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翩翩逐晚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孙季仁也反应过来,提刀加入阵中,斗了一会,那人约莫失手已成定局,返身一跃,跳上屋瓦,踩着房脊遁去。
  子莺也随着他跳上高处,孙季仁不会轻功,但熟门熟路,在地下紧追不放。
  子莺目中怒火简直要喷薄而出,一路穷追不舍,但苦于手中没有暗器兵刃,他往地下扫了一眼,忽见前方就是祠堂,祠堂前面堆着一堆杂物,顶上面真是他的琴囊。
  他心中狂喜,大笑出声,短啸道:“春雷琴来。”一手成爪,那琴囊相隔百尺竟然越空飞到他手里。
  孙季仁在下面看见他这般隔空取物,心中顿凛。
  皮质琴囊到他手里便四分五裂,露出一具黑灰色的仲尼式七弦琴,子莺一手抱琴,一手往弦上拂去,那龙龈处射出三只小箭,分上中下三路朝前方之人射去。那人身形一顿,湛湛避过,谁料子莺紧接着又是两拂,未及喘气夺命六箭随后又到,便只见剑光闪烁,叮当声不绝于耳。
  打斗之声惊动了祠堂里面的雁声和孙叔业,两人奔出祠堂,雁声抬头望去,只见头顶上,子莺与一人相距不过十步之遥,子莺气息纷乱,立身不稳,那人笑道:“以为是货真价实的连琐指法,原来不过三琐,凭这点皮毛也敢来追我?”
  雁声手里正拿着一支笔,劈手掷去,那人身子一闪,消失在夜色中,子莺身子一歪,从上面摔下来,雁声不顾瓦片纷飞,冲过去接住他。见他口角流血,双目紧闭,面色惨白,连忙把住他脉门,将真气输入他体内。过了半盏茶功夫,见他醒转过来,挣扎下地,道:“我没事,临溪令呢?”
  大家都回头看孙季仁,他道:“平安无事,只是死了个小妾。”
  子莺松了口气,雁声还不知怎么回事,忽见孙季仁迈前一步,声音中有些不明所以的激动:“那把琴,你莫非是襄阳大侠雷振前辈的儿子?”
  子莺一怔。孙季仁见他默认,更加激动,语无伦次道:“原来是你,我说怎么就有点面熟。崇明九年,五胡围困襄阳,守城将领为了自保,夜坠城下投靠敌军,彼时雷大侠在城里,组织抗敌,身边常带着一个孩子,就是你吧。”
  子莺听他提起襄阳旧事,心中沉痛,脚下一个趔趄,雁声一把将他搂住,只听他茫然道:“襄阳吗?原来是故人。雷震是我师父,可惜他已经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章

  子夜已过,河汉迢迢,宗祠门前燃着熊熊篝火,映在子莺眼中,隐约可见荒烟草树乱流,半山疏影,一梦经年。雁声看他茫然无措的眼神,好似十三岁那年,继母濒危,父亲远在边关,家中还有两个幼弟嗷嗷待哺,雁蓉望着他的眼神,平生第一次叫他“阿兄”,让他觉得自己是被依靠的那个。
  于是用力搂了怀中人两把,柔声道:“子莺,你去里面歇歇好不好?这里有我和孙宗主照应。”
  子莺先前用力过猛,此时也觉经脉鼓胀,气息混乱,于是勉强点头,往祠堂里面走。刚走两步,雁声脱下外衫从后将他兜头罩住,他两行眼泪无声无息落在脚下的土地里,不敢回头,径自走进祠堂。一人缩在角落里抱膝而坐,听外面人声鼎沸嘈杂烦乱,心想只要休息一下,就可以再次出发,这么想着竟然就模模糊糊地睡过去了。
  梦中充斥着浓重的血腥味,闭着眼都知道,他又一次回到了那座危城之中。头顶是又白又大的月亮,他站在女墙之上,墙下是堆积如山的尸身,墙外是五胡联军的营地,长久的对峙让双方都疲惫不堪,比血腥更令人作呕的是焚烧尸体的焦臭味,绝望中听见风中传来阵阵乐音,似是一首北地歌谣,质朴刚健,引商刻羽,竟引得城外胡人纷纷走出帐篷引颈倾听。其中一人清啸一声,朗朗道:“我乃鲜卑征南大将军萧渊藻,城上是何方高人,月夜清谈,动摇我军心,敢不敢下来一战。”那弹琴之人并不理会,一曲径自弹完,长身而起,一振衣衫,对尚在发呆的子莺道:“阿九,回去吧,晚了你娘要骂的。”
  一觉醒来外面已经天光大亮,他一惊而起,跑到门口只见外面围了不少人,孙叔业不知从哪里又找来了一辆破破烂烂的板车,将临溪令和他那些大小老婆还有那个死掉的小妾都安置妥当了。
  雁声见他醒来脸色好了很多,亦是十分高兴,与孙叔业匆匆告辞,急着带临溪令回去交差。
  秋日的早晨,天高云淡,好鸟相鸣,红叶满山,人迹不到处有涧飞短澎,流水至清,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如朝霞。雁声原来与孙季仁在前开路,回头见子莺在队伍后面晃晃悠悠,一时放心不下,勒马回来与他并辔而行。
  “你身上可有哪些不爽利的地方?”雁声问道。
  子莺摇头,压低声音道:“那人的来历孙宗主说了吗?”
  雁声道:“是数月前投靠到此的,孙宗主也不大清楚来历,只是觉得颇有些能耐,所以留下了。你与他相识吗?他为何要刺杀临溪令?”
  子莺咬牙道:“我师父空城计退敌之后,拜他一箭所赐,从此不能调弦弄徵,我在襄阳城里追了他十来天终让他逃脱,未曾想跑到这穷乡僻壤来了。至于姓甚名谁,什么目的,也是一概不知。”
  雁声闻言也皱起眉头。
  子莺忽然道:“你觉得孙宗主这人怎么样?”
  雁声素来知道他话题转得快,想了想便含笑道:“温雅飘逸,有勇有谋,折旋合度,难怪年纪轻轻就为一族之长。”
  子莺偷看他一眼,见他面上堂堂,也笑道:“正是,以后在临溪,此人可放手大用。”
  雁声一愣,他尚不习惯子莺这样的语气,就一笑而过:“临溪令安好,傅熙也未必愿意我到临溪来,此事先搁着再说。”
  子莺听他提到这始作俑者,心里想,临溪令必不会再回此间。这事说得不好听就是官逼民反,指不定加赋五成的指令就是傅熙下的,因此才不让县丞提那封信的事,或许心里还存了看好戏的念头,巴不得临溪令死无对证,所以一开始就把他的死活说得含含糊糊。
  他正在心里大骂这狗头,忽听雁声轻声道:“信的事不必多问了。”他偏头看雁声,见他目中幽深一片,也点头道:“你心里有数最好了。”
  队伍出了群山,但见往东平的大路边有一队府兵把守,孙季仁命队伍远远停下,心想他们倒是没有诳人。一人打马过来,雁声见是东平府的军曹,于是也迎了上去。军曹见他们去时不过三人,回来这么大阵仗不由惊讶。雁声与他略说经过,他掀了帘子看了看马车里逃脱险地之后放松下来呼呼大睡的临溪令,暗地撇了撇嘴,回头再看雁声已另换了一副言笑晏晏的嘴脸:“临溪令平安无事,白典签此行点头功,辛苦辛苦了。”说完又狐疑地看了看子莺和孙季仁。
  雁声忙道:“这两个一个是我家僮一个是半路雇的向导,并非可疑之人。”
  于是军曹带领府兵护送临溪令回东平府,雁声让子莺带孙季仁回家休息,自己顾不得洗漱,也赶回府衙。
  少不得哭哭啼啼人仰马翻得闹了一会,等到日影斜川傅熙这才想起雁声一直坐在大堂里,这才过来见他。
  雁声就将经过与他详述一翻,他想傅熙之前见临溪令也一定会另有一番说辞,因此尽量中肯,不偏不倚,最后道:“我说这其实都是误会,孙宗主还心有疑虑,我代太守允诺他只要归还临溪令,解除武备,征粮按十中取四,绝不多征一毫一厘,孙宗主说大人明察秋毫,孙氏一族感激涕零无以为报。”他说到这里脸上也是微微一红。
  傅熙呆了一呆,反应过来心中已是不悦,但面上还是风轻云淡,道:“按朝廷典章本就该如此,征兵用粮,一国之大事,小人造谣以讹传讹,闹出这些来反为不美,本府也十分痛心。这次全赖白典签从中斡旋,上情下达,居功至伟,我一定起奏朝廷另有封赏。”
  却是绝口不提之前答应雁声署理临溪的事了。
  雁声一笑了之,告退回了家里。
  但见家中一室清冷,孙季仁坐在室内闭目养神,见他回来,大喜过望嚷道:“孟兄弟有事出去了,说你回来就有饭吃。”
  雁声哭笑不得,累了两天一夜,少不得还亲自去东厨淘米做饭。
  傅熙送走雁声不久忽听家人来报,说白家家仆求见,只觉奇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着青衣,提一个三层黑漆描金食盒,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分花拂柳过来。彼时天已全黑,然而这少年过处好似烛花摇影、珠辉玉映一般熠熠生光。
  这少年走到廊下,放好食盒,双膝跪地与他请安,道:“我是白家家仆,名唤子莺,老爷昨日山里走了一趟,让我给傅大人送些山货土仪尝鲜。”
  傅熙看了一眼那放在脚边的食盒,嘴角微微上扬,道:“白典签太客气了。你回去吧,就说我谢谢他了。”
  少年便抬起头来亦是一笑,道:“老爷说临溪的事多亏傅大人照拂才有此功,往后还要您多指点。”
  傅熙点头道:“他公事办得不错。”
  少年道:“若是我家老爷在临溪,绝不会出这样的乱子。公事不说做出花来,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一切还是要靠同僚上司的提携。”
  傅熙不由多看了他几眼,拂袖而去:“我知道了。方才临溪令已与我告老,他明天就可去临溪上任。”
  孟子莺出了东平府,见左右无人,疾步走入一处小巷,翻身上了房顶,踩着屋瓦,又重回府里,偷偷摸摸走到后院一处屋脊之上,小心挪开一点瓦当,往下面看。
  屋里灯火辉煌,香风阵阵,温暖如春。傅熙正在丫鬟服侍下洗手洗脸。一个体态婀娜的美妇走过来,打开胡几上的食盒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谁送的?”
  傅熙挥手斥退丫鬟,喝了口茶,慢条斯理道:“是白家小子让人送来的。”
  美妇略有担忧道:“这么多,你也敢收?他求你何事?”
  傅熙放下茶盏,道:“不过是临溪令而已,临溪土地贫瘠,民多狡诈,既非一等大县,也非清闲之地,不知他怎么看上那里。他要去就让他去和孙叔业互掐是了。只是想不到他平日衣冠楚楚,负其高气,竟也会走这终南捷径。我倒是小看他了。”他一边说一边从袖中拿出一封信笺来,移近烛火,眼也不眨地见那信烧成纸灰散落在地上。
  美妇便走过来问道:“你说得可是那个白雁声?大伯与他结亲,想必人品家世不错。听说他也尚无婚配,二叔托我问问,想将婷儿许给他。”
  傅熙正端着茶盏喝茶,一口茶水喷出来,脱口道:“白家乃兵家,怎可与之婚?”
  那美妇一愕,辩解道:“文官带兵的多了去了,像我大伯不也领将军衔都督八州军事。”
  傅熙心道裴秀便是在裴家也算是出格的一个了,仅凭一面之缘随便就为独子与籍籍无名之辈定下婚约,贵贱不分,在邕京早就传为笑谈,不知得罪了多少清贵人家,傅家作为姻亲也陪着丢人现眼,此事不提便罢一提怒火中烧。但是妻子的娘家不好当面指责,于是峻声道:“此人才足拔萃,然地寒寿促,不足展其器用,不可与之婚。夫人不必再提了。”
  那美妇见丈夫少有地疾言厉色,便委委屈屈道:“不行就不行,我都是为婷儿好,真是白操心了。”
  傅熙也觉太过了,就缓和了表情,道:“武人不过鹰犬,我傅家簪缨世家,五代宰相,怎可自降格调与禽兽为伍?”他太过拘泥门第,竟然忘了英雄莫问出处的古语。
  孟子莺将移开的屋瓦重新放好,蹑手蹑脚离开那个院子,不知怎得他心情奇好,脚步也轻快了许多,走之前还高兴地到傅家厨房去逛了一圈,随手下了一点料。
  白雁声只觉这日的事情有些古怪,一大早到府衙,主薄说临溪令告老还乡去了,傅熙命他暂时署理临溪,即刻上任。他拿着傅熙亲手签下的任命书要去请见,主薄却说傅大人操劳过度病倒了,命他不要耽误行程,快快上任。
  他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回了家,见子莺和孙季仁正在欢快地打包行李,愕然道:“你们在做什么?”
  孙季仁道:“白典签不是要去临溪当官吗?”
  孟子莺也笑道:“我猜是傅大人回心转意了,东平除了你恐怕没人再敢去临溪摘印了。”
  白雁声觉得怪怪的,又说不出哪里怪,只好认命也去整理东西去了。
  再到临溪,与上次五花大绑相比,这次可谓是平静的多了。孙叔业说话也相当算数,一路上路障武备都已去除。
  临溪县衙大堂里,孙叔业双膝跪地,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雁声拿到手里略略翻了一下,一色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着各家各户的姓名、生辰、籍贯、丁口、乡论清议,世代官职等等。户籍册可谓是民之大记,国之治端,收纳赋税,征发兵役,司行教化,荐举官吏可都离不开这鱼鳞册,所谓治民之基,孙叔业举族投之的诚意可见一斑。
  孟子莺面露喜色,雁声却傻傻道:“这黄册县衙里有,宗主为什么还拿给我?”
  孟子莺闻言简直想上去给他一下。
  孙叔业也是一愣,过后莞尔道:“白大人原非官场中人,临溪县衙那本录得不全,也可以说是假的,这本才是真的。”
  雁声恍然大悟,心情激动澎湃,连忙拉起孙叔业,道:“宗主厚意,雁声为父母官定不负使命。”说着将籍注交给子莺,道:“你誊录一本,然后将原本还给宗主。”
  孟子莺接过鱼鳞册,也朝孙叔业笑道:“孙宗主,东平府里有三样声息闻名于世,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从此之后,临溪县只怕也要有三样声息了。”
  孙叔业微笑不语。白雁声不解看向他。
  孟子莺道:“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章

  秋风一起就一阵寒过一阵,转眼到了十一月底,穷乡僻壤的临溪也渐渐有了些过年的味道。这日午后孙季仁拿了一尾时鱼,一只咸鸡,一方腊肉,和些豆腐白菜到县衙来,见偌大的屋子里只子莺一个人在打着算筹对账册,冷得把被子都披在身上还止不住打颤。他连忙去搬炭盆生火,只见那炭盆里落了厚厚一层灰,听子莺懒懒道:“省省吧,白大人有令,没到最冷的时候不许生火。”
  孙叔业幽禁前任临溪令之时,就将这县衙里的一干奴仆帮佣通通清除了出去,及至白雁声上任,也没再雇佣闲杂人等,于是一个衙门十几间房子只住了他和子莺两个人,连个看门的也没有。平日大门敞开着,谁都能进来的样子。
  孙季仁心想这真是走了个贪财的换来了个抠门的,于是自作主张还是给他点起来了。子莺皱了皱眉,抬头见他与往日泥腿子的打扮不同,竟然穿起了长衫,斯斯文文的样子,不禁问道:“你有何事,白令和孙宗主在九曲岗开荒。”
  孙季仁听他这样问,颇有点手足无措,嗯嗯啊啊了半晌。
  子莺自觉他有亲近之意,不知为何心中却不耐烦,方要呵斥他,忽然隔着院子听到前门传到“咚咚咚”敲登闻鼓的声音,不由双目一亮,他和雁声到这临溪来了一个多月,还是第一次有人敲鼓喊冤,心中十分好奇,于是匆匆拍下手中物什,跑到县衙门口。
  只见门口正站着三个人,一个花甲老翁拽着一个又高又壮的青年男子,那男子身上许多伤痕与淤青,面有羞惭之色,他们身边跪着一个年轻妇人,以袖掩面,哭得抽抽噎噎。那老翁看见出来一个少年公子模样的,也不辨人物,扑通一声跪下,直喊“青天大老爷”。
  子莺要去拉那老翁,对方却怎么也不起来,他只好也蹲下来问原委。原来是那老翁的儿子早丧,留下媳妇和一个六七岁的孙子,这媳妇也是本分人家的孩子,两老指望她给养老送终,把孙子拉扯大继承香火,没成想这媳妇却与别人勾搭上了,卿卿我我之时被婆家发现,将那奸夫一顿好打,拉到县衙来讨公道。
  原是家常琐事,子莺好不没趣,转念一想,这山里民风淳朴,杀人越货的案子只怕一生也遇不到一两回,就站起来道:“白令在九曲岗,你们要找他的话,我带你们去。”
  临溪深山坳里人多地少,白雁声上任之初就与孙叔业商定要大规模开荒屯田。两人都觉得乱世之中欲求生存,不受欺侮,就必须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只是这个时代要冶治山林,少的要三年五年,多的甚至要十年才能见得成效。孙氏原先也想扩张势力,无奈税赋太重,年年饥荒,丁口又被抽去打仗,只剩老弱病残。今秋得雁声金口玉言减轻了税负,终于有机会趁着农闲巡视山林,预备开荒。
  深秋之中山色依旧绚烂,绿波依旧东流,子莺扶着那老翁爬上一个高岗,见脚下的一块平地上散布着三三两两的人群,郁郁苍苍的树木被推倒了一大块,裸露的林地上冒着缕缕黑烟,人们忙着在冬天上冻之前把地表的植物清理干净。
  孙老爹一路愤愤不平,到这时才闭了嘴,那男子不知何时也抬起了头,一老一少都震撼地看着脚下。男子口中喃喃道:“这就是前人所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吧。”
  老头儿一路悲愤交加,只顾得揪住奸夫,自家的媳妇儿就顾不上了。子莺回首看那妇人还在山路上跌跌倒倒跟着,便绕到孙季仁身边悄悄道:“你看着那婆娘,别让她寻短见了。”
  一行人走到平地上,见白雁声一身短打,穿着草鞋,手里拿一把斧头砍树,满面满头的灰,孙叔业倒还是一领青衫,不染纤尘,正带着人拿麻绳丈量土地。
  孙老爹扑通一声跪在白雁声面前,把方才的话又说了一遍,只是这次不像先前那么愤慨得口齿不清了,那男子却还是羞惭不已,默默不语,只任那老翁捶打谩骂。
  白雁声便问赶过来的孙叔业道:“孙宗主看怎么办?”
  孙叔业意味深长道:“按族规女的要沉塘,男的要活剐。不过他们既然找大人讨公道,那一切听凭大人做主就是。”
  白雁声撇见那老翁和男子都是浑身一震,面色凄然。他便正色问那男子道:“你姓甚名谁,家乡何处,以何为生,父母康健吗?”
  那男子不敢抬头,声音浑厚,却含着些许悲意:“小人吴天,河东文郡人,家乡为胡虏所破,父母俱亡,旧壤幽隔,飘寓失所,三年前逃难至此,在山脚下搭了草棚替人帮工为生。”
  雁声摸着下巴思索,他这些时日忙于农活,好久没有打理自己,腮帮上长出一点胡茬来,摸上去沙沙的。他转而去看子莺,谁料后者早跑到林子里拈花惹草去了。他方要开口说话,忽然看见远处孙季仁扛着个人呼哧哧地走过来,近了才发现他浑身上下湿淋淋地滴着水。
  他走到众人面前,刚把肩上人放下来,那名唤吴天的男子就飞一般扑过去,虎目含泪,喉中发出一连串的吼声。孙季仁一抹脸上的水珠,道:“半路上跳溪水里去了,还好发现得早。”
  那孙老爹眼一闭,脚下一趔趄,幸好雁声眼疾手快给他搀住了。混浊的眼泪顺着皱纹横流,口中道:“作孽啊,小仙儿,你没脸活,可我那孙子怎么办啊?没了爹又没有娘可怎么活啊?”
  白雁声见那妇人花信年华,容貌不俗,胸脯微微起伏,自知羞耻,众人面前不敢睁眼,眼角却滑下一行泪来,便心中有数,开口向孙老爹道:“大爷,若是有人愿代替你死去的儿子,给你养老送终,抚养你的孙子,爱护你的媳妇儿,率诸子抱弱孙,共享天伦,你乐意吗?”
  孙老爹半张嘴一时说不出话来。
  白雁声又向地上那两人道:“吴天,若是有人愿代替你的父母管教你,有孩子承欢膝下,有妇人浣衣做饭,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你乐意吗?”
  “孙家媳妇,你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若是有人愿与你重订白首之约,爱护你的孩子,奉养你的长辈,你乐意吗?”
  众人一时都没有明白过来,只那汉子反应快,立时朝白雁声连连磕头感激涕零泣不成声:“小人身无长物,萧然四壁,若能得一立足之地,虽万死不足以报大人的恩德。”
  那妇人躺在地上双手捂脸,泪水流得更加汹涌了。
  白雁声便朝孙老爹一拱手道:“恭喜老爹,今日收了个年富力强,有情有义的义子,孙宗主,族内定会人丁兴旺、风调雨顺。”
  孙叔业笑道:“谢大人吉言。”
  孙老爹如梦方醒,心中五味陈杂,不知该如何搭话,好半晌才叹道:“你这孩子本来心眼也不坏……”
  白雁声使了个眼色,那吴天转而朝孙老爹连磕了九个响头,开口道:“爹,”只说一个字就涕泪交流,好半天才续了一句道:“我一定给您老人家披麻戴孝,对仙儿和孩子好。”
  孙季仁带着一家人又循着来路下山去了。
  孙叔业看着那一家远去的背影,对雁声道:“我以为大人会爱人以德,以全她节名。”
  白雁声却笑笑道:“抚孤的事要做,劝人守节就不必了。圣人也说过,毁不灭性,无以死废生。这样的乱世维持一个家不破碎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他说完就重新拔出斧头,又卖力砍起树来。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