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主三国-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月初十,大理兵发四川。
送走吐谷浑使者之后的次日,又送走了大理使者。
释迦溢协不解地问道:“师尊为何不答允大理杜元帅之邀?”
吐蕃赞普谷卡巴答道:“我为何要答应他?他只是个元帅。而且,还没有大理的皇命。”
释迦溢协道:“这次连吐谷浑都加盟了,真是大好良机。师尊常说,要借用天地万物一切可以借用之力,现在却又不允所邀,莫非是另有什么妙计?”
“妙计是没有的。不管有没有眼下这茬事儿,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谷卡巴道:“他的使者既然已经来了,我也接见了,那个什么杜元帅如果是真正的统帅之才,凭着使者的描述,也该猜到我将要些干什么。答不答应他的使者,都是一样的。”
释迦溢协略加思索,幡然醒悟。
三十多年前,谷卡巴率领吐番部落大军,在消灭羊国,逼降苏毗之后,建立了吐蕃国。当时,就面临着军队向何处去的问题。
有道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战争已经结束,军队理应削减。但吐蕃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人民饥寒交迫,缺衣少食。削减军队就显得十分困难。
一是大多数士兵都不愿返乡,都不愿意吃回头苦,受二茬罪。若强行削减军队,势必动摇军心,变生肘腋。二是士兵返乡之后将在乡亲父老的锅中吃食,挤兑老弱妇孺,动摇国之根本。故军队暂时不宜削减。
中原一带有屯军肃边之法,即让军队自行开荒种地,出则为兵,入则为农,自给自足。但此法在吐蕃不行,雪域高原的土地,养不起集中起来的军队;放牧就更不用想了。
靠什么来维持军队的给养?
谷卡巴首先下令,解除国内一切村落武装,将其原来向村民抽取的维持费减少三成,收归宗庙,补给军队。另一方面,立即开始了对多弥、白兰等残余小国的战争。
这场战争与原来对苏毗、羊国的战争完全不同。原来与苏毗、羊国打仗的时候,目的是征服,是占领;现在,目的却是掠夺。
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打了近二十年。吐蕃军队每次攻到对方的村落、城池之后,都只是抢了东西就立即撤退,把烂摊子交给敌国去收拾。
多弥、白兰等国的国君及贵族们最先还拼命组织民众进行抵抗,后来他们发觉,除了极少数因为来不及逃跑也被抢劫之外,他们自身并没有多大的损失,于是,慢慢的就疏于抵抗,最后完全不抵抗了。
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
第449章 流霞共酌
这样一来,多弥、白兰等国的百姓就遭殃了。二十年战乱。百姓纷纷流离失所,举家搬迁,或龟兹,或疏勒,或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大山之中。只要能避开吐蕃大军,哪儿都行。
剩下的百姓不堪忍受。多弥国,在将领桑格钦参的带领下,百姓起而作乱,一举擒获国君,向吐蕃投降。谷卡巴心中万分不愿,却也只得接受。紧接着白兰国立即效仿,半月之后,也降了吐蕃。
不能再进行掠夺了。
此时的情形已经没有当初严重。一是吐蕃军队已由原来的五十余万逐渐削减为三十余万;二是吐蕃自身经过二十年来的休养生息,民生慢慢复苏,直接抽调给军队的物资有了长足的增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谷卡巴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中原大地。
对于中原的富足,谷卡巴极为景仰。相比中原大地,吐蕃只能算小国。不久,谷卡巴发现,中原崇尚的。竟是吐蕃盛产的金银,而吐蕃匮乏的却是其他物资。子虚八年,也就是杭州知府张永调任四川知州的那一年,谷卡巴遣使入京,揭开了两国贸易的篇章。
第一次,谷卡巴挑选了一些礼物作为贡品,向中原进贡。天朝太后亦遣使臣到吐蕃下书抚慰。紧接着,谷卡巴立即开始讨封请婚。
讨封请婚,其实是谷卡巴掩人耳目之计。
在天朝上国,人们口中虽称吐蕃为“友邦”,但骨子里却将其视作“蛮夷”,也就是未经教化的野人。更加明白地讲,也就是“尚不能算作人”。天朝公主乃金枝玉叶,无论怎么嫁错了,总归是要嫁人的。而你吐蕃赞普根本就不能算作人,又怎会嫁给你?
这些,年近六旬的谷卡巴早就心知肚明。请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遣使。天朝既然不允,吐蕃就有理由不断遣使请婚。讨封号,乃不花天朝一分钱的事情,让天朝有台阶可下,以免请婚一直不允,双方尴尬。
吐蕃国地广人稀,到处皆穷山恶水,放眼即不毛之地。战乱二十余年之后,人民休养生息,眼看着元气渐复。这个时候。绝不能将军队的给养一下子全部压给民众。故此谷卡巴不断地遣使中原,购进了大批的粮食和物资。
三年之后,谷卡巴掌握了四川大致的地形地貌。“四川四川,四面是山,大军攻不进,火炮打不穿。”那里实在是一个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封闭自成而又容易防守的地方。谷卡巴立即调集大军,作攻占四川的准备。
平时军队的给养是作维持之用的。要打战,就必须有所储备。事有凑巧,吐蕃这次突然增大的粮食购买,正好遇到四川水土整治推广良种之后的首次粮食倾销。谷卡巴大为惊异,在低价购进大批粮食之后,反而停止了进军。
自子虚八年开始,谷卡巴遣使入访中原,同时也造访了四川等地。当时四川的民生与吐蕃甚为相似。短短三年之后,就能有这么多余粮外销,这是怎么弄的?若能搞明白了,吐蕃岂不是也能兴旺起来。于是,谷卡巴吩咐与四川贸易的使臣深入民间,探寻究竟。
据贸易使臣回报,四川最先同样是军政,以军为主。后改为政军,以政当家。随后,政又分为杂政和刑司,将传统的问案审讯分离出来。再后,杂政还析出农具、医馆、教化、工匠等分支,每一分支与最先的军队地位等同。现在的四川,大到修水渠开荒,小到种什么粮食载什么树,以及小孩入不入学堂之类的琐事,官府都管。
世间事,并不是别人做出了样子,自己就能够学来。吐蕃的军政,实际上是军佛政。若要照四川的样子进行分离,谁来统领全局,谁来负责躯干?权力分散固然不愿,人才不足事亦难成。此外,将在四川高产的粮食移栽吐蕃,尽数不佳。而四川良种之一的占城稻,还只是出自越南的下等品种。看来,要真正领会兴邦之道,实非一早一夕之功。
子虚十三年,谷卡巴完全丧失了向四川学习治国之道的信心。然而,当谷卡巴再次准备进兵的时候,却发现西夏、大理、吐谷浑等国砺兵秣马、枕戈达旦。垂涎三尺之意,均表露无遗。
此时,谷卡巴对于四川,要的已不是占领,不是掠夺,而是政要人物。故此。谷卡巴拜释迦桑布。达赖为先遣营元帅,拜洛追坚参、本钦、班智达等人为大将,点兵十万,携带直接购买和经西夏转手后购买的足够大军吃上三年的近百万石粮食,秘密驻扎四姑娘山上。
谷卡巴交待,除了对吐蕃本国的防备之外,要尽量推迟介入诸国对四川的战争,避免消耗;但在四川大厦将倾之时,一定要率先冲进成都,活捉四川政要首脑。
四姑娘山高耸入云,终年冰封雪盖,云遮雾绕。释迦桑布的大军在上面吃着四川出产的粮食,虎视着四川。
两千余里川蕃道,侦骑队返回时用了十八天。若由武林高手单人独行,则只需十天。但大军不同,大军行进要用四十天。
按照谷卡巴的部署,通麦和四姑娘山每日互遣小兵联络。三月下旬,联络中断。月底,四名小兵齐至通麦,带回了四川雷又招大军进军吐蕃的消息。
在八美附近一个叫做协德的地方,一个小兵正好遇到雷又招大军自刺巴龙转出,当即便躲藏了起来。两日后,大军过完。小兵亦增至三人。然后,三人抄小道急速赶路,又追上了一人,故此四人齐至。
小兵赶路,虽比大军快捷,但由于走的是翻山越岭的小道,故此也快不了多少。也就是说,雷又招马上就要兵临通麦了。
与此对应,消息也传到了四姑娘山上。由于八美距四姑娘山只有四百余里路程,故早在三月中旬,小兵就报至释迦桑布军前。
释迦桑布立即召集洛追坚参、本钦、班智达三位大将紧急蹉商对策。
四姑娘山。位于小金与汶川交界之处,距灌县二百余里路程。而灌县离成都却只有一百二十里地。所以,算起来,四姑娘山应属于四川的近畿。
深入敌国腹地,周围有许多敌国城邑的地区,在军事上把它叫做重地。奋力疾战才能够生存,不奋力疾战就会全军覆没的地区,叫做死地。像四姑娘山这样的,离开本国,进入敌国近畿作战的地区,兼有重地和死地的特点,军事上就叫做绝地。
凡是在敌国境内作战,普遍的现象是,进入敌境愈深,军队就愈是团结警惕;进入敌境愈浅,部队就愈是松懈涣散。因为士兵的心理就是这样:被围困就会坚决抵抗,迫不得已就会拼死奋战,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军队深入敌国,官兵就会高度警惕,行动一致。把军队投入无路可走的境地,他们只能死战而绝不可能后退。只能死战而最终有可能不会死,就能使士卒竭尽全力。因为,士卒陷入绝境,就会无所畏惧。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军心反而会更加稳固。愈是深入敌境,愈是更加警惕,迫不得已就只能拼死战斗。这样一来,就能做到不需整治督促,士卒就知道加强戒备;不需号召强求,士卒就能完成任务;不需严加约束,士卒就能亲密团结;不需三申五令,士卒就会遵守纪律。从作战的命令发布之日起,士卒们白日涕沾襟,夜晚泪满面,一旦投入绝地,置身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反而人人都变得英勇无畏了。
指挥三军。就像指挥一个人的手臂一样。调动他们去作战,不需要告诉他们全部的计划;让他们去争取有利的形势,而不需要对他们指出其中的危险。将他们置于绝境,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求生存。把军队陷身于危险之中,才能鼓舞士气,精诚团结,上下一心,转败为胜。吐蕃赞普谷卡巴秘密安置十万大军于四姑娘山上,实是深得兵法的精要。
现在,释迦桑布与洛追坚参、本钦、班智达三位大将就非常团结。在四姑娘山这个特定的地方,以往的些许摩擦,谁都不在意了。
释迦桑布。达赖开门见山,首先说道:“据探马回报,四川大军排成四列行进。小兵潜伏了两日,大军方才过完。照此推算,川军兵力定然不下十万之众。据我们以往侦察得知,川军总兵力本来就只有十万。如今倾巢而出,突袭我国后方,事态非同小可,我军断不可坐视不理。不知三位将军有何良策?”
“启禀元帅,正所谓‘知己知彼,方才百战不殆’。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川军究竟想要干什么。”洛追坚参首先道:“依卑职看来,川军定然已经探知我军的所在,而且误以为我军就是吐蕃的主力,想避开我军锋芒,这才奇兵突袭,直插我国后方。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国还有赞普的二十万大军在通麦恭候大驾。故川军此举,对我国根本无关痛痒。”
本钦接过话头:“我来说两句。咳,嗯。川军以四路进发,可见行军之急速。川军过完之后,探马赶上四姑娘山,历经四百余里。与此同时,川军依然向通麦行进。我军若是现在就兼程追击,算起来,已经差了八百里了。按每日缩短五十里计算,需要半个月之后才能追上。而那时,川军早就到了通麦。追击,也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所以卑职认为,川军这次绕道迂回的目的,肯定就是为了防止我军的尾随追击。”
班智达道:“卑职以为,四川此番全军突袭我国后方,根本就是自投落网。我们应该利用四川后方空虚的大好时机,即刻拔营,兵分两路。一路沿川蕃道追击,至通麦城外,与赞普的二十万大军前后夹击川军;另一路则直取成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四川的根本之地一锅端了。何去何从,还请元帅定夺。”
洛追坚参道:“班智达所言,甚有道理,但似乎还有些缺陷。从四川这个方向攻到通麦城外,右边峭壁之上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左边悬崖之下是怒涛翻滚的寒江,道路十分狭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四川的大军根本就施展不开。川军如果想要绕道,南有墨脱,北有普拿,都是一等一的绝地,也休想绕得过去。而且赞普守军有二十万,川军却只有十万,也是我众敌寡。通麦城完全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没有丝毫危险。
“我军若是兵分两路,其中一路,奔行三千里,只是为了取得夹击川军的效果,能够得到的好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倘若再有其他意外,还有可能得不偿失。所以,卑职认为,分兵两路不如合兵一路,尽全力攻占成都,方为上策。”
本钦道:“洛追坚参此言甚是。临行前,赞普交待我军,要活捉四川政要首脑人物。如今四川军队倾巢而出,等于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好的机会。我军完全可以快速攻入成都,待捉住张永、张尚之等一干要人之后,立即回师吐蕃。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与大理、西夏、吐谷浑等国交战,避免消耗;另一方面,仍可以夹击偷袭通麦的川军。”
班智达道:“本钦这个方案完全可行。真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元帅,你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之处?”
释迦桑布。达赖元帅略为沉吟,在脑中/炫/书/网/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才道:“好。班智达,你先带一万人马下山,守住山口。本钦,你带五万士兵随后攻取灌县。洛追坚参,你跟随本帅,率剩下的四万人马,押运粮草辎重,明日清晨出发。那时,如果本钦已经攻下灌县,我们就直取杜鹃城。班智达待粮草辎重过完之后,至灌县接替本钦进行防卫。本钦则赶到杜鹃城与
第二卷 第450章 绣工日永
第450章 绣工日永
我们会合,然后我们以杜鹃城为据点。兵发成都。”
是时子虚十四年三月十九。
三月二十八日,吐蕃驻扎在通麦的守军同样得知四川雷又招大军进攻的消息。但由于通麦城位于吐蕃境内,将士们只知道建立功勋,感觉不到危险的逼近,是故纪律松弛,军心涣散。军前会议上,还发生了争吵。
大将根敦抢先说道:“我吐蕃大军,能攻善守,扫荡千里,威震四方。现在我们还没有打四川,反倒是川军来进攻我们,太不像话了!气死我也,气死我也!若不将他们打个落花流水,怎么咽得下这口恶气。赞普,只要你一声令下,我立马去取川军元帅的首级来给你祭旗。”
八思巴。班禅干咳两声,道:“将军稍安忽躁,切莫激动。古人出兵,都要先在朝廷仔细商议,斟酌形势,直到有胜利的把握之后。这才出兵攻击。现在川军忽然攻到通麦,而事先却并没有任何征兆,说明川军统率之人也不简单。若不多加盘算,仅逞匹夫之勇就急于出兵,到时候损兵折将,岂不反而挫伤了我军的士气。”
根敦怒道:“班禅别驾休要长他人的志气,灭了自家的威风。别驾怎么见得我就一定会输给川军?论地形,我军比川军熟悉;论气候,我军比川军适应;论单打独斗,二十余年来,我从来都未逢敌手。兵书上说,凡是抢先占据战场的,便有了主动的优势;凡是落后赶到战场仓促应战的,就处于被动疲劳的劣势。现在川军自千里之外赶来,还未到达,我军就获得了消息,正好可以趁机设下埋伏,等候川军,难道还会反而误中川军的什么奸计不成?”
八思巴却不急躁,依然漫声说道:“通麦城外五十余里山路,两边是悬崖峭壁。峭壁这边,山势陡峭而整齐,一眼就可以望见千丈之高。山上冰雪覆盖,草木不生,根本就藏不住人。悬崖这边,就算是派兵下到江边,到时候上不来。也是全然无用。将军若要抢先占据战场,就只能在道路中央等候,就只能使川军警觉,从而打草惊蛇。”
根敦依旧不服气,说道:“兵书上说,必定会与敌人交战的时候,如果敌人刚刚来到,阵势未定,队伍不整,就应该抢先出兵快速攻击敌军。现在川军自远方而来,不知道这里的地形,也不知道这里驻扎有大军,必然只是行军时候的阵势。我军当然应该先发制人,给他们当头一棒。难道别驾是要等川军发现我军,排好阵势之后才出兵吗?”
八思巴停了一停,还朝根敦点了两下头,让根敦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然后端起茶,喝了一口,才道:“大军交战,涉及到千万人的生死。我们应该小心谨慎,考虑周详。万不可草率行事。如今不可以攻击川军的原因有四个,我军不适宜出兵的理由有三条。若这些都不知道,便是将士卒的性命视作儿戏了!”
根敦大怒,喝道:“有四,有三,共有七了?就这么一点小事,原因、理由就会有如此之多?”
八思巴不屑地道:“将军有勇无谋,当然不知。说与你听,可能你也听不懂。到底有没有七个,且容我慢慢道来,凭赞普一言而决。”
“好,骡子还是马,快拉出来骝骝。”根敦喊道。
八思巴似乎觉得自己刚才有失风度,起身向赞普谷卡巴行了一礼,转过身来,回复到最先那种慢慢的腔调:“首先,川军大举攻入我国,士气正旺,此时交战对川军有利,这就是第一个不可攻击的原因;
“川军深入我国近畿,安营扎寨于雪山冰谷之中,周围到处都有可能出现我国的牧民,这样就将他的军队置于了死地。常言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川军的士气定然高涨,纪律定然严明,战斗力定然旺盛。这是第二个不可攻击的原因;
“川军为了鼓舞士气,必然启用勇猛之将作为先锋。若我军也以猛将与之搏斗,两虎相遇难免一伤。却很难料定究竟谁死谁伤。军国大事,怎能采用这种类似赌博的儿戏方式?这是第三个不可攻击的原因;
“城外五十余里,皆倚山傍水,地势狭窄,大军难以展开,我众敌寡之优势难以发挥,这是第四个不可攻击的原因。
“我吐蕃官兵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四处熟悉,安然无险,军心难免松散,这是不能出兵的第一条理由;
“如果我军出动之后不能取胜,官兵的心就更加难以稳固。我军本来处于自己的领地,将士们离家很近,本来就士气不振,如果再遭挫败,势必如溃堤之水,一泄千里。这是不能出兵的第二条理由;
“通麦城邑还没有深挖沟高筑墙,通往四川方向的关口也有些破败。还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敌人就已经来了。这是不宜出兵的第三条理由。
“以上四个原因、三条理由,都是兵家所忌讳的。依臣之愚见,我军不如深挖沟,高筑墙,赶快整修关口。凭借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固守,以逸待劳。
“到那时,四川军队进攻我国而在此地受阻,想要绕道又因为脱墨、普拿都是绝地也不能成功。野外,白茫茫一片,没有什么是他们可以掠取的。在自身携带的粮食吃完之后,他们就只有从千里之外辗转运输。时间长了,三军的耗费必然接济不上。再加上霜雪的严寒日日穿透他们临时搭建的帐篷,刺骨的冰川地气夜夜使他们睡不安稳。川军将士的士气必然低落,每个人都会觉得疲惫不堪。我们就有隙可乘。那时再乘虚取谋。我军必胜无疑。”
根敦道:“别驾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总归是说,敌人打到自己家门口了,却只许我关上门,不许我还手。赞普如果采用别驾的计策,末将自当遵从,没有话说。只是下面的士兵,还需要别驾去一一开导。”
谷卡巴的弟子释迦溢协见两人吵得不可开交,便劝道:“两位都是为了吐蕃,都是为了赞普,休要赌气。且听师尊训示。”
谷卡巴终于发话了。
谷卡巴道:“两位所说的都有道理,我都采纳。根敦将军,你马上准备好弓箭手,只待川军到来,便立即开关冲出。以利箭射其前队,迫使他们后退;同时以火箭仰空射其后队,促使他们混乱。城外五十里狭窄的道路容不下混乱拥挤的大军,就让江水卷走他们的尸首吧。
“在这之后,根敦将军必须立即撤回,按照班禅别驾的意思固守,等待敌人自乱阵脚。
“还有,释迦溢协,你去协助班禅别驾整修关口。”
雪域高原的云海,变化万千。疲倦时它沉下去遮住群峰,受惊时它直上重霄,御风直泻。它一会儿好似仙女牧羊,一会儿又像嫦娥奔月。古往今来,它都没有一定之规。
念青唐古拉山白雪皑皑,银川映红日,美景不胜收。大部分山峰因为太高,就好像在云中沉浮,云蒸雾袅,更显得奇险壮丽。
雅鲁藏布江,往复环流,绿浪接天。有时它清澈如镜,直醉人眼;有时它狼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