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宫之毒医王后-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公孙贺脸上的惊讶要比他知道明月汐对楚言翊的情意更加惊讶,难怪他们会提到孩子,原来……楚言翊简直就是个畜生!

“明月,我去将他找来,让他给你一个交代!”公孙贺再也忍不住了,楚言翊欺负了明月汐,就这样将她抛弃,还算不算是个人?

明月汐却拉住了公孙贺,对他哀求道:“贺大哥,不要,孩子是我的,一定不能够让他知道。”

从花念吟和楚言翊之间的对话中明月汐就已经看出来了,楚言翊很在乎孩子,在乎项家有没有后继之人,她若是再狠心一点,完全可以利用孩子留在楚言翊的身边,但是这样不是她要的。

为了爷爷,她不可能留在楚言翊的身边,为了自己,她绝对不会将孩子交给项家,为了楚言翊,她不会让自己留在他的身边委曲求全。

她爱楚言翊,爱的是那个在朝鲁手中将她救下的楚言翊,爱的是那个在斗兽场上英勇的男人,而不是现在这个将所有的柔情都留给了花念吟,只留给自己冷血和无情的男人,哪怕她爱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楚言翊,哪怕她爱的只是他的一面,那也是他,她也要保留住自己心底的这个美好的幻想。

公孙贺犹豫了,是的,若是让楚言翊知道明月汐腹中又他的孩子,他肯定会将孩子要回去,那么,明月汐也要跟着他走,以他现在对明月汐的这个态度,明月跟着他,哪里还有什么幸福?

“好,我什么也不做,明月,你先好好休息,明日我就要带兵前往云中郡,明月,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够回来,但是我向你保证,待战争一结束,我就回来娶你,你腹中的孩子,算我的。”

公孙贺的表情认真,没有一点玩笑的语气,而是对明月汐的承诺。

若说以前只是对明月汐的喜欢和欣赏的话,他现在,是真的爱上这个让人心疼的姑娘了。

如此美好的女子,楚言翊不懂得珍惜,那么,他来珍惜。

明月汐听到公孙贺的话,没有说话,只是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公孙贺站在明月汐的门前伫立了一些时间,最后才缓缓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小憩之后,就开始整理出征前要准备的东西。

公孙贺却不知道,于此同时,明月汐也并没有睡着,而是微微收拾了一些自己的衣物,带上了一些钱财,趁着夜深,公孙府人少的时候,偷偷从公孙府的后门离开了。

明月汐知道,自己唯一的路,就只有离开。

爷爷是不会答应自己将孩子生下来的,所以为了孩子,她只能选择离开爷爷,她走了,爷爷还有主父大人、司马大人等等陪在身边,而她的孩子,就只有她了。

而贺大哥的情,她等不起。

明月汐留恋地看了公孙府最后一眼,背上包袱,离开了公孙府。

第二日黎明破晓之时,公孙贺已经整装待发,他以为明月汐会出来与他送别的,可是左等右等都等不到明月汐,最后看见一个一直伺候明月汐的婢女拿着一支竹简急忙跑了出来。

“公孙大人,明月小姐她,她离开了,只留下了这个。”

离开?公孙贺立刻从婢女的手上将竹简给夺了过来,看见竹简上之写着:“我走了,勿寻、勿念、勿挂,明月。”

简单的十一个字,让公孙贺整个人如同被一桶冰水淋湿一般,他急忙对周围的人下令道:“全城搜索,一定要将明月找到。”

“喏。”

公孙府的下人立刻领命下去寻找明月汐,而边关的来使却对公孙贺说道:“公孙将军,时间到了,也该上路了。”

就算有再要紧的事,边关的战事还是最要紧的,公孙贺身为将军,这一点他必须知晓。

他最后向他的手下吩咐道:“一定要将明月小姐找到,寻到之后,以最快的时间告知我。”

“喏。”

“明月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公孙敖对公孙贺说道。

公孙贺想公孙敖点头,若不是要即刻出征,公孙贺真的忍不住想要亲自去寻明月汐,但最后还是不得不翻身上马。

------题外话------

唉……明月汐这个傻姑娘,唉……初恋呐……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汉至北,匈奴至南,以阴山为界,以大汉至西到东五郡镇守,分别为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上谷郡。五郡以下分别为西河郡、定襄郡、雁门郡、代郡四郡。

李广的兵马被匈奴军直直逼退到了雁门郡,雁门是李广曾经多年把守之地,雁门郡位于长城以南,以秦长城防御匈奴的侵略。

同样,卫青的兵马也被匈奴逼至了长城以南的上谷郡,若说雁门郡内都是李广自己的兵马的话,那么,卫青此时的战事的急迫比起李广来说,尤胜不止。因为原本驻扎在上谷的军队,是刘彻手下的人,就算是如今墨如斯掌握了金玺,可军队也只认兵符不认人。

没错,卫青的手中的确是有兵符,但是他的手中只有一半的虎符,并不能够调动上谷的将士,不过回到了大汉境内,至少解决了军队的粮食问题,可若继续这样坐吃山空,拿什么来养活这成千上万的士兵?

就在卫青十分困惑的时候,墨如斯带着三十万大军以及粮草赶到了上谷。

墨如斯一到上谷,就让人将运送的物资先下发下去,并且让人整顿好三十万大军,而墨如斯则是先入了卫青的营帐,与卫青探讨战事。

墨如斯的到来无疑是解除了卫青的燃眉之急,而墨如斯带来的三十万大军也是重整了军士,若单单只是靠上谷原本驻守的兵马,也不过十万大军,而墨如斯带来的却是三倍之多。

有了墨如斯军队的帮助,他们连夜指定好了反击的计划,照之前卫青的查探,匈奴攻入上谷的军队不会超过十万,而墨如斯带来的三十万,再加上卫青最后剩下的七万兵马,共三十七万兵马。以少胜多难,但是以多胜少还不容易?

“梁王,末将甘愿领罪。”卫青一见到墨如斯,就单膝跪在了墨如斯的面前领罪。

一开始他带领了二十万兵马一路北上,长驱直入,直攻单于庭,栾提军臣的兵马根本就不堪一击,若不是栾提伊稚斜突然出手,打得卫青措手不及,又怎会损失了这十三万的兵马,但他身为将领,战败,就是他的罪。

墨如斯看着跪在地上的卫青,眸色清冷,猜不出其中的情绪,但很明白,他的眼中并没有怒色,也没有责怪,而是淡淡开口:“你随我入帐。”

说完,墨如斯就径自走进了营帐。

“大哥,这……”豆如意有些担忧地看着卫青。

“无事。”卫青的脸上也没有过多的表情,说着,便走进了营帐。

卫青走进营帐,便见墨如斯已经将羊皮地图摊开在了桌案上,认真地研究着山谷的地势。

“有长城防守,匈奴兵要想攻入并非易事,栾提伊稚斜派出如此多的兵马攻打大汉,很明显他在匈奴的势力已经超过了栾提军臣,他等的,就是一个契机,一旦此番战争让他匈奴取得了胜利,那么栾提伊稚斜就会俘获大量的民心,匈奴,便成了他的天下。”

栾提军臣继位以来,虽然在边境对大汉有过一些干扰,但始终都只是小打小闹,就算是在大汉的江山尚未稳固,栾提军臣对于大汉的威胁也不算大,但是栾提伊稚斜不同,他在大汉当了质子这么多年能够被人救走,而且还取得了今天的地位,便肯定了此人的不简单,而且她敢于就直攻大汉,对大汉下战贴,其人的野心可心机,便可见一般。

“以我们现在的兵马,反攻匈奴不难,难的,是要怎样权衡四方,让每个郡都能够将匈奴士兵赶回匈奴。”墨如斯蹙眉,他没有任何想要借此战事争夺匈奴的地域,虽然现在大汉在他的手中,掌管着大汉,但是他也很明白,大汉还有楚言翊这个内患,所以在解决内患之前,只能将匈奴士兵赶回去,解除边境危机,不能耗费过多的兵马。

如今边关五郡全部失守,公孙贺已经带着兵马前去了云中,之后,墨如斯又下了一道指令,让公孙敖带兵前往代郡。

“传令下去,让李广率军从雁门开始反击,公孙贺出军云中,公孙敖出军代郡,三方兵马同时出征,势要将匈奴兵打回阴山。”

“喏。”墨如斯手下的一名士兵领命之后立刻走出了营帐。

墨如斯再将目光看向了卫青,嘴角突然露出了一抹笑容,对卫青淡淡笑道:“你我二人,再去匈奴走一遭如何?”

墨如斯此话让卫青一开始不明白,但是在看见他脸上的笑容之后便渐渐领会,他的嘴角也露出了同样的笑,“有何不可?”

二人相视一笑,卫青立刻召来李息,对他下令说道:“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准备好,明日天一亮,立刻率军将匈奴军赶回去。”

“喏。”

翌日清晨,旭日破晓,驻扎在长城以外的匈奴兵如同往常一般想要将长城攻破,却突然间听到一阵号角之声,紧接着,就是滔天的战鼓之声,这不同于以往的平静,让匈奴的士兵心一惊,在他们还未来得及反应时,便看见大汉的士兵从长城上冲了下来,人山人海的汉军气势滔天,远远望去,不见尽头,匈奴兵意识到了不妙,只能向后撤退。

与此同时,云中、代郡、雁门四郡也同时反击,大破匈奴攻势,让匈奴兵朝北退去。

三日之后,边关战事传入了栾提伊稚斜的耳中,大汉的反攻让来报之人面色紧急,可是在栾提伊稚斜听过之后,面色之中却并不见任何慌张,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一样,对他身边的丹巴说道:“丹巴,你那这个,去率领二十万兵马前往雁门防守李广,势必要将李广拿下,其他的五十万兵马,全部随我去上谷。”

“古蠡王,你要亲自出征?”丹巴惊讶问道,现在好不容易在单于庭中控制住了栾提军臣,正是夺位的大好时机,他若是现在离开,保不定栾提军臣这边会出什么乱子。

可是很明显,栾提伊稚斜的脸上没有丹巴的这种担忧,而是冷笑一声,“大汉的梁王都亲自率兵出征了,我又为什么不能够亲自出征呢?大汉的梁王,一个死去多年的人蛰伏多年突然出现,掌管了国家大权,倒是有意思,我倒是想要会会此人。”

说着,栾提伊稚斜又转头对丹巴吩咐道:“听说李广是这梁王的师父,丹巴,你要是打败了李广,可是要将他给我活着抓回来啊。”

栾提伊稚斜的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像是对雁门一战,势在必得。

“属下定当不辱使命。”

栾提伊稚斜用手抚摸着手上的苍狼扳指,嘴上的笑意若有似无,“梁王啊梁王,你可知道,你亲自为我送回来的这枚扳指,掌握的,可是匈奴的百万大军啊,哈哈。”

他之前派出的只是三十万兵马,现在掌握在他手中的还有七十万大军,再加上他之前本就掌握的三十万大军,一百三十万的大军,就不相信还破不了这大汉的边境。

就算拿不下大汉的整座江山,也要让大汉在匈奴的脚下臣服,他栾提伊稚斜在乎的可不止是区区的匈奴国土,他要的,是真正的统一天下!

只要大汉臣服,西域三十六国就更不在话下,接着便是北夷,天下于他,唾手可得。

不到三日,墨如斯和卫青就已经翻过长城,将匈奴军队赶回了匈奴境内。

但是,墨如斯和卫青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继续趁胜追击,再一次地攻入了匈奴,墨如斯的目的很明确,这一次,他们要直入单于庭,他无心想要匈奴,但是也必须让匈奴有所损失,否则的话,匈奴还真的以为大汉很好欺负。

墨如斯和卫青率领这三十多万汉军浩浩荡荡地闯进了匈奴,墨如斯一身白色的战袍骑于红马之上,温润如仙的脸上却是换上了一道清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坚毅,浑身散发出来一种让人难以靠近的气质,却又在众军的包围下隐隐透出浑然天成的霸气。

这一刻,他不再是寒水岛上与世无争的神医,而是真真正正的大汉梁王,是万军的将领。

而在墨如斯身边的卫青并没有在墨如斯夺去自身的光芒,刀削一般的下巴尤显脸上的刚毅,炯炯有神的双眼目视着匈奴士兵,沉稳的眼神透露出了他的胸有成竹,他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之人,现在有众军在身后,匈奴的这些不到一万人的士兵,在他面前,简直如同蝼蚁。

就在匈奴兵被汉军打得节节败退的时候,在匈奴的后方,突然燃烧起了滔天的战火,狼烟纷飞,将整个空气全部弥漫,突然就见从远处冲了出来大量的人,惊慌的匈奴败将在看见自己后方出来的人群之后,立刻面露喜色,那是他们的援军。

匈奴兵立刻纷纷朝后方退去寻求支援,兵荒马乱,四处乱窜。

“放箭。”卫青一声令下,汉军立刻手拉长弓,箭雨纷飞地朝匈奴士兵射去,匈奴士兵还未跑几步,就被乱箭给射穿而死。

汉军这边利箭如雨,匈奴的后方却还是狼烟弥漫,将远处的草原全部弥漫,远远望去,只见烟火和隐约的人影,到底对方来了多少兵马,一时之间根本就无法探测。

烟雾扩散地很快,借着风势朝汉军的方向袭来,而烟雾中的人也随着狼烟朝汉军而来。

“继续放箭。”这一次,是墨如斯下的命令。

得令的汉军继续朝着烟雾放箭,只能看见冲在前方的人影,所有的匈奴士兵都被笼罩在了烟雾之中,后方到底跟随了多少人,一时间根本就无法知晓,所以为了避免匈奴的突然来袭,必须以箭抵挡。

烟雾越来越近,近到可以听见烟雾中死去之人的惨叫声,汉军射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一箭接着一箭毫不间断,就在不知道射出了多少箭之后,突然,烟雾中安静了下来,箭还在不停地射,却不再听见有任何声音。

“停。”墨如斯突然下令,看着眼前的烟雾一点一点变淡,然后渐渐散去。

烟雾过后,成千上万的尸体尸横遍野,布满了方圆五里之内的草原,再从五里之外看去,竟不再有一人的身影。

静,无比的寂静,只听得见风声。

“将军,地上的尸体,是汉人!”突然赵不虞惊呼道。

众人这才放眼看去,只见地上躺着的尸体,虽然穿着匈奴的衣着,但是从脸很容易判断出来,这些人并非是匈奴人,而是汉人!

墨如斯看着眼前拿着被俘虏过的汉人尸体,眼中并没有泛起多大的波澜,而是继续看向五里之外的方向。

现在我在明,敌在暗,匈奴的手上还有汉军俘虏,这一战,该怎么打?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远眺而望,在这一批俘虏枉死之后,再不见任何匈奴大军的影迹,一望无际的草原空旷无垠,烈日当空,草原上的风很大,风声在军队之间游走,汉军中每一个将士都全身紧绷,无一人敢掉以轻心,看不见匈奴人,但是他们知道,匈奴人绝对在这里,不然被射死的俘虏绝对不会凭空出现。但是,他们到底躲在哪里?

就在汉军全身警惕之时,忽然由远及近听到了细微的躁动之声,墨如斯和卫青全神戒备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草原上开始荒无一人,可动静却越来越大。

突然,远处的天空开始变色,像是一朵乌云而来,将天空遮住,远处的天空开始黑暗。

“不是云,是鹰。”墨如斯望着由远及近袭来的黑色天空,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

墨如斯的话音一落,他周围的人立刻仔细看向了袭来的苍鹰,那是如何庞大的苍鹰队伍,将整片天空全部都遮住了,一眼过去,都望不到鹰群的尽头。

“鹰上面有人。”卫青大声惊呼,汉军听到之后更是惊讶。

没错,鹰上面的确是有人。

之前匈奴军队借助了狼烟将俘虏从鹰上扔在了烟雾中,再驾着鹰离去,故意让汉军困惑,现在再乘着苍鹰而来,更是来势汹汹,打得汉军措手不及。

“做好防备,所有人将盾牌拿出来!”

卫青刚刚说完,果然,只见鹰背上的匈奴军纷纷将箭射了下来,汉军立刻拿出盾牌作为抵挡。

“前三军持盾抵挡,后三军用箭将他们的鹰给射下来!”卫青下令道。

言罢,便有大量的士兵拿着盾牌一齐将盾牌围成一堵厚实的墙,将匈奴人射下来的箭给挡住,而在墙后的人快速拉弓,用箭射向天上的鹰。

盾墙是死的,但翱翔在天空中的苍鹰却是活的,看见朝它们而去的箭快速地就避开,有的苍鹰还从上空飞越了盾墙,直直将箭朝汉军射来,汉军躲闪不急,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

“用火。”卫青继续下令。

士兵在听令之后,立刻见箭头上点燃了火射向天空上的苍鹰。

苍鹰在看见突然来的箭火立刻受惊,长鸣一声,失了方寸,迅速不着方向地向下滑去,鹰背上的匈奴兵一时间来不及稳住苍鹰,从苍鹰的背上狠狠地向下摔去。

匈奴兵一被甩下来,汉军的箭就立刻朝他的身上射去。

匈奴兵一个个地从苍鹰上掉落,汉军的箭纷纷射去,双方之间皆是箭雨如林,但是汉军的好景不长,箭火的攻势只是一时间让苍鹰受惊,很快鹰群就适应了箭火,当带着火的箭再次射去的时候,苍鹰很快地就将其避开,而那些之前受到惊吓的苍鹰一时间未能平复,竟然在背上的人掉落之后孤身朝汉军飞来,其速度绝对不弱于利箭的速度,鹰爪狠狠地抓向了汉军的身上。

一只鹰飞来之后,随之便是更多的鹰袭来,它们已经被恼怒,不顾一切地只想让汉军死于它们的鹰爪之下。

汉军成片地倒下,墨如斯紧抿着嘴唇看着天空中的苍鹰,都说匈奴人如野兽,有狼一般的野性,却没有想到,驭禽也是如此的厉害,栾提伊稚斜竟然训练出如此大的一批鹰军。

汉军中其他人没有感觉,但是凭借墨如斯的内力和对音律的熟悉,纵使战场上箭声、鹰鸣声、人群纷乱之声、箭刺破血肉的声音交杂,但墨如斯还是用内力细微的感应出了来自远方,细微到几乎听不见的音律。

墨如斯静心闭目,用更多的内力去探索着声音,是埙。

埙声低沉,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墨如斯只能大概辨别声音来源的方向,却也探不出具体的位置。

但仅此也就够了,这些鹰群的出现,必定是有人在控制着的,动物的听觉和人不同,有些人听不见的声音,不代表动物也听不见,而吹埙之人,就是靠这埙声来控制着鹰群。

与其攻击这些鹰,倒不如将吹埙之人给杀了。

“梁王,我军的箭所剩不多了,再继续射下去,恐怕……”豆如意急忙上前来报,之前在烟雾中射死俘虏的时候就已经用去了不少箭,而现在我方完全都是被动,射出去的箭十支也只能射中一只,再射下去是在浪费箭,但战事急迫,又不能不射。

“全部停止射箭。”墨如斯开口。

此话一出,更是让豆如意惊讶,他只是说箭所剩不多,但是怎么能够不射了呢?不射箭,那岂不是只能防不能攻?

但是军令如山,这场仗,墨如斯才是主帅。

“停止射箭!”

指令一下,汉军立刻停止射箭,迅速拿出盾牌出来抵挡匈奴从天而下的箭雨。

汉军一收手,墨如斯迅速跃身而起,冲破了防守的盾牌,朝箭雨而去。

“梁王!”墨如斯身边的士兵惊呼。

透过缝隙,众将士之间墨如斯白色的战袍翩飞,他的周身用内力凝成了一道巨大的防护罩,将射向他的箭雨纷纷挡在了之外,匈奴成千的箭射向他,但却没有一箭能够近他的身。

墨如斯的手中没有持剑,也没有任何的兵器,但是他却用内力将所有的剑都吸向了自己的周身,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刺球,墨如斯被困在其中。

汉军的心瞬间提起,虽说墨如斯是他们的主帅,但是这个平日里清冷的梁王虽然身上的气势可以震慑他人,可他的武功却没有几个人见过,而且一袭白衣仿若谪仙,怎么看也不像武功强悍之人啊。

所有的人都在为墨如斯担心,只有卫青的心很平静,墨如斯的武功到底有多高他不知道,但是墨如斯的武功绝对胜过他,既然他有信心冲出去,就一定有把握。

果不其然,就在匈奴兵射出来的箭被墨如斯吸收到一个无比巨大的刺球之时,猛然听见一阵爆裂之声,将墨如斯围住的剑顷刻间全部被折断,只看见剑的折断之处的木屑飞落,所有的断剑皆朝匈奴的方向飞去。

墨如斯的这一招打得匈奴军防不胜防,密如网的断箭根本让苍鹰躲避不了,一时间只听见苍鹰的叫声划破长空,以及鹰背上的人中箭掉下的声音。

但鹰是鸟中王者,又岂会因为断剑的攻击而屈服?

没有了背上的人,苍鹰的行动更加的自由,它们已经不再受埙声的控制了,全部都愤怒地朝墨如斯攻击而去。

就在此时,埙声突然加大了力度,墨如斯可以清楚地听见埙声来源的方向,一道厉光投向了声音来源的方向。

与此同时,苍鹰群就像是重新被控制了一般,尖利的鹰爪纷纷朝墨如斯袭来,所有的鹰都围向了墨如斯。

鹰毕竟是鸟,它们的速度,凭借墨如斯的轻功想要超越根本就不可能,很快墨如斯就在空中被鹰群围住,没有半刻迟疑,所有的鹰皆用利爪攻向墨如斯,疯狂地扑打着翅膀,用嘴啄向墨如斯周围凝住的保护圈。

汉军只见头顶上黑压压的一片,但是有了上一次墨如斯折断箭雨的经验之后,所有人都被这梁王的武功所折服,这一次没有一人担心,他们相信,以梁王如此厉害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