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霸主-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世斌道:“从冰机的状况来看,应当是没问题的。咱们的轴很过硬,不像小鬼子说的那样容易出事。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万一,孙师傅呆在那里,还是有一些危险的。”
“那,日本人有危险吗?”谢春艳问道。
范世斌道:“起码到目前为止,两边的危险应当是一样大的。现在就看谁的胆子大了。老孙这个人,平时脾气就暴,这一次日本人可算是惹着他了。”
谢春艳又回头去看朱铁军,向他问道:“老朱,你看这事……”她不是孙长远的直接主管,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叫孙长远停止这种以命赌命的较量。不过,从她的内心来说,却是在为孙长远喝彩。
朱铁军没有回答谢春艳的询问,他走到孙长远放在一旁的工具包边,在工具包里摸索了一下,拎出一个布袋子来,然后一步跨过安全线,向孙长远走去。谢春艳和范世斌没有料到朱铁军也会走进设备区,想去拉住他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朱铁军走到孙长远的身边,对他呵呵笑道:“老孙,你一个人站到这里,不觉得无聊吗?”
孙长远有些慌了,连忙说道:“朱厂长,你不能过来,这里还是有危险的。”
朱铁军抖了抖手里的布袋,说道:“这有什么危险的,你能呆,我怎么就不能呆?我是看你一个人在这里没意思,怎么样,咱们俩杀一盘?”
孙长远的眼睛里流露出了一丝感动,他知道,朱铁军是在以实际行动支持他,而且,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安全作为代价来支持他。
“好,朱厂长,杀一盘就杀一盘。”孙长远豪迈地说道,“你坐那边吧。”
朱铁军盘腿坐在地上,把布袋打开,从里面掏出一张油渍麻花的棋盘,铺在地上,然后又倒出一堆棋子,开始在棋盘上摆放起来。孙长远不擅盘腿,只是蹲在地上,也开始摆起棋来。
朱铁军酷爱下象棋,在车间里有闲的时候,也会经常拉着会下棋的工人们较量一番。孙长远是朱铁军的棋友之一,而且朱铁军知道,孙长远的工具包里,就常年放着这样一副象棋。
孙长远有意地让朱铁军坐在离冰机较远的一侧,自己则贴着冰机,这样,如果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他多多少少能够为朱铁军挡着一点危险。朱铁军看出了孙长远的用意,不过他也没有拒绝这番好意。毕竟,冰机出伤亡事故是比较罕见的事情,一旦出事,则不是这点保护能够解决问题的。孙长远此举,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要大得多。
“老孙,你这棋怎么少了个卒子啊?”双方摆好棋之后,朱铁军指着孙长远那边问道。
孙长远笑道:“别提了,上次和彭刚下棋,他输了棋不服气,摔我的棋子,把一个卒子给砸烂了。你看,我现在拿个螺母代替,不也挺好?”
果然,在五路线上,原本应当放中卒的位置,孙长远放了一个大号的螺母。这个螺母的个头倒也真是和棋子一样大,颇有些以假乱真的效果。
“这个东西好,彭刚想砸也砸不坏了。”朱铁军喝彩道,“怎么样,谁先走?”
“你是厂长,你先走吧。”孙长远道。
朱铁军道:“棋盘上无父子,更别提什么厂长了。要不,还是你先走吧,你水平比我差。”
“谁说我水平差了?”孙长远恼了,“我先走就先走,别看你是厂长,我今天就杀你一个片甲不留。”
——————————————
华丽地表示:后天就要上架了,预订大家手里的月票。
108 卒子
一个副厂长和一个八级钳工,就这样坐在正在试车的冰机旁边,旁若无人地对杀起来了。他们脸上的表情,似乎并不是坐在一个随时有可能发生危险的设备调试现场,而是流连于鸟语花香的公园。
“老朱这个人……唉。”谢春艳看着一切,不知如何说才好。
林振华却有些紧张,他拉着范世斌,走到冰机的操作台前,对他说道:“范科长,我对冰机不熟悉,你千万要盯着点,万一有什么不妙,赶紧关机。”
范世斌满头都是汗,他拼命地点着头:“小林,我知道的,我知道的,我一直在听着声音呢。”
站在那里操作机器的孙晓东更是紧张,他的手看起来都似乎是在发抖了。他战战兢兢地问道:“林经理,范科长,等会我爸还让我加速怎么办?”
“看看情况再说。”范世斌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到2500转,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话音刚落,那头孙长远的声音响了起来:“晓东,继续加速,直接加到2500转。”
孙晓东抬眼看看范世斌,范世斌牙一咬,点了点头。孙晓东用颤抖的手,把手柄推到2500的位置上。
机器的声音更大了,范世斌紧张地看着设备仪表上的各个读数,同时倾听着设备中发出的声音。他能够判断出来,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应该是不会发生事故的。
“那个叫铃木的,你愣着干什么呢,加速,2500转!”林振华扭过头,对着铃木信夫怒吼起来。
铃木信夫看着这场惊心动魄的赌赛,脑子里早已成了一片空白。听到林振华的吼声,他还不等翻译把话完全译过来,手就下意识地伸向了手柄,一把把转速调到了2500转。调完之后,他才想起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试机,他的上司还站在冰机边上呢。
在设备区里,孙长远和朱铁军的棋已下到了中盘,朱铁军扭头看看对面,只见小泉次郎孤零零地站在自己那边冰机边上,身体似乎在微微地抖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冰机,似乎是打算只要听到一点不妙的声音就要拔脚逃跑。
朱铁军呵呵一笑,对孙长远问道:“老孙,你听咱们这台冰机情况怎么样?”
孙长远道:“绝对没问题,出不了事。”
“现在速度是多少?”
“2500吧。”
“最高能到多少?”
“最高应该能到5000,不过那就是设计的极限了。正常情况下,高速开到3000就到顶了。”
“既然是这样,咱们还等什么,直接开到3000就行了。”朱铁军说道。
孙长远犹豫了一下,小声提醒道:“朱厂长,速度越快就越危险。虽然我觉得我们做的轴没什么问题,可是,我不能让你担这个危险。”
朱铁军道:“怕什么?要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我当年打仗都没死掉,还能死在这车间里?你不是说轴没问题吗,那就干脆一次性试完好了。”
“朱厂长,你真的相信我?”
朱铁军道:“老孙,要论下棋,你不如我。说起搞冰机,我还能不相信你?”
“好!”孙长远叫了一声好,转回头对孙晓东喊道:“晓东,再加速,3000转!”
“爸!”孙晓东失声地喊了出来,“范科长说,不能再加了!”
范世斌也喊了起来:“孙师傅,不能再加了!你不替自己着想,也要替朱厂长着想吧?”
朱铁军怒道:“老范,怕什么,你还不相信咱们工人的技术吗?听我的,加速!”
孙长远也喊道:“晓东,还等什么,加速!”
“爸,我不敢……”孙晓东带着哭腔喊道。
孙长远大骂道:“投世货!你爸的技术,你还不相信吗!加速!”
孙晓东听到父亲的骂声,知道父亲心意已决,这不是他能够改变的事情了。他一跺脚,伸出手去,把手柄推到了3000转的位置。
3000转已经是冰机正常条件下转速的上限,机器的噪音变得刺耳起来,沉重的机身也在微微抖动,震得灰尘四起。
孙长远抬眼看看朱铁军,朱铁军的脸上风清云淡,好像根本就没有听到身边那如狂风掠地一般的轰鸣声。他用手一指棋盘,说道:“该你了。”
孙长远拿起那枚螺母做成的卒子,向前推了一步,说道:“拱卒!”
安全线以外的人们都沉默了,隆隆的机器声似乎已经隐去,大家的眼睛里,只剩下朱铁军和孙长远面前那张沾满油渍的棋盘。在棋盘上,那些威风八面的车马炮,那些王侯将相们,都呆若木鸡,消失了任何的光彩,只有那一枚钢浇铁铸的小卒子,在执着地、不屈不挠地向前拱着,一步又一步,一往无前……
“小日本,你们还在等什么!”林振华再次地向铃木信夫发出了提醒。铃木信夫抬眼看看小泉次郎,只见小泉次郎的脸变得像纸一样白,他抬起手,嘴唇哆嗦着,好半天才吐出一句话:“停车!快停车!”
铃木信夫按下了停止按钮,冰机的声音骤然降低。见此情景,林振华心花怒放,他回头对孙晓东喊道:“晓东,停车!”
“嗷!”安全区外的人们欢呼着冲向朱铁军和孙长远,把他们团团围定。孙长远抬头看看众人,脸上有了一些羞涩,他指了指棋盘,对朱铁军说道:“朱厂长,咱们就下到这吧?”
朱铁军哈哈大笑起来:“好吧,就下到这,这一盘你赢了!好个老孙,一个小卒子把我的老帅给逼死了。”
小泉次郎讷讷地走了过来,他的脸色还没有恢复正常,青一块白一块的,像是演戏的小丑一般。大家让开一个缺口,让他走到孙长远的面前。他整了整工作服,向孙长远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说道:“孙先生,请你原谅我此前的冒犯,对于你们的技术,我深表佩服。”
翻译把他的话译给了孙长远听,孙长远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他指着自己身后的冰机说道:“小鬼子,你给我记住了,中国人做的东西,质量大大的好。”
“是的,是的,我非常佩服你们的制造能力。”小泉乖乖地说道。
孙长远占了上风,愉快地说道:“小鬼子,以后长点记性,别惹我们中国人。要不然,不管是打仗还是比技术,我们都能把你们打得满地找牙。”
翻译为难地看着谢春艳,不知道是否应当把这句话译过去。
谢春艳笑笑,对翻译说道:“你就这样译吧,说我们这位老师傅,希望他记住,要和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地友好下去。”
小泉次郎的锐气被彻底地挫掉了,他老老实实地在设备安装文件上签了字,说明使用的中国产主轴质量与日本原厂一致,未来如果设备出现问题,责任由尼宏重工承担。完全这一切之后,他几乎是被铃木信夫和其他几位日本工人架着离开了车间,刚才那一会站在设备旁的煎熬,已经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爸,你吓死我了。”孙晓东走到父亲面前,心有余悸地说道。
孙长远破例没有大骂儿子,也许是刚才以命相搏的危险让他感觉到了亲情的可贵,他伸出手帮儿子拍了一下身上的灰尘,轻声说道:“投世货,我如果死了,你得好好孝敬你妈,知道吗?”
“老朱,你刚才可是太鲁莽了。”谢春艳也这样对朱铁军说道。作为生产处的处长,她与朱铁军打交道不少,但这样的经历却是第一次。经历过一场风雨之后,大家的感情悄然地发生了质变,已经由单纯的上下级工作关系,变成了一种情投意合的朋友之交。
朱铁军笑道:“老谢,我们帮你出了一口气,你怎么感谢我们啊?”
“喝酒!”谢春艳不容置疑地说道,“今天晚上,我请客,八盘八碗,四特酒,管够。”
“谢处长,超标了吧?现在中央提倡四菜一汤的。”朱铁军调侃地提醒道。
谢春艳道:“超什么标,我自己掏钱请客,想吃多少都可以。”
朱铁军爽朗地对众人说道:“那好,大家走吧,今天不把谢处长吃穷,咱们就不是汉华厂的人!”
——————————
据说明天就上架了,是早上还是晚上……不知
说说这几章
《赌命》这一章,写出来之后遭到不少书友的质疑,橙子有些意外。想了想,应当是自己考虑得太理想了,没有考虑书友的感受。在这里解释一下吧。
赌命这种方式,非常残酷,有点虐主的感觉。有些书友事先猜想,也许关键时候主角会爆发出王八之气,从技术上或者从什么地方折服了日本人,狠狠地打脸,找一种爽的感觉。最起码,应当是日本的机器出故障了,中国的机器没事,这样也能打脸。
但橙子认为,这种情况反而是不现实的。
当年的中国,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日本,这是事实。明明技不如人,如果靠一个穿越者爆一些21世纪科技来虐人,又有什么意思呢?还有,日本产品的质量还是可以信任的,新机试车就出故障,这也同样是不合理。
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凭着自己的技术优势,就是要讹你的钱,就是不认你的轴,你除了拿命去赌,还能怎么样?我理解一些读者觉得不爽的感觉,但这是现实,就像当年抗日的时候我们用血肉铸成长城,用大刀长矛去杀敌,用10条命换侵略者的一条命。
以赌命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惨胜的情节。橙子没想制造什么爽点,只是想写一些让人感动的事情。写中国工人的自尊和抗争,也写出一种深深的无奈。
其实,这个桥段最早的设计并没有赌命这一条,但橙子写到这里的时候,气郁于心,完全无法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我想,如果在现场的人是我,我会如何做?恐怕我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拿命去赌。认为这一章违和的朋友,也不妨把自己代入进去想一想,你会怎么做?去向日本人磕头求情吗?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吗?
橙子不会写那种依红偎翠的成功人士,橙子笔下的人物,都是有情义有血性的汉子。
如果这一章没起到这个效果,只能说是橙子太不会讲故事了,汗颜。
------------------------
然后就说操作规程的问题。橙子在设计这个情节的时候,也反复斟酌过,不便于太违和,所以在文中反复地介绍了这个赌命的含义。
事实上,这台冰机并不会真的出事,这一点,已经通过现场谢春艳与技术科长范世斌的对话来说明了,范世斌也已跑到操作台去进行监控。即使是孙长远,也在注意倾听冰机里的动静,不会真的让冰机出事。关于这一点,书中写了好几次。
汉华厂本来就是搞冰机的,只是功率小一些。所以汉华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对于冰机的状态并不陌生,这种赌,是有技术支撑的。
书中写道,冰机的试机本身就要开到3000转。日本人也说了,他们那台将开到3000转,而这边这台不能开。这也就是说,如果主轴没有问题,开到3000转并不会导致设备损坏。中方要做的,只是坚持3000转试机,这并不是拿国家财产开玩笑。
赌命一章,赌的不是设备安危,而是赌在万一条件下的人身安全。
------------------------
操作规程要求不能进入设备区,这是以防万一。规定并没有错,但在现实中,工人们也罢,干部也罢,并不一定会严格执行。就比如说,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但不系安全带就爬杆的,一点也不少。我们可以这样想,其实像孙长远这样的老师傅,身临险境去检查设备故障,并不只有这一次吧?
有书友说,不管怎么样,都不应当提倡违反规定。橙子只能这样说,我这是小说,不是教材。警匪片里全是警察飚车追小偷的情节,这也是违反规定的,这怎么说呢?
日本人乖乖地站着不动,是因为他把话得太满了,羞刀难入鞘。而最终他认输,则是因为这样的赌赛已经没有意义,其实他自己也知道,中国的主轴并没有问题,他是有意为难。设备开到了3000转,已经打了他的脸,他没必要再丢人了。
----------------------------
21万冰机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当然,没有这样狗血。当年,某省引进化肥设备,日方一台冰机开价十几万美元,结果某厂自己试生产,愣是用机床一刀一刀地削出了许多难以加工的零件,最后以3万多人民币交货。事后,一台日产机和这台国产机同时交给一家化肥厂使用,几年后,日产机已经不行了,国产机一点毛病都没有。
我是听父辈讲起这个故事,所以经过加工再放在此处。为了纪念父辈的功勋,21万冰机这个型号没有改变。但小说里写的主轴之类,明显不是21万冰机的事情。这中间的差异,请大家理解。如果非要搬一台21万冰机来让橙子说主轴在哪里,异型面是神马,橙子只能败退。
---------------------------
最后,感谢大家的批评。
一位书友告诉我说,大家批评这个章节,是因为爱之深,痛之切。我非常感谢大家。加上这一个说明,希望能够让大家觉得合理一些。如果大家实在觉得过不去,那橙子向大家谢罪。
109 收获大单(5000字,明天上架)
109收获大单
第二化肥厂当然不会让谢春艳掏钱请客,汉华厂这一次试制主轴成功,又用技术和勇气折服了日本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第二化肥厂了。厂长袁丰下令,按照谢处长八盘八碗的指示,同时贯彻中央关于四菜一汤的标准,在小食堂款待汉华厂的同行。
八盘八碗与四菜一汤,看起来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但在富于创造精神的国营企业里,却能够达到完美的融合。一行人随着袁丰走进小食堂,顿时全都眼睛一亮,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了。
只见小食堂的当中摆了一张直径两米多长的大圆桌子,桌子摆了四个大盘,中间是一个汤碗。每个大盘的直径都有二尺左右,里面摆放着各色菜肴。那个汤碗也是特别制造出来的,同样有二尺长的直径,而且居然分成了四格,每一格里装着一种汤品。这就是传说中的四菜一汤了。
“哈哈,老袁,你们真有办法。”朱铁军哈哈笑了起来。
袁丰半是羞涩半是得意地说道:“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说上面的领导下来了,或者兄弟单位的同志过来了,还能真让他们吃四菜一汤?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来来来,谢处长,老朱,快入席吧。还有,各位师傅,都请入席吧。今天你们都是大功臣,我代表二化的两套班子,今天晚上一定要好好地敬一敬大家的酒。”
谢春艳道:“好,我们就借袁厂长的酒来给大家庆功!”
大家于是闹闹哄哄地开始入席,谢春艳是办公厅领导,自然是坐在上席的,袁丰和朱铁军一左一右坐在她的两侧。再往下,就是汉华厂的各位,包括范世斌、林振华、孙长远等,孙晓东等一些徒弟一辈的工人就坐在更下首。这张桌子足够大,正好能够让大家都坐下。
谢春艳首先代表轻化厅向汉华厂的干部职工表示了表扬和感谢,随后又端起酒,挨个地敬这次攻关中的有功人员。敬到孙长远面前时,孙长远有些怯怯地问道:“谢处长,我今天,是不是违反规定了?”
谢春艳道:“规定倒是违反了一些,不过,我也问过范科长了,他说安全能够保证,所以我也就没拦着你们,以后下不为例。”
“我知道,我知道。”孙长远连声说道,他不怕洋人,但多少有些怕官。谢春艳发了话,他心里就踏实了。
谢春艳接着说道:“孙师傅,尽管你违反了规定,但今天的事情,我还是要感谢你。像这些小鬼子,就得这样整他们一下才行。孙师傅,今天如果不是你这样整他们,他们永远都会拿着我们的轴当话柄来说。”
孙长远愤然道:“我就是看不惯他们那个鬼样子,不收拾收拾他们,他们还不知道祖宗是谁了。”
朱铁军也端着酒走过来,对谢春艳问道:“老谢,我倒是担心,这几个鬼子会不会去告状啊。咱们这算不算违反外事纪律了?”
谢春艳道:“他们如果敢告状,我一个人担着,你们不用担心。上次谈判回来,我把事情跟我老父亲说了一句,他当时就跟我说,别怕他们,这些小鬼子就是欠收拾。外事部门如果要闹,我让他们找我父亲说去。”
朱铁军笑道:“呵呵,有谢老当靠山,咱们倒是真的不用怕了。”
林振华听着他们的对话,有些不解。他悄悄地对袁丰问道:“袁厂长,听他们的这个意思,好像谢处长的父亲职位挺高的,是哪级领导啊?”
袁丰小声道:“谢老的职位倒是没多高,好像也就是一个副军级吧。可是他资格老啊,他是当年跟过方志敏的,你想,方志敏身边的人,还剩下几个了?”
“原来如此。”林振华点点头道,原来谢处长也是个红二代啊,怪不得底气这么足。
酒过三巡,宾主聊了一些闲话之后,朱铁军对谢春艳说道:“老谢,这一次我们打败了日本鬼子,给轻化厅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厅里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奖励啊?”
谢春艳笑着反问道:“你们想要什么奖励呀,说来听听。”
朱铁军道:“我们厂的职工住房条件很紧张啊,能不能请厅里给我们批点钱,让我们再盖两幢楼改善一下条件。我们要的也不多,有10万块钱就可以了,剩下的我们自己筹措。”
谢春艳摇摇头:“这个厅里没法答应你们,厅里的经费也非常紧张,现在缺房子,可不止你们一个厂子。你们如果自己能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