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误入大理寺-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倾饶本来也没想到交易的是什么,直到刚才和明若胭对话,方才想到这一点——既然郑北凌是因为孩子丢失一事寻到了这些册子,那么这些东西必然和失踪的孩子们有关!

交易的……或许就是孩童!

段溪桥听闻,细思了下,颔首道:“倒是真有可能。”

“那我们先去寻到他们暗中招收童工的方式,然后截断来路,是不是就能够挽救很多孩子了?”

话音落下,半晌没听到回音。

傅倾饶等了许久,才听到段溪桥断然说道:“不行。那样只会害了更多孩子。”

“为什么?他既然已经中了毒,自是没精力去折磨孩子们。我们只要截断他们收孩子的来路,便不会再有新的孩子坠入深渊了,不是吗?”

“不会。”段溪桥斩钉截铁说道:“那样只会让他们更疯狂,用旁的办法寻更多的孩子来解决问题。”

“怎么会……”

“你以为他要那么多孩童做什么?”

“养鬼啊……”傅倾饶讷讷说道:“而且养的是小孩。”

“那你说,他一次能养几个?我告诉你,一次只能一个。若是同时养得多了,小鬼们联手反攻,人就不一定能对抗得住了。他怎么可能拿自己的身体开这种玩笑。”

傅倾饶仔细想了想,微微颔首。

“既然养鬼那么繁琐,一次又只能一个。那么,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养很多鬼吧?”

傅倾饶这便听出了点门道来,问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既然陶行江和楚涵宣都不可能养很多鬼,那么如此多的孩童骸骨,到底是哪儿来的?难道他们都是拿来看的?”

傅倾饶说罢细细琢磨了下,面色骤然变了,“明大人提起铜里乡时,说起过左右逃不出一个‘吃’字。吃……那是什么意思?”

她满怀希冀地看向段溪桥。

段溪桥短短一句话打破了她心存的侥幸,“吃便是吃。没什么其他意思。”

因着是白天,两人在路上行得格外小心翼翼,生怕被有心人发现行踪。

就在他们驱马走走停停,一直注意着周遭、努力掩盖住自己行踪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远远传来。

二人对视一眼,策马行到旁边一个小矮丘的附近,松了缰绳任由马儿跑去旁边,他们则使了轻功掠到较远的高树上隐住身形。

一行人策马疾行,从方才他们走的那条路疾驰而过。这些人衣裳佩饰几乎一样,为首的,便是那天傅倾饶独闯铜里乡时将她拦下的那人。

这些人,是皇帝近卫。

傅倾饶的神色变了下,说道:“他们那么急,到底是为了什么?”

段溪桥瞥她一眼,嗤道:“你不是心里有数么?非要我说出来?”

傅倾饶的心沉了沉,仿佛被刀割一般,火辣辣地疼。

段溪桥刚才与她说了,为什么有人会食用孩童腹中的那些脏器。

——使用巫术之人,大多不得善终,必然会被反噬。反噬的程度,因着所用巫术的强大程度不一样,故而也有所不同。养小鬼后,不少人的身体出现异样。这时候,他们往往会用其他的办法来恢复自己的身体,借以告诉自己,那没什么,自己这个样子本就是正常的。

就好似这样自欺欺人一番,便能有个安稳的结局一般。

楚涵宣所用的法子,就是最为‘直接’的一种——以物补物。缺什么补什么。

故而在铜里乡发现的那些出了事的孩子们,腹部都被剖开,原本是体内脏器的地方,血肉模糊一片。

而今楚涵宣已然中毒卧床,身体各处必然遭受了重创。如果他想恢复体力,自然会继续采取自己先前所用的那个‘笨法子’。

想到刚才那些人急切的态度,傅倾饶心里一阵冰凉。

他们,定然是去‘取’楚涵宣的‘吃食’了!

“快走!”傅倾饶对身边的段溪桥说道:“我们快一点,或许就能救上一个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楚涵宣确实不是好人。而且,非常差劲。。。。

☆、第123章 去留

傅倾饶和段溪桥想方设法一路疾驰;却还是晚了一步。

他们遇到的那几人;已经是第二批赶到的近卫。前头先来了些人;已将楚涵宣要的‘东西’准备好;只等第二批人到来后,将‘东西’交给他们。

藏匿在山上不起眼处;望着往木箱的冰块中搁置新鲜脏器的那些人;望着他们手上的鲜血;傅倾饶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脑顶;头晕目眩,胸腹中又一阵翻腾;几欲作呕。

转眸往他们身旁扫视一番;不经意间,看到了几个小小的身影,身体已经瘫软,胸腹间一片血肉模糊。他们像是无用的垃圾一般被人胡乱丢弃在一旁;交叠摞着,堆起来形成一个小小的山包。

他们的身影和记忆中的两个血肉模糊的身影慢慢重叠。

傅倾饶缓缓站起身来,无意识地往前走了几步,就被身旁的段溪桥一把拉住。

他扳过她的脸,让她转向面对着他,而后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已经迟了。太危险。我不准你去。”

愤怒使傅倾饶的双眼染上了一层血色。

她伸指遥指那个方向,恨恨地低声说道:“你知不知道春生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知不知道二丫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就是那般模样!现在你却跟我说,让我不要去?”

“对!我就是跟你说,不准去!”段溪桥双手抚上她的脸庞,柔声说道:“我不希望你出事。这次我们已经来晚了,你就算出去,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感受到傅倾饶周身依然紧绷没有丝毫放松,段溪桥暗暗叹息着,往那边看了一眼。

“你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他腾出一只手,朝一个方向指去。

傅倾饶顺着望去,便见有十几个人走到了孩子们的尸身旁。不需那些人提点,他们自顾自地抬起孩子们的尸身,十分默契地顺着山边小道慢慢行着。

“跟过去看看。”片刻后,傅倾饶说着,已经避开段溪桥的手,侧身朝一旁行去。

看她不执意立刻去寻那些人算账,段溪桥总算松了口气,紧走两步,跟上了她。

现在大多数树上尚未长叶,都是枯枝,想要在这种情形下藏匿身形,着实不易。两人只能边紧盯着那些人的动作,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枯树的分布来行事。

那些人显然做惯了这样的事情。他们熟练地绕过一条小道,去往一个极其偏僻的角落,在靠墙的地方开始挖洞。

这个时候,近卫们已经将准备带走的‘东西’搁置好。他们朝挖洞人的方向粗略扫了几眼,便有两人留下,朝那边行去。其余人则快速上马,疾驰离开。

两名近卫不紧不慢地走到挖洞人的身边,定睛看了不过片刻,便侧过头开始自顾自地说话。其中一人许是讲了个笑话,另一人张口大笑。

而那些挖洞人,则专心致志地进行着手中的工作,一眼也不朝他们看。

许久后,深坑完成。

原本半蹲着的傅倾饶不由自主就站起身来,却被身边的段溪桥又按了回去。

她拧眉回望他一眼,他丝毫不为所动,保持着按她的力道片刻也不放松。

傅倾饶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会冲动,段溪桥思量了下,就也放开了手。

二人悄悄行进,离那些人距离更短了些。

“……这次得带回家了?”

“是得带回家。生病了,不待在家里还能在哪?”

“我还想着会不会去酒楼呢。那几次在酒楼,不是更有兴致?”

那两名近卫的声音不算太小,傅倾饶能够听得较为清晰。

他们这一番话若是平常人听来,不过是寻常对话罢了。可傅倾饶细细想了下,大为震惊。

——这二人口中所言,指的分明是楚涵宣。家……恐怕就是皇宫了。那么酒楼呢?

难道是仙客居?

难不成,楚涵宣也在仙客居中吃过这些?仙客居中的孩童骸骨,竟是他在仙客居中吃完后,留下的?

她越想越心惊,偏头去看段溪桥。后者面上也已收起了笑容,满是冷凝之色。

四目相对,段溪桥轻轻点了下头。

傅倾饶便知,自己猜对了。

段溪桥拉过她的手,在她掌心写了个“杨”字后,又点了两下。

傅倾饶忽地明白过来,他说的是已故的刘、杨和京兆尹三位大人。

三位大人到底看到了什么,使得他们全部丢了性命?

恐怕和这件事脱不了干系。

不过顷刻功夫,傅倾饶心中已经闪过无数念头。脊背上,也已然出了一层薄汗。

这时挖洞人已经将孩童尸身掩埋好。

段溪桥推推傅倾饶的胳膊,指了那些人,低声道:“你仔细看看他们。”

傅倾饶凝神细辨,不多时,便发现了异状。

这些人在挖土埋土时,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是到了休息时,便出现了不同。

有的三两聚作一堆,不住地比比划划,有的四五个人凑在一起傻笑,不时发出怪异的笑声。

这些人……竟是要么聋哑,要么便是智力有碍?

傅倾饶不禁想起那夜发现二丫的时候。

当时她看到一群人围着二丫小小的身体,其中一些人不时地低声议论,那时她只觉得那些人说话时故意压低声音导致模糊不清,如今想来,却是这个原因!

看着刚刚在孩子尸身上填完土的这些人,她不禁觉得又是悲哀,又是愤怒。

哀的是,这些人身体有疾,却被有心人利用;怒的是,他们是可怜人,孩子们更是可怜人!

当初他们一直对着小小的二丫尸身指手画脚,就没人去想要伸手帮一下。如今轮到这些孩子,也是这样!

这儿来过的那些孩子,出事的那么多,其中一些或许还和他们共事过。孩子们遭遇了那么多痛苦,他们看在眼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的怜悯之心吗?

段溪桥看她神色变化,便知她在想什么,拍了拍她的肩,轻声道:“必然有人管过。只是去管的那些人,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

依着楚涵宣的性子,若是有人公然反抗他,他怎会忍得下对方?

傅倾饶怔了下,别开脸,叹了口气。

眼看着这些人放松下来,防备之心少了许多,二人便用事先准备好的布巾蒙住面,悄悄往旁边的洞口行去。

他们这次出来,特意穿了随处可见的普通衣衫,为的就是方便行事,不容易被人认出来。

这次他们的运气不错。避开了几个人后,他们闪进山洞中的一间屋子里,竟是发现了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

男孩骨瘦如柴,正坐在屋中唯一的一张床上发呆。听到声响,他惊喜地望过来。见是两个陌生的蒙面人,他眼中的光亮骤然消失,换上了漠然的模样,继续对着方才的方向发呆。

“跟我们走吧。这里很危险。”段溪桥轻声说道。

傅倾饶满怀希冀地望着男孩。

进来之前,段溪桥和她说过,即使她想救,这里的孩子都不一定乐意被她救,语气十分笃定。

她不信。

凡事总有万一。总会有孩子想要逃离这个地方的,只是看运气好坏,能不能碰到罢了。一定要试一试,才能知晓结果。

这次他们二人前来,若是能带走一两个孩子,那也是好的。

对于她的这个想法,段溪桥倒是十分赞同。故而才有了现在的这一试。

男孩警惕地看着傅倾饶,语气平淡地说道:“我不走。我为什么要跟你走?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我干嘛不留下来?”

“继续在这里会死的!”傅倾饶低低说道:“若是可能会死,你也要留下来?”

“家乡闹饥荒,死了好多人。爹娘兄弟姐妹都不在了,就剩我一个。我离开这里,没吃没喝,可能也会死。既然都是死,干嘛还要大老远跑走?”

孩子的眸中满是怀疑与冷漠。

而就在一墙之隔,那边的空地上,新翻的土下,埋着几个他刚刚死去不久的同伴的尸身。

面对这样的情景,傅倾饶忽然觉得词穷了。

她知道自己的说法太过苍白无力,可她不知该如何向一个孩子解释这一切。

两人刚刚朝门口走去,那个孩子就突然高喊起来。

好在他们来之前就有了心理准备,飞身掠起,朝着高山上奔去。

许多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二人疾速飞掠。

傅倾饶心里堵得难受。

为了那孩子语气中的冷漠,也为了那孩子凄惨的身世。

段溪桥抽空拍了下她的肩。

傅倾饶便想到了进去前段溪桥说过的话——“若是不行的话,我们就回去找王爷帮忙。他若是肯出手相助,我想,这事不难办。”

她叹了口气。

就算楚云西现在处境堪忧,但是,这事还真就只能他帮得了忙。

傅倾饶刚刚点了头,示意自己无碍,突然,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追赶他们的人齐齐止了步子转而奔向来人,他们思量了下,也闪身躲到一处安全的地方,贴紧墙壁静立不动。

不多时,有勒马声和下马声传来。紧接着,响起了一个人紧张的轻喊声。

段溪桥稍稍侧过头看了眼,见到剩余的两名近卫闻声赶了过去,那个匆匆跑回来的同伴便急急开了口。

“不好了!陛下怕是不行了!你们也赶紧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妹纸们应该已经看出来了,本文离完结不远了~

嗷嗷嗷~奋发!

傅小哥也要加油!

☆、第124章 禁

因着必须绕道而行、不能让那些近卫发现;又怕城内出现异状;若是回的晚了可能会进不去城门;段溪桥和傅倾饶卯足了劲儿拼命追赶;好不容易在近卫到达之前赶进了城。

城内依然和乐融融,一片热闹景象。

到底是楚涵宣病危之事还掩藏得很好;亦或是那消息根本是假的?

二人片刻也不敢耽搁,匆匆赶往明府;去见明学政。谁知还没进大门,稍稍问了门房的人几句,便得知明学政已被急诏进宫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当时来的是有多少人?都是些什么人?”

面对段溪桥的连声问询;门房的人有些迟疑。直到傅倾饶也出声问了一遍,方才说道:“就是一个多时辰前。来了大概五六个人,为首的是个公公。明大人好像叫他……”

他拖了半晌没想起来;旁边一人凑过来接道:“是黄公公。以前他老人家也来过;奴才认得。”

黄公公亲自来请首辅大人进宫?

近卫们传的那件事情……八。九不离十了。

两人朝外走了几步;停在了一处人少的地方。

段溪桥不由沉吟,“我们设法进宫一趟?”

“这个时候?”傅倾饶踌躇了下,说道:“我想还是先去寻王爷,和他商量一下这件事较好。”

虽然听她提到楚云西心中着实不情愿,可段溪桥也明白,这种时候,着实需要楚云西的帮忙。如果楚涵宣真出了什么事情,一下子就交代了,有楚云西在,不会出大乱子。

只是他并不赞同傅倾饶的提议。

“是要见王爷一面。不过,得是有法子救他出来的时候再去见他。不然这个时候打草惊蛇让人想起他来,立刻进行阻挠,必然会麻烦许多。”

“光明正大救他出来?谈何容易。”傅倾饶喃喃自语。

他待的是什么样的地方?那些人怎么可能让他就这么离开!

“事在人为。总归会有法子的。”段溪桥如是说道。

左思右想不得其法,时间又不等人,傅倾饶决定听从段溪桥的提议,先进宫一趟看看事态如何。至于救楚云西的法子,可以在这段时间好好想个主意。

二人为了避人耳目,让明家的马车送他们入宫。有人问起来,只说是傅倾饶得了一本新的好书,要去宫里给太后念念。

路上段溪桥一直盯着傅倾饶的双手看。傅倾饶本还有些不自在,待到看清他眼神澄澈显然是在想事情,就也释然,放松下来任由他看。

“你说……”他突然开了口,声音有些嘶哑,便轻咳了声,说道:“你说这皇宫里,谁模仿他的字能够模仿得最像?”

他这句话来得没头没脑,但傅倾饶却听懂了。

二人都是观察细致入微之人。当初楚涵宣朱笔御批的折子,他俩见过的,就有两个人写的同样的笔迹——虽然看上去一模一样,可是某些神韵之处,却能发现细微的差别。

楚涵宣一天中至少得有八个时辰都在静修。折子来不及批阅的时候,必然有人经他授意仿了他的笔迹来帮忙。

这个人,得是他极其信任、离他极其近的人,而且就算每日里与之经常接触,旁人也不会去怀疑的。

傅倾饶稍稍思量了下,一个人突然出现在了她的脑海。她扭过头,不可置信地望着段溪桥,问道:“你说的是黄公公?”

说话间,已经到了宫门。

段溪桥朝她轻轻勾了下唇,并未答话,便径直撩了帘子下了车。傅倾饶随即跟了下来。

到了这个地方,他们方才感受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氛。

经常懒懒散散的守门侍卫,如今一个个持着长枪身板挺直地立着。平日里那不甚齐平的侍卫服,此刻也扎束得十分工整。

有人经过时,他们立刻就将人拦了下来。就算有银子塞到手中,他们也原样推了回去。

“是什么人?腰牌拿出来看一下。”

前面有个女子本是要进宫去看望一名嫔妃。她经常进宫,本是来惯了的,便想着这次的询问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就催促了他们几句。

谁知侍卫们却是把她拦了下来,还令与她随行之人亮明身份。待到一切确认完毕,侍卫们拿出一个单子仔细看了半晌。

“陛下有令,今日宫内有要事商议。凡是不在名单上的人,都不许入宫。姑娘,您还是回去吧。”

女子高声说道:“你们居然敢拦我?也不怕日后娘娘怪罪下来么?”

侍卫们的神色一下子古怪起来。

陛下都不好了,娘娘还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于是半分也不理会女子的吵闹。

女子恨恨地甩了下帕子,扭着身子回身上了马车,离去了。

宫中常客都会被拦下……段溪桥和傅倾饶对视一眼,都有了不好的预感,想着实在不行的话就悄悄溜进去。

谁知二人表明身份出示了腰牌之后,侍卫们半分也不为难,直接放了他们进去。只是在二人并肩而行之时,好生提醒道:“陛下有令,召见段大人。明姑娘的话,是太后娘娘要寻你。”

语毕,竟是有一个侍卫行了过来,跟在二人身后。

傅倾饶心知这人定是得了什么密令,必然要盯着他们中的一个去往某处。细细查看了番,她发觉那人是在跟着自己。

她抬眸朝段溪桥看了一眼,见他轻笑一声,她便与他道了别,朝太后的宫殿行去。

身后的侍卫一直不紧不慢地跟着,半分也不肯停歇。

路过花园处,傅倾饶闷着头走,脚步不停。侍卫也加快了步子,随行左右。

待到路过院中的池塘时,傅倾饶由于走得太快太急,脚下一滑,眼看着就要栽到池塘中。侍卫赶紧上前几步,伸出手去想要将她拉回来。谁知他的手还没碰触到她,她的身体便敏捷地往侧边一闪。

侍卫呆愣了下,便因了收不住的惯性而‘噗通’一声栽进了河里。

傅倾饶片刻也不耽搁,当即朝旁边的假山闪身而去。等到侍卫回过神来探身上岸时,她已经跑得远了。

往日里的皇宫,虽气氛沉闷了些,好歹还能听到些欢笑声。可是今时今日,却只见脸色灰败的宫人们低着头走,神色紧张,半分喜色都无。

傅倾饶急急地小跑着。

她有些明白过来为何太后会在这个时候见她了。

她如今的身份,可不是温家女儿,而是明大人膝下的大小姐!

当日明大人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出言将她救出,便是极其看重这个女儿,甚至冒着触怒皇帝的风险也不在乎。

既然如此,那么拿捏住心爱的失而复得的大女儿,就也拿捏住了明大人!

太后打得一手好算盘!

趁着无人之时,傅倾饶突然飞身而起,朝着目的地飞速掠去。

远远可闻有声嘶力竭的吼声。

傅倾饶循声而去,便见大殿之门紧闭,外面跪了十几名官员,各个神情激动而又愤慨。

她不去管这些人在说什么做什么,她只有一个念头——找到明大人,然后带他出去!

她忘不了,是谁在她鬓发凌乱被人质问的时候,认她为女,救她一命。又是谁从不介意她的隐瞒,真正是像待亲人那般,待她很好。

如今,待她那样好的人,恐怕就跪在这附近,与他的同僚一起,做着危险的事情。这种关键的时候,一个不慎,或许就会满盘皆输。停留的时间越久,便越危险。

而且,太后那边还在惦记着明家!

傅倾饶躲在暗处细细查看,没有在跪着的人群中看到明大人,顿时心急如焚。她朝院中之人大致扫了几眼,又别过眼,细看那紧闭的房门。好生思量了下,她转而去到那屋子的窗户处……

不多时,傅倾饶已经停在了屋子里面。

桌边站了黄公公、明学政和段溪桥三人。

明知段溪桥会寻黄公公,也猜到了明学政应该在屋里,可傅倾饶看到这一幕,还是有些讶然。因为他们三个正分立在一张桌子的三个角,正气氛紧张地冷冷对峙。

傅倾饶朝里面的屋子看去。只见上面隆起一个鼓鼓的包,是个人形的模样。再往上看,便是那鬓发花白的男子露在外面的脑袋。

她踌躇了下,又多看了几眼,才最终确定,床上那个苍老的人,正是楚涵宣没错。

眼看他苍白的双颊与双唇隐隐泛出些青色,傅倾饶暗暗皱眉。

这让她想到了帷帽下陶行江的模样。

对于傅倾饶的到来,段溪桥只懒懒地抬眼看了下,便转眸继续去瞧黄公公。

明学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