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花聚顶-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大将不听君王之意,而是古代将军带打仗,战场之中,形势瞬间即变,若是刻意死板的听着君王的命令,则这仗岂早要输。所以很多时候,经常会出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形。
“此人之字,刀锋苍劲有力,所写之意,也合情合理,可能也有借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之言,故意推辞。而且,我观这封奏折之“字”意,是大有问题……”
李长安并没有把话说下去,而是观察着郭子仪的脸色。
“说下去。”
见郭子仪并没什么动静,李长安接着说道,“此人之字,一笔一划,苍劲有力,但却傲气峥峥。我怕是此人有意想反,但却出师无名,应该是时机未到之因……”
纵然你拥兵百万,可当今圣上,还算个贤君。百姓安居乐道,天下大吉之景。若出师无名,那就是谋反之罪,必招天下人的反对。
“不错,上次承乾一事,莘正元就曾参与其中。若不然,承乾也不敢犯上做乱。”
这次朝中发出令函,也就是确定一下,这“莘正元”到底真是“真敢反”还是“假敢反”。
莘正元,临川郡王,在临川一地,拥兵几十万。而且,不只是临川,周边如襄阳,岳城,大理……等郡,皆在莘正元的控制之中。
“我大楚国,正值盛世,若任郡王坐大,迟早发生祸害。”
李长安隐隐知道这一点,但却没想到,莘正元控制的地盘如此之大。若要给他一个机会,说不定他就可以推翻李楚江山,改朝换代。
“唉……”
郭子仪叹了一口气,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郭子仪有很大的责任。当年他带兵扫清“安平”等部,即知自己功高盖主,于是放下兵权,以得保身。却没想到,大权一落,就落到了莘正元手里。而且,这个莘正元,还是郭子仪一手培养出来的。
难道当今圣上是想讨伐莘正元么,但看现在的样子,李承乾犯上一事,莘正元都平安无事。想必,天下太平之即,当今圣上亦不想发动兵马。再说,大楚国虽然贵为天朝上邦,但却不是强大的令人发指。若内乱一起,指不定,吐蕃,天竹,大食等国,立即就乘虚而入。
李长安心中念叨,不知当今皇上之意。
但随后又醒悟过来,自己来俗世之中,只是为了历炼,进而突破“灵肉合一”之境,被世俗政权一事牵拌,也太划不来。索性不再多言,皇帝爱想咱想,与李长安没多大关系。
“这要是开战,苦的仍是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数政权的更替,最后苦的,也都是黎明百姓。郭子仪没有把话说完,李长安就已明白何意。
“这本是人间正理,哪有天下大同的理想国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说的是,天地没有什么仁或不仁,对待万事万物,都是让其自生自灭,从不过问。随着家园的破碎,加之修道多年,对人世间的情感,李长安却是看淡了许多。
天下苍生之事,与李长安是没多大干系的。
“为何如此一说?”
“将军却是明白的。”
郭子仪当然明白这是天下至理,只是人活于俗世之中,就脱离不了这个世界。纵是自己明白,也难于放下。
还是了无牵挂的好,就如眼前的李长安。郭子仪不免生出羡慕之意,虽然一人孤苦,但心志份外坚定。以这样的心志,迟早踏入“人仙”境界。但看看自己,凡尘俗世已撤底的占据了他的心口。若要忘掉一切,斩断世俗,达到最高境界,着实甚难。
“长安,今日找你前来,是朝庭有一任务要交给你。”
“什么任务?”
李长安却是知道,郭子仪此翻叫他前来,岂是谈心么?
“前往大理。”
郭子仪一说,李长安也就明白了过来。朝庭虽然出师有名,但同样也没准备好。再加上兵马多年囤于营中,天下太平的久了,早已失了血气。而观莘正元之兵马,常年守卫边疆,连年争战,兵锋正利。再加上莘正元一部,久居边关,拥兵之久,粮草充足,坐等来攻。而朝庭若要出征,所谓兵马未至,粮草先行。这一开战,首先粮草就得准备几月。
这样一算,似乎没多少胜算的机会。难怪朝庭就算知道莘正元参与了李承乾谋反一事,只当作不知。郭子仪命令李长安前往大理一趟,恐怕是要李长安调查莘正元的兵马,粮草,以及步防等等。
这个任务不可谓不重,也不可谓不险。
一直以来,朝庭这边没少派人前去。只是大都派去之人,能力低微,却是打探不了多少情况。李长安这一来,真是天赐良缘,郭子仪立即就想到将李长安派往大理。
=
PS:可能会有读者不太喜欢世俗中的情节,大家可直接跳到第二卷阅读。
第五十四章:突袭望夏
“也好。”
想不到,又得去大理一趟。
大理,长安村,是为李长安的故乡。
“何时动身?”
“立即前往,到了大理之时,自然有人联系你”
兵贵神速,一个命令下来,由不得李长安考虑。不过,李长安倒没觉得什么。反正他只是一人,在皇城当个右统统是寻机突破,去大理也是一样。
“是。”
李长安正要离开,然后又想起一件事,“将军,天师那里,还望带我转告。”
“长安放心,我必当前往。”
郭子仪并不知道袁天罡与李长安是何关系,但袁天罡堂堂一代天师,怎会无缘故的推荐李长安呢?想必,李长安与袁天罡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郭子仪也有必要去袁府走上一趟,将事情说明。
大理。
长安离大理相隔千里,不过,一路快马加鞭,倒没花多少时间,李长安就到了大理城。
为了不引人注意,李长安在大理城逗留了几天,又欣赏了几天大理风景,换了三四个行头。最后发现已没人注意,又换了一身粗布衣衫,前往大理南部的一处军营。
这几天游玩之中,李长安打听到了,大理城此时正在征兵。这次前来大理探察,最好的去处,就是军营了。
十几年来,大理城一只相安无事,也不知近来为何,驻守于大理城的大军,居然开始大量征兵。不说你自愿跑去,就算你不愿,也将你拉去。
一切都很顺利,李长安成功的混入了军营之中。但这个军营,显然只是一个训练营,并不是正式的兵营。在严格训练了半个多月后,李长安等一些身体强壮之人,随后被调入到了大理城最南部的一个军营之中。
随着军营,一直赶跑,十天过后,军营终于在一个地主驻扎了起来。
这个地方,名叫“望夏”,靠近“南昭国”。
听说,这一次大理城征兵,正是为了攻打“南昭国”。
这是李长安第一次真正的进入军营,就算在守卫皇城之时,御林军那区区几千人,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军队,远远比不得这里。
从踏入军中的第一步,李长安就已感觉到三军将领全身散发的气血。这份气血,比之郭子仪身上的纯阳刚烈之气,还来得猛烈。
特别是鸣鼓呐喊之时,吼声震天。所有士兵的精气,伴随着这一吼,精气凝而成团,一时直冲云宵。天空之中,笼罩着一股无边的煞气。不说李长安未达“出窍”境,就算是达到了“出窍”境,只要元神在军中上空行得半步,都会被无尽的气血吞没。
世俗之中的一场战争,想不到还有如此之大的威力。难怪区区凡人,虽然个个都身小力弱,但却还能掌控人界。
李长安不想表现的太过特殊,只想和其他卫士一般。感受着三军将领的滚滚气血,李长安体内的那颗内丹,也不时的跳动起来。李长安知道,这是周边气血强大,从而影响到肉身,进而有了一些本能反应。
除了这些以外,对于沿途的一些设施,李长安也暗暗记在心上。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是这些将领的作战策略,还有粮草存放之地。
如果李长安能摸清这些,基本上,任务也就完成了。
当然,李长安其实是很愿意来这个军营。战场军营,军中战魂,如果将这些意志化于腹内,比之在皇城,都能更好的磨砺自己。
这一日,望夏军营的统领召集了所有三军将士,对南昭国发动了一次突袭。
三军,分为前,中,后三军。
前军,称之上军,是为开路搭桥,运送物资之军。中军是为士卒,铁骑,作战之军也。下军,又称为后军,是为后勤补养之军也。
三军之中,以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
李长安所在的军营,是为中军,就是正规与南昭国作战之军。
“攻城。”
鼓声传来,号角响起。
咚……咚……咚……的战鼓声,如巫师的咒语,一次一次的激励着士兵们的血气。
战场之中,最怕士兵头脑冷静。只要气血一热,前方就算是刀山火海,这些士兵,都会一往无前,不会有半点退缩。
一声令下,攻城就已开始。漫天箭雨,飞至“望夏”城中。
第一道攻城利器,是为重型弩箭。
重型弩箭造型并不是平常弓箭,两手持弓就可以射出。而是得以双手,双脚并用。将重型奴箭放于地面,双脚踩着弓臂,双手紧拉弓弦。然后,腰身往后,将弓弦拉开。一箭射去,就算是金钢巨盾,也要洞穿。可见,重型弩箭的杀伤力,是如何的巨大。
往往一箭之威,能连穿透多个人的身躯。一翻箭雨过去,就算是硬如钢铁的圆球,都会被射成如刺猬一样。更不用说,区区防护城墙了。
这还不止,除了重型弓弩,几百辆投石车也招了过来。一块块巨石抛于城中,有的石车之中,更带有火种。一抛过去,城中就燃起了熊熊大火。一些防御设备,皆被大火烧着,派不上用场。而且,大火烧着之时,满片黑烟,城中士兵一闻,就咳嗽不止,刺人眼鼻。
箭雨夹着巨石,凡人之躯,如何档得?
“啊……啊……”
惨叫声不时响起,连李长安都暗暗心惊。李长安虽然命功修炼至“北斗”境,但从小至今,却未杀过一人。现在来到军中,终于知道,人命如草芥。
两军交锋,哪有手软之情。你不杀他,他就杀你,有什么慈悲可言。
“搭云梯。”
一翻箭雨及巨石过后,攻城之云梯架了过来。而李长安,也开始登上了“望夏”城中。
“杀……”
耳边的杀字不时响起,只是李长安却一直没有放开杀戒。在望夏城头,最多只是一掌击晕他人。手中之刀,一直没有挥起。
“李兄弟,杀呀。”
与李长安一道进入兵营的兄弟,看着李长安傻傻发椤,不由的急道。说完,一刀又砍向了一个南昭兵。
“啊……”
又一声惨叫,这一刀下去,一条手臂,都被活生生的砍了下来,重重的掉落于地。鲜血一撒,就撒到了李长安脸上。热辣辣的感觉,让李长安心头满不是滋味。
“李兄弟……李兄弟……”
边上大声喊着李长安的士兵,长的虎头虎脑,大家都叫他虎头。虎头为人憨厚,不怎么说话,但却天生神力。现在看到与自己一道上城的李长安,居然发起呆来。
虎头心下不由着急,参兵之前,虎头的大伯就跟他讲过当兵打仗的故事。说是两军要是一打起来,胆小的怕是一见鲜血,就可能冲乱了他的心智。这样的人,十有八九都会被敌军一刀所灭。而李长安现在的样子,正是虎头大伯跟他说过的一样。
虎头兄弟很讲意气,一个多月以来,与李长安的关系混的不错。现在见到李长安发傻,哪愿意让李长安就此送死?
“小心。”
就在李长安发呆之时,一支冷箭**过来。
这箭虽然是普通之箭,但却比平常之箭快了数倍。好在虎头动作够快,身形一闪,就闪过这道冷箭。只是虎头闪过之后,那冷箭却射向了李长安。心下大惊,也不回头,右手往后一捞,就将这支冷箭抓在手中。
只是虎头虽然将冷箭捞着,但他却忽略了这只冷箭的威力。右手一抓,冷箭之威,就已将他的右掌,震出一道箭痕,渗出血来。虎头心叫不好,但却心志坚强,哪里肯松手。
“砰……”
就算是被虎头抓住,但冷箭威力仍未有减。急冲之下,箭势之威,就将虎头带至了城墙之上。然后,砰的一声,虎头整个身躯撞上了城墙。而冷箭之威仍还未停歇。又是咻的一声响起,穿进了城墙之中。
这个时候,李长安却被这道惊虹冷箭,惊醒了过来。顺着这道冷箭望去,却见“望夏”城中,一个身穿金甲的将领正在那里搭箭,似乎又要一箭射来。
从刚才那支冷箭射来之威中,李长安就已知道,这位金甲将领,恐怕是“武者”巅峰之境,差一线,就要进入“大师”境界。
李长安正待要下去解决这位将领之时,却见虎头那边,已危险不堪。随手几拳,将一旁的南昭兵击退,将虎头救下。这时,又一支羽箭**过来。
李长安是何人,堂堂北斗境高手,在大楚国都找不出几个。现在清醒之即,就算这支羽箭力量再强些,李长安都不会将他放在眼里。
“拍叉……”
李长安右手一抓,就将这支羽箭抓住,轻轻一用力,这支冷箭就被李长安一手捏断。
“哇,李兄弟……”
虎头这才发现,原来李兄弟这么了得。
金甲将领一箭射出之后,就被李长安一手折断。心下震惊,又见李长安眼露凶光,心生惧意,跨上马背,就要逃走。
见他要走,李长安哪会让他如意,跃下城墙,快步就追了过去。金甲将领还未逃跑,只一瞬间,就已被李长安追上。凌空一掌,就将金甲将军拍下马背。
一个时辰之后,南昭兵开始撤退。这也标志着,望夏城已被大楚国占领。
这场战争之中,由于李长安抓住了一位金甲将领,破例将李长安提升为“百夫长”。
而从这一场战争打了下来,李长安也了解到,莘正元一部的兵锋是何其利也。而且,这一战中,大都还是新兵。就算这些是新兵,但发挥的战斗力,亦不是南昭士兵所能档的。
这只是攻城战。如果是平原战,更不敢想。
听说莘正元一部有三万铁骑,若是三万铁骑一个冲锋,怕是无人可档。
李长安心下盘算,以莘正元之兵锋,就算是了解了他的用兵之道,朝庭恐怕都不敢来攻。
=====
PS:可能会有读者不太喜欢世俗中的情节,大家可直接跳到第二卷阅读。
第五十五章:莘正元
“恭喜李兄弟荣升为百夫长。”
大楚国军中,一般将五人为一伍,长官为伍长。二十人为什长,百人为百夫长。五百人为小都统,一千人为大都统。三千人为正、偏将,五千人为正、偏牙将,一万人设正、副将军。
百夫长就是一百个人的头领。
此时大楚国打了大胜仗,自然得喝酒庆功。与李长安较为熟悉的一干士兵,纷纷拿起大碗,向李长安敬起酒来。
李长安端起大碗,并不推辞,说道,“全靠各位兄弟们的支持。来,干。”说后,李长安一口就将烈酒喝下。
“好,爽快。”
军中喝酒,哪有什么品酒之说。众士兵见李长安为人豪爽,就算是升为百夫长,仍是待他们如兄弟。心中高兴,端起大碗,跟着一口喝下。
“来来来,满上,满上。”
李长安入得军营,就是想和常人一样,即不假装清高,也不大施脸色。不管是何人敬酒,都一一和其对饮。
一个时辰过后,这个庆功酒,就已结束。大都士兵,个个喝的大醉,只有少部分人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虎头兄弟,怎么了,回家了么?”
虎头并未和其他人一样,而是一个人独自来到一处小山坡。傻傻的抬起头,遥看北方。
“嗯。”
虎头姓常,名字就叫虎头,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这次打仗,做为青壮年的他,自然被大楚国征兵了。
“等仗打完了,就可以回家了。”
虎头心中一脸的希望,只盼望这仗快点打完,到时自己可以回到家中,侍候老母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谁又知道,一入沙场,生死可由不得自己。天下之大,这仗哪有打得完的。虎头的美好愿望,也不知,能不能实现。
“李兄弟,你念的这诗,是什么意思呀。”
在虎头的眼中,李兄弟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这样的人,应该去科考,当大官的,怎么跑到这里来打仗了?
“噢……这句话说的是……少年去打仗,之后衣锦还乡的故事。”
虎头正在思乡的时候,李长安哪敢对虎头解释真意?
“衣锦还乡,李兄弟,别逗我了。当年我们村子,几百人征去当兵,最后只我有大伯一人回来。而且回来之时,一支手都被砍断了。”
说着说着,虎头眼角都湿润起来。
“虎头兄弟,这打仗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看我一个读书之人,不也是来打仗了么?”
“哈哈,是呀,李兄弟,你怎么跑来这了。你不知道,今天中午,没把我吓死。”
想起中午那会,李长安的内心,微微温热。
自己与虎头也只是认识了一两个多月,但他却能如此重情意。当然,就算虎头不去抓那支冷箭,李长安也不会有事。但这份情意,李长安哪能不感同身受。
“这还要多谢虎头兄弟。”
李长安抱抱拳,对虎头谢道。
“哪里,哪里,李兄弟身手非凡,就算没有我,李兄弟也不会有啥事的。”
想起中午李长安右手一抓,就将那羽箭折断,虎头是佩服的紧。
“对了,虎头兄弟,我这有套粗浅的拳法,你若习完,在战场之中自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对于虎头这样的人,李长安自然是喜欢的。再加又对李长安算是有救命之恩,不免想助他一助。至少,在这乱军之中。学得一套拳脚功夫,总该是好的。如果只是一身蛮力,迟早都会死于非命。
“啊……虎头我……真不知……”
虎头不知说什么好,胀好着脸。
“虎头兄弟,什么也不用说,李兄弟我懂的。”
说着,李长安眼中闪现一道金光,印入于虎头的脑海之中。这道金光,是李长安施展的一门道家传功之法。比较简单,一学就会。
“这套降龙伏虎拳,你好生练习。”
“李兄弟,你是神仙么?”
只一瞬间,李虎头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套拳法。这套拳法不仅有口诀,还有图形。就算常虎头看不懂字,按着上面的图形依法修炼,也是没得问题。
“什么神仙呀,只是一点点小功法罢了。”
“哦,这样呀。”
李虎头显然比较好骗,李长安随便说说,虎头就信了。
“对了,多谢李大哥!”
虎头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李长安虽然只比他大一两岁左右。但入得世俗久了些,加之在御林军中呆了一段日子,看起来较为成熟。常虎头在李长安传授功法之后,一时不知如何报答。就将李长安当做大哥看待,若日后李长安有什么事要办,必当鞍前马后。
“不客气,走吧,我们回去。”
李长安拍拍虎头的肩膀,两人一道回到营中。
望夏战役之后,军营在望夏休整了半月。之后,又传出命令。攻打“开合”城。如此又是几个月。前前后后,居然攻打下来了六座城池。
幸好,这些城镇,都是小城,并未对军队造成多大的损失。而李长安,凭着过人的身手,在几个月当中,上升到了大都统的位置。也就是说,李长安可以统领一千余人。
而就在李长安当上大都统的职位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只兵马,并不是为了攻打南昭国,而是为了练兵之用。
“练兵。”
不言而喻,自然是征对于朝庭。
朝庭虽然没有任何动作,但莘正元这个“镇军大将军”岂是一般。从朝庭下的那道旨意当中,他就已然得知,朝庭恐怕是想对他动手了。
如果从两方实力对比来看,自然是朝庭占优。只是莘正元暂时未反,天下还算安定。朝庭也不敢举全国之力,进而讨伐莘正元。所以,两方人马,此时都在准备,都在期望出现一个良好的时机。
……
“王爷,此翻我军连占六座城池,想我堂堂军威,恐怕已传至了长安。”
这个所谓的王爷,正是临川郡王“莘正元”。
若不是“莘正元”生有反意,恐怕也是一个郭子仪一般的人物。当年莘正元只是郭子仪手下的一个小兵,而他就是从小兵开始。莘正元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无数的血汗,造就了郭子仪对他的另眼相看。
只是,谁又曾想到。尽忠无私的郭子仪将大权放下之后,部分兵马,却留入到了莘正元手中。而莘正元靠着这些兵马,一路在边疆大杀四方。诸多小国,皆臣服于大楚国。那时的李玄一,直以为天下归心,放松了对莘正元的管制。而且,由于莘正元战功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