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巧媳妇当家-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他把手里的那盘水放到床边的架上,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往床边坐下。
他的动作自然引起了肖红霜的主意,或者说从他一进门开始,她就悄悄地注意着他的言行举止。想到她心理年龄都是个二十来岁的妇人了,居然还有这种小女儿心态,一时羞得面红耳赤。
“媳妇儿,有你真好!”低得几乎没法听清的声音自他口中传出,他虽然认识不少字,但却不比十年寒窗苦读的书生,只能用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他内心深处的浓厚之情。
他的声音虽然低得几不可闻,但肖红霜却是一字不漏地听进了耳中,一时间只觉得心里暖得发疼。极其简短的几个字,但却说尽其中的脉脉温情,让人身心都觉得暖融融的,再也舍不得离开这种暖入心扉的温暖。
面馆已经收拾干净,只等着把面粉配料、碗筷锅铲等必要的东西买回来,然后再适当宣传一下,接下来就可以开门做生意了。
要买的东西很多,仨人便决定分工合作,徐云山负责厨房用具,徐云香负责面粉薯粉,而肖红霜则是负责各种配料香料。至于蔬菜等新鲜食材,等到开业的时候再买也不迟。
到了第三天,徐家的面馆总算开了起来。因不知道面馆的生意如何,肖红霜也没请人帮忙。再者说了,面馆也不大,他们家仨人也不是好吃懒做的,足已应付面馆。要是生意好,往后再添人手也不紧。
面馆正式开张这天,徐云山在门口点了串炮仗,再怎么说都是新店开张,小小庆贺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同时也可以吸引吸引来往路人的注意力。
徐家兄妹主要负责馆里的事,而肖红霜则是主要负责下面,至于揉面和配料等活,早在面馆开门之前,徐家兄妹就窝在厨房帮着一起准备了很多,估摸着可以用上好一段时间。
这会儿,肖红霜正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长桌上放着准备好的面团面条,各种配料分门别类地放好。厨房倒是挺宽敞明亮,可惜了只能用土灶,得要不时地看看火,要不然她就可以省下很多时间用来准备别的事。
肖红霜忙碌的同时,徐云香亦是忙得闲不下来,不时进进出出地端面或是收碗,难得碰上得闲的时候,她就兴高采烈地跟肖红霜报告面馆的生意,忙得没空的时候,只在进来时快速报声下一位客人点了哪种面。
徐家面馆主要有三种面:汤面、炒面、炸酱面,加上不同的配料就成了不同口味的面食。于西江镇这个面食不出名的小镇来说,已经拥有了不少选择。要不是资金人手不足,徐家面馆可以卖的面食肯定不止这几种。
好不容易熬过了最热闹的午时,面馆的客人才渐渐少了下来,肖红霜也不再手不停歇地切面下面。趁着这会儿有空,利索地给家里仨人各煎了个香喷喷的荷包蛋,再加点绿油油的青菜,一碗热腾腾的青菜蛋面就新鲜出炉了。
肖红霜刚把面端到长木桌上,正巧就看到端着空碗筷进来的徐云山,想着一家人从早上忙到现在都没空好好歇歇,于是开口说道:“相公,现在外头的客人多不多?要是不多就先歇上一会儿,咱们也该吃午饭了。”
徐云山淡笑着摇摇头,想到面馆不过头天开张,客人就络绎不绝地来到店里吃面,高兴得眉眼都眯成了一条缝:“还有几位刚来不久的客人,你和云香先吃,我等会儿再吃。”
厨房离着面馆有一小段的距离,肖红霜也没特地跑到面馆看看到底还有多少客人,只淡淡笑道:“那相公出去的时候跟云香说一声,我就不出去了。”
徐云山笑着应承下来,放下碗筷就抓起右肩挂着的汗巾擦了把汗,视线扫到桌上有几个早上留下的烙饼,拿着筷子夹起一个啃了一口,随即边咀嚼边转身走了出去。
等他走到面馆,一口烙饼早就下了肚,再扫视一圈面馆,这时只剩三位客人了,于是走到徐云香身边低声让她回去吃面,接下来由他看着面馆就可以了。
徐云香看着面馆也就剩下两三位客人,便不再多言,端着刚收起来的一叠碗筷,转身离开了面馆。其实她早就饿了,只是店里的客人太多,实在忙不过来,不然她早就躲到厨房吃面去了。
来到厨房,看到肖红霜还没吃面,心里不由得一暖,话匣子也跟着呈现开启状态:“三嫂,今儿面馆来了不少客人呢。我听好多客人都说因为三哥前段时间跟他们说过咱们家要开面馆,所以他们才能及时赶来捧场。要不然他们还真不知道这儿开了间面馆,也不知道面馆是咱们家开的呢。”
肖红霜笑道:“咱们家的面馆能够招来那么多客人,其实主要是多亏了前段时间的凉粉和凉皮,要不是当初凉粉皮味道好,就算有人知道咱们家开面馆,他们也不会特地跑过来吃面,不过你哥也是功不可没。”
听着她嫂子夸她哥,徐云香就像听到有人夸她似的,很是得意了一把,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落落大方地看了眼肖红霜的腹部,接着凑近她耳边神秘兮兮地问道:“三嫂,我们家什么时候才会多个人呢?”
肖红霜被这个问题问得不明所以,很是困惑地看了徐云香半晌,待注意到她的视线不时落到她的腹部,恍然明白这个问题的真正含义,脸蛋刷地一下涨红,一直延伸到耳根处,好半天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徐云香久久得不到回答,抬眼看向肖红霜,见她脸色红得像是可以滴出血般,很是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状似漫不经心地说道:“唉,瞧我问的什么问题,该来的时候自然回来,三嫂快点吃面,再不吃就糊了。”
她不说还好,这一说就更让肖红霜觉得羞窘了,恨不得一股脑地钻进地缝里去,她很是纳闷地想着:云香啥时候有了那么大的变化呢,居然敢如此俏皮的和她这个嫂子开玩笑,原来不一定要到十八才变的啊。
直到最后一位客人离开,徐云山才回到厨房端起他的面开吃。此时面条刚好冷却,他也顾不得形象问题,风卷残云般吃完了一碗面。他的胃口好,再加上忙了大半天,一碗面肯定是不够的,于是就再吃了几个烙饼。
休息了一会儿后,肖红霜和徐云香开始刷洗碗筷,徐云山则是拿了些银钱出门,趁着下午的时间再买些明天需要的东西。因之前没有想到生意那么好,不易保存的东西买得不多,所以他得出门一趟。
等他把东西买回来,肖红霜和徐云香已经把碗筷洗好,正在家里数着今日挣来的银钱。面馆做的都是小生意,挣来的银钱大多都是铜板,只要少数几块碎银,但这也让一家人高兴了半天。
“唉,又数错了。”当第五次数错的时候,徐云香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第五次开数的时候,她就说了,要是再数错她就不数了,所以她现在是眼巴巴地看着肖红霜数数。
徐云山走到肖红霜旁边坐下,看她认真地数着铜板,他也没有打扰她,转而看向耸拉着脑袋的徐云香,低声问道:“你三嫂数了多久?徐云香同样压低声音报了个数,然后俩兄妹都不再说话,只安静地等着肖红霜数完剩t的铜板。(百度搜千千小说网或更新更快)他们都知道肖红霜数数的时候很入神,但要是不小心吵到她,她就会忘记数到哪里,所以当她数着大量铜板的时候,他们都不会打扰她。
☆、第43章
等到肖红霜将今儿挣来的银钱数完;她也没有立即说出今儿所得银钱数额,而是微笑着看了几眼俩兄妹;直到他们急得都要抓耳挠腮;她才不紧不慢地报出一个数。
听到她报出的数字,徐云香忍不住惊呼出声;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瞪得仿若铜铃般大小;晶亮的眸中尽是掩饰不住的惊喜;转脸看向同样惊喜的徐云山,一时间不知应该如何才能表达出她心中的激动。
肖红霜的视线在俩兄妹脸上流转一周,看着俩人如出一辙的神情;不由得粲然一笑:“瞧你们开心成了什么模样;又不是第一次见过那么多铜板。”
说着忍不住轻笑着摇摇头,其实他们俩的反应都在她的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会比她预料的更加夸张。转念一想又觉得他们的反应很正常,谁让他们兄妹俩都是这般直率呢。
徐云香故作严肃地摇摇头,边拿着铜板一枚枚地放到手心边道:“三嫂这回可是说错了,以前咱们卖的都是镇上没出现过的,且是热天受欢迎的凉粉凉皮,今儿卖的可是面食,岂能与之相比?”
听了这话,肖红霜唇边的笑意更深,没赞同也没反对,只道:“摆摊的时候咱们做的小买卖,花费的成本都较少,而今开了个面馆,成本嗖嗖地往上升,要是这样挣来的还是和以前差不多,那咱们还开什么面馆?”
徐云香闻言愣了愣,眼中带着一丝茫然,显然一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待她想明白了这事,有些不好意思地揪揪垂在胸前的脑袋,同时低声嘟哝道:“三嫂不说我还真忘记了这事,看来我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俩姑嫂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徐云山则是安静地端坐在旁,时而笑眯眯地看看他媳妇,时而有一下没一下地喝口茶,心中只觉得既高兴又满足。有妻如红霜,当是他此生最大的福分。
如此这般又过了几天,面馆基本有了固定的客人,要是碰上集市,面馆的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大多时候都忙得分…身乏术,恨不能一个人来当五个人使。
随着店里的客人日益增多,肖红霜一人实在应付不来,于是便让徐云香留在厨房帮忙。店里本来就只有徐家兄妹俩人跑来跑去的,如此一来,徐云山更加忙不过来了。夫妻俩商量过后,干脆在门口贴了张招工告示。
镇上找工的人本来就不少,再加上徐家面馆刚开张不到半个月就赢来不少回头客,招工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结果。跑来询问是否招工的有好几位,但面馆只要两位活计,徐云山筛选过后留下两位年约十七八的小伙计。
多个人的结果真的是特别明显的,有了两位手脚勤快的小伙计,徐云山总算轻松了不少。偶尔客人不多的时候,他还能留在厨房帮把手,也好让一直待在厨房的肖红霜和徐云香喘口气。
这天,午时刚过不久,店里的客人慢慢减少,新来的伙计小张刚把桌上的空碗收起来,抬眼就看见一位年约三十的妇人带着几个孩子走进面馆,于是赶忙走上前来询问客人要吃什么面。
“我还当他们开的面馆有多大,看来也不过如此。”妇人语气不屑地说道,但语气中的酸味却是怎么掩也掩不住,更遑论她眼中的嫉妒。
没料到客人一进门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小张有些不悦地皱了皱眉,不过很快就恢复到平常的模样。虽然眼前这位客人看着不像是来吃面,反而像是来找茬的,但东家说了来者是客,他一个小伙计尽责做好本分就好。于是,小张再次介绍面馆里的面食,至于妇人的态度如何,他还在没法管。
“大嫂?”带着惊讶的声音突然想起,妇人和小张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不想竟是徐云山,俩人一时都愣了愣。
小张很快就回过神来,不着痕迹地瞅了眼面带不悦的妇人,心中暗想着原来是东家的嫂子啊,怪不得她那话透着那么股酸味。几乎是下意识的,小张就感觉到徐云山不是很待见眼前这妇人,事实上他也没有想错。
徐云山吩咐小张招待别的客人,然后才正眼看向他大嫂刘氏,心里略略有些不痛快。他大嫂是个怎样的人,他虽不能说他看得一清二楚,但也知道她大概是个什么样的。如今突然跑到面馆来,恐怕并不是单单吃个面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刘氏一看到他,嘴巴就停不住地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说什么他们开了面馆那么久都不跟他们打声招呼,他大哥徐云海到镇上买货也不留他吃个面等等等等。
徐云山觉得很无辜,他什么时候没告诉他们了,从家里搬到镇上的那天,他就特地跑到老宅跟大哥说了声,他大嫂当时说什么来着,他开面馆关他们家什么事,当时他大嫂是什么语气什么眼神,他想忘都难。
这边俩人各怀心思地僵持着,厨房里的肖红霜已经从小张那里得知刘氏来到面馆的事。她只沉默了下,然后继续忙她的事,她相信徐云山会好好解决这件事的。
没过多久,肖红霜就看到脸色很不好的徐云山,她心下微微一顿,但却没有开口询问刘氏过来为了何事。她心知徐云山的性子,看着老实木讷,但心思却是明白得很,该说的自然不会瞒着她。
“媳妇儿,三碗酸辣牛肉面,两碗辣椒别放多。”徐云山语气不是很好地说道,想着刚才刘氏当着那么多客人的面就说他们如何如何不懂尊敬兄嫂,心里就有股火气不停上涌。
肖红霜闻言微蹙了下眉,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然后若无其事地点点头,接着继续把锅里的面捞起来。这会儿不用徐云山明说,她也知道三碗面是谁点的了。虽然不待见刘氏,但也不至于连碗面都跟她计较。
等到面好了,徐云山面无表情地端了出去,伙计小张也帮着端了碗面出去。至于东家的家事,他们当伙计的还是不要随便过问为好,以免一不小心就丢了饭碗。
当徐云山再次来到厨房时,脸上的表情几乎可以让人感到其中的寒气了,看得肖红霜和徐云香面面相觑,想问又不知道如何问起,只好继续保持沉默,想着等忙完了再好好问问。
好不容易等到了面馆关门,两位小伙计帮着收拾好厨房就各自回了家。而徐家仨人也不像往前一般计算今日的收益,而是围在一起开着家庭大会,内容自然是刘氏今日为何而来。
徐云山面色沉重地看了看脸色平静的肖红霜,再看了看面带问号的徐云香,语气淡淡道:“大嫂说镇上的私塾教的知识丰富,她想让大宝在镇上念书。”
肖红霜皱了皱眉,但却没有开口,徐云香倒是心直口快地问道:“念得好好的,怎地突然跑来镇上念?要真是为了让大宝多学点知识,那也早该让他在镇上念了,哪会儿到现在才说,而且还特地跑过来告诉我们?”
说着说着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不敢置信地瞪圆了眼,黑白分明的眼中渐渐浮上一丝掩不住的怒气,心里只觉得又气又恨,却还是心存侥幸地问道:“该不会是想让大宝留在咱们家吃住吧?”
徐云山沉默地看她一眼,不点头也不摇头,真正的答案是什么,不需多言,仨人心中已是明明白白。一时之间,屋里安静得几乎能够听到针掉落到地上的声音。
许久,徐云香红着眼睛看向徐云山,语带哽咽地说:“分家的时候不是说好今后各过各的?她如今特地跑到面馆来说这事,这又是什么意思?”
没分家以前,她不仅要起早贪黑的劳作,偶尔还被狠狠骂着赔钱货,没人能够理解她心中的苦楚,好不容易等到三哥成亲,跟着三哥离开那个家,感受到家的温暖,此时却又被迫和骂她的人有联系,她不想也不愿。
看着徐云香微红的眼眶,徐云山心中顿时松了口气,再次坚持了他的决定。不说他们家和大哥家的关系,单是他大嫂的性子就让他觉得非拒绝此事不可。
大哥家里的几个孩子有多顽皮捣蛋,他可是亲眼看过的,而刘氏是个多溺爱孩子的娘,他也看得清清楚楚,让她的孩子住在他们家,要是不小心出了事谁来负责,不用说也是找他负责,他才不想揽下这样的担子。
待徐云香听到徐云山没有同意让孩子住在他们家后,心里的愁云总算是烟消云散了,开开心心地把今日挣来的铜板拿来,开始每日数钱的历程。
肖红霜看着她依然有些微红的眼睛,转头默默地看了眼徐云山。从心而论,她是赞同徐云山的决定的,但却有些担心刘氏……唉,只希望这事到此为止就好。
☆、第44章
不管白天发生了什么事;到了夜晚;肖红霜也不再继续想着这事。有句老话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与其浪费时间想着未知的事,倒不如好好想想面馆今后的发展方向。这般想着,微有些许烦躁的心情顿时变得豁然开朗。
晚饭过后,一家人就此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直到夜色暗沉;仨人才不得不停下讨论。仨人的目光接触到一起;不约而同地想起方才的热烈讨论;只觉得有些莫名的好笑。再回想起白日那会儿各个都是面容肃穆的,忍不住释然一笑。
等徐云香回了房;徐云山才转头看向肖红霜,眼中盛满着似水的柔情,压低嗓音柔声说道:“媳妇儿,夜色不早了,咱也回房歇着吧,明儿还得早起呢。”
肖红霜下意识地仰头看着他,温润的瞳孔清晰地倒映着那张端正刚毅的脸庞,正待收回视线,却见他突然低下头来,紧接着就感觉到唇上多了凉丝丝的柔软触感,她微微怔了一下,但却没有伸手将他推开。
昏黄的烛光下,俩人的身躯紧紧地贴在一起,温暖湿润的气息淹没在彼此的唇中。也不知过了多久,俩人才依依不舍地分开彼此。
刚喘过气来,肖红霜被徐云山揽住腰身,紧接着一阵天旋地转,待她缓过神来,人已落到他的怀中,微一抬眼就看见他眼中无法掩饰的*,连忙把视线移开,心脏却已经忍不住砰砰地跳了起来。
徐云山像是捧着珍贵的宝贝似的,紧紧地将她禁锢在怀中,看着那张红润的脸蛋,他的眼神微微暗了暗,随即快步朝着他们的房间前进。
到了门前直接伸出一脚踢开房门,然后快速进了房,只见房门“哐”的一声关闭,紧接着就听到门闩落下的声音,阻隔住了房里的一切声响。[汶网//。。]
黑漆漆的夜空下,整座房屋都显得安安静静的,只偶尔听到一阵阵沙沙作响的风声。即使等到天边出现一抹灰蒙蒙的亮光,风声依旧不时呼啸而过。
第二天的天气不是很好,天空乌云密布的,看样子再过不久可能就要下雨。小镇的大街小巷也因为天气的缘故安静了些许,不似平常那般热闹喧嚣。
约莫到了午时的时辰,果真下起了毛毛细雨,倾斜而下的小雨珠滴滴答答地洒落着整个小镇。正走在街上的行人匆匆忙忙地就近找了个地方避雨,带了伞的行人则是快速撑起了手中的油纸伞。
此时徐家面馆已经开始供应午饭,不少路过的行人都冲进店里躲雨,本来也没想着来吃面,但在店门口站得久了,闻到的香味多了,肚子也就不客气地打起鼓来,于是便直接走进面馆找个地方坐下叫上一碗面。
这会儿刚进来一位身体发福、面色红润的中年男子,他刚想张口随便叫碗面,鼻尖却闻到一股似有似无的香味,闻着像是肉香又像是饼香,他吸了吸鼻子,发现这股香味正是从面馆的后厨传来的,不由得心生讶异。
之前也曾听过西柳街街尾有间新开张不久的面馆,据闻面馆的面食比镇上其它酒楼的面食都要美味,但却一直没当回事,只认为那都是没吃过他们家酒楼面食的小老百姓没见识,如今看来,恐怕真是他小看了人家。
正想着,突然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待看清对方那身与店中伙计无二的穿着,一时间微微愣了愣。直到听得旁边一位客人笑眯眯地向那人询问今日是不是有新吃食出现,中年男子才恍然回神,眸中露出了赞赏之色。
自从来到镇上做小买卖开始,徐云山待人处事的能力越来越强,观察力也提升了不少。是以,他很快就发觉到中年男子的视线,条件反射地转头看向视线来源,没想到居然是一位老熟人,当即走上前来打了声招呼。
这位老熟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买下徐家凉粉和腌肉制作方法的刘当家。说来他们家能够那么快就在镇上开间小面馆,当初还真多亏了对方出手相助。虽然对方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但却不可否认他当时的帮助真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刘老爷,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徐云山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转眼看了一圈,发现店里都坐得满满的,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实在抱歉,小店位置不多,不管您是吃面或是歇息,都要稍等一会儿了。”
“原来这间面馆的东家真是徐老弟,哦,不,现在应该称呼徐当家了。”刘当家微眯着眼睛笑了笑,快速看了眼店里的布局,像是挺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看得我都嘴馋了,我进到店里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不像是面食的香味,是你们店里的新吃食?”
“不敢不敢,只是一间小面馆而已,说什么当家。”徐云山嘴上虽然这般说,眉宇间却是带着毫无掩饰的喜悦,接着笑了笑说:“今日准备卖的新吃食肉夹馍,再过一会儿就端出来了,刘老板不妨试试味道如何。”
“那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我也饿了,我就在这等着你们店的这个肉夹馍。对了,顺便给我来碗炸酱面,听说味道很不错。”刘当家好像看到了美食似的眼冒绿光,闻得越多那股香味,肚子跟着越饿。
“别的不好说,但若说到咱们店里的炸酱面,包管刘老爷满意。”徐云山又说了两句,然后走到其中一位小伙计身旁,低声跟他吩咐了一遍,接着继续应付别的客人。
雨下得越来越大,徐家面馆的生意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因为新鲜出炉的肉夹馍而带来不少新客人。镇上虽然有不少种类的馅饼,但却没有出现过如此美味的肉夹馍,所以徐家的肉夹馍刚端出来就被抢购一空。
当店里的伙计小张再次跑到厨房高喊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