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主三国-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遇见敌方将领,甲丙两队士兵会以三人以上的人数同时攻击,基本上可保不会失败。丙队曾经有三名士兵大战过典韦。当然,那个时候,典韦已经先与太史慈战过一场了,打了点折扣。尽管如此,三名士兵战典韦,而且还占上风,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孙策的个人武力比典韦如何?那是绝对比不上的。更何况孙策左臂有伤,伤口都还没有愈合。
太史慈在队伍的最前面,于禁在中间,而孙策出现的位置,却正好在这两者之间。太史慈、于禁两人都远了。既然远了,两人干脆就没有过来。而是直接杀向最近的孙军士兵。
遍地火把,照得战场亮如白昼。甲丙两队士兵在明,但孙策士兵也没有在暗了。在田军士兵扔出火把之后,孙军士兵同样在明亮之中。而孙策又发动了埋伏,孙军士兵站起来了。站起来了,站起来了。别人站起来,表示不屈服。孙军士兵站起来,表示箭靶竖好了。
真正处于暗处的,是包抄的八行士兵。不光是他们所在的地方黑暗,而且还因为孙军士兵压根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一轮箭雨,八千支箭矢,两千孙军士兵平均每人享受四支。因而,一开始,两千孙军士兵就倒下一半多。一上来,就只剩下几百人。而几百个人,对于一千九百人的甲丙两队士兵来说,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孙策的英雄气概没有得到良好的表现。一声“孙策在此”喝完,战马就倒地了。孙策一落地,手上的长枪就被两名甲队士兵拖住了。孙策左手拔剑,另一名甲队士兵上前就是一刀,左手小臂又被开了花了。紧接着还冲过来两名富余的甲队士兵。五人一看,自己人数够多,就有了活捉的想法。刀还鞘,连鞘打向孙策。一直打得孙策不挣扎了,这才把他拖到了道路当中。
战斗结束得很快。又要打扫战场了。
第二卷 第222章 水军不水
第222章 水军不水
找出敌方将领孙策、蒋钦和周泰。甲丙两队就回建业了。包抄的八千士兵原地休息,静待天亮。天亮之后,由这些士兵打扫战场。当然,那个时候,会有郭图等人出来安排。
田兰没有睡,还在练习写“兰”字。田兰叫郭图去睡觉了,郭图回去了,却没有睡着。张昭和张纮这时也没有睡着。二张与郭图不同,担心的乃是政事。
田兰除了聘请他们的时候动过粗之外,在后来的日子里,田兰就没有对二人动过粗了。二人的待遇也还可以。虽然说没有发薪水,但吃食不错。二人要用什么笔墨纸张等东西,田兰也全力满足,没有拖沓。田兰还派了小兵服侍。虽然二人并不需要人服侍,但被服侍的滋味还是不错的。时间一长,二人也就认命了,把田兰强请自己的不快忘却了,觉得跟着田兰也算不错了。
古人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光拿钱不做事,只有现代人才能够安之若泰。张昭、张纮就有些如坐针毡了。在寿春的时候。二人献过一计,缓下江南。田兰没有采纳。其实对于军事,二人确实是不擅长的。二人说缓下江南的意思,实际上是想治理寿春。只因为田兰并没有让二人治理,所以才献了此计。
如今,又占了建业。田兰还是没有让二人治理。二人就有些坐不住了。商量了一夜,二人约定,天一亮,就找田兰。开诚布公地问个清楚。
……
甲丙两队士兵回城,于禁、太史慈到田兰这儿来报告战况。郭图听到动静,闻风而动,也跑了过来。郭图进门的时候,田兰这边,还没有说到正题。
田兰见郭图来了,便说:“公则来了。你们将孙军将领的情况再跟他说一次吧。”“是,”于禁道,“孙军共九将,黄盖、陈武、朱治、吕范四人被杀死。我们俘获了孙策、周瑜、韩当、蒋钦和周泰。”
“兵呢?孙军的士兵呢?”郭图问。于禁答道:“第一次俘虏了六百多人,第二次接近一百人。总共俘虏七百人左右。其余六千多人全部歼灭。”
郭图道:“现在看来,孙军已然全军覆没。一般来说,就该田帅问那五个被俘的将领是否愿降。不降者斩。而照图的估计,蒋钦和周泰二人,因为跟随孙策的时间不长,愿降。这是当然的,也是正常的。此二人加入我军之后,可以放胆用之。孙策则不同,图估计孙策也会答应投降。但此人由于有反判袁术的劣迹在先,故今后还会反判。周瑜、韩当二人,尽管与孙策并不是很合拍,但这两个人乃忠义之士。在孙策愿降的情况下,这二人也将答应投降。但孙策今后一旦举事,这二人定然前往助之。其中的周瑜,在寿春一役中起过重大作用。当时,孙军面对刘繇的迎击,已经是岌岌可危。而周瑜能化险为夷,足见其大才也。是故,图建议,先问蒋钦、周泰。此二人降后,不需要怀疑。再问孙策,在孙策答应投降之后,让其站立一旁。然后再问周瑜、韩当。待周瑜、韩当答应投降之后,留此二人,最后把孙策给放了。”
“哦?”田兰问,“为什么不是把孙策杀了?”郭图道:“杀了孙策,恐周瑜、韩当会心生怨恨。故而只能放之。”
田兰问:“放了孙策之后,你估计孙策会不会再次兴风作浪?”郭图回答:“那是一定的。根据眼下的形势,图估计孙策会投吴郡的严伯虎。然后再兴兵讨伐我军。”
“我若把周瑜、韩当一块放了呢?”田兰问。郭图答道:“韩当可放,周瑜不可放。韩当无非一勇将矣,而周瑜乃一智将。放了周瑜,恐其助孙策为巨患。”
田兰道:“不然。我认为,周瑜早就没有为孙策献计了。又或者,周瑜虽献了计,而孙策却没有采纳。如其不然,他们又怎么会攻不下建业?因此,我准备把周瑜也放了。”
……
正说着,张昭和张纮来了。进屋一看,满屋人。张昭道:“田帅没有休息啊?”田兰道:“没有。你们有什么事?”张昭道:“自投田帅以来,多蒙田帅照应,我二人深感有愧……”田兰打断道:“甭跟我客气。我是个粗人,你直说好了。”
张昭道:“好,那我就有话直说了。我二人擅长于治理,却寸功未立。田帅以前没有地方可治,尚可心安。前些时日,田帅得了寿春,但却没有治理,就这么放弃了。今日田帅又得了建业,而田帅依然没有让我二人治理。故此,我二人前来问问,何时才是轮到我二人出力的时候。”
“哦,原来是因为这个,”田兰想了想,翻过一张写过“兰”字的纸,在其背面,画了个雄鸡的轮廓,里面再勾了两条线。“喏,你们看。”众人凑近。田兰道,“哎、哎、哎,子布、子纲近前,其他人退开一点。”田兰画的是若干年之后的全国地图,两条线分别是长江和黄河。当然,是从田润那儿学的。
“这是什么?”张纮问道。田兰解释道:“这条线,就是外面的长江。上面这条是黄河。这一部分,”田兰用笔一抹,“已经是我姐泽坤的地盘了。这下看懂了吧?”
“这是地图?”张昭惊道。田兰道:“是啊。有一件事,忘了给你们二位说了。泽坤姐,有个结义兄弟,叫关羽。那是在姐没有发迹之前结义的,因而感情很深。我呢,是在半年之后跟我姐的。但是我却并不是妹妹。姐就跟我玩。我俩在一起的时间倒是挺多的,但我认为,我就是一丫头,尽管我并没有做丫头的事情。后来,来了位不错的武将。他叫张辽张文远。我跟他比较谈得来。在姐的撮合之下,我就嫁给了文远。”
“就因为这一嫁,姐才把我认作了妹妹。姐另外还有一个妹妹,叫蔡琰蔡昭姬,是蔡大家的女儿。昭姬姐要领一军取潼关。蔡大家反对。姐为了糊弄蔡大家,为了有个交待,就让我也领了一军。这便是我领军的开始。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我跟关羽发生了摩擦。关羽杀了我的两个武将,杀了我八千士兵,最后还杀了我的丈夫。我肯定跟关羽势不两立了。而姐会站在哪一边呢?我想,姐会站在关羽那边。因而我不敢回去,我要远远地找个地方躲起来。
“在徐州,我耽搁了好些时候。我得到消息。姐知道了关羽跟我的纠纷。你们知道姐是怎么表示的吗?姐杀了军师祭酒,一个全然无关的才能之士。因此,寿春,我不敢要了。那地方离姐太近。建业这儿,我还是不敢要的。我准备到这儿去。”说到这儿,田兰指了指广东广西的位置,“这一带,现在还是蛮荒之地。我们就到这儿去躲起来。这儿,也就是你二位治理的地方。”
张昭道:“恕我直言,我认为田帅的这个打算似有不妥。躲得再远,都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只要存心而去,总是能够走到的。那地方现在是蛮荒之地,或许总督不屑于那样的地方。但经过我们治理之后,就不再是蛮荒之地了。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因而我们就得有足够的士兵。而我们要养活足够的士兵,我们就一定会发展生产,繁荣地方。而一个繁荣的地方,仅仅凭着路途遥远,是绝对不能够阻止总督的大军的。必须得借助天然的地形,形成不可逾越的障碍,才有可能阻止总督的大军。而今,建业城外的长江,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江北的寿春,可以不要。我军就从江南开始,先占领地方,再治理民生,然后再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虽然我军不足以北上争雄,但用于自保,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了。”
“水军?”田兰问,“水军是咋回事啊?”
张昭道:“据《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载:‘水战之具,始于伍员。以舟为车,以辑为马’。以舟楫代替陆上车马,在水面作战的军队,是为水军。《越绝书》记载,伍子胥还著有水战法,规定舟船的尺寸、水军的编制和船队的战法。《伍子胥战法》说,‘大翼一艘。广丈六尺,长十二丈,容战士二十六人,擢五十人,舳舻三人,操长钧、矛、长斧各四,吏、仆、射长各一人,凡九十一人’。水战使用的武器,有刀矛弩矢和长钩、长斧。鲁国公输般还创制水战的装具‘钩拒’。那是一种带铁钩的竹篙,对敌船‘退则钩之,进则拒之’。
“春秋时期,临江傍水的吴国、越国、楚国和面临东海的齐国等都有水军,并多次在水面上交战。《左传》说:‘夏,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楚国就曾经派遣水军进攻过吴国。曾经还有一次,吴国的舟师,从长江口出海北上,远航奔袭齐国,声势浩大。但齐国舟师,没等吴军到达,就在水面上实施截击,结果吴军战败。
“由此可见,水军由来已久。如今荆州江夏一带,就有水军。只刘繇这等庸人,才荒废了水军。天赐长江之险,不得利用。只要田帅建立一只强大的水平,随时钳制青州,不让其水军扩大,总督虽然善战,却也过不了长江矣。”
“好啊、好啊,”田兰喜道,“那就按你说的办吧。你要怎样治理,需要什么配合,尽管提出来。我这边一定全力配合。”
……
治理,说起来就两个字,做起来却异常的复杂。正所谓千头万绪,百废待兴。张昭、张纮去忙活去了。事务繁杂,够他们清理。不过,由于这些事情正好是二人所期望做的,因而再苦再累,就都不觉得了。
这一边,按照郭图的建议,田兰去审问蒋钦和周泰。郭图说过,这两个人是能够使用的。因此,田兰带了郎中同行。
到了关押处,田兰对郎中说:“先给他们治伤。”又对二人说,“请二位配合郎中。不管你们是否愿意归降于我,这伤都是要治的。就算是要打我,治好了伤才有力气呀。”
蒋钦怔了一下,问道:“请问姑娘……可是田总督?”田兰道:“是总督的妹妹,我叫田兰。喏,就是上面一个草头,外面一个‘门’字,里面一个‘请柬’的‘柬’字的‘兰’。”田兰刚刚学会“兰”字,因此就想卖弄一下。
周泰跟田兰差不多,也是文盲,不知道“兰”怎么写。蒋钦却通文。故蒋钦道:“原来是‘兰花’的‘兰’字。《周易》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用于姑娘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田兰愣了一下,道:“嘿,我为你们治伤呢。是好心,不带条件的。不论你们是否归降于我,我都治。你怎么还说我臭呢?”
“哦,都怪蒋某学艺不精,还爱卖弄,”蒋钦道,“那字写来是‘臭’字,却应该念‘嗅’。其嗅如兰,就是闻着,像兰花一样的芳香。蒋某非敢有辱姑娘。”
田兰莞尔一笑,道:“我知道。我逗你玩的。”这下轮到蒋钦窘迫了。周泰在旁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
田兰道:“好了,现在让郎中为你们治伤吧。我出去一下。以免你们疼痛之时,不好意思叫出来。”说完,田兰即起身往外走。“等等,”蒋钦叫道,然后却又回过头去看周泰。周泰明白蒋钦的意思,使劲点了一下头。蒋钦这才转过头来道:“田兰,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我,我想说的是,我二人愿意归顺于你。”周泰待蒋钦说完,才跟着说道:“愿意归顺。”
田兰道:“好啊。先治伤吧。呆会儿我们再说。”还是转身欲走。
蒋钦误以为田兰不感兴趣,忙道:“我二人别的不行,水平作战,可是没有敌手的。”田兰仍然往外走,边走边说:“那以后你们就帮我建水军吧。”
第二卷 第223章 连兵释放
第223章 连兵释放
孙策、周瑜、韩当三人。田兰就没有去见了,而是让人把三人押过来。三个人是一块被押出来的,自然也就一块被押进了田兰所在的大厅。
这个大厅,是临时找的。建业这边的房屋跟北方有很大的差异,不再是中规中矩的四方格局。因而这个厅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厅。大厅有一个匾额,上面写着“荣蕤”二字。田兰也是不认识的。
太史慈、于禁当然是在的。郭图也在。十八名女亲兵也叫进来了,就像衙门里的衙役一样,分列两旁。没叫张昭、张纮,这二人现在正忙着呢。
孙周韩三人被押了进来。通常这个时候会上映的一幕是:押解的士兵会让三人跪下。三人宁死不屈。士兵正欲动粗,主座上的田兰走下来制止。说不定还亲自解开捆绑的绳索。然后孙周韩三人感动了,下跪拜见主公。
但这样的一幕并没有上映。原因是田兰这里,本来就不重视跪拜。押解的士兵并没有让三人跪下。因此,尽管三人有可能打定了宁死不屈的主意,也还是没有找到表现的机会。
田兰问:“你们三人中,谁是孙策?”
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出现一种状况,那就是俘虏以沉默来抗拒。但田兰这样的问题,孙策倒是可以沉默;周瑜和韩当如果也同样沉默的话,就有点冒充孙策的嫌疑了。因而孙策答道:“我就是孙策。”
开口了就好办了。接下来的问题,三人都不可能再以沉默来抗拒了。田兰又问:“孙策,你可愿降?”孙策停了几秒,答道:“在下不服。”
田兰道:“我没有问你服不服。我问的是:你可愿降。你只需要回答‘降’。还是‘不降’就可以了。”孙策道:“在下若是输得心服口服,自然愿降。”实际上孙策有些怕死,没敢直接说“不降”。但又要端身份,不愿意说出“愿降”。果然,田兰就被孙策的话套了进去,问道:“那要怎么样你才心服口服呢?”
孙策道:“若是贵军中,有谁单打独斗能赢了策,策便心服口服。”
“那好,”田兰望向太史慈,道:“子义陪他玩一下如何?”
太史慈抱拳道:“田帅,这孙策身上有伤,末将胜之不武。”孙策道:“有伤又如何?有伤你也不一定能赢得了我。”孙策原本是好胜的。只是这时候,孙策已经不是好胜了,而是要为自己找一个投降的台阶。
但太史慈又不乐意了,太史慈道:“你等等,待我找根绳子。”旁边一女亲兵问:“布条行不行?”“行。”女亲兵很快就找了一根布条来。太史慈接过布条,走到于禁身前,道:“来,文则,把我的左手捆在身上。”于禁问:“子义是要绑上左手跟他打?”
这下孙策又不乐意了。本想找个台阶下,结果变成这个样子。原想,败就败了,反正自己身上有伤。但对方把左手捆起来,自己如果仍然败了,就有点难看了。因此孙策说道:“士可杀,不可辱。尊驾自缚左手,是想要辱我吗?”
太史慈道:“不是。你左臂有伤。你也要把左手绑起来。”孙策一听,这还差不多。便没有再说了。孙策这边本来就有捆绑的绳索,不需要布条。于禁绑完太史慈,又上前把孙策的左手绑好了。
……
众人走出房门,田兰边走边问:“是马战还是步战?用不用兵器?”太史慈道:“他是马上的点将,就马战吧。我记得他使的是枪。”
马战,城内就没有什么好地方了。于是,众人来到军营。亲兵清了一下场,让营内的士兵让出一大片地方出来。有士兵按于禁的吩咐牵了两匹马过来,两具马鞍上的武器都是长枪。当然不是孙策的长枪,却也不是太史慈惯用的长枪。
孙策、太史慈分别上马,由于都是单手,就不能抱拳行礼了。太史慈说了一声“请”,孙策也应了一声。然后两马交错,两枪相交,金铁撞击之声,不绝于耳。二人大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再继续,由于孙策有伤,渐渐落于下风。
孙策原本是想落败的,为自己投降找个台阶下而已。但打了一阵之后。却被太史慈的武艺撩起了好胜之心。于是,发了个狠,在两马交错的一瞬间,突然弃了自己的长枪,抓住了太史慈的长枪。战马一拖,两人都滚下马来。
这一下,由于两人左手都被绑着,都摔得不行了。孙策更是伤上加伤,摔得更重。太史慈爬了起来,冲到孙策那儿就踢了两脚。于禁过来拦住,继而又拉起了孙策。
这一下,孙策满意了。虽然败了,却是以微弱的差距而败的。再加上自己身上有伤,那一点差距就算是抹平了。与太史慈一战,客观地说,也可以算是不胜不败。于是,孙策走到田兰面前约十步的位置跪下,道:“末将愿将。”相隔十步之遥,是为了让田兰觉得安全。
“快快请起。”待孙策起身后,田兰又道:“说起来,孙将军似乎并不算败了啊。”孙策道:“败了就是败了。末将心服口服。”
田兰转过头,便向周瑜、韩当说:“你二位,周公瑾、韩义公是吧。我先给你们说,不要下拜。听清了没有?”略停,再问,“你二人是否愿降呢?”周瑜、韩当齐道:“愿降。”
田兰却并没有叫人解开周瑜、韩当的捆绑,只问:“那七百俘虏兵呢?”一千夫长答道:“就在营内。”田兰道:“押出北门。”
……
千夫长调了一百士兵,把那七百俘虏兵押了出来,往北门走去。当然。这七百俘虏兵是已经被缴了械的。空手,什么武器也没有。自押进建业之后,就给了一顿饱饭。此外,没有人去说过一句话。
士兵走得差不多了,田兰让亲兵备马过来,众将及亲兵皆上马。太史慈此时已经解开了左手,骑的也是自己的马了。孙策还是只绑着左手,周瑜、韩当则依然是五花大绑。田兰策马跟在了俘虏兵的后面,亲兵及于禁、太史慈跟随。另有一百士兵押着孙策、周瑜、韩当随后。郭图就没有去了。蒋钦和周泰更是连面都没有露。
出了北门,田兰没有下马。让士兵把孙策等三人带到马前之后,田兰说道:“孙将军,今**是子义一战,因你身上有伤,所以,我判为平局,不分胜败。因此,我不能接受你的归顺。这便放你离去。公瑾、义公,你二人乃忠义之士。并不想归顺于我。只因为孙将军答应归顺,你们才表示愿降。我也不为难你们了,这便随孙将军去吧。还有这七百士兵,也请一并带去。孙将军、公瑾、义公,保重!”
说完,田兰打马就进了北门。余众紧随其后。鱼贯而入。最后把北门关上了。
城外孙策恍如梦中,田兰居然没杀自己,早知如此,就应该说不愿归降了。周瑜就想得比较多了。这田兰,偏要让自己说出愿降,然后才放了自己,这不是给自己今后留下麻烦了嘛。韩当思维比较简单,居然还赞了一声:“这位田帅了不起啊,不愧为女中丈夫!”
……
田兰这边,军队新得两万建业俘虏,虽然从中进行筛选。一部分人。将作为士兵。另一部分人,将作为维持治安的力量。由于田兰已经有占据江南的打算,就不准备将这些士兵还愿为民了。
维持治安的力量,当然是为很多座城池预备的。单单一座建业城是要不了多少人的。
作为士兵的部分,不是编制为士兵,就能成为士兵的。还得经常一段时间的训练。这方面,于禁是行家里手。再加上田兰的一些新东西,见效到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