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对敌情估计不足,估计很多人都会。在古代,我国是走在最前列的。海外各国。都是蛮荒之地。有的,甚至连人烟都没有。一个人的生命能有多长?再长,在历史的长河里,个人生命的长度都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这个人提前做与延后做,从历史的角度看,都是差不多的。这是巨大的差距所造成的。兔子跟乌龟赛跑,兔子睡一觉,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有敌情逼近了,差距缩小了,才不能允许睡觉。对于海外,田润想,美洲大陆和澳洲大陆也许还没有人烟。而其它岛国,好像还是在唐朝派出鉴真和尚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因此,急什么呢?且让我睡一觉再说。

    对于刘备,田润还是相对重视的。但是,三国英雄里面,田润最重视的是谁?难道是刘备?不,不是刘备。读者应该能够猜想得出,最重视的,应该是曹操。

    到三国,第一问题,是能否在曹操的统治之下活命;第二个问题,是能否与曹操抗衡;第三个问题,是能否制约曹操的发展;第四个问题,是能否趁曹操还没有发展壮大之际予以歼灭。数到刘备没有?没有。

    田润很幸运地躲开了第一第二两个问题。一上来。就是第三个问题。到190年春,与曹操交手的时候,田润已经有人口几百万,士兵二十几万;而那时的曹操,就只有一万余兵,还没有人口,没有地盘。于是,第三个问题还没有正经去想,就已经解决了。

    有一个道理,是田润在以往商战里面深有体会的。那就是:越是壮大,就越是好发展。既然自己已经远远将曹操抛在了后面,那曹操就不可能再有机会了。既然曹操没有机会,田润就不需要再如临大敌了。因而在虎牢关,田润并没有特意去歼灭曹操,而是将曹操与其他诸侯同等对待了。

    那不是田润大意或者轻敌了。上位,与下位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处于曹操之下,才会有杀曹操之心。而那个杀曹操之心,也不是因为私仇,而仅仅出于自保。处于曹操之上,就不必了。既然没有私仇。那么就应该像海纳百川一样,有容乃大了。

    后来,曹操略有发展。但因为受到田润的影响,其发展速度想快也快不了。刚刚有了一点起色,曹操就死在了关羽的手里。之后,田润看过战报,询问过郭嘉,然后明白,真正说起来,曹操应该算是死在了田兰的手里。而田兰,田润认为自己是了解的。田兰是没有多大本事的。田兰都可以把曹操灭了,其原因当然不在田兰,而在于田兰所拥有的实力。而田兰所拥有的实力,实际上就是田润的实力里面很小的一部分。

    如此一来,田润就有点把天下英雄不当一回事的感觉了。孙坚失踪,田润一次都没有派人去寻找过。孙策崛起,田润也没有在借粮给袁术的时候下烂药。田润都已经不关心孙策了。

    田润对于刘备,要比孙策关心一点。这是因为,田润与刘备结过义。虽然恩断义绝,却还没有完全敌对。前段时间,有一些行动是专门针对刘备的,但目的却是为了刘虞。刘虞灭亡之后,北方就刘备一个癣疥。因而田润才派田豫出关寻找。结果没有找到,那刘备多半就是逃到岛国去了。

    也好。如果刘备是个祸害,就让她去岛国祸害吧。因而,田润觉得这样的结果相当不错。毕竟还是有情分的。关羽犯了两次严重的错误,田润都没有杀;对刘备,田润就不准备赶尽杀绝了。田润没有想到刘备会具有大规模跨海作战的能力。

    ……

    追求尽善尽美,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合理。换个说法。要做就做到最好,好像就合理了。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理想情结。不做则已,要做,则往最好做。对于一些任务性、被迫性的事情,人们或许会敷衍塞责。但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会倾尽全力,达到自己有可能达到的最上限。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客观上,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这是自己无法改变的。在现在这个时候就是。田润知道内燃机、蒸气机的原理,但是却做不出来。简简单单的“气缸”二字,就难住了田润。气缸,就是一种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圆筒形金属机件以及活塞,田润都能够制造得出。但是,就是不能加工到那样的精度。精度不到,一是漏气,二是摩擦磨损,根本就无法使用。因而,气缸是刚刚起步的重工业无法完成的任务。

    做不出气缸,就做不出蒸气机和内燃机。尽管有煤有水,尽管还找到了石油,也只能干瞪眼。不过,田润并没有为此而懊恼。田润希望做到的只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做到最好。

    不能使用机械力,那么就只能使用人力和畜力了。但那个划桨的方式却是可以改变的。很久以前。田润向马钧提过这事。马钧当时想了,没有结果。后来就忘了。然后,在190年冬,造船的时候,田润再次向马钧和郑浑提起。这一次,马钧很快拿出了一个方案。

    马钧的这个方案,其实并不属于发明。因为马钧的方案,就是原来的翻水车。马钧只不过将翻水车改变了一下。原来是将水往上提,现在改为将水往后送。还是采用的龙骨叶板链条传动。其执行部分仍然以长条形卧于水中。但驱动部分则改了一下,改成了前后两排共八人驱动。

    田润拿过方案之后,赞赏了一下。然后询问为何不使用畜力。马钧说,畜力的好处仅在力大;但畜牲却没有人听话。如果畜牲发脾气了,该快不快,该慢不慢,那就糟了。因而还是人力好些。田润认可了这种说法。

    不过,田润却没有认可翻板刮水的方式。田润觉得螺旋桨应该是能够生产出来的,就说出了自己的构思。马钧、郑浑二人均对螺旋桨的构思大为惊叹。螺旋桨对于现代人来说,应该很熟悉。电风扇,就是一种螺旋桨。只不过电风扇扇的是风。田润的螺旋桨则准备用来推水。

    郑浑很快就把螺旋桨就做出来了。田润一看,根本就不行。郑浑做的,就是风车那种螺旋桨。桨叶很窄。窄叶桨通常在高速的环境下使用,如飞机。而在田润的船上,因为是人力驱动,转速一定不高。转速不高,那桨叶窄了,推动力就不够。

    加宽桨叶,这四个字,对于现代工业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在田润这里,却难住了所有的能工巧匠。他们不断地试制,不停地拿给田润看,也多次地拿水中检验其推力,结果却一直没有成功。一来二去,把造船的进度都耽误了。最后,田润决定,前十艘船,做成民用渔船。以马钧的龙骨叶板刮水的方式推动。战船先不做。

    到191年11月,具备强劲推动力的螺旋桨还是没有试验成功。田润就只有十艘民用渔船,没有战船。水军也还没有开始组建。

    ……

    田润的巨船,说是民用渔船,实际上是非军事“国营”渔船,船上人员并不是真正的百姓。

    孟林担任船长的那艘巨船,在救起刘备和纪美花岸之后,曾经在大岛歇脚。归来之后,孟林曾经将航海情况向上级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孟林汇报的情况,到田润这里的时候。又已经去掉了经济方面的枝叶,只剩下了“屋久岛有人居住”七个字。

    这算个什么情况呢?田润在上一世,知道得虽然不详细,但还是知道岛国是有人的。田润曾经听其他玩三国游戏的人说过,岛国上面有很多武将,内政都不错。田润就记住了一个名字,叫做卑弥呼。因而,孟林的汇报没有能够向田润提供崭新的信息。

    ……

    刘备此时的六万军队,已经有五万能够在水面作战。但达到水军级别的人却不多。加在一块,也不过两千人左右。因而刘备的五万士兵还是不能一次性到达目的地。

    在全面占领岛国之后,刘备战船制造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刘备还是认为,决定胜负的始终是陆军。水军,现有两百多战船、五条指挥船,已经足够了。主要就去造超级运兵船了。不过,由于运兵船太大,工艺十分复杂,截止9月,总共也只造了两艘。

    刘备的军队真的具备远程跨海攻击能力吗?这得看“远程”远到什么程度了。实际上,根据以往的经(书)历(网),刘备的攻击能力是不能超过五百里的。超过五百里,就不能保持编队,就不能形成战斗力了。

    因而田柔在安排攻击青州的行动时,并非直接由岛国出发。而是通过长奇岛、珍岛、泰安半岛、梦金浦里四个跳板型岛屿,将整体距离分割开来。其中的每一段距离,都少于五百里。

    说9月,是因为刘备9月就开始出兵了。对,刘备准备在冬季开战而不是夏季。但距离过远,调动船只过多,筹备粮食巨大,一切都在拖延时间。待刘备军到达梦金浦里的时候,就恰好是11月了。

    ……

    什么叫不遗余力?就是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去,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不过,那是理论上的。且看刘备的不遗余力。

    刘备出动战船两百艘,指挥船五艘,运兵船一艘,士兵总数超过万人。留下的士兵约有三万八千多人,战船二十多艘,运兵船一艘。这就是现实当中的不遗余力了。刘备做到的是,集合最大攻击力。不能形成攻击力的,留下就留下。

    五艘指挥船,刘备和阎柔、三斗在一艘,四名水军将领梁宽、赵衢、盛曼、蒋舒在另外四艘。除此之外,陆军将领公孙续在刘备船上,鲍隆、霍弋、董厥、魏邈在另外四艘船上,严纲和王颀在运兵船上。武系将领已然全部出动。

    ……

    没有选择风和日丽的日子出发。这是因为,自梦金浦里至青州,尚有三百里海路,六天后才到。六天之后的天气,这会儿是没办法预测的。总之在这11月份的严冬季节,是不可能出现大风暴的。

    六天三百里,每天是五十里。其实如果船少的话,是能够走得快一些的。船多了就不行。得以最慢的那艘船的速度为准。这个道理,跟陆军行进速度的计算差不多。

    还有就是,清晨起锚的时候,会有一些船只因为铁锚未能抓实海底,被海流冲走。被冲得不远的,就返回原位。大队这边,也会派出一些船只到近处寻找一番。找到了,带回。找不到,就算了。凡是种种,都会延缓前进的速度。

    仿佛是天佑刘备一样,五天,平安无事地过去了。仅有不到十艘船失踪。这对于如此巨大的船队来说,是相当少见的。清晨,船只编队。由于即将到达青州,还特别对弓箭等兵器进行了检查。

第二卷 第312章 海水略黄

    第312章 海水略黄

    茫茫的大海一望无垠。极目处海天相接。“山映斜阳天接水”里面的天接水是虚假的。大海里面的海天相接才是真实的。远处,水天一色,很难看出海与天的分界线。天的一部分看着看着,就变成了海;海的一部分忽闪忽闪的,又化作了天。然而刘备、阎柔等人却不得不一直盯着看。三百里水路,只是大概的说法。随时青州陆地就会在海天相接的远处脱颖而出,田润到底有没有战船的谜底就在那水天一色的远处揭晓。

    刘备的两百战船,失踪的几艘就忽略不计了,按指挥船为标志,分为五队,每队四十艘。四十战船又分为五排,每排八艘。刘备的指挥船走在最前面。由于海上作战,船与船之间位置较远,不便总体指挥,整体船队并没有横向排开。其余四队,就跟在刘备船队之后。

    此时,海面有微风。指挥船能够以风帆获得足够的动力。其余战船则依靠士兵的划动前进。整体速度并不是很快。

    刘备看了很久,远是没有看见青州的影子。脚没有站麻,眼睛先不行了,就退开一旁休息。不久,阎柔也感觉不行了。也退了下来。就剩下三斗在看了。

    ……

    大战将即,刘备和阎柔的心里都有些紧张。退开一旁之后,都没有说话。两人都比较注意三斗。如果三斗看见青州之后呼喊的话,两人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冲上前去。

    而三斗却很久没有动静。其余也不是因为三斗的眼睛特别好。而是刘备、阎柔看的时候,三斗根本就没看。一直等到刘备退开之后,三斗这才上前的。所以,三斗才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日头渐渐西斜了。三斗终于说话了。只不过,说的话去是:“州牧,你看是不是该做饭了?”“啊,督邮的是问什么?”由于频率没调准,刘备没能听清。三斗就重新再问了一次。刘备一想,是该吃饭啊。吃饱了饭,才有力气打仗啊。于是,刘备便下令做饭。

    很快,饭就做好了。

    一千三百多人的饭,很快就做好了一部分。还是在指挥船上做饭,战船上不做。指挥船上,一次能做五百人左右的饭食。做好之后,刘备就通知停止前进。让一部分船只过来领取饭食。然后又再接着做。

    在通知停船之后,刘备又特地看了一眼天尽头。还是海天一色,没有陆地的影子。后来,刘备就没有再看了。过去安排士兵吃饭的事情去了。

    ……

    一共要煮三次饭。巨变是在第二次饭分发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发生的。

    发现巨变的人,即不是刘备,也不是阎柔,更不是三斗。三人都在下面的甲板。而且,还不是指挥舱里的士兵。雀斗上面的士兵下来吃饭了。发现巨变的人,是战船上面的士兵。

    战船船面距离水面的高度。远低于指挥船。如果说了望的距离,那肯定是指挥船上面更远。既然战船都看见了,那指挥船应该早就能够看见。

    不错,能够看见,但就是没有看见。没有看见的原因,是因为指挥船上的士兵注意观察的方向都在前方。而巨变则来自于东方。

    前来领取饭食的战船,东、西、北面都有。领了饭食,就得划开。吃完之后,再将碗筷送回指挥船,然而再返回到即将编队的位置。有那么一条战船,在领取饭食之后,正好往东面避让。船里的士兵有人面朝东方,一下,就看见了。

    东方有什么?难道是青州大陆?不是,是战船。

    ……

    来的是正规的战船,而不是刘备的那种自己摸索出来的战船。来的船就两类,一是斗舰,一是蒙冲。此时冲过来的,就是蒙冲。

    蒙冲,顾名思义,就是蒙面冲锋。以生牛皮蒙背。士兵们全部在生牛皮的包裹之中。船形窄长,迎水阻力极小,速度奇快,专事冲撞。而且,生牛皮上,还开了弩窗矛穴,具有直接攻击的能力。

    来的蒙冲有多少艘?一眼望去,约有几十艘,并不是很多。刘备这边,各队都在吃饭,船队的队形本来就比较散乱。被蒙冲一冲,顿时搞了个七零八落。

    很快,海面上就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能够辨别的,就是船形不同。刘备的战船要比蒙冲稍稍大一点。而且刘备的战船并没有把士兵蒙进生牛皮之内。

    很快,海面上就开始箭矢横飞了。不一定是哪一方射出的箭矢。刘备士兵射出的箭矢,最主要的,是掉入海中。没有掉入海中的,一部分射中敌船,另一部分射偏了。射中敌船的,又有大多数被生牛皮阻挡而跌落落底,小部分插在了生牛皮的上面。但短时间内,还不能对那些蒙冲里面的士兵形成威胁。射偏了的,多数落水了,少数射往其它的蒙冲和自己的战船。

    ……

    蒙冲船少,而刘备军兵多。在发箭方面,刘备军占据优势。但是,由于刘备战船上面的士兵没有躲在生牛皮里面,因而在受箭方面,也是冲当其冲。

    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必须让船只列队而战。列队之后,敌箭就相对来自固定的方向,那就容易抵挡了。于是,阎柔说:“哥,我众敌寡,混乱与我军不利。命令战船向指挥船靠拢吧。我们以指挥船为依托,列阵而战。”

    阎柔说完之后,等了一会儿,却没有听到刘备说话。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总还是应该吭一声吧。更何况现在军情危急,正在交战之中呢。于是,阎柔就往刘备看了一眼。哪知,阎柔却看到刘备呆呆的,似乎着了魔一下。

    阎柔就抬手往刘备肩膀拍了一下,刘备才醒过神来。阎柔接着又说了一遍自己的请求。刘备却道:“这个,先别忙。依贤弟看,来的这支船队,是哪家诸侯的?”

    “当然是田润的了,”阎柔道,“这儿已经是青州的近海,一般的诸侯,是不敢在这儿放肆的。”刘备笑了笑,反问道:“我军不正好就在这儿放肆么?”

    ……

    眼前战况不利。然而刘备却呈现出一副胜券在握的笃定,这不由得让阎柔暗自佩服。“对,哥说得对,”阎柔大声道,“这一定不是田润的军队!”末了,又补充一句,“田润的渔船都是铁船,哪有军队用木船的?”

    其实阎柔的看法并不是这样,阎柔还是认为来敌是田润军。对于田润军,不仅刘备怕,而且其他将士也有点怕。阎柔以为刘备跟自己的看法是相同的。也认为是田润军。故意说不是,是为了激励士气。因此,阎柔顺着刘备那么说。并且,立即将来敌不是田润军的判断通过传令士兵传了下去。

    不错,田润的渔船是铁船,而且还非常巨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田润依然存在着没有水军的可能性。这是因为时间。190年夏季田兰才打下的青州。制造出那样巨大的渔船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在制造那种巨大的渔船的同事,还能不能制造更加巨大的战船,就非常值得怀疑了。

    其实,出征之前,刘备和阎柔就反复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一致认为,没有水军的可能性是的确存在的。而现在,水军来了。阎柔发觉,当时自己和刘备讨论的时候,遗漏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讨论的时候,就认为田润的水军是一支装备铁船的新式水军了。

    没有一支装备铁船的新式水军,并不代表着田润不能够组建一支传统的水军。而眼前的来敌,就正好符合这样的条件。从交战的情况看,来敌的训练不错,指挥也很好。来敌的战船,似乎比自己这边的战船更符合水面战斗的特性。除了来敌船只较少之外,阎柔一时之间根本就没有看出敌方有任何弱小的地方。这样的水军,在青州近海出现,必然就是田润的水军。

    阎柔想,刘备一定是看到敌方的总人数较少,准备不惜代价,全歼来敌,所以才故意说来敌不是田润的军队,用以振奋军心。

    ……

    很快,阎柔就听到就有士兵在喊,这不是田润的军队。远处的情形看不真切,而指挥船甲板上的士兵却看得清楚。但见士兵们脸上普遍浮现出喜色。刘备的判断起到了效果。

    兵贵神速,宜当机立断。阎柔干脆不问刘备了,直接下达了靠拢的命令。刘备这个船队的四十艘战船,还能行动的有三十来艘,逐渐都靠了过来。靠拢之后,敌方蒙冲就不能直接冲撞了,而只能在外围游弋射箭。由于来箭的方向趋向于固定,战船上的士兵就比较容易躲避了。前面的颓势立即就终止了。

    但是,刘备这边还没有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还是只能被动防守。伤亡虽然小了,却未能终止。仍然在慢慢地伤亡。刘备、阎柔都在想办法,但是却没有想出来。

    三斗提出,以火箭射蒙冲。蒙冲是蒙了生牛皮的,是很不容易点燃的。不过,在想不出其它办法的时候,不是办法的办法也只好先拿出来顶一下了。于是,火箭的命令就传下去了。

    果然,火箭没有什么作用。射了半晌,只引燃了一艘蒙冲的生牛皮。并且很快就被敌船扑灭了。

    ……

    阎柔没有想出办法,暗自着急。哪知,敌军的指挥官更着急。很显然,敌军并不想仅仅拥有那么一点点优势,而准备对刘备军施予更大的杀伤。因而,敌军忽然之间,就改变了打法。

    敌军忽略集中了十来艘蒙冲,选了一个方向开了过来,接舷登船而战。

    这一段,因为战况不是很紧张了,刘备和阎柔都观察了一下海面战场的整体情况。敌方的蒙冲,冲往刘备这支船队的,有二十几艘。往远处看,后面的一支船队,也同样遭遇到数量相当的敌军蒙冲的冲击。再远,就看不见了。刘备共五只船队,两百战船。也就是说,敌军蒙冲的数量,极有可能是一百艘。因为从艘只的数量上看,敌军干的是以一敌二。

    但实际上敌军的蒙冲要比刘备的战船小一些。刘备的战船,标准装载三十人。此时便是标准的载人量。根据个头推算,敌军蒙冲每船装载士兵大约二十人。因而敌军总人数,也就是两千人左右。

    刘备这边的总人数是上了万的。在我众敌寡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放于旷野,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旷野不行的话,直接肉搏也行。尽量别玩花招。越玩花招,就越是有变数。我众敌寡,本来就有优势。因而越是没有变数,就对刘备军越是有利。

    接舷登船而战,本来就是刘备军的期望。只因为敌军蒙冲速度极快,而没有着手实施。哪知,人无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