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火1906-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想都开心啊,派点恐怖分子潜伏到日本各大城市,比如东京啥的,用60迫击炮到处撒上十几二十枚白磷弹,够小鬼子鬼哭狼嚎一阵。
    造炮比造枪更加对材料的要求严格,所以,造炮也是需要工业基础的,李安生的工业底子才刚铺开,还是个雏形呢。
    任重而道远啊。
    与李持国等人美滋滋的憧憬着将来大炮兵横扫日俄,一时间都迈不开tuǐ,不舍得离开军营。
    胖叮当一路气喘吁吁的奔来,“哥,哥,奉天来电,着你立即整军,满洲里告急。”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杀人盈野
    第一百三十一章杀人盈野
    十二月的呼伦贝尔,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茫茫辽阔的雪原在淡淡的夜sè下折射出如玉般的光泽,并不夺目。
    昼短夜长,刮起白毛风的话,一整天一整夜的人只能呆在屋子里,哪都不能去。
    目光穷尽之处,尽是冰雪天地,整个天地间被风雪塞的满满的。
    这是自然之威,谁敢冒犯?
    可这样的恶劣天气,依然有一队人在跋涉着,艰难的行进在如刀阵般飞舞的大雪之中。
    这一长串十余人的队伍,只有半数人有马,其他人都坐在简陋的马车上,简直不可思议。
    可看他们的装束,便能够了然,他们仿佛是从哪里逃难出来一样,身上布满着狼狈不堪,有些人身上甚至还有血迹结出的血冰串子,在耀眼的白sè中很是显眼。
    稀稀落落,歪歪斜斜,他们这是在与死神赛跑,可哪里跑的过死神。
    队伍中间的一人坠下马车来,厚厚的毡帽lù出了稀疏胡须的下巴,原来是个老者。
    “阿爸,阿爸,醒来醒来,我们要到了,要到了,海拉尔马上就到了。”
    这位老人仿佛是队伍的头领,艰难的摇了摇手,用力的吸了两口气,冰冷刺骨的空气灌入他的肺中,仿佛突然有了精神,咬紧牙关说道:“别,别管我,只要有一人活下去,就要继续向前,去,去海拉尔,给宋大人报信,晚一天,便是许多人命。”
    “阿爸,跟我们一起走啊,没了额吉(méng古语,称呼母亲),我们不能再没有你啊。”
    两名大汉嚎哭着,紧紧的拽着老人的皮袄,想要说服他继续走下去。
    他们的额吉,没了,死在了俄军的刺刀下,如今又要失去他们的父亲,叫他们怎能不伤心yù绝。
    他们原本在吉拉林(后世室韦)南部放牧开垦,为吉拉林等地的边防哨卡提供物资,逐渐的有许多人到额尔古纳河淘金,这里便开始颇多开垦土地,种植粮食。
    今年俄人的粮食到处绝收,牛羊马匹也多有疫病倒毙,实在没有办法过冬,上个月开始就出来抢粮食。
    可半个月前,俄人实在是欺人太甚,出动了大股俄军出来将额尔古纳河附近以及吉拉林等地的百姓从家中驱赶出来,他们这是在绝户啊。
    这些年俄人大股的进入,在额尔古纳河盗采金砂,又在从额尔古纳河到满洲里的广大土地上偷猎盗垦,掠夺资源倒罢了,可他们这是要借着盗垦占据土地啊。
    长生天啊,可敢睁开眼看看,这世上竟有如此丧尽天良之人,想要他们的命,占据他们的房子与田地。
    “宋大人锐意革新,与俄人对抗,是个敢作敢为的好官,他必定会为我们伸冤报仇的,去,别管我。长生天在召唤我,我就在这里看着你们离去。长生天会保佑你们,这里的冰雪便是我的坟墓。”
    老人闭上了眼睛,不愿意再睁开,一串眼泪从他面颊上滴下,立即结成了冰珠子。
    草原上的汉子从不流泪,因为他们不敢流泪。
    宋小濂在满洲里与俄人争斗,在国界上寸步不让,俄人在满洲里闹得不可开交,却在这冰雪漫天之际,忽然朝吉拉林动手。
    一定要将这个消息送出去,好有更多的人得救。
    从高高的天穹下俯瞰,黑龙江西部就如同雄鸡的鸡冠,那么呼伦贝尔就是雄鸡冠上的一颗明珠。
    无边无际被冰雪覆盖的草原,在严寒中孕育来年开春的生机,彻底被冰雪所同化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与星罗棋布的湖泊全部结冰,一条条的冰川仿佛是玉带子,一汪汪的湖泊结冰后仿佛是一颗颗的玉珠子。
    这里的呼伦贝尔草原在后世可是被誉为世界最美草原的天国啊,怎能任凭盗匪前来破坏呢?
    一串黑点继续艰难的行进,他们肩负着使命,只要生命不息,他们就要抗争到底。
    李安生带着部队行走在冰天雪地之间,同样也是艰难跋涉。
    沙俄用心险恶,选在大冬天出手,并且拒绝中东铁路运输清军,嘴脸可见一斑。
    可这难不倒李安生,大不了不带炮兵,他带了一营步兵以及两营马军,带足了物资上路。
    他直接从嫩江出发,沿着后世的铁路线往西而去,在岭东百姓的指引下,轻松越过了大兴安岭,只损失了十余匹马,加快了行进速度,往室韦而去,准备一路巡边,一路往南增援满洲里。
    呼伦贝尔西高东低,又有大兴安岭天险,的确行军极为不易,换做他人也许没了办法,可这难不倒李安生。
    官兵们都穿了厚厚的皮衣,里头是羽绒背心,小棉袄,严严实实,脚上的皮靴也塞满了羊毛与乌拉草,头上是皮革厂自制的厚毡帽,将脸跟下巴捂得紧,还能透气,脖子上也是围着狐狸围脖。
    要是哪个达官贵人看到,肯定要狠狠的骂娘,他娘的,这副行头,就是富商也不能给家人配齐。
    这便是特种养殖的好处,这还是试验阶段,等明年,就能有大量的皮毛上市,抢钱啊。
    带着大量的马匹,雪橇上头携带着备用的被服,将所有防寒措施做到了最后,更为重要的,是胖叮当发明的防冻油,涂上很有效果,比当地人涂抹的牛油羊脂要好上很多,至少目前来看,效果真不错。
    雪橇车随时能够更换,这便是程德全广设卡伦以及聚居点的好处,还有更棒的向导。
    “过了根河,额尔古纳便不远了,那边是四卡五卡,既然到了这里,就不用折向北去九卡十卡(边防哨卡,室韦是十卡),径直向南往满洲里去。”
    从接到命令的那刻,李安生就立即动员起来,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俄人要么不动手,要么就是来下狠的,这些狗咋种,实在是欠草。
    大队人马出发后,他还下令继续征集物资弹药,跟在后头,送往满洲里,他准备呆到来年开春,看看沙俄还玩什么huā样,大不了打他一通。
    “大人,大人,前面有几个牧民,冻得半死,说是要去满洲里与海拉尔送信,北面老毛子正作孽呢。”
    李安生他们遇到的正是之前从室韦逃出来的扎旺等人一行,本来扎旺都快绝望了,这冰天雪地仍然没有尽头,却不料长生天保佑,遇到了大队的清军。
    “你就是扎旺?”
    “大人,救救我们的族人吧?救救他们。”
    这个扎旺人高马大,却虚弱的很,刚一开口说话就晕了过去,如此反复几次,总算是弄明白北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帮猪狗,畜生,我要杀了他们。”
    李安生紧紧的攥着马鞭子,青筋暴起,双目尽赤。
    自从穿越之后,他逐渐的开始融入到黑龙江地方,将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员,他爱这白山黑水,爱这辽阔草原,爱这无边林海。
    这片土地灌注了他的无限深情,所有的精力,他没有远大的目标,也没什么争霸全国的野心,就想带着黑龙江人民过上好日子,争一争那东北王的名头。
    他同情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承受的苦难,感同身受,所以他要费尽心思的发展起来,不让人民继续受欺压。
    眼下倒好,老毛子简直就是触了他的底线,哼,好啊,那咱们就好好的玩玩。
    官兵们都义愤填膺,群情jī愤,许多人都怒骂嚎哭,老毛子哪里还是人,简直禽兽不如啊。
    不用李安生动员,整个队伍便迅速的北上,带着无尽的肃杀之气,轰轰烈烈的踏上了复仇之路。
    额尔古纳河沿岸地区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鱼类品种很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宜农、宜牧,是人类理想的天堂,可是,这里也是老毛子垂涎已久的地方。
    宋小濂之所以跟沙俄闹了起来,就是因为沙俄想要侵吞额尔古纳河东岸的土地,这次在满洲里这个边境口岸与俄人对峙,老毛子除了在满洲里杀害民众与官员,还在额尔古纳河沿岸闹事。
    这里聚集了数万人的采金队伍,除了两万余人的华北、山东劳工,大部分都是俄人,他们或是占据金厂,或是种田为生。
    被驱赶的百姓只有两条路,一是加入到沙俄盗采金砂的行列中,二是在冰天雪地中走向死亡。
    俄军得到了采金匪帮以及盗采盗肯的俄罗斯人帮助,大幅的驱赶当地中国百姓,烧毁或是霸占他们的房屋,用心歹毒。
    这些消息迅速的被洪老六传回了本队,李安生下令加快了行进速度。
    “杀,杀,给我杀。除了女人,任何敢于顽抗的老毛子一概杀光,小孩不能高过马车轮子。”
    李持国完全没有想到李安生会暴lù出如此凶残的一面,从一开始就挥起屠刀,完全不顾沙俄的反应。
    要知道,只有成吉思汗那会,才会对另一个种群下如此残忍的命令。
    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以及室韦等地的俄罗斯人不下五万人,这些人全部都将因为李安生的一句话而遭逢大难。
    云飞扬直接带了一营马军奔袭俄军驻地,先消灭沙俄的军事存在,然后再来跟俄匪以及那些助纣为虐的俄罗斯人算算账。
    而其余的人,则在李安生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屠杀。
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牙还牙
    第一百三十二章以牙还牙
    “持国,可是觉得我们不应该跟沙俄一样的残暴?你是不是在想,这可是数万条人命?”
    李安生淡淡的看着远处熊熊的火头,听着那冲天的哭喊声嚎叫声,面无表情。
    李持国满头冷汗,他没有想到黑龙江的新军对李安生的命令会服从到如此地步,完全不顾后果的执行命令,铁血屠杀。
    他极为佩服李安生的本事,所以愿意留下来跟着他建功立业,可他也很矛盾,李安生为人倔强霸道,为求实现目的可以一条道走到黑,如今开始变得铁石心肠,这样的人虽然才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可他还是喜欢那个总是带着微笑极重友情的李安生。
    “你知道沙俄为什么会屠杀我们的百姓吗?他们不是天生的屠夫,只有让这片土地成为华人的禁区,他们才能放心的移民此地,开发此地,长远的占据这里。两国之间,是生存空间的争夺,没有任何的仁慈可言。今年沙俄在远东与西伯利亚受了灾,要是不作为,这两个月会饿死冻死许多人,来年更是恶劣。如此一来,这里的俄人最起码要逃回大半,他们策划多年的盗采与盗垦计划就自动作废,多年心血化为乌有。所以他们要驱赶屠杀我们的百姓,鸠占鹊巢,让我们的百姓为他们挡灾。”
    “哼,哼哼,从前我们一直忍让退缩,可沙俄有过反省吗?难道我们的宽容就换回如此卑劣的对待吗?沙俄并不是看不到,但是在国家民族至高无上利益上而言,他们只能选择灭绝人xìng——针对我国的国民。”
    “我信奉的是以直报怨,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便要加倍偿还,变本加厉,彻底打痛打残他们,如此一来,他们才会长长记xìng,往后要再动手就得掂量些。”
    李安生也感到很无奈,国人就是太在意以德报怨,秉承宽容忍让,结果呢,现在老毛子更加肆无忌惮的杀人放火。
    宋小濂便是个以直报怨的人,所以刚上任没多久就跟沙俄闹得不可开交,只是没有军事支撑罢了,眼下他来到了这片土地,哪里还能放俄人如此嚣张,所以只有一个字,杀。
    作为穿越者,他并没有太多的yīn暗心理,怕洋鬼子怕的要死,反而颇有些佩服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那段岁月中,多么的强势霸道,对洋鬼子从来就只有教训没有妥协,大不了打上一场朝鲜战争,正因为这种大无畏精神与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气魄,才震慑住了整个世界。
    李持国其实也认同李安生的说法,只是,国力羸弱,沙俄要军事威胁,朝廷是必定要委曲求全,甚至是杀人以平息对方怒气,李安生可以不怕死,但总归是前路黯淡,除非改朝换代。
    正因为许许多多的人在意自己个人或者家族的前程,才会出现许多不顾国家民族的行为。
    “杀,杀杀,这帮畜生,居然以我国子民为奴,尽掠财产子女。”
    胖叮当怒不可遏,挥舞着双枪跑来,气哼哼的嚷着。
    这是额尔古纳河南边一个较大的sī矿,当然是俄罗斯矿商办的,征募了许多华工,由于没有粮食与布匹,俄商选择了简单的办法,掠夺当地百姓为奴隶,直接没收当地百姓的财产来度过难关。
    这立即jī起了洪老六等人的怒火,这股怒火被狠狠地发泄在了俄罗斯人头上。
    洪老六很聪明,先是派人潜入控制了两个马棚子,这样一来,即便有俄罗斯人仓促逃了出去,也必定会死在冰天雪地之中,步行的话能走出二十里就不错的了。
    之后便是毫无悬念的砍杀,只是在攻下俄商的豪宅之时,才动了枪,更没有人员的伤亡。
    他们动作很快,大半天的工夫,已经袭击了三处sī矿以及六个村落。
    sī矿只留下少量兵力驻守,帮助华工清剿逃散的俄罗斯人并且控制sī矿以及周围的垦区,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在这里呆到明年开春,到时继续采金或是另外安排。
    至于原先华人聚居村落,已经全部被俄罗斯人占据,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收拾干净,零零落落的尸体被扔在路上,被大雪所覆盖,到处都能看到血凝固后的痕迹。
    有的房屋被烧毁,更多的却是被鸠占鹊巢,那些不劳而获的俄罗斯人,喜出望外的接收了全部。
    一路上李安生他们见到了不少冻毙的中国百姓,不下百人,可想而知,更多的遇难者已经被大雪所覆盖掩埋。
    扎旺带着队伍向着他家所在的村庄进发,心急如焚,耳边仿佛仍然响彻着族人的哭喊声,响彻着老毛子的喊杀声。
    “天哪,你们这帮禽兽,丧尽天良啊。”
    扎旺简直就要昏死过去,村口的几家已经被烧成白地,许多人家门口就躺着死尸,不少俄人就这么的忙进忙出,赶着将住不下的房子拆毁,搬回家去当柴烧。
    看到这幅惨状,洪老六大手一挥,“杀。”
    带着无边的怒火,李安生没有任何的怜悯之心,亲自带头冲进村落,对这些强盗们进行了清理。
    所有的俄罗斯男子被杀死,女人被集中看管,基本没有老人,这些新移民都年富力强,小孩也很少,不过李安生再次的让李持国惊诧了一把,这些孩子高过马车轮子的真的被直接绞死,让许多心软的官兵连tuǐ都抖了起来。
    但幸好,过往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成功的,他们想起了海兰泡惨案,想起了庙街惨案,想起了俄国人在中华大地上所犯下的罪孽,这些刽子手们从来就没有一丝的善心加诸于中国百姓,为什么他们就要仁慈呢?
    所有的兵力全部被撒出去,不断地袭杀有俄罗斯人聚居的村落,要是不清理干净,来年开春这片土地就全被他们占据,俄军也能够随时能以护侨的名义介入地方事务,国土不存。
    在事关国土完整的情形下,没有一个人心慈手软,就跟当年的俄军一样。
    屠杀与驱赶维持了十天,也多次与俄军、俄匪交火,每次都是完胜,而陆续损失的二十余名弟兄,也让整支军队的杀xìng越来越浓。
    在茫茫的大雪中,无数的俄罗斯人被赶出来,在野外仓皇的逃难,可哪里逃得过严寒,逃的过自然的惩罚。
    扎旺等人早已组织起了当地的百姓,迅速的回到了家园,并且四处救援那些仍然不知道这场逆转的百姓,尽量多活些人命。
    这次至少有五六百人的中国百姓遇难,可俄罗斯人更多,光是死于屠刀的就有两千多人,更别提冰天雪地死在野外的。
    这些俄罗斯人死了也是白死,他们都是sī自入境的,死在大清的土地上,怪不到大清的头上,冰天雪地封锁了所有的消息,更销毁了无数的证据。
    就算沙俄能够发现点什么,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你好好的俄罗斯人凭啥要跑到咱大清的土地上来呢?冻毙于野,又不是我大清的子民,难道要我大清来承担责任?
    彻底的扫dàng了额尔古纳河sī矿以及俄人聚居区之后,李安生安排云飞扬带一营兵马守卫地方,其他人继续南下满洲里,那里,才是真正的战场。
    李安生抵达满洲里的那一天,正好是1908年的元旦新年。
    而他刚抵达,便下辣手摧毁了几个俄方sī自设立的哨卡,并且清除了sī自盗采矿产的俄商,闹得鸡飞狗跳。
    他强势的宣告清军的到来,正是要摆开擂台,好好的跟对方干一场。
    呼伦贝尔的形势并不容乐观,沙俄当局咄咄逼人,俄国匪帮到处肆虐,俄商利用特权以及各种手段盘剥地方,俄国势力甚至在呼伦贝尔各地sī自设置哨卡收取过路华商的费用,俄人四处sī自采掘矿产,当地人对移民实边的抵触,当地民众生活困苦导致对朝廷统治离心离德。
    不下猛药,哪里能够让呼伦贝尔迅速的回到正轨。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méng语意为“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中东铁路在此建成车站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
    宋小濂刚上任没多久,便提出要在满洲里设治,改名为胪滨,设府或者是直隶厅都可以,反正是不想听到满洲里这个带有俄罗斯味道的名字。
    胪滨这个名称来源于胪朐河(今克鲁伦河),这条河汇入呼伦湖,倒是能够体现满洲里的特sè。
    只是,沙俄极力反对在满洲里设治,他们是想要彻底霸占满洲里这块宝地。
    今年满洲里正式开设商埠,因是中东铁路进入“满洲”的首战,又地处欧亚大陆桥咽喉要地,沙俄称之为“亚洲之窗”,这个重要的商埠对沙俄的意义无比重大,故而在瑷珲吃了亏的沙俄立即着手在满洲里搞风搞雨。
    李安生自然不会让老毛子如愿,他可是带着满手血腥来的,老毛子想要继续横行霸道,也要问问他的枪肯不肯。
    在满洲里原先的铁路交涉局,李安生见到了沙俄又敬又怕的铁血派官员宋小濂。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人物,平时的许多猜测与想象,似乎都有些对的上号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耀武扬威
    第一百三十三章耀武扬威
    宋小濂高高瘦瘦,黝黑的皮肤仿佛他不是在黑龙江呆了数十年,而是在海南被发配了数十年一般。
    唯有一对眸子炯炯有神,射出炽热的光芒,虽然有股不可轻犯的凛然,可李安生还是觉得他很亲切。
    “李协领,想不到大雪封山,尔等还能从岭东翻山而过,道路封绝冰雪满程,还能如此迅捷赶来,实在是让我大吃一惊,哦,不不,喜出望外才是。此等豪举,实在叫我佩服啊。不知可有人员伤亡,可有物资需要补充?”
    宋小濂对于李安生率部直接翻越大兴安岭,从室韦巡边而来,万分的感动与震惊。
    他是个实干家,立即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在他看来,这一路过来,人员折损必定是严重的。
    可他哪里想到,在李安生从后世得来的各种防寒手段以及胖叮当提供的各种抗寒宝贝之下,装备奢侈的李安生部基本没有什么损失。
    他更加想象不到,李安生部其实还能够早上几天到来,只不过在路上杀人放火耽搁了。
    “多谢宋大人关怀,倒不缺什么,补充些粮食便可。但我等从北面来,那里的百姓急缺粮食救助。”
    本来皮衣等御寒之物也缺的,可李安生屠刀挥起,自然有大帮的俄罗斯人贡献出了无数的御寒之物。
    李安生拉过了跟随他们南下的扎旺,语气黯然的说道:“宋大人,这位便是我带过来的室韦百姓,便让他来说说北面的情形。”
    见李安生示意清退旁人,宋小濂似乎明白了什么。
    一番密室询问,他终于知道了北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贼子,这帮贼子,实在是丧尽天良。安生,你不知道,黑龙江多的便是边患,遭殃的也是百姓,这些年每一年都如此,没消停过,也有百姓莫名失踪与横死的,看来都是俄人所为。今年也不知他们发的什么疯,居然如此灭绝人xìng,造就如此杀孽,要不是你部迅速赶到,只怕又是一场大祸,祸及今后几年我们移民实边之策,说不定连土地也要给俄人占去。”
    宋小濂瞠目怒骂,须发皆张,黑瘦的脸上带着浓重的悲愤,不住的喘着气,实在是给沙俄的卑劣行径气到了。
    这次给俄人杀害的百姓便有五六百人,加上冻毙在外的只多不少,换在以前,只怕地方又得忍气吞声的将此事掩盖了,只当没发生过,后世也没有任何的记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