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阔凭鱼跃-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攻山的队伍靠撞大运似的探路攻山,十有八九不会取胜。唯今之计就是利用吴用事先定下的规则中不限制几路人马联合攻山的漏洞,用人数上的优势多方牵制住山上的兵力,然后突出奇兵,寻隙而入,方可一举成功。

正说话间,唐斌已带人撤到山下,朱仝又将雷横军中的主要将领都请来一处,三支人马的头脑们聚在一起商议。

雷横原本谋划着自己带人攻上去的,因而军中请来了花和尚鲁智深、美髯公朱仝、解珍解宝、陈达、鲍旭等一干猛将,见朱仝力邀三军协作,又把吴军师的用意讲明,这才同意合兵一处。

鲁智深是众人中年纪最大、威望也最高的,便当仁不让的发言:“洒家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作提辖的时候,相公就常教导我等,开兵见仗要重视地形地物,说不懂天时地利便算不得统兵之将。依洒家看,不如一把火烧上去,吴军师的阵势自然就破了!”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没料到大和尚想出的办法如此匪夷所思。唐斌迟疑着说:“眼下树木苍翠,怕不利于放火吧?”雷横白了他一眼:“就是能烧也不许烧!真想把军师哥哥烧死不成?”鲁智深哈哈大笑:“洒家就是这么一说。只要吴军师认输也就罢了。”

邓子雄手下的周迅说:“如今咱们人马多过山上数倍,还是那招适才朱仝将军之言,分头袭扰牵制,让守军不能兼顾,之后奇兵制胜吧。”唐斌点点头:“打仗固然要凭力量,但往往少数几个人就可以影响大局。”跳涧虎陈达也说:“一般来说,最容易防守的地方守军却最不重视,倒是易攻难守的地方常常被攻方选择的攻击点,守军都会加派人手防备。大家不妨反过来想一想,若是我们来守山的话会如何布设?”丧门神鲍旭插话道:“登山偷袭的办法很多,什么攀登悬崖,什么欲擒故纵,什么引蛇出洞,什么声东击西,总之不外乎几类,要么你把守军调动起来,让他疲于奔命,寻机歼灭,要么你把他牵制住,寻隙杀到他的背后,前后夹击。”

唐斌和邓子雄的手下思路被梁山好汉们激活,纷纷发言献计献策。有的说看见山西南面有一处十来丈高的峭壁,有的说在山北面有一道不引人注目的深沟。邓子雄属下的营指挥王远志更是一语惊人:“大家不一定把精力都放在险要上。这山坡坡势还算平缓,咱们找些平缓处,人马散开一起上。守军人少,未必就挡的过来,总有一些能冲上去。”朱仝一手拉着唐斌,一手拉着邓子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家不去分什么派系,团结起来,为了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天大的困难也没什么可怕的。”几个人对望着,齐声夸朱仝讲得好。

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度陈仓建奇功

当下报名攻山的三支人马彻底合在一起,公推邓子雄和雷横统一指挥调配,刨除前面战斗中已经被判阵亡的之外共有二百二十多人,从中选了练过轻功、身手矫健的十几人跟着解珍解宝作为奇兵去寻找可以偷袭上山的地点。剩下的二百多人分成四股,由雷横、邓子雄、唐斌各带一股,从三个方向选坡势平缓之处直接向上搜索攻击,作为佯攻来牵制山上守军的注意力。朱仝带着第四股人马在最后面策应。大家说好,相互之间不要距离太远,随时可以相互支援。遇到守军阻击的时候不要硬冲,应马上就地防守。总之要为解珍他们创造条件为主。擅长轻功的王远志和陈达暗自在众人的掩护下偷偷地另寻路途上山。

王远志跟着陈达远离大队转到小山北面的一片小树林前。两人对视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就是这里了。从这里向上望去,满眼都是树木,什么也看不见,但估计山上若有人的话,也很难看清手下的情况。两人把浑身上下又收拾了一遍,各持单刀悄悄地拨开树枝摸上山来。远远地听见其他方向已经传来隐约的喊杀声。陈达带着王远志并不直接向山顶走,而是斜着向西边侧着朝山上摸。

按照两人在山下的约定,王远志跟在陈达身后大约两三丈远,不时的在树木后隐藏自己的身形。这样既可保持与陈达的联系,又让守兵同时干掉两个人变得更加困难。行不多时,忽见陈达在前面把身形已矮,停住了脚步侧耳细听。王远志也连忙藏在一棵大树之后紧张地向四周观望。

就见陈达等了一会儿,向王远志做了个不要动的手势,然后慢慢地伏在地上向前爬去,不一会儿他又四手四脚地爬了回来,示意王远志向后退。直到退出五六丈远,陈达才伏在王远志耳边低声说:“上面有埋伏,有一端空地,没有树,咱们换个方向走,还是你跟在我后面。”王远志相信陈达的警觉,点点头表示同意。

两人换向东走,过不多时陈达又停了下来,观察了一会儿,示意王远志跟上来,然后低声说:“我扔颗石头吸引上面的人,你看我的手势迅速冲到那里。”他指了指前面一棵粗大的树干。王远志点点头。陈达从地上摸了三块小石子,看准了方向连着扔出两块,然后把手一招让王远志纵出去。两块石子连续落到十几丈外的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像有人从那里走动。王远志趁机飞快地纵到那棵大树下隐住身子。就见陈达接着把第三块石子也扔向刚才那个方向,自己也悄无声息的运轻功纵过来。

两人略一喘息,运起壁虎功攀到树上,透过树叶的间隙可以看到右前方十几步外,接着突出的山石有一道低矮的石墙,石墙里面有三个手持连弩的威盛军士兵正交头接耳。一个说:“刚才分明是有人踏在落叶上,怎么不见人影?”另一个说:“会不会有人玩声东击西,从边上要绕过来?”第三个声音说:“绕个屁,两边到处都是陷坑,只能从咱们这里过。你们不要分心。”

树上的两人对望一眼,心想幸亏上了树。过了片刻听下面有人说:“你们俩在此盯着,我去报告什长。”接着轻微的脚步声渐渐远去。陈达见守军只剩下两人,机会难得,便朝王远志点了下头,两人从树上运起八步赶蝉的功夫,直落到石墙之内。

两个守兵见有黑影从天而降,举起连弩就准备射,早被钢刀架在肩上动弹不得。陈达顺手点了二人的穴道,赶紧与王远志一人一个把守兵扛到边上树木茂密处放在草丛中。两人接着俯下身来静观其变。刚做完这一切,就见那去报告的守兵带了两个人奔了回来,到石墙边没见到留守的二人,三个人低声议论起来,其中一个小头目摸样的守兵大概是认为闯关的人已经从这里过去了,把脚一跺,转身带了同伴们向上就跑。陈达、王远志连忙在后面远远地跟了过去。

行不多远,就见前面的人把步子放慢下来,很小心地东绕一下西绕一下,走出十几步后才又快步离去。陈达两个摸上去在草丛中仔细察看,见里面安了不少的兽夹和陷坑。二人不禁出了身冷汗:若非跟着守兵上来,没准两人就会落入圈套。待过了此关,前面离山顶就不远了。

两人竖起耳朵细听,发现左侧隐约有人说话。陈达、王远志小心翼翼地挪过去,拨开树叶,见吴用和黄信正在二十几步外的一块大石头上面一边向下张望,一边谈论些什么。王远志心中大喜,便要冲过去活捉吴用,被陈达一把扯住,在耳边轻声说:“仔细埋伏,切莫功亏一篑!”王远志心中一凛,便收住脚步。不一会儿见有士卒来向吴用报告说西面悬崖那里有人正攀崖偷袭。吴用点点头,让黄信带人去增援一下。随着黄信的命令,吴用四周的草丛里、石缝中走出来六七个守军,跟着黄信急匆匆地离去。

陈达与王远志耳语了一会儿,自己悄悄地挪到吴用所在大石的正下方,冷不防露出身形朗声喊道:“吴军师,末将陈达奉雷横将军命令攻山,已经闯上来了!”话音未落,从附近又跳出三名守军,端着连弩将陈达围在当中!

吴用点点头:“好,终于攻上来了。难道只是你一人上来的吗?”话还没说完,忽听身侧有人答言:“非也,末将也来了!”就见王远志从另一个方向纵身而起,手擎单刀直扑吴用。智多星吴用忽地收手一挥,两条铜链凌空而出,一条缠在王远志持刀的手臂上,另一条缠住他的一只脚踝轻轻一扯。王远志冷不防失去平衡,落地不稳踉跄倒地!

吴用忙走过去用手相搀:“尊驾是邓子雄的部下吧?学生出手冒犯,没有伤到吧?”王远志从地下爬起来,瞪大眼睛望着吴用,心中暗暗吃惊:没料到文质彬彬的吴先生出手不凡,俨然也是武功在身!吴用拍着他的肩膀说:“既然尊驾能杀到学生身边,攻山便算成功。权且休息片刻,待我传令。”吴用让下面的守兵收起兵器去点信炮。转眼间三声信炮宣告这场攻山演练到此为止。

第一百九十四章 融合三军归一统

当下吴用带了山顶的众人下山,沿途遇到的一队队攻山的人马都发出热烈的欢呼,满脸笑意的吴用也不吝溢美之辞地不断夸赞遇上的攻山人马的头领,并招呼他们这就各自带队返回大营休息,明早军中要召集大会总结今天的演练。

虽然最后也算是胜利的一方,可仔细想起来总觉得有些不对味。邓子雄带着人马回到自己的营盘,却一刻也坐不住。他对来向他祝贺的好友、另一位来自京师禁军的军指挥使郑奎说:“咱们过去总以自己是京师禁军,御林精英自居,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马,尤其是这些归顺过来的降军,以为他们不过是山贼流寇土包子。现在看来颇有些夜郎自大、井底之蛙了!这次攻山演练让我看到了部队训练上的差距,看到了其他部队中好手如云,也看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郑将军你来的正好,你要不要随我去唐斌、雷横他们那里,与他们好好亲近一下?”

郑奎多少有些惊讶,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平时常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从不轻易服人,今天为何却如此一反常态,故此邓奎也很想看看他还会做出什么不寻常的事情。两人一路走一路聊,先来到雷横的营盘。正与朱仝在一起交谈的插翅虎雷横马上迎出门来,一开口便对于邓子雄今天的表现给了很高的评价,说他是禁军中少有的优秀将领,虽然在攻山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但在其他方面有许多是雷横们要学习借鉴的。

邓子雄、郑奎很少听到梁山旧部对他们的正面评价,心中很惊讶也很高兴,只是他们不知道其实这是吴用对梁山旧部反复特别交代的,要对来自于京师禁军中的友善正直的将士主动做出友好姿态,以此来融合整支部队。几个人语法说得高兴,朱仝趁机提议说大家一起去唐斌营中,被对方豪爽之情感染了的邓子雄马上予以赞同。于是四个人又来到山西人马的营盘,这边田虎、唐斌闻讯早已在大帐门口相迎了。

作为曾经的义军主帅,具备着战略眼光的田虎当然已经窥透吴用此番演练的用意,回想起宋江同他谈过的天下大义,他马上就告诫了唐斌等手下将士,从这次演练开始千万不要再对禁军将士有不礼貌的言行,不要破坏了吴军师的良苦用心。听说外面巡逻的兵士报告说邓子雄、邓奎与朱仝、雷横联袂而来,田虎眼睛一亮,赶快拉着唐斌接了出来。

邓子雄没料到田虎也在这里,而且很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到来,想起前日在中军帐中对田虎不友好的言语,不禁面有窘色。田虎却仿佛早就忘却了曾经的不快,热情地引众人落座,开朗地与大家攀谈,邓子雄其实生性率直,见此情形再也按捺不住,主动起身向田虎抱拳赔罪。英雄相惜,相视一笑泯恩仇,田虎与邓子雄四手相执,彼此间的目光中都充满了友好和善意。

那边朱仝微笑着对在旁边仍有些迷茫的郑奎问道:“郑将军,您认为今日的攻山演练能最后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郑奎想了一下:“我已经听说了,是王远志那小子与雷横将军的手下胆大心细,深入腹地,方让吴先生认输的。”朱仝微微一笑:“这只是结局而不是原因。”

这句话说得邓子雄也不明白了,凑上前来准备洗耳恭听。朱仝索性起身走到大家中间,正色说:“之所以王远志和陈达得以成功地到达山顶,主要在于三路攻山的人马能够精诚团结,携手合作!”见大家都被这句话所震撼,插翅虎雷横不由得站出来给自己的老搭档帮腔:“固然吴军师摆下的阵势变化多端,但世上没有一个阵势是没有缺点的。这个缺点就是他们人少,许多地方他们守不过来,或者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只有很少几个人。所以攻山只能发挥我们人多的优势,把他可以调动的活子都限制住,这样自然就会有空子可以钻。”

朱仝接上说:“我们在梁山是熟悉吴军师的用兵,但也不清楚这次吴军师的底牌。这就多依仗邓将军和唐将军在前面几次不成功的攻击摸清了吴军师大体的守卫兵力分布。那几个让邓将军、唐将军小遇挫折的地方有吴军师手中的半数人手,那其他的地方呢?就算可以通过人员调动来弥补,在我们后来的多点齐攻之下,就变得捉襟见肘了。所以我说,这次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团结合作!”郑奎和唐斌都不约而同地叫道:“对啊!”田虎笑吟吟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暗暗地对吴军师钦佩不已。

第二天吴用在中军帐召集众将,在会上首先公开讲述了由派到各队的评判官对昨日攻山演练的评语,又请各带队将官简要回顾了他们当时的思路和表现。他让人抬出一座沙盘,俨然就是那小山的摸样,上面的峰崖沟壑历历在目。众将中又许多人是第一次见这东西,忍不住呼啦围上来对着沙盘指手画脚,评头论足。

唐斌把手一拍:“早有这个东西,昨日攻山哪里还需忒多周折!”郑奎在边上哈哈一笑:“你道这沙盘做来容易?”唐斌见禁军将领主动与自己搭讪,心中也不再有以往的隔阂:“你以前用过?可知道此中奥妙?”郑奎摇摇头:“只在步帅府中见过一次。听说做起来甚是复杂,花费巨大!”

吴用待帐中议论声渐低,请众将归位落座,扭头请宗泽元帅府的那位幕僚发言。那幕僚恰是这沙盘的主人:“各位将军过誉了,学生制作这沙盘花费还在其次,对地形的了解却是首当其冲,劳心劳力自不必说。不过为了各位能清楚自己的表现,为了吴先生方便与各位的讲评,学生劳累通宵也在所不辞啊!”

众人听此人言语中虽有不少表功之意,但也是在帮威盛军,于是一齐道谢。那幕僚受了众将的吹捧,大觉脸上有光,心满意足地起身告辞。吴用送到辕门,暗中塞给他两个十两的金锞子。幕僚面不改色地放入袖袋中,笑吟吟地去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方腊含泪别故乡

吴用回到帐中,就着沙盘将昨日演练的前后过程详细点评了一遍,说得众人如梦方醒,又如痴如醉,对吴用的排兵布阵心悦诚服,也对朱仝说的成功的关键是团结理解的更为深刻了。吴用宣布巳时将昨日参加演练的部队带到辕门,军中营指挥以上将校也要再次聚集。

到了巳时众将云集,除了昨日参演的四百军卒之外,各营还有不少将士到场,足有两三千人,场面盛大,许多人都不清楚要做什么,但听一声号炮,吴用走上高台,朗声宣布对昨日演练中表现突出的将士予以表彰,王远志、陈达、唐斌、周迅都名列其中。这让各营将士为之一振。吴用又宣布给参演将士每人奖励一朵大红花。

此言一出,鼓乐齐鸣,早有中军军令司官裴宣带人捧花上来,给众人披红挂彩,一下子各营将士群情激昂。吴用随即宣布,去往昱岭关增援的部队有所调整,由山西义军、山东义军和京师禁军各抽调人马混编组成,邓子雄的名字赫然在列,这让京师禁军的将士更是情绪高涨。吴用又宣布,午时二刻,全军杀羊会餐,下午全军拔营出兵。这下子全场马上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酒宴过后,吴用带着三万五千人马向东南方出发,朱仝、雷横、田虎、唐斌、邓子雄、程通带一万五千人向西南方出发。吴用特意不在增援昱岭关的人马中安排厢都总管级别的将领,而把指挥权交给田虎,这样更便于田虎统一调遣人马,自己带了秦明、董平、舒淇美三个军副都指挥使,郑奎、楚云飞、司徒闻(以上为原京师禁军将领)、耿恭、张雄(以上为原先田虎的手下)、鲁智深、杨雄、杨志、黄信等军指挥使以及数十名战将径直向宗泽大军靠拢过去。

部队行不多时就收到江南招讨使、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宗泽的将令,威盛军主力暂归襄阳军节度使上官青云指挥,为左路军,约五万人马,取道甬州南下。此外,宗泽命令为淮北张俊为右路军指挥,指挥河北西路、淮北路共四万人马取道衢州南下,自己指挥京师禁军五万人为中路军直取金华。外围官军中以福建三万军马为南路军攻温州,江西军马两万取仙霞岭,淮南军两万人配合扬州节度使张所的苏北军两面夹击限期攻打昱岭关,山东经略副使张叔夜暂镇杭州接应粮草。二十几万大军要将方腊余部一举围歼在浙西和浙南。一时间小小的浙江地面上狼烟又起,方腊仅存的一点势力眼看就要被连根拔起。

就在二十几万宋军气势汹汹的再度加速扑来的时候,大越国军民正随着他们忠于的皇帝方腊陛下一起登上了去往海外新疆土——台湾的船只。

小小的台州港因为一下子涌入了大大小小的几十只海船而显得拥挤起来,尤其是其中的十多只帆桅高耸、体型巨大的巨无霸格外引人瞩目。台州是浙江南部的一个渔港,当地人对船并不陌生,只是他们平日里见得多的是那种三五丈的渔船,就算是偶尔能见到一些海船也不过十丈大小,而这次见到的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不说百姓觉得震惊,就连方腊也对这些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方腊上次在杭州曾经见识过宋江搞来的这种大海船,只不过现在设身处地的上到船上才愈发觉得这船不同一般。就拿他目前待的这条大船来说,长四十丈,阔十余丈,型深也足有四丈有余。舱面上有三大三小六根桅杆,其中后面艉楼上的两只副桅可以放倒。三根主桅高有十余丈,上面还有可以容纳五六个人的大刁斗,用以居高观察。每根桅杆下面都有一个直径丈余的大绞盘,用于升降帆蓬。船尾双舵也是用的绞盘,可以更快的调整航向,利于在风浪中航行和作战。

之所以提到作战,是因为这船上下装备了许多的武器,不单是舱面上建有女墙和垛口,艏楼、艉楼也都留有大批的箭孔,而且在舱面以下的甲板上向两侧各安置了十来门火炮。虽说火炮已经诞生多年,用于作战也并非稀奇的事,但在船上装有大批的火炮这还是方腊们没料到的。看上去整条船更像是一座可以在海上活动的城堡。

说它是城堡也不过分,大海船的艏楼高有三层,而艉楼更是达到四层,加上舱面以下的舱室,平时远洋航行时也足可容纳八百人。由于这次是前往并不算太远的台湾,所以所有的船都尽可能地腾出地方来装载转移的大越国军民,所以这条船现在足足搭载了一千二百人,显得有些乱哄哄的。

乱哄哄的人群中,一位短衣打扮的精壮汉子笑呵呵地迎着方腊走过来。被石宝专门从台湾派回来迎驾的大儿子石金贵刚要向方腊介绍,方腊微笑着抬起手来阻止了他:“如果方某没记错的话,你就是活阎罗的阮小七?”

当年阮小七曾陪着天王晁盖和宋江参加过绿林大会,与方腊见过一次面,如今见他过了十几年还能认出自己,小七很是高兴:“方大王是第一次乘船出海吧?就让小七来临时尽一些地主之谊吧。”方腊亲热地来着这个一向以心直口快、嫉恶如仇而闻名江湖的山东汉子的手:“真的要拜托你们了!小七啊,你也快四十了吧,怎么还像个孩子一样没个打扮呢?”

阮小七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穿着,呵呵笑道:“没办法,整天风里来浪里去的,也习惯了,哪里能像大王你那么讲究呢。”方腊关切地问:“多年不见,也不知小七成家了没?”阮小七又笑了笑:“回大王的话,孩子都老大了!”

故人见面话自然少不了,小七一边陪着方腊在船上四下里游走,一边不停地招呼船上的水手让乘客们尽快安顿下来,转瞬间船队已经离开台州码头,升起帆蓬扬帆向东边的大海深处驶去。方腊站到艉楼最高层的将台上恋恋不舍地回眸渐渐模糊地陆地,一时间心潮澎湃,忍不住有些热泪盈眶。阮小七看出方腊的心事,劝解道:“大丈夫讲究的是,拿得起来放得下,就像这海上的波涛一波连这一波。方大王无需过度思恋,总有一天可以打回来嘛!”

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瀛洲太子进策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早,窗外日迟迟。”徽宗赵佶一觉醒来已是巳时。因为梦中得了一个吉兆,大抵是意味着往后一段时间内将国运昌盛,所以赵佶心情不错。他一边与早已醒来的爱妃调情,一边吟唱起不知何人所作的一首古诗。见圣驾今日心情好,趁两人起身整理衣物,爱妃更是卖弄般的打趣道:“此既非草堂又非阳春。万岁爷可是文不应景了。”徽宗呵呵一笑,呼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