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的想法,对林振华同志做出了停职审查的决定。现在看起来,这个决定是非常草率的,非常错误的……”邬书霖讷讷地说道。
    “那么,小林同志的情况,现在搞清楚没有?”老人家缓缓地问道。
    邬书霖道:“已经搞清楚了。对了,前一段时间,对林振华同志做出不实报道的那份媒体,已经正式向林振华同志表示道歉了。据他们反映,当事的记者是一位临时工,她为了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严重违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编造了一些不实的内容。目前,这位记者已经被开除了。”
    “那么,林振华现象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呢?”老人家尖锐地问道。
    邬书霖的头上沁出了汗水,他硬着头皮说道:“我们已经调查过了,汉华重工的前身,是由林振华同志承包的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它的性质嘛……属于股份合作制,其中有国有股份,也有林振华同志以及其他一些工人、干部的股份。后来汉华机械厂、浔阳自行车厂和湘平省的永禾农机厂合并进来之后,成立了汉华重工。从股权结构上看,国有股的比重虽然是最高的,但的确没有达到50以上,所以存在一些隐患。我们目前的考虑是……”
    老人家打断了邬书霖的话,质问道:“是谁说国有股占到50以上就是社会主义,占到50以下就是资本主义?”
    “这个……”邬书霖有些语塞了。这可不是一个能够随便回答的问题,在传统的观念中,公有制占主体,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可是,听老人家的这个意思,似乎是对这个观念颇有一些不屑。
    其实,邬书霖作为一位封疆大吏,思想观念也是非常开放的,他深知,这种纠结于谁多一点、谁少一点的争论,对于国家、对于社会都没有什么价值,要说有什么价值,就是能够满足一些人追求“最纯最正统”的嗜好。但是,这种话,他能随便说出来吗?
    老人家似乎知道邬书霖的想法,他用眼睛看着坐在一个角落里的林振华,说道:“小林同志,你来说说吧,你觉得你们汉华重工,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
    在这一屋子的人中,除了服务人员之外,林振华无疑是级别最低的。如果不是工作人员叫他进来,他恐怕也只能像那些省里、部里的处级干部们那样,老老实实地呆在会议室外面等着。在刚才领导们发言的时候,林振华一直是一声不吭,这在他参加会议的历史上,算是比较罕见的。
    听到老人家的问话,林振华赶紧装出一副羞涩的样子,说道:“小平同志,我是一个做企业的,我只懂技术,不懂政治,所以,您这个问题,我恐怕回答不上。”
    老人家笑道:“小林同志,你就不用谦虚了,你是非常懂政治的,也是非常懂经济的。没关系,有什么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在座的都是一些老同志了,我们非常需要听一听你们这些年轻同志的想法。”
    林振华的推托,当然只是一种姿态而已。听到老人家的鼓励,他挺直了胸膛,说道:“那好,我就斗胆说一点我自己的看法吧。我的观点是,公有制多一点,或者私有制多一点,这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的建议是:不要问姓资姓社”
    429破冰
    429破冰,到网址
430 中国汉华
    不要问姓资姓社!
    林振华一言既出,可谓是满座皆惊。
    建国42年来,大家一直都在讨论姓资姓社的问题,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拿出一把意识形态的尺子去量一量,看看到底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来主义的。
    远的不用说了,就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在国内都已经开始萌芽了,但大家无不战战兢兢,每向前走一步都要左顾右盼一番,怕的就是被扣上一项资本主义复辟的帽子。像冯茂乔的那种民营企业,在风波来临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赶紧把手上的企业捐出去,以免被当成资本家而打倒。
    在汉华重业成立的时候,其实林振华拥有的股权已经超过50%了,但不得不采取一个瞒天过海的办法,把自己的一部分股权分给几个哥们掌握,自己掌握41%的股权,低于轻化厅所拥有的44%的比例。他这样做的原因,不就是为了规避姓资姓社的质疑吗?
    可是,这一刻,林振华突然放出这样一句豪言,声称不要问姓资姓社,这样的话如果放在改革开放之前,简直就是诛心之论,足以让他万劫不复了。
    在座的这些官员,都是从实际工作的,他们何尝不知道“姓资姓社”这样一个紧箍咒的厉害。在他们的心里,又何尝没有动过这样的心思,他们永远都只是想想而已,充其量在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和同僚之间隐晦地说一说,谁敢当着总设计师的面说出来?
    所有的人都在心里暗暗叹息:这个小林,真是太嫩了!不,应当说真是太愣了!刚才高祖兴与小平同志一唱一和,分明是在给你平反的。你这样一句话出来,恐怕要把自己重新推入深渊啊!
    旁人都在替林振华捏着一把汗,林振华的心里却是十分坦然。他刚才说的这番话,不过是大学时所背过的“邓论”笔记内容,他现在剽窃过来,老人家即使要生气,也只是气他盗版、侵权,在政治上是绝无问题的。
    “哈哈,说的非常好!”
    正如林振华所预料的那样,老人家的脸上绽出了欣慰的笑容,林振华说的这话,实在是太对他的胃口了。这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这次专程到中非经贸论坛上来接见林振华,就是想利用林振华这个事件,把他的思想说出来。让他觉得惊喜的是,林振华居然抢先把他要说的话说出来了,这样一来,就更可以让他有发挥的空间了。
    “同志们,小林同志的话,非常有道理啊!”老人家说道,“我们的改革迈不开步子,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些同志的脑子里总是担心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一种制度,到底是姓资姓社,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保守也不是社会主义。在当前的形势下,我非常赞成小林同志的观点,不要争论姓资姓社的问题,要大胆地去闯一闯,闯出一条新路来!”
    “好!”一屋子的领导干部齐声喝彩,自发地鼓起掌来。这一年多时间里,大家憋得太难受了。老人家的这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大家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林振华只觉得自己像做梦一般,老人家说的这些,他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著名的南巡讲话啊。正是这段讲话,确立了中国整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基调,使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小平同志的这段谈话,应当是在他视察珠海特区的时候说的,这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莫非,自己的穿越真的改变了历史?
    老人家说完这些话之后,把脸转身邬书霖,用商量的口吻说道:“书霖同志,对于汉华工,我有一个想法,江南省能不能把安当作一块试验田,尝试一下由民营资本控股来经营大型、特大型企业。我在美国、日本看到的那些大企业,都是民营资本掌握的,它们同样可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关键时候,他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远的不说,这一次中非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也证明在国家遭遇困难的时候,民营企业是完全可以站出来为国分忧的吗?”
    我卖糕的……何海峰忍不住扭头去看林振华,他真心地为林振华的运气感到震撼了。何海峰清楚地记得,在10年前,林振华承包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的时候,正是小平同志指示“不宣传,不限制,不得借故打击”。为林振华撑起了一把政治保护伞。如今,老人家居然亲自张口,批示把汉华重工作为试验田,小平同志亲自关照的试验田,以后还有谁敢妄加指责啊?
    邬书霖心中的震撼一点也不比何海峰更少,老人家这样一说,他已经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做了。他连忙承诺道:“小平同志,您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回去以后,马上就专门开会讨论这件事。这些年,汉华重工在林振华同志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成就,这充分说明林振华同志是位非常有能力的企业家、改革家。对于这样的有能力的同志,我们的确是应当给予他更多的自主权,让他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地去闯。”
    有了这样一个开头,后面的讨论就完全放开了,各省市以及各部委的领导干部纷纷提出了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向老人家请示有关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老人家频频点头,不断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胆去试,不要争论。
    到了要离开的时候,老人家意犹未尽。他看看林振华,说道:“小林同志,你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如雷贯耳啊。你为国家做了不少事情,你受了不少委屈。我也没什么可以送给你的。这样吧,我为你们汉华重题一幅字,你看如何?”
    这还能如何?林振华如果不是脑袋被驴踢过,还能对这种天大的好事说不吗?
    工作人员迅速地找来了笔墨纸砚,老人家站在桌前,对着一幅上好的宣纸,对林振华笑着问道:“小林同志,你希望我写点什么呢?”
    林振华想了想,说道:“不敢麻烦小平同志太辛苦,我斗胆请您为我们公司题写一个公司名称吧,就写汉华重四个字就可以了。”
    老人家微微一笑,提起笔来,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了六个大家:中国汉华重工。
    几个月后,汉华重工正式改名为中国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在去办理工商注册的时候,工商局的办事人员提出来说,企业名称里是不能随便带有“中国”二字的,要求汉华方面修改一下。
    负责去办事的彭少哲呵呵一笑,亮出小平题辞的影印件,结果立即就把对方给震住了,注册过程从此毫无障碍。想想看,小平同志都说这是“中国汉华”,浔阳市工商局有再大的胆量也不敢把安改掉吧?
    就在企业更名的同时,汉华重工的所有制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江南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领导指示,将汉华重工作为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林振华将自己实际控股的鲁中机床厂、汉鲁机床公司、江南省实华电器厂等单位正式并入汉华重工,从而使自己在汉华重工拥有的股份超过了50%,而原来由省轻化厅持有的国有股则由44%下降到了20%。
    除了林振华和江南政府分别持有的股权之处,汉华重工余下的近30%股权分别分配给了集团的高管以及创业时期的一些老职工。
    拥有股权最多的是岑右军兄弟俩、褚红阳、彭少哲和赵勇群,这几位都是林振华最早的合作者,现在也到了让他们分享成果的时候了。这几个人每人都获得了2%的股权。他们有此前其实也都拥有一些汉华重工的股权,但那是属于替林振华持有的股权,目的是掩人耳目。这一回,他们手上的股权就是实实在在归他们所有的,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这些股权未来的升值空间是不可限量的。
    项哲、胡妫、方延武等一批省壮派高管也获得了数额不等的股权,这是林振华模仿西方企业的做法所搞的管理层持股计划。分出去一些股权,换取高管们的忠诚,这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或者是管理能力,或者是技术权威,构成了汉化重工的核心运营团队。
    谢春艳、朱铁军、郎冬等一批老领导虽然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即将退休,但也得到了林振华所赠送的少许股权。对于这些人来说,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还有持股的机会。谢春艳、朱铁军、郎冬等人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一脸愕然,本能地表示推辞。不过林振华还是坚持着给他们赠送了股份,以表达自己对他们过去无私支持的谢意。
    这些老领导每人所得到的股权比例不高,只相当于整个集团股份的百分之零点几,但按当时集团的资产总额来算,也是价值一两百万了。这些股权都是汉华的原始股,未来汉华如果上市,这些股权的价值恐怕还要再翻上几番。
    有了这样一笔资产,这些清贫一生的老领导们也都一夜之间成为了百万富翁了,要给孩子买套房或者买点电器之类的,都有足够的实力,相信他们的晚年应当会是非常幸福的。
    还有一小部分股权,卖给了方方面面的关系户。当然,这些关系户都是出于“支援国家建设”的光荣目的,拿出自己“多年积蓄”来购买这些原始股的。据说完全没有一丝想占汉华重工便宜的意思。不过,另外还有消息说,这些没有机会去做这种贡献的人,心里都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啊。
    林振华是委托原来浔阳自行车厂的副厂长史达伦去办此事的,此人比较精于此道。林振华知道,自己纵然有中央领导指示作为保护伞,也还是需要照顾一下各方面的情绪的。拿出一些股份来安抚这些社会关系,非常有必要。
    余下的近15%的股份,则是由汉华的职工们持有了。尤其是当年林振华承包劳动服务公司的时候就持有了股份的那些青年职工,这一次都置换到了数目可观的股权。那些当年犹犹豫豫没有入股的人们,则是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在组织结构方面,变化也是非常大的。不过最终结果并未出乎人们的意料。
    林振华顺理成章地担任了集团公司的董事长。项哲担任集团总经理。
    方延武担任汉华重工设备公司的总经理,原来的总经理朱铁军已经退居二线,等着年龄一到就可以办离休手续了。
    彭少哲担任汉华家居公司总经理。原来的总经理郎冬由于身体原因,已经处于半休养状态,不过在一段时间内也会继续在岗,为彭少哲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岑右军依然担任汉华机床公司的总经理,现在的汉华机床公司已经不是原来的概念,而是整合了鲁中机床厂的一干领导们,虽然只担任了公司管理层中的副职,但要说起所做的事情来,比过去要大得多了。
    江实电已经改名为汉华制冷设备公司。目前的主营产品是电冰箱和冰箱压缩机,但未来将开发家用空调、大型路面空调、冷库设备、船用冷藏设备等产品。肖仁武已经带着一年轻、漂亮的新婚妻子返回缅甸去了,戴裕彬担任公司总经理,赵勇群和叶元才分别担任了副总经理。
    借着搞大乙烯项目的机会,汉华重工建立了一个工业汽轮机事业部,目前挂在化工设备公司旗下,由张逸华负责。不过,林振华已经打定主意了,未来这个事业部肯定是要转变为独立的公司的,专门生产各种工业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这个市场的前途大得让人眩目,刘向海已经向林振华预先下了订单,要委托汉华制造大型船用主机。张逸华则一心想着自己的老本行,那就是航空发动机。
    香山脚下的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现在已经颇具规模。马杰担任了研究所的所长。林振华这样的安排的目的,在于马杰能够常驻北京。马杰与林芳华已经举办了婚礼。成了林振华的妹夫,林振华当然不能让妹妹和妹夫常年两地分居。
    在华青大学机械系,林振华斥巨资建立了一个材料研究中心,中心的主任是安子轩,副主任是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林芳华。对于这个安排,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这不仅因为林芳华是林振华的妹妹,而且因为林芳华主持研究的新型减振材料据论证,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林芳华本人也因此而跻身于国际一流材料专家的行列了。
    除了上述这些安排之外,褚红阳、舒曼、胡妫、杨欣等人也分别担任了集团各个直属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其中最为夸张的是杨欣,在汉华重工组织的“中国化工设备产业联盟”筹备会上,她居然被参会的各企业代表们一致推举为联盟的秘书长,这让顾嘉骅和林振华都惊得掉了一地的眼镜碎片。按林振华预先的设想,这个秘书长的职位无论如何也是应当落在他头上的,谁知,在会场上有人喊出了一句“小嫂子”,结果投票结果就一边倒地倾向于杨欣了。
    这样一个结果,其实也并不意外。杨欣在大乙烯技术攻关期间担任了攻关项目组的副组长,她擅长鼓舞士气,化解矛盾,处理的事务井井有条,赢得了所有参加攻关的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
    化工设备联盟这种缓缓,主要的作用就是联络感情。把各家企业的力量凝聚起来。像这样一个组织,正需要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来担任秘书长一职,杨欣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小平同志在南京中非经贸论坛上的谈话,经中央整理后,迅速地下发到了各级部门。从而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学习小平谈话精神的运动。各种陷于沉寂的活动都开始活跃进来。股市开始一路走高,海南、广西北海等地房地产像雨后春笋一般迸发出来。徘徊了两年之久的中国改革,终于轰轰烈烈地再次起动了。
    就在中国经济重新升温回暖的时候,亚洲的别一个大国日本,却迎来了一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没有人预料到,这次始于1990年初的危机,居然持续整整一个年代,使曾经高速增长的日本遭遇了“失去的十年”。
431 尼宏的黄昏
    日本金融危机的祸根,是早在1985年广场协议的时候就种下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赤字居高不下,外贸逆差不断增长,来自于德国、***的廉价商品极大地冲击着美国自己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采取美元贬值的政策,以便增强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改变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
    1985年9月22日,来自于美、日、西德、法、英等五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齐聚纽约广场饭店,签署了五国政府联合干涉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贬值的协议,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广场协议之前,美元对日元的汇率是1比250,在协议签订之后的三个月内,就下降到了1比200,此后更是一直跌到了1美元兑换120日元的低点。
    日元的持续升值,导致国际游资大量流入***,使***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井喷效应。据后世的统计,从1985年至1990年,***股份平均每年上涨30%,地价每年上涨15%。与此同时,***的外贸条件开始恶化,日元的币值高企,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上升,失去了竞争力。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企业纷纷在海外建立子公司,把本土的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第三世界国家。***本土的制造业逐渐形成空洞,大量的过剩资金被运用于股票、房地产等虚拟市场,经济的泡沫越搅越大。
    1989年,***政府为了避免经济泡沫继续蔓延,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政策。1990年初,紧缩政策开始显示出影响,股市和地价出现了急速和持续的下滑。银行发行的大部分房地产贷款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不良资产。据推算,到1992年时,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达到了20万亿日元的规模,整个经济陷入困顿之中。
    1989年,***政府为了避免经济泡沫继续蔓延,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政策。1990年初,紧缩政策开始显示出影响,股市和地价出现了急速和持续的下滑。银行发行的大部分房地产贷款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不良资产。据推算,到1992年时,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达到了20万亿日元的规模,整个经济陷入困顿之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使许多投机商都输得倾家荡产,尼宏重工非常不幸地也成为遭到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的对象之一。
    尼宏重工以生产制造化工设备起家,短短几十年时间,就成为***国内化工设备领域的重点企业之一,股票市值达到近50亿美元。可就是这样一家颇具实力的企业,在近年来却迷上了虚拟经济,董事长石川明醉心于股票和房地产,把公司的流动资金大量地投向这两个领域,导致企业的技术投入不足,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
    按理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尼宏重工虽然在技术上缺乏进取,但其多年沉淀下来的品牌和制造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这足以使其在国际化工设备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一时还不至于崩溃。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林振华和他的汉华重工出现了。汉华重工的存在,似乎专门是为了与尼宏重工作对的。从最早那次汉华机械厂与尼宏重工在冰机主轴上的较量之后,汉华就不断地在蚕食尼宏的传统市场。一开始,汉华搞的是进口替代,抢了尼宏重工在中国国内的项目。随后,林振华又跑到泰国去抢了尼宏已经装进碗里的肥肉。
    再接下来,汉华的吃相就越来越难看了。尼宏重工为了保持对汉华的技术优势,投入资金开发了40万吨大化肥技术,谁料想汉华居然也同时拿出了这样的技术。两家的技术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