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会继续为海军方面联系业务的。
    在股权分配方面,轻化厅搞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障眼。由于汉华机械厂已经成为子公司,原来汉华机械厂的资产以及汉华机械厂在汉华实业公司里的股权,一律转归轻化厅持有,在汊华重工的股权中占到44%是汉华重工的第一大股东口林振华本人在几个产业中的股权,合并至汉华重工占到了41%,成为第二大股东。
    这种安排,体现了国有股在公司中的优势地位,这样一来,各方面的阻力就小得多了,此外,有这样一个国家队的身份,汉华重工未来要参与国家的一些重大项目也就名正言顺了。
    在两大股东之外,还有几个小股东。一是岑右军和岑右新兄弟代表永禾农机厂所占有的股份,各为2。5%;二是舒曼代表欣欣公司所占有的股份,占到了5%;最后的5%由原汉华实业公司的小股东们分配,其中褚红阳、彭少哲、赵勇群和杨欣等几个人在成立汉华实业公司时就占有了比较大的股权,因此在这5%中占有的比例也比较高。
    说这个股权分配方式是障眼,是因为轻化厅非常清楚,岑家兄弟、舒曼以及褚红阳等人,都是林振华的死忠,在涉及到重大决策的时候,林根本是可以调动这些人手中的投票权,从而获得最终的控股权的。谢春艳并不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她知道,把这样一家有前途的企业交给林振华去运作,远比留在轻化厅旗下要好得多。她在轻化厅工作多年,知道自己的同僚们有些习惯于瞎指挥,有些则往往会从私利出发,插手企业事务,使一个很好的企业走向衰落。她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在退休之前,她宁可做些手脚把汊华重工的控制权交到林振华的手上去,以免后患。
    汊华重工就这样成立了,谢春艳作为第一大股东轻化厅的代表,担任了公司的董事长。省经委派了一位名叫苏宝成的副主任,兼任公司的总经理。林振华则担任了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经理。苏宝成已经57岁了,属于混个待遇等着退休的状态,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南都,根本不到浔阳去,所以公司的日常事务事实上是由林振华全权负责的。
    陈伟国、郎冬、岑右军和邱庆洋四个人也分别担任了副总经理,排名在林振华之后。其中,邱庆洋被结合进来的原因,在于浔阳自行车厂正式被汉华重工兼并,划归了汉华家居公司。邱庆洋在汉华重工集团所分管的业务,是负责浔阳方面的政府公关,这件事情是他比较乐于去做的。
    在下属的四家企业中,机床公司的经理自然仍然是岑右军,化工设备公司的经理由朱铁军担任,家居公司经理由郎冬担任,进出口公司的经理由林振华兼任,但日常事务则是褚红阳和舒曼两个人在打理。
    褚红阳和与舒曼已经在去年结了婚,在广州和浔阳各安了一个家。舒曼比褚红阳大三岁,在外面的各种场合都显出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处处甘当褚红阳的陪衬。不过,朋友们都知道,褚红阳其实患有严重的妻管严,被舒曼管得死死的。
    除去汉华重工之外,林振华手上还有两项业务是独立的。一是上海和南京的两个经销处,分别由熊立军和安雁掌管着,林振华在其中各有一半的股份。二则是他建立的专利基金,在何海峰的帮助下,有关部门终于确认了林振华对五叶风扇专利的所有权,并确认其对由专利收益建立起来的这个专利基金拥有所有权。林振华把专利基金交给钱元会代为打理,目前也已经发展得红红火火了。
    汊华重工旗下还有几个小单位。其中一个是卫景文担任所长的汉华电子技术研究所,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为各家公司的产品提供电子方面的技术支持,不过,林振华承诺,未来汉华重工一定会涉足电子行业,让卫景文未雨绸缪,先把基础研究搞起来。
    还有一家单位是汉华技工学校,由梁广平担任校长。这家技校的一大特点,是兼职老师名单十分吓人,上面列着十几位华青大学的知名教授。这些教授在目前当然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林振华有自己的想,几年之后,他打算把汉华技校升格成汊华理工学院,使之成为自己的黄埔军校。
    浔阳市政府对于汉华重工的成立也是十分欢迎的,这样一家大型企业落户浔阳,对于当地的税收、就业都会带来重大的影响。在省经委的协调下,浔阳市一口气戈了出了1万亩土地,作为汊华重工的厂区。
    在划拨土地的仪式上,市长洪予安拍着胸脯承诺道:别说是造压力容器,就算要造航母,浔阳市也会大力支持,大不了,把云梦湖划一半出来给汉华重工就走了。要知道,云梦湖可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哦。
    所有这些,都是从84年下半年至85年上半年这短短六七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的。在同一时间,中国各省市都掀起了公司热,每天都有大量形形色色的公司出现,这使得汉华重工的成立看起来也并不显得突兀了。
    林振华对于汊华重工是十方珍视的,他知道,这是谢春艳、朱铁军等老一代人为他搭起的舞台,其中,也承载着这些老人们的殷切期望。谢春艳、朱铁军这些人,大半辈子都是生活在理想之中的,在他们的事业即将谢幕之际,他们希望把自己手中的火把交给与他们一样拥有理想的年轻人,以实现薪火相传。而林振华,就是他们选中的接班人。
    林振华在接过汉华重工的这副担子之际,也接过了老一代人那单纯得让人感动的信念: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241 环法
    参加加环自行车赛这件事情,本来只是林振华的一时兴趣,原意是鼓励郎冬开发出最好的自行车。但郎冬把这件事听在耳朵里,记在了心上。他是搞自行车的,对于环自行车赛的大名,也是早有耳闻,只是不了解具体的细节。林振华扬言要派人去参赛,这正合郎冬的心意。
    这段时间,林振华忙着整合汉华重工,郎冬没太多的事情,便着力找人打听有关环自行车赛的事情。打听了一困之后,郎冬才知道,参加这个比赛,还真不是随便谁都有资格的,而是必须拿到多少项国际赛事中的多少个名次,才有可能被邀请参加。参加者也不能以个人的身份,而是要加入一个车队,维持一个车队的经费,动辄就是以上百万美元计算的。
    了解完这些之后,郎冬很失望地向林振华做了一次汇报,林振华听罢,呵呵一笑道:”咱们参加不了比赛,去当啦啦队总可以吧?俗话说得好,重在掺和嘛。”
    “掺和?”郎冬实在是适应不了林振华的语言风格,他永远都不知道林振华的话到底是玩笑还是认真。
    林振华后来的一系列举动,证明了他所说的重在掺和的确是认真的。
    首先,林振华让郎冬按参赛的标准,单独生产了40辆增强版的运动型自行车。为了减轻车身重量,林振华甚至通过军工方面的关系,联系上了生产歼击机的南都机械厂,从人家那里搞到了一些航空铝材,交给郎冬作为车身材料。
    接着,林振华又在公司里进行了一次选拔,挑选出,铭体力和运动能力最强的年轻工人,作为汉华自行车队的选手,还送到各自行车队去进行了个把月的专业训练。为了适应参加环自行车赛的需要,这些工人还接受了简单的语对话培训,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在国独立地买到一个充饥的面包。
    再下一步,就是办理这些队员的赴签证,这件事自然是交给省非贸厅去解决的。
    华克勤一开始听到林振华的要求时,差点把鼻子气歪了。要知道,参加一次这样的比赛,起码得扔出去十几万美元的花销,这在当年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一种行为了。
    “林振华同志,你们这种行为,是彻头彻尾的浪费国家财产!列宁说过,浪费是最大的犯罪!”华克勤对着林振华大发雷霞道。
    林振华嘿嘿笑道:“华厅长,你请息怒,且听我给你解释。”
    “你解释什么?你不就是挣了点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吗?参加环自行车赛?这种玩玩乐乐的事情,有什么必要性?”华克勤斥道。
    林振华反问道:”华厅长,依你之见,咱们国家去参加奥运会,也没必要了?省下那些钱,够买多少袋大米啊。”
    华克勤让林振华噎了个够呛:“你们这样胡闹,怎么能跟奥运会比呢?奥运会,那是为了显示国家形象,你们这算什么?”
    林振华道:”我们也是为了宣传国家形象啊。你看,去年许海峰一声枪响,实现咱们国家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这对于传播我们国家的形象,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啊。我们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实现在环自行车赛上零的突破,对于宣传我们国家、我们江南省、还有我们汉华重工的形象,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华厅长,你不知道,环自行车赛的影响,在国际上可是仅次于奥运会的。”
    “真有这么大的影响?”华克勤狐疑地问道。
    “那是当然。”林振华道”,这是我们郎经理亲自去打听过的。”
    林振华说这话的时候,郎冬并不在场,林振华也深信,以华克勤的身份,是断然不会去找郎冬当面对质的。
    “这么说,你觉得你们能够在这次比赛上拿到一块奖牌,为国争光?”华克勤口气变软了。
    “不能!”林振华干脆地回答道。
    华克勤有些意外:“为什么?”
    林振华道:“因为我冉根本就没有参赛资格。”
    “那你还在这跟我说什么?”华克勤又恼了,说了半天,你连参赛资格都没有,这不是拿一个厅级干部当傻瓜耍吗?
    林振华道:”华厅长,你这就不懂了。奥运会的精神是,重在参与,我们的态度也是如此。我们这次到国去,就是去参与的,没有参赛资格无所谓,我们可以跟着运动员一路走啊。你想想看,如果我们的自行车队跟着整个环的赛程走下来,在国走了刃。公里,这会造成多大的轰动?”
    华克勤开始冷静下来了:”小林,你说的是认真的?”
    “当然是认真的。”林振华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华克勤看了……L如果不是认真的,我吃饱没事跟你逗闷子来了?”,~~四
    “嗯,好吧,我安排人去帮你办这件事吧。”华克勤终于点头了。虽然他并不能完全理解林振华的用意,但他从林振华说的这些话里能够感觉出来,林振华并不是一时冲动,他这样做,应当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汉华重工的董事长谢春艳和总经理苏宝成对于林振华大张旗鼓组织车手去参加环自行车赛也同样不能理解,但他们最终也像华克勤一样,被林振华说服了。就这样,在环自行车赛开赛之前,汉华重工的自行车队由郎冬和褚红阳带队,来到了国。
    “怎么样,这几天你们都干了些啥?”林振华带着舒曼从兰克福赶到巴黎,见着郎冬、猪红阳时,这样问道。
    褚红阳乐呵呵地说道:”我们这几天可没闲着,绕着巴黎城已经骑了好几圈了,现在基本上整个巴黎的老百姓都知道从中国来了一支车队,要参加环自行车赛呢。”
    “哟,红阳,看你都晒黑了。”锋曼摸着褚红阳的胳膊,心疼地说道。
    “没事,黑点更健康嘛。”猪红阳带着幸福的笑容说道。
    林振华懒得去看他们两口子腻歪的样子,转过头问郎冬道:”老郎,你没和他冉一起疯吧?”
    郎冬叹口气道:”唉,都怪我没注意保护身体,如果我没生这场病,怎么也能跟着他们骑上两困的,现在我只能呆在宾馆里给他们当后勤了。”
    林振华连忙安慰他道:”老郎,其实当后勤也非常重要。这些年轻人没有经验,就需要你这样的老同志在后面坐阵才行呢。”
    郎冬道:“不过,这两天我也没闲着,红阳他们在外面做宣传,我就在宾馆接受记者采访。你给我编的那些故事,我都讲给记者们听了。对了,你看今天的报纸,上面还有我们公司的照片呢。”
    所有这一切,都走出自于林振华的策利。他安排褚红阳带着自行车队在巴黎街头招摇过市,同时散发有关中国自行车队要参加环自行车赛的小传单,用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同时,他又通过曾经代理过五叶风扇和喷瀑式洗衣机的巴黎商人,联系上了几家国当地报纸,花钱请他们进行采访,制造声势。有了最早的一些报道之后,其他的新闻媒体也就很快地被吸引过来了。
    编故事,也是林振华在后世学过的宣传手之一。他给郎冬编了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把郎冬描写成于一个三代造自行车的工人世家,说参加环自行车赛是郎冬的爷爷那一代的理想,直到今天才由郎冬带领他的工人们来实现了。
    为了进一步渲染气氛,林振华还让郎冬带来了一些浔自早年的照片,以及如今汉华重工的照片,交给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这些具有史料价值的照片,登在报纸上效果远比干巴巴的采访内容要有意思得多。
    当然,在所有的新闻内容里,最大的卖点还在于郎冬带领的这支自行车队是于红色中国的。在当时,中国州州打开国门,西方的百姓对中国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林振华一反中龘国政府在进行外宣时习惯使用的“宣传腔”,改用了这样一种极具亲和力的传播手段,很自然地吸引住了国媒体和受众的眼球。
    “小华,你可不知道,这几天,我们骑着车在巴黎街上通过的时候,很多国人都站在路边看我们呢,尤其是国的女孩子……”褚红阳兴致勃勃地叙述着,说到女孩子的时候,他下意识地刹住了话头,似乎是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红阳,据我所知,国姑娘是很热情奔放的哟。像你这么优秀的小伙子,有没有姑娘主动向你投怀送抱呀?”林振华笑着问道。话一出口,他分明看到,舒曼的嘴唇弯成了一个弧度,林振华恶恶地想到,褚红阳今天晚上估计得跪自行车辐条了。
    “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褚红阳的额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连忙向舒曼解释道:“小曼,你别听小华乱讲,他就是嫉妒我结了婚,想挑拨我们关系。”
    舒曼用温柔的口吻说道:”红阳,我没说什么呀。对了,你刚才说国女孩子,怎么不说下去了?”
    “这个嘛……”褚红阳支支吾吾道,“这个,嗯,对了,国女孩子,的确是非常热情奔放。
    不过,她们可不是对我热情奔放哟,是对其他人。对了,彭俊你认识吧,有个国女孩子,上去亲了他一口呢。”
242 工地
    按照林振华的总体构想,褚红阳一行在巴黎进行几天宣传造势之后,就要全体移师自行车赛的城市,然后与选手们同时出发,去完成整个赛事。
    一场环自行车赛的全程是3000多公里,平均一天的行程在200公里以内。汉华车队不需要与专业选手们拼速度,只要能够保证每天骑完选手们的赛段,与选手的进度保持同步,就足够了。林振华估计过,这样的强度是在大家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的。
    为了以防万一,林振华还安排郎冬去雇了一辆大巴作为收容车,专门跟在后面收容那些体力不支的职工。毕竟是业余选手,重在掺和嘛。
    林振华的想,是要让汉华车队成为今年环自行车赛场上的一个花絮,他相信,于世界各地的体育记者们,是不会放过这样一条新闻的。红色中国的自行车队参加环自行车赛,这是多么有冲击力的一个标题啊。记者们只要深挖下去,就会挖掘出许许多多的信息:汉华重工、飞箭自行车、理想、荣儿…
    这种广告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地产生效果,但如果第二年、第三年,汉华重工坚持派出自行车队以这样的方式参赛,慢慢地就会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印象。打造一个品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林振华此举,事实上就是在给汉华重工进行着品牌建设上的铺垫。
    为了打造一个品牌,十几万美元的支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整个环自行车赛要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林振华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国。他让舒曼留下,帮助郎冬协调有关媒体联络和后勤方面的事情,自己只呆了一天,就匆匆地踏上了归途。
    在回国途中,林振华又绕到泰国去转了一圈。在那里,汉华重工交付的四套大化肥设备正在进行安装与调试现场负责人是原汉华机械厂的容器车间主任冯旭。
    “林经理,你来了,这趟去德国,辛苦了吧?”冯旭一见林振华便热情地打着招呼。
    “我不辛苦,冯主任,你们才辛苦了。”井振华说道。
    “我们也不辛苦。”冯旭奉承地说道,“林经理给我们安排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工人们都说,出差比在家里呆着还舒服呢。”
    林振华知道冯旭一向喜欢吹牛拍马,例也不介意。这个世界上就有这样一些人是习惯于说好话的,正如朱铁军习惯于训人一样。冯旭嘴上说得好听,手底下的活干得也漂亮,并不是那种只会奉承领导的庸才。
    “进度怎么样?”林振华问道。
    “已经完成70%了。”冯旭道,“这几天正在赶工,现在正是泰国的雨季对工期影响比较大。”
    “雨季施工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小心雷电。”林振华叮嘱道。
    冯旭连连点头:“林经理,你放心吧,孙长远师傅他们都在这里呢,他们经验很丰富。”
    “那就好。”林振华道。
    和冯旭聊完,林振华又到工地去看望了一下工人们。他从欧洲带来了一些洋烟和巧克力,正好在工地上给工人们分发了一遍。虽然每个人只能分到几支烟和一两片巧克力但大家无不交口称道,说林经理平易近人、关心工人等等。
    这就是当领导的效果了,过去林振华当搬运工的时候,也给周围的工人们发过烟,但大家抽了也就抽了,没想到什么重大意义。一旦你当了领导这就完全不同了,一支烟也是带着领导体温的,抽起来格外温暖。抽完之后,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气爬到合成塔顶上也不用中途歇气了。
    林振华的准岳父杨春山也在工地上,林振华给他从国带了一条价值好几百美元的皮带,惹得杨春山又是高兴又是心疼。杨春山私下里告诉林振华工地上的工人们对于生活条件和出差补助都非常满意,这个信息与冯旭所说的情况完全相同林振华便彻底踏实了。
    离开工地,林振华回到曼谷,又去见了一趟吉拉蓬。在过去一年中,吉拉蓬先后几次带着泰国方面的考察团和接受培训的工人访问中国,与林振华见过很多次面,已经俨然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了。当然,林振华也知道,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纽带,还是他替吉拉蓬存在几个银行里的那些美金。
    “林经理,你们在兰克福装备展上的事情,我已经听我的同事说起了,的确非常精彩。”吉拉蓬一见林振华就这样说道。
    林振华笑道:“老朋友,我还指望在展会上见到你呢,怎么你没去啊?”
    “是我的同争去的。,吉拉蓬道,“我现在工作比较忙,没办,位置高了,责任也就多了嘛。”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他的语气里透着炫耀之意。
    “怎么,你的副厅长职务已经任命了?”林振华装作惊喜的样子问道。
    “上个月刚刚任命的。”吉拉蓬得意地说道,“林经理,要说起来,这还多亏了你的劳呢。这次大化肥设备采购,我替国家省下了600万美元,部长都说我非常能干呢。”
    林振华取出一个公文包,递到吉拉蓬办公桌上,说道:“我这次绕道国,看到商场里有个公文包款式还不错,很配吉拉蓬厅长的身材,我就买下了。现在正好作为贺礼,请吉拉蓬厅长笑纳。”
    吉拉蓬哈哈笑起来,他一边装出推托的样子,一边接过包,里里外外地看着,赞不绝口地说道:“哎呀,这可是路易威登啊,看这做工,这一个包,怕要好几千美元吧,太贵重了,我真的不能收。”
    林振华笑道:“不过是6000多美元而已,与吉拉蓬厅长的身份相比,实在是太寒酸了。”
    “哪里哪里,林经理真是太客气了。”吉拉蓬果然毫不客气地就笑纳了。
    唉,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林振华脸上嘿嘿笑着,心里却疼得很。他送给自己的准岳父也不过就是一条300美元的皮带,还让岳父一通数落。送给这个莫名其妙的吉拉蓬,一出手就是6000美元,人和人的差别,真是太大了。
    “对了,你们的工人这次过来安喜这四套大化肥设备,我们工业部门的人非常满意。”吉拉蓬说道,“大家都反映,中国工人能吃苦,对生活待遇方面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而且对我们本国的工人和技来人员也非常尊重,这在我们泰国过去引进技术的经历中是很少见的。”
    “我也要替我们的工人感谢泰国方而提供的生活服务,他们对于生活条件非常满意。”林振华也说道。
    他在工地已经了解过了,泰国方面提供的生活服务的确还是不错的,工人们的吃喝比在国内时候的标准还要高一些,大家自然是非常满意的。据杨春山透露,泰国方面本来还打算给工人们安排一些“特殊”服务项目,结果被几个老工人被断然拒绝了。
    两个人又扯了一通闲天,吉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