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院子里,能不能把他也一起叫过来,这样咱们的人就凑齐了?”
“谢尔盖……”萨维耶夫和图奇诺夫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音调都变得低沉下去了。
“怎么?”刘向海一愣,他察觉出了两个人神情上的异样,不禁问道:“谢尔盖他怎么啦?”
“谢尔盖……他死了。”图奇诺夫低下头说道。
“死了”刘向海大惊失色,“这不可能我从中国出发之前,还专门打听过他的消息,并没有关于他生病的消息啊,他怎么可能死了呢?”
图奇诺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吐出来,然后缓缓地说道:“他自杀了。就在上个星期,当听说海军的最后一艘航母也要退役的时候,他精神崩溃了。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整整关了一天一夜。当他的助手强行撞开门进去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他用赫鲁晓夫亲手奖赏给他的银质手枪打死了自己。”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刘向海泪如雨下,反反复复地说着同一句话。
“谢尔盖和我一样,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设计航母。航母就是他的生命,也是我的生命。航母没有了,他的生命也就该结束了。”图奇诺夫说道,“安德烈,你是知道的,谢尔盖是一个非常偏执的人。这些年,我们两个人都在设计航母,他是推崇滑跃式起飞的,而我则是坚持要搞弹射式起飞的。我们整整吵了30年,从年轻一直吵到两鬓斑白。可是,一切都是这样可笑,没等我们争论出一个结果来,苏联已经没有航母了,一切争论都没有意义了。”
“对于他的死,难道就没有人应该负责吗?”。刘向海恨恨地问道。
图奇诺夫反问道:“谁该负责?该负责的,是那些搞垮了苏联的人。像谢尔盖这样,因为对前途没有希望而自杀的人,在我们系统里已经不止一个了,光是我认识的朋友,就已经有好几个。”
说到这,他带着一些自嘲地笑道:“其实,我也应当和他一起去的,也许我们应当到上帝那里去继续我们的争吵。不过,我缺乏像他那样的勇气,所以只好每天用酒精来麻醉自己。”
“图奇诺夫,你可千万不能扔下我和孩子们。”柳莎眼泪汪汪地拉着图奇诺夫的手说道,其实,自从知道谢尔盖自杀的消息后,柳莎就一直悬着一颗心,生怕自己的丈夫也走上这条绝路。
“不会的,柳莎,我不会自杀的。”图奇诺夫拍拍柳莎的手背,说道:“好了,我已经累了,后半辈子,我再也不碰鸭嘴笔了。柳莎,咱们到农村去吧,我会是一个好劳动力的。”
刘向海道:“图奇诺夫,你不应该这样消沉的。你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航母设计师,你不能放弃你的专业。”
图奇诺夫道:“安德烈,不是我自己消沉,而是我知道,俄罗斯最起码在20年内是不可能再造航母了。20年,对于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曾经试图说服国防部,让他们拿出一些钱来,至少维持住一个研究平台,保证我们这些人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传承下去,但是,国防部拒绝了,理由是:没有预算。”
刘向海道:“图奇诺夫,俄罗斯的情况,我有所耳闻。我这次来,其实就是来找你和谢尔盖的,我想请你们两个人到中国去,帮助我们造航母。”
“到中国去?”图奇诺夫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振华一眼,说道,“这就是你们愿意出100万美元来收购我手里的勋章的原因吗?”。
这就叫做明人不说暗话了,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图奇诺夫院士,您的价值,不止100万美元。”
刘向海道:“图奇诺夫,小林说得对,你的价值不止100万美元。如果你愿意到中国去工作,待遇方面,你可以随便提要求。当然,100万美元目前恐怕很难达到,毕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军费非常有限。不过,5至10万美元的年薪,我想应当是能够达到的。”
听到这个价码,柳莎的眼睛里放出了光芒。5至10万美元,这比那个暴发户阿纳托利挣的可多得多了。不过,柳莎不知道丈夫是什么想法,在这种重大的事情上,她也不敢乱插嘴,只是抓着图奇诺夫的那只手攥得更紧了。
图奇诺夫哪里感觉不出妻子的那点小心思,他苦笑一声,转过头对萨维耶夫道:“老师,你的意见呢?”
444去中国造航母
444去中国造航母,到网址
445 无法抗拒
苏联解体带来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前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百姓都人心思动,俄罗斯的人民也不例外。在苏联解体之前,人们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本能地想到从国家那里获得帮助,大到天灾,小到市场买不到黄油,所有的事情都应当由国家去解决,个人要做的,仅仅是抱怨而已。
苏联解体之后,国家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的确,政府还是存在的,但政府官员已经不干事了,他们宁可把时间用在琢磨如何瓜分国有财产。过去国家是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但如今,所有的一切都被推到市场身,你需要什么,就自己去市场买。如果你没有钱,那么很抱歉,政府也没有钱,无法为你提供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有能耐的人就开始谋求离开这个国家了,光是鲨鱼设计院,就已经走了几十个人。他们有些是被西方国家的政府部门挖走,同时带走了前苏联的机密资料;有些则是被西方企业所聘用,成为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所有这些离开的人,无不能够在国外拿到几十倍于国内的薪水,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拿到的是坚挺的外汇,而不是正在急剧贬值的卢布。
没有几个人会把出国去工作当成一件耻辱的事情。在过去,大家至少在口头还要说一说为苏联而工作之类的话,有许多人在心里也是这样想的。现如今,苏联已经没有了,俄罗斯的新领导人信奉的是“普世”的教条,自然也不会去进行什么爱国主义宣传。既然国家已经不再需要大家去奉献了,那么大家就各自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柳莎也是一个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她是一名家庭主妇,年轻时候的激情早已被柴米油盐所淹没了。她非常羡慕那些丈夫出国去工作的女伴们,因为这些人可以定期地收到从国外汇来的美元·以及大量舶来的精美商品。在今天的俄罗斯,许多人心中唯一的信仰就是美元,什么国家、民族、苏维埃,都是浮云。
柳莎也曾侧面地暗示过图奇诺夫,让他去接触一下境外的机构,以他的学识·在国外混个好差使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但图奇诺夫有着一种近乎迂腐的清高,他搞了30多年的航母,一直都是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假想敌的。现在,让他去向昔日的敌人低头,为昔日的敌人服务,他实在是羞于启齿。
如今,一个机会出现了。中国人,而且是曾经的好刘向海,向图奇诺夫伸出了橄榄枝·他该不该去接受呢?
“老师,您认为我可以去中国吗?”图奇诺夫向萨维耶夫问道。
萨维耶夫点了点头,说道:“图奇诺夫,在他们去酒找你之前,这位林曾经跟我说了一些话。在他们去酒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思考他说的话。我认为,他的话是有道理的,的确,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于俄罗斯是有帮助的。
至少在未来的20年内,中国和俄罗斯应当是一种互相帮助的关系,任何一方如果离开了对方的支持,就有可能会被美国吃掉。不管中国和俄罗斯曾经有过什么样的不愉快·如今都必须抛弃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对手·那就是美国。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这是一条永恒的原则。”
“这么说,您支持我去中国工作?”图奇诺夫道。
萨维耶夫道:“去,到中国去,总好过于去美国?不管怎么说,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还在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对于几代人有着不同的意义。萨维耶夫是老一代,对社会主义的感情是最深的,只要有可能,他还是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学生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旗帜继续地扛下去。图奇诺夫是中年一代,从小受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成年之后接触了不少西方学说,对于社会主义一词说不有什么强烈的信仰,但内心还是有一些本能的亲近。至于到了俄罗斯的年轻一代,那就基本已经全盘西化,言必称美国了,在他们面前谈什么社会主义,恐怕只能招来他们的耻笑。
听到萨维耶夫的话,图奇诺夫陷入了深思。对于他来说,做出一个这样的抉择是很不容易的,他必须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门又被敲响了,柳莎过去打开门一看,只见四五位中国小伙子正站在门口,每人肩都扛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口袋,累得汗流浃背。
“安德烈,这是你的部下吗?”柳莎回过头对刘向海问道。
不等刘向海回答,林振华先站了起来,笑着说道:“是我叫他们来的。小柯,让同志们把东西搬进来。”
柯云根答应一声,指挥着手下的战士把大口袋都拿进屋来了,堆在客厅的中央,像一座小山一般。放下东西后,保卫战士们悄然地退了出去,不敢打扰屋里这一群人的交谈。
“来,图奇诺夫夫人,麻烦帮帮忙,把这墼吃的拿出来,咱们边吃边聊。”林振华招呼道。
柳莎走前,帮着林振华打开了一个口袋。口袋一打开,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在那个硕大的口袋里,装满了火腿、黄油、奶酪、糖、酒等物品,数量之多,档次之高,是柳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的。即便是在苏联没有解体之前,她家里虽然经济算是比较富裕的,要一下子买这么多好东西也是不太容易的。
“这些东西咱们拿出来作为晚餐。这一袋子留给萨维耶夫老师,这两袋子是您的,图奇诺夫夫人,一会儿我会帮您送到家里去。”林振华指着那些袋子安排开了。
“这可不行,这一大袋子的食物,在市场买,恐怕要几十万卢布?我们怎么能收你们这么贵重的东西。”柳莎言不由衷地拒绝道。其实,她的心里早已乐得开了花,手里攥着林振华刚刚分配给她的那两个口袋,死活也不肯松开了。
刘向海说道:“柳莎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我听说,你们家里最近也比较紧张,孩子们恐怕也很长时间没有好好地吃一顿了?对了,一会让人送一些吃的到谢尔盖家里去,他家的情况是不是也不太好?”
“唉现在哪有几户人家生活过得好的,这都是因为这该死的物价。安德烈,你也知道的,孩子们的饭量都很大,而且他们正在谈恋爱,有时候还要带姑娘到家里来,没有点好吃的,也实在是不像个样子。你们知道现在的姑娘有多势利……”柳莎絮絮叨叨地说道,同时用眼睛瞟着图奇诺夫等着他开口。
图奇诺夫看着柳莎的样子,脸微微有些难堪。作为一个男人,无法让妻子、儿女丰衣足食,实在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他虽然有自己的信仰,但同时也仍然是一个凡夫俗子无法拒绝人间的烟火。
正如柳莎说的那样,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了,到了谈婚谈嫁的年龄,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是要讲究排场的,以他目前的收入,如何能够支撑得起足够的排场呢?刘向海向他许诺了一年5至10万美元的薪水,他知道自己值这个价钱,刘向海应当不会食言的。如果能够挣到这样高的薪水孩子们也能像街的富二代们那样风光了?
可是这样的话,让他如何向刘向海开口呢?
“图奇诺夫你去,去中国。不管怎么说,至少能给家里弄点钱来,改善一下生活。”萨维耶夫看出了图奇诺夫的心思,便直接帮他挑开了。
刘向海道:“图奇诺夫,你如果到答应去中国,经济方面是完全可以不用担心的。此外,柳莎也可以跟你一起去,我们会给你们安排一套别墅,还会为你们配备勤务人员和保卫人员,照顾你们的生活。”
“还有,刘院长他们准备建设的外国专家公寓,是靠着海边的哦。”林振华笑着说道,“那个地方叫做威海,是在中国的山东省,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出门就是一片宽阔的海滩,整个夏天,你们二位都可以躺在沙滩晒日光浴的。”
“伊万……”柳莎轻声地叫着图奇诺夫的名字,她已经无法抗拒林振华向她描述的美好场景了。
俄罗斯人对于大海的向往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每年夏天,都有无数的俄罗斯人涌向黑海岸边,去享受那里的海水和日光。中国的海滩面对的是太平洋,那种辽阔的感觉又岂是黑海能比的。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俄罗斯经济回暖,到中国来海滩的俄罗斯人就越来越多了,这些人中,有钱的就去三亚,穷一点的则呆在南戴河、北戴河等地,一住就是个把月,颇有些乐不思蜀的味道。
在这一趟出发之前,林振华就专门和刘向海谈过建立外国专家公寓的事情,并且特地建议把公寓建在威海。威海本身就有海军的基地,土地和海边浴场都是现成的。这个地方风景又好,气候也非常舒适,对于常年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俄罗斯人来说,绝对是一个魅力值爆表的好地方。
图奇诺夫无奈地笑了一下,对刘向海说道:“安德烈,你们的安排,真是天衣无缝啊,让我根本无法拒绝。你也看到了,柳莎的一颗心,已经飞到中国去了。”
“图奇诺夫,你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你如果现在还不能下决心的话,我可以以私人的名义,邀请你和柳莎,对了,还有萨维耶夫老师和夫人,一起到中国去小住一段时间,好好休养一下。
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我们可以到了那边之后再来交流。到那时候,如果你有兴趣参与我们的工作,那我们非常欢迎。如果你觉得没有兴趣,我们也不会勉强你的。”刘向海真诚地说道。
“不,我已经决定了,跟你去中国。”图奇诺夫坚定地说道。1未完待续。
446 照单全收
要说服一个人,不外乎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刂向海、林振华一行,把这几条拿捏得恰到好处,图奇诺夫再想拒绝也难了。
关于图奇诺夫到中国之后的待遇问题,刘向海在出国之前就已经与海军装备部商量过了。像图奇诺夫这种级别的人才,一年出到10万美元的薪水是完全值得的。此外,他在中国工作期间,还可以享受与刘向海同等级别的待遇。刘向海现在是海军舰艇研究院的副院长,副军级,那是可以配车、配秘、配勤务员的。
图奇诺夫对于刘向海给他开出来的待遇没有什么异议,如今俄罗斯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下降,加卢布疲软,能够在中国挣到0万美元,对于图奇诺夫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条件了。他如果选择去西方国家的话,也许有可能拿到更高一些的薪水,但从感情说,他还是更愿意到中国去工作,正如萨维耶夫说的那样,中国毕竟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苏两国在传统的联系还是更为紧密的。
说好了去中国的事情,大家皆大欢喜。这一夜,众人觥筹交错,喝得十分尽兴。图奇诺夫和刘向海聊起往日的旧事,一会哭、一会笑,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候。柳莎不放心家里的孩子,提前告辞回去了,林振华和陈天帮着她把满满两大口袋食品送回家,又在她的指点下去了一趟谢尔盖的家里,给他的家人送去了一些食品和钱。这些钱就算是刘向海对己故好的一些心意了。
第二天,林振华一行继续在圣彼得堡展开猎头之旅。他们猎头的对象,有一些是刘向海过去的朋,有一些是萨维耶夫和图奇诺夫向他介绍的同行,还有一些是前几年经林振华牵线到中国去与刘向海进行过合作的技术人员。猎头的手段,无非仍然是这几板斧,先是和对方大谈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谊,接着说到中国去可以有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最后就是谈报酬和待遇。
林振华等人在前面忽悠,外交、安全、总参等各部门的接应人员也随后赶到了。他们的任务是协助这些愿意到中国去工作的俄方技术人员办理出境手续,陪同他们前往中国。这些人到了中国之后,海陆空天各系统的人都会去与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洽谈,把他们安排到各个项目中去。还有一些人才不是为国防科工系统招募的,他们将会进入一些民用部门去发挥作用其中,相当一批人将成为汉华重工的高级雇员。
在圣彼得堡呆了十几天之后,林振华一行又去了远东的赤塔、阿穆尔等地,然后再离开俄罗斯,前往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那些国家也有前苏联的大批研究机构和军工联合体,而且情况与俄罗斯差不多,都是处于半失控的状态,大量的科学家和身怀绝技的高级技师在待价而沽,林振华等人毫不客气照单全收。
时间在忙碌中飞驰而过,转眼间,林振华等人已经出来一个多月。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船厂以区区1万美元的年薪标准挖到一批造船技师之后,林振华等人心满意足地乘火车返回莫斯科,去与几天前抵达那里参加中俄经贸谈判的何海峰汇合。
“林哥!”
林振华一行刚到宾馆大堂就见一位女孩子笑靥如花地奔过来,伸出两只手,挽住了林振华的胳膊。不用说,这年头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林振华如此亲昵的,只有何海峰的宝贝闺女何岚了。连林振华的夫人杨欣也不好意思这样和老公当众秀恩爱。
何岚在去年就已经从人民大学毕业了,在何海峰的安排下,去了国家物资部,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不过据说她对于部委里的氛围很不喜欢天天闹着要跳槽出来。林振华这大半年先是忙日本事,后来是忙苏联的事倒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何岚了。
“岚岚,你怎么来了?”林振华一边说着,一边试探着往回抽自己的胳膊。不过,何岚两只手攥得挺紧,他又不便于拂了小姑娘的面子硬把胳膊抽出来,只好一脸尴尬地由着她了。
“我爸到莫斯科来开会,他说让我跟他一起过来,开开眼界。”何岚说道。
“怎么样,看到什么没有?”林振华笑着问道。
何岚点点头:“我们刚来两天,接触的范围还不够,不过,俄罗斯真的挺惨的。”
“嗯,好好多。”林振华道,“我想,看过之后,你对于几年前我们之间的论,会有一些新的理解的。”
“我就知道你和我爸一样,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教训人。”何岚佯装嗔怒地说道。她这一生气,倒是把攥着林振华胳膊的手给放开了,这让林振华轻松了不少。
正如林振华所想的一样,何海峰这一次把何岚带到俄罗斯来,还真是让她接受教育来的。俄罗斯目前正在走的道路,就是中国在几年前差一点要走的道路。甚至于如盖达尔的休克疗法之类,都是在19年前后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曾经鼓吹过的。何岚曾经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幻想过一副美妙-的变革图景,但当她这几天在莫斯科街头看到俄罗斯的颓势时,不由得一阵阵后怕。
要说起来,俄罗斯的确是中国的一个好邻居,每逢意识形态的重大变革来临时,俄罗斯总是冲锋在前,给中国当实验田,让中国能够从它的身获取经验,或者汲取教训。70多年前的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而1年前的苏联解体,则让中国知道了全盘西化的道路是走不通的,还是走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道路更为稳妥。
俄罗斯交学费,让中国得到知识,这种境界,堪称是国际主义精神的典范了。
两个人正说着,何海峰也从宾馆的楼下来了。刘向海和陈天先迎了去,先后与何海峰握了握手。陈天指着站在林振华身边的何岚,笑着对何海峰说道:“何主任,你也该管管你家丫头了,光天化日之下,揪着一个大男人撒娇,这样可不行哦。”
陈天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不过眼睛却是很毒,他从何岚对林振华的态出了一些不妥当的倾向,此时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向何海峰提出警告了。陈天与何海峰虽然业务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瓜葛,但由于有林振华这样一层关系,所以平日里走动也比较多,说话是比较随便
“要你管啊,要你管啊!”何岚可不干了,她走前来,对着陈天一通粉拳:“坏陈哥,你专门挑拨我和林哥的关系。”
“我说妹妹,我可是为你好。”陈天嘻嘻哈哈地笑着,躲闪着何岚的袭击。
何海峰知道女儿的脾气,也是颇为无奈。他从小把这个女儿惯得太厉害了,以至于何岚到了23岁的年龄,心性还和小姑娘的时候一样。他没有管女儿与陈天的打闹,而是走到林振华面前,对他笑着说道:“小林,你这趟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林振华呵呵笑着,回了一句阅兵时候士兵们回答首长的标准用语。
何海峰被林振华给逗乐了:“我说小林,你现在也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老总了,能不能正经一点?别成天油嘴滑舌的。”
何岚不知什么时候窜了过来,又伸出手拉住了林振华的胳膊,对父亲说道:“爸,我不同意,林哥怎么就不正经了?你以为所有的领导都要像你那样成天板着脸才行啊?我就喜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