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阔凭鱼跃-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噢?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徽宗好奇地打断公孙胜问道:“那宋江是否也是修真之人?”“嗯,也算是吧,”公孙胜含糊其辞地回答:“他得赐玄女天书,自然也要进行修炼,不过他才智愚钝,所修炼的也不过是上天为了摄其心魔的法术,与陛下修炼的法门相差的太远了。”

“哦,是这样,好歹也算是同门了。”徽宗若有所思地说:“不过我听童贯说,此人在湖北不思进取,这么多日子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绩。”公孙胜闻听,气不打一处来,心想果然是童贯老贼恶人先告状,背后捅刀子:“按说我道教门下之人不应该是这样啊,如果真是这样,我就要替师尊去清理门户了。”

他低下头装作掐算的样子:“不对啊,已经有战报送到东京来了,而且还是捷报呢!”徽宗对公孙胜早已是绝对的相信:“也许是朕这两日没有上朝期间的事情吧,待我传童贯来问问。”“不必了,殿帅府现在就有人在修真宫外等候参拜三清祖师,陛下找他来问问便知。”

果然,从殿帅府的承事指挥使成方圆的口中,徽宗得知宋江已经会同上官青云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了王庆的大半主力,心中很是高兴,对宋江的看法也开始变化了。公孙胜趁热打铁:“这都是陛下近日来潜心修炼的结果啊,有三清祖师的保佑,玄女娘娘指派宋江等人来为大宋效力,陛下日后无忧矣!”

不几日,前往东京活动的神行太保戴宗带回了消息:在入云龙公孙胜的撺掇之下,皇帝已经下旨,送东京调一批粮草给宋江的威盛军和上官青云的湖广军,并严令周边的官府衙门抓紧筹集、运送后续的粮草给养,而且下旨特别恩准湖北安抚使上官青云在光复的湖广北路随时任命从六品同知州事以下文武官吏,就地征集后勤所需,并可招募兵员,只要事后及时向朝廷备案就可以了。条件是,要求上官青云统领部下及威盛军在三个月内全面歼灭王庆的叛军,届时将对有功人员另行封赏。圣旨之中还对宋江等人的忠义大加褒奖。

宋江闻听大喜过望,赞不绝口的夸奖公孙先生果然好手段。他兴高采烈地亲自到襄阳城中向上官青云通报这一好消息,上官青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本他提出这样的上奏只是为了确保朝廷能够顾及到前线的不易而及时发放粮草,自己以湖广路节度副使的身份任命七八品的知县和统领已经算是越权行事了,而今朝廷的批复居然让自己有了任命副知州和统制官、团练使的权力,实在有些难以置信。他连忙向宋江索要圣旨和朝廷的批文,宋江却摇摇头没有,现在得到的只是这个消息,正式的公文还要等些日子。

上官青云略有失望地长吁一口气:“老弟原来是跟我说笑,怪不得这些话听起来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宋江正色道:“非也,小弟怎敢跟大哥开这样的玩笑?我说的都是实情,只不过我的信使跑得快,官差动作慢而已,估计再有几日公文便会到达襄阳。”见上官青云依然一副不相信的神情,宋江有些发急:“如果公文与我说的不同,宋某愿领四十军棍!”上官青云见宋江着急起来,心中多少信了几分,但想想朝廷法度还是难以接受宋江的说法:“四十军棍?你叫老哥哥如何下得去手?这样吧,你我二人以明年一年的俸禄为注如何?”

宋江回到营中连忙召集众将,商议道:“钦差不日到来,我军兵员、粮草皆无后顾之忧矣,正好进兵求胜,作为对朝廷褒奖的回报。”众将皆称是,商议即刻进兵,直抵王庆叛都房州的外围——宝康!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军师吴用沉吟半晌:“王庆终非蠢人,自会给自己留好后路。如果我军大张旗鼓地攻城略地,王庆见不能敌,必会进山远遁,我军获得全胜难矣!”宋江闻听,心里激灵灵想起初次见上官青云时老将军说的断王庆后路的话,忙命人取出大幅地图,与众人一起观看。

见宝康突房州之前,竹山隐房州之后,武当居房州之左,列房州之右,房州三面是山,即使城池不保,也可随时隐匿山中,或逃往武当入河南,或逃往竹山入陕西,抑或向南逃往藏匿于巫山之中。

宋江转脸在人群中寻找戴宗:“你来说说目前王庆的实力和兵力分布情况。”戴宗一直负责着军中的情报工作,对王庆方面的部署变化每天都在研究,见宋江叫他便走出人群介绍说:“我军进剿王庆以来已经消灭叛军五万余人,不过由于王庆命令手下不断的从百姓中征募新兵,所以他现在大约还有七万多人,其中包括三万左右没有经过训练,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新兵。”

他边说边走到地图跟前,大家都主动地给他让出一块地方:“房州有王庆的近卫部队一万人,其中还有他一直自诩战力超强的铁卫军三千人,另有大约五千新兵在房州附近;荆门以南包括荆州大约有叛军一万五千人,其中新兵一万多人;襄阳败军大约两万人现在被集中在宝康,这些都是王庆的基本部队,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过新败之后士气低落,现在由唐三长统领。。。。。。”

“唐三长不是荆州的守将吗?”双枪将董平插话道。“我军襄阳大捷之后,王庆闻讯便缩回房州,而且强拉着唐三长也到房州来,所以史进他们才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复荆门的北三县。”金枪将徐宁也插话说:“这个唐三长是王庆的把兄弟,号称无敌狮王,行军打仗很有一套的,在荆州一带很有威望。听说他还是王庆的大舅哥呢。”

宋江清咳一声,制止住了大家的七嘴八舌:“戴院长说完了吗?”戴宗向周围众人笑了笑:“唐三长最近与王庆的意见分歧很大。原本在荆州的时候,他就不赞成王庆分兵来对付我们的主张,两个人就曾发生过激烈的争吵;我军在襄阳获胜之后,唐三长对王庆提出的集中兵力固守房州的意见也是不同意,不过没有办法,被王庆硬逼着离开荆门北上。李山彤据说伤的很重,所以王庆现在只能依仗唐三长了。”他略微停顿了一下:“此外还有将近两万叛军分布在各个州县,不过大多是没有战斗力的新兵,而且很分散,对我军没有什么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王庆军中名将司马琳已经好久没有露面了,估计是身负重要使命,也许就是为王庆把守后路的人。”他转头看了看宋江:“大体的情况就是这些了。”

宋江点点头:“不错,你们的情报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不过今后还需要作的更细致。嗯,注意继续查找这个司马琳,同时要注意观察唐三长的动向,回头你专门向我讲一下这个事情。”见大家都不再说话,宋江向吴用示意,请他讲解一下作战企图。

智多星正一下冠带,开口说:“大家刚才已经都听戴院长讲了叛军的情况,很显然,现在王庆是把主要的力量都集中在房州周围,要与我们决战。只要我们打赢这一仗,其他的地方就唾手可得。不过大家也看到了,房州的地形十分诡异,王庆如果感觉不对就可以轻易的躲进山里,那样我们就比较棘手了。所以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重点不是能不能打败王庆的叛军,而是能不能把他堵在房州城里。大家来看”,他指着地图讲解:“房州离宝康不到百里,房州离山区不到三十里,如果我们在宝康的行动迟缓,虽然取胜,但也无法阻止王庆逃逸。所以我的想法,一是在房州周围提早设下埋伏,争取关门打狗;二是宝康之战以围困为主,绕过宝康直扑房州,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好,此事要绝对保密,连上官大人那里也不要提前通报”,宋江严肃地说:“现在连附近乡下的普通百姓都知道,我们军中因为粮草匮乏,不得不按兵不动,王庆那里也肯定会得到这样的信息。趁着官府运送的粮草还没有到,王庆以为我们不会马上动手,我们就打他一个迅雷不及掩耳!众将归座,听我传令!”他自己也回到桌案后坐好,然后依次分派几路人马——董平、雷横带一个步兵军潜伏在房州南面,林冲、刘唐带一个步兵军潜伏在房州西面,两路人马要潜匿行踪,任凭其他地方打得再紧张也不可轻举妄动,只要封住房州进山的路径,捉拿城里逃出的漏网之鱼就是大功。李应、徐宁、鲁智深、杨雄、李逵等带步兵、骑兵共五个军一万余人加上凌振的炮兵兵发宝康,一定要将宝康围困住,暂不与唐三长决战。军师吴用暂领其余兵马,接应各处,等待时机突击房州。见很多人脸上露出不解的样子,他笑了笑:“我要和卢员外一起去拜访武当。”

第五十四章 窥前景狮王惆怅

房州城内顺天宫,王庆脸色阴沉地听医官报告李山彤的伤情。李山彤是昨夜才由亲信手下用马车载着缓缓地进入房州的。当时王庆闻讯后马上感到心中五笔沉闷,想要立即前往兴师问罪,但看到那个原本英俊潇洒的年轻人如今已经被绷带包裹地像个粽子似的,他的心凉了半截。现在听说李山彤已经双目失明,成为废人,他不禁露出一份失望。王庆挥手斥退了医官,自己在大殿上踱来踱去——原本对李山彤抱了很大的希望,准备把他扶持为自己的臂膀,今后好来压制唐三长那样的人,所以他计划着连自己的女儿也嫁给李山彤,没想到就这样废了。人自己废了不说,襄阳一仗还断送了自己一半以上的实力。作为久经战阵的统帅,他很清楚一个老兵与一个新兵之间战斗力上的巨大区别。三万精锐一战而亡,而且军中几个作战最勇猛的悍将也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李山彤这个废物!王庆不禁在心中狠狠地骂了一句。自从自己称王开始,自己的把兄弟、原来的全军统帅、号称顺天军神的唐三长就跟自己过不去,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用心,所以他这才煞费苦心地以一方重镇不可轻失为名,安排唐三长去守南面的荆州,然后让高深莫测、一向清心寡欲的司马琳去神农城整饰后方,从而形成了襄阳方向军师统帅方面的真空。自己的另一个大将张奇前些日子指挥不利,这样才让年轻的李山彤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按照襄阳的情况,顺天军破城取胜,其实只是个时间问题,如果李山彤得此大功,在顺天军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王庆也可以很自然地把军权从唐三长这样怀有二心的手下手中逐步收拾回来。现在自己苦心栽培的李山彤却让他大失所望,而且将顺天军整个置于危险的境地,自己也不得不向唐三长低声下气地恳求,请他统领集结在宝康一带的重兵抵御梁山军的进攻。毕竟唐三长在军事上的才华是无人可以否认的。

烦躁和愤怒涌上王庆的心头。想想要把唯一的宝贝女儿嫁给永远也不会为自己出什么力,再无出头之日的一个废人,想想将来有人在自己和女儿的背后指指点点,说这就是那个瞎子的家人,王庆心中感觉无比的反感。突如其来的震怒使他做出了一个关系重大的决定:他让殿外的侍卫立即持自己的宝剑去把李山彤斩首,理由是此人作战不力,贻害国家,罪不可赦。震怒之下,身边的近臣竟然没有敢出头拦阻的。

等忠实的侍卫奉命前去诛杀李山彤之后,他又开始琢磨另一个让他寝食不安的人——唐三长,如何处理这个曾经是自己的兄弟的对头呢?这个家伙会不会利用自己的声望,自己在军中的隶属、自己的妹妹是王妃而取得的宫中的机密消息,来对抗自己的命令,甚至将来取而代替自己的王位呢?突然他冲座位上跳将起来,朝着外面大喊,让人马上把刚才的那批侍卫唤回来,前命取消。等侍卫们慌慌张张地飞奔而去,王庆双手抱着脑袋,颓废地坐在那里,许久没有动弹。

虽然从荆州带出来的一万精兵已经被王庆强行拆散编入各个队伍,几个亲信也被调去房州,但唐三长还是很快就得知了李山彤被诛杀的消息。之后,他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有小半个时辰,没有人敢进去挑战那房间溢出来的浓烈的想要滴血一样的杀气。最后还是唐三长自己推门出来打破了令人不安的局面:“去通知各位将领到这里来,我要训话!”

在宝康将领会议上,唐三长没有过多的与大家讨论关于如何与敌军交战的具体问题,而是向大家通报了李山彤被诛杀的消息。随后他一反常态地表示,顺天王诛杀败军之将是为了激励军心,使完全正确的,它唐三长完全理解和支持。今后凡是有对顺天王不忠,或者作战不利的将领,他一定会秉着对顺天王负责的态度予以严惩。

当有将领指出,李山彤是在身负重伤之后才导致全军溃败的,而此前李山彤一直指挥部队保持着优势局面,并没有出现任何不忠于顺天王的言行。像这样的忠勇之士顺天王应该大力褒奖,怎么能诛杀呢?闻听此言,唐三长拍案而起,一边大骂为李山彤叫屈的人士叛逆,一边要抽出佩刀斩杀此人。幸而其余将领纷纷出头劝解,唐三长这才怒火稍消,把那人赶出大帐了事。

随后,唐三长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对大家说:“诸位,眼下我顺天军大战在即,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而我们所在宝康就是这场战斗的关键点。樊城失手之后,大宋官军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这里。宝康再失利,我们除了退往山中再做流寇别无他途。你们愿意再去做流寇吗?”厅中众将异口同声:“不愿意!”唐三长脸色冷峻:“大家都知道,宋军的人马有两支,一个是老冤家上官青云,另一个就是绿林叛徒——宋江的人马。上官青云不足虑,他手下的一万多疲兵守成有余,要是敢来趟这趟浑水,只能是血本无归,因此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打败宋江!”

见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自己讲,唐三长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统领大军纵横荆湖的气势:“我们在宝康有将近四万人,而宋江的威盛军据我了解最多也只有三万,就是说,我们在兵力上绝不输于他,而在zhan有天时地利人和。只要各位听从本帅的号令,各司其职,我们就能够在此一举击败宋江!”看到各位将领的情绪也都提升起来,他传下命令,让各营从即刻起加强戒备,一面加紧训练新募集的士兵,一面征集粮草,准备与敌人死拼到底。

难道唐三长真的有十足的信心与威盛军打下去,并战胜之?离开临时帅府的众将中有人还是有些忐忑。当晚,宝康城中辈分很高的将领、唐三长的老部下曾藩借请示军令之际,向唐三长探听虚实。唐三长在四下察看,确定的确没有人在暗中监督和偷听之后,才对老友长叹一声:“不如此大唱高调,我马上就会变成第二个李山彤啊!”脸上的黯然神伤令曾藩不禁愕然。

之后两个人窃窃私语了好半天,唐三长对老部下坦言目前的胜算只有三成。曾藩试探着问,既然没有必胜的把握,何不退而求其次,暂避梁山的锋芒,之后再迂回到威盛军的后面去偷袭上官青云的襄樊?无敌狮王想了想:“能如此最好,宋江怕也不是个善与的。再说房州的三弟是不会同意也不会允许我们这么干的。”

曾藩压低声音对自己的老上司说:“听说大王这些日子情绪非常不好,连范希圣范先生都受了斥责。”“斥责?”唐三长叹了口气:“听说是他手边没有趁手的家伙,不然老范就要人头落地了!”“大王这样做就不怕失掉人心?”“人心?从他登基称王之后,做过的事情有几件是得人心的!”

曾藩不甘心地问:“难道就这样完了?没有一点扭转的余地?”这下子两个人沉默了良久,还是曾藩说:“咱们老弟兄对大帅你都非常信任,你可不能把大家领到绝路上去呀!实在不行,干脆我们就此抽身,另立门户?”唐三长闻言浑身一震。他抬起头用惊异的目光望着对方,最后艰难地摇摇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不会去做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曾藩面色再次黯淡下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大帅不肯,那就一切各安天命吧!”

第五十五章 宋江拜山入武当

千年灵秀地,庄严武当山。

宋江一行人沿着窄窄的山路向武当的主峰金顶攀登着。山中苍松翠柏,在薄薄的积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精神。走在最前面的是浪子燕青,身形矫健的他早已不满足在路上行走,而是时不时地跃上路旁的树叉向四周打量,活像一只不安分的猴子。他身后是混世魔王樊瑞,道家出身的他是梁山军中除了公孙胜之外的又一个奇人,所以上武当山拜访的名单中肯定少不了他的。他一边走路,一边不断地回头向宋江等人介绍关于武当山的情况。据樊瑞说,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主要的建筑集中在紫阳宫。现在紫阳宫的掌门(实际也就是武当派的领袖)是玄叶真人,他有六个师兄弟,据说武功都很高。不过武当门中武功修为最高的还不是号称武当七子的这些人,而是他们上一辈的三位师叔,据说已经出神入化,深不可测。

宋江笑了笑,说:“内家功夫真的如此厉害?为什么你也是内家功的传人,可论武功却连铁牛也打不过呢?”樊瑞辩解道:“我虽然也是学的道家内功,可我师傅只教了我三年就辞世了,而且这三年中他教我的多半是些基础功夫,剩下的主要是炼丹、观星以及一些奇门遁甲的法术,所以我的内功离成手还有些距离。”大概是觉得这样说没什么面子,他又补充道:“谁说我打不过李逵?虽然我学的只是皮毛,但打他时绰绰有余,只不过。。。。。。我是让着他的!”宋江与美髯公朱仝并肩而行,闻听此言,两人同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带上朱仝是军师吴用的主意,他说朱仝修炼的是与武当道士相近的内家功夫,武功上的沟通也许会更好地融合彼此间的关系。了解内家武功的人大多都知道,与外家功夫相比,内家功最难的就是基础,如果基础打得牢靠,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终会有不错的结局,碰上机缘巧合,数月之内武功精进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不像世间多数人习学的外家功夫以提高个人的力量、敏捷为主,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遇到极难突破的瓶颈,想要提高自己的实力,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招法和路数。樊瑞虽然只跟原来的师傅学了三年,论力气又不如李逵大,所以与黑旋风相比还处于下风,但经过前段时间入云龙公孙胜的点拨,内功修炼方面已经步入正轨,功力正在日渐攀升,假以时日,武功早已定型的李逵肯定有一天会被樊瑞超越的。

小李广花荣紧跟在两个人的后面,虽然前面的人一路谈笑风生,但花荣却是一脸的严肃,赖以成名的弓箭一直低握在手中,随时可以迎击偷袭的敌人。走在最后面的是老教师周侗和他的得意弟子玉麒麟卢俊义。本来计划中拜访武当山的人之中是没有周侗的,可热衷于武技的老教师怎么会放过见识平素江湖上罕见的内家功夫的机会呢?

平时紧随在宋江周围的几大护卫——吕方、郭盛、孔明、孔亮并没有跟来,因为宋江讲此次上武当是礼节性的拜会,人多了给道士们会有不必要的压力,再说加入真正双方闹翻,名单上的人几乎都是武功高强,已经足以自保,再多些人也许会更加累赘。所以吕方等人带着五百亲军在武当山下等候,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跟上山来。当然,军师吴用也不是对武当毫无戒心,他背着宋江,暗地里安排活闪婆王定六和刚从高丽国回来的鼓上蚤时迁偷偷地上山,在僻静之处观察武当道人是否有异动,以便山下人马随时救援。

此刻,宋江等人已经临近半山亭,从亭中闪出两名小道士缉手行礼:“请问各位施主,可是要上紫阳宫吗?”宋江上前一步:“在下乃是山东宋江,奉谕旨在湖北平叛。久闻武当大名,特地前来拜谒,还望道兄指点。”那两人听说宋江的名字愣了一下,对视一眼之后,其中一个年龄略大一些的道士说:“既然是宋公明大人拜山,我等马上就去宫中禀告,还请几位在此亭中稍歇,品尝一下武当特产的茶叶。”另一个小道士闻听,转身就向山上跑去禀报。却见他身形敏捷,几个箭步就已经蹿出老远。周侗捻着颌下短须:“不错,武当门下无弱手。”

看看天近午时,闻听山上紫阳宫中钟磬齐鸣,远远望见一队老少道士涌出山门,刚才上去汇报的小道士更是如飞一般飘下山来,落在亭子之前大气不喘:“掌门师伯又请各位施主上山。”此时名闻天下的张三丰还未出世,武当虽然名头不小,但还不象后世那样可以领袖武林,所以也还没有什么山上必须解剑之类的规矩。卢俊义见这里离山门还有大约三四里之遥,又见适才小道士露的这手轻功不同凡响,所以争胜之心不禁涌出:“公明哥哥,看来真人们已经在山门等候,若我等慢慢行去,恐有托大之嫌。莫若我们快步赶去?”没等宋江回话,他朝燕青使了个眼色,又跟老师周侗点了点头,手臂轻轻地托住宋江,运起轻功快速向上飞奔。其余众人醒悟过来,也纷纷运功跟随而上,三四里山路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宋江觉得身子轻飘飘的,知道是卢俊义暗中相助,也运起自己那只能算是三脚猫的轻功,想尽量减轻卢俊义的负担。转眼之间已经来到山门前,众人停下脚步,倒是卢俊义、宋江、燕青第一批到,花荣和周侗紧随其后,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