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数字密码-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蒋佳临
声明:。

《数字密码》 第一章(1)

九月,
一个金灿灿的秋天,天蓝得像海,风柔得像沙,阳光中万道灿烂的光芒犹如金色的彩线投射在银色的机翼上,荡起一片起伏不定的鳞光。
新加坡樟宜机场,宽阔的停机坪整齐地排列着一架架飞机,天空刮起一阵秋风,顺着悠长的跑道从银色的机身上拂过。
邹涛快步走进机场贵宾室,他步履矫健,精神炯烁,笔挺的黑色西装,淡蓝色隐条衬衣和咖啡色领带显得庄重气派,一尘不染的皮鞋也擦拭得光可照人,使人感觉出他是一个严谨而一丝不苟的人。
大厅里,人群熙熙攘攘,邹涛不禁皱了皱眉头,习惯性地把手插进裤袋里,眼光调向窗外,透过通体的大玻璃,跑道上整齐有序的飞机如同一个个闪烁的小银点,映入他的眼帘。这时,一个男人的侧影把他的视线隔离开了,使他的眼瞳里只剩下一个男人的侧身。男人瘦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脊背挺直,侧面脸部的线条透露着精明、果断和男人的坚硬。
男人也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一个随从站在离他两步之遥的地方,一双眼睛警觉地巡视着四周的人群,不知道是秘书还是保镖,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男人在慢慢转动身子,如同在画半个弧线。就在邹涛和男人四目即将相撞的时候,他迅速一个急转身大步走向入口。
飞机起飞了,经过气流的颠簸慢慢开始平稳,窗外是一片片白色的云海,把飞机掩埋起来,邹涛坐在靠窗的座位上,腿上平放着一本书,眼睛却从书本上游离到窗外,思绪随着飞机的颠簸在遨游。
邹涛,41岁,博士学位,海丰市省行副行长,标准的成功人士。他身体挺拔,气质潇洒,举止虽然儒雅,但又不乏英气逼人,挺直的鼻梁,一张略显清瘦的脸,一双黑眼睛,露出寻根究底的神色,还带着傲慢和固执。
适才,邹涛已清楚地辨认出机场贵宾室的那个男人是泰国昌隆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谢浦源。很显然,谢浦源是要和他同乘一个航班,也是同去一个地方,邹涛的心里突然涌上一种异样的感觉,不知道是事有凑巧,还是事出有因。
事实上,邹涛对此人并没有深度的了解,只是在国外期间听说过一些关于他的传说。邹涛记得在新加坡的一次宴会上,一个朋友指着谢浦源的背影对他说:“这可是个风云人物,几年里就暴发起来,生意是越做越大,驰骋东南亚。”朋友贴近邹涛的耳朵说:“有人怀疑他走私,把走私来的黑钱,通过投资房地产回收,立即变成合法收入,从而把钱洗干净。”
邹涛端着酒杯,眼睛瞄着远处的谢浦源说:“有证据?”
朋友说:“没有。”
邹涛说:“没有证据,不好猜疑的。”
朋友又放低了声音说:“不过,据说,泰国警方已经开始对他颇有些‘关心’了。”说完,对邹涛会心地一笑。
此次,邹涛是从新加坡返回省行,仍然出任省行主管资金信贷的副行长职务。虽然省行是他的老家,无论是上级还是下属都是他的老搭当,而资金信贷工作又是他的老本行,似乎这对于他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驾轻就熟,再加之他从国外学习的国际先进的金融管理的经验,回到省行应该是大有施展的空间,更上一层楼。
然而,邹涛却感到心里有着一种无形的压力。社会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经济腾飞,使在金融业最前列的银行的机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竞争,也使经营在银行这个领域里的每一个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并且省行刚刚发生了一起诈骗案,当事人被追究法律责任。这在银行界引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波,众说纷纭。他在这个时候回来,无疑使他所面临的工作尤为艰巨。
经过一阵颠簸,飞机开始着陆,飞机放下轮子和地面发生强有力的摩擦。这是那种两个坚硬的物体紧紧扭在一起,毫不放松的碰撞。伴随着一阵巨大的响声和冲力,飞机滑向跑道。这种冲力的感觉对邹涛来讲是太熟悉了,但今天他的感觉是那样的强烈和震撼,仿佛坚硬的地面和坚固的轮子在毫不退让地相互咬在一起,碰撞在一起,在显示着它们各自的力量。
《数字密码》 第一章(2)
邹涛走出机舱,走进机场贵宾室。他寻找着前来接他的信贷审查处的处长肖永声。肖永声是他的下属,又是他的好朋友,虽然邹涛性格沉默寡言,内敛,还有些不苟言笑,而肖永声善于言词,善于交际,还很善于把僵持的局面化解,两个人在性格上差异很大,但肖永声对邹涛一向敬慕、尊重,和邹涛可以说是领导加哥们,同志加朋友。在他任行长的几年里,两个人一直合作得很好,感情融洽,不分畛域。
贵宾室里的人不多,肖永声还没有到,邹涛挪动了一下身子,换了一个站立的姿势。这时,一只手伸到他的面前,一个浑厚富有磁性的声音:“邹兄,你好!我们又到一个城市里了,我很荣幸。”
谢浦源精神抖擞地站在他的面前,他的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亮光,透露着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胆略。他嘴角微微向下抿着,眼光始终没有离开邹涛的脸,似乎在等待邹涛伸出手来。
邹涛微微一愣,他暗想,在新加坡机场自己避开了他,而现在终于还是碰到一起了,看来这个手是一定要握,这个话也一定要说了。邹涛略微迟疑了一下,但还是伸出手来说:“谢董,幸会。”邹涛的语言极少,态度不卑不亢,表情平稳,声调没有起伏,很难判断他此时的心境。
谢浦源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好情绪,他爽朗地笑了两声,说:“能和邹兄一起回到这个城市,共商大计,共展宏图,我真高兴。邹兄才是我要结交的人,也才是我真正钦佩的人。”
邹涛淡淡地说:“你言重了。”
“不!不!”谢浦源伸手晃动着手指说:“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邹兄才担当得起是精英,难得的人才,我们能共谋大业,这是缘份。”
邹涛两道黑黑的眉毛向上挑了挑,“缘份吗?”语调里明显地带着怀疑,但他马上又很礼貌地说:“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谢浦源似乎听出了邹涛话里那一丝怀疑的成分,他跨近一步,半俯下身子说:“我们要在这个城市里施展我们的抱负和理想,难道这不是我们的缘份吗?”
邹涛稍稍停了一瞬,思索地看着谢浦源,一语双关地说:“那要看是什么缘了?”邹涛说得不痛不痒,随之报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转身迎着肖永声和白越峰走了过去。
同时,谢浦源的亲信,也是他的军师岳泊海和阿桑也迎着谢浦源走过来,两拨人相互点头招呼之后,一同并排向机场大厅走去。
邹涛和谢浦源都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装,两个人都脊背挺直,精神抖擞,脸上带着自信的气魄,每人身后簇拥着随从,那富有节奏、掷地有声的脚步铿镪有力,那气度,那阵势,那派头,引来了人们驻足观望。
邹涛和谢浦源一同走出机场大厅,邹涛的黑色奥迪A6,和谢浦源的黑色奔驰600已在门口等候,邹涛拉开车门,他站住脚回转过头,谢浦源也站在车门旁,一只手扶在车门上,两人相互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车门横在中间,仿佛一堵无形的高墙,把他们分隔开来,两辆顶级的高级轿车拉开了距离,一路风驰电掣地奔上了回城的高速公路。
邹涛坐在汽车里,一言不发,眼睛望着窗外,而思绪还停留在谢浦源的身上。邹涛没有想到会这么凑巧,自己返回海丰市的第一天,就在机场碰上了谢浦源,并且是和他同乘一个班机,同时到达海丰,有点无巧不成书的意味。虽然对于谢浦源这个人,他谈不上有何种固定的看法和定论之说,但还是对他有着一种无法解释的抵触,好像在某点上缺乏对他的信任和好感,即便谢浦源这几年在生意场上是干得有声有色,声势浩大,在海丰市和东南亚一带也是赫赫有名,已经栖身于上层社会,对海丰市的经济建设也是有所贡献,名声极佳。但邹涛还是对他心存芥蒂,而这种感觉是起源于什么?是触觉上的感应,是他的微笑,还是他与海丰市的渊源?
邹涛其实不是海丰市人,他来海丰不过十几年。邹涛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的母亲在“文革”中去世了,抛下了不满10岁的邹涛。“文革”后,在某部任副部长的父亲,再婚之后又有了比邹涛小16岁的同父异母的妹妹邹婉,然而,就在前几年,父亲和婉婉的母亲相继去世,邹家只剩下邹涛兄妹俩人,而婉婉身体又不好,体弱多病,邹涛就决定来海丰市发展。这里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又是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很利于婉婉养病,所以,邹涛就在海丰定居下来。
《数字密码》 第一章(3)
十几年过去了,邹涛成了半个海丰市人,海丰市逐渐成了他的老家,反而对已经没有亲人的北京感到了陌生。他在海丰市开辟了自己的事业,建立了家庭,有了妻子、孩子。在这个城市里,他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一片他能够驰骋的天地。
一阵喇叭声,汽车被堵在路上,街道上排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车满为患,行走困难,肖永声向街道上张望了几眼,扭头对邹涛说:“看来还要堵一会儿。”
邹涛把眼睛从窗外收回来,低沉地说:“法庭一审怎么样?”
肖永声说:“刚才那边来了电话,不好!判了。”
“判了几年?”邹涛问。
“八年。”
邹涛沉思着说:“够重的。”
“哎!”肖永声叹口气说:“赶上了。”
邹涛看了肖永声一眼,半斥责地说:“怎么是赶上了?造成国家巨额资金流失,当然要追究法律责任,到什么时候都不能等闲视之。”
白越峰说:“邹行,您说得对,其实,现在银行里的所有案子都是从我们内部开始的,或者是失职,或者是监守自盗,内外勾结。我现在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蛀虫。”
“所以,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邹涛说。
肖永声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说:“哎,邹行,刚才真巧,碰上谢浦源了,您看他那气派,比市长还大。”
“是呀!他也回来了。”
白越峰在前排说:“他们昌隆房地产公司,向咱们行贷款一个多亿,宋行头走的时候已经审批了,高民正催我拨款呢。”
“噢?一个多亿?什么项目?”邹涛满眼疑惑地问。
“大型娱乐城,地处繁华地段,项目不错。”白越峰说。
“噢,原来如此。”邹涛默默地点点头,他似乎明白了谢浦源为什么此刻回到海丰市。
白越峰从前排座位上转过头来说:“邹行,总行派来了稽核小组,您猜组长是谁?”白越峰看了一眼邹涛,又看了一眼肖永声说,“就是在总行颇有名气,年方三十有一,至今还待字闺中,人称冷美人的……”
邹涛略有一丝诧异地说:“扬娟?!”
白越峰说:“对,就是扬娟,您认识她吗?”
邹涛说:“认识,但不是很熟。”
肖永声提高了嗓音开玩笑地说:“听说,那可是总行有名的冷美人,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性格冷漠,办事更是一个铁面无私,眼里不揉沙子,这次来咱们行稽核,够廖行紧张的。”
白越峰接口说:“怎么样?你这个钻石王老五要不要抓住这个好机会,努一把力气,把她给拿下了,不但为自己解决了个人问题,还为咱们行立下汗马功劳,一举两得,廖行一定会嘉奖你的。”说完,白越峰哈哈大笑起来。
肖永声也笑着说:“算了,算了,你还是饶了我吧,这么难啃的骨头还是留给别人吧。”
邹涛瞪了他们俩人一眼说:“说着说着就没边了,人家扬娟好好的让你们取笑,听说人家有未婚夫,还是留美的博士生呢。”
白越峰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眼睛看着前挡风玻璃大声说:“真的!永声,那你没戏了。”而后又扭过头坏笑着对邹涛说:“不过,邹行,我可要提醒您,肖永声最近可是老往您家里跑,这可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有点悬,您可要小心,别引狼入室。”
白越峰的话,引得肖永声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眉头稍稍皱了起来,但他没有唇枪舌剑回击白越峰,而是保持了沉默。
邹涛打量了肖永声两眼慢悠悠地笑着说:“我倒是听说了一些情况,我在国外这一年,有人趁虚而入。不过,今天我没时间说这个事,哪天闲下来,我要和你好好谈谈,告诉你,肖永声,你要碰的可是我的至爱,那是我们邹家的宝贝,我不会不闻不问的。”
邹涛的话引起几个人哈哈大笑,白越峰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肖永声尴尬地咧咧嘴,张了张口想要辩解,但还是把话又咽了下去。
《数字密码》 第一章(4)
省行位于海丰市繁华地段,这条街道上聚集了各大公司、写字楼、市政府大楼和各商业银行分行,可以说是海丰市各路精英汇集的地方。
省行是一座十二层高咖啡色的大楼,主楼正面矗立着四根圆柱,支撑着三角形的门廊,自动旋转的玻璃大门豪华、威严,而摩天大楼楼顶上省行的银行标志尤为引人注目。大楼的前面是修剪得平平整整的草坪,四周环绕着精心培植的簌簌灌木,高耸的塔形松树点缀其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汽车在拥挤的道路上左躲右闪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省行的大楼前,肖永声一个急刹车,把车停在大楼的外边。
白越峰奇怪地问:“怎么把车停这里了?”
“你看,怎么来了这么多的警察?”肖永声指了指前面诧异地说。
白越峰从车窗探出身子,伸长了脖子,“是呀!这是怎么了?怎么有那么多警察?咱们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呢,不会是抢银行了吧?”
只见银行大楼前停放着几辆晃着耀眼警灯的警车,警察把守住银行大门,一条蓝黄色隔离带拦在大楼前,禁止闲杂人员通过,银行里静悄悄的,看不见一个人影走动,(小说下载网…。。)大楼外一些过路的行人远远地张望。
邹涛和肖永声相互迅速地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立刻警觉起来,肖永声说:“邹行,一定是出事了,否则警察不会来。”
邹涛没有说话,径直快步走向省行大门,他拿出工作证。对小警员说:“我是省行的,请让我进去。”
肖永声探过身子接话说:“这是我们行长。”
“银行的人?”小警察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说:“银行的人现在也不能进去,你们在外边等一等吧。”小警察态度坚决,一点和缓的意思都没有。
白越峰不服气了,不客气地喊道:“我们是省行的人,为什么不能进去?”
小警察也理直气壮地说:“不能进,就是不能进,你没看见正在勘察现场吗?”
邹涛拉了拉白越峰的袖子,制止他和小警察顶撞下去。这时,刑警队的副队长孙大宇从大楼里走出来,邹涛连忙迎上去喊道:“哎,大宇。”
孙大宇停住脚,扭头看见邹涛,连忙走过来招呼道:“哎,邹行,你回来了,刚下飞机?”
邹涛皱着眉说:“是,刚刚到。”他指着银行前的警察询问道:“哎!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把你这个刑警队长都惊动了?出了什么案子?”
孙大宇闷声闷气的一挥手说:“不是什么案子,你们那个处长王杰跳楼自杀了。”孙大宇长得高大挺拔,虎背熊腰,有点站如松,坐如钟的气概。
“啊!?王杰跳楼自杀?!”邹涛倒吸了一口冷气,惊呼道。
白越峰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王杰死了?!为……为什么?”
孙大宇白了一眼白越峰说:“我怎么知道为什么?”
“王杰自杀?!”肖永声似乎很难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重复着孙大宇的话,脸顿时变了颜色,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孙大宇看了一眼几个人难看的脸色说:“你们这么熟悉,听到这个事,肯定接受不了,连我整天办案子的人,看了都挺不舒服的,他是从大厅楼上跳下来的,摔死在大厅的后面,你们银行有钱,地面铺的都是大理石,你们想想,这人摔在大理石上会是什么样子,当时就完了,血肉模糊。”
邹涛摇着头说:“真是没想到,不可思议。”
孙大宇说:“你看看你,刚回来就碰到这样的事,够倒霉的。”
邹涛说:“有些晦气。”
白越峰说:“这也太不可想象了,好好的干嘛死了?”
孙大宇一撇嘴说:“肯定是不好呗,要不然,干什么不活着?不是有那么一句老话嘛,好死不如赖活着。”
王杰,会计结算处处长,38岁,平时谈笑风生,脾气随和,在银行里人缘不错,虽然在一年前和老婆离了婚,但也不至于跳楼自杀,似乎没有什么理由自杀,有点解释不通。
《数字密码》 第一章(5)
孙大宇看着邹涛他们个个愁眉不展,忐忑不安地说:“你们也别紧张,我让警员把尸体抬出来,你们再进去。”
邹涛问:“廖行他们都在吗?”
孙大宇说:“在,正在出事现场。”孙大宇俯近邹涛的耳朵说:“你们廖行都不行了,我看够他一呛。”
邹涛挥挥手说:“算了,我还是进去吧。”
孙大宇说:“行,我带你进去。”
话音未落,王杰的尸体被警察放在担架上抬了出来,死者的身上盖着白色被单,严严实实把整个头遮蔽起来,想必惨不忍睹,他的一只手垂在担架外边,随着担架的颠簸来回地摆动。
邹涛心里不禁一抽,涌上来一股混杂的滋味,一个在几分钟前还有血有肉、活龙活现的人,瞬间化成一摊泥,一具没有生命的空壳。他屏住呼吸,目送着远去的担架,本能地向前跨了一步,肖永声一把拉住他,用眼睛制止住他,他们远远地看着王杰的尸体被抬上了警车。
邹涛反转身正准备走进大楼时,前方突然停下一辆汽车,一个女人俏丽的身影从汽车里钻出来。她立在轿车旁,一只细长的手臂扶在车门上,她高高的个子,苗条,漂亮,适中偏长的头发来回飘动,大大的眼睛呈深褐色,闪动着聪明智慧的光泽,其中还蕴藏一丝淡淡的冷漠。
女人的面色显露着冷静,眼睛穿过人群,转向邹涛,远远地向邹涛投过礼节性的眼光,同时点了点下颚,嘴角轻轻向上翘了翘,仿佛是在打招呼。
“扬娟!”邹涛微微眯起眼睛,温文尔雅地回了一个注目礼。他认出站在汽车旁漂亮的女人就是从北京总行来的稽核组组长扬娟。
廖学铭坐在宽大的老板台后面的皮椅里。这是一间很大的办公室,通体的大玻璃采光很好,靠墙是一排书柜,老板台斜对面是一组深棕色沙发,茶几上放着一杯已经凉了的茶水杯。
廖学铭默不作声,肘部放在桌子上,双手抱着头,他从王杰自杀现场回来之后,就一直是这个样子,整整坐了几十分钟,纹丝不动。
廖学铭,56岁,他长得天庭饱满,地角方圆,两只肥而大的厚厚耳垂,一副富贵之相。他身体微微发胖,象征着富态的肚子微微地凸出来。廖学铭认为身体发胖,有如日落西山,那是免不了的,所以他从来不加以制止,听从自便。他对着装不很讲究,以便服为主,很少西服革履,更不喜欢在脖子底下束缚着一条领带,他的两鬓过早地出现白发,也可能是操劳过度的缘故,给人以跨入老年的感觉。
廖学铭是“文革”时期的工农兵大学生。这个名词产生于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从农村返城之后便进入了银行系统,从分理处点钞员开始干起,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来,一直走到了省行行长这个显赫的位置上,如同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得艰难险阻,付出了千辛万苦,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如果说廖学铭这个人没有什么大的抱负和魄力,这话也不很确切。他能从一个普通的出纳点钞员,一直干到省行的局长级,绝非等闲之辈。可你要说他有多少真才实学,他这一生还真没干出什么有影响、有创意的事情。他的确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并且那脚印是踩得稳,踩得准,踩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门把手转动了一下,几声敲门声,邹涛走进来,他抬起头,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情,“邹涛,你回来了,很高兴你能这个时候回来。”他的声音里带着疲倦。
邹涛坐在沙发里,认真地看了他一眼。他太熟悉这目光了,他想:“他老了,一年前,他还不是这样,现在他的头发已经稀疏,眼睛里露出了倦意,身材发胖,似乎变弯了。”
“我真没想到会接连发生这么多事情,你这一回来,就让你碰上了。”他说话还是老样子,带着领导的口吻,“事情发生得很突然,王杰的自杀让我措手不及,也难以置信。”
“廖行,您不必沉重,这事和您没关系,您也不想的。”邹涛耸耸肩,“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一起去面对,去解决好了,不过……”邹涛话峰一转,“王杰死得很蹊跷,应该事出有因。”
《数字密码》 第一章(6)
廖学铭定眼去看邹涛,那眼神分明在说:“还是老脾气,一点没改,固执,追根溯源,他又在想王杰的死因了。”他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这是……很糟糕的事,总行的检查组马上就到,我们很被动,真是祸不单行。”
邹涛低下头,停了一会儿,昂起头说:“扬娟已经到了,我见到她了。”
廖学铭面露惊讶之色:“你见到她了?”眼神里带着警觉。
邹涛连忙解释说:“噢!不,不是,我进大门的时候看见她下汽车,我们没说话。”
“噢,是这样。”廖学铭显然松了一口气。
楼道里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