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瀛百鬼-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看着,绪发现,这火团中,依稀出现了那个人的表情,熟悉的脸庞,在火光中扭曲。

绪的心头一酸,陷入了回忆之中……

数天之前。

卧病不起的绪,迷迷糊糊地躺在席上,她高烧不退。

依稀听见,丈夫送走了医生。

这是方圆数里地之内能请到的最后一个医生,却仍对绪的病症束手无策。

丈夫有些绝望了,回到屋内看着气若游丝的绪,想说些安慰的话,却如何也不能开口,泪水从他的左眼里留了出来,他只有左眼——多年前在山中,他为了保护绪,而被野兽抓瞎了右眼。

绪苦苦地笑,看着丈夫的脸,反倒开口安慰他了。

丈夫的泪水更加止不住了。

突然,两人同时听到院中脚步声响。然后,有人宣了一句佛号。

阿弥陀佛。

丈夫急忙出去看,只见是一僧侣站在院中,他眉清目秀,仪表不凡,双手合十施礼。

他对说,得知主人之妻身染重疾,无人可医,特来请求为夫人祈祷。

绪的丈夫早已无计可施,遂答应了和尚,将他领进了家门。

谁知,祸端因此而起。

僧侣说,施法时,要与绪单处一室。于是丈夫避了出去,留下僧侣和绪在屋子里。

就这样,法事开始了。

原本,对绪的病情已然绝望,却不料这个僧侣做了几日法事之后,绪的脸上居然恢复了血色。丈夫喜出望外,对僧侣千恩万谢,僧侣却笑而不语。

法事做到十六天的时候,绪的身体居然已经大为康复。

僧侣说,今天是最后一天法事,晚上通宵达旦做法,之后夫人即可痊愈。

丈夫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心中盘算各种方法答谢僧侣,于是出门买了上好的布料,打算请人为僧侣连夜赶制一件新法衣。

布料买了,裁缝也约好了,但苦于不知道僧侣的衣着尺寸,于是只好敲了敲门,请僧侣暂时停下法事,出来量一下身长尺寸。

丈夫两声敲门下去,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分明听到,屋子里传出了僧侣的喘息声和绪的娇吟。

丈夫大惊,急忙拉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他难以置信。自己最爱的妻子,居然与这个僧人背着他行了苟且之事!

他暴跳如雷,回身抄起了柴刀,对着僧侣劈砍下去……

绪,挣扎着从回忆中挣脱。

想到僧侣身上喷薄而出的鲜血,她不忍再继续回想。

眼中,那火团更盛了,这是那僧侣生前所修炼的灵,如今,他成了怨灵,即将对她复仇了。

绪握了握手中的豆子。这是驱魔的豆子,洒在那火团之上,必定能让它在瞬间消亡。

汗水浸湿了手掌,浸湿了豆子。

火团开始躁动起来了。

绪盯着它,甚至不敢眨眼,害怕它趁着自己眨眼的瞬间扑向自己。

心脏,剧烈的跳。屋子里,静得可怕。

火团终于扑了下来。

瞬间,它到了绪的面前,火团里的脸,是那僧侣的脸,他瞪着大大的眼睛,张着大大的嘴,要用自己的怨念之火烧死绪。

绪尖叫一声,扬起手,把手中的豆子尽数撒了出去。

哧——

好似冷水浇在烙铁上一般的响声,然后,绪听到了僧侣的吼叫声,那火团不断地扭曲着,成了各种奇怪的形状,然后,渐渐地,消散在空气中,只剩下一缕青烟,毫无生气地飘动着。

僧侣的吼叫声也逐渐微弱。最后,化作为一片寂静。

这一次,他真的死了。

绪喘了一口气,她终于不必担心这僧侣的怨灵了。

绪直起身,冷冷地,“哼”了一声。

突然,不知为何,她又陷进了回忆中。

鲜血,从僧侣的身上喷薄而出。

丈夫在僧侣的身上砍了数十刀,终于,精疲力尽,柴刀脱手,丈夫跪了下来,掩面而泣。

绪冷冷的看着地上的尸体,又冷冷地看了看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的丈夫。突然,她拾起了柴刀,高高的举过头顶,对着丈夫的头颅,瞪着眼睛,咬紧了牙,狠狠地劈了下去……

丈夫的身体剧烈地抖了一下,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回过头,看着浑身赤裸的绪。她握在手中的柴刀,已经嵌进自己的脑中。然后,最后一滴泪,从他的左眼里流了出来……

绪摇了摇头,再次挣扎着,从回忆中走出来。

她累了,刚刚惊心动魄的一幕过去,她身心俱疲,一头倒在席上,便睡去了。

她不知道,房梁上,屋檐下,隐隐约约的,有些光亮。闪烁着,灼热的,躲躲闪闪,鬼鬼祟祟。

火光中的脸孔,目光恶毒,却只有一只左眼。

【完】

二恨坊之火

日文名称:にこんぼうのひ(二恨坊の火)

也叫做仁光坊之火。

传说这种鬼火出没于摄津国的二階堂村(现 大阪府茨木市二階堂)。

每年逢3月至7月这一段时期的夜晚、特别是乌云笼罩的夜里,这种鬼火常常会出现,火团之中,似乎能看见眼睛、鼻子、嘴巴,并且如鸟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常常落在房子上。

据说并不对人类构成威胁,相反却害怕人类,附近有人时便会逃走。

不过,也有害人鬼火的资料记载。

宽政时期的杂记书籍《诸国里人谈》里,有二恨坊之火的记载。说的是,在二階堂村里,有一位修行僧侣,名叫日光坊。对治病很在行。有一天,当村的村长拜托他为自己的妻子治病,于是日光坊便为她施法祈祷,十七天的法事过去,村长妻子的病真的被他治好了。村长想要感谢日光坊,却发现日光坊与自己的妻子私通,便一气之下杀了日光坊。于是,日光坊的怨气化为怨灵之火,每夜徘徊在村长的家中,最终杀死了丈夫。后来这“日光坊之火”被传为“二恨坊之火”。(日光坊和二恨坊读音相近)

另有江户时代的怪谈书籍《古今百物语评判》中记载道:有一位相貌俊美的僧侣,名叫仁光坊,因为与大官的妻子有私情,而被大官杀死,从此,仁光坊的怨气化为火球,出没在大官家的附近。便是“仁光坊之火”这一称呼的由来。

同为江户时代书籍的《本朝故事姻缘集》中,对“二恨坊之火”这一称呼的解释是:二階堂村的修行僧侣一生之中有两件恨事,所以被称为“二恨坊”,他死后堕入魔道,邪恶之心化为火球出现在世上,故称“二恨坊之火”。

第二十三夜 加牟波理入道

最坏的流氓,身无分文,基本上以骗吃骗喝为生。这样的人,永远也不能飞黄腾达,腰缠万贯。

可是,奇迹发生在他的身上。

他叫八户,本是个地痞无赖,游手好闲,作奸犯科,人人都讨厌他。但这一年的新年伊始,他却发财了。

他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城里最大的酒屋,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不屑地看着四周。

周围人很惊讶,难以置信,这八户胆敢在伊集院大人的店里如此放肆,想必是不要命了?

伊集院与城主私交甚好,颇有势力,这酒屋便是他的产业。

八户应该知道这一点,但却看不出他有所胆怯,完全不像是平常的八户。有人发现,八户的衣装也变了,从前,他终日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如今,却衣着光鲜地出现在人们面前,神色之间竟倨傲无比。

八户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大家都这么想。

只见八户把手中的包袱重重地搁在桌上,发出当啷一声。包袱里,似是坚硬沉重的物事。

然后,八户拍了拍手,喊着酒屋的侍者。

这酒屋,由伊集院大人的侄子茂之介打理,他看到装模作样的八户,心中不满,但还是摆上了一脸假笑,走上前对八户冷嘲热讽道:“八户大人,真是万分抱歉,弊店没有卖给穷鬼的东西。”

顿时,店里的客人一阵哄笑。

八户却不羞不恼,慢条斯理地拍了拍桌上的包裹,对茂之介道:“您先别取笑我,今天我敢坐在这里,自然有我的资本。”说着,拿起包裹递给茂之介,“这包裹里的东西你收下,算是我这一年的酒饭钱,从今天起,我来之后你们只管好吃好喝的服侍。照顾周全的话,明年我还会继续光顾。”

茂之介撇了撇嘴,不屑地接过包裹,心中暗骂八户大言不惭,但掂量一下包裹,只觉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更有种莫名其妙的温度。

“这里面是?”茂之介问道。

“拆开包裹看便是。”八户笑着说。

于是,茂之介把包裹放置在桌上,解开了包裹。

摊开一看,顿时光芒夺目,居然是一大块黄金!闪闪发光,货真价实的黄金。

霎时间,店里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大金块。

茂之介最先醒转过来,端着黄金左右打量,喃喃道:“了不得……了不得……”

“了得了不得,可以稍后再论,我只问这些黄金可够在你这店里吃一年的酒饭么?”八户眯着眼睛,神色倨傲地问道。

“够够够!”茂之介急忙点头道,一面把金块搂在怀里。

“那就好。”八户笑了笑,“我现在有点饿了,麻烦你给我准备些小菜,一壶清酒。”

“是是!请您稍等。”茂之介说着,把金块搂得更紧,然后奔进了后堂。

四周的客人瞬间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都询问八户金块的来历。

八户笑而不语,微微的眯着眼睛。

一时间,八户的大金块闹得满城风雨。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尽是大金块的事情。

大家都奇怪,谁也没见八户做了什么赚钱的工作,他也没做过生意买卖,怎么一夜之间变得如此阔绰呢。

许多人找到八户去问,八户却不吐一字。

于是“大金块”变得更加神秘了,各种各样的谣言开始流传起来。

有人说,八户做了无本买卖,在城外的荒郊中杀了旅人,劫来的金块。

但,城中的逻卒否认了,他们说,最近没有杀人案件发生。

有人说,八户学得了炼金术,能点石成金。

但,城中的巫师否认了,她说,世上没有这种法术。

有人说,那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伪造的。

但,酒屋的茂之介否认了,他说,货真价实,那是绝好的纯黄金。

有人说,黄金是八户在一间茅厕里捡来的,他在新年的前一天的晚上走进一间茅厕,念了一句咒语,然后,黄金从天而降。

但,伊集院大人否认了,他说,不可能……不可能……

不久后,伊集院大人死了。死得很怪异。

他的尸体旁,是八户的大金块,上面沾着殷红的血迹。

伊集院的头是破的,流出了很多血,赶来的逻卒看了看尸身,断定说伊集院大人是被金块撞破了头而死。

家里的佣人都说,伊集院大人死前一直单独在房里,没有其他人进去。

于是大家猜测,好端端的,怎么就会被金块撞破了头呢,难道是自杀?这不可能,伊集院大人的事业蒸蒸日上,去年又娶了侧室,没有自杀的理由。

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讲述真相之前,先要把时间向前推一推。

到新年之前,八户还是个穷光蛋的时候。

事实上,城里的传言有一半是正确的。

八户,的确在新年前一天的晚上,走进了一间茅厕,那是一间普通的茅厕。八户走进之后,恭敬地念着咒语:“加牟波理入道……加牟波理入道……加牟波理入道……”

咒语连着念了三次。

城中人们的传言是:念了咒语之后,黄金从天而降。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并非如此。

事实是,八户念过咒语后,从天而降的是,一颗人头。

当时,八户心中恐惧到了极点,但还是强忍着把人头从袖口塞进衣中,一路胆战心惊地回了家。

到家之后,八户小心翼翼地把人头取出,在微弱的油灯下查看,那人头,已经变成了黄金。

这才是那块黄金的真实来历。

若问,为何厕所里会平白出现人头?

其实,这是妖怪作祟。

不得不再次把时间向前推。

在数年之前,伊集院大人还是个穷光蛋的时候。

当时,伊集院只有一间荞麦面摊。靠着卖荞麦面维生,好在有妻子与他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也并不十分清苦。

伊集院的妻子,手艺出众,并且日益精进,终于,她做出的荞麦面远近闻名,顾客逐渐多了起来。伊集院努力跟妻子学习手艺,不久后也能做出一模一样的荞麦面,于是,一间面摊改为两间,两间面摊改成面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本来这样的生活应该越过越顺心,可是,伊集院却逐渐不满起来。

他常想,自己的妻子什么都好,可惜就是太过丑陋,男人一世,岂能只与一个丑女相伴终老?有心想要纳一侧室,却无法对妻子开口,心知妻子对自己有恩,提出这种要求有违良心。

可伊集院越想越觉得不甘心,郁郁寡欢了好久。妻子关心地问他有何心事,他便随意编造理由搪塞过去。

终于,某个晚上,伊集院想出了好办法:如果现在的妻子不在世上,所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这样做,既可以纳妾,又不会违背良心。至少伊集院这样认为。

于是,他杀了妻子。趁着夜晚妻子进入茅厕,用刀子刺死了她。

他以为,事情做得干净利落天衣无缝,却不料,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被一个小偷看在了眼里。

这小偷就是八户。

八户心中暗喜,打算以此要挟伊集院,索要遮口钱,但他却想到了一个传说。

传说,若有人死在茅厕之中,三年之后会变为妖物。以后,人在每逢新年前一天大晦日当晚进入此茅厕,高呼三声“加牟波理入道”,就会有人头掉落,若将此人头装入袖中带回家,就会变成黄金。

想到这里,八户贪心暗起,想那些遮口钱终究不如黄金的魅力大,况且每年都能拿到。三年时间不长,等等便是,若传说不灵验,再要挟伊集院不迟。

这样想着,八户便把看到的事情隐瞒起来。

伊集院自以为得逞,等了几天见没有动静,便心满意足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有人问起他的妻子,便回答说妻子身体不好,回娘家修养了。为了避免别人怀疑,他忍受了三年独身生活,三年里,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开了几家酒屋,更与城主成了朋友,还新建了宅院,从前的故居便闲置着,连同那间茅厕,无人问津。

三年过后,伊集院以为时候已到,又托付媒人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

然而谁能料到,不久后,他便暴毙家中。

伊集院死之前,曾一直盯着那大块黄金发呆。

自从看到这块黄金那日起,伊集院心中便有些惶惶的。他总觉得这金块有些不吉,但又说不出哪里古怪。有心扔掉,又觉得可惜。这样大的黄金,真是前所未见。

还有,他担心的是城里的传闻,那厕所中的传闻……

黄金表面光滑,映出了伊集院的脸。

伊集院看着自己的脸,黄黄的,金灿灿的。

突然,那映出来的脸,变了一下。只是短短的一瞬,那脸,变成了别人的脸。

伊集院突然觉得浑身的汗毛都树立了起来,虽然只是一瞬,但伊集院分明看清了——那是自己前妻的脸。

他惊慌中把金块扔出了好远。

当啷一声响动后,那金块不动了,沉默着,它什么也不说。

空气似乎凝固了,有点潮湿。

伊集院觉得那金块越来越诡异,闪闪的金光,好像要提醒伊集院曾做过的好事。

空气越来越潮湿,夹杂着一股难闻的味道,臭烘烘。

是茅厕的味道。

伊集院突然疯了一般,飞奔到金块前,跪在地上,脑袋狠狠地向金块上砸去,反复地磕着,鲜血飞溅。撞过十几次,伊集院倒在一边,抽搐片刻之后,再也无法动弹。

伊集院的死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他所有的财产都被他唯一的亲人——茂之介所继承。

茂之介自然很高兴,但却不得不拉下一副悲伤的表情为伊集院操劳后事。

他把伊集院所有的东西都归为己有,连同那位年轻貌美的妻子。

但是,不知何时,那一大块黄金却不翼而飞了,它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不久后,茂之介卖掉了伊集院旧居的土地。

买主拆掉了土地上所有的建筑,包括那间茅厕。

【完】

加牟波理入道

日文名称:かんばりにゅうどう(加牟波理入道)

鸟山石燕大师的妖怪画集《今昔画图续百鬼》中出现的妖怪,流传在日本各地的“厕所之妖”。是“进口妖”,其原型是中国著名妖怪紫姑厕神。

在《今昔画图续百鬼》中,被描写成“口吐鸟雀的僧人”,原文注释记载:在大晦日当晚,高声念“加牟波理入道郭公”,此妖怪便不再现身。

兵库县姬路一带流传的传说:大晦日,在厕所里念三声“顽张入道时鸟”,就会有人头从天而落,将此人头包起带回家,灯下再看,就会变成黄金。

江户时代书籍《甲子夜话》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夜晚丑时三刻进入厕所中,大呼“雁婆梨入道”,头颅就会出现在脚下,将头颅放入左臂袖中,取出再看,头颅已变成了金币。

古时,日本人常在茅厕里供以加牟波理入道像,为了驱除茅厕内的邪魔鬼怪。

秋田县的民俗是将土人偶放置在茅厕的角落里。而岛根县人们的习惯则是将男女一对人偶放进茅厕里。

传说加牟波理入道很讨厌被人看见自己,若自己被人看到,就会恼羞成怒报复看到自己的人,所以,古时起,日本人在进入厕所之前,无论里面有没有人,都要敲一敲门(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意义),或者念上一句“加牟波理入道”,以提示厕所里的妖怪有人要进来,不想被我看到的话就躲一躲。

第二十四夜 岩鱼坊主

此村中的村民,几乎全靠捕鱼为生,虽也有种植谷物,但因土壤贫瘠,收成一向不尽人意。

某日,村中的孩子们集在河边玩耍,正玩得高兴,远远望见,一个陌生人摇摇晃晃的走近了。

孩子们发现,来者是个老和尚,奇怪的是,这老和尚没有眉毛,看起来光秃秃的,唇上却有两撇胡须,而且胡须很长,轻飘飘的。他手里摇着铃铛,念着经文,看着孩子们。

他的眼睛圆圆的,看不出他是否在笑。(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孩子们看着老和尚奇怪的脸,觉得有趣,笑嘻嘻的与老和尚开起了玩笑。而老和尚似乎也很喜欢孩子,他与孩子们聊天,然后给孩子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孩子们觉得,这老和尚是个好人。

孩子们问老和尚:“你从哪里来呀?”

老和尚只说:“我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

“那,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哪里?”孩子们追问。

“就是一眼望去,望也望不到的地方。”老和尚说着,望着江水,看不到江水的尽头。

老和尚突然转变了话题,他像孩子一样拍了拍肚皮,笑着说:“肚子饿了。”

于是孩子们四散跑开,各自回家去找吃的东西。

村里的村民,都是善良的人,听说有行脚僧人来,又是个老者,都取出了些食物交给了孩子。

不多时,孩子们拿着各种食物回到了河边,有干粮,也有生米。

老和尚很高兴,把这些东西抱在手里,闭上眼,深深吐了一口气。

孩子们奇怪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奇怪的老和尚要做什么。

只见老和尚突然睁开眼,然后嘴巴缓缓张开。

令孩子们惊异的事情发生了。

老和尚的嘴巴居然越张越大,直到有井口那么大!

孩子们惊呼起来。

老和尚仰起头,把手中所有的食物一股脑都扔进了嘴中,然后闭上嘴,只听喉咙处咕噜一声,嘴巴又回复了原样。那一大堆食物全都吞进了腹中,连同装生米的袋子。

孩子们呆了,良久之后,每个人都大呼起来,却不是害怕,而是钦佩。

“你真厉害!”所有的孩子都说。

老和尚自满地拍了拍肚皮,那肚子明显鼓了起来。笑着说:“我厉害吧?可是我还没有吃饱呢。”

孩子们面面相觑,互相点了点头,又各自向家奔去。

然而,这一次,老和尚却没能等来食物。

每个孩子身后,都跟着一个成年人,手里各自提着棍棒、鱼叉、斧子……

显然,大人听了孩子的描述后,赶来打妖怪。

有一个孩子,名叫草雄,他最先跑到河边,上气不接下气。

“和尚,你快跑吧,他们要来打你啦!”说着,手臂伸到老和尚面前,摊开小手,手中是一块沾着淡黄色糖浆的年糕。“这是我今天的点心,送给你吃啦。”

老和尚接了过来,愣愣地看了看这小小的年糕,又抬头看了看草雄,突然咧嘴笑了。他笑的样子很难看。

老和尚仰起头,把年糕吞进肚子。然后摸着草雄的头,说:“好孩子好孩子。”

只听四面嘈杂起来,显是村民们找老和尚算账来了。于是老和尚一溜烟地跑了,他的脚力真好,没有人能追得上。

草雄傻傻地站在河边,看着远去的老和尚,搔了搔后脑。

第二天,村中所有的人家都发现,家里的东西被偷了。

无一例外,每户人家的生米都被人偷了个精光,连一粒都没有剩下。奇怪的是,除了米之外,其他值钱的东西却完好无损,究竟是哪里来的小偷只偷米呢?

一时间,每个人都想到:一定是昨天河边那个妖怪和尚。

于是,村子里所有的人一齐出动,四处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