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攸之微笑着,双眸微垂,没有说话。
  他也是初次来到这里,初来时也忍不住被这园林布置所惊讶。
  这所谓的七宝阁,实际上就是宋家在文阳府的总铺,并且和宋家的大宅是相连,这七宝阁与其说是商业兴隆,不如说是一种蜀地经营中心。
  大量从东北,江南,甚至西方国度的商品,云集于此处,使文阳府顿时繁荣了许多,也使王弘毅获得了大量便宜的商品,特别是有关军队的商品。
  张攸之眯了眯眼,对宋家的魄力平添了几分佩服,先不说效果如何,但这种不惜代价为王弘毅服务的态度很明确。
  宋家在成都府店铺,不曾真正交道,不得而知。
  不过现在建在文阳长定两郡内的店铺,却个个开的热火朝天。
  一个月内,宋家便有十三家店铺于两郡重新开张,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事。
  “张先生,这是老夫这几日收上来消息,不知是否对你有用。”冲怀里掏出一叠纸卷,宋涵递给张攸之。
  张攸之接在手中,随手翻开几份,便小心收起,随即笑的说着:“这些郡县收集上来的资料,对将军定会有所帮助。”
  “那便好。”宋涵点头,宋家已与王弘毅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收集情报上,自是不遗余力。
  二人又闲谈一会,张攸之起身告辞。
  他这次过来,就是来取情报。出得大门,上了马车,坐在马车内,将情报一一看一遍,心里暗暗感慨。
  实是没想到,宋家一事,竟隐约成为蜀地局势不稳的导火索。
  之前矛盾没有爆发的各藩以及领地内的世家,都彼此将提防提到表面,增兵守卫这且不说,连带着藩镇的贸易往来,也开始被严密监控。
  将手中情报小心装好,张攸之暗自叹一声:“看来战争不远了。”
  这一日到来,必将引起血海一片,尸体成山。
  可这一日,却不可避免。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
  藩镇割据已有一段岁月,这样下去对天下之势并无益处。
  马车缓缓而行,张攸之在心里思索着天下之势。在赶回将军府的途中,马车经过了一所道观。
  听到外面传来喧闹声,张攸之从车窗向外看了一眼。
  “先停一下,我要过去看看。”眼见已到此处,在道观门前,张攸之叫停了马车,从马车上下来,朝道观那边走去。
  此时,道观门口处正热闹着。
  工人们在忙碌干活,而参与监督的官吏几人在讨论事情。
  “见过张大人。”几个正在门前查看施工情况的小官吏,听到脚步声转头去看,立刻脸色微变。他们却是识得张攸之的,见他走过来,忙躬身见礼。
  “免礼。”张攸之淡淡说着,目光却只看向远处,看过门前工人忙来忙去,一架大门已被抬过来将要安上。
  看这情形,应是即将完工了,张攸之问着:“还有几日方能完工?”
  被询问小吏忙回答:“禀大人,还有两日左右,便可完工。”
  “恩,加紧赶一下进度,完工后,报与我知。”张攸之说着,目光落在道观上,仔细观察着。
  话说,通玄和平真拜见了将军后,对于隐门在这件事的赏赐,就迅速发下。
  城中一家荒废许久的道观,赐给了通玄和平真,并且拨了一千两白银作为修缮费用,而通玄和平真更是卖力,主持修缮着道观。
  赏赐当然不仅仅是这一千两,过了十日,城外统计完毕的千亩的地契,拨到了道观的名下。
  千亩量田,许建道观,赐白银千两,总数加起来,就是王弘毅许诺赏赐的千金。
  眼前,单是道观的面积,就有着十亩大小,这已经非常大了,要知道,节度使府总体面积,也只有十五亩左右。
  道观一面在建造,一面已经种下竹根,等候来年成竹林,就知道这时节能不能种活,若是能,必也是幽静。
  根据情报,不少道观隐秘的送来了银两,支持着建设,看这情况,道观建成后,必会成为一处上地。
  耳边传来小官吏恭敬应声,张攸之点点头,迈步返回向自己马车走去。
  第九十章 赏赐(下)
  几天后,蜀地再降大雨,这场雨,一直下了三天。
  大雨遮天盖地下个不停,其中还夹杂着少量冰雹,打得人脸生疼,若无事情,许多人都宁愿在这种天气里呆在屋里,不出去。
  王弘毅少息了片刻,懒洋洋地睁开眼,一侧目就看见赵婉坐在旁边的软塌上,手里绣着花,所谓的养移气居移体,这二年来调养得不错,赵婉丰满了许多,脸色红润健康,眉眼之间越安发透出几分安详,一双明眸,竟仿佛柔得滴出水来。
  外面雨声很响,哪怕是隔着窗,还是隐隐约约能听到哗啦啦声响。夹杂着的,是下人们的忙碌声。
  王弘毅叹了口气,半坐起身。
  这一个月的工夫转眼而过,进入了十月,文阳长定两郡情形,却与以往又有了不同。
  宋家的势力虽然在成都府受到一番打击,宋涵、宋恒以及宋子烨的平安无事,也代表着宋家根本的无事。
  死去的七十一人,根本不会动摇宋家根基,倒让宋氏全力依附于王弘毅了。
  并且,前些日子,荆州大将张范直带着心腹和家人,总计百口,赶到了文阳府,王弘毅大喜,立刻任命为水师都尉,先训练五百人。
  可以说,一切战争的准备,都基本上完成了。
  王弘毅凝视着自己顶上的云气,只见一鼎厚实了许多,上面花纹和文字古朴,而丝丝白气继续进入鼎中,转化成淡青色的气运。
  只是鼎中气运,还是在五分之四左右徘徊着,这已经是二郡的极限了,看来基本上消化完毕,是时候进攻了。
  王弘毅这一觉,睡得很是舒服,几日辛苦,一扫而光。
  赵婉正自绣花,一见自家夫君醒了,忙命人打来温水,给他净面。
  王弘毅伸着手,让侍女给自己拾掇妥当,觉得屋子里有些气闷,随手半开了窗子,窗外雨势已渐小,看样子只一会便会雨过天晴。
  赵婉见状,命侍女将一盏冰梅汤端过来,走到王弘毅身旁:“睡一觉,想必已是解了乏,这里有些冰梅汤,夫君是否喝一碗?”
  “这天气,只怕晴天后,要起风了。”看一眼旁边已盛好那碗汤,他走到桌前,品了一碗。
  将空碗放下,他方叹的说着:“你的手艺不错。”
  见此,赵婉浮现出微笑,心情很好。
  夫妻二人又闲聊一会,就见素儿急匆匆从前院走过来。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外面雨已停了。
  素儿此时表情有些复杂,通禀进来,素儿笑嘻嘻向赵婉告声罪,对王弘毅说:“表哥,道观有些事,素儿要禀报您,与通玄平真有关,他们在前面大厅等候您。只是不好来这后院,让小妹前来禀告。”
  赵婉忙对王弘毅说:“夫君,既然有事,你去忙你的大事,等会我去拜见婆婆。”
  “也好!”王弘毅见此,起身向外走去,素儿跟上。
  此时,雨水才停,走廊上挂着风铃不时被吹动,铃声清越,走廊栏杆角上,各站一个侍卫。
  二人向前走,王弘毅就问着:“我见你似乎有些心事,可否与我说一说?”
  素儿吐吐舌头,笑说着:“只是前几日连绵大雨,呆的有些闷罢了,多谢表哥关心,素儿没什么事。”
  见此,王弘毅自是不再多问,转移话题:“没事便好,平真他们寻我,可是为道观之事?”
  这二人虽非门派联络人,有些事情,却可作为转达者,这一点,王弘毅自是了解。
  “正是,听下面回报,道观已修缮妥当,他们有事情想请求表哥恩准,于是急匆匆过来了。”素儿说着。
  王弘毅却陷入沉思中。要说,这道观本就是他们所建,此时来寻自己,会为了何事?
  “莫非是与所供神灵有关?”这念头一起,王弘毅越想,越是这回事,当下就去了大厅,才到里面,就见二人行礼。
  “都起来吧!”王弘毅开口说话,态度温和:“看茶!”
  两人起身坐下,又有着丫鬟看茶,这时,通玄看了一眼,心中暗叹,王弘毅的气相,越发稳固深藏了。
  “主公,我二人师门中,所供神灵,少为人知,怕恐遭物议,想在您这里先备个案。”平真恭敬说着。
  其实历代统治者,对阴祀极为反感,视之洪水猛兽、祸乱之源。
  《逸周害。命訓》探察其根由,论曰:极祸则民鬼,民鬼则阴祭,阴祭则罢家……福莫大于行义,祸莫大于阴祭!
  按照王弘毅的角度来说,所谓的阴祀,就是资格不足的鬼神,谁祭祀它们,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时时和吸血鬼一样,吸取气运,自然祭祀的人就破家破财了。
  情况严重的,一方祭祀的鬼神,能吸取一方气运,导致此地繁荣凭空减低几成,这一想就使统治者非常反感,因此儒家正统,以摧毁这些鬼神庙宇为责任。
  但是出于统治者的需要,又不能罢黜万神,独尊一帝(天帝),因此就形成了虽然上位者反感,又不肯完全禁断的矛盾。
  这事情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民间所供庙宇内,多为小神,数量繁多,来历各有不同,大多数不为当权者承认,不过这不要紧,只要所在地当权者不刻意取缔、清理,便已是恩典。
  因此,想设一个几乎没有人知道的神灵,与王弘毅说明,是很有必要。
  得到他的允许,这神便在这两郡内合理化了。
  不要小看王弘毅这态度,只是一个不反对的态度,已足可以给予这神灵不少运道上支持,要不,怎么会有这话,叫做金口玉言口含天宪。
  说的是天子一开口,随口封个神灵,就可实现成真,定远将军虽非天子,在这两郡之内,却也是主人,因此得王弘毅准许,助力不小。
  王弘毅先没有回答,眉头微锁,喝着茶,通玄和平真,不禁悄悄交换了一下目光。
  这事对王弘毅来说,本不算小事,不过不是册封神灵,只是允许一个新神在两郡内享受香火,这事又是隐门所提,他自是不便反对。
  稍微思索,王弘毅便应下来,王弘毅语调平缓:“本镇就亲自去看看,算是庆贺……”
  平真、通玄顺利完成师门所托,自是欣喜告退。
  这时,王弘毅不知想到什么事,对着尚未离开的素儿说着:“素儿,到时候,你也一起前往吧。”
  “是,表哥。”素儿应声说着,表面平静,内心是一阵起伏。
  今天她有些反常,实是因为一股熟悉的气息,在文阳府城出现了,这股气息,使她想到一个人。
  一个轰破她的元神,又给予她扶龙廷机会的人——真人。
  真人的气息,为何会在文阳府城内出现?
  王弘毅随意说出话语,让素儿更是寻思,她是龙气所化这事情,并未与王弘毅提及——还未到时候,不想早些暴露身份。
  只是,不知道王弘毅是否已有察觉……
  次日,王弘毅带着素儿,来到建成的道观前。
  王弘毅看了看,这道观有个山门,通上去到正殿大院。
  神道左右,一色都是不足合抱粗的松树,树冠都不很高,移植了过来吧,就不知道能不能种活。
  王弘毅望着正殿,点了点头,气势宏伟,往里走了几步,眉头一皱,明显感觉到,一种若隐若现力量波动,在前面大殿内出现。
  看来对方供奉的神,的确有些意思,他这样想着,向大殿走去。
  一进大殿,便感觉到一股神力,正在殿内波动着。
  王弘毅抬头便向上面供奉的神像看去,这一看,大吃一惊。
  只见道骨仙风的神像上,外面是一股灰黑色的气光,本来这样一看,必是邪神之流,可是仔细一看,又见里面一股金色之光。
  这是怎么回事?
  王弘毅诧异,却是不明白,大凡有灵之神,一般也是红、金二色,红色为低阶,金色为高阶。
  若是黑色绝大部分是祸端之流,这神像上显现出两种截然相反力量,王弘毅实在有些惊讶。
  王弘毅身旁跟进来的素儿,同样感应到殿内力量波动,抬头看到了上面的神像,眼眸里闪过复杂的神色。
  真人?
  这道观里供奉的是真人?
  垂下双眸,掩盖住她眼底惊骇,她在心里开始思索,作为天生的龙气之神,她明白其中关键,姑且不说神像上的诡异景象,单说这设置神像的规格,以及此时出现真人之身,就说明了一切。
  “陨落了?”几十年前,真人依现世之力而横扫,鬼神无不俯首,连自己是汲水所化的龙气也被击破,可现在,这人已经灰灰,变成鬼神。
  若论位阶,此时素儿最多还差半阶,若是论力量,已经在之上。
  想到这里,素儿浮现出一丝冷笑,握着小拳,就欲有所动作,但是转念一想,又放了下去。
  姑且不说隐门背后,单是论到前途,此时依靠王弘毅,前途远在此神之上。
  想了想,就也上了一香。
  “世事而移,你当年击破我神,是一罪,但是指点我投靠潜龙,是一功,现在功过相抵,你我恩怨,随这一支香而散,以后各不相干!”
  默默祷告片刻,素儿只觉得心中一松,跟随着王弘毅离开。
  两人都没有看见,稍片刻,神像上,灰黑气中,有一小片随之消失。
  “哎!”一声普通人听不见的叹息,在殿中回响,寥寥寂寞,甚至带着一丝凄凉。
  第九十一章 神道(上)
  回去后,王弘毅先去看望老夫人,赵婉也在这里。
  老夫人见了他回来,就吩咐开饭,又问着:“听闻城里又建了个道观,和你岳父有些关系?”
  “是,不过这神是新建,来历不明,母亲你就别去拜了,捐些款子可以。”王弘毅说着,坐了下来。
  没一会,菜就送上来了,一盘腰片炒,一盘宫爆鸡丁,一碗鸡汤,热腾腾泛着香味,王弘毅嗅了一下,不禁赞的说:“好, 不错!”
  老夫人笑了笑:“既然说好,我儿就多吃些!”
  王弘毅和大家一起用餐,边说边吃,十分融洽,饭后,又见老夫人拿出一卷画来,说着:“这是你亲家送来的画,给我庆寿用,你看看这是什么?”
  王弘毅听了,拿到桌上展开,却是一幅《仕女赏月图》。
  只见一仕女,侧身而立,面向左方,细腰长袍,衣长曳地,下摆向前后分张,衣上饰卷曲的云纹图案,仕女脑后挽垂髻,两手向前伸出,合掌作揖。仕女上面,是一轮明月,端是精美,画卷虽然保养的非常不错,却有些发黄,画儿押着密密麻麻印章,这是历代收藏的人的印记,显见是一幅极为名贵的古画。
  王弘毅不禁问着:“这是谁的手笔?”
  老夫人想了想,说:“据送的人说,是前朝大家纪道之的画。”
  王弘毅笑了笑:“儿子不善鉴别,不过宋家送来,想必是真迹,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画现在不值很多,若是到了和平盛世,只怕五千两都不止。”
  又想了想,说着:“这是宋家的心意,就收起来,我们家内库在这方面的确不多,以后要收藏积累才是。”
  就算日后成王成帝,内库丰满也不是一代二代的事。
  说了这话,王弘毅就有事,吩咐了素儿一起跟去。
  到了书房,王弘毅就吩咐的说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你对正祀和阴祀怎么看?”
  素儿活过来,继承了肉体的记忆,这阵子又读了些书,当下就想了想:“总是有益无益吧?”
  心中暗想,自己对王弘毅就有益。
  王弘毅听了,扑哧一笑,说着:“你这话虽然粗,却也说中了些,但是还要多读书,特别是礼典。”
  王弘毅说着,执笔在纸上写着:“历代册封过的,一般都是正祀,哪怕是前朝,前前朝所封,这是第一点原则。”
  “第二点,就是强者为王,久受香火,或者上古真神,有大能者,多半不能罢黜,只要此神不明着倡言造乱,就不宜废除。”
  说到这里,王弘毅自失的一笑,一切政治都是实力为根基,神道也不例外。
  素儿却没有多少心思,很是以为然,说着:“表哥说的原本就是正理。”
  王弘毅又说着:“《礼记》谓: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阴祀,阴祀无福。又道,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这有几个意思,也是以后神道的规范。”
  “第一,就是阴祀无福,民间祭祀本是为了求福,但是他们不知道不少鬼神不能赐福,因此不能祭祀——若是不能赐予福分者,就是非祭。”
  说简单点,就是按照气运的道理,只有低位向高位祭祀,没有高位向低位祭祀的道理。
  大部分鬼神,层次比人类低,根本没有庇护或者赐福的力量,人类祭祀时,人本身气运就向低处流了,这些鬼神和吸血鬼一样吸取气运,却无力反惠,因此谁信了就会破家,甚至身死,这就是必须去掉阴祭。
  素儿心里直跳,她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却不想王弘毅对此一清二楚。
  “道德经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此言甚是大善,立神道可借鉴于此。”
  “人死之鬼,是阴灵,最多只能庇护一家一户,因此除了子孙祭祀外,不许公祭。”
  “神力显红色,能庇护一乡一县,并且能不扰民,就是县级允许的正祀,但是县令不许公祭,以免高祭低,流失气运,国家也只给予县级封号,封号与神力相当,才是正祭,加恩有损朝廷气运。”
  简单的说,如果神力原本只有县级,朝廷加封更高的封号,就等于拿朝廷的气运来提升鬼神的阶级,王弘毅岂肯作这事?
  “神力红中带黄,才可出县,不然就是越格,有损民运,不可提倡。”
  王弘毅当然清楚,神祇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阶级,都希望挣脱“祭不越望”的束缚,到外地建立行祠。
  所谓的“祭不越望”,就是祭祀的鬼神不许超过所在范围,这限制了信仰世界神灵传播的可能性。
  但是对于实力低微的神灵,大面积扩大信仰,就等于是阴祭,因为它根本没有这样高的神格来影响这样大的范围,所以祭祀时,大部分是索取,很少能反还恩典。
  这种行为是有损民运,而损失的民运,事实上也损失了朝廷的气运。
  听到这里,素儿不由一阵莫名的恐怖,心悸得卜卜直跳,额上也渗出一层细细的冷汗,一阵慌乱不能自持,脸色变得异常苍自,细白的手指握紧。
  她想不到王弘毅对这个理解的这样透彻,她自己的神力,也就是红中带黄,按照这标准,勉强可出县流传。
  “若是色泽金黄,灵验很多者,可由郡县祭祀,列为郡级正祀,有大功者,才可立为省级正祀。”
  “这是从神力的角度上看,列为各级正祀的最初标准,但是朝廷自有贬褒。”
  “祭者,礼也,或者风调雨顺有功一方,或者代表忠,孝,节,义,仁的鬼神,或者执司阴阳者,可由各级官府每岁亲祭,以潜移默化传播道德,辅助官府治民。”
  说到这里,王弘毅一笑:“比方说,汲水龙女若是能调整风雨,就是有功一方,每岁就可由县令亲祭。”
  素儿听着,才擦干的冷汗,又渗出,不知道王弘毅是何意。
  王弘毅又说着:“神人共治,阴阳相济,才可善政,这事实在非同小可。不过,对于阴祀,历朝历代绝大多数帝王都是持反对态度,并严加禁止。”
  “大燕成帝即位后,丞相上奏:所祠凡六百八十三所,其二百八所应礼,及疑无明文,可奉祠如故。其余四百七十五所不应礼,或重复,请皆罢。成帝曰可。”
  “大纪皇朝禁断阴祀,奸宄逃窜,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大楚武帝建德三年五月,禁诸阴祀,非祀典所载者,尽除之。”
  “此等都是正理。”说到这里,见素儿面如土色,王弘毅就说着:“这些事现在只是说说,若我能为蜀王,就有名分和地位治之。”
  “现在你只要观察郡内鬼神,列出名单,以后自然有用处。”
  素儿听了,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欢喜,只得应着:“诺!”
  这是正本清源的大事,若是王弘毅能统一蜀中,又委托她办理这事,她的权柄就遍于蜀中鬼神界,若能成功,她就同时有功鬼神界、民间、蜀王小朝廷,必因此事而提升位格,汲水元神必可长成,说不定还可以吞并周围的分支,隐隐成为蜀中大龙神。
  至于治之于天下,她想都不敢想。
  正事说完,王弘毅让仆人去搬了小炭炉来。
  王弘毅静静,只等着茶壶里的水沸,水沸初丝丝大响,过会响声消退,水面涌泉连珠,这时素儿就上前,提起茶壶,将水注入早已放置茶叶的茶盏里,她又盖上盏盖,盏盖有一小孔,可以透出淡淡茶香来。
  王弘毅静静的拿过,先闻了闻,素儿见了,受到了这肉体的影响,看上去,见王弘毅额面如镜,发黑如漆,眸如寒星,心中暗想:“听闻大燕太祖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