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毒妃-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衣的事,你还是练练吧。”

莫雨娘退到了一旁,看着安元志穿戴整齐,突然脸上就有点发烧。

安元志嘴角挂着一丝冷笑,只要他肯放下身段,莫雨娘这样的女人,他怎么可能拿不下?

范舟在房外等着,两个原先就伺候安元志的小厮站在范舟的对面,这两位都是安府的家生奴才,怎么看范舟,都觉得范舟是一个土包子。

“少爷到底在房里干什么?”一个小厮问范舟道。

范舟摇头。

另一个小厮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范舟拿眼瞪着这两个人,他怎么知道安元志在里面是让莫雨娘帮他更衣,还是抱着莫雨娘行**之事?

“不明白少爷是怎么看中你的,”两个小厮异口同声地道。

安元志这时拉开了门,从房里出来,慢悠悠地道:“我不看重他,难不成我要看重你们?”

两个小厮看见安元志出来了,还听到了他们两个的话,吓得忙给安元志跪下了。

“他不是奴才,”安元志指着范舟,训这两个小厮道:“你们欺负他?”

范舟这时走上前,拉拉安元志的袖子,说:“少爷,他们没有欺负我。”

“笨蛋!”安元志在范舟的头上重重地敲了一下,走到了廊外,看范舟还抱着头站在房门口,说:“你还不跟上?”

范舟看看还跪在地上的两个小厮。

“起来吧,”安元志说了一句。

两个小厮这才从地上站了起来。

范舟跟着安元志往外走,小声跟安元志道:“少爷,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姐姐不让我出来了。”

安元志说:“为什么?”

范舟说:“因为当了奴才就当不成人了。”

安元志笑了起来,说:“我们都是奴才。”

范舟不相信道:“少爷也是奴才?”

“是啊,”安元志说:“我是圣上的奴才,我父亲也是。”

范舟说:“那天下间,除了圣上,不是所有人都是奴才了?”

“是啊,”安元志说:“你姐就是个没见识的小女人,你信你姐的话,那就跟你二哥一样,替别人种一辈子的地吧。”

范舟的小脸一苦,又跟着安元志往前走了几步,说:“我以后要给我二哥买地。”

“等你先混到钱再说吧,”安元志说:“就凭你现在这样,还想混到钱回乡买地?”

范舟咬一咬牙,说:“少爷,我们下面要去哪里?”

安元志问一个避在了路旁的下人,说:“太师人呢?”

这下人忙道:“回五少爷的话,太师陪着老太君去后花园了。”

安元志带着范舟往后花园走,等找到了湖边上,就看见安太师陪着老太君站在那里,两个人都是一言不发。

两个宫里的嬷嬷最先看见安元志,忙给安元志行礼。

“免了,”安元志冲这两个嬷嬷挥了一下手。

安太师听到了两个嬷嬷的请安声,回头就看见安元志往自己这里走来了。

安元志在离安太师和老太君有十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问道:“大冬天的,这后花园里有什么可看的?父亲还真是好兴致。”

老太君没有回头看安元志,说:“冬天里,花园不是也有绿叶可看?”

安元志说:“原来老太君喜欢看叶子,难怪了。”

老太君这才回头,说:“难怪什么?”

安元志说:“难怪老太君看人,从来都只看重那些,这辈子只能是绿叶命的人。”

“老五!”安太师喝了安元志一声。

☆、519舅舅

安元志闭了嘴,只是看着老太君的目光还是不善。

安太师说:“你还站着做什么?跟我去宫里。”

安元志这才冲老太君行了一礼,说:“太君,元志告退。”

安太师也跟老太君躬身说了一句:“母亲,我先带元志进宫去了。”

“去吧,”老太君道:“路上小心。”

“还不跟我走?”安太师回头又训安元志了一句。

老太君站在湖边上,看着这父子二人一路走远。

两个宫里的嬷嬷走上前来道:“老太君,这会儿风大,您还是回房去休息吧。”

老太君说:“我还要回佛堂吗?”

一个嬷嬷不卑不亢地道:“老太君,安妃娘娘说了,在府中五少爷大婚期间,您就回您原先住着的屋子休息。”

一个主母秦氏,安府已经对外说卧病在床,自己要是再病了,只怕外面的人要说安府运背了。安锦绣让自己出佛堂,就是不想让外人看见,安元志大婚,自己这个祖母却被关在佛堂里抄佛经,让安元志担上一个不孝的名声。安锦绣啊,老太君在心里冷哼了一声,这个安妃娘娘还真是心思缜密。

“老太君,请吧,”两个嬷嬷催老太君走。

老太君拄着拐杖往自己先原住着的院落走去,走了没多久,就看见冯姨娘带着几个安府的婢女往她这里走了过来。

冯姨娘看见老太君,本来是想躲的,只是看老太君也看到她了,只得带着人走到了老太君的跟前,说:“冯氏请老太君安。”

老太君打量一眼冯姨娘,她在佛堂里不知世事,不过知道现在安府里,是这个冯氏管着内宅之事。现在看冯姨娘头上戴着的珠翠,身上穿着的绫罗,俨然已经是一个贵妇人的打扮,“你这是要去哪里?”老太君语气平淡地问冯姨娘道。

冯姨娘忙道:“回老太君的话,五少爷的宅子已经都布置好了,奴婢正想带着人去看看。”

“真是可惜了,”老太君看着冯姨娘说了一句。

冯姨娘说:“老太君也想去看看五少爷的宅子吗?”

老太君冷笑道:“我只是在可惜,阿绣享不到的福,竟是被你享了去。”

冯姨娘被老太君说得一脸的难堪,她没有儿女傍身,如今的这种日子,就是仗着当年她与绣姨娘交好的情份。这个内情,安府里的人都知道,只是除了老太君外,也没有人会说破这事,得罪冯氏这个当家的姨太太。

“你摆这张脸给谁看?”老太君想到安府里现在是一个姨娘当家,这心里就犯恶心,冲冯姨娘道:“我如今还说不得你吗?”

“奴婢不敢,”冯姨娘只得又在脸上堆上了笑容,跟老太君道:“不知道老太君有什么吩咐。”

“罢了,”老太君说:“我不使唤你。”

冯姨娘躬身站在路上,一直等到老太君走得没影了,才直起了腰身。

“姨娘?”伺候冯姨娘的婆子看冯姨娘的脸色不好,忙伸手扶住了冯姨娘。

“没事,我们走吧,”冯姨娘道,想想自己方才为什么要感到难堪呢?绣姨娘出身低,府里有几个人看得起她,与她交好的?自己待绣姨娘自问是尽到了心,如今这样的地位也是自己付出之后才得到的,“老太君还是跟以前一样,”冯姨娘跟扶着自己的这个婆子道:“嘴巴不饶人。”

这个婆子一笑,说:“只是奴婢听说,五少爷方才在正厅里见到老太君时,可没说什么好话。”

冯姨娘说:“不用管她,等五少爷的大婚一过,她还是得去佛堂里抄经书。”

这个婆子小声跟冯姨娘道:“老太君一天到晚都在说嫡庶,其实宫里,除了皇后娘娘,哪位娘娘不是妾室?安妃娘娘只让她抄佛经,已经是开恩了。”

冯姨娘一笑,道:“一会儿五少爷从宫里回来,替我把东西送给他去。”

“是,”这婆子忙应声道。

祈顺男子大婚之时,生母要为儿子做一床百福被,现在绣姨娘不在了,冯姨娘便替安元志做了一床。这其实也是一种试探,如果安元志在大婚当日用了这床被子,那就说明安元志认下了她这个养母,日后她就是死了,也有人为她守灵收尸了。冯姨娘想想安元志如今对着安府中人时冷漠,心中再次忐忑不安起来。

“姨娘,有些事等等看就知道是好是坏了,”婆子扶着冯姨娘边走边劝道:“如今您想再多也没用,现在您就是要把五少爷大婚的事,替他办好。”

“是啊,”冯姨娘说道:“儿子成婚了,娶得还是一位公主殿下,绣绣能瞑目了。”

冯姨娘带着人出了府门,就看见安元志骑在马上,安太师的官轿还停在台阶下面,大管家和轿夫都等在旁边,看着就是安太师还没有上轿的样子。

安元志看见冯姨娘出来了,下了马,走到了冯姨娘的跟前,说:“您今天要出门去?”

安元志用了敬语,这让冯姨娘心里突然就一阵轻松,笑道:“奴婢这是要去看看五少爷的宅子。”

安元志看一眼冯姨娘,说:“在我的面前,姨娘还自称什么奴婢?”

“礼数还是要讲的,”冯姨娘忙小声道:“五少爷马上就是驸马了,不能让人拿到错处。”

安元志摇头笑了笑,说:“这也要看情份才行。我的那座宅子,姨娘就不要费心了,能住人就行,我这人不挑的。”

“这怎么行?”冯姨娘冲安元志摆手,说:“大婚之事不能马虎。”

安元志说:“就是娶一个女人呗。”

“你要让你娘亲看着放心啊,”冯姨娘往安元志的跟前走了几步,小声道:“记得得空,去给她上个香,把这事亲口告诉她一声。”

安元志很随意地点了点头,又不是娶自己喜欢的女人,去告诉娘亲,让她也跟着不开心吗?

安太师这时才从府门里走了出来,看着冯姨娘说:“你有事?”

冯姨娘还没开口,安元志就道:“姨娘去看看我的宅子,父亲,说到底,这府里也就姨娘把我当一回事。”

安太师说:“你大嫂怀着身孕,你二嫂她们没有管过家,她们能帮你什么?”

安元志转身走到了自己的马前,翻身上马,说:“走吧,宫里的圣上还在等着我们呢。”

安太师重重地哼了一声,从冯姨娘的身旁走了过去。

安元志看着安太师坐上了轿,才一催跨下的马,往街北走去。

冯姨娘心里着实是佩服安元志,就这么不讨长辈的喜欢,这个少爷如今在安府里,也是称王称霸了。

等安氏父子进了宫,到了御书房,御书房门前的太监还没及为他们通传,御书房的门就从里面被人撞开了,一个小小的人儿从御书房里跑了出来,一头撞到了安元志的腿上。安元志看不清这小孩的样子,只是下意识地伸手一扶。

“九殿下!”袁义紧接着就从御书房里追了出来。

安元志看了袁义一眼,低头看被自己双手扶着的小孩子,原来这个就是白承意。

白承意仰头看着安元志,故作了威严,却又奶声奶气地问安元志道:“你是谁?”

安太师这时给白承意行礼道:“下官见过九殿下。”

白承意歪头看看安太师,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安太师了,全然认不出面前这个人是谁。

世宗这时从御书房里也走了出来,看了看站在一起的这几位,说:“小九儿,他是安书界。”

“外公,”白承意一听安书界这个名字,马上就开口喊安太师道。

安太师忙冲白承意又一躬身。

白承意冲安太师说了一句:“外公免礼。”

世宗听了白承意的话后一笑,说:“你还不到父皇这里来?”

安元志这时往御书房里看了一眼,白承意和袁义都在,不知道他姐姐是不是也在里面。

“你看什么?”世宗问安元志道。

安元志忙收回了眼神道:“臣叩见圣上。”

“父皇,”白承意这时跑到了世宗的跟前,小身子往世宗的腿上一依,指着安元志问世宗道:“这个人是谁?”

“他,”世宗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白承意说:“你应该叫他一声舅舅。”

白承意说:“舅舅是什么?”

世宗笑道:“就是你母妃的弟弟。”

白承意忙又看向了安元志,问道:“你是我母妃的弟弟吗?”

安元志看向了世宗。

世宗冲安元志点了点头。

安元志这才冲白承意躬身道:“是,九殿下,末将是安妃娘娘的弟弟。”

“那我母妃怎么从来没有说过你?”白承意问安元志道。

“九殿下,”安元志小声跟白承意道:“末将位卑言轻,不值一提的。”

世宗说:“元志,你这是在怪朕了?”

安元志忙往地上一跪,说:“臣不敢。”

世宗看安元志跪下了,反而一愣,说:“你这小子,现在你的胆子也是鼠胆了?”

安元志望着世宗一笑,这笑容看起来还很憨厚。

世宗说:“起来吧。”

安元志这才起了身。

世宗轻轻拍了拍白承意。

白承意看看世宗,又看看安元志,最后叫了安元志一声:“舅舅。”

“九殿下,”安元志冲着白承意一躬身。

“袁义,”世宗叫袁义道:“把小九儿带回千秋殿去吧,告诉你主子,这小子在朕这里用过不少点心了,晚上给他少吃一点,不要积食了。”

袁义忙应声道:“奴才遵旨。”

“父皇,”白承意这时却又回头问世宗道:“承意回去后,能跟母妃说看到了外公和舅舅吗?”

“嗯,”世宗冲白承意点了点头。

☆、520联名折

“外公,舅舅,”白承意问安太师和安元志道:“你们有话要跟我母妃说吗?承意可以给你们带话。”

安太师忙道:”下官多谢九殿下,就请九殿下给娘娘带句话,就说下官请娘娘保重身体,安家上下都好,请她不必挂心。”

白承意点点头,说:“我记下了,舅舅呢?”

安元志说:“太师的话就是末将要说的话。”

世宗这时开口道:“你就没话要跟安妃说了?”

安元志忙又道:“还有,请九殿下跟娘娘说,末将多谢她为末将做的福袋,末将很感激她。”

世宗看安元志嘴上说着感谢的话,脸上却是一点感激之情也看不到,显然是没把安锦绣为他做福袋之事放在心上,心里叹了一口气。

安太师看着安元志的表现,却是有些欣慰,这个儿子总算是有点长劲了。

“好,”白承意看不出大人间的这间勾心斗角,跟安太师和安元志道:“我都记下了,回去后我就说给我母妃听。”

“下官多谢九殿下。”

“末将多谢九殿下。”

安太师跟安元志同时跟白承意称谢道。

世宗跟袁义说:“带他走吧。”

袁义弯腰要抱白承意,白承意却往后一躲,说:“我要自己走。”

袁义只得又伸出手,说:“那九殿下,奴才牵您走。”

白承意把自己的小手放到了袁义的手心里,小大人一样道:“那我们走吧。”

“这小子,”世宗看着白承意摇了摇头,对安太师道:“小小年纪,还挺要强,这么远的路非要自己走。”

安太师跟世宗笑道:“九殿下早慧,臣看九殿下日后一定成就非凡。”

世宗笑了一声,说:“但愿吧。”

安元志道:“圣上,末将……”

“进来说话吧,”世宗说:“你想在外面跪谢朕的圣旨吗?”

安氏父子忙又跟着世宗进了御书房。

白承允站在偏殿的门后,方才的那番对话他全听到了。让白承意认下安元志这个舅舅,这是他的父皇给这个小弟弟找了一个日后的庇护者吗?安妃还真是得宠,让他的父皇如此为这对母子费心费力。

白承英从后面走了上来,小声道:“四哥?”

“你也看到了,”白承允道:“安家这是被父皇派给九弟了。”

白承英说:“九弟还小嘛,父皇给他找一个能护着他的人,也是父皇的一番心意。再说了,四哥,安妃娘娘毕竟是浔阳安氏的人,父皇这样安排,也是合乎情理的。”

“是啊,”白承允道:“我现在只庆幸九弟还小,不然……”

白承英等了一会,没等到白承允说下文,便道:“不然什么?”

“不然他也是我的大敌,”白承允道:“安元志可是带着兵的人。”

白承英道:“他自己还在上官勇的手下为将呢。”

“上官勇不也与安家交好?”白承允说着话,转身走到了自己的书案前,拿起了一本奏折。

白承英跟了过来,看一眼被白承允拿在手里的奏折,说:“这是江南那里来的,参上官勇的折子?”

“嗯,”白承允手拿着这本奏折又坐了下来,对白承英道:“看来太师的手下,还没有把江南官场控制住。”

白承英看着白承允手中的奏折,锁起了眉头,说:“新任的江南总督卢公度是太师的门生,到了现在还有弹劾上官勇的折子上来,这说明江南官场还是一团乱麻吗?”

“你看看吧,”白承允把折子递到了白承英的手上。

白承英翻开折子,原本是打算大概看看的,只是一眼看下去后,白承英看这折子足足用了半刻钟的时间。

“你感觉如何?”白承允等白承英看完这折子之后,问道。

白承英说:“原江南总督邓知不是被白笑野的叛军所杀,是被上官勇下令射杀的?这怎么可能呢?”

“难说,”白承允道:“江南之事我们都没有亲眼看到,邓知是怎么死的,当时跟着邓知在一起的江南官员都死了,上官勇这里的一面之词,我们不能完全信他的话。”

“那四哥你什么意思?”白承英说:“你自己也说了,当时跟着邓知的人都死了,这个写奏折的人又是怎么知道,邓知这些人是被上官勇下令射杀的?”

白承允望着这本奏折发呆。

白承英说:“四哥,你要怎么做?把这个拿给父皇看去?万一父皇震怒,上官勇那里怎么办?”

“这事我不能瞒下来,”白承允想了又想之后,说道:“正好此刻安太师父子都在,我想看看他们对此事是何反应。”

白承英说:“我要是安元志,我一定矢口否认啊,这种没有证据的事,上官勇和安元志会怕?”

“未必,”白承允说:“你随我去见父皇。”

白承英把白承允一拉,说:“四哥你再想想,你好不容易才跟上官勇的关系和缓,你这事一做,不是又把上官勇给逼走了?他要是再去了五哥那里,你,你这是想给五哥送一份大礼吗?

白承允道:“这折子若是没有结果回江南去,江南那里的人还是会写折子上来。”

“不理他们啊!”白承英说:“他们还敢上京来告御状不成?”

“他们敢写,手上就一定有证据,”白承允摇头道:“否则诬告一个侯爵,他们不要命了吗?”

“他们能有什么证据?”

“这就是上官勇要去操心的事了,”白承允往偏殿外走去,说:“我这也是在帮上官勇,早做准备,比事到临头,措手不及的好。”

白承英无奈之下,跟在了白承允的身后。

御书房里,世宗正跟安元志说,要好好照顾云妍公主的话。安元志自然是对世宗的要求全都一口答应,一点作假的样子都没有。

安太师在一旁跟世宗保证,安家决不会有半点亏待云妍公主的地方,让世宗放心。

世宗听了安家父子的保证之后,知道这父子二人说的也不全是真话,但他该说的话都说了,接下来就要看云妍公主自己的了。世宗冲安太师叹道:“朕与你说这么多也没什么用,这关键还是看他们小夫妻怎么过日子。”

安太师忙点头称是。

安元志说:“圣上,末将日后若是对公主殿下不好,您就再把末将关到慎刑司去,打掉末将的一身皮。”

“呵,”世宗笑道:“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朕呢,朕那时不该打你?”

安元志正要哄世宗之时,门外有太监大声通禀道:“圣上,四殿下,六殿下有要事求见。”

“宣,”世宗说了一声。

御书房的门被外面的小太监推开了,白承允在前,白承英在后,兄弟二人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世宗在两个儿子给自己行过礼后,说道:“平身,什么事?”

白承允把奏折举过头顶,跟世宗道:“父皇,这是昨日刚从江南递上来的折子,儿臣看了后,感觉事关重大,所以拿过来请父皇御览。”

安元志一听是从江南来的折子,顿时就感觉不好了。

世宗说:“呈上来。”

白承允把这折子放到了世宗的御书案上。

世宗打开这折子看了一遍,然后就将这折子往安元志的脚下一扔,说:“元志,你看看吧。”

安元志从地上捡起折子,飞快地看完了之后,大惊失色,扑通往地上一跪,跟世宗道:“圣上,绝无此事啊!”

“绝无此事,人家冒着杀头的危险,诬告你们?”世宗冷道:“说,这是怎么回事?!”

安元志一脸的震惊加愤怒,说:“圣上,我姐夫绝不会做下这等事的!末将拿项上人头为他担保!”

“拿你的人头担保?”世宗道:“你那时不在上官勇的军中,你敢拿命为他担保?”

安元志说:“圣上,我姐夫不是一个会滥杀无辜的人。”

世宗看着被安元志捧在手上的奏折,这个奏折来的倒是时候,他正好能借此机会,把上官勇手里的兵权削一削。毕竟不是亲信,还是一个被自己抢了女人的人,让这样的人带着重兵守在自己的身边,太危险。

安太师开口道:“圣上,不知发生了何事?”

世宗冲安元志道:“给父亲看看。”

安元志把奏折递给了安太师。

安太师就不像安元志,把这本奏折回来看了好几遍,然后跟世宗道:“圣上,臣认为这事还是详查的好。”

“父亲!”安元志冲着安太师叫了起来,说:“你这是不信姐夫?”

“孽子,你给我闭嘴!”安太师训安元志道:“此事你不知情,你能说什么?”

“我怎么不知情?”安元志急道:“当时我就在江南!”

“老四,你看呢?”世宗这时问白承允道。

白承允说:“儿臣也认为详查的好。”

“那你去查吧,”世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