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代佳佞-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
端木兴傀儡皇帝时间不短,楚郡侯这位权臣却始终没有想起为他迎娶一位皇后;宫中虽曾遴选过几次宫女,也都是草草了事,是以时至今日,这位熙德皇帝的后宫,不过分封了尚宫、尚仪、尚寝、尚服、尚食、尚功这六尚的正六品女官而已。而“传说”中,皇帝曾有过的一位四品婕妤,却是不知去向。
如今百官来贺,妃嫔这部分的席位自然是空缺。
“皇族”这一部分,同样是空缺。
十六年前胡兵入侵,势如破竹直扫京城,几灭大赵;当时的皇帝端木琊与皇后自尽殉国之外,守在京城的皇族差不多被全歼,如今遗留的,也不过旁枝左叶,寥寥无几了。
因此,摆在延英殿与嘉宁殿之间的盛大宴席,便主要成了文武百官的欢聚了。
从寿乐巡行之后赐宴开始,端木兴就刻意放松现场气氛,尽可能让百官都自在一些;而喧闹的歌舞、醇香的美酒,也的确将宴会的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宾主尽欢,如果忽略掉一个小插曲的话。
不过这个小插曲,却无法被百官忽略,因为当事人双方,举足轻重。
一位是三朝元老,誉满天下的清流领袖卢太傅卢敦儒;一位是天子近臣,传闻以男色获得圣宠的新任荆胡南路副招讨使楚歌。
其实早朝时分,在皇帝正式公布了襄阳大捷、重赏武青等一干有功将士,又宣布楚歌的任命、安抚媚楚一派官员之后,已经是朝野震动、议论纷纷了。
多少双眼睛,都盯在了以卢太傅为首的清流文官身上。
然而,出人意料的,这些人却并没有对这样的举措提出太多的反对意见;尤其是卢太傅本人,对皇帝的安排几乎是不置一词。当然,这也是表面现象,真正手眼通天的人物还是了解到两日前皇帝召见太傅与户部尚书刘瑛,曾于明政殿内恳谈两个时辰之久,或许,那一次,太傅便已与皇帝达成共识了吧?
卢太傅没有动作,人们猜测他是顾虑皇帝圣寿,或是已有筹谋,不急于一时,但人们还是没有料到,率先发难的,居然是楚歌。
酒过三巡,楚歌离席,各处敬酒。
以前楚郡侯在时,遇有酒场,她多是其中焦点,人人知她量大好饮,少不得多来献媚,哪里有她四处酬酢的道理?而如今,楚郡侯虽去,她却未失圣宠,众人待她虽怠慢了些,到底不失礼节。
几大杯灌下来,楚歌又直往太傅卢敦儒处而去。
老头子在这样的酒场上,也是正襟危坐,面前几盘御赐的珍馐,也只是微微动了动。
“太傅大人请了。”入目处是楚歌有些欠扁的笑容,还带着微醺的醉意。
其实卢敦儒倒是不很介意接受楚歌的敬酒。虽说是忠奸自古不两立,但楚歌到底还年少,若真心悔改也未为不可;何况,还有皇帝曾经居中调停。
不过楚歌没有在众官之中,第一个敬他的酒,这实在是扫面子的事情。
所以太傅大人没有起身,板起面孔训斥道:“楚家小儿,可是真心认错么?”
楚歌依旧满脸是笑,居然伸肘靠上太傅肩头:“太傅大人,今日圣寿,何不同饮一杯,且乐今宵?”
这态度无礼之极。卢敦儒觉得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日早朝时分,面前的少年一样的狂妄、一样的恃宠而骄,哪里有陛下所说的半分悔改之意?!
太傅的手,又不自制地颤抖起来,躲开少年狼爪,直直地指向楚歌的面门:“你,你,老夫不与佞臣同饮!”
于是楚歌在众官瞩目之中,将一杯琥珀佳酿,涓滴未剩,全泼在了老头子襟前。
一时席间大乱。
没有人听见楚歌在气得浑身乱抖的卢太傅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太傅日后尽管攻击我楚家,管教日后赵史中记载:卢敦儒与楚歌私怨,屡相构陷。”
楚歌这样做,并不是临时起意。她对卢敦儒本没什么敌意,即使是对方几次三番上书要求重治楚郡侯,那和她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她对卢敦儒却是不得不防:别的不说,此人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忠臣典范、清流领袖,又曾做过几年帝师。如今自己马上要离开京城,如果放任卢敦儒大举讨逆之旗,她担心早晚端木兴抗不住压力将楚郡侯入罪鞭尸。更何况,还有楚郡侯那富甲天下的宝藏诱惑?
如果是以前,楚歌可以不在乎;但,现在不行。
“小侯爷”失踪之后,再也不曾出现,如今的侯府里,就是她来当家。
这几日,楚歌带着流丹、辛锋寒一起,把侯府里里外外梳理了遍。
原本从楚郡侯亡故之后,家中仆役早已散去大半,剩下希冀从楚歌这里获利的,也都好说,多多给了银子自谋生路,便也罢了。可鸣鸾苑中那些所谓“小侯爷的禁脔”,居然十分难以安排。这几天她和流丹逐个清点苑中众人,这才发现所谓鸣鸾苑,其实原本是一个私人情报培养机构!苑中,秩序井然,还安排有专人授课!据说小侯爷当初,就曾经辅助楚郡侯打理血衣卫,如今楚郡侯一倒,血衣卫也随之失势,但替鸣鸾苑授课的几个血衣卫官员,还是保留了下来,“潜伏”在侯府之中。
虽然端木兴暂时没有把那个恶名昭着的特务组织血衣卫彻底消灭的打算,可一旦失去了来自最上端的支持,血衣卫也已经形同虚设。
但小侯爷家中的鸣鸾苑,未来将会如何?虽然相对于血衣卫来说,鸣鸾苑显得过于初级了些,却是当初楚歌对付血衣卫头子楚缙折腾出来的手段,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者也。
楚歌无法象当初想象的一样,直接散了这个组织。
这个组织已经烙上了小侯爷的痕迹,势必将与侯府共存亡。
如果有可能,楚歌真想象流丹当初说的一样,带着鸣鸾苑的所有人,一同上路。
不过目前来说,她这个念头只能说是痴心妄想。
招讨使这个职位,本不是常设官衔,大多是在盗寇横行、外敌入侵、臣民叛变的时候才会设立。而且多是以边关将帅、地方重臣兼任,兵罢即撤。因此职位虽然不高,却常有临时处置大权。
可如今,端木兴给她和武青任命的这两个“招讨使”、“副招讨使”,却是什么兵马也没有的光杆元帅,而荆湖南路也并不是大赵匪患最严重的地方,说起来更像是,皇帝对荆湖南路的地方官不太放心,派遣他们两个人做钦差,到那里视察一下罢了。
虽然事实定然并非如此。
前路未卜,楚歌决定将这些“小侯爷的禁脔”留在京城。
既然将人留下,就要保证安全,如果时时都要担心清流逆转了局势,再给楚府来个“抄家灭门”一类的,还不如耍些手段,让对方受些委屈了。
眼下这一泼,相信以老头子心高气傲的性子,是断断不能容忍自己与“私怨报复”一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再加上先前端木兴给老头子所做的工作,应该能够确定至少是短时间的平安吧?
楚歌冷眼看着百官惊乱、内侍忙碌,抖抖袍袖,一个人悄悄躲出了宴席之外。
第二十章 将军武青
更新时间2008…7…29 8:45:36 字数:2342
这一场圣寿之筵,原本只有正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够参加。但皇帝端木兴却发了特旨,宣楚歌和荆湖南路招讨使武青参宴。
当楚歌泼酒事件发生的时候,端木兴却没有在筵庭所在,而是正在嘉宁殿后面的小院与武青闲谈。
朝里的人都知道,目前大赵国中,最得皇帝陛下心意的,便是三个人。但其中佞幸小人楚歌纵然重新得宠,也远远及不上文武二人的光彩:那便是太傅老大人和将军武青。
太傅老大人不必说,楚缙身亡之后势力分崩瓦解,其中绝大部分便是倒戈拜入了太傅老大人门下;而那将军武青,却是政坛迅速窜起的一颗新星了。
若不是现在敏感时刻,楚歌的事情太过吸引诸位权贵的目光,朝廷对楚郡侯的处置又太过影响到将来的朝局,只怕武青的崛起绝对没有这么容易。
七品的统领和五品的招讨使,云泥一样的距离。
不说招讨使一方大吏,素来兵权极大;单是武青的军阶提升,就够让人咋舌了。大赵朝规定,武官进阶共计五十阶,平常论军功升转,多一阶两阶,若有连升三阶的,那就是圣恩浩荡,格外的荣宠了。可武青从二十二阶云骑尉直升十一阶骑都尉,连转十一阶,简直是大赵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有明眼的官员私下议论,只怕陛下是要改变大赵重文轻武、以文治武的传统!
如此大事,竟在楚歌受宠、楚缙轻松入土的事件遮掩下,轻巧巧地揭过。
但武青的荣宠,还是让惯于查看朝中风向的官员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除楚歌以外,武青,是留宿宫中的外官第一人;除楚歌以外,武青,是几乎与皇帝兄弟相处、无论尊卑的第一人;除楚歌以外,武青,是得皇帝特旨宣召,接连几日长留嘉宁殿的第一人!
如此恩宠,却没有人象看楚歌一样看他。因为,众人都知道,武青将军,是个有真材的,陛下待武青将军如此,也是的的真真惜才。
如今皇帝端木兴就在众官筵席之外,为武青单设一席,席上无酒,却有无上的荣光。
端木兴也一如这些天两人相处所形成的习惯,漫不经心般,和他闲话军中所见所闻。
正在此时,忽然有内监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对着端木兴悄悄耳语了几句。而嘉宁殿外,也传来了喧哗之声。
端木兴轻轻皱眉。
殿前熙攘的声音越发大了,又有小太监如飞跑过来,跪在地上低声给端木兴禀报。
武青见到这样情形,自然要避嫌躲远一些,但多年从武养成的良好听力,还是让他听见了“太傅大人”、“酒”一类的片言只语。
端木兴的表情反而轻松起来,更是会心一笑,低声吩咐了什么,就转头来对武青说:“武将军,这些日子上京,对京中人物观感如何?”
“新京……”武青想了想,答道,“龙虎汇聚之地,每多深不可测之辈。”
端木兴对他的答案似乎还比较满意,慢悠悠又问道:“那么武将军觉得朕给你派的这个副使怎么样?”
“楚小侯爷他……”武青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忽然问起这个人,他不是世人眼中以色媚上的佞幸之徒代表么?但武青也是沙场征战多年,看人识物有自己一套判断方式的,瞬间想到那夜里皇帝强拉楚歌共立血誓的情景,当下犹豫着回道:“陛下这么说,莫非对这位楚小侯爷,大为期许?”
端木兴赞赏地点了点头,起身笑道:“朕已经命人把楚卿带到这里来了。你们两个人马上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共事,借这个机会,也好好亲近亲近。”
这时候,嘉宁殿小院的侧门悄悄地打开了,内侍省内常侍,被众宦官尊称为“孙总管”的孙公公孙德安,领着楚歌,出现在门口。
端木兴的唇角不自觉地浮现一缕笑意,走过去,替楚歌拉了拉领角,指尖若有若无在她面庞划过,带了些宠溺说道:“楚卿,在前头没吃什么东西吧?你和武将军坐坐,朕让人再送些酒菜过来。
楚歌心中对这位皇帝陛下,还是有种琢磨不透的感觉,见他如此对待自己,心下微寒,也不敢躲,只得老老实实点头谢恩,让过身子,看着皇帝陛下的身影消失在侧门之外。
同时凝望着皇帝背影的,还有武青。端木兴在他面前这一番举动,颇有费人猜疑之处:依理说,端木兴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男宠这种事情,到底是上不得台面的,更不应该在他一个外臣面前做这等亲昵举动;但陛下居然做了,而且做得这般自然!
而且这位男宠,又是将与他共赴湖南的副使。莫非是示宠么?暗示他一路上要对楚小侯爷多加照顾?
其实原本,武青对这个小侯爷,就打算厚待的。在他的理解里,楚歌现在,基本上就是个监军身份,虽然他不信这个小侯爷能有什么帮得到他的,但监军这种人,是代陛下来看着他一举一动的,万万不能得罪,更要提防掣肘。
所以在皇帝陛下的背影消失在门外之后,武青早已离席而起,客客气气地让道:“楚小侯爷请坐。”
与外面百官每人一席不同,武青这里,一张紫檀西番莲纹圆桌,两把紫檀西番莲纹扶手椅,一色的羊脂白玉雕西番莲纹盘碟,几款不同风味极为精致的小菜。明显,方才,武青,正与皇帝同桌用餐。
楚歌笑了笑,止住为她布座的孙公公,随手拉过方才端木兴坐过的椅子,大马金刀地坐在了武青对面。
这还是从她“醒来”之日过后,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认真审视这位大赵朝传奇英雄,她认定与自己关系极为密切的少年将军。
武青的形貌,合乎所有妙龄女子梦中的白马将军形象:眉峰如剑鼻梁挺直,薄如刀削的嘴唇血色饱满,满载智慧的眸子,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只是端坐桌前,便可以看出满身的英武和阳刚,令人不禁想象其跃马横戈于沙场,该是何等威势。
而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样一张容颜,楚歌总有一些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第二十一章 羊脂白玉盘
更新时间2008…7…30 7:31:37 字数:2439
直到旁边的孙公公咳了一声,楚歌这才发觉自己居然对着武青发起了呆。不由有些赭然,笑着转头道:“孙公公,这里也没有外人,不如一起坐?”
孙公公依旧垂手站在一边:“小侯爷说笑了,陛下令奴才侍候两位用膳,哪里有奴才坐的份?”说着又回头,对个小内侍训斥道:“没见小侯爷在这里么?没眼色的东西,还不去拿酒来?”
楚歌也不强求,只看了武青一眼,展颜微笑:“武将军,当真不再喝酒了?”
武青点点头,并不多话。
“还真是可惜了的。”楚歌叹口气,“酒是英雄胆啊!”
武青淡淡地,“真英雄,当纵横沙场,马革裹尸,与酒何干?”
楚歌便也笑笑,不再多言,小内侍早送了酒来,用的,居然也是西番莲纹白玉执壶,西番莲纹白玉杯!
楚歌也不待让,举起酒盏,自己先干了一盏。
一时席间默默。
楚歌暗自苦笑:今日这酒,竟是她喝得最没有滋味的一次。对面的武青,已经摄去了她的全部心神。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她曾经是认得武青的!甚至,武青,曾在她的生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就只是这样面对,都已经可以让她的心跳加速……
然而,分明,他认不出她,认不出“小侯爷”之外的她……
“小侯爷,末将脸上有什么东西么?”武青终于受不住楚歌频繁的“偷窥”,索性直接问道。
“哦,”楚歌神智也有些恍惚,被如此忽然一问,竟然脱口而出,“武将军好生面熟,竟象是前世里见过一样。”
“咳,咳咳……”孙公公一下子被呛住,一叠声地咳起来。看来小侯爷对于美男的爱好还真是没有改变,可……陛下才离开去为他解决前面筵席上闹下的纠纷,他居然就在这里……调戏顶头上司,未免过于猖狂了些……不过估计这事,没人敢禀报陛下也就是了。
武青也微微皱眉,对这位“皇帝内宠”的行为甚是不满,但不知道楚歌是不是在影射那次刘府相见,便也没有答话。
楚歌叹口气,无奈地转头,将桌上一只空酒盏倒了酒递过去,道:“孙公公喝点酒,顺口气吧!”
“奴才不敢!”孙公公连忙摆手摇头,笑话,这套白玉碗碟壶盏不知道有多珍贵,陛下把珍藏多年的东西拿来给两位宠臣使用,他可没这个福气用这样的东西。
恰在此时,又一队内侍捧了御赐的新菜,逐个送上桌来。内中一款八宝焖锅儿,更是将整只炭烧火锅都端了上来,由小太监当场打开来盛入盘中。
谁料小太监正举了盘子要盛的时候,哧地一声,火星乱爆,居然一颗炭星儿跳了出来,正落在羊脂白玉盘的正中。
“小兔崽子!”孙公公心都快揪起来了,“仔细扒了你的皮!”
“怕什么?”楚歌一笑,“真玉是不怕火炼的。”说着,从小太监手中将白玉盘接了过来,放在面前端详。
白玉细腻婉洁,精透润泽,虽有微瑕,不掩其瑜。
“武将军,”楚歌却忽然抬头,“你且看看这是什么?”
楚歌这样一说,那孙公公小太监等人立时紧张起来。武青脸上也掠过一抹讶色,接过楚歌手中白玉盘,细看了看,道:“不就是一块炭迹么?难道有什么古怪?”
“将军差矣!这哪里是一块炭迹?”楚歌却故作神秘地摇摇头,“这分明是一个上面带着炭迹的白玉盘!”
孙公公大大松了口气,微微哈了腰,抚着心口笑道:“小侯爷又戏弄奴才们了,奴才这小心肝儿可禁不起这样扑腾!”
众人便都笑起,一时席间气氛倒活跃了不少。孙公公又给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后者连忙退出去又找个盘子重新安置。
“世人多愚妄。”楚歌却在一片笑声中低声叹道,“往往只看到了白玉盘中一块炭迹,便自以为看到了全部;殊不知,偌大的一只白玉盘,却在他的眼中,被忽略掉了。”
武青一愣,投向楚歌的目光,多了几分复杂意味。
谁也料想不到楚歌这时,又做了一个令人惊骇的举动:她把羊脂白玉雕花盘拿到面前,摇摇头,叹息,一松手——好清脆的一声,白玉盘轻松分为两半!
侍候的太监们低声惊呼,孙公公也张大了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武青皱眉,才觉得这位小侯爷另有蹊跷之处,就看到他这等行径;倒真是恃宠而骄、不识人间疾苦的典范。
楚歌止住小太监上前收拾残局的举动,自己弯腰,将两瓣碎玉从地上拾了起来,“白玉盘啊白玉盘,你若有灵,知道世上竟有人对面不相识,应该也就是这般宁为玉碎的心思吧?”
众人登时哭笑不得。
楚歌把碎玉放于桌上,随手又从袖中取出一方素白丝帕,郑重其事地覆于其上。这样怪异的举动,看得众人惊诧莫名——楚歌凝眸望向武青:“玉盘有灵,当移体重生!”
随着楚歌抽去白帕的动作……帕下的玉盘光洁如新,哪里有半点破碎过的痕迹?
孙公公和众太监面面相觑,半晌,方小心翼翼地问道:“小侯爷,这,可是幻术?”
幻术,其实就是所谓戏法儿,专靠手疾眼快,向来也是被达官贵人津津乐道的节目,就是今日,在前面寿宴之上,也有几个幻术班子侍候着;但贵为楚家的小侯爷,大赵的副招讨使,还弄这个玩乐,就显得不是那么尊重了。
楚歌笑着点点头,却紧紧盯着武青追问道:“武将军请看,这玉盘与方才那一个,到底是有区别的;然而玉魂已移,不知武将军还能认出么?”
孙公公却没有心思去研究两个人话里话外到底有什么波涛暗涌,他现在满心里想的都是:既然是幻术,那么那只白玉盘到底是破碎了的。现在当务之急,或者应该是私下里联系下那位流丹姑娘,看看楚家库房里有没有个一模一样的;即使没有,以楚家的财力人脉,用羊脂白玉现请人雕琢一个,大概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第二十二章 蛇蝎美男
更新时间2008…7…31 8:22:00 字数:2234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萋萋迷迷,乱人眼眸。
在从严州前往徽州的官道上,一行奇怪的队伍正在缓缓前进。
说是奇怪,是因为队伍的组成有些不伦不类。两架黑漆漆不很起眼却极其宽大的马车,几匹器宇轩昂看得出久经沙场的战马,还有马上天神般威风凛凛的白袍将军……此外,队伍前面不远处,两个戴银盔着银甲在那里嘻嘻哈哈的……明显是两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家……
这一行人,正是赶往潭州赴任的武青、楚歌等人。
武青受了皇帝任命,任荆湖南路招讨使,但他这个官职却与以往招讨使兵权在握叱诧风云的封疆大吏形象完全不同,皇帝端木兴居然没有给他们一兵一卒,只是同意他从襄阳前线上将自己的旧部抽调一部分作为亲卫!而现在,那批旧部正在星夜赶来汇合的路上,这也是他们这一行人行程放得如此之缓的原因。
唯一陪在他身边的偏将邓隼,正郁闷无比地盯着前方那两个娇俏美丽的背影,忿忿骂道:“格老子的,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不男不女的妖孽来监军!”
武青哼了一声,“邓隼,以后说话可不能这么无遮无拦地!再说他也不是什么监军,他是招讨副使,你正正经经的上司!”
邓隼挠了挠脑门,依旧不甘心地说:“什么副使,不就是个专门陪人上床的小白脸儿吗?皇帝老子不敢留他在京里,就踢出来让咱们伺候着;什么时候惹恼了爷,管他什么上司不上司的……”
武青怒道:“住口!”
邓隼立即打住,看了看武青,又看看前面招摇着的桃花马,悻悻地带马走开,到马车那边去取些水喝。
不过他喝着水的时候,还是转头对着那匹桃花马悄悄地啐了一口,轻声道:“呸!格老子的,不在你自己的马车里头好生呆着,跑出来碍爷的眼!”
而此时,前面马上的那两位,荆湖南路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