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舷登船而战,本来就是刘备军的期望。只因为敌军蒙冲速度极快,而没有着手实施。哪知,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敌军反而主动肉搏来了,正中刘备、阎柔的下怀。

    ……

    蒙冲还没有完全接触到刘备的战船,嗖嗖嗖,就跳过来几个敌兵。这边,刘备的士兵因为早就看见了,所以也有所准备。敌军一到,刀枪棍棒就上去了。顿时便有好几个敌兵被打入海中。但还是有敌兵躲过了这一劫。

    一名敌兵站住脚跟,就意味着后续的敌兵可以从这个位置跟上。只消那名敌兵坚持片刻,他就不再是单独战斗。阎柔就看见了这样一名敌兵。人在空中,刀一展,就是一片刀光。落下来,倒劈开了一些指向自己的兵器。最后,那名敌兵在腹部、胸部被刺中之后,终于踏上了刘备的战船。

    阎柔看见,那名敌军士兵极狠。于自己的伤势看到不看一眼,舞动大刀,就与四五个人战在一处。也许是狠劲发作。一时之间,以一敌四居然还不分胜负。

    看到这样的武功,阎柔有些吃惊。原来,那并不是普通士兵,而是将领啊。普通士兵,是不可能这样厉害的。

    紧接着,后续的敌兵士兵也跃过了船舷。人数逐渐增多。人多了,阎柔就看出来了。原来,敌军士兵个个都很能打。

第二卷 第313章 登船接战

    第313章 登船接战

    接舷跨船肉搏,原本是刘备军的愿望。士兵肉搏的能力。就个人而言,或有高低,而就整体而言,拼的往往就是兵力,也就是人数。刘备这边,人数上万,而来敌只有两千。因而肉搏战对刘备军有利。只因为敌军蒙冲速度极快,而无法实施。如今敌军主动过来,本来应该是好事,哪知,敌军士兵人作战能力会有这么强。

    双方在七八条战船上展开厮杀。假如能够将时间固定住,就能够发现,在某一时刻的交战人数其实并不多。敌军冲过来的士兵接近两百人,交战的仅为五十人左右;另外一百多人被堵在后面。刘备这边,四十艘战船有兵一千二,同样并不能全部赶到战场。厮杀前沿的士兵也只有七八十人。

    也就是说,总体是一千二对两百,六比一的比例;而实际上去是八十对五十,连二比一都不到。要说八比五的比例本来也应该占据一定优势的,但敌军士兵搏斗技艺个个精湛,刘军不仅没有占据优势。反而还处于下风。

    处于下风,就是说,八十人的刘备这边,伤亡要大一些。当然,人数是不会减少的。倒下一人,后面就立即会冲上一人。交战的人数始终维持在八十对五十的上下。减少的是后备军的人数。就宛如是后备军在直接拼杀一般。

    双方不能赶到战场的人数,初始的状态是刘备军一千一百多,敌军一百多。战了一刻钟之后,刘备军下降为九百多,敌军还是一百多。刘备军这边,倒下了二百人,而敌军却只倒下了三十人左右,伤亡约为七比一。

    以往,伤伤指的是重伤和死亡。通常,伤亡人数里面有四成左右的士兵都是能够救活的。但是,此时的战场在海面;重伤之后,跌落海水,海口再被海水浸泡,也就必死无疑了。因而此时的伤亡,就是死亡。

    七比一的伤亡比例,再回到最初来看,敌军为两百,而刘备这边却只是战船士兵一千二、指挥船士兵一百,还不到一千四。更何况敌军还有十余艘蒙冲在外围游弋,随时都有可能冲上来作战,或者从另一个地方发动新的冲击。这样下去,是非常糟糕的。

    阎柔到边上仔细看了看战况。发觉敌军的攻击并不是平均使力,其主攻方向是通往指挥船的方向。而指挥船外的船只,此时是打横停放的。横向跨越多船,进攻是困难的,防守也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刘军士兵,就死在了这里。

    还好,刘军士兵有已经自岛国士兵那里承袭了前赴后继的精神,有一股狠劲,明知是死,也敢于冲上去。否则敌军早就冲到指挥船上了。

    ……

    看到这里,阎柔感到了一丝庆幸同时也感到了一丝不妥。庆幸的是,在刘军士兵的顽强抵抗之下,指挥船上还没有险情发生。感到不妥的是,刘军士兵这样的费力抵抗,似乎有点得不偿失。

    阎柔想了一下,叫过刘备,道:“哥,你来看。我军将士的伤亡,似乎主要就发生在阻挡敌军接近指挥船的上面。哥,你认为是否应该下令,让战船上的士兵让开这个方向呢?”

    “让开?”刘备愣了一下。道,“嗯,不错。指挥船高于战船。这个方向嘛,完全可以就在指挥船的船舷边上阻敌。”

    阎柔道:“兄弟也是这样想的。其实,就算是敌军上了指挥船也没什么。指挥船船大,甲板平坦。越是平坦,对人多的一方就越是有利。”

    “行,”刘备拍了拍阎柔的肩膀,“战事紧急。下次贤弟想到了什么,直接下令即是。不要事事问我。”阎柔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就下达了命令。

    ……

    刘军士兵奉命让开正面之后,敌军士兵长驱直入,接连跨越数船,然后就到了指挥船的船舷。

    敌军并没有立即攀登指挥船。指挥船的船舷,比起普通战船的船舷来说,要高出四尺。如果站在普通战船的船舷上,双手一搭,一使劲,多数士兵能够一跃而上。但普通战船的船舷并不是一个站人的地方。船舷就是一条线,站人的地方在船底。要站在船舷上面,得借势。有一定的向前冲力,然后才能踏上船舷。而且踏上船舷的状态也不能长久维持,必须在短时间内,攀到指挥船的船舷,一鼓作气,才能够上去。整个过程,是不能被打岔的。倘若指挥船上的人砍来一刀,自己挥刀一挡。人就只能下来了。

    实际上,此时指挥船的船舷这边暂时还没有人挥刀。站了三排士兵,每排十人,轮流往敌军射箭。此时射出的弓箭,不是攒射,而是直射。先前,刘军三百作战,指挥船上的士兵不能以弓箭支援。此时,让开两面之后,反而能够直接射箭了。

    敌军没有立即攀登指挥船,就是因为他们在格挡箭矢。由于距离很短,箭矢脱弦即到。挥刀格挡难度极大。给敌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不过,依然有半数的箭矢被敌军士兵挥刀击飞了。

    这一刻,在下面的战船上,刘军士兵两面攻击,与敌军交战。由于敌军并没有向两面过多扩张,而冲力不足,交战并不是很激烈,士卒伤亡不大。指挥船这边,由于是弓箭居高临下的射击,属于一种单方面的杀伤。大约一刻钟之后,敌军伤亡惨重,除了正在交战的六十来人。后面就只有不到十人了。敌军伤亡接近百人。而刘备这边,伤亡仅发生在下面战船的两面夹攻那儿,伤亡也是接近百人。战损比达到了一比一。因而形势对刘军极为有利。

    ……

    敌军势危了,阎柔就轻松了。一轻松,就又开始游目四顾。遥望敌军一只蒙冲又靠了过来。然后下来了一名武将。身上的灰甲,明显比敌军普通士兵好得多。仅仅从穿着上看,那就是一员武将。

    那员武将身长脚长,异常魁梧,手提一把雪亮的钢刀,连跳带纵,就奔上了前来。稍近。有弓箭射到。那员武将钢刀一挥,却并不是劈落,而是将箭矢反击了回来,把发箭的刘军士兵射死了。

    “快,给我拿兵器来!”这是刘备的声音。原来,刘备也看见了那员武将。那样的武将,集合众兵之力,就算是最终把他干掉了,那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名士兵已经提前死了。而若要论武艺,刘备军中,武艺最高的,恐怕就是刘备本人了。公孙续、严纲或许能够与刘备相当,但绝对不在刘备之上。更何况,此二人并不在刘备的船队。

    亲兵递过双股剑。刘备接在手中,往船舷走去。刘备并不认为自己能够胜过敌方的这员武将。但自己正面抵挡,再加上士兵的从旁协助,怎么说,也比纯士兵抵挡好得多。

    这一晃的功夫,那员武将已经走近了。一路劈挡的箭矢,其实也不能尽数回转。多数箭矢,还是只能像士兵那样劈落。只有少数箭矢才能劈回来伤人。这让旁观的阎柔感觉好受了些。

    ……

    来了。敌军那员武将前面奔跑的速度还不是很快。最后一艘船有两道船舷。攀登指挥船,通常都是踩踏靠近指挥船这一边的船舷。那员武将在即将奔近的时候突然加速,脚在远边船舷上一蹬,身体高高跃起,便高过了指挥船的船舷,飞了过来。

    指挥船上的士兵都没有想到会这样,刘备也没有想到。士兵当中,就一人往飞在空中的武将射出了一箭。被武将一刀劈落。刘备则退了一步。刘备以为会居高临下地接战,因而最初的位置是在船舷。在船舷的位置,身体前倾,脊梁不正。现在接战的高度变了,自己也得变变才行。

    刘备刚一退,敌将就飞到面前。挟飞腾之势,一刀劈下。刘备见敌将来势很猛,不敢托大,以双股剑双手硬架敌刃。当的一声,刘备退了几步。而来将则稳稳地落在了船边。

    敌将一站稳脚跟。立即朝身边的弓箭兵杀到。弓箭兵手中长弓不利于近战,没有什么抵御之力。转眼就被杀了五人。只杀了五人,还是因为弓箭兵们明知不敌,仍然与敌将对打的缘故。

    远处阎柔命令,弓箭兵退下,刀校手上。而这时,刘备也缓过劲儿来,冲向了敌将。

    敌将杀弓箭兵当然是比较轻松的。而刘备来了,敌将也不敢大意。刘备的本来,从刚才挡的那一刀也可以略见一斑。

    刚才那一刀,刘备是处于下风的。不过,那时敌将冲来,刘备原地不动,吃了点亏。因而也可以说双方的力量大致相当。这时刘备冲上,首先就是发挥自己双手皆有兵刃的优势,双剑如雪花船飘向敌将。而敌将却也不含糊,钢刀翻飞,一一化解。双方兵器偶尔相碰,由于刘备分力,仍然略居下风。

    ……

    每一次兵器相碰,刘备的招式就会停顿,而无法连贯。碰了两三次之后,敌将掌握了刘备的弱点。大开大阖,硬打硬劈起来。这一来,刘备就吃力了,接连后退。看看就有些支持不住了,这时,刀校手上了。

    自岛国而来的前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来管用了。若放在以前,怕是没有几个士兵敢冲上去的。而此时,刀校手们虽然武艺低劣,却全然不怕死,挥刀就上,没有丝毫犹豫。

    刀校手的刀,同样是杀人的钢刀。一刀劈来,敌将如果不躲不挡,照样会裂骨分筋。而敌将躲了、挡了,甚至是还击了,那敌将对刘备的攻势也就连贯不了了。

    刘备立即就扭转了颓势,与一帮刀校手一起,合攻敌将。很快,敌将就被劈了几刀,受伤了。

    刘备的士兵死战不退,是出于来自于岛国的宗教信仰。而这一员敌将,也同样死战不退。出于什么,刘备、阎柔是不能够知道的。能够知道的只是结果。这员敌将,在受伤流血之后,一点没有力乏的迹象,反而还愈战愈勇了。

    不过,就算敌将愈战愈勇,此时刘备这边已经不必害怕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打不过人多。刘备比敌将弱,这是事实。刘备加上刀校手,就强于敌将了。

    ……

    另一边出了点状况,这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状况。应该说是一种失误,但却不能算是谁的失误。就三斗而言,是不能指挥打仗的。三斗根本就不会这个。因而,三斗就呆在指挥室里。除非远处的海面有重大变故,三斗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就阎柔而言,是具备战场的临机指挥能力的。事情坏就坏在阎柔对刘备太忠心了。阎柔称刘备为兄长,心里面也真的把刘备当作了兄长。不是骨肉,胜似骨肉。在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驱使之下,阎柔就特别关心刘备这边的战况。撤下弓箭兵,换上刀校手,就是阎柔发布的命令。

    但是,阎柔就把船舷那边的事情给忘了。当刀校手与刘备一起稳住了局势之后,弓箭兵应该迅速返回原位才是。结果,就慢了那么一点点,敌军士兵攀上了指挥船的船舷。

    刚刚上来的敌军士兵并不多。就只有两个人。十几个刀校手一拥而上,但是短时间之内,还杀不死这两名敌兵。等到杀死了这两名敌兵,敌军又上来了三人。又冲过去几个刀校手。众人合力,把三名敌军士兵杀死。然而,当他们成功地杀死那三名敌军士兵的时候,又有六名敌军士兵攀上了船舷。

    杀死最先的两名和接下来的三名敌军士兵的时候,刘备的刀校手这边是没有死人的。但是,当敌军士兵增加到六人的时候,刀校手就开始死人了。

    敌军士兵不断地攀上船舷,而刘军战船上面的士兵也攀上指挥船予以接应。下面的战场,被转移到了上面。不过,与在战船上面的情况不同,由于指挥船的甲板足够平坦和宽大,的确是人多有利。已经不再是七比一的战损了。远处的阎柔大概估计了一下,战损比约为三比一。

第二卷 第314章 水军都督

    第314章 水军都督

    战斗迅速蔓延开来。指挥船甲板上面几乎处处都在打斗。阎柔也因此而退入舱内,上到了第二层的指挥舱。阎柔上去之后,这才发现,原来,敌军的其余蒙冲都已经靠了过来。敌军的初始人数,已经不是当初的两百了,而应该是四百多人了。

    四百多人,按一比三计算的话,就是一千二。刘军战船四十艘,每船三十人,也就是一千二百人。加上指挥船一百人,共一千三百人。仅仅多出一百。但是,前面射箭的时候,刘备这边就多死了不少人;接下来战船上面的战斗,战损比又是七比一。因而,在接下来的这一段,刘备这边的士兵人数,并没有敌人的三倍那么多。

    眼前,看上去刘军士兵还是人山人海,好像是占据着优势。但阎柔明白,时间一长。这种优势就必然不复存在。必须在那一刻到来之前,早作打算才是。

    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改变这种趋势?天降神兵,应该是能够的了。天不能降神兵,但刘备士兵很多,不是还有一艘运兵船嘛。想到这儿,阎柔禁不住向后面的远处观望。

    那个方向,先前阎柔就望过不止一次。后面一支船队,也就是第二支船队那里,敌军同样以大约二十艘蒙冲在进行着战斗。那边与这边相比,水军将领与这边相当,但陆军武将的能力是肯定赶不上刘备的。因而阎柔并没有对其先期结束战斗抱有任何希望。

    但那边偏偏就快要结束战斗了。

    ……

    是的,快要结束,并且是取得胜利的结束。遥望远处,敌国蒙冲倾覆了不少,剩下的已经开始四散奔逃,刘军战船正在开始追击。

    为什么第二支船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取得胜利?这样的问题,还是留在战后再问吧。关键是眼前。眼前刘备这边的第一支船队还处于危险之中。

    阎柔非常期望第二支船队不要追击那些蒙冲,而改往这边驶来,救援这边。但因为距离太远,没有能够通达的传信方式,也只能在心里这么想想。

    于是,阎柔就看到了第二支船队的战船,因为追击敌军蒙冲而驶向四面八方。远处密集的船影,也变得稀疏起来。

    就是阎柔感觉有些沮丧的时候,稀疏的船影突然之间又密集了,又还原为黑压压一片了。

    这是怎么回事?阎柔揉了揉眼睛,没错。真的又密集了。还真有些不可思议了。

    阎柔叫过三斗,也往这边眺望。三斗看了一阵,道:“咦,船只的数量不对呀,远不止四十艘啊。”阎柔听三斗这么说,立即也来数数。但阎柔眼力差些,很难数清。

    还没数清楚呢,突然,有一个庞大的黑影映入眼帘。只有运兵船才有这样庞大。没错,就是运兵船了。

    运兵船,是走在第三与第四支船队之间的。运兵船的出现,说明那边之所以不止四十艘船,就是因为不止一支船队。至少是两支船队。这么快就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因为两支船队?

    如果真的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那敌军就没有分别进攻四支船队。后面第三、第四支船队并没有受到攻击。他们看见第二支船队受攻,立即赶上,所以,就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胜利。

    如此看来,敌军总人数并没有多少。总共四十支蒙冲,约八百多人的样子。对于刘备军四支船队,他们选择攻击的是第一和第二。其目的应该是第一。也就是刘备所在的这支船队。攻击第二队船队,仅仅是想阻碍其他船队救援第一支船队的时间。

    这个时代还没有“擒贼先擒王”的诗句。不过,这样的军事思想是存在的。敌军是怎么知道刘备在第一支船队这儿的呢?

    在这一霎,阎柔迅速回想,发现战前并没有人员的缺失。如果是出了奸细,那就应该有人失踪。而实际的失踪情况却发生在最近一两天。这个时候,就算是仔细报告敌军,敌军也应该是准备不过来的。

    不过,也很难说。如果没有奸细报告敌军,那敌军是怎么知道刘备要来打青州的呢?

    此时,阎柔看见,包括运兵船在内的后续船队,约有五十多艘,已经朝这边驶来。而这边,此时士兵尚有六百余人。就算是敌军想要擒贼擒王,也是来不及的了。

    ……

    算胜在握,阎柔不急了。便又转到另一边,观看甲板的战斗情况。甲板上的战斗分为两起。一起是刘备和几个刀校手对付那员敌将,另一起是刘军与敌军的士兵混战。

    此时刘备和那员敌将的动作都没有原来那样快了,都有些脱力。不过,那几个刀校手更脱力。仅按脱力来说,刘备这边会更加吃亏。但敌将身上多处受伤,伤口又在流血,又多一了项消耗。因而,双方依然战了个平手。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不派上更多的刀校手,先把这员敌将干掉再说?想到是这么想,但就是地方站不下。

    另一起,是刘军与敌军的士兵混战。刚开始的时候。阵营是分明的。打到后来就混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很难避免的。阎柔发现,在这种混战的情况下,人多的一方居然大占便宜。此时的战损,最多只有二比一。不过,这是相对速度。就绝对速度来说,双方的伤亡速度都下降了。刘军士兵约有五百人。指挥船甲板站不下,因而船上交战的只有一百多人。面敌军更少,只有四五十人。没有能够登上指挥船的,双方士兵都有。但双方士兵似乎有种默契了,在下面的战船那儿,隔得很远。下面已经没有了战斗。

    ……

    “轰隆!”一声沉闷的声音传来。传到阎柔耳里的时候,声音其实并不大。但却是地动山摇的感觉。阎柔立即跟着声音又转到了另一边,这才看到,在赶来救援的刘军舰船中,突然多出来一种战船。

    这就不是蒙冲了,已经是比蒙冲大得多的斗舰了。前面说过斗舰的形状,简而言之,它就跟一船的现代大木船差不多。不同之处,就是下面开了一排划船孔,女儿墙上开上射箭孔。另外就是一层变成两层,船尾再增加一个高台。

    一层变两层,实际上是外在的。就内部而言则有三层。最底层划船。最上层射箭。中间一层,即可射箭。又可用铁矛勾刺。另外,船上还广设旗幡金鼓,较有声势。

    阎柔当然是不知道斗舰的名称的,便如他同样不知道蒙冲的名称一样。职责所在,看到敌船,就应该估计其特点,盘算其优劣。不过这时阎柔却没有心情。那是因为,阎柔看见,敌军斗舰将运兵船撞了一个大洞。

    ……

    有多少斗舰,“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共有十艘。斗舰跟刘备的指挥船个头差不多,已经是大船了。

    大船对于小船来说,是可以横冲直撞的。就速度而言,并不是船越大,速度越慢。速度跟船的大小没有关系。通常,小船灵活,能够躲开大船。这倒是跟船只的大小相关的。但是,刘备的后续船队正在一窝蜂地赶来救援刘备,船只太密,根本就无法躲开。阎柔看到的是,某一艘斗舰撞了运兵船,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战船被敌军斗舰撞沉了。

    真不是有意的,只是顺便的。很多人都喜欢这样说。就好像如果自己是有意的就会掉价一样。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你顺便杀人,同样是故意杀人。因而就刘军来说,那些敌军的斗舰就是有意撞毁了战船。

    而实际上他们还真不是有意的。他们也并不是不想撞毁战船,只是他们的目标不是战船而已。这样说,还不够全面。应该说,他们的第一目标是运兵船,第二目标才是那些战船。只因为战船在他们撞击运兵船的途中,所以才顺便撞了。

    ……

    “轰隆!”又是一声巨响传来。运兵船又被另一舰敌军斗舰撞了一个窟窿。此番征战,四个船队各一千三百兵加运兵船五千,运兵船一艘船的兵力就占去了一半。像捣毁船坞那样的战斗,兵力少了一定是不行的。如果运兵船受损,等于是就刘军的软肋受到了重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