
同类,把自己隔离起来,变得对其他雄性有攻击性。雌性的性欲是直觉的、直接的,雄
性的性欲却是间接的、通过中介环境感受到的。在雄性的欲望和满足之间有一段它要主
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