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瑜道:“都散了都散了。此人刚才*银民妇,犯了军纪,孙将军这才将他正法的。我们到这庄园里干什么来了?还不就是找吃的嘛。我们是兵,我们不是匪。一时之间,没有吃的了,这才到这座庄园里来暂借。他日,我们有了自己的地盘之后,我们会归还今日所借的粮食的。所以,士兵们尽管借东西,但不可杀人,更不要侮辱妇女。记住,我们是吃粮当兵的,我们还不是土匪。”

    周瑜这一番话。很难说有什么根本的作用,但眼前的作用却是明显的。士兵们在听到周瑜说话之后,暂时没有什么动作。也就是说,周瑜这番话,虽然有可能劝不了士兵,但作为缓兵之计,是合格的了。

    如果说,周瑜说话只是一种缓兵之计的话,那么,就一定存在后续手段了。很可惜,这样的后续手段周瑜没有。孙策更没有。韩当就愈加别提了。但是,冥冥之中似有定数,这样的后续手段还真的就来了。

    ……

    王壮带着五十名士兵,骑着快马来了。到了庄园的大门,他们没有往里进。如果进去,战马就失去了速度,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他们就在大门的外面,往院园的院坝放箭。

    五十匹快马驰来的动静原本是不小的。可惜庄园院内的士兵们都失去了警惕性,因而,在毫无防范之下,弓箭一射,就出身了伤亡。一有伤亡,士兵就乱窜。其中还包括往庄园大门外面跑出去的。

    当然,跑出去的,很快就被杀死了。剩下的人,拼命想躲,却因为人太多,而很难躲避得了。于是,有人出主意,众士兵一起努力,就把庄园大门关了起来。

    大门一关,王壮这边就有人下了战马,提着油壶就到了门边。把火油烧上了大门,点燃,然后就退开了。顿时,大门的火焰腾起有数丈之高。不过,那门也的确厚实,还需要烧一会儿才会倒塌。

    事实上还很有一段时间,但里面的士兵却觉得随时都会烧塌。于是,纷纷朝后院跑去。二进院落这边,孙策与士兵相峙,被跑过来的士兵一冲,就解了。士兵们听到大门来了强敌的消息之后,也就不管孙策了,都跑往后院。

    后院这边是有一道门的。很多到这边来捉过鸡的士兵都知道。跑得早,那道门外还没有敌人。跑晚了,可能就不行了。

    孙策、周瑜、韩当到现在可还没有吃呢。瞧见士兵们跑得差不多了。三人也跟着跑向了后院。到了后院这边,一看,却因为人多门小,被堵住了,需要等待一会儿。孙策非常后悔,早知如此,该到前院臼碗米饭来吃的。

    ……

    郭图传过来的信上说,别让孙策一干人抢到大宗的粮食。王壮的理解就是,可以让他们抢到少量的粮食。因而,王壮就只带了五十个士兵。五十个士兵远远地跟着孙策,只是孙策没有察觉罢了。

    如果孙策抢百姓,那应该是少量的粮食,因而王壮不准备制止。谁知,后来孙策抢的是一座庄园。像这样的座庄园,那是肯定有积粮的。不在专门的仓库里,就在地下的窑窟中。这就是大宗的粮食,因而应该予以制止。

    但王壮却没有一开始就制止。这是因为,王壮看见,那七百多人确实是饿极了。猛虎饿了就要伤人,七百多个饿极了的人,如果过分紧逼,后果是很难预料的。因此,一开始,王壮没有过来。直到孙策等人破庄,又过了一阵,估计那些人基本上都吃上了饱饭之后,王壮这才赶了过来。

    如果不赶,孙策等人撤离的时候,肯定会让士兵们携带粮食的。因而王壮才过来相逼。目的就是让孙策等人慌忙撤离,不能携带粮食。

    在孙策的七百多士兵基本上都吃饱了的情况下,这样的目的很容易就实现了。吃饱了,就怕死了。如果王壮一开始就逼过来,这些人肯定会拼命的。

    ……

    孙策等人从后门出了庄院。大部分人没有携带粮食,少数人带了一些。孙策本人,在后院被堵住之后,曾经让周瑜、韩当等候,说是返回前院去拿吃的。结果,孙策并没有到达前院。孙策走在半途,就听见庄园里面的人说话。这人说,强盗终于走了。那人说,还好,主人的金银钱财没有被抢去。又有人说,须得检查一下。孙策一听,就放轻了脚步声,跟了过去。

    随后,听到那些人说,果然没有被抢去,总算对主人有个交待了。孙策一听,钱财就在屋内,当即便冲了进去,见人就打。而里面的人,却只是一名老仆人和两名妇女。这三人哪儿是孙策的对手。几下就被打倒在地。然后孙策四下一找,便发现了一个箱子。箱子是打开了的,里面的金银直接就看得见。孙策找了一块布,把那些金银倒了进去。装不下,孙策就舍弃了一些银子。最后装好了,孙策捆好了,挎在肩上,赶忙跑回后院。而后院这边,刚刚好。士兵走得差不多了。随即,孙策也跟着出了庄园。

    周瑜、韩当明显是看见孙策背着一个包袱的。两人都猜到了包裕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两人都没好意思问。进庄园,抢吃食,美其名曰:借粮;这还可以昧着良心说瞎话。而抢钱财是做什么?岂不是跟*银民妇的那名校官一样了么?

    ……

    这下子,孙策有钱了。有钱了,心就稳了。心稳了,也就不觉得饿了。建业、曲阿是闭了城池的。但这一带又不等于说只有建业、曲阿两个地方。逃了一段路,发觉后面那五十骑并没有追来,孙策就叫士兵休息。而此时,士兵已经吃饱了,又愿意听孙策的话了。

    孙策叫了二十个士兵过来,分为两组,由周瑜、韩当二人分别带领,前往丹徒、毗陵两县,去购买粮食和其它物品。孙策对于周瑜、韩当二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交了些金银给二人。

    丹徒、毗陵两县,虽然是县城,但却是比较繁华的县城。跟郡城相比,也毫不逊色。城内物质非常 丰(书)富(网) ,货色相对齐全。周瑜、韩当一去,先买马。马可以用来驮东西。这时候,还没有骡子。驴虽然有,但驴不便宜,因为汉灵帝的余荫,驴的价格跟马一个样儿;也就没有买驴。

    两县的马驴市场里有马,但却不多。周瑜这边买了三匹,韩当那边买了一匹。当然,他们并没有买光市场里所有的马。暴发户才会那样干。

第二卷 第226章 孙郎美名

    第226章 孙郎美名

    买了马匹之后,就该为马匹配上口袋。为随行的十个士兵配上扁担和箩筐。

    七百士兵,每人每天吃粮按八两计算,一天就要吃三百五十斤。《汉书。律历志上》说,这个时候,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实际上一石,又是两箩筐。两个箩筐,用一根扁担这么一挑,也就是担。可见“石”与“担”是相通的。三担,为三百六十斤。算上去比一天的口粮多了十斤,但实际上却总会有些多盛饭的人,因而也多不了。故此,九个人担的粮食,能够吃三天。

    武器是急需的,但却不能乱买。这个时候,虽然并没有兵器管制,但那也仅仅是明面上的。实际上历朝历代,对兵器都是管制了的。你买一把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你如果要买一百把剑,马上就会有衙役请你到衙门里面去喝茶。

    因而,对于兵器。在路上周瑜就跟韩当商量好了,就只买一样,枪头,由周瑜这边卖。回头加根木棍,就成了长枪。而这一杆长枪,却是为孙策买的。周瑜和韩当,就克服了。短时间之后,就用木棍好了。

    除了那个枪头之外,还买了普通的切菜刀和砍柴刀,以及一般的斧子。这些是百姓常用的家伙,只要买得不多,就没有什么。当然,锅是一定要买的。没锅就不能煮饭了。碗也买了,但却没有买那么多,那是因为碗太重,又易碎。只能分几次购买了。碗不够,就轮流用。

    棉被、帐篷之类的东西没有买。这类东西,体积太大,不便于携带。当然,盔甲弓箭更是没有买,那些东西相当于违禁品。一般市面上都没有卖的。

    ……

    东西买回来了,直接的好处就是: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而只要吃饭的问题解决了,队伍就算是稳定了。这个时代的人,基本需求极低。只要能吃到饭,那怕还不是很饱,就知足了。吃饱,是更加高级的需求。穿暖。是更更高级的需求。住宿,则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吃饭的问题是孙策解决的。尽管孙策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不怎么高明,但知情者不多,最起码,普通士兵是不知道的。因而士兵们都感激孙策,愿意听孙策的命令了。而这,并不是因为孙策的武艺高或者脾气大。

    孙策把人马带到神亭岭上去了。神亭岭,在西湖的北面,大约就在今天的无锡那个位置。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岭的东面是白塘村,岭南是石马村,岭西是茅麓峰彭城村,岭的北边是茅东村。虽然神亭岭并不是很高,但山峰错落,在吴郡这一带,也算是地形最复杂的地方了。

    到了神亭岭,有了砍柴刀,于是,伐木得棍,孙策这一帮人就有了最基本的武器。孙策自己更多了只枪头。另外,三匹马显然就算是孙策、周瑜、韩当三人的坐骑了。

    白塘村、石马村、彭城村、茅东村的百姓,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孙策等人的到来是非常恐惧的。时间一长,他们发现,孙策并不抢劫百姓。所有的用度,都来自于孙策不时派人向周边县城的购买。孙策根本就没有骚扰他们。于是,村里的百姓们又恢复了正常的劳作。除了不上山打猎之外,就连上山打柴,也照打不误。

    ……

    孙策的士兵与村民们在山里面经常会碰上,彼此相安无事。时间一长,看也看熟了,彼此之间,往往还会打个招呼。

    石马村这边有一户人家,户主叫季德,儿子叫季望。季望的老婆叫梁氏。某一日,梁氏眼看就要生产了,却始终生不下来。这样拖下去,是要出危险的。季望在屋门外急得走来走去,六神无主。几个帮忙的大婶忙前忙后,不亦乐乎。那季德,突然就想到孙策来了。甩开大步,就往神亭岭上走。

    石马村在神亭岭的南面,交通非常不便。再往南,就是西湖了。季德眼看儿媳妇非常危急,就想到请郎中。可是就这么去,到哪儿,都免不了两日以上的功夫。因此,季德就想到孙策这儿来借马。

    很快,季德就碰上了孙策的士兵。季德上前一说,士兵就把季德带到了孙策的面前。孙策听了季德的要求,道:“距此最近。乃毗陵县城。然德叔年岁已高,已经翻山越岭,体力难支了。故此,但请德叔回村等候,某将亲自前往,为德叔家人延医。”季德忙道:“那怎么行、那怎么好?”孙策道:“士兵,快备马,备两匹;还有一匹载郎中。”回头对季德道,“德叔,不必客气了。时间不等人,快一步,才能救命。”又对周瑜道,“公瑾,给我拿钱来。请郎中用。”季德这时候才发觉自己光顾上想借马的事情了,竟然连钱都忘了带。

    很快,周瑜取了两锭大银出来,递给了孙策。两匹马也牵了过来。孙策扳鞍认蹬上了坐骑。立即便出发了。

    ……

    这里面有个问题。这个问题韩当也是知道的,只不过韩当不够敏感,多半就忽略了。而周瑜却是无法忽略的。那就是,孙策的钱,也就是孙策的那些金银,放的地方,孙策是知道的。周瑜、韩当都知道。孙策为什么要让周瑜去帮忙拿钱呢?

    平时,为了避嫌,周瑜、韩当二人都不会去碰那些金银的。而孙策也没有让二人动过。每次买东西,都是孙策亲自取来金银,然后交给二人的。而此时,孙策却突然叫周瑜去拿钱,这是什么原因呢?

    周瑜就知道,孙策要做戏了。如果孙策自己去拿钱,拿了多少,季德是看不见的。自己去拿,然后再交给孙策。季德就看见了。因而,叫自己去拿,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季德看见。既然如此,自己拿的钱就一定不能少了。

    按照一般的行情,请郎中出急诊,大约需要十两银。十两银,少了点吧?因而周瑜就拿了两锭五十两的大银。既然是做戏,那就得把戏份做足了才行。尽管周瑜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戏。

    从田兰释放那个时候算起,孙策不智的行为很多。不过,孙策本来就不以智谋见长,倒也不为己甚。但两次显示品行不端,周瑜就记在心里了。前一次,是抢金银。后一次,就是做戏。对于抢金银、做戏这样的事情,在很多人的世界观里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心灵纯净得一尘不染的周瑜这儿,却是过不去的。

    周瑜原来就因为孙策的气量过小、总想压自己一头的行为而很不满意。此时,虽然周瑜帮孙策拿了银子,帮孙策做足了戏,但是周瑜的心里,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孙策了。接下来,周瑜只需要一个离开孙策的借口了。

    ……

    孙策快马加鞭赶往毗陵,找到郎中。郎中正好有病人,一时不能出诊。孙策一拳打烂了郎中的案桌,吓跑了病人,强行把郎中带了出来。上马,直奔石马村。到了石马村,由于郎中到得及时,成功接生,母子平安。

    这件事情,就算是这么过去了。而季德却不。季德欠孙策的人情太大了。原本只想借马,而孙策却亲自跑了一趟。并且季德还看见孙策带了两锭大银。事后,季德想要给郎中诊费,被孙策挡了。孙策当即把那两锭大银给了郎中。这是很多人都看在眼里的。孙策当时还说,银贵,但人命更贵。母子平安。就是最好的了。感动得季德、季望及乡亲们热泪直流。

    于是,季德一有空,就宣扬孙策的仁德。逢人便讲,遇人便说,就成了一个活体广告机。一时之间,孙策美名传扬。由于孙策的美名始出于季德之口,而季德年龄又大,称呼孙策的时候,季德用了比较亲切的称呼:“孙郎”;到后来,附近各县,人人都称孙策为“孙郎”了。

    有当地土人凌操,素来勇武过人。其子凌统,武艺也算精湛。父子二人,有能力而无机会,常聚一帮乡人维持地方的平安,但却一直没有受到郡守严伯虎的录用。于是,凌操、凌统就带了乡人,投奔孙策。使孙策的人马增至两千。

    神亭岭东面的白塘村往南,有一座小县城,名叫枫桥。对,就是枫桥夜泊的枫桥。这座小县城由于靠近吴郡,不像毗陵、丹徒那么繁荣。小县城有个县尉叫徐旺。这徐旺得知孙策的事迹之后,悄悄上了一趟神亭岭,请孙策占领枫桥。

    徐旺声称,一帮衙役及巡城士兵,都盼着孙策的到来。其中的骨干力量已经有了默契,约定了时间。保证能让孙策兵不血刃,就占领枫桥。

    ……

    孙策听了,大喜。便答应了。于是,在一个约定的夜晚,孙策等两千余人下了神亭岭,悄悄往枫桥城进发。接近枫桥,略微等待地一下,城楼上就出现了约定的暗号。紧接着城门打开,孙策当先而入。徐旺率众迎上。在徐旺的带领下,孙策等人迅速控制了重要建筑,占领了县衙,捉住了县令。

    捉住县令的时候,孙策专门问了一下徐旺,这县令该如何处理。徐旺说,交给自己就行了。孙策就把县令交给了徐旺。

    孙策这样做,是因为孙策考虑到也许徐旺与这名县令有私怨。既然徐旺帮了自己,那么,自己也就投桃报李,报答了徐旺。

    次日,孙策发布安民告示。严令士兵,不得扰民,不得掠劫。枫桥城百姓这时候才知道县城已经易主。但得知乃是孙策之后,人民奔走相告,喜不自禁。有无数百姓还从家中带来了吃食及布匹等东西,到县衙来求见孙策。孙策推辞再三,无奈盛情难却,民心不可违,最后只得收下了。转而向百姓发放了赏钱。

    原守城士兵,因为靠近吴郡,只有一千人。孙策集合了这一行人,对他们说,愿意跟着自己的,自己接纳;不愿意跟着自己的,每人赏百文钱,还为百姓,自谋出路。那些士兵一听,居然还有这等好事,这位将军真是太好了。当下,只有几十个人领了赏钱,当百姓去了。其余人等,都转为了孙策的士兵。

    于是,孙策就在枫桥城驻扎下了。就在吴郡之旁,相距不过三十里路的枫桥县城,孙策开始整顿和操练军马。这让吴郡太守严伯虎大伤脑筋。

    ……

    关于这一段盛况,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于是孙策聚数万之众,下江东,安民恤众,投者无数。江东之民,皆呼策为‘孙郎’。”此时,孙策并没有数万之众。其它事情都一样。

    “但闻孙郎兵至,皆丧胆而走。”本故事里,孙策并没有打出威名,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了。

    “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赍牛酒到寨劳军。策以金帛答之,欢声遍野。其刘繇旧军,愿从军者听从,不愿为军者给赏归农。江南之民,无不仰颂。由是兵势大盛。”后面这一段,本故事是真真切切地展示了。

    “安民恤众”、“以金帛答之”、“给赏归农”都是需要钱财的,孙策有钱吗?在演义里孙策并没有。不过,在本故事里有了。从顾雍家抢来的。有人就要问了,那顾雍的钱又从哪儿来的呢?顾雍是不是贪官污史呢?

    注意,抢钱的时候顾雍并不在家中。顾雍是世家,代表的是一个家族。顾雍自己的钱财是跟着顾雍本人走的。家中的钱财有顾雍的一份,但却是整个家族的,并不是完全属于顾雍的。因而,顾雍家中有巨资,不代表顾雍是贪官污史。当然,也没有排除这种可能性。

    ……

    吴郡太守为孙策的事情伤透了脑筋。按道理说,孙策就相当于土匪,没有朝廷的任命,就对原来的县令取而代之。严伯虎完全可以派大军围剿。可偏偏这个孙策的名声还好得很,这就有些难办了。

第二卷 第227章 厉兵秣船

    第227章 厉兵秣船

    孙策在神亭岭休养生息。乃至后来得了枫桥县,田兰都是知道的。当日驻曲阿的千夫长王壮,在逐出孙策等人之后,并没有一直跟着。以至漏过了孙策派周瑜、韩当前往丹徒、毗陵购买东西的事情,让孙策获得了喘息之机。

    王壮是这么理解的,在顾家庄逐出孙策等人,也就完成了郭图信中交待的任务。王壮忠实地执行了,只不过仅仅执行了一次。这就是千夫长的素质。千夫长通常执行的都是短期任务。他们并不像知名将领那样,把任务的精神吃透,然后再去完成。他们只是略微想一想,就开始办事了。

    孙策在神亭岭的时候,多次向外购买物资。不仅到了丹徒、毗陵两县,还到了周边很多县。时间一长,田兰不可能不知道。但田兰却没有动作。常言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而田兰就容了。田兰之所以容忍,其实是因为田兰自己不够觉悟。

    演义中虚构周瑜欲杀诸葛亮的时候,其心理活动是这样的: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这又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目标人物的认识,二是对今后趋势的估计。三才是决断。田兰对孙策的认识十分模糊,或者说田兰从来就没有把孙策放在心里认真地想过,因而田兰就不会有针对孙策的主动性军事行动了。

    这倒不是说田兰瞧不起孙策,实在是因为田兰太怕田润了,整天都想着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没功夫、也没心情去留意孙策的事情了。

    ……

    那么这段时间田兰这边做了些什么呢?当然也是内政和军事。内政,张昭、张纮二人的确是大才,但这二人却少了历练。而田兰这边,又不像田润那边那样,有一套成熟的机制,一切都是重新开始,一切都自*索中来。张昭、张纮在出仕田兰之前,倒是曾经有过一些构想。但两人的构想本来就不完全相同,一上来,两人就需要把构想统一一下。

    要让这样级别的大才放弃自己的构想,是非常困难的。两人都据理力争,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好在二人关系尚可,整个田兰阵营的气氛也行,两人的争执没有酿出什么恶果。过了几天,两人各自让了几步,慢慢地达成了一致。

    然而,一加运用之后,两人这才发现,有很多两人都一致认可的办法,根本就不能切合实际。现实中的政事,跟理论中的政事有着极大的差异。有一些事情,真是不可理喻,不可理解。当然也就不能够按照道理去办。原本有一些在二人看来极蠢的办法,原来也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就这样,张昭、张纮,在孕妇临盆一般的阵痛中,慢慢地把建业、曲阿两郡及下属二十二县的政事逐步纳入了正轨。这一切,在来年的三月初完成。总的来说,进度尚可,未误春耕。

    ……

    军事方面又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原来的军队。田兰原有一万七千多人。其中甲丙两队战斗能力最强。那日杀掉孙策六千多人,甲丙两队共有三百四十四人负伤,无一死亡。伤者后来也迅速康复了。达到了惊人的零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