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炮火1906-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直到此刻,包括英国在内的几个国家,才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存在。
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民国,开始逐步的加强海军力量,步子还迈的挺开,这意味着什么?
攻击性!
一个张牙舞爪的中国,是英法等列强所不希望看到的,尤其是一个民族主义倾向极为强烈的领袖人物。
让英法更加不安的,是李安生与提尔皮茨的二次会晤。
继参观考察了江南造船厂之后,提尔皮茨临时决定,考察东北。
李安生亲自陪同,全程参观了奉天以及东北的三大工业基地。
德国之前在东北的工业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贡献了极为可贵的力量。
凭心而论,连李安生也公开承认,没有德国提供的大量技术、资金与人员的支持,东北的工业化没有如此迅速高效。
提尔皮茨在参观了齐齐哈尔与佳木斯两大兵工重地之后,越加的坚定了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
4月27日,在得到了德国本土发来的电报之后,提尔皮茨代表威廉二世以及德国政府,承诺德国主动免去中国的庚子赔款,并且将会全额退还之前已经得到的款项。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连李安生也不得不佩服德国的厚道。
当然,这种厚道也是有深层次意义的,德国是要凭借这个举动赢得中国的好感,并且在中国与英法等国关系埋上一根刺。
这根刺将会时时的刺伤中国的自尊,刺伤中国领导层的自尊心。
随着两年庚子赔款缓付期的临近,各国将会重新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美国与德国都作出了重大的抉择,那就是退还庚子赔款,甚至还部分甚至全额免除。
其他国家都有类似的举动,奥匈帝国也在进行谈判。
就只有英国、法国与日本三个国家丝毫没有什么动静,大概是指望这笔庚子赔款能救他们的命。
日本更是一直在催促,让中国迅速支付赔款,相形之下,简直就是无耻卑劣至极。
这个不要脸的国家,真的将无耻写到了脸上。
德国的举动进一步的证明,德国是真正的重新在审视中德关系,重新在确认与中国的关系。
之前有人提出,升格中德关系,提升与中国的外交级别,从互派公使,都设想中的大使外交,德国并不是没有认真考虑,
连日本也能享受这一点待遇,中国有何不可?
大使级外交,代表着德国对于中国大国地位的认可,这是极大的尊重。
提尔皮茨临近回国前,还特意让李安生陪同前往葫芦岛造船厂看了看正在建造的中国新一级的战列舰,“黄河”号战列舰,相比正在进行最后部件装配的“长江”号,“黄河”号战列舰要到冬天才能交付。
中国在拥有了这两艘战列舰之后,将会成为真正的海军强国,毕竟战列舰才是海上决战的坚定力量。
提尔皮茨对于中国的这种气魄感到佩服,从开始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打乱了日本的阵脚,改变了日本的整个国策甚至是国运,到现在的图谋建立海上决战力量,从开始的示弱,到现在的野心勃勃。
即便中国为此大借外债,成为了世界上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负债国,他也认为非常值得。
因为,中国凭借着在海军的投入,免除了一场战争。
正是因为中国的这种魄力,使得日本忌惮无比,没有敢于转移国内矛盾与视线,发动侵华战争。
德国迫切的需要这样的一个盟友,在远东威慑、牵制英法日三国的力量。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会凭借强大的陆军——至少中俄战争之后中国陆军的实力已经给世界公认——对英法的殖民地给予摧毁性的打击,破坏英法的战争潜力。
虽然英法有大部分的利益来源于非洲,但是在远东的利益同样无比重要。
在提尔皮茨回国之前,他终于在得到了国内的指示之后,与中国正式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胶济等铁路与中国合营,德国放弃在山东半岛的特权,中国舰队允许使用胶州湾。
这是无比重大的让步,也使得李安生作出了在德国与英法日等国陷入战争的情况下,不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的承诺。
也许德国对此还并不满意,但是,只要几个月之后,他们必定会知道,这是多么的重要。
不得不说,这次德国与中国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以及双方进行的大规模的合作,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还是相当重大,至少英法日三国感到了极大的危机。
这是好事情,至少李安生得到了借口,要求重新与英法洽谈庚子赔款的机会。
为了找到一个突破口,李安生将目光放到了荷兰身上。
他对于东南亚的土地梦寐以求,那里也是他走向扩张的第一步。
只有四万方公里的荷兰如果是个实实在在的小国家,却掌控着南洋数十倍于己的殖民地,百年来,从这些土地上得到了太多太多,不劳而获的代价便是荷兰的工业并没有全面的跟上强国的步伐,而是诞生了大批的醉生梦死的富豪。
他们不配拥有这些土地,这些土地只有在中国的手中,才是最好的结果。
后世在最鼎盛时期,印尼全国耕地面积达到4700万公顷,其中用于种植经济作物1650万公顷,尚有约1100万公顷可开垦的土地。更何况,印尼地处热带,土地肥沃,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如果充分开发印尼,光是耕地更]新最面积,就能与中国相比,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简直要让李安生无比嫉妒,嫉妒到发疯。
中国如此庞大的国土,也只能拥有6000万公顷左右的耕地,才能不破坏生态环境,而印尼或者说当今的香料群岛就能拥有如此多的耕地,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这些富庶的土地,掌控在那些黄皮猴子们手里,也是人类的悲哀。
中国目前从荷属东印度进口的物资越来越多,其中的重头便是林木资源。
后世这片土地森林面积为1。2亿公顷,其中永久林区1。12亿公顷,可转换林区8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7。8%,还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加里曼丹和苏门答拉的铁木、努沙登加拉的檀木、爪哇拉和苏威西的乌木和柚木均驰名于世。
李安生已经在全国开始推广限伐令,使得中国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达到了饥渴的地步,大量的华人涌入荷属东印度,从事森林资源开发。
而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荷属东印度,也使得荷兰殖民者越来越感到担忧。
南洋舰队出访德属几内亚的消息刚传出,就让英法等国甚至是荷兰、葡萄牙等国家无比凝重。
他们都很清楚,李安生一旦上台,中国必将走上扩张的道路,不知道谁是第一个牺牲品。
中国只有走对外扩张的道路,才能在将来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占得先机,尤其是一战即将要开打的状况下。
这次南洋舰队访问德属几内亚,同时中国也将与德国在德属几内亚的开发进行一系列的合作。
醉翁之意不在酒,李安生将眼光放到了荷属几内亚上头。
巴布亚境内查亚峰南的坦巴格普拉是世界最大的精矿铜产的。
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奥克特迪附弗莱河源头有另一重要的铜矿储藏区。将来也可以进行开发。
不出所料的是,中国的南洋舰队在经过伊里安查亚岛时,忽然宣称,当地的土人攻击了中国的商船,象征性的炮击了多贝莱半岛的几个沿海城镇,并且派海军陆战队上岸缉拿凶犯。
而海军陆战队在遭受了大量当地土人的袭击之后,中国政府随之宣布,将会派遣援军前往多贝莱半岛征讨无耻的土人。
实际上,真正无耻的是中国自身,这个借口也太过蹩脚与荒谬,甚至是蛮横霸道,丝毫不顾荷兰的反复抗议甚至是苦苦哀求。
6月1日,连续两批中国援军的到达,并且开始迅速向荷属新几内亚岛富庶之地进发,使得荷兰陷入了一片混乱。
“贵国的霸道行径,这登天于向我国宣战,你们必须要承担一切后果。”
荷兰驻华公使在反复的劝诫无用之后,甩下了这么一句话掉头而走。
不过,李安生后来给出的回复是,要打就打好了。
这厮无比的惫懒,无耻。
英法等国也在积极的进行磋商,是否惩罚中国,向中国展示他们对中国对外扩张野心的遏制。
不过,他们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一场重大的变故发生了,几乎没有人能够预料得到时局的巨大变化。
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当时除学者和旅行者之外,很少人知道这个地名),举行对大公的正式欢迎仪式。他受到了炸弹的欢迎。塞尔维亚“黑手党”(党魁是塞尔维亚总参谋部的一名上校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人称阿匹斯,是“首屈一指的欧洲政治谋杀专家”)雇用的7名刺客部署在必经之路上。头一名刺客未获成功,炸弹从大公的汽车顶篷上滚落下来,炸伤了几名旁观者,另5名刺客逃之夭夭,其中一名被捕。普林希波留在那里。他用塞尔维亚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给他的那支白朗宁手枪,砰砰几枪,声震全球。普林西波击毙了大公——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和他的妻子。他的同谋者立即向贝尔格莱德发报:两匹马高价卖出。
普林西波给“巴尔干火药桶”扔进了一颗火星。这个刺杀事件给维也纳提供了迫使塞尔维亚屈膝的机会。但是,俄国是斯拉夫塞尔维亚人的朋友。因此,奥匈外交大臣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伯爵和总参谋长康拉德将军还得谨慎从事。他首先派了一名密使到柏林去谋求德国的支持。1914年7月5日这一天,按温斯顿?丘吉尔的说法,“威廉二世拿德帝国的全部资源作抵,(给维也纳)开了一张随意使用的空头支票……”。他保证全力支持,然后无忧无虑地乘他的游艇驶向挪威,从而在随后三周的危机期间摆脱了国务负担。
平的希望仍然存在,因为当时世界并不知道由于威廉二世的轻率支持而使战争成为定局。即使如此,直到7月中旬,弗朗茨?约瑟夫老皇帝才用两个字表示赞成对塞尔维亚开战:“dannja”(那就打吧)。
接着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一份苛刻的最后通牒,7月25日塞尔维亚除微小的保留外,表示接受,但时辰已到,世界大决战的日子已经破晓,塞尔维亚实行动员;欧洲大陆上笨重的战争机器轰隆隆地开动起来;德国怂恿它的盟邦奥匈迅速出击,在全世界面前造成既成事实。
到此已无回旋余地了;这场冲突再也不可能通过调停解决,也不可能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了。人物和事件都卷进了这命定的历史洪流,一住无前,向着无法改变的劫难迈进。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二天,炮弹就落到贝尔格莱德。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德国向俄国提交最后通牒,稍后又向法国提交最后通牒。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当天夜间,德军侵犯卢森堡以夺取西线部队运输和补给所需的铁路。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晨,在事先发出最后通牒后。德国通知比利时,为了“安全”目的,德军将开进这个小国。阿尔贝国王呼吁援助;同德国、法国、奥地利、匈牙利和俄国一起尊重比利时中立的英国,则谋求各方的保证能够兑现。德国首相莫里茨?冯?贝蒂曼…雷尔韦格,“一位和蔼可亲但软弱无力的人”,对于伦敦将不惜为“一片废纸”而战,仅仅表示惊讶。1914年8月4日午夜,英国参加了这场正在扩大的冲突。
就这样,一场大灾难开始了,按福洛顿的格雷子爵(他的光荣日子已经结束)的说法:“全欧洲的灯就要熄灭了;在我们有生之年,将再也看不到它们重放光明。”
阿尔弗雷德?冯?史里芬伯爵于80高龄去世,时隔大战爆发不到两年。但是,他的精神指引着德军在西线的最初几个回合先机制敌。他的临终遗言是1914年8…9月德国战略的集中体现。
盛传他说过这样的话:“仗是一定要打的。只要确保右翼强大就行”。
由冯?史里芬(他在赫尔默特?冯?毛奇之前任总参谋长)制定并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史里芬计划,设想两线同时作战。该计划预定战争爆发时,尽最大可能集中德国主力和全部精锐部队于西线,在东线则由相对少量的后备部队对付动员缓慢的俄国人。在西线,德国指望以己方右翼实施的或者说从西面迂回法军的一次强大攻势,将导致围歼法国各集团军,一战而胜。史里芬认为,越过德国边境直接进攻从贝尔福到凡尔登一线的法国要塞防御体系难以奏效(他认为那“几乎是坚不可摧的”)。于是,他的计划的关键是通过比利时和荷兰东南部,对法国防御体系实施深远的侧翼大迂回(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样)。德**队的“强大右翼”将在一连串的翼侧运动中“穷追敌人”,继而像一把长柄大镰刀那样向巴黎以西和以南横扫,包围法国各集团军,把它们消灭在自己的防御工事和瑞士边界一带。
史里芬懂得法国的作战思想是同不顾一切的进攻相结合的,他预期法国将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东南方向(德国的左翼)发动突击。但是,他认为法国在那里的任何进展,只会有利于他的右翼实施长柄大镰刀式的横扫,包围法军左翼。
这项计划在开战前夕由冯?小毛奇加以修订。的确,许多评沦家认为他所做的这些修订,甚至在大炮打响以前就注定了德国战略的失败。小毛奇取消了对荷兰的入侵,从而迫使他的右翼的两个集团军穿过狭窄的列日要塞区。由于顾虑法军可能突进至左翼的德国土地,小毛奇很担心。他抽调右翼的部队来加强他的左翼。同样,由于他担心预定在东线对付俄国的德国部队力量薄弱,因而他从西线右翼抽出4个半以上的军加强东线。
就这样,大战一爆发,西线两支大军都投入进攻。
德国在战争开始时投入了大约87个师,德国的陆军是当时装备得最好的军队;一个德国师估计等于一个半、甚至两个俄国师或奥匈师。毛瑟枪和马克沁重机枪是标准的、高效能的武器。德国人在中型和重型火炮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德国的参谋部和后勤组织也是出类拔萃的。使用铁路输送军队和进行补给,在德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更为发达。
更为重要的是,德国还从中俄战争中得到了无数的启发,在中国的德**事人员分批回国之后,德国陆军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使得他们更加的具备战斗力。
如此一来,德国陆军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都更多地吸取了中俄战争的教训,让李安生很是期待。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击
欧战的爆发简直让日本欣喜若狂,全民都陷入了无比的激动与亢奋中。
战争,意味着订单,意味着经济的繁荣。
这对于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日本来说无比的重要,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为了获取协约国的大笔订单,日本立即响应了英国的召唤,为协约国提供各种海上运输的保护,并且提出要加入作战。
无论是日本的军阀与财阀势力,还是基层军官们,都欢呼着,将这次机会称为“天佑”。
元老井上馨写信给大隈首相和另一位元老山县有朋说:“这次欧洲之大乱,对日本国运之发展,乃大正时代之天佑,日本国必须立即举国一致,享受此上天之佑”。
“天佑”也是有用意的,今年4月,日本终于实现了关税独立自主和法权上的独立平等。但日本克服半殖民地危机、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过程又是日本军国主义产生、成长的过程。军阀当局制订了“大陆政策”,即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政策。1895年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都源于推行这一政策。
日俄战争后,日本引入大量外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但是,1907年经济危机后,生产并没有恢复真正的繁荣。重税、高额租佃、低工资、农民工人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繁重的军费和殖民地统治费导致国家财政几乎破产。
而随着中国开始与日本进行全面竞争,采用压迫式的经济打压,以及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使得日本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
1914年外债达成协议29亿8000万日元,超过同年税收的10倍,难以支付利息;贸易继续入超,导致硬通货现有数额连年减少,无法维持兑换制度。
以这种经济情况为背景,民众打倒阀族、反对扩军、减税、停税的斗争冲击着官僚、军阀政府,已连续推翻了两代内阁,国内危机四伏。国际方面,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本身加深了与美英的对立,与俄国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朝鲜民族的抗日斗争广泛深入地开展着,中国辛亥革命打败了****的清朝,以新的生命力成长着,开始了反帝国主义斗争。
处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明治以来用冒险手段把日本帝国带到这个地少的元老以及最高当权者也很清楚地知道,日本现在已完全陷于绝境,起码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在人类的‘大战乱’中发现了摆脱绝境的‘天佑’。”
另一方面,英法放松在远东的争夺,正图利用英日同盟将日本拉到协约国阵营内参加战争,因而某种程度上迁就日本;另外,德国占据着胶洲湾,是日本扩大侵华的绊脚石,而德国远东实力远弱于日本,况且德国已经参战且腹背受敌,海外属地无从顾及;美国之鹰的羽毛还没丰满,正一心一意地抢占着拉美市场。中国虽然是最大最危险的敌人,但是却需要在对日动手前考虑协约国的态度。
总之,日本在远东虽然有许多潜在的敌人,但表面上甚至事实上没有强大的竞争者。故此,井上馨高喊“天佑”,山县有朋则强调:“必须在今日之局势中创造亚细亚之未来和对华政策之基础。”
军阀和元老都认为这是日本大发展和大陆政策要实现的征兆,并进一步要求日本政界“停止一切为一党一派利益的减税停税的争执,要巩固财政的基础,团结英、法、俄三国”,确立日本对东洋的利权,‘怀柔中国的当权人物”争取日本在世界上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地位。
外相加藤高明力主赶紧参战。正是在这情况下,大隈信内阁急急忙忙地展开了参战外交。
8月4日,日本公开表示“严守中立”。然而日本并未守信诺。8月3日,英国决定对德作战。4日,英国对日本表示希望:“如果战斗涉及到远东,香港和威海卫遭到袭击,英国政府相信日本政府将给以援助”。
8月7日,英国正式要求日本海军搜索并击沉在“南中国海”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伪装巡洋舰,并附带谈到:“当然这就意味着日本对德宣战,但是英国政府认为这是难以避免的”。
日本既然把一战爆发视为“天佑”,无不挖空心思地找到合适的理由,以便师出有名。英国的要求是适逢其时。大隈内阁撕下了短暂的“中立”面纱,于7日晚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参战事宜。8日黎明,内阁会议结束时已决定向英国政府提出,把日本参战的理由规定为:“由于战乱余波涉及东亚,日英同盟之目的濒临危险,英国政府根据该条约向日本政府要
同时,日本也在紧急制定对日作战计划,也就是攻击青岛德军。
在日本看来,这是夺取德国在山东半岛利益的天大良机。
日本这是在冒险,赌中国不敢冒着与协约国作战的危险,对日本作战。
既然协约国想要将日本拉入战争,那么日本也不介意扛着大旗,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在反复的推测与衡量之后,日本上下一心,决意对青岛动手。
明治维新后,日本流行军阀政治。元老们常常不主其位而谋其事。基于此,政府决策须征得元老会议商议并获许可,方能公布执行。由于这个原因,加藤外相于8月8日中午后出席元老会议。元老们也极力主张参战,享受“天佑”,很快认可了政府决定的政策。
8日晚,加藤召请藏相若规礼次郎、海相八代六郎、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举行密谈,拟定了对德要求内容。至此,参战的外交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而日本的蠢蠢欲动,似乎并没有让中国有所警醒,相反,日本舰队的聚集,在中国的说法成为了为协约国海上护航。
与此同时,青岛的德国人也在紧急的磋商,准备应对日本的攻击。
德军虽然在离本土万里小~说~就之外应战,但是却并没有多少的消极,他们同样的热情激昂,就跟他们在本土的同胞一样,做好了血战的准备。
德军的士气的确很高,但是,也有许多军官感到担忧,一旦防守遭受挫折,他们的士气很容易低落下去。
毕竟,他们人数太少,经不起消耗,这是个致命缺陷。
青岛的外围防御线沿胶洲湾租借地边界展开,内圈防御线以青岛近郊的鸡貂山、俾斯麦山和毛奇山为核心,有6座主要的炮台,4座对海、2座对陆,共装备有4门280mm炮、2门240mm炮、4门210mm炮、7门150mm炮和4门105mm炮,此外还有若干门88mm炮和原属于清朝陆军的老式120mm炮。这些炮台及5座多面棱堡共驻扎有750人,其地势居高临下,非常险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