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安风流-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醣涣⑽邮浅僭绲氖虑椤H绻馐郎匣褂幸桓鋈四茏鑫绿拥淖蟀蛴冶郏潜厥乔啬桨孜抟桑�
这样的军界翘楚,如果不入主阁部成为宰相,再兼任“太子太保”或“太子少保”之类的职务,才是最大的不合理。
如果是这样,那么,至此朝堂之上如同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洗牌,以即将入主东宫的李恪为中心,文官仍是长孙无忌一派,武将以秦慕白为首的关西军众将,与以往军界的首脑李勣、尉迟敬德、李道宗等辈,都将紧紧围绕新太子李恪,组成新的朝堂班底。
与以往相比所不同的是,太子李恪已是一枝独秀,再不存在因为夺嫡立储一事,而形成朝臣分野。魏王一把火**,也保全了许多曾经跟随于他的党羽,不至于在李恪归朝之后,再激发惨烈的派系之争、导致过多的流血与清洗。
从某种意义上讲,魏王临死,总算是为身处惊涛险境中的大唐,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唐的江山神器与东宫根基,在一系列的巨大动荡与危机之后,有惊无险的归于平稳。
眼前这个局面,也许,正是李世民一直想要的。为此,他才不惜……剜肉补疮!在亲情与霸业之间,他再一次——选择了霸业!
只不过,魏王的**不在他计划之中,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这个变数,再度在李世民的心头,狠狠的宰了一刀!
现在,只等皇帝李世民宣布李恪立为太子,历时多年的东宫之争,就该尘埃落定。
只不过群臣心里都清楚,要立李恪为太子,虽是大势所趋,现在仍不是最佳的时机。最起码,要等秦慕白与关西军回朝之后,再定此事。
原因很简单,要组建新的朝堂班底,以李恪为中心建立新的文武派系,秦慕白的角色至关重要。他将成为李恪身边最有力的臂膀,举起军方的旗帜站在李恪身边,维持这一次东宫立储的稳定。
这就像是要栽下一颗新树,除了先要挖坑,还要埋下新的土壤维持树的根基。
而秦慕白与关西军,就是李恪的第一抔土壤!
至于文官一系反倒是一目了然,李世民仍然在世,长孙无忌就不可能被放弃或是被清洗。只不过,李世民还得花点时间来说服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反恪派”,并让李恪与长孙无忌握手言和。
现在大家都明白,为何当初吴王遇刺皇帝气急攻心发了急病;而魏王**,皇帝陛下虽然伤心欲绝,却要硬撑着出来主持大局了。
或许,皇帝陛下心中早已认定李恪是未来太子人选;再者,现在正处于大唐政局“破而后立”的节骨眼上,如果皇帝再一病不起不理朝政,那么,大唐的朝廷可就真的“破”了。大唐的未来,必将陷入无止境的混乱之中,再无起死回生的重“立”可能。
正值丧子之痛的李世民,在这一刻,不得不抛弃了自己做为一个“父亲”的身份,从而无可回避的肩负起一位帝王的使命。
至于他心中的滋味,恐怕永远也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能够体会了。
……
“下旨,请关西军主帅秦慕白,与麾下众将士回朝受封。”李世民说道,“当初吐蕃初定时,朕并没有给关西军的将士们什么封赏。是朕欠了他们的。但是关西军众将士毫无怨言,依旧矢志前行积极奋进,既而平定了整个西域,为大唐拓疆万里!关西军,就是我大唐军队的表率与翘楚,是我中华史上都极为罕见的威武雄壮之师,精忠勇烈之师!——主帅秦慕白,文成武就天纵英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忠孝无双义薄云天,实乃国家栋梁、民族英雄!堪为天下表率、后世称颂!……待其归朝,朕要破格予以重用!”
群臣心中已是了然:行了,不用猜了!“破格”重用,这就意味着秦慕白必将入主阁部成为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相,并领袖军方群伦,成为新太子身边最得力的重臣,能与长孙无忌相抗衡的重臣!
正当此时,弘文馆一名官吏殿外求见,说有关西奏报上呈。
李世民拍案而道,“呈上来!”
那名小吏就提着一个厚实的包裹走了进来,左右近侍将其奉上了龙案。李世民亲手拆开包裹,里面居然是厚厚的一大本黄绸奏折,形如大部书本。群臣看了无不惊愕,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厚”的奏折了!
李世民打开黄绸奏折,看到折上书有“西域战报与奏请”几字,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他如同看书一样展开看了数页,对群臣道:“秦慕白正乃社稷之臣。这本奏折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平定西域的战况,还有西域各国、各部族的现状概括,另有涉及我与昭武国及大食的外交建议,甚至包括西域的风土人情及地理天候。今后的几十年,这本奏折就将成为我大唐,经略西域民生疆土的依据与构画边远军国大策的基础。秦慕白,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臣等,恭贺吾皇,得股肱之良臣,成千秋之霸业!”群臣无不跪请表贺。
李世民血色无多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意。可他马上发现,这厚厚的奏本下面,还压了一本小的奏章。于是他移开大奏本一看,表情顿时凝滞。
小小的蓝皮奏本,表皮上书有二字——“辞呈”!
看到皇帝表情骤变,群臣无不惊愕。
李世民扫视了座下群臣们一眼,不动声色道了句,“朕累了,退朝。”
左右急忙来扶皇帝步下金銮,群臣也只得拜送。但是皇帝刚才这样一个“突然”的表情变化,让群臣心中生起疑窦,猜测不休。
原以为,一切大局已了尘埃落定,难不成,又要生出什么变数?而且,从刚才皇帝陛下的细微表情变化不难猜测,这个“变数”,多半是与秦慕白有关!
……
退了朝的李世民,在宫人伺候下回了蓬莱殿歇养。不过他没有再回寝宫,而是趁着阳光晴好,到了御花园休憩。
他独自一人坐在花间凉亭,展开那本小小的“辞呈”奏本,看了至少有二十遍。
良久,他掩上奏本,长长的叹息!
“朕,苦心孤诣,甚至不惜剜肉补疮……难道,这一切又全都白费了吗?”李世民感觉,自己心中的某处,似在摇摇欲坠。
立储之忧,已经折磨了他很多年;丧子之痛,更是让他心如刀绞万念俱灰。原本,以为做完这最后的几件事情,将李恪扶入东宫就大事完结,他也可以吁上一口气,不再受这枷锁折磨之苦。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秦慕白递上了辞呈!
这将他破他原有的全盘计划!
“没了秦慕白,谁来全力辅佐李恪,率领军方平衡长孙无忌的势力?两方势力不平,恪儿如何坐稳东宫、如何继承我大唐神器?难道要朕在有生之年,再狠下心来把长孙无忌也拔除才能了除后患不成?……如此头痛医头、连斩带杀,大唐的栋梁根根伐尽,人心丧尽支离破碎,江山社稷岂能久存?”李世民,头一次有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他让庞飞率领关西军回朝……看来,他是什么都知道了。”李世民再叹一声,眉头紧紧的拧起,再也舒展不开。
“朕,真的错了吗?”
“朕……是否真的老了?”
第556章 逍遥行
秋日的阳光,普洒在琼玉山庄。WWw。梧桐叶落,枫林俏红。
“阿爹,我不练啦!”小楼儿一双小巴掌拍在古筝的琴弦上,嘟起小嘴儿撒娇道,“你都让弟弟妹妹们骑大马玩,我就要坐在这里弹琴,不干啦!”
秦慕白哈哈的笑,将抱在怀里的小笛儿交给了澹台双双,说道:“那阿爹也让你骑一回大马,然后你就要好好练琴,行不行?”
“好、好耶!”小楼儿拍起巴掌兴高采烈的笑,“我要骑着大马跑三圈哦!”
“行,来吧!”秦慕白就趴了下来,澹台丹丹将小楼儿抱着骑在了秦慕白的身上,就在地上爬了起来。
小楼儿乐得咯吱吱的大笑,一家人都被逗乐了,好一阵捧腹大笑。
谁能想到,统率千军叱咤疆场,战无不胜令敌胆寒的关西秦少帅,到了家里会是这样?
玩得正乐呢,陈妍进来了,上前将小楼儿抱了下来,说道:“楼儿不许调皮,乖乖练琴去。”
“噢……”小楼儿向来最是听母亲的话,玩了一场也尽了兴,乖乖的爬下来去练琴了。
秦慕白拍拍手站起来,说道:“找我有事吗?”
陈妍点了点头,示意秦慕白出门来。
二人出了房门,陈妍说道:“秦拾回来了,就在前院厅堂。”
秦慕白心中一动,点了点头,“我去见他。”
于是他来到了前宅正厅,果然见到做一身商旅行人打扮的秦拾在那里等候。不及会话,秦拾迎着就拜了下来,“见过主人!”
“好了起来。”秦慕白连忙将他唤起,说道,“辛苦你了。说说,长安情况如何?”
“我去秘见了大公子!”秦拾开场第一句话,就将秦慕白的兴趣勾起,他道,“大公子告诉我,皇帝陛下听闻吴王遇刺一事后,突发重病病倒。后来,褚遂良等人将刺杀一案调查清楚,原来是御史大夫韦挺干的!不过韦挺后来畏罪自尽了!也就是这时候,北上太原代帝祭祖的晋王突然失踪了!”
“哦?……”秦慕白听闻这些,不大不小的吃了一惊,思忖了片刻,又道,“大哥还跟你说了什么?”
“大公子叫我给你递一句话,就是……”秦拾犹豫了一下,说道,“只有八个字,家门忠烈,望弟谨记!”
秦慕白微然笑了一笑,“我大哥忠君爱国生性耿直,跟父亲的性子极像。这八个字,的确是应该出自他口。”
“主人……我在长安听到不少风声。”秦拾说道,“市井谣传,说皇帝陛下命李靖提点京城兵马加强防卫,就是为了防止主人起兵谋叛。小人听了着实生气!”
“有什么可气的?”秦慕白笑道,“我让你去散布谣言,不就是想要这个结果?”
秦拾一愣,“原来主人,是想试探朝廷对你是否信任?”
“不说了。”秦慕白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反正我都已经辞官了,不日即将离开兰州。”
“啊?……”秦拾吃了一惊,随即又坦然的咧嘴笑了,“辞官了好!”
“为什么?”秦慕白笑问道。
“换作是我,我也辞官不干了!”秦拾义愤填膺道,“主人为大唐出生入死立下这赫赫功勋,却只因为一点市井谣言,朝廷就把主人当贼来防!这了太让人寒心了!——倘若,倘若朝廷对待主人,就像主人对待小人一样,那这样的朝廷,还值得为他效力!”
秦慕白哈哈的笑,然后道:“秦拾,我就要弃官而走了。咱们俩,也是时候分别了。你好歹也是个五品游击将军,还有爵禄。走吧,去关内!置份家业,以后好好的过日子。”
“不!小人宁死不走!”秦拾扑通就跪了下来,“什么将军、爵禄,完全不是小人想要的!小人这辈子最大的指望,就是永远跟着主人,打死也不离开!”
秦慕白笑道:“那朝廷给你的爵禄、田产这些,都不要啦?那些东西,可是够你子孙几辈子人衣食无忧的,好歹能做一方富绅。”
“不要!主人位极人臣都要弃官而走,怎么又要小人去吃那些爵禄?不要、打死不要!”秦拾趴在地上直磕头,“主人去哪里,就将小人带到哪里!”
秦慕白笑着将他拉起来,“好吧!我也答应过牛五指师徒等人,一定要照顾好你。你就跟我一起走吧!”
“多谢主人!”秦拾欢喜的起身,突然又想起一事,说道,“方才我进山庄的时候,看到庞飞庞将军在山庄大门前徘徊,却又不敢上前来敲门。他让我给主人捎一句话,说是……想见主人最后一面!”
秦慕白沉默了片刻,叹了一口气,“好吧……秦拾,你去叫他进来。然后再去薛仁贵薛将军府上跑一趟,让他晚饭时间来见我。”
秦拾领诺而去,没多时,庞飞进来了。
秦慕白坐在厅堂正位上,静静的看着他。庞飞进了厅堂,都没敢正眼去看秦慕白,低着头走上前,双膝跪下以头贴地,却不说话。
“没话说吗?”秦慕白打破了沉默。
庞飞这才跪直了身子,秦慕白看到,他脸上仍是青一块肿一块,被宇文洪泰给打的。他说道:“学生本来再无面目来见恩师,只是,今次一别……此生恐无相见之日。不管恩师心中怎样看待学生,在学生眼里,恩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我信你。”秦慕白不假思索的道,“庞飞,其实我从来没有怪过你。你不必内疚。”
“正因为恩师不怪我,我才愧疚难当。”庞飞仍是低着头耷着眼不敢仰视秦慕白,说道,“如果恩师能像宇文将军那样,对学生大骂痛打一顿,学生心里,还能好过一点。”
“算了,人各有志。”秦慕白笑了一笑,拿起旁边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盒子,对他道,“大军西征归来也歇养一段日子了,我早已上表朝廷,请令调回远征兵马,归还于朝廷。相信兵部调令不日即将下达。庞飞,这里是关西军虎符和我的将印、官凭,请你带回长安,交给朝廷。”
庞飞一怔,惊道:“恩师……要辞官?!”
“没错。”秦慕白淡淡道,“你什么也不要多问。三十万大军,交给你带回长安。明天,你就可以启程。半路上你可以遇到兵部调令,获准入关。”
“学生斗胆请问,为何要提前动身,而不是等兵部调令到达兰州之后?”庞飞道。
秦慕白笑了笑,“都说了你不必多问,照我说的执行就是。关西军只要是在大都督府治下活动,都不会有问题。这点你不必担心。”
庞飞是个聪明人,心中一思忖,其实也就明白了秦慕白此举的用意。他脸上的神色顿时越加伤感,轻声道:“恩师,你真是执意要离开我们,独自弃官而走了吗?”
秦慕白微笑道:“放心,虽然我是弃官而走,但你们每一个人的前程与出路,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包括你,庞飞。”
庞飞的牙关咬得紧紧的,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在地上砰砰的磕起头来,“学生……愧对恩师!”
秦慕白不想再对庞飞说太多,便道:“其实我也没做什么,你不必如此。关西军众将归朝之后,都将被朝廷授以嘉奖,并委以重用。拿着东西,走吧!”
庞飞情无以堪,以头贴地的死死跪着,泪如雨下。
秦慕白叹了一口气,拿起盒子上前几步,将它放在了庞飞的头前,“庞飞,其实到了最后,我仍是那句话。你我,名为师徒,实则兄弟。所谓兄弟,便如手足,是一辈子的。”
庞飞泣不成声,突然双手紧紧抱住秦慕白的脚,呜咽着,却说不出话。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放手吧!”
庞飞一怔,这才慢慢的松开手。
“今后,请你好好做人,好好为官。也不辱没,你我曾经兄弟一场!”秦慕白抬脚,大步而去。
庞飞以头贴地跪在那里,良久未起。直到陈妍来叫他,他方才起身,拿起了那个装着将印官凭的盒子。
“恩师你放心,今生今世,庞飞都谨记你最后的教诲——好好做人,好好为官!”
陈妍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说道:“庞将军,你若真能做到这八个字,也不枉费慕白的一番苦心。”
庞飞轻轻的点头,“其实我知道,恩师急流勇退辞官而去,并非只是为了一己安危明哲保身,而是为了我们众家兄弟着想!”
“是啊!”陈妍轻叹道,“朝廷忌惮慕白功高震主,麾下猛将如云功臣林立,势力太过庞大,足以影响到朝廷的重大决策。于是他主动放权弃官而去。这样,关西军众将士群龙无首,难以聚众没了威胁,朝廷也就可以分别对你们量材度用、轻松驾驭了。所以慕白才说,他已经为你们所有人安排好了前程和出路——其实不用他刻意安排,只要他退下来了,你们就都可以得享平安,并平步青云!”
庞飞咬着牙点头,无言以对。
陈妍补充了一句,“对了,这些话不是慕白说的,而是我自己理会的。庞将军要将这些话告诉皇帝陛下的话……我也没意见。”
庞飞一怔,顿时羞愧难当。都不敢直视陈妍,拱手弯腰而拜,缓缓退出。
陈妍看着庞飞远去的身影,摇了摇头轻声的叹息,“名利富贵,就像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囚牢。里面的人想逃出来,外面的人却拼命想往里面钻。现在,慕白超然解脱就快逃出来了,但还有多少像庞飞这样的人,在挤破头了要往里面钻呢?”
傍晚时分,薛仁贵应约而来。多时不曾相见,薛仁贵还一直担心秦慕白的“病情”。现在看到秦慕白安危无恙,他也算是吁了一口气。
秦慕白留他一起吃晚饭,对他道:“仁贵,最近两天,庞飞就要率领关西军回朝了。回朝之后,众将士应该会有一段赋闲歇养的假期。要不你提前休假,跟我去一趟北方草原?”
“正合我意。”薛仁贵笑道,“本来少帅不说,我也准备向都督府请批假期。还记得很早以前我们就已约好,等西征一役结束,我就要去草原将夕言接回来。现在,正是时候了!”
“那好,回去后你准备一下,明天一大清早,我们就动身。”秦慕白笑道。
“好。”薛仁贵欣然的点头应允,又道,“按照约定,少帅还得要去草原和阿史那夫人完婚吧?薛某提前恭贺了,哈哈!等少帅办完了婚事,咱们再一起同回长安。”
“不了。”秦慕白微然一笑,淡淡道,“等我履行诺言举行婚礼过后,我就直接从漠北,去萨末建。从此,不再回中原。”
薛仁贵眼睛都瞪大了,“少帅你……要辞官归隐?”
秦慕白点了点头,“我已经辞官了。”
“这!……”薛仁贵大吃了一惊,“朝廷居然会准许?”
“不需要他们的准许。”秦慕白笑道,“仁贵,这些事情我们以后有时间,再细聊。你早点回去准备吧,明天我们早点动身。我怕……若是晚一点,秦某,可就走不掉了!”
“好吧……”薛仁贵叹息了一声,也不好多说,于是闷头吃饭喝酒。
饭后,薛仁贵告辞而去,秦家一家人可就忙碌起来了。收拾行理打点车马,以备明日早早动身。
秦慕白也没闲着一起帮忙。正当此时他突然一拍手,“差点忘了,牢里还关着一个大呆瓜呢!”
陈妍噗哧就笑了,“要不我去走一趟,将他弄出来,明天带上了一起走?”
“快去!”秦慕白笑道,“打架斗殴也不是什么大的罪名,你去见肖亮,替洪泰交点赎铜了将他保出来吧!我要是走了却将他落在兰州,谁知道那呆子会闹出什么动静!”
“我这就去。”陈妍点头,说道,“那仍在长安的高阳公主怎么办?”
“别担心,她不会有事。”秦慕白说道,“迟早我们会团聚的,但现在我们不能留在这里等她。否则,迟则生变,我怕朝廷不放我走。所以,我们先走一步,以免被动。”
“如此也好。”陈妍点头微笑,“慕白,明天,我们就要一起挣脱这牢笼枷锁了。希望从此,我们一家人能真正乐得逍遥!”
秦慕白长吁了一口气,展颜而笑,“那是……必须的!”
第557章 放生
今日朝会散后,李世民将李恪召入了后宫,单独会见。wWW!
方才参罢了礼,李世民就将一本折子扔到了李恪身前,“你说,怎么办?”
李恪低头看了一眼,折子上书有二字“辞呈”,当下就略吃了一惊。展开一看,脑子里都懵了一下,“这……实在出乎儿臣意料之外!”
父子二人早已是心照不宣,只等秦慕白率军凯旋回朝,即是李恪被册封为太子之日。虽然长孙无忌那边还没有明确表态,但是父子俩心里都明白,长孙无忌就算顽固依旧保留意见,只要有了军方的强力支持,李恪要当太子也不会再有多大的阻力。
虽说文官执掌朝廷喉舌,但说到底,枪竿子里出政权,长孙无忌再傻再执拗,也不会蠢到以卵击石要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再说了,魏王已死,长孙无忌也不扯不下那张老脸,又转头去扶植晋王李治。他的手里,没了任何一位皇子来做底气,除了默认李恪入主东宫,还能有何作为?
至于以往老生常谈的“血统”与“嫡庶”问题,在绝对实力面前不过是个荒诞无稽的借口,更不足以拿出来左右大局。
可是现在,秦慕白突然递上辞呈,李恪要上位,缺少了这股最强大的助力。这一变数,让李世民父子都有点措手不及。
此刻李恪就在琢磨,慕白为何会突然要隐退?这件事情我事先可是没有听到半点风声。从以往相处的经历来看,慕白性格坚韧志存高远,当年他父亲战死那样的噩耗都未曾让他有半点颓废,这次……是怎么了?
看到李恪沉默不语,李世民用拐杖敲了敲地面,“说说你的意见?”
“儿臣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李恪为难的摇头,“儿臣了解慕白。他轻易不下什么决定。但是,一但决定了的事情,轻易不会更改。”
李世民拧了下眉头,“你知道秦慕白对你,对当下朝廷,对大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吗?”
“儿臣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