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毒妃-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元志跑出去没一会儿,齐子阡就跟着袁章到了千秋殿的这间偏殿里。

在齐子阡行礼之后,安锦绣起身冲齐子阡虚扶了一把,道:“齐将军请起吧。”

齐子阡起身之后,看了安锦绣一眼。直到了今天,齐子阡才知道自己把前程交付,为之卖命的人的长相。

安锦绣的双眼微微有些红肿,一看就是痛哭过的样子,见齐子阡打量自己,在脸上露了一个清浅的笑容。

齐子阡看清安锦绣的长相后,把头又低下了,安锦绣这样的长相,当得起宠妃的名头,他的嫡姐被这女子压过一头,输得也不冤枉。

安锦绣说:“齐将军放心,齐妃娘娘没事,从昨天到今天都没有人去倚阑殿扰她。”

齐子阡说:“末将多谢娘娘对末将嫡姐的照顾。”

安锦绣说:“齐妃娘娘也担心你。”

齐子阡一笑,说:“娘娘,末将如今是跟随庆将军守在金銮大殿那里,还是回白虎军营去?”

安锦绣问齐子阡道:“白虎军营现在还剩下多少兵马?”

齐子阡说:“还有不到五千人。”

“五千人,”安锦绣叹道:“死了大半了。”

齐子阡忙就跟安锦绣道:“娘娘,有还两千人被关了起来。”

“哦?”安锦绣看着齐子阡。

齐子阡说:“他们虽然是跟着二殿下作乱,可末将认为他们是被逼无奈的,毕竟兵随将走,他们没办法违抗长官的命令。娘娘,现在二殿下已死,跟随二殿下的将官都已经被诛杀,还每剩下的就只是兵卒了。”

“你,”安锦绣说:“你想掌白虎大营?”前世里,齐子阡就是有个狼子野心的名号,现在大局还只是初定,这位就是已经来伸手要权了,还要的如此理直气壮。

齐子阡冲安锦绣点了点头,说了声:“是。”

“你方才说被俘者不到五千人,”安锦绣还是笑容清浅的看着齐子阡,说:“齐将军,你跟我说实话,到底是多少人?”

齐子阡一愣,抬头又看向了安锦绣。大家小姐出身,后宫的宠妃,能明白厮杀之事?

安锦绣看齐子阡愣了神,便又道:“这事我问一下庆将军也能得到一句实话,不过齐将军,我想从你这里听一句实话。”

“娘娘?”齐子阡有些语塞了。

“正大光明的救下被俘之人,这些人会感谢你,”安锦绣看着齐子阡道:“但那些被你私下冒险救下的人,从此以后会对你言听计从,誓死相随,要私下救下哪些人,想必齐将军心里也已经有了一份名单了吧?”

齐子阡有一种被安锦绣扒光了衣服,游街示众的感觉,当下一张白净清俊的脸就涨红了。

安锦绣看不出有什么不悦来,笑着问齐子阡道:“究竟是多少人?”

齐子阡低头道:“六千零四十一人。”

安锦绣说:“那你准备救下多少,杀多少?”

齐子阡老实道:“娘娘,这些人中有近两百人不能留,还有五百余人,末将救但不准备把他们留在身边,想把他们远远地打发了,总归末将对这些人做到问心无愧就行。”

安锦绣听了齐子阡的话后,未置可否,转而又问齐子阡道:“西景山的流民怎么样了?”

齐子阡说:“末将带人混进流民之中,杀了大半,还有一些逃走了,现在应该躲在城中。留在西景山中的流民,九门提督江大人已经派人去抓了,只是要如何处置这些流民,还请娘娘示下。”

“我不是好杀之人,”安锦绣说:“这些人先抓起来,手上没血债的,愿返乡的就让他们返乡,如果他们愿意从军,我打算让他们去军里。”

齐子阡说:“娘娘,这些流民其实就占一个人多,打仗的时候起不到什么作用。”

“都是壮年男子,”安锦绣说:“军中之人从军之前,谁不是百姓?好好操练就是。这一天杀下来,军中少了很多人了。”

这是拿流民填军中的空缺?齐子阡看不大上这些流民,只是安锦绣的办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我这对流民们来说,是不是也应该算是救命之恩?”安锦绣问齐子阡道。

齐子阡冲安锦绣躬身道:“娘娘英明,末将明白了。”

安锦绣这时才道:“从此以后,白虎大军的主将就是齐将军了。”

齐子阡听了安锦绣这话后,忙单膝跪地,给安锦绣跪下了,谢安锦绣道:“末将谢娘娘隆恩。”

“起来吧,”安锦绣冲齐子阡抬了抬手,道:“我会让你有自己的亲信营的,救人之事,就照你说的那五千人数办,剩下的人,你自己拿捏。”

“谢娘娘,”齐子阡本想起身后,听了安锦绣这话后,忙又跪着谢安锦绣道。

“只是日后有事不得瞒我,”安锦绣看着齐子阡道:“从军之人,有心机不是坏事,只是坦荡也必不可少,否则日后,你在军中如何结交同僚?”

齐子阡沉默半晌之后,改为双膝跪地给安锦绣行礼道:“末将谨记娘娘教诲。”

“我日后还要依重将军,”安锦绣跟齐子阡道:“所以我也希望将军日后能更上层楼,一展心中抱负。”

“是,”齐子阡应声道。

“起来吧,”安锦绣小声道:“我让人送你去见一见齐妃娘娘,她现在一定被吓得不轻,你去安慰她一下。见完了齐妃娘娘后,你就回白虎大营去,把这座军营尽快整治好。”

“末将遵命,”齐子阡领命,冲安锦绣三叩首后,退了出去。

袁义在齐子阡出去之后,从殿外走了进来,告诉安锦绣说:“全福带人押着宗亲们去观花阁了,那楼阁离御林军的营房近,而且把楼门一关,宗亲们待在楼上,想逃除非跳楼。”

“知道了,”安锦绣道:“其实我也不想为难他们的。”

袁义说:“齐子阡能信吗?”

安锦绣看着袁义笑了起来,说:“怎么,元志把你吓到了?”

袁义说:“方才的话我都听到了,齐子阡不老实啊,这个时候他就跑来跟主子你要权了?以后他的胃口会不会越来越大?”

☆、969军宅

安锦绣让袁义坐,说:“无利,我又凭什么要他的忠心?”

袁义听了安锦绣的话后,坐着还想了一下,然后就又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说:“主子,我……”

“好了,”安锦绣望着袁义一笑,说:“你是属于倒霉的那一种,我没什么可给你的,还要你跟着我在这宫里过日子。”

袁义慢腾腾地又坐下了,他要什么利?安锦绣早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只是这话,袁义看着安锦绣,咧嘴也是一笑,说:“你是不是去补个妆?”

安锦绣知道自己哭过一场了,脸上的妆容应该是有点散了,只是这会儿她哪有补妆的心思?“我这样,”安锦绣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苦中作乐地问袁义道:“我现在这样不能见人了?”

袁义点一下头,说:“哭得妆都看不到了。”

“丑?”安锦绣问道。

“还行,”袁义笑道:“反正不上妆你也不丑。”

安锦绣瞪了袁义一眼,她对袁义从来不提防,这一瞪还带着一些嗔怪。

袁章一只脚都迈进门槛里了,听了殿中两个人的对话后,袁章觉得自己可能还是修行不到家。这殿里一地的人血还没干透,一股子血腥味,他的主子跟他的师父能坐这里说化妆,美还是丑的闲话。章就好奇,这两位跟他一样一直就住在宫里,怎么他这会儿怕见死人怕得要死,这两位就跟没事人一样呢?没理由啊。

袁义本来还在笑,听到袁章进殿的脚步声了,看向袁章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就全无了,说:“又怎么了?”

袁章一脚殿里,一脚殿外,站着没敢动了。

“进来说话,”安锦绣冲袁章招了招手。

袁章这才跑进了偏殿里,跟安锦绣说:“主子,全福派人来说,有两个宗亲上观花楼的时候,跌断了腿。”

安锦绣抬眼看袁章,说:“这是又动了一回手了?”

袁章说:“全总管没说,就是想问娘娘,是不是请太医去观花楼一趟。”

安锦绣说:“这是全福的意思?”

袁章说:“是宗亲们想要太医过去。”

袁义这时说:“观花楼楼高,但地方狭窄,可能宗亲们对那地方不满意,这才跟全福他们又动了手。”

“都认命了,还动什么手?”安锦绣说道。

袁章说:“那娘娘的意思是?”

“你去一趟太医院,”安锦绣跟袁义说道:“也不要太医正派人了,谁愿去观花楼就让谁去。”

袁义说:“然后呢?”

“等这太医给那两个宗亲接了骨,你派人跟着他,”安锦绣低声道:“看看他帮宗亲们做什么。”

袁章叫了起来:“他们是故意摔断腿的?”

“你喊什么?”袁义看着袁章把脸一沉。

“难为他们了,”安锦绣道:“都是养尊处优的人,这会儿竟然连苦肉计都使出来了。”

袁义站起了身,说:“要放太医出宫吗?”

“他只能往宫外传消息,”安锦绣说:“这样想来,御林军或者大内侍卫里一定有宗亲们的人了。”

袁义就觉得心烦意乱。

“把太医去找的人抓起来,”安锦绣跟袁义道:“送到慎刑司去审,把这条线上的人都给我揪出来。”

袁义跟安锦绣点点头,说:“那主子这里?”

“你跟袁诚他们交待一声吧,”安锦绣说:“他们应该听你的话吧?”

袁义答应了安锦绣一声。转身往外走。

袁章还傻站着,问安锦绣说:“主子,那奴才做什么啊?”

“去替我看着一些要来千秋殿的人,”安锦绣跟袁章说:“快去吧,别惹你师父生气。”

袁章冲安锦绣吐了吐舌头,跟袁义一起出了殿。

半个时辰之后,有宫人来跟安锦绣禀报,齐子阡已经出宫了。

“他跟齐妃娘娘谈的怎样?”安锦绣问这宫人道。

这宫人年纪不大,最多十二岁,站在结了血块的地上,双腿打颤,跟安锦绣说:“齐妃娘娘没让齐将军进暖阁去,只与齐将军隔着暖阁的门说了一些话。”

“他们说什么了?”

“齐妃娘娘就问齐将军,圣上是不是真的驾崩了,齐将军说是,齐妃娘娘就在暖阁里大哭起来了,”小宫人说:“齐将军劝了齐妃娘娘几句,他们,他们就说了这些话。”

“半个时辰的时间,他们就说了这几句话?”安锦绣问道。

小宫人说:“回娘娘的话,齐妃娘娘一直在哭,齐将军站在门外不好走。”

安锦绣抚了一下额头,说:“齐妃娘娘现在还在哭?”

小宫人说:“暖阁里没声音了,齐将军跟齐妃娘娘告退,齐妃娘娘都没说话。”

“知道了,”安锦绣说:“你回去吧,不要让人知道你来了我这里。”

“奴婢遵命,”小宫人如同得了大赦一般给安锦绣行了礼后,脚步飞快地退了出去。

等袁义安排好了观花楼的事回来,安元志已经在偏殿里吃饭了,袁义看看光看安元志吃饭,自己却不动筷子的安锦绣,说:“主子不吃一些?”

“我用过一些点心了,”安锦绣招手让袁义坐,说:“你也吃一些饭菜吧,饿了吧?”

袁义摇头。

安元志抬头看了袁义一眼,伸手把袁义拉坐下来了,说:“你要心里还是对我有气,等这事完了,我任你杀,这总行了吧?”

“你闭嘴,”安锦绣凶了安元志一句。

安元志低头扒了口白饭进嘴。

安锦绣给袁义盛了一碗米饭,放在了袁义的跟前,说:“吃吧,我坐在这里不动弹不饿,你已经跑了很多趟腿了。”

安锦绣盛的饭,袁义不能不吃,端起碗吃了一口,袁义问安锦绣说:“金銮大殿那里也送了饭了?”

“送了,”安锦绣说:“怕朝臣们担心,我还特意让人送了银碗银筷过去。”

安元志说:“到现在他们也没能拟一个程章出来,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快了,”安锦绣给安元志夹了块肉片。

韩约这时带着人站在一处高墙外,这墙高且厚,墙外也没有种高树,墙外的人没办法看到墙里的情景。

有大内侍卫侧耳往墙里听了半天,跟韩约说:“里面没动静啊,会不会没人?”

韩约带着人绕着围墙转了一圈,发现这宅子只开了一个前门。等韩约带着人再次转到大门前的时候,两扇浸过桐油的木门还是紧闭着。

“去敲门,”韩约命自己的一个手下道。

一个大内侍卫往门前的台阶上走去。

还没等这大内侍卫走完门前这十三阶台阶,一只飞箭就从围墙头上射了过来,好在这大内侍卫有防备,拿手里的刀拨开了这箭,自己脚下失了重心,从台阶上滚了下来。

“妈的!”韩约骂了一声,他就知道自己最近运气不好,遇上的事全是难办的事,“退!”韩约跟手下们喊道。

一阵箭雨从围墙里射了出来。

“娘娘说尽量不杀人,”一个大内侍卫边用手里的刀拨挡着飞箭,边跟韩约喊:“这下子怎么办啊?”

韩约大声下令道:“把这宅子围起来,不准给我放跑一个!”

大内侍卫们很快就把这宅院围了。

“娘娘说尽量不杀,”韩约跟左右道:“可里面的人想死,那我就没办法了。”

“大人,”有亲信问韩约道:“我们要怎么办?”

“放火,”韩约说:“想死,我就送他们一程!”

大内侍们举着盾,在大门前堆柴火,直到把大门完全遮住。

“有人要翻墙跑,就放箭!”韩约想想,又跟手下们下令道。

大火在门前烧了起来。

浸了桐油的大门,可防虫,也可防腐,只是防不了火。

不多时,两扇大门在火中轰的一声响,倒在了地上,还连带着半边门前的墙也发生坍塌。

韩约握刀在手,冲左右大喊了一声:“冲进去,给我杀!”

一个多时辰之后,安府的大管家在金銮大殿外求见自家的主子。

“这个时候了,还谈什么求见?”庆楠早已得了安锦绣的吩咐,跟大管家说:“你进去吧。”

大管家说:“奴才能进金銮大殿?”

“不敢进,你站在殿外喊一嗓子就是,”庆楠招手让大管家进去,说:“赶紧进,不进就走。”

大管家一口气跑上了金銮大殿前高高的台阶,站在大殿门前冲殿里喊。

安太师从金銮大殿里走了出来,走到了大管家的跟前,训大管家道:“放肆,这里是你能来的地方?”

大管家面色焦急,用手遮着嘴,跟安太师耳语了一句:“北城外的宅子没了。”

安太师身子晃了一下。

大管家伸手就扶住了安太师,小声道:“是韩约带大内侍卫去的,说是直接放了火。”

安太师呼吸急促。

大管家空出的一只手替安太师抚着胸口顺气,说:“太师,您消消气,现在您得拿个主意出来啊。”

“人都死了?”安太师问大管家道。

大管家说:“飞鸽传书说还有活着的,只是不多了。”

安太师说:“韩约回来了?”

大管家说:“奴才方才进宫时还打听了,韩约没回宫来啊,他是不是还在北城外。”

安太师被大管家扶着,在金銮大殿的门前僵直着身子站了好一会儿,才小声道:“看来他们是不留活口了。”

“可,可韩约怎么会知道那宅子的?”大管家问安太师道:“这不可能啊。”

安太师推开了大管家的手,道:“你出宫去吧,这里不是你能待的地方。”

“可是……”

“回去!”安太师说话的声音突然就是一高。

大管家不敢再说了,冲安太师躬身一礼后,往台阶下跑去。

☆、970诏发天下

“父亲?”安太师走进金銮大殿后,安元文和安元礼就迎到了他的跟前。

安太师还不至于是那种经不住的事,只是看着面前的两个嫡子,想想自己的儿女们,竟然是嫡不如庶,儿不如女,安太师不禁有种悲上心头的感觉,苦笑着摇了摇头。

“父亲,出什么事了?”安元文问安太师道:“管家怎么来了?”

“无事,”安太师冲两个嫡子摆了摆手,跟殿中众臣说:“把新皇继位的章程拟出来吧,之后我们去千秋殿跟皇贵妃娘娘请圣上的遗旨。”

原本还不甘心的朝臣们,听安太师这么一说,知道这是大势已去了。

有站在殿外的将官听了殿中诸臣的话后,跑下了台阶,把话传给了庆楠听。

庆楠一边让人去千秋殿送信,一边小声道:“都是属蜡烛的。”

这将官说:“什么意思?”

“不点不亮啊,”庆楠道:“死犟到现在,还不是得老实听话?”

将官说:“听谁的话?”

庆楠看了自己的这个亲信一眼,说:“你个大傻子,我跟你说了你也不懂,赶紧滚上去看着去。”

这将官白了庆楠一眼,嘀咕道:“不说就不说呗。”

“赶紧的,”庆楠吼了这将官一声。

将官又跑台阶上去了。

在这天近傍晚的时候,安太师和祈顺三省六部的官员们,一起走进了千秋殿的正殿里。

安锦绣这时候坐在一副山水屏风的后面,受了朝臣们的大礼参拜。

“娘娘,”安太师跪在地上跟安锦绣道:“下官等已经拟出了九殿下登基大典的章程,”说着话,安太师把拟好的章程双手捧着,举过了头顶。

“袁义,”安锦绣喊了袁义一声。

站在一旁的袁义走上前,拿过了安太师手里的章程,绕过了屏风,把这章程送到了安锦绣的手上。

正殿里鸦雀无声,众臣不管心里是不是真的臣服,这个时候都只能屏息等着安锦绣的示下。

半晌之后,安锦绣的声音从屏风后面传了出来,“这就是你们拟出来的章程?”

安太师说:“不知娘娘有哪里不满意?”

“若不是知道太师忠心,”安锦绣说:“我真要以为诸位是在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了。”

众臣才站起来,听了安锦绣这话后,又不能站着了,一下子又跪在了地上,异口同声地跟安锦绣说:“下官不敢。”

“事情仓促,”安锦绣说:“你们光写了九殿下如何到金銮大殿,龙袍如何制作?侍卫如何安排?光写一个官员名册给我,到时候谁在殿中,谁在殿外,你们是不想让我知道吗?”

安锦绣不一会儿就把这份章程批了个一无是处。

安太师还是好涵养,跪着一脸恭敬地听着安锦绣教训。

可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有好涵养,不少大臣脸上的神情不久之后就变得不耐烦了,可等大臣们听安锦绣把他们故意写漏,写错的地方,一处不落地一一指出来后,没人再敢小瞧这个后宫的宠妃了。看出这章程的错处不算什么本事,可是要把这些错处一处不落地都看出来,就算是身在朝堂多年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到。

“太师,”安锦绣在屏风后面跟安太师道:“这就是你呈上的章程?”

安太师说:“娘娘,下官知错。”

“袁义,”安锦绣说道:“带大人们去偏殿。”

安太师忙道:“娘娘的意思是?”

“你们就在千秋殿把章程重拟吧,”安锦绣说:“从金銮大殿到这里,路程不近,我这也是体谅诸位大人。”

“来人,”安元志站在屏风前面冲殿外道:“送诸位大人去偏殿。”

一队兵士手按刀剑,应声从殿外走进了殿中。

“下官遵命,”韦希圣和黄次山这帮人最先出声,应答安锦绣道。

“平身吧,”安锦绣说了一声。

安太师问安锦绣道:“不知娘娘有什么示下。”

“示下?”安锦绣说:“这是诸位大人的事,怎么,这事现在要落到我的头上来了?”

安锦绣这话的意思,换个语气就是朝廷养你们做什么的斥问了。

安太师这才不言语了,行礼之后,跟着众臣一起退出了正殿。

因为韦希圣等人也在其中,所以袁义没把这帮大臣领到血还干在地上的那间偏殿去,而是把这帮大臣领到了靠着正殿左边的偏殿里。

安元志在正殿里跟安锦绣气道:“他们是不是故意的?”

安锦绣说:“不让我看一下他们的脸色,他们怎么能甘心呢?”

“那你还跟他们客气?”安元志说:“这帮人不能用就要不用了。”

“把朝廷的官员都杀了?”安锦绣说:“然后让白承泽举起清君侧的大旗,一呼百应的杀到京城来?”

“这怎么可能?”安元志说:“他过不了向南河。”

“战事未开,你就不要这么确定,”安锦绣说:“耐心点,他们不服我这个女人是必然的事,没什么好气的。”

“那你以后怎么办?”安元志问自己的姐姐道:“你就天天这么跟他们一帮人斗下去?”

安锦绣坐在屏风后面没有说话。

安元志说:“是我害的你。”

“现在不说这些,”安锦绣道:“我不能给白承泽举兵上京的借口,祈顺这么大,若是四处烽火,这才是最坏的境况。”

“那要怎么办?”安元志问。

“新皇尽快继位,”安锦绣说:“白承允的人都要拉到我们这边来才行。”

“那是不是要去四王府一趟?”

“我已经让人去看护四王府了,”安锦绣道:“四殿下在军中的人,你这次带回来了吗?”

“魏楚,”安元志说:“被魏家安排在四殿下身边的侍卫,是魏家庶出的公子。”

“他知道四殿下多少事?”

“他一直跟在四殿下的身边,我想他应该知道很多吧?”

“现在这人在哪里?”

“在三塔寺跟老六子一起守着圣上的灵柩,”安元志说:“姐,你要见他?”

“让他回京来,”安锦绣说:“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带着他,去见四殿下门下的官员们。”

安元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