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帝斗之蓝颜祸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动一动?动一动了还用你说!
  
  荣倾宫,乃是惠嫔娘娘和太子殿下的住所。惠嫔的亲子三皇子君泽,早已经在年满十六时出宫住了。
  按宫规来说,嫔位的妃子还轮不上有资格能够拥有一座宫殿,但是惠嫔能够独拥荣倾宫,自然是因为收养了君送的原因。
  太子君送的外公乃是朝堂文官第一人,权倾朝野的萧腾辉,萧丞相。萧丞相七十岁高龄,任职丞相一位已有三十年。长子萧雁翔,次子萧雁翔,甚至于三代的长孙萧逸清也出了仕。
  辛国第一大世家,萧家三代共四人在朝堂为官,仅这一点,就足够说明萧家的地位。更何况,因为掌管着官员的考察以及历年的审核,萧家府邸每日都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萧家手下汇集着辛国近八成的文人有生力量,文官近七成听从萧家,两成关系良好,一成正在接近中。
  这就是太子母后静娴皇后的娘家势力,也就是像辛国这种小国,才能够培养出萧家这么奇葩的垄断世家。
  是以,在内有父皇的宠爱,在外有萧家的强力支持,君送小儿的太子之位才能做得如此顺利平稳、牢固。
  对于这点,夏若还是很满意的。
  话说萧家当年将嫡孙女送进宫,是相当不情愿的。萧家家大业大权大,自然会惹得皇上忌惮。为了平息皇上的猜测怀疑,这才忍痛割爱的将自家最受宠爱的嫡孙女给送进了宫。但是没想到,静娴皇后竟然是皇上真爱!
  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喂!
  不过好景不长,静娴皇后早逝,皇上和萧家都是悲痛万分,不过也因此,更是疼爱这个萧家与皇家结合出的小皇子——君送宝贝。
  自然,后来也就是养下了君送好吃懒做,锹镐不动,顽劣嚣张,不求上进的牛逼个性。君送君送,可不就是“郎君,把东西给本殿送过来”?
  其中,造成这种恶果的罪魁祸首,当属萧家老太爷——萧丞相!当然,皇上也是很恨铁不成钢的,不过终究是骂开不了口,打下不了手。
  “哎呦喂,太外公的宝贝孙儿,来诶,让爷爷亲一口!”
  君送刚迈步进和顺殿,就被这个让他头大的萧老太爷给搂了个满怀!
  “么嘛!”
  【待续】


☆、第三章 妖孽伴读

  “吧唧”一声,君送继续头大的忍受着脸颊的口水印。太子好歹十六了好吧!
  皇上正当壮年,笑呵呵的站在萧丞相的身后,也乐得看老丈人宠外孙。
  “太……太外公。”
  君送挣扎着老爷子的怀抱,口中艰难的叫着。
  听到宝贝重孙子的呼唤,立马,萧老太爷心花怒放。
  身后儿子萧雁翔、萧雁归、孙子萧逸清自然也是满面笑意的跟着。还有养母,惠嫔娘娘。
  回了内殿,皇上与惠嫔正坐主位,萧老太爷和君送坐次位,其余的人也分别在殿下两溜找了位子坐下。
  众人都入座后,君送挨个儿问了好。最后,看向惠嫔,点点头:
  “惠娘娘。”
  惠嫔笑得温良贤淑,听得君送问她好,更是立刻绽放如春花。
  众人笑着乐呵。
  “身子可痊愈了?”萧老太爷关切的问道。
  君送笑回答:“孙儿生龙活虎的,老太爷就放心吧!”
  萧老太爷听了这话很高兴。大家也都很高兴,总觉得自从太子被劈了以后会说话多了。
  皇上看着君送道:
  “这几日父皇看你也都好了,既然好了,明天就回去学院去吧?学院里的夫子和其他人都很想念送儿!”
  皇上边说边看着君送的小脸色,是以此话说得很是小心翼翼,满含商量的。不过看在君送眼里,那就是活脱脱的口不对心,面不改色。总之就是,胡说八道!
  夫子和同窗们怎么是会想念?那是巴不得的“送君”走!
  不过,君送依然是点头称了是,乖巧的让萧老太爷又是大大的亲了一口。
  君送感觉全身汗毛林立。
  皇上见他答应的轻松,心底不由得是忐忑了几分。
  “回书院后,可要好好跟着夫子学习,要是再让父皇听到你欺负同窗,父皇可饶不了你!”
  君送点头,他自然是知道原主那些违法乱纪的捣蛋事情。切,若换做是他……那也不一定!
  “儿臣明白,从今往后自然要用功学习的。”
  乖的简直让人想哭。
  惠嫔在一旁抹抹泪。适学的八个皇子里面,就属他最皮!
  皇上眉开眼笑:“送儿明白是最好的!”保不成真是老天爷开了眼,给他儿子劈开混沌了!
  祖上积德呀!
  对于君送有可能会洗心革面,奋发向上这一趋势的看好,皇上还特意建议道:“你二皇兄平日里谨言慎行的,你要多多跟你二皇兄学学好!”
  君送听着皇上的交待,不住的点头。一副乖宝宝的模样表演的淋漓尽致。二皇子君伊,年二十,母妃是后宫颇有贤德之名的瑾妃娘娘,教导出来的皇子自然不一般,当然不是像君送这等无母野草可比的。
  “另外,你的太傅身子有些不顺,朕特意命太傅之子来给你做伴读。”
  皇上说完,冲着宫人道:“宣进来。”
  太监高声向外宣喝:“有请三皇子,成公子!”
  君送乖乖的看着。
  太监音落,三皇子君泽和另外一个面若桃花的少年便走入殿来。
  “拜见父皇、母妃。”
  “参加皇上,惠嫔娘娘,皇上万安,惠嫔娘娘万福,萧丞相吉祥。”
  皇上一摆手:“起来吧!”
  后扭头看着君送:“这位便是你太傅成大人之子,成坎行。”
  君送点头,细细打量。
  这少年眉目简单,似是几笔轻描,有隐约带着像是桃花的芳香随着眼光流转溢满天下。红唇一点,仿佛一片花瓣轻飘其上。身材纤弱,倒好像一只灼灼桃花林中的妖精,无论静静的站在哪里,都能变成画中人的姿态,娇娇生俊。
  较之君泽已高了一头,他的一头长发以一根玉簪轻轻挽成,身穿一身白色的长衣,有着一股子文人的淡雅与静默。
  成坎行的眼角带着清淡,有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君送,似乎也在打量这个传闻中恶劣不堪的太子殿下。
  太子青衫蔽体,水灵的眼睛显得格外的童真与纯净。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想要让人接近的气味,倒不像是方才君泽向他描述的无理浪荡。
  “坎行见过太子。”
  成坎行略略点头,话语清淡。
  君送从呆愣中一惊,后忙忙回了话:“免礼。”
  这少年天生一副倾国倾城妖精样儿,没想到却是投胎到了太子太傅的家中,硬生生养成这么一副疏离高贵的气质。
  君送咋舌。真是实属不易!
  扭头看向皇上:“儿臣倒从未见过。太傅的儿子便不在书院就读吗?”
  皇上笑着点头:“是,太傅博学,哪里还用得着他人来教。坎行学识深厚,你一要好好学着。再过几个月你三哥从书院肄业,你也要搬到宫外去住。没有人管着你,父皇是着实不放心!”
  君送尴尬的笑。
  皇上看他那模样,还颇有点受了管教的意思。
  后对着成坎行笑道:“你也弱冠了,以后该对太子严厉些就严厉些!”
  君送一惊,
  真是没想到,他方才还以为是十六七的少年,竟然是早已弱冠的男人!
  这模样长得,真有掩盖力,没有说服力。
  “送儿,你也十六了,以后可要上进了!”皇上正色教训道。
  君送点着头的再三保证会乖乖听这位太子伴读的话,模样跟一只小绵羊有一拼。
  一旁的成坎行认真盯着君送,觉得这位太子殿下也没有父亲口中那么不服管教。
  抬眼看着这么一个像太阳一样会发光的人,君送觉得再好的圣贤,估计都没这张雌雄莫辩的脸有吸引力。
  唉,可惜了人才。
  【待续】


☆、第四章 道听途说

  在恢复上学之前,君送央着三哥君泽带着他出宫玩一玩。
  坐着马车来到皇城东南闹市,路程着实不短。终于,在车夫的一声吆喝中,马车缓缓的停了下来。
  “主子,到了。”
  正是俊男美女,成群结队到处巡游的好时节。
  实际上,君送下了车,没走两步便发现,所谓的人声嘈杂,鼎沸喧闹根本不是他所想的那样。
  刚才君送坐在马车上,听着还挺热闹,可是给他造成很热闹的假象缘由在于:道路两旁的茶楼生意旺盛的很。而这茶楼中的听众,却也大都跟君送一行人做相同的打扮,可以看出是一群平日里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君送奇怪,就算此时是农忙,这街上的百姓也不至于少的可怜吧?
  “三哥,你可知咱们的赋税几何?”
  君泽想了想:“收十上六。”
  君送闻言一惊,收获十分,就要上缴朝廷六分!真狠!
  环顾四周,道了自己的疑问:“那百姓可能过得了日子?”
  君泽摇了摇头,表示不知。他只知道皇家衣食不愁,哪里还在乎平民百姓。
  君送眉头一皱。
  如今辛国贫弱,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百姓生活质量差。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感受是衡量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都吃不饱穿不暖了,怎么还有闲心干别的。还读书、发展军事呢,统统都是屁话。
  粮食,肯定是重中之重。粮食,不能是足够就行了,是一定要富裕!要达到多的吃不完,多的能当柴烧的地步才算行!
  当然,这有点夸张了。不过粮食这东西肯定是多比少好。辛国的粮食产量低,造成这种结果无外乎三个主要原因:农耕工具落后、土地制度不合理、最后:苛捐杂税重。
  前两样原因,他不拿手,但是最后一个原因,他总知道带来的危害有多大。本以为辛国就算粮食产量低,这百姓也该能吃饱穿暖,但是如今一看,怕是没这么舒服。
  天海的粮食税是每亩上四斤,怎么看怎么便宜呀!
  君送琢磨着回了宫得给父皇建议一下减免赋税,趁着农忙赶紧上谏。
  边想着,君送和君泽边走进了一旁的茶楼,乖乖的去说书。
  辛国的商业发展的着实差。所谓的皇城闹市,也只是一些富商们所开店铺的聚集区。道路两旁极少有平民百姓摆摊做生意,而且大都是卖一卖摊饼、包子馒头等低级小吃。绝对没有贩卖粮食的。自己都吃不饱,那里还舍得卖。
  君送等人坐在了茶楼中,有说书人在滔滔不绝,讲得是天海国云帝的事迹,楼中众人听得认真。
  君送皱眉,深思。辛国的官制同样有很大的弊端。基本上从不选贤任能,全是官家之人推荐、连荫。仅有少数的才能极为优秀、品德极为高尚的平民能有为官的可能。也就是庶民院的这十三位。
  每年的官员考试,只是对现任官员的文化测一测,基本上都过。
  是以,种种原因造成了辛国现如今,百姓不爱书,不爱商,统统务农的好风气。但是赋税又严重,所以正值盛夏,农活忙的可以,所以哪里还有百姓在这里闲逛,更别说坐在一起听听闲话,讨论讨论国家大事了。
  君送扫了一眼坐在周围的茶客,有看见他并且认识都慌不忙的点头微笑,表示请安。
  此时,正听那说书人将手中折扇“啪得”合起,接着在面前桌上又狠狠一敲!
  听他道:“话说那天海云帝,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方才说了这位帝君是如何的文韬武略,现在,小老儿再给诸位讲讲这帝君是如何的重情重义!”
  茶客们听的在心。
  “帝君有位挚友,姓夏,名讳倒是不知。想是人家天海的事儿,小老儿哪里能知道的一清二楚?小老儿姑且说,诸位姑且听听。”
  一听说是“夏”,君送一瞪眼,保不齐是要说自己。顿时起了兴趣。赶忙收了心思,仔细听书。
  说书人清了清嗓子:“话说帝君的这位挚友呐,那可是一派……下流人物!”
  君送目眦尽裂。说谁呢!
  “这夏某,是卒于十九岁,算是英年早逝……”
  话刚说到这儿,有听客惊言:“死啦!”
  说书人抬手用扇子压了压,示意稍安勿躁。
  “看客莫急,听小老儿给诸位言。话说之前诸位都知道了帝君是如何的器宇轩昂,宏才大略,想必也定是以为帝君的挚友,怎么着也该是个仪表堂堂,学富五车的一带才子吧?”
  众茶客不由的点头表示认同。鸡同鸡处,鹤有鹤群,帝君的挚友自然也应该是胸怀天才,聪明绝顶之人。
  见得众人反应,说书人露出狡黠的表情,扇尖向前轻轻一点:
  “错啦!”
  “这帝君挚友,夏某,相貌平凡,文采平凡,治国讲理那更是平凡。在天海国中,是一个纯纯粹粹的浪荡公子!说到这儿,定会有看客疑问,那帝君怎么会和这夏某是挚友呢?”
  众茶客纷纷点头表示确实不解。
  说书人解密道:“唉,原因无他,仅是因为这夏某出身颇好,乃是天海重臣之子。夏某自小便被送入天海宫中,予帝君做伴读。帝君与夏某二人自小交好,这长大了,纵使夏某一无是处,二人之间也总还是有情分在的!”
  君送一口银牙已然咬碎。
  奶奶的,后世对他的评价还真好嘿!
  说书人接着道:“话说,这帝君与夏某人之间的情分还真不是假的,深厚至极。天海四年,夏某成亲,当时的帝君还和众兄弟争抢着储君之位,但是却不顾情势激烈,与夏某的成亲礼上邀了当时的帝君与海后观礼,可是给了极大的面子!”
  “话说那新娘子,也是大有来头,乃是天海国师的二姑娘。你们知晓那天海国师的大姑娘是谁吗?”
  众茶客摇头。
  说书人得意一笑:“不瞒诸位,天海国师的大姑娘正是现如今的天海宛后!诸位倒是说说,要不是有着这层关系,像夏某那等不学无术之人,哪里能娶得了如此美娇娘!”
  台下听客纷纷露出羡慕之色。
  君送露出抑郁之色。
  可是,刚要议论纷纷起来,却又突听那说书人猛猛的敲击了书桌一下,整个茶楼的气氛顿时就被扭转的沉重起来。
  “唉!”说书人一声重叹,“可惜夏某人的福气到这儿就是用尽了呀!”
  众人心中一纠。
  【待续】


☆、第五章 一生挚友

  “你们可是不知道,夏某和美娇娘入了洞房后,正要喝交杯之时,巨变突生啊!”说书人仿佛身临其境,“夏某是仗着有挚友撑腰,娶得了这美娘子,可是就竟然没有人问一问人家二姑娘愿不愿意。谁都没有料到,那二姑娘不满下嫁夏某,竟悄悄在身上藏了毒药,趁着与夏某喝交杯酒时,撒入酒中。紧接着!那夏某竟然就——”
  说书人音调高昂:“一命呜呼了!”
  君送差点被气得吐血。环顾四周,这些看客竟然都深信的露出惊诧同情或是看笑话的表情。
  “唉,想是那夏某人在人生前十九年好福气都享尽了,至此,真的是命薄呐!”说书人喝一口茶,一声长叹。
  茶楼中静默片刻。
  君送揉着眉头,着实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刚才听到的话。
  “唉,不对吗,”正安静时,有茶客提出疑问,“小老儿,你是要说天海帝君,倒是一直在说那夏某做什么?”
  小老二闻言,还是压压扇子的动作,笑了笑,说:“这就是接下来小老儿要讲的事了。刚才说到帝君痛失挚友,着实是伤心至极。后,竟然就在第二天不顾众人阻拦的,给那二姑娘赐了死,丝毫不在乎会不会引得国师震怒。甚至给夏某的下葬礼,都是按照天海官员的最高规格给办的!”
  楼中诸人唏嘘不已。君送同样,他自然是不知还有这等事情的。
  “现如今都过去五年了,小老儿听人说,天海帝君至今都没有忘记这位夏某挚友呐!”
  君送神情一愣,脱口道:“你又是听谁说的?”
  小老儿扭头看向君送,见是个穿着不凡的小公子,面色欣然道:“这等事情,不用听人说,各位想必也是能猜到的。既是挚友,那就是一生的朋友,哪里是说忘就能忘得了。小公子还小,以后要是遇到这样的朋友,自会理解小老儿说的话了。定要珍惜呐!”
  君送低首,不再接话。
  说书人已连说了一个时辰,到这里就拍拍桌子结了尾。
  君送坐在桌边没动,君泽也就陪坐着。
  半晌,君送蓦然有些无趣。
  “不想转了,三哥咱们回吧。”话罢,竟然也就兴致缺缺起身离桌了。
  君泽见状,赶忙跟上,真不知道是怎么惹了他了。
  回了宫后,君泽休息了半日。大体是在思考一个问题,那日成亲之夜交杯酒中的毒,到底是谁下的?
  在他洞房之夜下毒,那人自然是不希望他与宛丽成亲。可到底是宛丽的爱慕者,还是他的?
  他的?
  可拉倒吧,对于男性魅力这方面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而且虽说风尘之地他混的时间也不短,可是他知道,他也没拴住过哪位娇美伊人的心,没那本事。那若是宛丽的……想想宛丽那晚的反应,也不像是与别人有奸情的样子。除非是戏演得太好。
  他与宛丽的婚事是双方父母外加帝君海后都极力撮合赞成的,他实在是不知道有谁会反对这门亲事。真是可惜,一门婚事,两位新人纷纷命丧黄泉。
  莫不然的,君送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那晚天凌云的冷脸!但是随即,这图像又快的让人抓不住的消逝而散。君送烦闷的用手揉着额头,实在是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得到了这天降横祸。
  罢了,不再想了。君送稳了稳心思。辛国若是能拼进七国前三了,那他自然会有机会进入天海国得知一切的真相。他虽没有治国之才,但是好歹比辛国现在掌权的这群笨蛋聪明点。
  天海,他还会回来的!
  他发誓!
  
  临近傍晚时,皇上驾临了荣倾宫,和君送惠嫔一同用完膳。在用膳将近,君送与父皇谈起了农业税有点重的问题,直言不讳的提出减免赋税的建议。
  “赋税过重,百姓们就会即使忙于农业,也有可能造成食不果腹的后果。所以儿臣建议,农业赋税由现在的收十上六,改为收十上三。”
  本以为君送今天提到赋税的话题只是突发奇想的说一说,但是这会子君送明确地提出了赋税修改,皇上和惠嫔便不由得双双停筷。这将是一场严肃的谈话。
  “怎么突然说到赋税这件事情?收十上三,会不会太轻了?”皇上问道。口气没有不以为意的轻视,而且可以听出对君送的建议很是重视。如果连不明世事的小孩子都说到赋税过重,那么苛捐杂税就是大隐患了。
  见状,君送便也放下了筷子,很正经的答道:
  “一点也不轻。父皇您看,您与儿臣,与惠娘娘,只是三个人用膳,这桌上就珍馐无数,而且定是吃不下几口就白白浪费了去。但是平民百姓们呢?这顿饭恐怕能让一家人热了又热吃上好几天。”
  君送指着桌子上即使是晚膳也是一盘又一盘的美食,毫不掩饰的指责着浪费。
  接着道:“收十上三对于皇家来说,已经算是多的了。甚至于在刨除给皇家、给官员、给军队的部分后,还能有剩余的存储来预防饥荒。今日书院下课后,儿臣同三哥、四哥还有几个同窗去城东南走了走。正是农忙时节,街道上少有百姓,两旁茶楼满满坐的是无所事事的公子少爷。”
  “这只能说明一点,我朝的百姓们全都是农民!没有人读书,没有人经商,也没有人来打铁砍木!所以,儿臣以为,实在是应该减轻赋税。皇宫的日常用度也应该缩减下来。剩下的钱粮不管用到哪里,都比浪费要来得好。”
  惠娘娘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看着君送的眼睛里充满了欣慰。
  皇上听过此言,眼中闪过赞许的意味。
  “可是赋税修改这件事情,不会那么容易实施。父皇觉得你说的对,同意减轻赋税,可是文武百官可就不会向父皇一样这么宠你了。送儿你告诉父皇,有官员反对的话,如果你是父皇,你会怎么做?”
  君送垂眼思索了片刻。
  “以进为退!”
  【待续】

☆、第六章 小小糖糕

  翌日,皇宫中的宏谋殿早朝上,正在进行着一番异常激烈的争吵讨论。
  原因无他,只因在皇上一上早朝,听完该听的事项以后,竟然提出了削减农业税的决定,并且外加——
  “朕苦思良久,还是决定,从今往后,宫中的宫人月份减一成,各方面的裁剪开支。另外,所有官员的官薪减二百石,减十两。”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纷纷呆立。
  减轻农业税也就罢了,为何连着要让百官的官薪也跟着减?皇上!不能是因为宫中要缩减开支,就要少他们的官薪吧!
  “皇上,微臣们整日劳心劳力,不辞万苦,着实是不应该受此恶刑,大减官银呐!望皇上体恤啊!”
  众臣一片哀嚎。一边哀嚎一边奇怪,怎么萧丞相一家子都不说话。
  实际上萧家一家现在也是憋的痛苦。要不是早朝前皇上曾单独派人请萧老太爷过去打了个招呼,恐怕现在最闹腾的就要属萧家了。
  殿中一时吵吵嚷嚷。
  皇上皱眉看着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