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机转子的。”
“呵呵,理解,理解。”林振华笑着说道,“既然计委方面不可能直接出面来搞大乙烯装备,那么,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道义上的支持呢?”
“什么叫道义上的支持?”左济民一头雾水,他其实也算是个思想比较开放的官员了,但和林振华说话的时候,还是会经常被林振华的怪诞思维所雷倒。
林振华收起调侃的神色,对顾嘉桦和左济民说道:“两位司长,现在ALK转让技术的事情已经差不多敲定了,我们汉华重工作为技术的受让方,定当不辱使命,尽最大的力量把这些技术消化、吸收,并且转化为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但是,我们徒有这些技术也是没用的,正如顾司长所说,以我们汉华一家的力量,不足以完成30万吨乙烯这样的大型项目,更何况,我们的目标并不是30万吨,而是80万吨,这是我向贺老郑重承诺过的。”
“80万吨!”顾嘉桦眼睛瞪得老大,“小林,你的心可真是太大了。”
“顾司长,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不但想搞80万吨,我们还打算搞100万吨呢。我们不可能永远跟在ALK的背后,我们总有一天要和ALK同场竞技的,而且我相信一点,他们迟早会输。”林振华牛哄哄地说道。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顾嘉桦轻轻地摇着头说道,他不知道林振华这些话算是豪言壮语,还是不着边际。不过,林振华想做事,这一点顾嘉桦是看得很清楚的,对于愿意做事的人,总是值得鼓励一下的。
“今天趁二位可长都在,我想请一个设想,请二位司长斟酌。”林振华继续说道。
“你讲吧。”顾嘉桦和左济民同时说道。
林振华道:“左司长说得对,现在由政龘府出面来组织大型技术攻关,已经不合时宜了。政龘府应当是扮演一个指导和提供服务的角色,具体的事情,应当交给企业去做。我们汉华重工斗胆想提出一个要求,由我们牵头,组织全国的石化系统和机械、冶金各系统的重点企业,通过经济手段组成一个战略联盟,共同攻克30万吨乙烯设备的难关。二位司长以为如何?”
373 战略联盟
林振华的话一出口,在场的几名技术人员都忍不住想鼓掌了,只是碍于有两位司长在面前,大家不便于表现得太过。顾嘉骅和左济民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早听说江南省有个事事敢为天下先的林经理,今天我们算是见识了。”顾嘉骅调侃道。
左济民则说:“老顾,你不会是今天才见识了吧?这几个月咱们和小林经理一起与ALK谈判,你还没见识过他的胆魄吗?”
“唉,我们都老了,是该让年轻人上了。”
“照小林这个发展趋势,我估计过不了几年,他们汉华重工就该当我们国家计委的家了。”
“还有我们石化总公司,迟早会成为汉华重工的下属公司的。”
“我们都等着给林经理当下属吧……”
“喂喂,打住,打住!”林振华听着两个官员在那越说越离谱,不由得汗流浃背。不会吧,我只是想牵头搞一个乙烯工程的战略联盟而已,至于这样损我吗?工业霸主吧更新组
“二位司长,你们饶了我吧,再说下去,我就只有自绝于人民了。”林振华可怜巴巴地说道。
顾嘉骅和左济民哈哈大笑起来,林振华这个人有闯劲,心气很高,但为人很低调,这一点让两位司长都非常欣赏。汉华重工虽然在石油部和国家计委的眼里算不上什么大企业,但好歹也有几亿元的固定资产,是江南省的一家副厅级单位。林振华在这一段与石油部合作的时间里,一直把自己放在小字辈的位置上,连端茶倒水这样的小活也抢着干,在少年得志的年轻干部之中,这是比较难得的。
“小林,你这个由企业牵头来形成企业联盟的想,非常好。不过,以你们汉华重工的级别和规模,与其他大型国企相比,也只能算是小弟弟了,你怎么能够调动得了他们呢?”左济民问道。
林振华道:“我并不需要调动他们,我只需要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就可以了。你们政府官员做事情是依靠行政手段,而我们企业做事情,靠的是利益刺激。现在许多大型国企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如果我有几个亿的订单拿给他们,他们有什么理由拒绝?”
“几个亿的订单?你是什么意思?”顾嘉骅敏感地问道。
林振华道:“二位司长,上次左司长说起过,咱们国家未来10年内,将会新建8至10个乙烯项目。我想请计委把其中一个交给我们汉华重工来设计和建造。”
“嚯,好大的口气!”左济民夸张地说道,“你一个省级企业,就想吃下一个乙烯项目?你也不怕人家说你以蛇吞象?”
林振华笑道:“这就是我前面向左司长说的,请计委方面给我们一些道义上的支持了。”
左济民道:“这是道义上的支持吗?一个乙烯项目投资70亿,你居然把它叫做道义上的支持?”
“我不需要计委直接把这个项目给我们,计委只要拿这个项目开展国内招标就可以了。”林振华笑着说,工业霸主吧更新组“到时候谁家的技术强就能中标,如果我们技不如人,那也自然会认赌服输的。”
“真有你的。”顾嘉骅插话道,“这几个月时间,你已经把我们石油系统的底摸了个一清二楚。对了,你手里还有贺老这样的老石化,我们石油系统的底,你早就清楚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哪家装备企业系统地掌握了大型乙烯装置的技术,只有你们汉华重工进行了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而且很快还能够获得ALK转让的技术。如果搞公开招标,最终还不是花落你们汉华了?”
林振华坦然地说道:“顾司长所言极是,我的想正是如此。我们汉华重工通过正常的招标程序拿到这个项目,然后用项目去吸引各家企业加盟。这相当于我们汉华是总承包商,其他企业是分包商。我们出技术,出规范,其他家出设备、出人、出经验,这样的组合不是很好吗?”
“这倒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探索。”左济民说道,“对了,小林,你这个想,有没有和何海峰主任讨论过?”
“很早以前是讨论过的,何主任对于我的想是支持的。”林振华道。
他这话倒也不是说谎,他与何海峰在一起聊天的次数很多,类似于这样的想,双方也的确交换过意见。林振华提出的这个方案,在后世是很平常的,但在当时的中国,还比较新颖。何海峰是一个思想非常开放的人,对于这种具有开拓性的想,一向都是非常赞赏的。
“老顾,你觉得小林这个想怎么样?”左济民问道。
顾嘉骅没有回答,而是看着林振华,笑而不语。
林振华向顾嘉骅还以一个灿烂的微笑,说道:“顾司长,你不用这样看着我。你放心吧,如果我们汉华重工有发包的机会,我们肯定会把最主要的部分都发包给咱们石油系统的企业的。”
“哈哈哈哈!爽快!”顾嘉骅笑道,“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呢。”
“顾司长真是老……咳咳,那啥……”林振华话说到一半,觉得措辞上有些不妥,连忙又咽了回去。
顾嘉骅没好气地斥道:“你不就是想说我老奸巨滑吗?我替你说出来了吧。”
“我本来是想说您老谋深算的,好像也有点贬义哦。”林振华讷讷地说道。
其实,就算顾嘉骅不逼林振华,林振华也是打算把最主要的工程发包给石油系统内的装备企业的。乙烯项目里涉及到许多大型压力容器的制造,在国内只有几家石油化工机械厂有这样的生产经验,这些设备不发包给他们,还能给谁呢?至于上百台压缩机、离心泵之类的化工机械,林振华会给汉华重工留下一部分,但其余一些也是要发包出去的,而国内有生产经验的,同样也还是这些化工设备企业。
不过,即便是如此,顾嘉骅还是需要林振华表明这样一个态度才行,这件事涉及到石油部的核心利益,那是不能马虎的。
“老左,我认为小林的建议具有可行性。”顾嘉骅得到了林振华的承诺,便开始为林振华说话了,“当然,具体这个项目如何发包,还得请计委来把关。此外,即使小林他们中标了,计委和石油部方面,也还是要派出一个工作小组,负责监督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毕竟是上百亿的大项目,完全放手是不可能的。”
“那好吧,你们石油部拿出一个意见来,毕竟对于乙烯这个东西,你们了解得更为专业。如果你们认为小林的汉华重工具备承担这个项目的实力,那么计委方面应当是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招投标的方式的。不过,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也需要讨论一下,论证一下,这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左济民道。
“老左,你尽量去协调一下,我在石油部这边,也会尽快地拿出一个意见来。我觉得小林的这个想是非常有意义的,反正我们是要搞乙烯的,工业霸主吧更新组拿出一套来培养我们自己的队伍,也是非常值得的嘛。”顾嘉骅强化着左济民的想。
大型乙烯装置的国产化,一直是石油部的一块心病。早先看不到希望,大家也就避而不谈了,现在林振华声称自己能够拿下这样的项目,一下子把顾嘉骅心里的又点燃了。如果能够在自己的领导下,实现了乙烯装置国产化的零的突破,那将是多么有光彩的一笔政绩啊。
顾嘉骅知道,林振华是企业里的人,成绩再大,也不可能盖过官员的风头,而在官员之中,顾嘉骅无疑是最有资格享受这个荣誉的人。想通了这一点,顾嘉骅对于推进这个项目的积极性就异常高涨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不是一套,而是……最起码两套吧。”听到两位官员都支持自己的意见,林振华开始得陇望蜀了,“我的意思是说,计委要批准这8至10套乙烯设备,肯定也不是同时批准的,前前后后,怎么也得拖出四五年时间。我们可以先做一套,如果成了,那么计委就再给我们一套。”
“老顾,你看看,我说小林是打算替我们计委当家吧?”左济民笑道,“看来我还太保守了,我原来以为要过几年,结果小林现在就开始替我们做主了。”
林振华道:“左司长,我的意思是说,计委这边毕竟是管宏观经济的,对于具体的技术问题,肯定了解得不够。乙烯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大型化,80万吨甚至100万吨的规模,在十年后必将成为主流。如果咱们一下子就上马10套30万吨的,未来就会成为鸡肋。”
“依你之见呢?”左济民问道。
林振华道:“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先上马3至4套30万吨的设备,其中1套交给我们汉华重工来组织建设。有这3至4套设备,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了。我们会尽量利用这1套30万吨设备,来形成我们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再往下就可以直接冲击80万吨了。”
“好!我完全赞同。”顾嘉骅说道,“小林说得非常对,乙烯的大型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们国家目前没有引进更大规模的乙烯装置,只是受到财力的限制而已。如果我们有可能形成独立自主的80万或者100万吨乙烯装置制造能力,那我们就相当于一步跨入世界石化行业的先进国家行列了。”
374 计委副主任
从石油部出来的时候,韦东齐和贺诚山都像喝醉了酒一样,满脸通红,激动得不能自已。一走到大街,韦东齐就拉住了林振华的手,说道:“林经理,你今天说的这些,真的能够实现吗?”
“当然能够实现。”林振华平静地说道。
“我怎么觉得像是做梦一样。”韦东齐脸露出一种陶醉的神色,“即使是梦,也是一个美得让人不愿意醒来的梦啊。”
林振华只觉得鸡皮疙瘩掉了满地,他讨饶道:“喂,老韦,你能不能正常点,你这一诗性大发,我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啊。”
韦东齐哈哈笑道:“林经理,你不知道?我读大学的时候,是学校里青年诗社的成员呢,不过,我都30多年没有写诗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贺诚山老爷子也开始诗兴大发了,老一辈人都是有点古文功底的,张嘴来句诗不算什么。
“二位,二位,你们不至于高兴成这个样子?”林振华郁闷地说道。今天谈的事情,对于汉华重工来说,也的确是一件大事,但不至于让两个加起来120多岁的老工程师高兴到这个地步?
韦东齐道:“林经理,我加入汉华已经三年多时间了,我亲眼看着在你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所以我相信,只要你说出来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实现。0万吨乙烯,这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可是听你的意思,最多10年时间,咱们就要把它搞出来了!”
“怎么,你觉得我浮夸了吗?”林振华问道。
韦东齐摇摇头道:“完全没有。刚才你和两位司长讨论的时候,我和贺老也在分析你说的思路,我们两个人觉得,如果你说的全国大协作能够搞成,再加咱们汉华重工一贯的做事风格,10年之内冲击0万吨乙烯,是完全可能的。”
贺诚山也说道:“没错,我已经认真分析过了,虽然还有不少困难,但这些困难应当都是我们能够解决的,我对这个项目非常有信心。”
“好,你们二位有信心,那我就放心了。”林振华道,“咱们需要安排一下,抓紧时间接收LK公司的技术资料,同时开始和各家预想中的协作单位进行接触,了解一下他们的技术实力。老韦,贺老,你们二位都是石化系统的老人了,你们把各家企业的情况梳理一下,最好再想想有没有什么熟人,我们马就要开始和他们联系了。”
“没问题!我们马就去准备。”韦东齐和贺诚山一齐答道。
因为时间还早,林振华便交代韦东齐和贺诚山先回宾馆去休息,自己则坐车到了何海峰的办公室。
“嗬,小林,今天脸色不错,怎么,谈判的事情成功了?”何海峰一见林振华便这样问道。这些天林振华一直没有时间来看望何海峰,不过两个人一直都有电话联系,对于谈判的进程,何海峰了解得不少。
林振华笑道:“成功了,LK公司的谈判代表已经正式通知我们,他们同意在这一次江北石化的技改项目中,向我们转让30万吨乙烯装置的关键性技术资料。我们汉华重工是技术的受让方,唯一的受让方。”
“太好了,这样一来,咱们国家的乙烯装备水平,该出现一个大的飞跃了?”何海峰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高兴。他虽然不懂化工设备,但对于大型乙烯装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是有所认识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对工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自己身边的消费品,例如汽车、手机之类的。但真正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却是那些重工业装备。以家用小轿车为例,它说到底不过就是一种代步工具,10万元或者100万元的汽车,在功能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能不能造出全球顶尖的汽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实是无足轻重的。
但重工业装备就不同了,大型发电设备、大型输变电设备、大型石化设备等等,都是关键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东西。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制造这些装备,那么就只能伸着脖子任人宰割了。
乙烯装备就是这样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装备。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聚乙烯、合成橡胶、涤纶、维纶、合成洗涤剂等,都是由乙烯生成的。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中国乙烯的年需求量达到2500万吨,至2020年更是将要达到4000万吨以。
为了满足国内的乙烯需求,中国至少需要建设30套以百万吨级的乙烯成套装置,而到2000年前后,国内一套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总投资一般在200亿元以,其中设备部分为70亿元左右。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掌握乙烯装备的制造能力,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何等重要。
“拿到LK的技术资料,只是一个开始,要真正形成装备制造能力,还有许多障碍要克服的。”林振华低调地说道,“不过,现在倒是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顾嘉骅和左济民两位司长已经原则同意,给我们一套乙烯设备的订单。我们打算利用这套订单,来形成一个乙烯设备的战略联盟,把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捆绑起来,共同冲击这个技术难关。”
“怎么样,有把握吗?”何海峰关切地问道。
林振华点点头道:“难度肯定是有的,但已经不是什么无法克服的难关了,只是花的时间多少,以及花费的投入多少的问题。过一段时间,我打算带老韦、贺老他们,去各家大型石化企业串串门,再摸一摸大家的底。”
“嗯,应该去实地考察一下。”何海峰说道,“对了,如果下去的时候遇到什么障碍,你可以和我联系,也许我能帮你们一些忙的。”
林振华笑道:“巧了,我还正打算问你这件事呢。我听左济民向我透露,说你有可能到国家计委去当副主任,此事可当真啊?”
何海峰道:“他说的没错,现在这件事基本定了,我现在正在移交手里的工作,估计很快就要到计委那边去班了。”
林振华问道:“老何,去国家计委这件事情,是面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意思?”
何海峰道:“主要还是我自己的意思。计委那边过去也联系过我,他们认为我在中龘央领导身边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对政策的把握比较好。不过,我此前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过去。”
“现在怎么又下定决心了?”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微微一笑,说道:“这件事,其实和你还有一些关系呢。”
“和我有什么关系?”林振华有些糊涂。
何海峰道:“次你在我这里,跟我说了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你说我们体改委是风口浪尖的单位,思想碰撞非常严重。后来我认真想了一下,觉得你说的是有道理的。其实我自己也一直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也一直都在努力地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立场。但现在看来,要想继续不偏不倚恐怕很难做到了。”
“怎么……呃,算了,这些事我也不需要知道。”林振华有心追问一句,不过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在0年代末的这个时点,关于中国改革的路径和最终模式,有着许多的争论,这种争论也同样体现在高层中间。何海峰说自己已经很难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指的就是这一点。高层争论的结果,林振华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其实也已经是非常清楚的,他没有必要让何海峰向他透露这种具有一定密级的信息。
“到国家计委去也挺好的,其实我一直希望能够做一些实务工作。政策方面的理论研究,我已经做了六七年,也快做腻了。”何海峰用轻松的口吻说道。
“不过从我个人来说,倒是很希望你到国家计委工作哟。”林振华说道,“我们马就要搞全国性的大协作了,有你这位国家计委的副主任给我们当后盾,我的底气就更足了。”
何海峰道:“后盾不后盾的,可不敢说。不过,我对于计委的工作倒也有一些想法,到时候肯定还得请你给参谋参谋。次你跟我说起的打通长江黄金水道的设想,我和计委的同志已经讨论过了,大家都觉得很有启发。近日计委就会与交龘通部、水利部等部门联合发出一个通知,规定未来长江自宜昌以下的江面,任何新建桥梁的净空都必须控制在40米以。”
“太好了,老何,我代表长江中游四亿人民感谢你。”林振华说道。
“你不觉得自己代表的人有点多吗?”何海峰调侃道,“你要感谢,就感谢你自己好了。现在大家都在关注沿海开放,谁也没有考虑到20年以后长江中游的发展问题,是你最早提醒我们注意这个问题的,所以,要说功劳,主要的功劳还在于你自己呢。”
“老何,我的原则是:第一,功劳永远都是领导的。第二,如果功劳是我自己的,请参见第一条。”林振华嘻皮笑脸地说道。
何海峰哈哈大笑:“小林,你现在也是一个副总经理了,说话的时候,嘴是不是也该有个把门的?老是这样没正形地说话,大家会觉得你不够稳重的。”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闲天,林振华闪烁其辞地提醒何海峰,要注意未来一两年内国内和国际政治的突发情况,何海峰神色凝重地记下了。他虽然不知道林振华所指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林振华是根据什么而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但他明白一点,林振华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这些话。
“好了,老何,我告辞了。你的升官酒,我就不去喝了,改天何副主任如果有空,欢迎到我们浔阳去指导工作。”林振华站起身向何海峰告辞。
何海峰起身相送,说道:“怎么,小林,也没空到家里去坐坐吗?”
林振华摇摇头道:“没时间了,和LK的技术转让协议还要进一步讨论,此外,我们还要去找协作厂家交流。对了,今天晚陈天还帮我约了一个人呢,我也得去见见。”
“干什么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