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时归-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不必说有的人就是旧党清流中人,现在耿南仲宇文虚中等头面人物多半都是阶下囚了,一旦株连牵扯起来,大家命运如何,谁敢拍胸脯担保?
正常来说,大家虽然急切,惴惴于不知道前景如何。可也不会有太多人大着胆子在今日出门奔走打探。功名富贵要紧,这性命也不见得轻到哪里去了。
可是天才微明的时侯,就有消息在汴梁城中流传。说是老公相遣人联络诸文臣辈,老公相不顾年高,值此大变之际,将挺身而出,联络都门文臣士大夫辈,与南来子相抗。至不济也要将所有人都保下来,除在乱事中倒霉被擒之人外,其他人不至于受到株连!
说不得还要好好争一下国本所在,让三大王和南来子知道士大夫辈的力量!
让这些文臣辈自家出头,却是少有人敢。在党争如此剧烈的大背景下,名臣气度,早就难以得见。哪怕是做到了大参地位,入秉东府西府,一个个都是滑不留手。当然暗中煽风点火,背后使绊子,甚至联络勾结,准备复辟都是难免。面抗三大王,还有站在他背后手握强兵的南来子,没人有那么傻。
不过当有足够份量的人召集士大夫辈准备显示力量,有人挑头顶缸,大家却是义不容辞!
正要展现士大夫辈气节,让三大王与那南来子知道我辈可不比武臣,可以任人拿捏!
在如此的心态之下,一众文臣纷纷轻车简从,提心吊胆的出门。家人恭送之下,个个都是赴蹈汤火在所不辞的决然神态。
穿行汴梁街头,在往来神武常胜军军汉面前都低眉顺眼,东绕西绕之后。好容易来到金梁桥前蔡相府邸。身份够的自然登堂入室,不得于蔡相面谈,至少也有蔡相几位公子如小蔡相公辈招呼。
身份不够的就只能在外间喝风,一边拖着鼻涕一边议论纷纷。交换着各自得到的消息还有昨夜遭际。
“…………百余年来,汴梁未曾有如此天崩地陷之祸!圣人失位,太子被擒。三大王军中内禅接位!藏甲数百,跋扈横行,却是一南来之人!”
“…………禁军将门,为之一空啊…………这都是国朝勋旧。这南来子当真心狠手辣!他的甲士,学生途中也曾见,都是虎狼之辈。未曾想董卓曹操之辈,竟然见于大宋!”
“…………董卓曝尸街头,曹操亦设七十二疑冢,万世之后,犹有骂名。这南来子下场如何,我辈在看,天亦在看!”
“…………这南来子尚不敢犯士大夫辈,须知这大宋天下,乃君王与我辈共治。若胆敢摧折我辈,则天下汹汹,南来子纵握强兵,又如何了?还不是身死族灭?国本动摇,国朝养士百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必不让这南来子掌握朝纲,威福自专!”
“…………正是如此,甜豆腐脑如此邪道,居然还敢上位。咸豆腐脑养我辈百余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好像又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就听见马蹄声响,隆隆而来。说得热闹诸人顿时色变。动作快一些的就不言声的朝外溜,万一群臣聚集,惹得南来子动杀手,没必要在此硬挺。有用之身,岂可轻掷?
转瞬之间,就看见十余甲骑,簇拥着一名宫中内使模样的人匆匆而至。
那内使面生得很,却不是众人所见惯之时常传诏貂珰。不过其身边甲士,却是今夜至此都看熟了的。
正是骑着大宋罕见之高头大马,披着青唐瘊子甲,虽然好歹将马甲摘掉。这杀气犹自凛然的萧言麾下甲骑!
看到这些甲骑,门外聚集群臣嗡的一声,或者朝门内逃,或者朝四下散。比起昨夜禁军军汉辈,也强不了多少去。
在门外之人,绝大多数都还是沉沦选海的小臣,用不着撑什么名臣气度。南来子要下杀手,大家避之则吉!
有些明白些的人虽然为人群裹得站立不定,心下却在冷笑。
这南来子,毕竟只知道用军马,一旦动手杀伤士大夫辈,大义名分,就烟消云散。没有这个,以他根基浅薄,如何能控制得了大宋?从此就是兵连祸结,大宋固然不堪,这南来子也就如安史,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十余甲骑,看到眼前景象,却勒马站定。为他们所簇拥的内使满头都急出了大汗,这个景象,如何能正式传诏?要是踏死了几个,那才是笑话。
当下不管不顾,将出手里诏书在头顶挥舞,扯开嗓门大叫:“圣人召蔡相入禁中!商议一应善后事宜,请蔡相接诏!”
门口纷乱的人们这个时侯才渐渐停下脚步,就有人反问过去:“哪位圣人?”
那内使瞪了问话之人一眼,没好气的道:“自然是新君,还能是谁?不必多说了,请蔡相出来接诏罢!这个大门,咱家看来是进不去了!”
原来是赵楷召蔡京入内!这名内使,不用说就是原来嘉王府邸所用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木鸡鸡的死太监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此时此刻,自然有人疾疾入内,通报蔡京。门内外猬集的诸色文臣全都默然以对,那名内使骑在马上,迎着这么多目光,只觉得老大的不自在。
身为王府内宦,如果皇子不接大位,这内宦一辈子都没什么指望了。昨夜风云突变,赵楷突然为天上掉下来的皇位砸到。入禁中之后,连夜将他府邸中班底拉过来。这位内使自然是兴高采烈,以为可师如梁隐相童安抚故事。兴头头的就奉诏而来。却没想到,如许多的文臣士大夫辈在此,竟然全都沉默以对,没一个趋奉而前的!
这种情境,让这内使忍不住觉得有些发毛。下意识的看看身边甲士,才觉得安心一点。
“圣人背后,可是拥强兵的南…………萧显谟。今夜如此大事,最后还是为萧显谟所掌控。难道就没法子对付你们这班大头巾?天下熙熙涌涌,想为官为宦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今日慢待咱家,且看将来!”
两下僵持,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看见人群松动,让出一条道路出来。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低声说话:“老公相出,老公相出!”
诸人目光当中,就看见蔡攸扶着蔡京,缓缓而出。
蔡京未着官袍,头戴风帽,步履蹒跚。可所有人还是将目光都集中在这望八高龄的老人身上。
此时此刻,蔡京就是士大夫辈的希望!
那传诏内使顿时翻身下马,满脸堆笑迎上来:“辛苦太师,辛苦太师!小人实罪该万死,让太师出而亲迎,实在不是没办法也么哥…………太师府前,人潮实在太过涌涌了…………太师,是否就在此间接诏?”
蔡京慢腾腾的扫了他一眼,淡淡道:“下诏何人?”
内使陪笑:“正是新君。”
蔡京摇摇头:“不见圣人,不敢奉三大王谕。内禅大事,岂能政事堂不得亲闻?则还要什么宰相,还要什么士大夫?回禀三大王,圣人当群臣面内禅,臣等才奉新君,不然纵死,也不敢有违大节!”
一番话斩钉截铁,说得那传诏内使面如土色。
而周遭士大夫也都兴奋起来,不知道谁先振臂高呼:“当见圣人!”
其他人也顿时都跟着应和起来,所有人的呼喊声混成一团,在金梁桥街前又高昂起来,卷动四下:“当见圣人!”
第二卷 汴梁误 第200章 内禅(二)
天色渐渐的亮了起来,太阳也缓缓东升而起,照在大宋皇城当中。
一场卷动了数万人,包括皇帝太子多少将门的政变。放在五代时节,皇城当中必定生烟起火,尸横累累。宫娥内使星散,金枝玉叶碾为尘泥。说不出的凄惨景象。
昨夜变乱,皇城之内却大体粗安。从枢密省中书省到大庆殿凝晖殿殿中省六尚局,左右嘉肃门内集英皇仪垂拱紫宸文德诸殿。全都安然无恙。只是在东华门内,东华宫前一片零乱景象,不知道挤丢了多少破烂留在那里。
皇城如此,会通门宣佑门内的禁中,更是无恙。乍一看还以为昨夜那场变乱,只不过是大家的一场噩梦而已。
可是再仔细体察一下,就还是能看出昨夜那场变乱给大宋皇城禁中带来的巨大变化。
原来皇城当中,多有洒扫执役之人。左右嘉肃门外是诸班直奔走执役。而左右嘉肃门内直到禁中都是宫中内使奔走。
现在嘉肃门外,一片冷冷清清,在皇城内宿卫执役的班直在一夜间几乎尽散。文臣辈也未曾入值,这集中了大宋最高行政机构的所在安静得仿佛若鬼城一般,只有风带着昨夜劫灰在空地上打卷。
而左右嘉肃门内,会通宣佑门外,诸殿之间,却是人影憧憧,颇有点烟尘斗乱的景象。却是不知道多少内使辈给驱赶出来,灰溜溜的或者站在一处等候新上司来训诫安置,或者就是干脆去了身上官袍,为人所执,等着戡问。
对于太监而言,一朝天子一朝臣才是最为赤裸裸的。君王高高在上,对旧臣还能容得下一二,对于始终环绕在身边的家奴辈,还是要用最为亲信贴心的!
赵楷骤然得位,人心不附。生怕有什么心念旧主之人再劫他行事,干脆就将脸皮扯下来。老爹身边权位甚重的旧人,一个都不用!少不得还安个昨夜从逆罪名给他们,打发干净了事。反正处置的都是内宦,天家家奴,谁也说不得什么!
嘉王府的旧人,这个时侯扫数都给唤了过来,从王府长史内宦班头,王府宿卫直到花匠厨子,一个不留,全都鸡犬升天,直入皇城。赵佶妃嫔,连同儿女,也都搬家。现在堂堂十王殿,里面简直可以跑老鼠。
这些赵楷亲信人等,就到处去接差事,封内库,盛气凌人与原来赵佶身边得用内宦之前。忙得不亦乐乎。人人兴高采烈,一朝从龙登天,就是这般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景象!
唯一让人觉得还有不足的,就是那些披着重甲在四下值守,在赵楷身边扈卫,戴着貂帽的身量长大甲士们。不仅使唤不动,什么事情还得自家跑腿,连赵楷对他们都是客客气气。更不必说那位汴梁闻名的张郎君紧紧跟在赵楷身边扈卫,等闲人都不能轻易见到赵楷,就是上前回禀什么事情,都在这位张郎君锐利目光的逼视当中,只觉得两腿都有些发颤。
说起来赵楷还是为天家留了三分体面,虽然遣人入禁中接事接府库接要紧位置。却未曾搅扰自家老爹嫔妃半点,这些新贵得了嘱咐,都是绕着走。东华宫太子居所,也只是遣人在外值守,未曾入内惊动。东华宫内人等也识趣,将宫门深锁,只能听见里面隐隐传出的哭喊声。
赵楷也未曾大模大样的入禁中居延福宫,而是就在皇仪殿中布置安排一切。
皇仪殿本来就是难得行朝礼才启用的所在,赵佶这些年来,已然很少居于皇仪殿举行什么正式重大的仪式了。只是偶尔有人洒扫而已。既不舒适,采光亦差。不过赵楷现在也丝毫顾不得这些享用了,自从为张显带领百数十甲士扈卫直入皇城以来,就在皇仪殿中上窜下跳,没一刻安静的时侯,手舞足蹈的下了一连串的号令,从一开始就沉浸在君权在手的美妙滋味当中。
盼这个大位,可是盼了多少年!其间几起几落,多少次连赵楷自家都绝望了!
他一开始下的一连串号令,没几个人听得明白他那些狂乱兴奋到了极处的话语。到了天色将明的时侯,赵楷才算是清醒一些。好歹理清了些头绪。
现下要紧的就是群臣拥戴,敲定这昨夜万军当中骤然而生的内禅事!
萧言现在算是一大实力派,掌握汴梁无人能抗的军力。对于萧言行事,赵楷管不着,也不想去管。随他如何去扩张自身实力。一则是赵楷现在还和萧言算是同一阵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萧言手中所握实力越强,则赵楷在这大位上底气就越足。他巴不得萧言手中强军,一时间压得所有人都低头,不敢对他赵楷新君地位有所置疑。
二则就是,赵楷现在是真的怕了这南来子。这南来子本事手段,他已经全部领教了。而在昨夜皇城之前,这南来子二百披甲死士,一下就将几万乱军冲垮,擒下太子。这般威风杀气,让从来未曾见识过真正军阵如何的赵楷,只觉得两股战战!
现在自家身边扈卫,都是这些凶神也似的甲士。那位在球场上风流可喜的张郎君,在马上也是一个活阎罗。万军当中,擒获太子,如探囊取物一般!
而且这南来子,手中还握着自家老爹和赵桓哥子啊…………这两人,哪一个不是比他更有资格坐在这大位上?自家稍有不驯,还不是为这南来子说赶下来,就赶下来?
为今之计,就是结好文臣士大夫辈,以抗这南来子!大宋是与士大夫共治,这南来子毕竟根基浅薄,只要自家地位稳固了。还怕不能和这南来子周旋?天下强军,可非止他的神武常胜军而已,却还有西军和永宁军!
文臣士大夫辈,旧党清流,是不用指望了。赵楷也不敢放心用,彼辈奉太子日久,哪里会尽心为他赵楷效力?而且对这班捧自家大哥臭脚的大头巾辈,赵楷恨不得一个个都流放到偏远军州,烟瘴之地,遇赦不赦,连他们的孙子都别想踏进汴梁一步!
现在唯一可以引为强援的,就是蔡京一党!尤其是蔡京,虽然年岁已然高大,但是根基之深厚,满朝无人可比。更领政事堂,为天下文臣班首。要是他能认可自己新君地位,有这么一个事四朝相两帝,资历老得不能再老的元老重臣为靠,则自己大位如何能不牢固?则哪南来子纵然强军在手,也未必真能将自己如何了!
拉拢蔡京,无非就是从几方面下手。蔡京本人权位,自不必说了。以文臣领郡王,赵楷许得毫不心疼。就是蔡京几个儿子,蔡攸若为大参,父子同在政事堂,未免太过耸人听闻。出镇大郡为安抚制置使就是,而且还不能去边地受苦,就在河内找个离汴梁近点的地方,京东西路似乎就不错…………至于非边地不得设安抚制置使,谁还管他?
其余几个,或者加以美官,或者尚公主。贴职馆职甚或封爵,到时候不要钱一般的派送出去就是。
蔡京一党中人,沉寂也颇为不短时间了。此次也就由着蔡京尽速提拔起来。再重重整治蔡京的政敌——旧党清流辈,为老宰相出一口恶气。
身为君皇,屈节若此,结好若此,倚重若此。老公相总不至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罢?
蔡京这些年,为赵佶所提防限制,声光大不如前。未必不是满腹怨气。就算和赵佶有什么君臣相得之情,怕也早就淡了。现在临老还有翻身机会,更泽及子孙。成事把握,当有八九!毕竟也不是要蔡京从逆,坐在大位上的,他赵楷也是不折不扣的天家嫡脉!
一旦想定这个念头,赵楷就强忍住自家手舞足蹈的心思。故作镇定,传来一名心腹王府内使——现在也是堂堂禁中貂珰了。缓急没有翰林承旨可用,就自己亲书,一封诏书客气万分的请老公相入内商议善后事,更定新朝诸般事宜,一切遵老公相之教而后行。
有宋以来,君皇对臣子一封诏书当中客气如此,从未曾见。
书诏之后,就打发内使赶紧去蔡京处传诏。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语气卑微,态度巴结,绝不能有半点作色,只管好言好语,将老公相请入皇城,就是天大的功绩!
而那内使也知道厉害,头点得跟鸡啄米也似。
做这些事情的时侯,张显就侍立在侧,冷冷的看着。赵楷本来还颇有点心虚,生怕这个南来子心腹能看穿他的肚肠,为萧言阻止他行事召蔡京入内。没想到张显一言不发,只是端默而已。
赵楷胆子顿时又大了一些。这南来子统强兵打硬仗的本事的确不浅,也知道以强军兵势迫人,甚或还插手行废立事这种高难度动作。可是对朝局当中精微转折处只怕还未曾入门呢,岂知道君王心术,用一个人,都是大有深意在的?
当下甚或还试探性的向张显开口,让他遣些甲士扈卫内使前去传诏。果然如赵楷所料,张显什么也没多说,就点了数名甲士,随同内使而出。
看到一切顺利,赵楷只是强忍着志满意得之情。
兀那南来子,纵然你有千般盘算,朕这个大宋帝君,定然要做得名副其实!
□□□□□□□□□
“张卿,今夜威风,朕所亲见。果然是汴梁闻名的张郎君!如此猛将,近数十年来罕见…………尚闻张卿,是追随萧卿平定燕云的功臣?朕在藩邸,不能多预国事,却不知道张卿本官为何?勋阶为何?”
静候内使传诏消息,这时间的确难熬。赵楷在皇仪殿内焦躁了不知道转了几圈。强自按捺心绪,转头又看到默然侍立在侧的张显,心中一动,忍不住就和颜悦色的与他攀谈起来。
动天下豪杰之士心思的,无非名利。而身为大宋君王,手中不就是掌握着赋予人名利的大权么?
萧言带领这些虎贲冒险搏命,无非就是带着他们一起图富贵。朕就许你们更大的富贵,难道你们就不能暗自归心于朕么?
想到此处,赵楷忍不住就出言试探。反正现今这个局面,还不朝廷名器大批发以固地位,还等到什么时侯?现在岂是吝惜名器之时?
张显淡淡一笑:“小人虽随显谟定燕,却是滥竽充数,实在没什么功绩。不敢冒功,就弃了朝廷的功赏,在显谟身边为一亲随而已。卖卖气力,倒还来得。”
赵楷击掌:“功成不居,义士也!不得人而用,太上恐被小人蒙蔽…………以卿今夜功绩,以卿才干,当为…………”(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话还未曾说完,就为张显打断:“陛下,小人实不堪驱使。只有在显谟麾下,才能稍稍派上一点用场。显谟让小人做什么,小人实心去做就是。陛下恩德,小人实不敢受。”
这一句话顿时就将赵楷噎了个半死,脸上怒容还没浮现出来就强自按捺下去,想挤出点笑容,却怎生也挤不出来。
这南来子,怎生就得这等豪杰之士效死力?
张显心里也是冷笑,赵家人对俺们这些为大宋出过死力,立下泼天也似大功的军将士卒到底如何,已然是看得分明了。俺们地位,都是萧显谟带领博出来的,萧显谟不在,俺们还不是任人揉捏?以爵禄而诱俺们?当俺们再在如古北口绝地被围的时侯,是显谟冒死前来援救,还是你这个大宋君王?有显谟在,俺们还怕有功不赏?反倒是更加稳当一些!
再说深一点,男儿这腔热血,是卖给真正英雄的,却不是卖给你这个因人成事的傀儡皇帝!忒将男儿看得小了些!
昨夜萧言万军当中昂然模样,还有赵家君王太子的格局,张显都看在眼底。在萧言身边,为他身姿气度所感,让人只有奋发自效之心。因为萧言麾下男儿都知道,萧显谟永远在最危急的时侯,都率先挺身而上,绝不意气稍沮。而赵家人格局,比起萧言,相差何止万里!
在张显心目中,在萧言麾下那些虎贲心目当中,特别是见证了今夜所发生一切的。忍不住都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念头。
值此诸事纷扰,天下播荡之世。女真崛起,辽人灭国,宋祚渐衰…………难道气运所钟,竟然是在萧显谟身上?
就在殿中赵楷与张显都默然不语,各想各的心思之际。就听见安安静静的皇仪殿外传来扰攘之声,传进空旷的殿中,嗡嗡回响,让赵楷忍不住就吓了一跳。
赵楷惊怒之下,顿时大喝:“何人在君前搅扰?真视朕为无物么?将来打杀了!”
张显没理他,大步就朝殿外走去。正好一名甲士匆匆入内,低声向张显回禀内情。赵楷看到这番景象,更是恼怒。
就算朕是这南来子扶立的,你等是南来子心腹,好歹也要做个恭敬尊重的样子罢?
这可是赵楷错怪了萧言,面上这些事情,萧言还是会做得周至的。反正也没什么实在损失。只是今夜之事一切仓促,能不能扶立赵楷入承大统,行事之前还在未定之天。来不及对身边这些貂帽都亲卫做素质教育。
现下这些貂帽都亲卫们礼节不全,还是个需要进一步培训完善的问题。
赵楷正想好生发作一下,就听见外间声音突然高昂起来,却是女子之声。往日里这声音当是说不尽的雍容华贵,现在却高昂尖锐:“三大王,我们深宫中女儿家可怜!这么多女子,就指着官家一个男人…………皇位你要坐便坐去,可是官家现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算是今夜崩了,也该有个梓宫让我们掉几滴眼泪罢?要是没一个交待,我们这些弱女子就碰死在你的丹陛之前,让天底下人都知道你三大王是个什么物事!”
赵楷在殿中听到这个传进来的声音,顿时就苦了脸。
来人正是懿肃贵妃————这可是个不好打发的女人!
本来赵楷就想挥手让张显他们将懿肃贵妃逐走。转念一想却又不能如此做。他才得大位,远远还没到坐稳的时侯。凌迫太上嫔妃,这是个什么罪名?现在在这上头,可不能错上半点。要不然他也不会就在皇仪殿里面将就这么久,不踏足禁中半步了。
还不如将懿肃贵妃请入内,无非就是陪陪小心,让她骂上一阵。赵佶反正没死,这南来子还要据以要挟与朕,什么难题,都望这南来子头上推就是。
他朝张显点点头,这些事情上,张显听话得很。立刻就亲出将外间的懿肃贵妃迎入内来。
就见几名满脸是泪的内宦宫娥簇拥之下,懿肃贵妃俏脸森寒的走了进来。还不仅仅是她一个,在她身后,一大一小吊着两个美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