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主三国-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不强、贪生畏死不敢冲锋的问题。
但这样的军队毕竟缺乏训练。士兵之间无法有效地配合协同,在复杂的战役中必然处于劣势;同时,由于纪律松懈,对敌军抛弃的金银诱饵必将照捡不误,容易中计。这一类问题。东突厥却始终无法避免。只是由于以往所遇敌军软弱,这才成就了东突厥军队的威名。
由此可知,东突厥军队不怕你勇,就怕你用谋。当雷又招和雷绝招率领四川军队连番用计、接连大捷的消息传至东突厥之后,全民闻风丧胆,都失去了斗志。
五国联盟之后,按照联盟的要求,必须对天朝用兵。单于呼韩邪连番下令,只筹得四十余万人。与往年相比,人数不到一半。还未出征,就已败象毕露。于是才有了和亲之举。
神机营工匠身着便装,将两万斤葵花籽以回纥国的名义送到了武川。
神机营监军付晋宁持有真正的回纥国的通关文谍及国书,但由于神机营工匠主要来自四川,肤色与回纥国人略有差异,还是留有破绽,有冒充的嫌疑。那知东突厥将士并未仔细盘查,见利忘警,立即将瓜籽收了。
其实这也难怪。夏秋之交,本来是放牧的好时节。只因为想看一眼天朝的公主而滞留多日,士兵们早就烦躁不安了。葵花籽正好可以糊弄一下嘴巴。
瓜籽有些咸。单颗吃来,似乎更香。吃多了口渴,便想喝水。水喝多了,就地方便,也无大碍。
出发之前,温玉华与万临山约定,以万临山对和亲队伍的拦截,探测两位军师的意向,然后才正式进攻武川。进入东突厥后才知,地图上看起来很近的地方,实际上却相距那样的遥远,于是便取消了这种约定。
温玉华认为,如果军师反对,完全可以把已经逼降的东突厥军队予以释放,将已经攻占的武川归还东突厥。那样做,说不定还将是更大的一笔人情。
于是,围攻便与拦截同时开始。
经过两日行军,十二日,六支编队相继到达事先指定位置,然后休整一日。十四日再次行军,逼近武川五十里处宿营。十五日卯时出发,急行军三十里,在神机营作好标记的地方再次休息。巳时提前吃午饭,然后作最后的横向展开。
每一个编队士兵一十五万。士兵最小的行动单位一般为三千。十五万士兵并排前进时,可以形成五十个锋头。但由于监军人数所限,温玉华将川军最小行动单位定为两万。这样,每一个编队只能有六七个锋头。
温玉华在东南吕孝直军,全军便以吕孝直军为准。午时,一声巨响,吕孝直军燃放了雷鸣。紧接着,一声接一声,六队各部以接力的方式点燃了雷鸣。然后六支已经全部横向展开的编队,以四十余个锋头,一齐插向了武川。
“哪里打雷?”“今天这雷可有些古怪,一串一串的,边响边跑。”“你们不知道。中原有句话,叫什么‘势若奔雷’的。刚才这阵雷声,有可能就是‘奔雷’。”“还是毛老大有见识,学问蛮高的嘛。”
“哎,你们看,这天可不像是要下雨的样子。”“是啊,就那几朵云,这雷是怎么打的啊?”“奇怪,奇怪。”
“别不是在放炮吧?”“看你说的!该不是被谣传吓坏了吧。告诉你吧,放炮呢是‘轰──轰’两响。刚才这种声音,绝对不是川军的大炮。”“别提川军!川军离我们远着呢。”“就是,中间还隔着个回纥。”
“你们听,这,又是什么声音?”“你耳朵有毛病。根本就没有什么声音。”“别说话,仔细听,真的有。”
“说得不错,真的有一种声音,就像是……就像……”“是不是地震?”“去你的!别吓人好不好。”“声音越来越大了,好像地皮也抖起来了。搞不好真的是地震。”
“不好,远处有人。”“我看看。”“坏了,那么多人,一眼望不到边哪,别不是天朝打过来了吧?”“说什么啦?就知道扰乱军心。说不定是额尔古拉盟或者扎兰屯盟来人了。”
“不对呀,如果是自己人,怎么会排成这种队形?毛老大,快去禀告将军。”“弟兄们,打起精神来,我们有活干了。”“不管是天朝还是铁勒,都叫他们有来无回!”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一会儿,东突厥军营里便传出一阵急促的锣声。由于事先不知战争临近,士兵互窜闲聊,位置不对,此时便忙着跑向各自的营帐取兵器,整个军营一片混乱,人人惊恐莫名。
第二卷 第651章 千叶早梅
第651章 千叶早梅
冷冽的风,不断飞舞。阶前的落叶。凄凉的景,不停地拷问,凉透了我的血。同样是吹着风,同样是秋风扫落叶,这让我记起了久逝的爱,曾经的欢悦。
往事不再,旧梦难追,月亮也有盈缺;天高云淡,沧海桑田,梁祝都变成了蝴蝶。可我又想起了你,我还是这样不自觉;我再一度追忆那破碎的爱、那一场离别。
明知道你不会、不会回到我身旁,为何对你的期盼就是不能灭绝?明知道我不能、不能再回到过去的时光,为何我想你的心就是不能停歇?
泪已流干,为何又有,还让我凝噎;心已碎尽,居然还痛,我感到好羞涩。盼望着冬季快来临,好好地下一场大雪;就让我忘记了这一段情,过了这伤感的季节。
这是一首现代诗,名字叫《不自觉》,作于上月二十九日。
是日午时三刻。十六名应试武举齐聚迎宾馆。点名已毕,差人道:“下面由赵大人宣布比试规则。”
赵大人干咳了一声,站出来道:“众武举听了!天下武术会试,乃以武会友之试。朝庭此举的本意,选拔人才,保家卫国,护境安民,此一也;强身健民,长寿安康,此二也。因此,比试之时,只决胜负,不决生死。大家一准奉行。”
一武举问道:“要是对方不服输怎么办?”
赵大人道:“打得他无还手之力就是了。”
“这分寸可不好掌握。”“双方武功相差不大的时候怎么办呢?”
差人叫道:“勿得喧哗!听赵大人解说。”
赵大人道:“这个,双方如果出现缠斗的情况,胜负就由官方判定。”
另一武举从怀中掏出黄灿灿一锭金子,道:“赵大人,我们泰安县里的马富贵老爷说欠您老2十两黄金,托晚生顺道给您老带来,请收下。”
赵大人笑吟吟地收下黄金,道:“你是泰安县的张宁生是不是?”
那张宁生见收了他的黄金,道:“正是,正是。”
又一武生见状,也站了出来,从怀中摸出一对玉马,道:“晚生乃高丽国长白派的林秋泽。临行前家父说赵大人曾送我家这对玉马,家父不敢拜领,令晚生还给赵大人。”
赵大人收了玉马。吩咐差人记下了林秋泽的名字,转身道:“还有这样的事吗?”
人丛中李远方按捺不住,正欲往前窜出,旁边万临山拉住他的衣襟,低声道:“别去!先看一看再说。”
停了一会,见再没人“归还”金银玉器了。赵大人才道:“我从关内调入京城尚不足半年。常想往泰安一行,尝一尝‘一览众山小’的滋味;至于高丽的长白山,则想都没想过。张宁生、林秋泽,你们若能说出我的名字,就算你们是我的旧识,就恕你们当场行贿之罪。怎么样,我叫什么名字?”
张宁生、林秋泽面面相觑,答不出来。
“好。泰安张宁生、长白林秋泽二人会试判负,记录在案,永不录用。来人哪!”旁边一众差人一拥上前,赵大人续道:“将此二人轰了出去。”
众差官连拖带拽将二人弄了出去。剩下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此后,又由差人宣布了许多详细的,诸如放暗器之前须先打招呼之类的规定,然后就开始分组比试。
李远方果然与万临山分在一起。万临山心想人既浅薄,功夫必不会好,是以对于这个对手半点没有在意。只是一心观看其他武举的比试。直至二人上场。
万临山仪态从容,胜有成竹,缓步上场,对李远方一揖道:“没想到对手是李兄。还望李兄手下留情。”言毕,气沉丹田,摆了个架子。
这架子名曰“黄河”,乃指西夏境内处于发源阶段的黄河。架子小巧,貌似恬静,却变化多端,后劲十足,含有以静制动之妙。
李远方见状,忙道:“万兄且慢,我有一事请教?”
万临山心想难道这莽撞之人还会心怯?颇感诧异,仍道:“李兄但言无妨。”
李远方道:“今日我遇见四川的尊重。他言道万兄无意功名,不愿与官府拉上关系。不知可有此事?”
万临山道:“不错,确有此事。”
李远方道:“既然万兄无意搏取功名,就将此局让我如何?”
万临山道:“此事原本无妨。但假如遇见上午与我对掌之人,不知他是否会让你?”
李远方道:“这么说万兄是不肯让的了?”
万临山道:“你若能胜过上午那人,就勿须我让;若不能胜他,反正都做不到魁首,败于何人之手还不是一样。”
李远方道:“朝庭论功派事,我多过一关,便能多一份功名。你反正无意功名,正好就此相让。”
万临山道:“此言也有些道理。好,我不出绝招,但亦须你拿出本领来取。”
李远方心知计策已初见成效,道:“好,你不得施展冰原剑法。”
万临山道:“依你便是。李兄请!”言毕,又拉开架式。
李远方也亮了个金鸡独立之式。道:“万兄请!”
二人四目相投,对视半晌,谁也不肯抢先出招。万临山心想,总得有人先行进攻,于是连打十几个转身,忽远忽近,准备抢攻。此身法名叫“远上”,意在用变幻莫测的身法幌过对方眼目,身形近时复又纵远,身形远时却窜跟前。
万临山抢得一个机会,挨近李远方身边,手掌一扬,幻出一片掌影。此招名叫“万仞”,掌势较之少林派的千叶掌还要繁杂,令人难以看清来势。
却见李远方身形暴退,闪电般退到赛场边缘,喝了声:“万兄且慢!”
万临山上午与王统领对掌之后得李远方照料,闻言只得硬生生止住攻势,问道:“又有什么事?”眼睛一晃,见李远方脚步离赛场边缘只有一线之差,心里一惊,暗道这姓李的恐怕也有些真本领。
旁边差人喝道:“哎,李远方。是不是准备认输了?哪来这么多话?”
只听赵大人道:“休得阻止。争战之中,用些谋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厥品上上。朝庭正需此良才。”
有赵大人发话,众差官只好静观。
但见李远方道:“万兄不愿与官府拉上关系,是否因为官府中多是品行不端之人?”
万临山也感觉有些蹊跷,道:“这与现在的比试有何关系?”
李远方道:“官府中仗势欺人之徒比比皆是,但也不乏人品出众之人。刚才拒收贿赂的赵大人便是一例,万兄以为然否?”
万临山道:“就刚才拒收贿赂之事而言,赵大人品行的确方正。”
李远方道:“这就好,这就足以说明官府中人有坏的也有好的。万兄该不会否认民间俗世人等也是有好有坏的吧?”
万临山道:“当然。”
李远方道:“哪。万兄为何不愿与官府拉上关系呢?须知多一个好官便能造福一方百姓啊。”
万临山道:“你为何要劝我步入仕途?我若从你所劝,却又如何让你?”
李远方道:“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万兄的人品也如赵大人那般端正。是故,我答应尊重前来劝你。但常言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想不到尊重也有看错人的时候。”
万临山眼见李远方话中奇峰又起,却猜不透他的含意,便道:“我若有不是之处,还望李兄指正。”
李远方道:“不义之财不可取也。万兄凭良心说,有没有从我身上偷窃银两?”
万临山不料李远方知晓此事,更不料会在这种场合下抖露出来,但又不便否认,只得道:“有过。但我又还回去了。”
李远方道:“一个贼良心发现,有悔改之举,还是抹不掉做过贼的经(书)历(网)。”
万临山辨道:“但李兄那时的表现……”
李远方道:“你也许认为我乃纨绔子弟,钱财取之不伤廉耻,但这只是想当然耳。安知我的钱财不是血汗换来?”
万临山居然被编派为下三滥的偷银贼,却又无法否认,浑身是口也说不清楚。
一旁赵大人听了,叫道:“来人哪,把这个窃贼拿下!”
众差官正要出手,李远方道:“赵大人且慢。‘民不告,官不究’,我不愿告他,我要凭一双肉掌败他以泄恨。”
这一来,局势大为改变。万临山仪表再难从容,心中方寸已乱,思绪不清,出招生硬,变式沾滞,十数招便被李远方抢得上风。
两人斗得百余招左右,万临山左肩、左腰分别被李远方印上一掌。若是没有打斗前的一番话,遭遇如此败绩,万临山认输也罢;有了这番话,便不能认输了事。
斗到分际,万临山又被一掌击在当胸,不觉吐出一口鲜血。李远方道:“刚才万兄不肯相让,现在可以认输了吧!”
万临山耳闻此言。心中气极,说不出话来,猛然间再吐出一口鲜血,晕倒在地。
当万临山醒来之后,发现尊重在旁。忙欲起身,尊重按住他,道:“勿须多礼。”
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东风
第652章 香散东风
万临山回想起晕前之事。见尊重还愿与自己相交,不觉露出又是惭愧又是感激的神色。
尊重见了,安慰道:“万兄休要担心。昨日与你对掌之人乃当今御前侍卫统领王宗浩。他对你极为赏识,已命赵志群破格让你进入擂台赛。至于昨日下午李远方之言,圣人有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我们官府中人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万临山经昨日一事,对官府的看法刚有点改观,闻“刑不上大夫”之言,感到实在难以接受,不觉有些迷朦。
尊重却以为万临山担心自己的伤势,宽慰道:“万兄的掌伤并不重,只要放宽心,日内就可复原。你好好养伤,明日轮到你出场之前,我再来看你。”
尊重走后,万临山思绪如潮,久久不能平静。
大丈夫立身处世,应该侠义为怀,惩强扶弱。然而强的就一定该受惩么?这似乎也要分一下强是怎么来的。只是若要查清楚,时间多半不允许。
万临山又想。劫富济贫,必须同时进行。如不劫富,哪来金银济贫。然而富的不一定就不仁,似乎富裕本身并不是罪过,不仁者才应该劫。劫富济贫四字应改作劫不仁者济贫才好。不,贫者也可能不仁,应改作济仁才是。
回想自己一念之差,就被李远方逮住了口实。好在大错尚未铸成,今后须得防微杜渐,一点大意不得。绝不能从自己这里坏了冰原派的名头。
想到尊重的邀请,自己尚有顾虑。无论如何,长期以来的耳熏目染,总觉得官府不是好东西。昨日被李远方一说,也觉得若是好人当官,似乎也能造福于天下。只是官府中种种行为,自己总觉得格格不入。
就这样胡思乱想,不知何时,竟入眠了。这一觉直睡到次日日上三竿。起床后,稍事梳洗,听到脚步声响,原来是尊重又来了。
尊重一进门,瞧万临山的气色,高兴地道:“万兄恢复得不错啊!”
万临山道:“只是觉得浑身无力。”
尊重道:“没有关系。来,服下这颗丹药,我再助你行一遍功,包你旗开得胜。”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取出一颗黄色的药丸。续道:“一般说来,擂台赛第一场比较容易,难的是第二场,万兄可要挺住。”
万临山问道:“这是什么丹药?还不知对手是谁就一定能胜,竟有这么大的威力!”
尊重道:“如果仅凭药力就有用处,我们都不用练功了。药力加上我功力相助,只能令你尽快恢复,并不能决定胜负。来,先服药。”语气容不得丝毫抗拒。
万临山知道如果尊重要害自己,有的是机会,也犯不上花费偌大心思弄颗毒药来哄自己吃。于是,放心地服下药丸,然后盘膝打坐,运功催使药力化开。
尊重待万临山功行一周后,再伸掌抵住万临山背心命门穴,内力一丝一线地透了过去。
刚开始时万临山感到,尊重传过来的内力也不甚强。不久,便与自己的内力融合在一起,使自己引导得异常轻松。逐渐地,尊重传过来的内力愈来愈强。竟束缚了万临山本身的内力,使万临山无法再加以导引。万临山这时方知那日晚间两人比赛轻功之时尊重完全没有认真,自己的内力差得太远。于是干脆全身放松,将自己完全交给尊重控制。
放松之后,万临山先没注意内力的走向。待得后来,只觉得内力似乎越行越急,越行越强,这才注意到这时候内力行进的路线竟是自己闻所未闻的。
武林之中内力行进路线一般分大小周天。把任督二脉连接起来,这叫小周天。手的三阴三阳,脚下、两腿一直到头发、身体都走一遍,这就是大周天。小周天世人皆知,练通了也没有什么大用。各门各派内功修炼的差异就在这大周天具体走向上面。然而,万临山只觉尊重控制着自己的内力从百会穴开始,走阴阳两面的交界处,从耳朵边下来,然后走肩头,一个一个指缝地走,然后再从另一侧下去,走脚下,从身体的侧面上来,也是一个指缝一个指缝地走,转一圈到头顶。这种走法,沿途没有任何经脉。
这样行了三遍之后,尊重将手撤回,道:“好了,可以迎战了。”
万临山站起身来,只觉精神抖擞,与平时格外不同,不禁问道:“请问尊兄刚才引我内力的走法是何名称。乃传自何处?”
尊重道:“平时大家常练的大周天不管具体方法有何差异,均为子午周天。刚才这种走法叫卯酉周天。万兄照此行功,与子午周天相配合,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此功乃得自殷商时期的杨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郎神。”
万临山早就听说过尊重以奇遇为主的事迹,眼前这般,等于是尊重将不世奇遇慨然相赠,故大喜。于是,随尊重出门上了马车,出客栈再赴迎宾馆。
到了迎宾馆,尊重给赵志群打过招呼,便对万临山道:“万兄,我这次赴京,非正式公干。官方公开场合不便露面,我要回避一下。愿万兄旗开得胜。”
万临山感激地道:“尊兄厚谊,我铭记于心。”
赵志群过来道:“尊兄请放心,我会关照万武举的。”
尊重走后,赵志群领着万临山来到擂台,道:“现在台上正是少林派的李远方与阴山派的田仁寿。李远方首场,若胜,则由武陵派钟云凯挑战;田仁寿是第二场,若胜则需休息,就由你出战钟云凯。你先坐这儿观看。叫着你的名字时就上。我还有事,失陪了。”
万临山道:“赵大人请便。”
赵志群走后,万临山细看台上的打斗。只见李远方一进一退均有法度,一招一式颇具功力。不由暗忖,那日自己就算不被言语所激,心平气和地与之交战,也无胜算。眼看那田仁寿武功也颇不凡,想到若都是这般武功,自己怎么也没有连战二人之力。不觉萌生一丝退意。
猛听有人喝道:“田仁寿败,由武陵派钟云凯挑战少林派李远方。西夏冰原派万临山、崆峒派岳彰武准备。”待万临山细看时,台上打斗已经结束。竟没留意李远方是如何得胜的。
李远方若败,自己就须挑战钟云凯。万临山忙精神一振,注意台上钟云凯的路数。
只见那钟云凯作文士打扮,身材瘦削,想必是练大力鹰爪之类外家功夫的。
钟云凯来到台上,和李远方交谈了片刻,不知说些什么,太远了听不清楚。然后,二人竟拼起掌力来。
砰地一掌相交,两人各退一步,似不分胜败。万临山想道,这钟云凯首场拼掌力,肯定是怕被别人摸透招式。聪明反被聪明误,要知掌力的比拼最难持久,呆会他若胜了,自己也找他拼掌力,他便不好拒绝,这就行了。
李远方先战一场,气力未复,第三掌,便多退一步。但他似有谋略,第四掌本来估计最多再多退一两步,他却多退了七八步,竟一直退到台边,再慢慢走回,多了些调息的时间。
而那钟云凯也非弱者,第五掌便击出一连环掌,即是连环两掌。本来,连环两掌没有一掌有力,但他算准李远方留有余力以待后退,故此第一掌以弱敌强,以分散对集中得以堪堪敌过。跟着第二掌击到,李远方尚未退开,被结结实实地一掌打下擂台。
若能细看钟云凯,就会发现他嘴角有一线血丝,原来刚才连环两掌中的第一掌以弱敌强也使他吃了不小的亏。但谁也没有发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