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宜室宜家-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投靠其他堂,要不是这次老祖宗大寿,恐怕都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们了。 “是的,入堂。”华闾点点头,再次肯定了自己表达的意思。 “可是。。。”华灼迟疑着,“闾堂兄,荣安堂的现状也许你并不大清楚,我们。。。。。” “八妹妹,你认为我们父子俩会在没有弄清楚荣安堂现状的情况下,冒然提出入堂的要求吗?”华闾笑着反问。华灼哑然,看了看刘嬷嬷,见她也是极惊讶的模样,便轻轻吐出一口气,镇定心神,道:“道安伯父鹤闾堂兄看得起荣安堂,我相信父亲必然是极高兴的毕竟咱们两家的祖上,本就是亲兄弟,血浓于水,更应该互相扶持,只是小妹不明白,道安伯父鹤闾堂兄为何要选择荣安堂,本家、四大嫡支,如今属荣安堂最弱,能力有限,只怕照应不到多少。” 华闾一笑,正要开口,华灼却微微抬手一压;拦住了他,又道:“闾堂兄可莫要再说投桃报李之言,若是投桃报李,亦该是荣安堂才是,我欲救宜人姐姐,不为图报,只为她归还凤佩的恩义。” 说着,她又从怀中取出苦月大师的名帖,交给刘嬷嬷,让刘嬷嬷递到华闾手上,然后继续说道:“闾堂兄只管带着这张帖子去荣昌堂要人,再有三老太爷帮着说项,此事十之八九能成,如此,两不相欠。” “八妹妹,厉害。” 华闾拱拱手,笑着认输,然后道:“既然话说道这个份上,我也不瞒你,实在是愚兄在汝南闯了大祸,累及小妹,因此一家子不得不托庇与十五姑太太府上,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我华家之人,久居于泰府,人家不嫌,我们自己倒也嫌了,因此自然要另寻出路,本家如今势大,不缺锦上添花之人,再者,当年曾祖父几近与被本家赶出府去,留下遗言,二其他三堂。。。。。。” 他语气一顿,下巴略向上抬了抬,神色间有些傲然。虽说沦为旁系,但曾祖父到底还是本家出身,后辈子孙有岂能屈服于他们之下,唯有荣安堂,才是我华氏一族的正统嫡脉,眼下虽势弱,但名分摆在那儿,谁能抹消。“ 华灼一怔,旋即反映过来,不错,她的曾祖父原是荣昌堂的原配正室所出,正经八百的嫡长子,如果不是后来受继母欺压,又不为父亲所喜,愤而过继到荣安堂来,现在她才是本家大小姐。 ”八妹妹,恕愚兄直言,现在的本家原本就是篡夺而来,依血脉族统而论,荣安堂才应是本家。我们父子一向看重族统,不论势强势弱,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宁可远遁于汝南,亦不回归华氏一族,如今迫不得已,只能回来,除荣安堂外,一概不认。“ 华闾慷慨陈词,只听得刘嬷嬷老眼含泪,她是真正经历了荣安堂从昌盛走向没落的老人儿,这些年已见惯了人情冷暖,却不想还有人记得荣安堂。
华灼虽也听得心潮涌动,但她重活一世,却比刘嬷嬷多知道一点,那就是上一世,华道安、华闾父子可没有找上过荣安堂,这会儿听他说的慷慨,但话里的水分,恐怕不止一斤半斤。 “闾堂兄。。。”沉思了许久,她才抬眼直直的看向华闾,轻声道:“咱们不说这些虚的,若是道安伯父真的下定决心,要重归荣安堂,就请闾堂兄给句实在话,否则,请恕小妹失礼,这便端茶送客了。” 华闾愕然,待想说什么,却见华灼眼神明亮,清澈若水,仿佛不含一丝杂质,亦仿佛能直直的看入他的心底,话到喉咙口,又被他生生咽了下去,表情也变得尴尬起来。 “八妹妹慧眼。。。。听说荣安堂将于庄侍郎府联姻?” 华闾脸皮也实在厚,很快就拜托了尴尬,笑嘻嘻站起身,一正衣冠,长揖为礼,道:“ 汝南举子华闾,这厢有礼了。” 华灼脸色一红一怒,用力啐了他一口,但心里却释然了,这个理由,到还想真的,她就说,没有足够的好处,哪有人会自动攀上已经势弱的荣安堂,敢情他们看上的,是自己未来公公的身份,求的不是荣安堂庇护,而是一份光明灿烂的仕途前程。刘嬷嬷确是暗暗一乐,华道安父子这个打算,还真是精明,她见惯人情冷暖,又怎么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没有足够引人心动的好处,谁肯自动来投,但对于荣安堂来说,得到的好处却更多。原本荣安堂最大的弱势就是人少,没有人帮持,如果华道安父子来投,这一下子,荣安堂可就多了至少三个帮手,华道安可不是只有父子二人 ,应该说祖孙三人,只不过华道安的父亲华洵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还留在泰家罢了,但不管怎么说,华洵好歹跟老祖宗是一个辈分的,有了这一家子,族中再有大事,荣安堂也能说的上话了,而华道安鹤华闾父子都是汝南的举子,下场科考若是能中第,荣安堂一下子就多了两个官场人物,别的不说,光是同年啊座师啊,就是一批人脉的,对自家老爷的仕途绝对大有裨益。
这样一想,刘嬷嬷就觉得,荣安堂跟庄家大房联姻,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等着看吧,只要过了明路,人人都知道两家联姻的时候,像华道安父子这样主动来投靠的,肯定还有。正在她越想越乐的时候,却听华灼不紧不慢的说道:“闾堂兄倒是打的如意算盘,只是小妹孤身在京,父母皆远在淮南,无人做主,成与不成,还在两可之间,闾堂兄就不担忧这算盘拨不响吗?” “小姐。。。” 刘嬷嬷顿时急了,这个时候,哪能说不成,不管成不成,好歹先把这一家子人抓住了,再说了,婚书都立了,就差过个明路,还能不成吗?这要是都不成,她活啃了庄二少爷的心都有。 “嬷嬷。。。。” 华灼向着刘嬷嬷微微摇头,刘嬷嬷只能叹了一口气,不说话了,她在荣安堂虽然颇受重视,但到底只是家奴,在这种大事上,没有她说话的份,就算是有什么建议,也只能事后私下说,在明面上,华灼肯让她坐在这里听着,就已经是对她的尊敬鹤信任了。 “八妹妹所言极是,此时来投靠,未免有些风险,若是等八妹妹婚事定了,那时再来,必然能使我父子称心如意,还不需冒任何风险。” 华闾笑了起来,对眼前的这个女孩儿又高看了一眼,她能问出这个问题,就已经不简单了,若自己的回答不能使她满意,只怕这事儿便要吹了。荣安堂或许势弱,但却绝不会用滥竽来充数,自己不表现点诚意出来,就过不了她这一关。 “常言道,锦上添花,莫如雪中送炭,八妹妹以为然否?”他顿了一顿,又意味深长道:“以愚兄之见,八妹妹虽是闺阁弱质,但亦有杀伐决断之气,最适合成为宗妇主母,这样儿的女孩儿,庄家若是错过了,岂非是有眼无珠?那庄家大老爷虽说年迈,但身居吏部主官之位数年之久,阅人无数,总不至于这点眼光也没有。” 刘嬷嬷又笑开了,对华闾的印象又一次大为改观。 “闾堂兄谬赞了,小妹只是无知女流,虽不通世事人情,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的道理还是懂得。既然道安伯父与闾堂兄敢以前程来搏,你们小妹再推三阻四,便是不识大体了。”华灼微微欠身,“此事小妹会尽快通知家父,后续事宜,便只能等家父有了决断,再行商量,眼下以救出宜人姐姐为重,闾堂兄认为可否?” 华道安父子敢赌,她就敢接,不过最后事成不成,还得看华道安父子本身的才学及品行如何了,知父莫若女,华顼的性子,华灼也能摸清七、八分,品行不好。华顼绝不会收,才学不行,就不会帮他们进入仕途,所以华灼现在也没把话说满。 “这是自然。那么。。。愚兄告辞了。” 华闾也是干脆,收起苦月大师的名帖,话也不多说半句,一声告辞转身就走。
第201章 为何要来
戌时过了一刻,十五姑太太果然来了,与清晨秦家下人来送东西的声势浩荡不同,她坐着四人抬的青帘小骄,身边仍只带了个看上去还没满十岁、一团孩气的小丫头,不声不响地到了太液池华宅。
好在华灼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带着荣安堂所有的人,到大门口迎接,就连韦氏,看在未来儿媳妇的面子上,也给足了十五姑太太颜面,一起出来相迎,其实她原不必如此,庄二老爷和泰家姑老太爷一样,都是一郡之守,虽然南平郡不比江南郡富庶,但官衔上都是一样,所以韦氏跟十五姑太太同样都是四品诰命夫人,在身份上并无高低,只是辈份低了一辈而已。
华灼心知韦氏是给她面子,心中十分感激,对这个未来的“婆婆”倒又多了一分亲近感,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其实关键还是看双方有没有相处好的意愿而已,只是不知,那个名义上的婆婆,庄家大夫人又是如何。
十五姑太太对正房的布置十分满意,在屋中坐定,饮过洗尘茶后,却是沉着脸道:“我要与侄孙女儿说话,无关人等,都退下……”
若屋里只有丫环仆妇,那便也罢了,偏偏韦氏还在,她的身份又不比十五姑太太低,这退下二字,可就有些羞辱的意思了。
韦氏当场脸上变色,凤目含怒,待要发作,却见华灼背对着十五姑太太对她连连合掌,这才强自忍耐,道:“灼儿,远来是客,泰老夫人又是你的长辈,好好招待。”,说着,当即扬长而去,竟也不理会十五姑太太。她这一走,屋里的丫环仆妇包括泰嬷嬷、刘嬷嬷都十分知趣地退出了正房。
“哼,不知礼数!这样的人家,怎么能教养出好儿郎来。”
十五姑太太一拍椅柄,脸色十分阴沉。
华灼只觉得一脑门子都是冷汗,十五姑太太性情刚强无比,韦氏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两个人撞到一起,不出问题才怪。
“伯娘就是这样的脾气,姑太太你别恼她。灼儿代她给你陪不是了。”
她试图打个圆场,不料又惹得十五姑太太生气,瞪着她道:“她是你哪门子的伯娘,赶紧给我改了,称她一声伯母都是抬举她。”
“姑太太…是,我一定改…,只是…”,华灼一脸为难,心里只叹自己倒霉,但还是努力想劝十五姑太太不要太过跟韦氏过不去,“只是庄二老爷毕竟是我爹爹的上首,侄孙女儿也不好太过得罪庄二夫人的,请姑太太多多体谅。”
啪!
十五姑太太又是一拍椅柄,怒道:“你不提这茬儿还好,一提我更生气,听说前此时候你们托荣昌堂的二小子到处打点,要去江南郡谋一任府尹。原本我与你姑老太爷都说好了,等吏部下了公文,就把你们一家子接过去,可你那个死心眼的爹是怎么回事,非要留任淮南府,那破地方有什么好?”
“呃…”
华灼没想到十五姑太太连这事都知道,一时无言以对,只能苦笑。
“罢了,我也知道这事怪不得你。等哪日见到你爹爹,我再狠狠骂他。”
华灼知道十五姑太太是个说得到做得到的人连忙道:“姑太太,这不怪爹爹,爹爹也是一心为民,他的任上出了纰漏,自然是尽力弥补。那新安江…,每每隔几年便泛滥一回,如今那堤坝便如纸糊的一般,若是明年河水一涨,只怕就要溃堤到时候两岸百姓,不知多少要受其害……”
“行了不用替你爹爹开脱,你当姑太太我就不懂得道理……”,十五姑太太挥手止住华灼的解释,看向她的眼神已是柔和了许多,“难得你这么孝顺,这次就放过你爹爹……”
说着,顿了一顿,又道:“你爹这人,品性才学没话说,只是太迂,说好听了那叫刚直,说难听了,就是死板,否则凭他一介探花的身份与才华,又岂能年年得不到升迁。”
老实说,十五姑太太对华顼的评价还真不错,但华灼岂能听她贬低自己的父亲,轻声辩道:“也不尽然,爹爹的政绩还是有的,只不过吏部考评,年年得不到优等,只能怪天意弄人。”
她嘴上说天意弄人,但暗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政绩是有的,考评得不到优等,这哪里是天意弄人,分明是小人做祟,故意压制荣安堂的发展罢了。
十五姑太太又怎么会听不出她暗里的意思,瞪了她一眼,道:“自家无用,倒要怪到天意上,须知人定胜天,你爹爹若真是个出息的,天都压不住他。”
所以说到底,还是华顼没本事,他若真有本事,天都压不住他,何况区区一个荣昌堂。
“是,姑太太说得极是,侄孙女儿受教了。”华灼撇撇嘴,明显是不赞同,但也不想跟十五姑太太再辩下去。
“你这丫头,我晓得你口服心不服…”
十五姑太太抬手敲了一下她的头,转而却露出一抹笑意。
华灼赶紧笑嘻嘻地给她添茶,讨好道:“姑太太,口渴了吧,请吃茶。”
十五姑太太吃了茶,才神色一肃,道:“你可知我为何一定要搬到你这里来住?”
华灼一愣,知道终于说到正题了,连忙道:“灼儿愚钝,请姑太太指教……”
说她心里不奇怪那是假的,秦家在京里有宅子,十五姑太太住到荣瑞堂就已经很让人奇怪了,现在还非要撤到她这里来,要说是不满意她跟庄铮之间的事,也算个理由,可这理由毕竟太过生硬,十五姑太太辈份再高,也是荣瑞堂里已经出嫁的女儿,怎么样都管不到她这个荣安堂的长女身上,尤其还是婚姻大事,哪怕是老祖宗开口,都比十五姑太太更名正言顺此。
所以,对十五姑太太到来的真正目的,华灼还是很怀疑的。
“真是个傻孩子,白生了一副熊胆儿,却没长颗七巧玲珑心。”十五姑太太一指点在她的额头上,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你生生坏了老祖宗的好事,真以为她能饶了你不成。”
“啊…”华灼这才明白十五姑太太的意思,顿时眼圈沁一红,起身下拜,道,“姑太太爱惜灼儿…我、我……竟不知…”
十五姑太太不是来瞎揽和她的婚事的,而是来护着她替她挡住老祖宗的怒火。这样的恩情,竟让她一时间无所适从,这一世,连同上一世,除了父母之外,都从不曾有人这样爱护过她,替她遮风挡而。
“起来,我平素最见不得这副婆婆妈妈的样儿。”十五姑太太一把扯起她,“这回只是教你学个乖,日后行事,多少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别以为有个庄家护着你,那个老糊涂就不敢动你,别忘了,这桩婚事,荣昌堂身为本家,说话也是有分量的,你惹恼了她,这婚事能不能,变数可就大了。再者,说到底,庄家啥也不是,若是前阵子让他攀上镇国将军那门亲,指不定还能抬一抬家世地位,可眼下庄家不过是仗着有个吏部主官在,那老家伙已经快五十多了,身体又不太好,还能蹦达几年,一旦庄家倒了,你就惨了。”
华灼知道十五姑太太说得有理,她原是已经做好打算,一旦华宜人被救出来,她立刻就远走高飞,回淮南府去,以免遭到老祖宗的打击报复,却还真没有想得那么深远。庄家将来会怎么样,她虽有些在意,但并非关键,这几次的相处,庄铮的处处照应与维护,让她深感心安,既然她已经认定了庄铮,那么就不会轻易改变。荣安堂也许再也没有机会更进一步,但最坏的境地已经过去了,没有庄家的助力,顶多也就是维持原状,不会变得更差,那么她还怕什么呢?
“姑太太,灼儿给你添麻烦了。”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姑太太的爱惜之心,灼儿铭感五内,却不能再教姑太太为了灼儿而得罪老祖宗,等宜人姐姐出来,灼儿便回淮南府去。至于庄家……不论将来如何,只要他不负我,我亦不负他。”
她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是真的不想连累十五姑太太。
“真是死心眼儿,与你爹一个样。”
十五姑太太骂了一声,却并没有生气的迹象,只是道:“庄家那个小子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我与你说得这样明白,你还认定了他?八丫头,只要你点个头,姑太太给你做媒,给你另选一个家世好、相貌好、人品好的如意郎,比庄家那小子强十倍。”
华灼哭笑不得,感情十五姑太太还真打算把庄家撇开,给她另找个靠山啊。
“姑太太,婚姻之事,父母做主,是爹爹亲手把灼儿托给了庄二夫人,灼儿又岂敢不遵父命。”
总不能说是她自己相中了庄铮吧,未出阁的女儿,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没办法,她只好抬出华顼来,虽然华顼把她托给庄二夫人的时候,并没有明说我家闺女给你做儿媳妇之类的话,但十五姑太太显然是不会知道其中内情的。再说,当时那种情况下,其实华顼已经是有这样的意思,只不过没有明着说出来,显然还是心中有疑虑,但韦氏是什么人,很干脆地就把生米做成了熟饭,现在满京城的名门望族,恐怕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庄家大房要跟荣安堂联姻的事了。
202章 出了差错
“放屁!”
十五姑太太突然暴出一句粗鲁不堪的话,吓得华灼手一抖,两只眼睛几乎瞪圆了。豪族出身,四品诰命,竟然说出这样粗俗的话来。
“当年我嫁给你姑太老爷的时候,可没理会过什么父母之命。”
十五姑太太显然并不在乎揭自己的短,恐怕当年私奔那件事,她根本就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吧。
“女儿家的夫婿,必须是自己挑的才能合心意,你才见过几个少年郎,又怎么分得出好坏?别把庄家那小子当个宝,我瞧他也不怎么样,已经十四,五岁了,还只懂得在家中厮混,像我秦家两个孙儿,十二岁时,就已经考入六安书院就读了,一点也不懂得上进的东西,将来怎会有出息。”
庄铮,不懂上进?
华灼好一阵无语,据她所知,庄铮在家中,只要无事,便是手不释卷,经史子集,皆有所涉猎,自从过继到庄家大房以后,庄大老爷更是对这个唯一的香火寄予厚望,请了当世名儒孙通授论,商山隐士道玄授易,而且庄大老爷本身就通史,更是时时言传身教,这样还叫不懂上进,那什么才叫上进?
至于庄铮到现在也没有进书院求学,那并不是他不想去,而是名儒孙通认为庄铮已过了启蒙之时,普通书院教不了他什么,而好的书院却是精益求精之地,庄铮身为他的弟子,又岂能在学问未精之时去,因此跟庄大老爷事先就说了,要庄铮跟他学论三年,略有小成后,才去书院求学。
这些都是韦氏平时闲着没事跟她说的,目的就是在她面前说庄铮的好话,其中未必没有过誉之辞,但基本上应该还是属实的。
有心想给庄铮辩解几句,但看十五姑太太似乎成见已深,她唯恐越描越黑,只得忍了下来,琢磨着回头跟刘嬷嬷说说,让她在秦嬷嬷面前多说些庄铮的好话,再通过秦嬷嬷把话传到十五姑太太耳朵里,虽周折了些,但效果一定比她现在辩解来得好。
于是华灼便顺着十五姑太太的口风,道:“姑太太说得是,想来两位表兄定然都是一时俊杰。”
十五姑太太狠狠瞪她一眼,道:“什么两位表兄,是一位表兄,一位表弟,你表兄长你六风,表弟只比你小几个月,你还有五位表姐两位表妹,可惜她们要么嫁了,要么都随你两个表叔在任上,不曾有人陪我进京,不然倒可与你做个伴。”
华灼一砸舌,这秦家可真是人丁兴旺,虽说男嗣不多,可女儿还真不少。
“都是姑太太持家有方,这才家旺人兴。”她说着好话儿,心中暗自还真有些羡慕,若是荣安堂也有这么多人丁,可就热闹多了。
十五姑太太脸一沉,道:“莫提这个,我这辈子,也就落了这点虚名而已。”
华灼一愣,这才想起,两位表叔都是秦姑老太爷的原配正室所生,虽说是由十五姑太太扶养长大,但到底是不是亲生子女,论亲近,那些表姐妹、表兄弟还不如她跟十五姑太太来得亲。一时间,她倒有些理解十五姑太太为什么对她这么好了。
“姑太太,有灼儿在呢,你只管把我当成你的亲孙女儿,灼儿也像侍奉亲祖母一样侍奉你,若是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该打就打,该骂就骂,灼儿心中只有喜欢,绝无怨言。”|
几句话哄得十五姑太太又露出几分笑意,骂道:“你这张嘴不知生得像谁,只懂得说好话儿哄我……”说着又叹道,“我年轻时脾气太倔,你莫学我……当年在你家老宅时,七嫂子常劝我要懂得退让,可我偏不曾听她的话,临老了,才知道当年七嫂子劝我的话儿,句句皆是金玉良言。”
华灼听她提起自己从未谋面的亲祖母,心中顿生向往之情,能让性情刚强的十五姑太太直到如今都念念不忘,真不知当年亲祖母又是何等的风采。
“姑太太,灼儿愿时时聆听教诲……”
十五姑太太现在对她的教诲,必然都是当年亲祖母教诲过十五姑太太的,华灼心潮起伏,只觉得十五姑太太真如她亲祖母再世一般,令她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慕孺之情。
“你有这份心就好。”十五姑太太拍拍她的手,露出一丝疲惫的神色,“今日你且先去吧,叫秦妈进来伺候我歇歇,折腾了一整日,累得很。”
华灼连忙道:“就让我服侍姑太太……”
“不用,你堂堂一个千金小姐,伺候人的活儿怎么做得,让你走就走,莫再留下招我生气……”
华灼几乎被轰出了正房时也是哭笑不得,知道十五姑太太就是这脾气,也只得作罢,出来唤了秦嬷嬷,细细问了十五姑太太平素的三餐饮食及作息,这才让秦嬷嬷进了屋。
回到秀阁,把刚才问到的消息一一写下,她便叫七巧把白嫂叫了过来。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