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阔凭鱼跃-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芽,从太宗时的一千八百万两到哲宗时的六千万两,北宋朝廷的国家收入一直为历代之最,即使是边祸不断的局面下。徽宗虽然矫情于文墨丹青,但对国家的大是大非还是看的懂,只是不愿意铺下身子去管,所以他起用一班重臣来代理朝政。以往他对四大奸臣颇多倚重,是因为这四个人不但擅长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让他感觉到很受用,而且这四个人的确有自己的才干——蔡京的理财,童贯的练兵,高俅的吏治,杨戬的外交,都有自己的一套,如果不是他们心术不正,相互勾结,欺上瞒下,也许徽宗年代并不输于王安石变法新政的那段日子。毕竟这一时期朝野上下的能人辈出,就连高俅也算是体育好手,更不要提蔡京这个书法大家了!
然而在高俅意外落马身亡之后,他这一支的势力一落千丈,所以很多皇帝就在其他派别的鼓动下,以“莫须有”的罪名抄查了高俅的家,结果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高俅收授各地官员贿赂的证据(与其他权臣勾结的证据都被负责查抄的官员瞒下销毁了),让徽宗一度哀叹自己是否被蒙蔽了眼睛。三大权臣势力暗自庆贺可以瓜分高俅一派遗留下来的势力空缺,没有想到皇帝对权臣的信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皇帝身边经常有一个人在给他吹风—:重用权臣无异于养虎为患,纲常衰落才是国家危亡的起因。而皇帝偏偏现在对这个人又是宠爱有加,言听计从,这个人就是梁山的首领之一、入云龙公孙胜!
早在梁山好汉们商量谋求招安一事的初期,智多星吴用就明确地指出,欲想使招安有个好的结果,必须先削弱翦除朝中奸臣的势力,尤其是与梁山众人向有宿怨的蔡京、高俅!宋江虽然对此有些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自己弟兄一心为国,皇帝自然会明辨是非,不会再受奸臣的蒙蔽。在梁山众位头领中,柴进、呼延灼、林冲、杨志等对吴用军师的这一说法坚决支持,终于影响了宋江和卢俊义,定下决心不惜精心计议先“清君侧”,所以才有了徐宁进京献宝马和公孙道长的进宫。
自从太师蔡京将公孙胜引荐给徽宗之后,公孙胜很快就成了皇宫里的座上客,他的道行、才华和风骨令同样喜好修真的赵诘十分钦服,而公孙胜修炼出来的仙丹(实际上是神医安道全配制的秘药)也让服用之后的徽宗感到身轻体健,心舒气爽,就连多年未得宠幸的后宫们也受益非浅!就如蔡京事前预料的那样,得了莫大好处的皇帝自然忘不了他这个举荐人,不但赏赐了不少大内秘藏的历代名家书画,就连皇帝御用的仙丹也经常赐给他一些服用(只不过给蔡京的基本都是公孙胜命安道全特别制作,加了慢性毒药的),让蔡京老贼时不时的高呼“皇恩浩荡”,一心做起了“福寿永固”的美梦。
除此之外,公孙胜还经常把徽宗在权臣嘴中听不到的消息传递给他,让他知道了四大贼寇(江南方腊、山东宋江、河北田虎、湖北王庆)之间的区别,知道了辽国、西夏、高丽、扶桑、大理、吐蕃、安南等周围国邦的情形,也知道了民间对朝政和重要官吏的评价。结合着自己在朝堂之上的了解(虽然他并不喜欢上朝临政),结合着从爱人李师师那里听来的包括梁山消息在内的民间传说(朝廷大臣之外的关于时事的评论),天资聪惠的徽宗自然看透了童贯等人对外寇的惧怕和对梁山的仇视,也看到了梁山好汉可以迸发的能量,所以当宿元景提出应当下旨招安梁山,引这邦义士为国家效力的主张之后,徽宗自然不会向以前被蒙蔽时那样的反对,况且原本对梁山仇恨最深的高俅已经不能帮童贯们争执什么了!
一段日子以来,没羽箭张清忙得是不亦乐乎。
水泊梁山在经济上的未雨绸缪是从天王晁盖战死之后就秘密开始了的,到了一百零八好汉大聚义之后,宋江更是痛下决心,不惜把许多山寨干将从作战中抽调出来,投入到对各地的投资经营之中。作为梁山势力在福建一路最重要的代表人,张清现在不仅是龙泉山庄的庄主、福建商界最主要的大佬之一,也成了泉州港上最显赫的风云人物。自从半年前出面收购第一家船厂开始,到如今已经为梁山收购了泉州最有影响的六家船厂中的四家。这些船厂自从被收购之后,对人员和设备进行很大程度的清理整顿,凡是与官府有关联的资金和人员都被用各种方式,很客气地清理出去,插进来大批梁山军中的人手,同时新添了许多造大船用的设备。主持造船的玉幡杆孟康聘请了广、闽、浙三省的行家里手,一起对当时中国沿海常见的广船、福船、沙船,以及远航过来贸易的外国船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建造远洋大航船的新的思路。张清对此也很有兴趣。
虽然以前不是水军将领,但东昌府位于运河之畔,终日也是帆桅连天,不过那里的船跟泉州的海船相比,简直就象是玩具,这里的海船不仅个头大(大的长度在十几二十丈),而且多桅多帆,操作复杂,航速也要快得多。张清曾经跟着海船出行到珠江口一带做生意,那种清爽的感觉让他对航海有了很大的兴趣。如今看着孟康们比划出来的三十丈的大海船,他心里也是十分兴奋,跟着在边上不停的问东问西。
一个贴身的侍卫凑过来,悄悄地在耳边告诉他,北边山上的大哥和三哥到了。张清心中一喜,连忙抽身跟着出来,飞马回到山庄。宋江和吴用是由阮小二、阮下七护送着从海上过来的,跟着来的还有花荣、凌振、汤隆,以及王英夫妇、孔家兄弟、吕方、郭盛等人。从海上来不仅是因为比骑马要快捷,更是因为宋江们有意要体验在大海中航行的心得。
张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山寨的弟兄了,自然是大喜过望,连忙吩咐手下准备接风酒宴,又命人传下话去,谢绝一切来访的客商,自己与庞旺、丁得孙一起,与宋江和众兄弟到后厅叙谈。宋江问了一下山庄近来经营的情况,得知他们又为山寨赚取三十多万贯钱,自然高兴地把张清等人夸奖了一番。吴用在一旁说:“张庄主生财有道,以后小可到这里来打个秋风什么的,庄主可不要再用什么百十两银子打发我哦。”张清知道军师说的是几个月前,山寨因要筹划出兵河北而安排各外庄和商号汇集资金时,自己只拿得出不足千两银子的事情,他赶忙赔笑道:“军师不要笑话我了,当时我也是没有办法,不知道山寨突然用钱,把资金都投在木材贸易和购买船厂上了。”宋江哈哈一笑:“兄弟不要在意,军师是跟你开玩笑的。不过今后我们要想一个办法,如果再想上次那样着急用钱的话,不妨把手中的资产抵押出去,从他人那里换些现钱来周转,这样就不会这样忙乱了。”吴用也说:“是啊,今后我们的生意会越做越大,难免会出现暂时性的资金紧张的状况,何况全部用自己的钱来投资,效率实在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学会多想办法用钱生钱。”张清闻听一时反映不过来,心里思量着大佬们的话,一半会儿也没想出来如何更好的用钱生钱。吴用见张清愁眉苦脸的样子,说:“这些事情我们也是不懂的,都是柴大官人和蒋敬他们讲的,日后教他们发封书子过来,与你详细说明便是。”张清摸摸耳朵,说:“唉,我这等武将出身的,做生意毕竟还是不如他们内行啊!”宋江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当年让你来这里开办实业的时候,山寨弟兄有几个能料到你没羽箭能做得如今天这般?”见张清脸上恢复了自信的神态,宋江接着说:“如今便有一桩大事情让你来做。”张清赶忙询问:“哥哥有什么吩咐?”
宋江对大家说,如今卢员外带山寨的弟兄已经在大名打退了辽国的入侵,按京师传来的消息,朝廷有可能就此下旨招安,所以山寨谋划已久的计划就要着手准备了。
宋江命人取来地图向众人讲解道,中国历来认为神州乃天地中心,周边不过蛮夷之地,实则不然。根据前人经历,中国之外广有天地,有些地方还是别有洞天,其富饶足以与神州相比。如果下一步山寨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除了舍不得军旅的弟兄外,山寨将组织大部分的弟兄另谋生路。将来不仅要把梁山做成神州第一富户,让梁山的每一个弟兄再不为吃喝发愁,世世代代可以过上富足的日子,更要继续为天下苍生尽责,为国家的富强尽力。要做到这一点,山寨不但将在全国各地广兴商号,更要把生意做到海外,让海外的人们也知道大宋的强大,知道梁山人的富足,让梁山弟兄到哪里都能昂首挺胸。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建造可以远航海外的大船,这也是山寨为何让张清在泉州经营并大量收购船厂的缘故。有了这些船厂,梁山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建大船,这些大船不但会在尺寸、载重、速度和抗击风浪的能力上超过以往所有的船只,而且将安装新型的装备和武器,这次凌振和汤隆兄弟就是来给我们的大船装火炮的,以应付将来不可预料的危险。我们华夏子孙有着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我们今后的目标就是创我大宋财富,扬我中华的风尚!
听着宋江慷慨激昂的讲话,大家的心里无不热血沸腾:将来不光是大宋的子民谈起梁山英雄会大加赞誉,就是海外的人士也要高挑大指,说一个好字!
第十八章 宿太尉廷论招安
在朝臣中,宿元景也算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作为四大权臣之外的朝廷清流派的中坚力量之一,虽然他无意去追求权臣们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但也同样得到了皇帝格外的尊重和信任。在朝野内外的士子们心中,他是一个能主持正义,维护纲纪的人物,所以广有一些清誉,自愿认做门生弟子的也很多,他的府上同样也是人来人往,煞是热闹(幸好这个时代没有过去几十年那么激烈的党阀之争)。
这两天下朝回家,宿元景都谢客不出,只是邀几位平素得力的同僚和幕宾一起商量招安梁山的事情。前些年梁山从劫掠过往商贩发展到攻州破府,一度让朝廷恼怒不已,几度调集大军征讨却都铩羽而归,连枢密使童贯和殿帅高俅也弄了个灰头灰脸,梁山的威名一时间超越了后来自立为王的方腊和王庆。虽然近来梁山有改弦易张的迹象,但这招安若是搞得不好,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导致他们重新成为令大家头疼的剧盗。昨日几个人商量了招安诏书的语气,有人提出招安是皇上法外开恩,给一向作恶的山贼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对待他们应该强硬一些,这样才能体现朝廷法度的威仪。另一派则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会导致梁山强人的反感,节外生枝可能造成的意外,是谁也承担不了的,因此还是应该语气缓和一些,多加褒奖。两派意见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搞得宿太尉也没有了主张,只是隐约觉得这份圣旨不好拟。故此今日他特地恳请到后宫见皇帝,出乎意料的是皇上很快就在御书房召见了他。
徽宗的御书房与众不同,清烟缭绕,道声不绝,让不知情的人很容易误认为是到了某座道观。徽宗正与一身道服的公孙胜谈笑风生,听太监说宿太尉到了,便让他进来。宿元景措辞谨慎地将自己这些天的烦恼禀告皇上,恳请皇上明谕,此刻徽宗心情不错,对梁山也有了一些好感,他哈哈一笑说:“宿太尉号称我朝唇枪舌剑第一人,才思敏捷,口齿伶俐。朕让你去传个话,安慰说服那些啸聚山林的子民回归法度,为国效力,这么清楚的事情你怎么都搞不明白了?”见宿元景面露恍然之色,他转头对一旁的公孙胜说:“人道是皇帝乃天子,万众景仰,风光无限,其实这一国之君真的不是好做的,每天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要你来拿主意,烦也烦死了。”宿元景闻听赶忙爬到地上,口称“臣不能为君分忧,万死,万死”。徽宗不以为然地挥手命他起来:“朕知道爱卿忠君爱国,做事缜密,所以才会把国事相托,爱卿何罪?”他接着又对公孙胜苦笑一下:“大臣们处理国事政务,烦了累了,可以一纸文书请辞致仕,朕能退休吗?”公孙胜念声“无量天尊”,微笑着开口道:“万岁乃一国之君,天降大任于君,自然是辛苦,倘若得天下清平,国泰民安,人人称颂万岁是有道明君,万岁就不觉得累了。”宿元景心想这老道拍马屁的功夫甚是高深。公孙胜又说:“自古皇帝禅让之事也是有之,只是万岁现在就萌生退意未免尚早,天下苍生还指望着万岁为他们荡涤尘埃,指点迷津。若有朝一日四海安靖,天下欢歌,那时万岁再讲功成身退,非但百姓齐声称颂为尧舜再世,就是天尊玉帝也会慨叹万岁功德之大成!”徽宗满心欢喜:“道兄吉言,甚合朕心。但愿真有那么一日,朕一定重修天下道观,再塑天尊金身!”宿元景见皇上如此开心,便也跟着奉承了几句,又讨了些关于拟旨的话,便告退出来。就在他拜辞的时候,发现那道长蕴涵笑意的望了自己一眼,隐约有些意味深长……
短命二郎阮小五一个人站在刘公岛上最高的山顶向远方眺望。大哥和三弟载着宋江首领去福建快一个月了,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回来,一路上也不知是否遇到什么大风大浪,可曾平安?虽然常年生活于水上,但与大海打交道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阮小五已经见识过了大海狂暴起来的样子,知道了大海与自己以前生活的江河湖泊的不同。那日宋江哥哥带着众家弟兄来刘公岛,说要乘船去福建泉州,把大家吓了一跳。他和兄弟一起劝阻宋江首领,告诉他大海变幻莫测,这样的长途航行风险颇大,万一有个闪失可担当不起,莫若还是由旱路前往。只是宋江哥哥铁了心要由海路去,一向与弟兄们交好的吴学究不但不帮着劝阻,反而开玩笑说阮家兄弟是胆子越来越小了。后来才知道,山寨早就有了向海外发展的计划,只是有些头领有顾虑,认为对海上航行和海外的情况不了解,希望从长计议。宋江这次坚持走海路南下,就是要向大家表示,如果一味担心有风险就畏惧不前,那么风险就会成为今后道路上永远的拦路虎;只有正视困难,亲自去探索解决困难的办法,才有可能克服这些困难。他还形象地比喻说,不亲自品一口,怎么能知道海水是甜还是咸呢?他还要求今后山寨所有的人员都要努力学习游水,不然将来出门远航就不带他们去大开眼界。据说现在连那个著名的旱鸭子——黑旋风李逵都在水泊中终日泡着,哈哈!
阮小五想到这里,不由得感叹梁山水军中的船只太小了:在水泊中首屈一指的大船在广无边际的大海不过象一羽落叶!看来今后要想办法造适合远洋的大船了。他掉过头来向湾里看,刘公岛处在威海湾的怀抱中,真是天赐的良港。对岸不远的地方一群人正在忙碌着,那是九尾龟陶宗旺带着人正在筑城,将来对岸和岛上会各建成一座城池,互为犄角。在连通大海的两个出海口中,还有着几座小岛,如果将小岛连接起来,凭借岛上这座拔地而起的山岭,还有上次大军退回山寨之时凌振留下的几门火炮,很容易就可以将一起海上来的威胁拒之门外;而岛子与陆地之间这四五里宽的海面,也成为一道天然屏障,让刘公岛轻易不会受到来自大陆的威胁。眼下,湾子里面不过有七八只不大的小战船在游弋,将来这里如果放上百几只大中型的远洋战舰,这里真的会变成不可攻破的堡垒!
忽然身后远远跟着的手下惊呼起来:“五爷,你快看,有船过来了!”阮小五回头望去,只见一艘大船从南边远远地扬帆鼓浪而来。难道是倭寇又来骚扰?他连忙让喽兵下去传令,让各部严加防范,自己眯起眼睛仔细地打量来船,等船近了一些,他惊喜地发现过来的是一个月前从这里出发的自家的船。哦,是大哥他们回来了!他满心欢喜地向山下跑去,准备迎接远航归来的亲人。刚到半山腰,他却奇怪地发现,大船并没有入港的迹象,而是放下一只小艇之后继续向东北方向前进。
怎么回事呢?他一边向码头跑,一边满心狐疑地想,直到见到从小艇跳上码头的大哥阮小二,阮小二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朝廷下旨招安了!”
大船载着宋江等人一路顺风地驶入黄河口,然后逆流而上,直向东平方向。快速的行驶使得舱面上的风不小,刮得宋江只能眯着眼睛。花荣几次提醒他还是进舱休息,宋江执意不肯,现在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点回到梁山。
那日他在泉州安排吴用带着孟康去与造船的师傅们研究山寨重金请人设计的四十丈大海船的图纸,讨论相关的建造细节,自己与张清等人一起着手开始招揽远航海外很重要的资源之一——人才。在来的路上,吴用就与宋江说起这个问题:扬帆出海,单单原来梁山水军的人员是不够的,还需要熟悉海上操船和航路、天气等的水手;海外贸易,首先面临的是与当地人的交流,这就需要通晓各国语言和风俗民情的翻译。同时还需要了解各地对物资贸易的需求情况。毕竟将来出发的四十丈海船的装载量是与常见的小船的货物量不是一个概念的。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提前打算,及早准备。
正当宋江为找到了几个来泉州做生意的南洋商人而大呼侥幸的时候,山庄负责情况传递的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在张清的耳边嘀咕了几句。宋江见张清脸色一变,不知出了什么事情,正要询问,张清冲他使了个眼色。两人到边上僻静的地方,张清神情凝重地说:“戴宗兄弟万里来传书,是从来没有过的最重要的紫色密件,一定有大事发生”。自从戴宗掌管梁山情报机要事务之后,规定了一套情报传递的密件等级,分为白、黄、绿、紫四个级别,平常的各地密报只是用飞鸽传书的白、黄两种等级,其中普通事务的是白色,军务的是重要一些的黄色。张清这里作为山寨在江南最重要的据点,以往也只是接到过一封更高一些的绿色密件,就是宋江要来的这次,用的是密语,是由情报部门的专人辗转接力送达,只能由一百单八将知晓的密级。而等级最高的紫色密件却是前所未有的,相关的规定是必须是戴宗、石秀、燕青三人传送,除了当事人,只有四大首领才可以查看,阅完立即销毁,一旦泄密要求将可能知情这百分之二百的灭口!难怪他一脸的严肃。把手头的事务简单交给副手们,两个人火速赶回山庄。
密件是卢俊义发过来的。两个月前,他带着众家好汉在河北挫败了辽军。得知宋江有意离开山寨南下泉州,他顾不上与大名知府孙学等官府文武多寒暄,便留下呼延灼、索超、燕青等几个头领处理善后,自己急忙赶回山寨主持日常事务。
第十九章 英雄河北会同道
前些日子京师风传皇帝已经知道了河北战事的真相,对梁山好汉的义举大为褒扬,要下旨招安,玉麒麟卢俊义心中就开始着急:宋江哥哥偏偏这个时候离寨下山,万一真的圣旨来了怎么办?可消息又不是很确切,所以他也不好马上把宋江他们叫回来,只能吩咐戴宗等人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随时报告。由于山寨的大头领,诸如柴进、李应等也都不在山上,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情况,他从河北唤回了朱武、朱仝、石秀和燕青,从沧州把柴进也请了回来,免得到时连个商量事情的人也没几个。
果然,没过几日便得了确实的消息,皇帝已经命太尉宿元景前来招安,卢俊义一面安排神行太保戴宗火速去泉州请宋江回来,一面向柴进等人请教,如何布置接旨之事。柴进乃大周皇帝嫡系,对宫廷之事多有了解,有条不紊地指挥各部属分头行事,把宿元景很隆重地接上山来。宿太尉听说宋江不在山寨,心中很不高兴,心想这趟差使要大打折扣了,虽然说圣旨是下给“宋江、卢俊义等”,由卢俊义接旨也说得过去,但自己原想着见了宋江之后好好攀谈一番,密切一下彼此的关系的想法就无从下手了。
自从上次面君讨教机宜,宿元景似乎感觉到皇上对宋江等人的兴趣,在孙学的公私文书中,他也看出了梁山人马巨大的能量,他觉得也许这就是今后自己一派与权臣们对抗的有力武器。虽然与曾经的山贼勾结在一起有违清流士子的本意,但为了将来能够在朝堂上站住脚,为了清流重新夺回国事的话语权,赢得皇上的重用,有违常例的事情也可以例外一下。如果只有这样才能压制住那些把持朝政的奸臣贼子,实现自己一派的施政纲领,为天下黎民苍生谋利益,自己做了日后被清流后人耻笑的意志不坚定者,背上个坏名声也是值了!宿元景心中是这样想。
可惜这个宋公明不在啊!由于卢俊义、柴进等人的盛情款待,宿太尉一行人等在梁山盘桓了数日,在饱览山光水色,领略强盛军容之外,他们也没少品尝朱富朱贵兄弟亲手制作的美酒佳肴。尽管宿元景和陪同上梁山宣召的济州知州张叔夜极力婉拒对方的“辛苦费”,可在下山回京的时候,几乎东京来的每个人在行李车上都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箱子(里面都是红货)。大家的快乐心情多少冲淡了宿太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