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阔凭鱼跃-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痛快!不过义士所说有一点不准确——田虎和方腊已经不能算是绿林了。这两家匪寇决心叛逆朝廷,去年就称王称帝了!”
宋江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据说两人还相互勾结,要平分大宋江山。这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啊!”宿元景点点头:“不错,关于两大贼寇勾结的消息还没有完全落实,所以大家商议了,还是先不要禀奏皇上。”他停了一下,仿佛是为自己身为清流派而依附了童贯等奸臣的意见,先“报喜不报忧”蒙蔽皇帝而惭愧,但马上他就振作起来,他提醒自己,清流派与权臣是不一样的。权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下事不如自家事”,而清流派考虑的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控制住宋江这支新生的军事力量,为将来与权臣们分庭抗礼而增强实力。
想到这里,宿元景饱含深意地望着宋江说:“义士心中所想的是为国出力,保境安民,但做事情必须有自己的力量,因此我等会为国家设法周旋来保留梁山的军马,希望义士不要辜负我等的一片苦心啊!”宋江知道他说的我等是代表着一大批官员,心想我梁山将来就是你们眼中的一颗棋子,但我今天就要把这个棋子的根基盘实。
他双眼噙泪,再次跪倒磕头:“老太尉对我梁山兄弟恩重如山,我宋江万死不能报答太尉恩德。”见宿元景好象很满意自己的表现,他接着说:“梁山头领多数皆忠义之人,愿意报效国家,肝脑涂地,虽有个别弟兄生性顽劣,但质朴义气,天地可鉴。然宋江虑将来招安定位之后,恐少数弟兄受不得朝廷法度约束,故还请太尉准许他们解甲归田,或投身商贾,或食利鱼米,一来可省去一些麻烦,二来可让朝廷知道我等自削臂膀,甘心归效。不知太师意下如何?”
宿元景觉得很突然,他不放心的问:“会有多少人离去?是否会影响根本?”宋江见他的样子,知他心中所想,答道:“梁山本有人马五万,头领近百,小可估计将来剩下三万可战之兵,四十忠勇头领。”“噢?这样就是说,人马要少一半,头领更是所剩无几?”
“太尉明鉴,梁山上的头领、弟兄多半本也是质朴平民,因为生计所迫,性命之危而铤而走险,其中不少人有家有业,象种田的、盖房的、打鱼的,这些事情他们拿手,拿刀拿枪的上阵打仗并非他们所长。原来在山寨的时候他们都有很大的用处,在梁山那一亩三分地上也自己出产很多东西,所以梁山并不是一味靠劫掠生存,但今后我们的军队也是吃军饷的了,所以他们若跟着军队四处征战就不合适了。再者,梁山现在还有不少岁数比较大的弟兄,加上打倭寇和御辽兵几次战斗中伤残的弟兄,我想都给他们一个安置,虽不说颐养天年,也让他们能够安心过日子。”
宿元景点头称有理,宋江接着说:“六下来的都是我梁山的精英,其中包括了原来官军中的一些将领,象呼延灼将军、关胜将军,还有秦明、董平等,都有万夫不挡之勇,他们也渴望再为国家效力,光宗耀祖,所以太尉大可不必担心梁山军的战斗力。”宿元景说这样就好。
宋江端着茶杯,咂了一口上好的云雾茶,然后又说:“还有一事,也请太尉斟酌。”“哦,什么事?”“前期呼延灼将军在大名北口前线,施巧计把辽军杀的大败,让契丹上下闻名丧胆。最近小可听说,辽国狼主有举兵报复的意图。若梁山军马都奉诏讨逆,恐边事再开,顾此失彼。”“有这样的消息?辽国又要犯边?”宿元景吃了一惊:“要真如此,还真是个麻烦。”他沉吟了一下:“我记得这呼延灼以前是汝宁兵马统制,要不就让他负责大名一带的边防军务?”
宋江故作惊讶地说:“河北路可是有一个季恩是兵马总管啊,就算让呼延灼还做统制,也大不过那位童贯大人门下的红人呐!”宿元景呵呵一笑:“这你就不用担心了。呼延家族的声名毕竟还在,呼延灼一个人官职高一些没有太大问题,攫升的人再多就容易引起朝议;反正孙学的大名府尹位子一直还没有坐稳,这次干脆就让他占这个便宜,呼延灼在他的手下做个副职的兵马总管不算屈才吧。至于季恩,可以升任大同镇远军的节度副使嘛,反正大同早就是童贯的地盘。”宋江嘴上连称高明,心里却一阵的冷笑:这样一来,无论是梁山还是孙学都要感激他老人家的维护和提拔,别人将来也会把他们看成是宿元景一党的了。清流派号称维护儒学正义,实质上也时刻不忘与其他的门派争权夺利。
第二十四章 黑旋风初识神兵
几日后,徽宗在早朝后特别召见了宋江和刚刚赶到的卢俊义。由于宿元景的提议,廷对的时候双方都没有讲多少实质性的问题,主要也就是效忠的表白和勉进的褒扬,这样使得参加廷对的几个大臣,包括童贯等人发表对梁山军未来处置和梁山头领任命的意见还没来得及发表,皇帝已经一甩袖子走了,搞得几个人面面相觑,只有宋卢二人和宿元景看着这几个人心中暗笑。
第二天,宿元景和公孙胜巧妙细致地背后运做下,皇帝将与招安、褒奖和任命有关的几道旨意迅速发出,让童贯、杨戬等人大惊失色:梁山人等啸聚山林,虽多犯国家法度,然忠心未泯,愿毁巢入籍,效力朝廷,特予褒奖;殿前太尉宿元景招安梁山有功,擢升武陵侯,从二品晋正二品;济州知州张叔夜招安梁山有功,兼任内多有功绩,升任山东提举学政,正六品晋正五品;河北路兵马都总管季恩抵御辽寇有功,擢升镇远军节度副使,节镇雁门关,由正五品晋正四品;枢密院副使蔡卞出大名,掌北京留守司,节度大名禁军;大名府尹孙学抵御辽寇有功,加同知大名军节度使事,正四品晋从三品;呼延灼系国家栋梁之后,在胶东和河北均战功彪炳,特别恩授大名禁军兵马副总管,冀西防御使,正五品;东京禁军奉国军兵马副都管符德安才能卓著,升任威盛军兵马都总管兼知徐州军政,权知威盛军事,从四品晋正四品;赦免梁山自宋江以下人等的一切罪衍,愿意从军者可授予禁军军籍,编入威盛军,暂受枢密院北面房节制;宋江授徐州防御使、威盛军兵马副总管,正五品;卢俊义授同知威盛军兵马事,滁州防御副使,从五品;关胜以下战将二十二员(关胜、秦明、董平、花荣、徐宁、孙立、索超、雷横、黄信、宣赞、郝思文、韩滔、彭屺、单廷圭、魏定国、欧鹏、邓飞、吕方、郭盛、凌振、龚旺、丁得孙),授正副统制,品级分别是从六品和正七品,吴用以下文员十一员(吴用、李应、穆弘、戴宗、李俊、杨雄、朱仝、樊瑞、朱武、裴宣、宋清),授各幕僚散职,从六品到正七品不等。
童贯气得要马上进宫见驾,请皇帝收回成命,被手下亲信劝阻道:万岁圣旨已下,断无收回之理,唯今之计,去与杨太尉等商议,从长计较。童贯虽对宿元景挑唆皇帝,越过他这个枢密使任命官员武将感觉怒火中烧,但也知手下说的是实情,只得狠狠地哀叹几声,怏怏而去。
夙愿终偿的宋江非常低调。在东京城南一处临河的酒楼二层窗口前,他与花荣、柴进凭栏远眺,汴梁城阑珊的夜色尽入眼帘。灿若星河的灯火,林次淅比的楼宇,纵横有致的街巷,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一不昭示着这座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的繁华。醉情于灯红酒绿中的人们没有几个感受的到这种浮华背后潜伏着的深重的危机。
大宋朝自诩为天朝上邦,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然而,此刻的大宋盛而不强,不但疆域较之汉唐多有不如,而且对外的态势也极为被动,整个就是外敌环伺:在北方,多年对辽战争胜少败多,让人无尽头疼;在西面,与小小的西夏也多年纠缠不休,再加上一个时不时生事的吐蕃;南方的大理如今早就不承认自己的属国地位,联合着百越、缅甸等几个小国,虽然不主动进攻大宋,但也对边防是一种不小的牵制;即使是原本以为天堑的东面茫茫大海,也时常有来自扶桑、高丽、琉球、吕宋等岛国的骚扰,不但让沿海的城镇广遭涂炭,也使大宋颇为倚重的海上贸易受到不少的影响。
在国内,由于多年的对外战争,官员的贪污腐败,以及皇室的奢华侈糜,中个财富已经耗费巨大,虽有神宗一朝王安石变法,推行熙宁新政,但因措施不力,贪官污吏中饱私囊,层层盘破,故而百姓生活依然负担沉重,各地饥民啸聚山林的事情屡见不鲜。由于几大奸臣多年来一直把持着“内寇甚于外患”的靖绥政策,对国内的反对势力采取高压打击,致使矛盾不断深化,各地绿林愈剿愈多。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当权者并非不知,只是不愿承认罢了,老大个中华已是外强中干。
宋江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而且知道的越多担心就越厉害。以前在梁山的时候多少也知道一些与山寨无关的国家大事,现在与朝廷高层接触的多了,对朝中的弊端了解得愈发透彻。
房门一响,徐宁陪着公孙胜进来。宋江与公孙胜已经有差不多一年没见面了,两人都抢前几步,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大家嘘唏了一阵,纷纷落座叙谈。由于这是张青夫妇经营的酒楼,今晚已经挂出谢客牌,楼里楼外都有不少弟兄在暗中戒备,所以几个人可以无所顾忌的交谈。卢俊义已经领着来时的仪仗堂而皇之地回梁山去了,所以现在这些人就是梁山在东京的全部首脑。
公孙胜把这一年来在皇帝身边的情况简要讲述一遍,并重点谈了一些皇帝最近对于梁山以及对内政外交的看法。柴进呵呵地笑道:“现在道长成了皇帝身边的幕僚了,外面都在把道长比做当年唐太宗身边的徐茂公了。”徐宁也笑笑:“什么徐茂公啊?道长现在已经成了皇帝的老师了!”宋江一愣。公孙胜说:“真倒也不是这么说,我与赵诘是半师半友,他在修真方面是全听我的,在国事方面能听我的一半就不错了。”宋江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自己无比尊崇的天子竟然已经被公孙胜彻底驯服了,自己以前的顶礼膜拜现在看来真的很可笑。
大家又议论了一些朝中大员的情况。徐宁很不甘地说:“要不是顾及那些大臣可能的非议,我们梁山弟兄的官职也不用压得这么低,有好多人还不如原来的职级高呢!”宋江与公孙胜对视了一眼,宋江解释道:“我们梁山弟兄聚义本就不是为了要升官发财,而是要保境安民,报效国家,接受招安是为了今后为国效力的时候有个名分。何况一来我们还寸功未立,皇上怎么能凭空就给予高官厚禄,二来朝中官员对我们多半还是不了解不信任,所以今后的官级还要大家自己来努力。”
柴进问:“咱们梁山一百零八个头领,大哥为何只要了三十六人的名分?”宋江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说:“你觉得我们所有的弟兄都拿到台面上吗?”柴进一想也是:固然有些人还不想当这个官,就算每人现在都发顶纱帽带着,备不齐有不少人也不是这个材料,他们可能更喜欢江湖漂泊,打打杀杀,或者做个商贾,为富一方。于个人而言,每个人都被看做梁山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山寨而言,有些人潜在暗中更容易做事情。花荣说:“这也是让人家逼的。我们梁山弟兄一下子百多号人都入朝为官,别人是否不被惊吓我不知道,但那童贯老贼就不会答应。我觉得来的时候,在途中伏击我们的人与童贯脱不了干系。那几个家伙虽然没有留下什么身份凭证,但用的是上好的神臂弓,刺客的力量也很足,怕是军中的好手。”
柴进问宋江:“现在高俅、蔡京二贼已除,下一个是不是就应该是这个枢密使大人了呢?”宋江一沉吟:“除掉他也不难,我只是担心朝中大臣再无人知兵,一旦国家有事,连个居中调遣的人也没有了。”徐宁在脑中把全国上下的武将扫描了一遍,摇摇头:“哥哥说的也是,眼下别说朝中大将,就算找遍全国,也多是匹夫之勇的多,独当一面的少,能够有资历有威望号召各军,调度全国的,真的不好找啊!除了童贯在西北历练多年,对军事不是太外行,就是那个蔡卞有能力调动全国军力,应付意外的战事。”宋江撇了撇嘴:“蔡氏兄弟在朝中兴风作浪多年,比他人好去哪里?”柴进问:“那我们就任凭那厮的欺凌?”公孙胜想了一下说:“据我的观察,这位枢密使虽然位高权重,却是个忧郁寡断之人,对自己的荣华看的比什么都重。我可以暗示一下他应该与梁山捐弃前嫌,然后公明兄不妨再直接找他谈,不信他不改变立场,最起码要让他不敢公开与梁山为敌。”
大家慢慢地把话题转到下一步将要遇到的各方豪杰上面,宋江说:“梁山既然已经受了招安,就要为国家出力解忧,少不了与昔日的同道刀兵相见。”柴进说:“能谈则谈,能不伤和气最好。”公孙胜也插言道:“看几大势力,方腊最难办,田虎次之,王庆倒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花荣、徐宁也说:“如果能象武松、杨志在太行山那样,用江湖义气说服各方势力就好了。”大家陷入了沉思。
虽然梁山上下都在为招安后的破旧立新而忙碌的飞奔,但有一个角落里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镇静,一帮人依旧干着自己手中的活计,仿佛别处的喧嚣与他们无关似的。凌振、汤隆、樊瑞加上魏定国带着一群亲信喽兵和工匠正全力以赴地研制着新式的火器。
魏定国是有名的神火将,他对战斗中各种可能应用火器的条件、场合和战法有很深的研究,所以他成了这货人中的一员,而混世魔王樊瑞完全是因为师傅公孙胜不在山寨,而被邀请来参加的,毕竟经常研练丹药的道家对于各种材料的应用以及炉火的掌握还是很有心得的。挑大梁的依然是凌振、汤隆。自从在大名北口一战中大显身手之后,梁山上下对于火器这一新式的武器十分的敬重,大家道听途说地把那几门火炮吹嘘地无比厉害,其实只有这里的几个人心中最清楚这些火炮的实力。
由于火yao的成分、身管的强度和装填、发火等方面的缺陷,这会儿的火炮还只能说是早期产品,射程近、射速慢、威力小成了凌振们的心病。所以他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想着在大队人马离山之前,搞出一个段落来。除了这种火炮之外,这些火器爱好者们在研制的还有突火枪(射程五六丈的火焰喷射器)、火铳(单人使用的小型身管火器)、一窝蜂火箭(火yao助推的集束羽箭)、轰天雷(人工投掷后爆炸的球型火器),以及与抛石机、连珠弩、翻板陷阱等各种其他攻防兵器相结合的奇门火器。如果这些“火神爷”都研制成功,梁山军的实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一肚子好奇心的黑旋风李逵偷偷摸摸地来“火神班”探望,见里面的人个个都烟熏火燎地看不清脸色,便站在一边呵呵地笑。魏定国见了,拿了一杆突火枪出来,问:“铁牛老弟,一个人在这里偷偷地乐什么呢?”李逵指指魏定国,又指指在棚子里忙碌的其他人说:“都说你们这里叫火神班,俺看着应该叫灶王爷班才对啊!”话没说完又忍不住大笑起来。魏定国耐心等他笑完,晃了晃手中的突火枪:“给你个新玩意玩玩,如何?”李逵接过这个黄铜打制的长管子,翻过来复过去地看了半天,说:“这么大的烟袋杆,给俺做什么?俺铁牛又不吃那一口。”棚子里的人轰的一声都笑了起来。魏定国一本正经地对他说:“这个东西连宋江哥哥都当作宝贝的,你不要?看我教给你玩。”他带着李逵走出十几步到了宽敞之处,先打开药门放进去十几粒药丸,塞好引线后关上药门,又从管子的后面抽出来一截二尺长的活塞杆。李逵看的目不转睛:“这个玩意还好变戏法来。”见魏定国将引线点着,等嗤嗤的引线燃进药口的一瞬间,他猛地一推活塞杆,呼呼呼,一长串的火球从管子前头蹿了出去,飞了二三十步之后才落地,地上几处稀疏的野草顿时猛烈地烧了起来。
李逵蹦着高向后退了几步,瞪着那双大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魏定国放下突火枪,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大声问道:“怎么害怕了,铁牛?”李逵这才回过神来:“呃,呃,嗯?谁说我害怕了?”棚子里的人们又是一阵哄笑。汤隆和樊瑞也走了出来,汤隆拿了根也是长管子模样的火铳说:“铁牛胆子比天大,怎么会害怕呢?我这里的玩意更好玩,要不要也看看?”李逵雄赳赳地说:“不就是会喷火的铜管子吗?谁害怕?说吧,你的怎么就比他的好玩?”汤隆也不多说:“看见那边山崖上的那棵小松树?”李逵抬头望去,果然二三百步外有一枝松树从石缝中探出来,他刚要问如何的时候,耳边嘭的一声大响,对面的松枝摇摆一下,断枝、松针纷纷凋落下来。李逵的大眼睛又瞪了起来,看看对面,又看看汤隆手里还在冒白烟的铁管子,揉了揉耳朵说:“这个厉害!”混世魔王樊瑞平素与李逵关系不错,问他:“铁牛,你说究竟怎么厉害?”李逵迟疑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哦,打的远,哦,反正厉害,我没看清楚啊!”几个人实在忍耐不住,抱着肚子狂笑起来。李逵有些下不来台:“你们干嘛笑话俺,俺真的没有看清楚啊!”还是樊瑞知道他的脾气,怕他真的发起脾气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便说:“铁牛没看清,就让汤隆再发一枪吧。来来,铁牛,哥哥再给你个好玩的,你肯定喜欢。”李逵这才把气放下去,在樊瑞胸前捣了一拳:“还是老魔对铁牛好。说吧,你的又怎么玩,咦,终于不是大烟袋杆了。”见樊瑞掏出一个小西瓜大的铁球,点着引线,对李逵说:“把耳朵捂上,瞪眼睛看着。”他一抖手把铁球扔到十几丈外,轰的一声炸开来,飞沙走石,浓烟滚滚。等浓烟散去,樊瑞拉着李逵走过去一看,地上炸出来一个三尺来深,七八尺宽的一个大坑。李逵拍拍脑袋:“俺的娘啊,还是老魔的这个家伙最厉害!”
第二十五章 为国事梁山整军
清晨,梁山大寨,虎头岩下。
初夏的晨风中,三面梁山军的战旗猎猎飘扬,战旗的主人分别是步军左寨头领赤发鬼刘唐、步军左寨将校摸着天杜迁和云里金刚宋万。战旗下,身着黄色战衣的梁山军卒们正随着一声声集合哨音在迅速地列队。山崖上下草木葱茏,一片翠绿,不知名的野花从虎头岩的石缝中努力的钻出来,恬着小脸绽放着,在初升太阳的照射下精神抖擞。同样精神抖擞的是那些在队伍中身姿挺拔的战士们,他们来自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身世经历,有着不同的年龄相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曾经坚信,梁山就是他们自己的家园,身边的就是自己的兄弟叔侄,可是今天他们就要经历一次身心的蜕变: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要离开这支队伍,剩下的人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离开这里,离开他们亲手建设和保卫过的家园。虽然如此,他们的脸上依然保持着镇定和坚毅,因为他们现在还是这个团队的成员,现在还是光荣的战士。
按照计划,梁山军将在接受朝廷招安前后,陆续将年龄较大,或者身带伤残,不便于跟随部队长期辗转作战的兵士,以及那些为部队服务的匠作人等安置下山,有组织地分别前往各自新的岗位。为了这项工作尽量不过分刺激大家的情绪,影响山寨正常的训练和警卫,同时尽量少惊动各相关的州府官衙,给今后的秘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需要离开部队的近两万名人马要按计划分批离开梁山。前期已经走了一些人了,而今天正是步军左寨裁减的日子。
宋万与其他两位头领一起挺身站在队伍前面的一块大石上,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他难过啊。
作为水泊梁山最早的头领之一,年过半百的宋万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了,这山上,这水边,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他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从白衣秀士王伦,到托塔天王晁盖,再到及时雨宋江,他和杜迁、朱贵是仅有的几个三朝元老。没有他们就没有林教头的逼上梁山,也没有断金亭的火并王伦,其他人等自然也就未必今天能在这里,有一百单八英雄大聚义的惊天壮举。身材很高的宋万武艺稀松,历来在山寨的排行中不受重视,可是想当年正是在他山寨草创的时候,带领为数不多的弟兄屡次打败周围州县的官军,从而声名远振,连远在河北沧州的柴进都对他们刮目相看。为人朴实厚道的他不计较个人在山寨的排名,他知道后来上山的头领,从豹子头林冲开始个个都比他本领强,有的还是原来的大将军、大富豪、大侠客,大字识不得一筐的自己怎么能去和人家争呢?好在头领们之间讲究的是江湖义气,一视同仁,宋万忠厚老实的性格也使得他在山寨有着不错的人缘,大家平时都很关照他,危险的战斗,艰难的任务,几乎都拦着他不让插手,所以这十几年他一直过得很平安很开心。
可是今天他没有办法再开心。一来是梁山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就要放弃义军的名分和身后的山寨了,二来是他平素十分相熟的老弟兄中有许多人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