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冼冤录-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头会说话吗?不会。包公又问了:“石头,石头,小孩的铜钱,是不是你偷的?快说,快说!”石头还是一声不响,它不会说话呀。包公发火了:“石头,石头,你不说实话,打烂你的头。”手下的人听包公这么一说,就拿起棍子,劈里啪啦地打起石头来,一边打,一边喊:“快说,快说!” 看热闹的人哄的笑起来了,唧唧喳喳地说:“石头怎么会偷钱?”“石头怎么会说话?”“人家都说包公聪明,原来是个胡涂蛋!”包公听了很生气,就说:“我在审问石头,你们怎么说我的坏话。哼,你们每个人都得罚一个铜钱!”包公叫手下的人借来一只盆子,倒上水,让看热闹的人往盆子里丢一个铜钱。看热闹的人没办法,只好排着队每人往盆子里丢一个铜钱,“扑通,扑通,扑通……”有一个人刚把铜钱丢进盆子里去,就给包公叫手下的人抓住了。 包公指着这个人说:“你是小偷,你偷了小孩卖油条得来的铜钱!”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呀?包公说:“你们瞧,只有他丢下的铜钱,水面上浮起了一层油,他的铜钱一定是趁小孩睡觉的时候偷来的。” 那个小偷没办法,只好把一百个铜钱还给小孩。 大家都说,包公真聪明。

包公巧断赖银案

包公管理河东盐政,事事躬行,一点也不含糊,断案如神,很受解州的百姓普遍爱戴,他巧断赖银案的故事,至今还在盐湖周边的百姓口中流传着。 那天一早,敲过升堂鼓之后,包公来到大堂办公,不一会儿,就有一位皓首长髯的老者,气喘吁吁进了大堂,双膝慢慢跪下来连喊“包大人,我真好冤枉啊”包公抬头一看,下跪的老者六十开外, 福眉善眼,穿戴整齐,便问道:“老人家状告什么人,请站起来,喝点水,慢慢地讲。”老者叩头站起说:“我叫胡明礼,是十里铺盐店的掌柜。今年三月初八,我胞弟连襟邱家坡的邱贵,他要去陕西耀州城贩瓷碗,没有本钱,向我借纹银三百两,说好用三个月即还,我念他是拐弯亲戚,便应诺解急。次日一早让我店里学徒娃湖诚信送三百两银子给他,也没有拿回收据,眼看就八月底,还不见邱贵还银,虽然已愈期近两个月,念沾亲带故,不愿上门催讨。前几天,街头相遇,提及借银一事,邱贵说他已还多月,并说是同解州铁家巷张小能相伴来还的,我听此话,简直活见鬼了,犹如五雷轰顶,还银不还银不是大事,借银再受讹诈,我受不起这个罪,今兴讼公堂,请包老爷公断。”说罢从袖筒里拿出诉状呈上。 包公细把诉状过目一遍,看胡掌柜也不是胡说之人,就立发传票,传邱贵张小能上堂,公差将邱张二人带上堂来令两边跪定。包公审视二人一阵后觉得不是善茬,就问那年约四十的胖子“你可是邱贵?”胖子爬跪半步答道:“正是小人。”“今春三月可曾向胡明礼借过白银?”“借过纹银三百两”“有无借据”“因是亲戚未立借据”“有无用期?”“原说三个月。”“可曾归还?”“上月十五一次还清。”“还银以何为证?”“我约解州张小能一起送银给胡掌柜的。”包公沉思片刻,将诉状再翻一遍,转脸问张小能“你是张小能?”“是”。“张小能,你可知,作伪证要受重罚?”“小的明白。”“何时谁约你?送银给谁?”“七月十五,邱贵约我携银送给十里铺胡记盐店胡掌柜。”“送银给胡,交银时可有什么见证人?”“别无他人。”包公追问“张小能,还银约你作伴,你可知是何人送银子给邱贵的?”张小能迟疑一下才回答“是胡记小学徒娃胡诚信”“你怎么知道的?”“是邱贵说的”“你们送银,胡诚信可在?”张小能稍忧虑,邱贵接答“未见胡诚信。”包公惊堂木一拍“本职不曾问你,休要插话”看了冒虚汗张小能一眼“我再问你,你真的相伴邱贵还银给胡掌柜”“真的”包公再问“还银多少?”“足色三百两。”包公转向邱贵“是足色三百两?”邱贵答“是”。 包公问胡明礼“胡掌柜,你一把年纪,怎不念亲戚关系,兴讼公堂,他们口口声声相伴还银给你,这难道有假不成?”胡明礼听了连喊“冤枉”就要下跪,包公示意阻止,胡明礼肯定地说“青天大老爷,他们确实没有还银给我。”邱张二人偷偷暗笑。 包公说:“原告被告,你们说的都是实话?”三人一一说是。 包公当堂令手下人取来两张席,一筐萝卜,两把刀子,把邱贵张小能分别围在堂下左右,各给几条萝卜一把刀子,大声宣布“邱贵,张小能,你二人各将还胡三百两的银子实数,按所还时的重量、数目,用萝卜切割成形,以供老爷核对。” 半个时辰过后,两人各从席筒里出来,捧出各自削成的萝卜元宝,包公让摆在公堂上,让人观看,邱贵的是十两的二十个、五两的二十个。张小能的是十两重的十五个,五两重的三十个,都是三百两。包公当众质问“即是两人同去还银,为何数目和重量都不一样?”回到座位,把惊堂木一拍怒声而喝:“邱贵,张小能,本案已明,还不从实招来”

邱贵到这个时候把案情全讲出来。原来是张小能给邱贵出的赖银主意,企图从中渔利若干。事情大白,各责四十大板当堂判决,邱贵立即还清借银三百两,追加利息五十两,张小能教唆犯罪,罚白银一百两交官,另罚劳役一年。 审理完毕包公退堂,此案审得明白,判得公正,后人有顺口溜称赞: 赖银不想还,受罚又挨板。

包公巧断案,清名世代传。

智断牛舌案

宋仁宗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春,这年包拯三十九岁,赴京听调,进京前写了一首明志诗。诗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就是包拯出仕做官的座右铭。到京后不去拜权贵,立志廉洁奉公,正身立朝,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清官。包拯接诏命,便立即天长县上任。刚到任,有个农民哭着到县衙告状,诉说坏人割了他家的的牛舌头,请求捉拿凶手,给他申冤。这就是史书称的“牛舌案”。这虽是一个小案,但影响农耕生产,保证详细询问后,认定是一件仇人报复性案件,思虑后,想出个“金钩钓鱼计”,对告状的农民说:“牛舌被割,这头牛必死,你回去杀掉卖肉赚钱吧。只是不要声张,更不能说是本县叫您杀的牛,案不难破。”那位农民一听,吓了一跳说:“包大人牛舌虽无,牛还未死杀耕牛是违法的。”包拯说:“本县给你做主。”他只杀牛买肉。果然包拯神算,犯人见仇人宰杀耕牛,认为有机可乘,立即到县衙告状了。包大人升堂,一拍惊堂木,猛然怒喝道:“大胆狂徒,为何先割牛舌,又来告人家私宰耕牛?如此可恶还不从实招供。”罪犯一听,以为事已败露,十分惊恐,又怕刑杖之苦,只好招供认罪。这就是包拯断的第一个案件。

第一部 狸猫换太子

    序章

深秋时分,天气已经很凉了。

在开封府外灵山的小道上却有一个衣衫单薄的女子,步伐艰难的一步一步的向开封府走来。她大约二十多岁,容貌秀丽,一双大眼睛因为惶恐让人觉得份外怜惜,她走几步就不时的回头去看,好象后面有什么吃人的猛兽在追她似的,她额头上的汗珠已经沾湿了她的头发。在这寂静的山道中,她那沉重的喘息声越来越响了,四周似乎都是这可怕的声音。

女子来到一个转弯处的山坡上,吃力的坐了下来,实在是走不动了,她捶了捶腰,从包袱里拿出一个僵硬的馒头,用力的咬了一口,抬眼望去,隐隐约约看到了开封府的影子,嘴角间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她把馒头塞进包里,浑身不知从哪里生出了一股力量猛的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朝开封府走去。

“哎呀!”女子走到下坡处,一个脚步收不住,突然感到自己撞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她一下子惊得魂飞魄散,怔在那里话也说不出来,连包袱掉在地上也没发现。

“姑娘,你没事吧?”一个低沉有力的声音在问她。

女子听出男子的话中没有敌意,偷偷的抬眼望去,发现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相貌魁梧,气宇轩昂,书生打扮的男子,这位男子有个让人看一眼就忘不了的特征,他的脸黑如锅底,前额还有一个月牙形状的印痕。她害羞的低下了头(奇*书*网…整*理*提*供),轻轻的说了声没事,掩面就走。

不料才走几步,她就听见那个男子追了上来,他想干什么?她的心跳到了嗓子口。

“哎,你的包袱忘拿了!”男子追到她面前把包袱递给她。

女子羞红了脸,她接过包袱,说了声谢谢就匆匆的往前赶路。

“站住!看你往哪里跑!”突然之间她的前面从天而降三个蒙面人。

女子吓得脸色苍白,她把包袱往蒙面人扔去,掉头就往回跑。

为首的蒙面人用剑把包袱一劈为二,几个起落就到了女子前面。

女子无计可施,只好往刚才那个黑脸男子身后躲去。

黑脸男子把女子挡在身后,大怒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这群歹徒想干什么?你们就不怕王法吗?”

“王法?我们鬼门三杰就是王法!”带头的蒙面人上下打量了一番黑脸男子说道,“看你是个读书人,就放你一马,乖乖的让一边去,否则别怪刀剑无眼!”

“不平事不平人管!开封府就在你们身后,你们不怕吗?”黑脸男子气愤难平。

三个蒙面人相互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开封府?我们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其中一个小个子蒙面人凑到带头的蒙面人耳边说道:“大哥,正事要紧,别跟他费话了,一块收拾了吧!”

“你们不就是为钱吗?我这儿有几十两银子都给你们,只希望放了她这个弱女子。”黑脸男子忍气吞声的说。

“你话太多了。”到阎罗王那儿去说吧。为首的蒙面人挥剑向黑脸男子刺来。

黑脸男子闪过剑光,他站定身子,掏出了随身的宝剑,摆出了一个招架的姿式。他对那个女子说:“你快走!”女子躲在他的身后,摇了摇头。黑脸男子无奈的叹了口气,他说道:“那我们就只有同生共死了!”他随即剑眉一竖,对蒙面人道:“来吧!”

带头蒙面人骂道:“找死!就让你见识一下我们鬼门岛的独门功夫吧!”黑脸男子也许明白技不如人,他把女子往身后用力一推,抱着必死的想法挥剑向蒙面人冲了过去。鬼门三杰的武艺的确是一流的,黑脸男子只感到一股剑气正向自己逼来,他不由自主的拿剑一挡,只听“嚓”的一声,他的剑竟然断为了两截,一道寒光晃过他的眼睛,他闭上了眼睛。就在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却没有感到疼痛,他惊奇的睁开眼睛,发现一把宝剑就在离他喉咙几厘米远的地方挡住了蒙面人刺向他的剑。握剑的是一个威风凛凛,英气逼人的年轻人,看他的衣着打扮似乎是官府中人,他一剑逼退蒙面人,喝道:“又是你们这帮人,有我在你们的阴谋休想得逞!”

小个子蒙面人怒道:“又是你这小子,三番四次坏我们的好事,你可知道你得罪了谁吗?你得罪的是………………”

带头的蒙面人急忙制止他,朝他狠狠的瞪了一眼,他说道:”既然你非要管闲事,那我们就刀剑上见真章吧!”

年轻人把女子交给黑脸男子,手握长剑,气定神闲的站在那儿,三个蒙面人把他团团围住,各舞刀剑向他杀去。

就在剑光快把年轻人罩住时,他猛的往上一提,凭空窜起一丈多高,他的剑随即舞成了一朵剑花,越来越大,向三个蒙面人笼罩开来,带头的蒙人知道其厉害,急忙一个跟头翻出剑花范围内,第二个蒙面人却不知好歹,他举剑往剑花上一刺,突然之间感到一股巨大力量向他撞来,他情急之中用起内功去挡,却觉得这股力量越来越大,排山倒海般的向他压来,他大叫一声,跌出一丈开外,宝剑也不知飞向了何处。小个子蒙面人见此情形,从身上掏出一把梅花镖就向剑花里撒去,还没等他退开,他只觉得眼前金光闪闪,无数的暗器向他飞来,他慌忙用剑去挡,“铛,铛,铛”他的左耳上早就中了一镖。他顿时疼得大叫起来。

为首的蒙面人见情形不对,一把扶住小个子蒙面人,说道:“今日我们技不如人,但我们必抱此仇!有胆的就留下名来!”

年轻人一抱拳道:“好说,在下展昭,随时恭候各位。”

蒙面人一愣说道:“原来你就是展昭,哼!哼!我们今天认载了,后会有期,走!”

看到蒙面人离开了,躲在树林里的女子和黑脸男子才走了出来,女子这时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她走到年轻人面前说道:“原来你就是展昭啊,他常和我说起你。”

展昭羞愧的道:“都怪我来迟,才让姑娘受惊了,主人已经等候多时了,我们走吧。”

女子道:“好吧。”

她走到黑脸男子跟前说道:“多谢拔刀相助,小女子铭记心中。”

黑脸男子道:“哪里,哪里。”

展昭冲他也说道:“在下展昭,兄台侠义之心真是令人万分钦佩,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黑脸男子也抱拳道:“不敢,庐州包拯。”

“好,包兄,我们有缘一定会再见的。”

包拯看着展昭和那女子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

第一部 狸猫换太子 第一章 初露锋芒

大宋真宗初年,江苏境内的天长县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

案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宋真宗最宠爱的贵妃刘娘娘回娘家省亲,一行人等住在知州刘凤府的府衙里。不料刚过三天就发生了盗窃事件,刘娘娘的一串玛瑙项链竟然不翼而飞,而这串项链据知情者说恰恰是真宗送给贵妃的定情信物,是两人爱情的象征,娘娘一直是当心肝宝贝似的贴身戴着的,如果到时真宗要看项链时,娘娘拿不出来的话,是否就会遭到真宗的怀疑呢?这都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娘娘也因此整天的茶饭不思,人也逐渐的消瘦下去。知州刘凤府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毕竟是发生在他府上的,他有推卸不了的责任,日后皇上追究下来的话,他全家都逃不了一死。因此他严令属下必须在十天内侦破此案,否则全部撤职查办!一时间天长县顿时鸡飞狗跳,人人惶恐不安起来。

这日,贵妃娘娘又召集一众官员讯问案情的进展情况。她愁容满面,声音嘶哑,无力的问道:“有眉目了吧?”看得出来娘娘心里没有抱多少希望。

刘知州站在那里,紧张的汗如雨下,他嘴里“这、这、这”的一句也讲不出来,他偷偷的瞟过他的下属,发现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还有人竟然在发抖。他心里那个叫苦啊,暗骂,这帮家伙平日里一个比一个能吹,可是一到这节骨眼上,却连一个屁也不会放!

“刘知州,你倒是说句话啊?查出什么线索没有?”娘娘等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又发话了。

刘知州看着自己的脚尖,哪里敢抬起头来!他哀求道:“恳请娘娘再宽恕几天,我一定抓到盗贼,保证娘娘的项链完整无缺!”

“哼!你拿什么保证?我不想听那些虚话,你给我一句实在的,倒底能不能找出来?”娘娘的声音提高了不少,她是真的被这些人给气坏了。她身边一个打扮颇为华丽的男子也趁势骂道:“你们这些官是怎么当的?到时看你们如何向皇上交代!”娘娘似乎不满意他盛气凌人的样子,给了他一个白眼,但是没说什么。

刘知州吓得一下子跪到地上,他哭道:”娘娘饶了我吧,我实在查不出来啊!”

“咳。”娘娘叹了口气,她朝刘知州摆摆手,示意他起来,她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天长县知县呢?我怎么一直没看到他?在他的辖区发生这种事情,他总得有个说法吧。”

“娘娘,吴知县他已经离任了,新知县还没到任呢。”刘知州赶紧回答。

娘娘嗯了一声,已经不想再说什么,就欲离去。

突然,一个衙役匆匆跑进来对刘知州说道:“启禀大人,新任天长县知县包拯正在门外候见。”

刘知州正不耐烦呢,他连连挥手道:“不见,不见。”

“慢!”刘娘娘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在哪儿听过,她思索了一会儿,终于想起五年前在开封府外那个仗义救她的黑脸男子包拯,难道他已经当上了天长县知县了,会是他吗?她的眼前好象出现了那张满脸漆黑,却正气凛然的面孔,她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衙役领着一个男子进来了,他迈着稳重的步子,昂首阔胸,他朝刘知州行了个礼道:“拜见知州大人。”

刘知州朝他努努嘴道:“还不快参见贵妃娘娘。”

包拯整整衣冠,吐了一口气,朝后退了一小步,又紧上一步,跪在娘娘面前,嘴里喊道:“下官包拯参见娘娘千岁!”

刘娘娘终于看清了眼前的这位天长县知县正是当年奋不顾身,拔刀相助的那个黑脸包拯啊。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轻轻地说道:“起来吧。”

包拯站起身来道:“下官听闻娘娘的项链被盗走了,请娘娘把这件案子交给下官来办,因为我是天长县知县,我有职责侦破此案。”

娘娘听了一愣,她心里想道: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别人都不愿沾手的事他却抢得快,这么多官员都办不好的事,他能办好吗?他不会是头脑发热吧?娘娘是个念旧的人,他想包拯好歹在她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过,自己也不能让他凭空多身麻烦吧。她说道:“还是算了吧,这件案子是在你还没到任前发生的,不在你的职责内,你不用多虑。”

“不!只要我是天长县知县,那么发生在这儿的所有案子都归我管!请娘娘放心,只要十天,我一定能把项链找回来!”包拯斩钉截铁的说道。

刘娘娘想道:包拯的脾气还象当年那样犟,也好,就给他一次机会,即使失败了不责怪他也就是了。她说道:“那么你就尽力去查吧,下面的人都会配合你的,放心好了。”她看到包拯一直没有正眼看他,也就打消了和他再说认识的念头。

“多谢娘娘千岁,下官告退。”包拯慢慢退了出去。

刘知州等一帮官员见到终于有人出来卸下了这付重担,都松了口气,一个个鱼贯而出。

第一部 狸猫换太子 第二章 盗贼落网

包拯回到县衙,细细的研究了一番有关珠宝被盗案的卷宗。他发现上面的记载含糊不清,他非常生气的把原来负责记录此案的刑名师爷贾士清叫了进来。

贾士清垂手站在包拯面前说道:“大人,我只是负责记录的,前任县令刚刚离任,这件案子是知州大人一手经办的,他说什么我就记什么,具体情况我实在不清楚。你还是去问别人吧。”

包拯听得出他话里推诿的意思,就说道:“你先别走,你就把你所知道的讲与我听好了。”

“是,大人。”

“娘娘的项链平常都是谁保管的?”

“大人,因为项链是皇上送给娘娘的心爱之物,所以娘娘是不放心交给别人的,她平时都是戴在身上的,只有睡觉的时候才摘下来放在一个锦盒里,再用锁锁上,钥匙用绳系住挂在娘娘腰上。”

“平时谁和娘娘接触最多?”

“除了宫女杏儿就是龚美了。”

“龚美是谁?”

“龚美是娘娘的表哥。听说娘娘还没进宫时曾经受过他的照顾,所以当娘娘发达后,就给了他一份闲差,他这份差事啊,也不要干啥事,只要陪娘娘吃吃玩玩就能拿到大把的银子,很多人都眼红呢!………………”

“好了,你可以下去了。”包拯生怕他再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赶紧打发他走了,他心里想,看来要真正弄清案子的起因经过,还得去问事情的当事人——刘娘娘。

包拯带上一干衙役向知州府邸而去。刘知州府就在天长县,所以包拯他们不一会儿就到了。刘知州好象知道包拯要来似的,正站在门口迎接包拯呢。

包拯行过礼不及寒喧就说道:“刘大人,我想见见刘娘娘,有些细节方面我还要问问清楚。”

“嘿,嘿。”刘凤府干笑两声说道:“包兄办起事来果然是雷厉风行啊,我早就听说包兄的大名了,我请包兄喝两杯,包兄不会推脱吧?”

“下官公务在身,不敢懈怠,还请刘大人引路吧。”包拯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刘凤府笑道:“包兄真是大忙人啊,何必那么着急?不是有十天时间嘛,现在才过去一天而已,凭包兄的智慧根本就用不着十天,三天足够了,包兄我说的不错吧!”

包拯真是不想再和他罗唆下去,只是碍于他是顶头上司不得不强作笑脸道:“我们都是为贵妃娘娘办事啊,早一天把项链找出来,娘娘也好早一天脱离忧愁,大人你也是这么想的,对吧?”

“那是当然,你就跟我来吧,娘娘正在休息,见不见你我可不敢保证。”刘凤府悻悻然说道。

包拯他们进去时,刘娘娘正坐在那儿沉思呢,只见她神情呆滞,两眼无光,当刘凤府上前禀报说包拯来了,她竟然露出了欣喜的神色,她迫不急待的问道:“可是有什么线索了?”

“娘娘不要着急,我只是想就案情的细节方面再详细了解一下,这件案子才刚刚着手呢。”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