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君策作者:燕赵公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沈奚靖第三次见到睿帝穆琛。
因为去岁景泰之乱,穆琛在慌乱之间继承大统,刚好赶在了年节之前。
那时候他瘦瘦小小,穿着临时赶制出来的冕服,却一点都不合身。他的亲生父侍也在那个月病死在宁祥宫,他没有心思摆出或是威严或是与民同庆的高兴样子来。
那个年节过得十分不愉快,因为他爹爹身份低微,礼部申请谥号的折子总被右相林子谦打回,一直绵延到天启元年五月末,才终于给他爹亲一个还过得去的谥号……敬。
敬这个字,倒也意味深长。
他知道,他们在告诉他,如果不是他们,他当不了这个皇帝,所以要心怀尊敬,知道感恩。
当穆琛看到那个折子上的敬字时,他什么都没说,甚至还笑笑感谢了林子谦挑的字很好。
他到现在还记得,那一天,他宽大袖子下的双手,攥得有多紧。
而这一年,当穆琛忙完了年关的祭天大典与祭祖大典时,再看到那些小宫人给他拜年,不知怎么的心情就变得十分愉快。
可是,这种愉快没有维持多久,他又有些难受了。
因为他看到,沈奚靖也跪在十几几个小宫人里面,这半年来,偶尔他有那么一两次在上午去书房,就能看到沈奚靖默默劳作的身影。
与刚入宫时不同,他胖了些,看上去比较像是个普通的少年,恢复了些幼年时的神彩,人也高了点。
虽然这些变化都不明显,但是穆琛还是能看出来。
因为那几次简短的见面,都令他印象极为深刻,所以对于他的改变,在穆琛眼中,便格外清晰起来。
他记得有一次,在用膳的时候,听身旁的几位大宫人笑话沈奚靖,说他从来都不剩饭,每次都把平喜剩的饼子或者馍馍揣进怀里,生怕饿着。
穆琛笑笑,没说什么,他知道沈奚靖为何如此,如果身边许多人都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也会像他那样珍惜每一点到手的粮食。
那些小宫人按照年纪排成行,沈奚靖跪在最后面,一起给穆琛磕了三个头,嘴里说了一句:“皇上福寿齐天,大梁万世永安。”
穆琛穿着一袭黑衣,衣袖缀日出东方串珠绣,几条张牙舞爪的金龙从蓝色的绣纹里若隐若现,双目都用明珠所制,看上去炯炯有神。因为是大年初一,他特地用紫色发带束了发,并用白玉簪固定。
十来岁的少年,清俊端正,尊贵无双,下面跪着的小宫人,虽不敢明目张胆抬头看他,却也觉得脸蛋发红。
“你们也新年好,起来吧。赏。”穆琛带着笑说。
下面跪着的小宫人整齐地站起身,却仍旧不敢明目张胆看向皇帝,只是偷偷拿眼角余光瞧着。
沈奚靖低头站着,没兴趣去偷看穆琛,对他来说,待会儿穆琛要赏的红包才是更重要的。
他们这些做杂役的下人,因为不在主子身边伺候,一年到头也分不到什么赏银,所以过年这一遭,主子们会多给一些,聊表心意。
苍年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锦袋,站在西配殿的门口,每出去一个,便递一个红色的锦囊,嘴里说句:“皇上赏。”
每一个少年接过那红包,也都要回一句:“谢主隆恩。”
这下半年虽没甚大的年节,只有八月中旬的中秋与十一月太帝君千秋宴,这两次节日虽然不用拜见皇帝,却也放了半天假,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两碎银。沈奚靖已经习惯那套感谢皇恩的话,说起来极为流利。
因为有钱拿,所以小宫人们走的还算快,不多时就轮到了沈奚靖。
苍年照例说了那句话,却在抬头看到沈奚靖时愣了愣,他不着痕迹地打量他一番,手却在红色的袋子里翻找起来。
“没几个了,不好抓。”他跟沈奚靖说着,好半天才掏出一个锦囊,递给沈奚靖。
沈奚靖不明所以,赶紧答:“谢主隆恩。”便出去了。
宫外少年们都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相互看口袋里赏了多少。
沈奚靖正看他那个,身后平喜也跟着出来,好奇问:“给了多少?”
“你呢?”沈奚靖拉开袋口系着的丝带,随口回答。
因为不能回家过年,所以平喜一整天都恹恹的,并不是太开心,但这会儿看了袋子里的那颗金豆子,倒是又开心起来。
“一个金豆子,皇上就是气派。”他凑在沈奚靖身边小声说。
一个金豆子……沈奚靖往袋子里瞥了一眼,拿着锦囊的手抖了抖,便不着痕迹地系上丝带揣进怀里。
“我的也一样,”他说着,抿了抿嘴唇,“皇上到底是个仁慈主子。”
说话功夫,他们回了屋子。
初一这一天的整个下午他们都放了假,晚上也能去御花园赏花灯,大多宫人都很高兴。
沈奚靖和平喜在屋里闲话几句,坐不住的平喜便跑别的屋子串门子,留沈奚靖一个人坐窗边做袜子。
屋里没有凳子,他就坐在自己的那个木箱上面,磕磕绊绊缝着。
经过这半年的锻炼,他的绣工依旧没有长进,但好歹能穿。
因为晚上便能见到云秀山,沈奚靖便想给他做一双袜子,他自己的手工活完全拿不出去,却也知道云秀山绝对不会嫌弃。
他们是彼此仅剩的亲人。
沈奚靖歪七扭八地穿着线,突然想到苍年递给他的那个锦囊。
那锦囊就是用普通的红绉纱所制,漂亮结实,很耐用。沈奚靖看到过很多大宫人,都用这种绉纱做荷包和口袋,方便携带东西。
可是,就是这个普通的锦囊,却让沈奚靖有些紧张。
原因无他,他的那个锦囊里的东西,比别人的多。
刚才他看到,几乎所有人锦囊里都只有一个金豆子,但他的,不仅有一个金豆子,还有一个金南瓜。
那南瓜虽然做的极为袖珍,但到底比金豆子大一圈,看上去也精致一些,算是宫里比较少拿来赏赐的一类东西。
给沈奚靖的那个虽然是最小的哪一种,也就五六钱重,但却显得那么不平凡。
沈奚靖又回想起苍年给他锦囊时那奇怪的表现,作为锦梁宫的大总管,苍年一向都很严肃认真,对宫人们极为严厉,但是就刚才那一瞬间,沈奚靖竟然觉得他看自己的眼光有些探究与好奇。
自己有什么好好奇的?难道是因为这额外给他的南瓜?
沈奚靖手下动作不停,脑子里也不闲着,一点点回忆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好,值得皇上额外开恩给个赏赐。
要是他能知道多好,每一年继续照着那个努力,说不定将来出宫的时候能带一兜子金豆子……
13、第十三章 。。。
他想了想,他这大半年里,跟穆琛也就见过那么五六次,除了第一次在西配殿拜见他,其余时候都是在东书房,每次穆琛去的时候,他都在书房里擦擦洗洗,难道是皇上看他工作用心?
可这也不对啊,他明明就和平喜干的一样多,除了第二次那个偶遇,其他时候平喜都跟他在一起,都在书房里忙忙碌碌,没有谁显得更认真些。
沈奚靖打小便聪明伶俐,又经历那些事情,比同龄孩子更显成熟稳重,心思也多一些,但此时此刻,他却想不透穆琛的目的。
想不透,索性就不想了。
他趁平喜不在,把那个大家都有的金豆子塞衣服袖子里他自己缝的暗兜,又把金南瓜放进一包旧衣服里,压在箱底。
这个额外多出来的金南瓜,除了云秀山,他不会告诉任何人。
在这宫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为致命的把柄。
沈奚靖忙完这一切,又坐回窗前,认真缝着袜子,这大概是他长这么大,缝的最能看的东西了。
晚膳时分,平喜带着一肚子八卦回到屋里,见沈奚靖已经端回了晚饭,便站在桌边吃起来,边吃边跟沈奚靖讲。
因为过年,所以晚膳还算丰盛,他们两人有一份醋溜土豆,一份八宝咸菜,一人一大碗稠稠的八宝粥,还有四个肉包子。
沈奚靖有好吃的心情愉悦,所以也就时不时听听平喜说的话。
“我听隔壁屋的李哥说,过了年,太帝君就要给皇上屋里指人了。”
这消息倒是很令人惊讶,沈奚靖说:“不能吧,就算过了年,皇上也才十二,还未到束发年纪。”
大梁祖制,但凡子民年龄达到十四,便可分半亩田产,可参加殿试,也可参军,是为束发。
年龄达到十八,分一亩田产,但也要交人头税,参加科举所取得名次者,可外放做官,是为束冠。
十二岁对于大梁人而言,还是孩子年龄,并不算做大人,在大梁人看来,只有十四岁束发过后,才算是半个大人,大凡人家都是这时开始选择孩子伴侣,在十五六岁时订婚,十七八成婚,那个时候,孩子便可单分了田产出去过,不用凑在一起,徒生事端。
当沈奚靖听到平喜这么说,也不由愣住。
平喜看平素沉稳的沈奚靖都有些惊讶,便得意地说道:“你可不知道,前些天李哥跟赵哥随皇上一起去慈寿宫,回来皇上便发了脾气,砸了那方梅花端砚,不仅骂了赵哥,说他‘养不熟的狗’,还骂苍总管说他‘监管不力’。”
他声音压的很低,但讲起故事来却相当绘声绘色,沈奚靖听了,却更吃惊。
他知道平喜说的赵哥赵多宝是穆琛身边得力的大宫人,要不然也不可能跟他一起去前政所伺候他读书。苍年挨骂就更不可能,他以前跟着圣敬太帝君,太帝君走后也一直跟着照顾皇上,情分是极不一般的,沈奚靖来锦梁宫大半年,也从没听说皇帝跟他红过脸。
一向涵养极好的穆琛能骂那样难听的话,想必是气急。
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沈奚靖也好奇起来。
平喜见他有兴趣,更来劲,噼里啪啦像倒豆子似地飞快说着:“李哥当时跟皇上去的时候没进里间,只听见里面皇上很大声说了几句话,后来他找机会问一个慈寿宫的宫人,那人也是个多嘴的,直接跟李哥说,太帝君问赵哥皇帝最近如何,赵哥就玩笑一句说皇上最近好得很,不过到底年纪大了,会心疼人,对待小宫人比他们还体恤有加。皇上听这话自然不干,虽然当着太帝君的面不敢说什么,但却极力说自己还小,需要用心读书。”
平喜讲得来劲,喝了一大口粥,随便嚼了两下,又说:“以前还没看出来,赵哥居然是太帝君的人。”
他虽然兴奋,但却极有分寸,那声音又轻又小,除了屋里的他们两个,外人绝对听不去。
沈奚靖认真吃着包子,突然替穆琛感到悲哀。
他身边这么多管事大宫人小宫人,除了苍年,又有谁是尽心尽力为他办事,就连他一贯信任有佳的赵多宝原来也不知道是谁的人,这确实很叫人寒心。
“就这些,也不能知道太帝君要给皇上送人。”沈奚靖吃完包子,跟平喜说。
平喜正巧喝完粥,抿着嘴吃咸菜,那御膳房手艺不错,就算是给他们做饭的御厨预名,一道简单的八宝咸菜,做的色香味俱全,薄薄的香油裹着花生、芥菜头、青红辣椒丝,还撒了一些芝麻,口感咸淡适中,无论吃粥还是配饭都很香。
他一直很喜欢吃这个,每次吃饭都觉得不够吃,后来沈奚靖想了个办法,拉着平喜找平素来派饭的御厨房大宫人要了个小坛子,每次菜端回来,先用干净筷子挑出来一小半放坛子里攒着,平时也能吃。
平喜一边吃,一边说:“我这不还没说完,皇上虽然在太帝君那里拒绝了,但是回头又把苍总管叫了去,说是明年要给咱们这边拨两个宏成三十五年扩选入宫的宫人,名义上说是关心皇上起居生活,其实还不定是过来干嘛的。”
沈奚靖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宫里,还真是没什么秘密,就连太帝君这边发生的一些小事情,都能传到他们这一个级别的小宫人耳朵里,想到这里,沈奚靖不由得又为未来十几年的皇宫生活担忧,也没了胃口。
他们两个都只吃了一个包子,把剩下的放到八宝咸菜坛子盖上,穿上冬至时新发的厚棉袄,跟着其他大宫人们去御花园。
虽然发给他们的衣服都一般大小,但沈奚靖长高了些,人也没那么干瘦,穿着倒也还算合身。
虽然不如裘衣来的暖和,但对于上虞冻了一冬的沈奚靖来讲,已经很好了。
他们所在的锦梁宫离御花园很近。
绕过大殿,穿过回廊,即可到达。
这里是皇上闲暇休闲赏花的地方,尚林局的宫人打扫亭台浇灌花木,倒也不用他们锦梁宫人做什么。
整个永安宫里,一共有三座园林,一座御花园,一座慈寿宫跟前的芳草园,还有一座其他宫侍经常去的百香园,三个里面以百香园占地最为宽广,以御花园最为精致美丽,以芳草园最为绿意盎然。
这三个,沈奚靖一个都没去过,今天去御花园,他还是很高兴的,当然也不是为了赏灯,而是单纯为了看一眼云秀山。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叫云秀山这么多年表哥,心里早就当他是自己亲哥哥。
他不仅仅是沈奚靖在这座偌大宫殿里的唯一亲人,也是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可以说,他是沈奚靖支撑下去的希望。
这一晚的御花园极漂亮,沈奚靖不知道它平素是什么样子,但是此刻看去,石子路两旁挂着的薄纱宫灯各个都不是凡品,有锦鸡、狐狸样的动物灯,也有各种水果样的彩灯,有彩翼蝴蝶,有红翅蜻蜓,有憨态可掬小猪,也有玲珑可爱的兔子。
平日里清爽宜人的御花园,这会儿倒是五光十色,映衬的各色花木美不胜收。
沈奚靖看了几眼新鲜,便不再盯着花灯看,只是一门心思寻找云秀山,可这日似乎宫人全部过来,诺大的御花园里密密麻麻都是人,他们都穿着一样的衣服,人山人海里,要找个人真是比登天还难。
他不停在人群里走着,想要找到表哥。
一直到夜里风寒,人群终于散去,他还是没能找到云秀山。
沈奚靖紧紧捏着手里的袜子,心里觉得十分难受。
好不容易又活过一个年头,可身边竟没一个亲人,孤身一人的滋味太难受,他站在变得空荡荡的御花园里茫然无措。
“小五!”一把熟悉的嗓音似乎击碎了沈奚靖周身的寒冷,他猛地回过头,看到云秀山正站在一盏七彩宫灯下,他带着笑,正冲沈奚靖招手。
一股浓浓的喜悦涌上沈奚靖心头,他往云秀山跟前跑去,快走到他面前时又放缓了脚步。
“表哥,我刚才怎么没瞅见你?”沈奚靖埋怨道。
过了年,云秀山就十三岁了,他比初进宫是高了许多,人看上去也圆润一些,因为性格良善,整个人显得温和有礼。
他见沈奚靖跑过来,棉袄里露出的内衫领子歪七扭八,突然红了眼眶。他咬紧牙关,微微偏过头去,不想叫沈奚靖看到他难过。
他长大了,知道自己作为哥哥,要照顾好沈奚靖,不能每次都沈奚靖照顾他。
14、第十四章 。。。
沈奚靖往他跟前凑凑,见他伤感,也跟着红了眼睛。
说起来,他们已经有大半年没见着面了。
云秀山细细把他打量一番,见他比上虞时高了胖了,人看上去精神也还好,便放下心来,把他拉到凉亭里坐下,认真问他半年来生活琐事,沈奚靖一一答了,又问他过得如何。
“我跟你也差不多,”云秀山笑笑说,“周太淑人是圣敬太帝君的好友,以前做宫侍时就对太帝君多有照顾,所以现在他虽然因为身份问题只是个太淑人,但皇上却时时感念他以前的扶照,隔三差五便回去探望,我们这些小宫人待遇自然也就跟着好起来。”
沈奚靖赶忙问:“那太淑人为人如何,你有没有挨过打骂。”
云秀山听他这么一问,笑出声来,回道:“太淑人性格极为温柔,你看皇上,因跟他亲近,性格上也有些像,你们在锦梁宫里没有挨过打骂,我们那边是更不会有了。”
他这么一说,沈奚靖也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不好意思笑笑,又跟他说现在每天都能吃饱饭很开心,才依依不舍走了。
云秀山起身把他送到御花园边上,摸了摸他的头:“小五,表哥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只要我还在这宫里,就一定尽自己所能来照顾你,你好好干活,多吃点饭,等万寿宴时,表哥再来看你。”他说完,把一个包袱放到沈奚靖手上。
“就知道你不会做衣服,表哥给你缝了两件内衫,估摸着你长高了些,做的有点大,你穿的时候仔细些,把边免起来,将就着能穿好几年。”
云秀山和沈奚靖同样是刚进宫的宫人,想必做的活都差不多,每天从早忙到晚,也不得什么空闲,沈奚靖知道云秀山一番心意,也没拒绝,只把那双做得寒碜的袜子塞进云秀山手里,跟他说了几句注意身体之类的话,便走了。
等回到屋里,他打开那个包袱,才发现云秀山给他做的内衫并不是宫里发的白棉布,而是掺杂一些锦线的杂锦,这种布并不名贵,但却柔软细腻,一尺比棉布要贵几十个铜子,穿起来自然比棉布要舒服得多。
云秀山能给他做出两身内衫,想必费了不少功夫。
自己那双袜子真是太寒碜了,沈奚靖沮丧地想,转而又惦记起明年万寿宴给云秀山拿些什么。
他们人少位卑,能得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却想把最好的留给仅剩的亲人。
在天启二年的这个年节之后,沈奚靖和平喜依旧在东书房打扫,赵多宝被调离锦梁宫,又有一位慈寿宫的大宫人孙多吉被调来接替赵多宝的工作。
从他们的名字上看,应该是同一批入宫,年岁也相当。
沈奚靖见过他几次,人长得倒是比锦梁宫里最漂亮的张祥荣还要好看,但是性子偏冷,轻易不跟他们这些小宫人说话,脾气也很不好,小宫人都很怕他,沈奚靖倒是没觉得什么,平喜却在晚上偷偷跟沈奚靖念叨:“长那么好看,谁知道那位有什么意思。”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在忙碌的工作之间,两年时光匆匆而过。
大梁天启四年,沈奚靖已经十二岁了。
这两年里,大梁发生了许多事情,这座空寂的永安宫,同样风云变幻。
这两年,沈奚靖依旧同平喜一起打理书房,他们两个极有分寸,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都分得很清楚,杜多福升上东配殿管事,连带沈奚靖和平喜也高升一级。
大梁宫人一共只有三个等级,九品,八品和七品。
大部分宫人都是九品与八品,到了七品就被称为大宫人,再往上便是管事与总管一级,这两种都是宫官,拿朝臣从九品与九品俸禄,跟宫人有明显的区别。
沈奚靖和平喜他们两个一直是九品宫人,这一下子变成八品,每个月的月钱也从二两涨为三两,虽然工作还是那么多,但沈奚靖还是很高兴,涨了钱,让他多干点他也愿意。
这两年里,宁祥宫逝五位太侍人,三位太淑人,慈寿宫的大总管也因年岁太大而告老还乡,除了锦梁宫、慈寿宫与宁祥宫,其他的五宫十六所全部为空。
到了大梁天启四年,十四岁的睿帝穆琛束发,依旧没有任何宫侍。
十二岁能做八品宫人的,虽然不多,但也不少。
大部分都是像沈奚靖与平喜一般,因为上面的大宫人做了管事,顺带高升他们一级。
虽然他们还是在东书房做杂役,依然不能时时得见天颜。
对于这一点,沈奚靖是不大在意的,而原本很在意的平喜,也在多年的劳役生活之后,归于冷静,他现在已经和沈奚靖一样,就是想早点回家。
这两年里,沈奚靖又见过云秀山三四次,两次是年节时的花灯会,还有几次是他来锦梁宫送东西。
周太淑人虽然位卑,但还是时常挂念皇帝,闲暇时,便喜欢给他做衣裳。
皇上的服制可严格,也可随意,所有大典,每日的小朝,三天一次的大朝,都要穿着祖制之服,冠冕玉带一样都不能少。
平素却可随意,皇上对于生活并不是很精心,所以衣衫用度也很简单,都是苍年替他着想,周太淑人给皇帝做的几乎都是内衫,他原是尚服局的宫人,手艺自是极好。
沈奚靖见过几次皇上穿周太淑人做的内衫,洁白的云纱绢上缀着素雅的竹叶,在外袍里面时隐时现,飘逸又出尘。
大梁天启四年春,这一日又是沈奚靖值夜,因为五年一次的扩选还没开,所以他们这些小宫人依旧要按例值夜,他还是值东书房。
天气虽然回暖,但空无一人的东配殿里还是有些寒冷,沈奚靖披着有些旧的棉袄,靠坐在宫灯下看书。
这一日,他看的是《岚山夜语》,一本讲述岚山灵异鬼怪的书。
夜晚宫里安静至极,沈奚靖看得也越发投入起来。
知道一把清亮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把他从光怪陆离的鬼怪世界里抽离出来。
“书看得很认真,你哪里来的?”
沈奚靖猛低抬头,却发现皇上穆琛竟然穿着内衫,随意披了意见斗篷,披头散发站在他面前。
迎迎宫灯照耀下,穆琛一张脸宛若白玉。
随着年岁的增加,他身上的气度也越发森严,虽然看上去清俊宜人,但实际上宫里的许多小宫人都很怕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