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女医-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娘笑道:“却不是挂门边驱邪用的!也不是烧水洗澡用!须得嫩嫩的尖,用来做艾叶青团子用的呢!”

乔四海叫苦道:“这物什这般苦,用来做团子,不是糟蹋粮食么?”

三娘回道:“却是今日做来应景的,你既然不喜欢那苦味儿,我们自吃我们的,你不吃就是了!”

乔四海仔细想想,三娘做的饭食哪有难吃的,陪笑道:“好歹应景尝尝也无妨!”

说是尝尝,那日的艾叶青团子,乔四海比任何人吃的都多。

三人说说笑笑,行至曲江边,三娘便要去折柳枝。

乔四海笑道:“你怎的这多事?这折柳枝又有什么说道!”

三娘笑道:“你不知道?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我却是想永远年轻漂亮呢!”

说罢,折了三枝,一人头上簪了一枝柳。

乔四海取下来,看了看道:“不好看!不若柳条帽儿!”

三娘变笑闹了要乔四海编来带!三人一人一顶柳条帽儿带着回了大将军府。

裴大郎回了府,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三娘折给他的那一枝柳插在了他的院子里面。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而裴大郎却是奔了把柳枝培养成参天大树去的!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裴大郎本着爱惜的心思,奔着把这柳枝儿培养成郁郁葱葱的大树的想法,日日勤呵护,日后,大将军府的后院子多了个池塘,就为这株柳树!

裴大郎插柳去了,乔四海本想睡觉去的,想了想,还是不放心,跟了三娘后头,看三娘做艾叶青团子去了!

先将开水锅放少量的碱,洗净艾叶焯三到五分钟,捞起在凉水中漂洗几回去苦味。把艾叶切碎,放入锅中煸炒,放入糯米粉和水混合均匀。

另取个容器,放入澄粉,加入开水搅拌成团。

将糯米粉面团和澄粉面团放在一起,揉均匀后,放一勺猪油,再揉成团即可。

在案板上撒些澄粉,将绿色面团分成小份。包入馅料。(馅料的品种很多。最普通的就是红豆。又有咸味的、肉的、果味的。凭自己的喜好)

包好后,艾叶青团子表面是光滑的,将青团子放在涂过油的蒸笼上,冷水上锅,用中火蒸10分钟即可。

乔四海看的那是目不转睛,三娘做得那叫行云流水。三娘做好之后,把与乔四海几个做了下午茶,其余的就端出来给大家尝尝鲜!大家吃了都觉得好!〖TXT小说下载:。。〗

只是李烈陛下和司马空空听闻此事,怒斥三娘有好吃的都不惦记着他们,他们强烈要求三娘做一桌子点心吃食带着,大家一起踏青去!

三娘点了头,李烈陛下吸取了上次带着人来,让人家看了吃不到,抱怨连连的教训,微服出巡了,只是踏青的地方换到了皇家园林--畅春园。

既然是要踏青,*光又好,三娘便央了裴大郎去帮他做了一个纸鸢。

古书上有“鲁班削竹为鹊,成而飞云”和“公输般变木鸢,以窥宋城”的记载,《墨子。鲁问》载:“公输子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能连续飞行72小时,这是现代高技无人侦察机也无法做到的。可惜,这种技术早已失传。

不过纸鸢通常在战争中用来传递情报、做间谍活动的,纸鸢可以飞得老高,即便被敌方发现,也奈何不了。好的纸鸢飞得高百余丈,即使是善射者也根本无法射落,裴大郎就做的一手好纸鸢(说不定就是为了军事作用)。

好的纸鸢和放纸鸢用的线的制作方法其实也不简单。首先要“蜡玻璃线”。就是先将一些玻璃瓶子敲得粉碎,辗成尖锐的颗粒粉状,然后用沙锅煮一种叫“牛皮胶”的东西(就是印刷厂装订书籍封皮的那种胶),胶煮好后就把玻璃碎粘在线上,经过一夜的风干,那系风筝的线变得锋利无比,诸事俱备之后,纸鸢就做成了。

那些形状不同别出心裁的纸鸢大都有与之很相吻合的名字,单字的如“钻”如“飘”等;双字的如“麻鹰”“猎犬”;三字的如“黑金刚”“阎罗王”;四个字的最具神采,象“落日余晖”“南征北战”“双鬼拍门”都是响铛铛的名声。

裴大郎闲来无事,三娘有求他必应之,经了一天一夜,为三娘做了一个燕子形状的纸鸢。据裴大郎说,只能算漂亮,不算顶好,可以飞过上京最高的紫禁城。

三娘忙问道:“李烈陛下会不会介意!”

裴大郎笑道:“我做的,他怎会不放心!”

☆、第三十三章 清明踏青

第三十三章 清明踏青

为了自己得一个清静,后日的清明踏青之行,三娘一个都没邀请,只予裴大郎和乔四海说了一声。两人不放心三娘,便要一路,三娘笑笑,应了,做了三人的饭食,拿了提篮装了,出城踏青去了!

三娘这一篮子装的,却是好东西。

清明前后,春暖花开,大地复苏,潜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蛳纷纷爬出泥土。此时,正值螺肉肥美,且壳中尚无小螺蛳,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此时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鹅”和“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

过去买不起鹅的人家,下河塘摸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然后夹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就是一盆好菜。有的就用腌菜卤煮煮,清淡爽口、味道非常鲜美。有的煮熟了挑出螺肉炒韭菜,那是打嘴巴也舍不得丢的美味。

三娘准备了三道菜:一盆子辣子炒田螺、一碗大田螺塞肉,是把螺肉和猪肉一起剁茸,咸中带鲜,香气满口、一款“雪里银”,洁白的芙蓉里嵌入银白色的颗颗田螺肉,装入盘中,宛如一幅明快典雅的图画。

又将桃花置于沙锅之中,用水浸泡30分钟,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红糖,拌匀,做了桃花粥做饭食。

这桃花粥本是唐代汉族寒食节的食物,味道鲜美,富于营养。只是这天启朝没有这个习俗,三娘觉着品着桃花粥看桃花也算应景,便做了来。

只是怕两人不喜甜食,又做了青精饭与两人做主食。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不过日常吃吃也无妨不是。

上京城西有一座并不算高得桃花山,山下泉水奔涌,山上桃花烂漫。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造化,又有了无数天然溶洞群,主要就是那桃花洞。

桃花洞位于桃花山中部,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其中有一处为手捧仙桃,面带微笑的桃花仙子,据说能够找来桃花好运,吸引着无数青年男女来此一睹风采。

三娘倒没想过去求桃花姻缘,只是桃花山脚下有无数艾草,三娘却是想做些艾草青团子应应景,顺便赏赏桃花的。

乔四海听了三娘要去桃花山上看桃花,只是心里暗笑,莫非三娘也思春了,想走走桃花运?

裴大郎也是暗自揣测,隐隐不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这首诗写得真好,完全比照天气预报!

三娘一行兴致勃勃准备出行,寒食节那日却下起了绵绵细雨,到了清明节当天,雨停了,路上还是湿滑得紧,却全然没有影响三娘的好心情。她要去赏花,赏桃花!

乔四海见状,肯定了心中的猜测。裴大郎见状,更为不安了!三娘当真要去求桃花运?

三娘不管两人想些什么,拉了两人,骑了马,出了城。

因刚下了雨,路上行人并不多,更不要说来赏桃花的了。只是这雨打桃花,遍地落红堆积。一阵风过,枝上纷纷扬扬洒下一片片花瓣,天地一色,满目桃红,别有另一番景色。

三娘喃喃道:“风住尘香花未尽,依然俏枝头。梅定妒,菊应羞,桃花开处冠春风。”

裴大郎听得真切,心下微定,三娘果真是来赏花的。裴大郎心里暗自好笑,小姑娘一个举动就让自己心神不定,哪里还有往日的镇定自若。谁人说他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却是没看到他近日的作态。

十里桃花,百里画廊,桃花与春风共舞,行间有燕子呢喃。桃花山上的数千株桃花把一个桃花山打扮得春意盎然,姹紫嫣红。成片成行桃花形成了桃花径,品种更是数不胜数。花形有单瓣的,有重瓣的。花色有红的、白的、还有粉红的。红的耀眼,灼灼欲烧;白的夺目,莹莹似雪。深深浅浅,难以描绘。沿百里桃花走廊,置身火红桃花海,登上桃花海观景台,放眼望去,漫山桃红,百卉飘香,到处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三娘一路牵马缓行,裴大郎牵马随后。乔四海有心离开两人,落在后面远远地缀着,左顾右盼作赏花状,心思却在两人身上打转。

行至半山,三娘却看到几个小姑娘提着篮子,不顾下雨路滑,缓缓前行,往前面的一个山洞中去了。三娘并不知道桃花仙子的传说,转过头问裴大郎道:“那些姑娘去山洞中做什么?”

裴大郎正色道:“去拜桃花仙子!”

三娘来了兴趣,道:“里面有桃花仙子?是真人?”

裴大郎笑道:“只是一个石像,颇像一名女子手捧仙桃,故有此名!”

三娘继续问道:“你怎么知道?莫非你来过?”

裴大郎冷冷道:“我来做甚!只是京中常有女子来拜!四处都有传言,听得一耳朵罢了!”

三娘以为那桃花仙子乃是女子所拜,裴大郎身为男子,被人误会,不好意思罢了!哪知道拜桃花仙子是求桃花的,裴大郎怎会过来!

一来裴大郎心中有她,那还要什么桃花运;二来裴大郎自觉害了两位姑娘,不想与女子有甚么牵扯。莫说拜桃花仙子的多为女子,就算男子均拜,裴大郎也不屑一顾的。

三娘好奇,也只是远远看了一眼,只觉得怎么也看不出那块石头哪里像一位手捧仙桃的女子来着,失了兴趣,出来与裴大郎念叨道:“定是哪位贪图贡品,编了瞎话来哄人的,我怎么也没看出那里像个女子了的!”

裴大郎闻言大笑,一来笑自己太多心,二来笑三娘。人人心中有神,都看着像,越开越像。只有这个小丫头,不但不信,还这样编排人家,却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其事。

却不知道是不是桃花仙子听到三娘的话,生了气,捉弄了三娘。

一路上都好好的,吃罢午饭,下了山,按着三娘的要求,三人去摘艾叶,三娘脚下一滑,没能稳得住,直直扑向前去,正好投入裴大郎怀中。

裴大郎丢了手中艾叶,接住三娘,来了个软玉温香抱满怀。

☆、第三十五章 放纸鸢

第三十五章 放纸鸢

为着这次踏青,三娘做了南北地界各种各样的清明美食以兹庆祝。艾叶过了清明就老了,发苦。不过浆麦草倒也可以做青团子。

把浆麦草捣烂后挤压出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团子。今日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和青团子类似的是温州的清明饼。是用曲鼠草洗净晾干,捣碎后,再放入米粉,(通常是八斤白米粉,二斤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水,揉匀。用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抄好做馅。只是蒸制的时候要放一张柚子叶,一是避免粘锅;二是因为放了柚子后,饼里会多一种柚子的清香,好吃起来口感好多了,包好后放到蒸笼里蒸上25分钟即可.

此外,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的粽子,南北均吃的馓子,四川成都一带的欢喜团,北方的子推饼,潮汕人的薄饼和朴籽粿,泉州人的润饼菜,畲家的乌稔饭,福州的清明粿,以及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

这么多吃的,三娘可不能全做了吧!只选了青团子,粽子、薄饼做了主食。

薄饼分皮。馅两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在热壤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纸。馅分咸、甜两种,由蛋、肉、肝类、腊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馅的称咸馅;用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成为“糖葱”的为甜馅。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

不但主食有特色,配的主菜也很有特色--都跟养蚕有关。

糯米糖藕:将藕刮去表皮、洗净;糯米洗净沥干水备用;酸梅泡水,待用;切去藕的一头做盖用,将糯米塞入藕孔,再将切下的藕盖封上,插上牙签固定;将藕放入高压锅中,加水没过藕,加糖,枣,让藕入枣的香甜味道,又有糯米的香糯,大火煮30分钟;取出,将汁液倒出,藕凉后切片装盘;将倒出的汁液倒入锅内,倒入酸梅水,连同酸梅,可适当调整加入些糖,大火煮,加入水淀粉,勾芡,起锅淋在藕上即可。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长又好。

辣子炒田螺:田螺(提前吐尽泥沙)洗净,剪去尾巴。炒锅倒油烧热,爆香葱姜蒜和辣椒。倒入田螺翻炒均匀后,加少许白酒炒香。加入米酒、老抽、生抽、糖、蚝油、盐继续翻炒,翻炒均匀至入味,关火。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

又有炒芽菜和马头兰。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除此之外,还有两道寒食:

唐代韩有一首《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五侯是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个人互不和睦,他们的门客之间不得往来。只有一个人叫娄护的,很会说话,五侯都很喜欢他,纷纷送给他新奇的食品。娄护把五侯送给他的食物调和在一起,结果成了难得的美味,人们称之为“五侯鲭”。其实,这所谓的“鲭”不过是鱼和肉的杂烩,只因由美味的食品调和而成,味道自然就格外鲜美了。

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蒜丝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芥辣、辣酱、甜酱,。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满满的的五个篮子,提了两趟,才把全部的食物装上了马车,三娘拿着纸鸢坐了马车,裴大郎和乔四海骑了马,去了畅春园。

说起放纸鸢,于三娘来说可算是第一遭,兴致高着呢!一下马车,三娘就拉扯着裴大郎要放纸鸢,李烈陛下和公孙皇后忙着照顾大皇子呢!乔四海也不参与,拿了点心就开吃。

虽然这个小孩子才玩儿的玩意儿,不是特殊情况裴大郎自己是不玩儿的。看着三娘没人作陪,裴大郎还是耐心的陪了三娘放纸鸢。裴大郎把纸鸢往天上一扔,三娘便扯着线在地上奔跑,不过三娘老是不得法,好好的一个纸鸢就没有飞起来过,连公孙皇后看了都摇头。

三娘扯着裴大郎的袖子道:“不是说你做的纸鸢飞得高么!怎的飞都飞不上去!”

裴大郎拿过纸鸢,笑道:“我看你一个人玩儿得挺高兴不是,却不是这样的,须得这样才对。。。。。。”

裴大郎手把手教起三娘如何放纸鸢,却见两人越靠越近,一干人也不打扰两人,只瞧了暗自好笑!

裴大郎很是专心--不能被三娘小看了不是,这个可是他的专业。乘着一阵风,呼啦啦地就把纸鸢送上了天空,湛蓝的天空下,纸鸢悠然自在的飞着。裴大郎把木块给了三娘,圈着三娘,指挥着三娘一手摇木块,一手拽着线,说着要诀,三娘学得快,很快就有模有样了。

可惜来了个不懂事的。

司马空空一来就看到如此暧昧的景象,笑道:“哟!几日不见,三娘和五弟这感情怎的这般好啦!”

三娘这才意识到两人的只是太过暧昧啦!

三娘脸上一红,手中的线落了,纸鸢掉了下来。

裴大郎忙放了三娘,自己去捡纸鸢去了!

乔四海给了司马空空一个白眼,低声道:“就你会坏事!”

司马空空也才意识到--除了三娘,一干人都拿白眼仁看他呢!心道不好,不过管他的呢!今日三娘在,裴大郎必不敢拿他怎样的!待三娘走时,他在想办法开溜吧!

☆、第三十六章 青丝 情丝

第三十六章 青丝 情丝

裴大郎突然离身,三娘觉着背后一凉,还有些不适应似的,三月的天还不算热,三娘打了个冷战,心道:莫非穿少了,春天还是该在捂上一捂的。

裴大郎掩饰了自己的不自在,捡来纸鸢,对三娘笑道:“还放么?”

三娘点点头,道:“当然要!这次我自己来!”

裴大郎便陪着三娘满坡的疯跑,惹了欧阳青青拉了司马空空嚷嚷,只道也要放纸鸢!

司马空空那里去找啊!买了一个来,哪有裴大郎亲手制得的纸鸢好,比不过三娘,欧阳青青也不恼,拿了自己的纸鸢和三娘的纸鸢纠缠起来,三娘走哪,他也走哪,一伙子人笑闹了半日,也算尽兴而归!

三娘拿了纸鸢回将军府,挂在了墙上。白日里玩儿的太兴奋了,到了晚上也没有睡意。三娘躺在床上看了纸鸢发呆,忽的忆起白日里裴大郎环着自己的情景,脸上有些发烧。三娘摇了摇脑袋,试图把那画面摇出自己的小脑袋,可是越是不叫自己去想,越是想得厉害。

裴大郎虽是武将,可长了一张白面书生的脸,虽然时刻摆着冷脸,要出去吓唬住谁,还真不容易。只是一身杀气吓人罢了!

与三娘而言,裴大郎也算面冷心热的人,只是裴大郎青衣布袍的穿着,三娘也没拿他当将军看,莫说怕了。可不得不说,裴大郎是个好看的男人--挺直的鼻梁,慓悍的剑眉,不听话的额发常常落下,微微盖住黑白分明的眼,睫毛不长却很浓密,整张脸看起来端正温和。仔细一看,其实隐隐透着锐气,非常英浚。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个专注的神情,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被吸进去似的,平静而深沉。

越是想着越觉得裴大郎的种种好来,少年豪杰,功成名就,英武不凡,对人体贴(也就对你罢了)。就算坏处,不过是有克妻之命罢了!于二十世纪受过马列主义教育,**思想,邓老理论,三个代表的熏陶的新一代唯物主义**者--洛玥同志来说,这根本就不算缺点好不好!

想着想着,数着数着,洛三娘进入了了梦乡。

可就算是梦里,某人也不客气的来打扰来了。梦中的裴如弓,依旧环着三娘,放着纸鸢,只是那宽厚的肩膀,温热的气息也环绕着她,让她喘不过气来。

夜半时分忽惊醒,谁人翩然入梦来?

惊醒的三娘忽然想起这句诗来,仿佛想通了什么事情,唇角略略扬起,烛火辉映在她清澈的眼眸中,宛如两点璀璨的星子,只见那笑魇如花,愈加明艳不可方物。

不过是喜欢一个人罢了!少女情怀总是诗,何况裴大郎不是那渣男,莫非受过伤就不能再爱了么?有什么。

那一夜,清风遥送夜来香,落花有意。

想通了的三娘没有能安睡,想起过往的三娘,一夜无眠,辗转反侧道天明。

却说整夜失眠的还有一个人--裴大郎。于他而言情之所至,不是病,而是一种毒,初时不觉,等察觉到痛意时已经没有办法再拔除。

她是他的药,咫尺的距离,却难以逾越。

想着那个女孩,隔着一面墙,隔壁院子里,他的房间还点着烛火,莫非他也有有安睡?却是为了那般?总之不会是为他吧!

想着白日里,被他圈在怀中的小姑娘,有着红润小嘴,卷卷翘翘的睫毛像两柄细密的小扇子,在眼睑处投下轻轻颤动的阴影,模样甚为可爱。被司马空空一言惊到的她,面上潮红,左顾右盼的样子真真可怜又可爱!

只是,这种幸福那么短暂,司马空空--又算上一笔,待三娘走后,我与你慢慢算账。

想到五月的分别,裴大郎愈发烦躁,取出长笛,慢慢的吹奏着,心慢慢的静了下来。而隔壁院子里的三娘也在阵阵轻柔的笛声中慢慢坠入梦乡。

昨日并未睡好,次日入宫见过公孙皇后以后,又忙活了半日,公孙皇后人家说了,陛下觉得你的饭菜味道好,要御厨学习学习怎么做的节约简单又营养丰富。

三娘咬咬牙,感情让我开厨师培训班啊!还不给培训费,不开工资的!真是节约啊!节约!就没见过这么物尽其用,小气到死的男人!还一国之君呢!

待到回到大将军府,三娘是又困又饿,好歹吞了几口饭菜,就趴在花厅的桌子上睡着了!

或许是有些燥热,三娘忍不住轻轻侧身,枕着自己的胳膊,秀气的柳叶眉不胜其扰的微微皱着,脸颊沁出健康的潮红,水灵灵的如同沾着晨露的苹果,让人看得口干舌燥……

裴大郎回到大将军府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真真好一幅海棠春睡图,让人心醉了,神也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