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主三国-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超部一过完,袁遗立即拔营启程,尾随其后。不久,通过了孔伷的军营。听前面并没有厮杀声音传来,看来刘岱还真的没有搞伏击。
就这样,张超部最前,袁遗部第二,孔伷部第三,刘岱部第四,共九万人马过了洛河。
在张超部经过曹操军营之后,曹操也拔营启程,插在袁遗部的后面、孔伷部的前面。
……
近十万人马,接近虎牢。关上田润早就望见。正欲有所命令,王越道:“这边好像来了骑兵。”田润一惊,立即往东面望去。
东面的上关石阶还没有完全建成,士兵们是通过脚手架上下的,东西是通过吊篮运送的。下面,是士兵吃饭休息的房屋和运送物品的马车,还有几百个士兵正在作业。这是田润的后方。来人不管是毁房、毁车还是毁脚手架,对田润来说都是致命的。
很快,田润就望见东边地平线上出现一个黑点。黑点迅速变大,渐渐看清是一支骑兵队伍正疾驰而来。如果是自己的骑兵,就不需要跑这么快了。
第二卷 第89章 骑兵克星
兖州山阳昌邑人满宠,十八岁时,在豫州谯郡任督邮。当时郡内李朔等人各自拥有部曲,为害百姓。刺史孔伷便满宠前去纠察。李朔等人闻讯后,前来请罪,表示不敢再作恶。因此功,满宠试任高平县令。
从此,李朔等人打家劫舍的人马就跟随了满宠。满宠有心让这支人马建立战功,镀一层金。收到曹操所发矫诏的时候,满宠曾经为之而心动。但想到与会者都是一方诸侯,官职最低的也是郡守,自己前往必不被重视,于是就没有动身。尽管如此,满宠还是不时派人打探,关注着汜水、虎牢关的动静。
得知关东诸侯全部进关之后,满宠曾经很失望。这么大一场战役,简直一点机会都没有留下。随即,探马来报,说后军田润大兴土木,整修关隘。这让满宠感到非常诧异。仔细打探之后,得知田润乃是调整两关的攻防方向,满宠更是震惊。
满宠当然不知道洛阳发生的情况。但田润的举动是明摆着的,就是阻止关东诸侯返回。满宠探到的田润所带人数不是两千,而是一万。但这一万人又分布在两个地方。汜水关那边,就是关上和关下。虎牢关这边战线拉得更长,多了矿井口和几座窑。而矿井和窑,距离虎牢还有一截距离。因而虎牢关这边更容易攻击。
田润拦得住关东诸侯吗?在满宠看来,是一定拦不住的。不仅拦不住,而且拦不上十天。因此,满宠决定在第六天的时候发动进攻。摧毁虎牢关的棚屋、脚手架和马车等物。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以自己的一千骑兵,敌田润的五千步兵,必胜无疑。
……
田润见那些远来的骑兵转瞬即至,立即道:“陈康,由你全权负责守关。王越,带我下去。”王越立即将田润拦腰一抱,自关墙东面纵了出去。落了一截,接近关墙的斜面,王越挥掌击向关墙,一方面让自己弹开,另方面减缓下坠之势。转瞬之间,就落到平地。
下面的地形,原本是一个巨大的喇叭形状。为了便于防守,建了一些砖石房屋。将地形改成封闭的扇形。但由于石灰产量不高,修关需要量大,这样的砖石房屋就修得不多。远远没有达到封闭的效果。正面,就留有三十多丈的豁口。而今,田润就是要在这个豁口,阻击骑兵。
田润命令下面的几百士兵将马车赶到豁口。摆成内外两层的三角大阵。令一百士兵持弓箭藏于阵内。但豁口太大,车阵远远堵不住。
田润又命令剩下的士兵,每三百人一边,在车阵两边,排成两个雁形阵,守护车阵侧翼。这两边的士兵,以枪兵在前,弓箭手在后。枪兵的枪杆拄地,枪尖斜指上方。最后一百余士兵,与自己列于车阵之后,随时补充。
……
满宠、李朔急驰而来,眼见豁口左右均有枪阵,没有减速,没有拐弯,直接冲往中间的车阵。
车阵之后,田润估计着敌军的距离。看看时机已道,大喝一声:“放箭!”弓箭手们早已蓄势以待,闻令之下,一排利箭便立即呼啸而出。这一轮箭雨铺天盖地,自空中倾斜而下,正是满宠骑兵刚刚冲到一箭之地的时候。骑兵冲势正急,且多数没有盾牌保护,立即被射得人仰马翻。后面的骑兵,被前面倒地的人马所阻,来不及避让的也跟着倾翻。顿时乱作一团。
这边田润再度命令:“远射,再放箭!”第二轮箭雨又激射出去。满宠、李朔见势不对,忙大声命令,让骑兵们绕过前面,尽快冲到对方的弓箭兵中。
第三轮箭雨射出,满宠的骑兵已经冲到百步之内。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五官已清晰可辨。田润再命令:“左右枪兵蹲下。左中右弓箭手一齐直射,放箭!”这一下,箭雨覆盖的范围就更宽了。近百名骑兵就倒在了这一轮箭雨之中。
田润命令:“中队驱车,前进!”中间车阵中的弓箭手立即跳上马车,反向骑兵冲出。顷刻之间,马车便与敌骑兵交织在一起,形成混乱之势。田润最后下令:“左右军、后备军,弃弓箭拿刀枪,杀!”随即放低声音对王越道:“你到敌军后方去,不放一人逃逸。”
……
任何兵种都有其长处和短处。骑兵冲力猛、机动性强。如果骑兵与步兵游斗,骑兵必胜。但如今满宠的骑兵与步兵攻坚,被田润的马车所阻,就处于下风了。
平原之上,一名步兵如果想要逃跑,必然会被一名骑兵追上杀死。但如果骑兵不动,没有速度,与一名步兵对杀的话,死的一定是骑兵。这是因为步兵可以左闪右躲和后退,而骑兵不能。如今便是这样。田润的步兵对付满宠的骑兵,上砍人身,下劈马腿。骑兵们还来不及施展手脚,就四面受敌。战马不懂躲闪,马上的骑兵又不便躲闪,跌下马之后更是没法躲闪,顿时被杀了个七零八落。
“谁说骑兵克步兵?”田润心里暗道,“老娘的步兵就是骑兵克星!”
……
在派出王越之后,田润就转了回来,到了吊篮边。田润不是不能爬脚手架,但六十丈高的脚手架却是爬不上去的。上面的人转动辘轳,约一刻钟之后,田润到了上面。
田润眼睛一扫,见到关墙之上的八百士兵张弓待射。便朝关墙中间走了过去。还没走到,就听到关墙下面有人高声骂道:“老子堂堂郡守,他妈的一个小小的县令还敢端架子……”田润就喊了一声:“我来了。”陈康听了,没理会关下的张超,迎向田润,问道:“怎么样?”田润道:“当然是全胜。你这儿开始了么?”陈康道:“已经开始了。”
田润问的开始,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对关下人马动手。陈康既然回答已经开始了,为何关墙上的士兵仍然张弓待射而并没有动手呢?这是因为,最先开始动手的,并不是关墙上的士兵。
田润守两关,共用一万人。在修建遮挡上关石阶的新增建筑的时候,为了抢进度,全体投入。那个时候,两个关各四千人,矿场和几个窑共八百人,两百人往虎牢关运输,一千人往汜水关运输。
如今,修建遮挡上关石阶的新增建筑已经完成并过了六天,上关石阶完成但只过了一天,早就不需要全军投入建设了。于是,就按照作战的位置重新进行了布置。
矿场和几个窑共八百人不变。刚才就是这八百人全歼了满宠的一千骑兵。这八百人同时负责往虎牢关转运东西,由于需要转运的东西已经不多,负担并不沉重。另有两百人负责往汜水关运输。
虎牢关、汜水关明面上的兵力共两千人。还有七千人上哪儿去了?
……
当然是上作战位置去了。
这些人的作战位置在什么地方,就在两个关口通往洛阳的道路两旁的山峰之上。田润提前两年动手,虽然自矿场至虎牢关上面的通道没有挖通,但是却派人在这些山峰之上成功地挖了不少掩体。每一个掩体,按照五个人的要求确定其大小。并且还贮存了小火油罐、箭支等武器和水。士兵们只要携带足够的干粮就行了。公孙瓒军营的夜袭,实际上就是田润的士兵从山上投下了小型油罐。
发动攻击,就有可能暴露攻击的位置。当时投掷火罐,是因为公孙瓒军制造的四架井栏。士兵们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投掷了火罐。没想到自己并没有被发现,反而阴差阳错地,让公孙瓒军全军覆灭了。
不暴露这些作战位置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钓大鱼。如今,张超、袁遗、曹操、孔伷、刘岱五部近十万人接近虎牢关,这鱼够大了,所以,可以发动攻击了。
……
抽象一点一看,把所有的攻击点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现,其形态很像一个口袋。关口,正是口袋的底部。这种形状的埋伏,一开始,就应该扎上口袋。因而,袋底关墙上面的士兵没有动。
扎口袋,靠的还是火。火墙要足够的厚,才能够保证活人冲不过去。这需要大量的火油。好在田润有的是火油。事先也进行了充足的准备。这一带的掩体,都是山洞。大火燎原之后,士兵们躲在洞内,安全不会受到威胁。
……
千算万算,刘岱也没算到,走在最后面的自己被攻击了。在队伍的尾端,两旁山上突然扔下大量的火油罐,着地即燃。火热蔓延迅速。见此情况,后面的士兵立即往前拥挤。走在前面的刘岱往山峰上望了一眼,这个……太陡……可没法上去啊,只得往前躲吧。
没多长时间,刘岱的队伍就追上了孔伷的队伍。孔伷的队伍只是行军速度,而刘岱的队伍是逃命速度,两军相撞,孔伷的士兵挥刀杀向刘岱的士兵,刘岱的士兵也立即予以还击。混战,首先在这里爆发。
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条路
济北相鲍信率兵八千,一路回返,到河洛,见房屋其多,便扎营休息。北海太守孔融到,催促其前进,当日天色将晚,鲍信只答应次日卯时拔营。孔融无奈,只得后退择地宿营。退至偃师,徐州刺史陶谦已经在此安营扎寨。孔融只得在河洛与偃师的中间,随便找了个地方宿营。
次日卯时,鲍信拔营,往虎牢关进发。走了小半个时辰,忽见前面火光冲天,热浪逼人,当即遣人近前查看。不一会儿,探马回报,此去十数里,全是火海,无路可寻。鲍信只得前军作后军、后军作前军,调头往回走。
拐往通向汜水关的岔道。行不远,有人拦住马头。问之,又言语不清。鲍信叫亲兵看住这人,继续前行。走到公孙瓒曾经的营盘,大为诧异。便叫亲兵把前面遇上之人叫来询问。
还是没问清楚。鲍信见那人蓬头垢足、衣衫褴褛,便叫亲兵把这个的脸擦干净。擦干净之后,鲍信一看,居然认得。这不就是公孙瓒的那个跟班刘备嘛。当即吩咐全军,以残破的营寨为依托,原地休息。让亲兵给刘备吃干粮。
孔融军过来了。孔融是君子,君子坦荡荡。不担心鲍信会对自己不利,直接就到了鲍信临时营盘的外面。孔融让鲍信出营问话。鲍信出去了。说遇到公孙瓒的跟班刘备,这会儿正给其喂食。待问明了情况之后,再上路不迟。鲍信见孔融略显迟疑,便说不如呆会一起来问,就在这里问。孔融这才信了。
不久,亲兵来报,刘备吃完干粮了。鲍信问刘备能不能说话了,亲兵说能。鲍信就叫亲兵把刘备带过来。转眼,亲兵就把刘备带到了营前。
……
要说休息,刘备休息得够多的了。所差的,其实就是吃喝。刘备身上略有点轻伤。两处破皮,六处淤青,都好得差不多了。这时吃喝之后,慢慢地,精神开始恢复了。
到了营前,见过孔融和鲍信。刘备便将公孙瓒军所遇到的情况说了。
刘备所说的,大部分是汜水关的情况。公孙瓒军在汜水关折了五千人。未曾提防的情况下,被箭雨杀死三千。攻关丧失两千。然后就是此地劫营,但不知道是谁干的。败回河洛受阻,不知道何人所阻,也不清楚洛河边上的伤亡情况。最后,人马都转向了虎牢。刘备怕田润,没敢去那个方向,就躲了起来。
听了刘备所说,鲍信和孔融好一阵沉默。鲍信道:“文举先生也许还未知晓虎牢关那边的情况。适才信便走的那边。如今那边已是连山大火,畜鸟难过。摆在我们面前的,也就汜水关了。”孔融道:“贵我两军,比得上公孙瓒乎?”鲍信道:“两军与公孙瓒一军相比,或许能行。但若再加上孙坚、曹操、刘岱、孔伷、袁遗、张超等军,贵我两军实在不值一提。如今,进,不得。原地驻守,此地又曾被劫营,亦不得。只得往洛阳退却。文举先生以为如何?”孔融道:“善,先退兵再论。”
当下,孔融军先行,往洛阳方向退却。将至河洛,遇陶谦军。陶谦问了情况,亦退。行不远,陶谦又遇王匡军。说了情况,但王匡不愿退,只让开了道路,交错而过。
随后,孔融遇王匡,劝了一下;鲍信遇王匡,亦劝了一下。王匡均表示心领。
退回的三支军队将至洛阳,迎面来了一军,正是冀州韩馥。陶谦当即将士兵撒开,阻住去路。韩馥问话,陶谦只是不理。韩馥因为没有将领,腰杆不硬,无可奈何。正在这时,陈留太守张邈亦拔营前来,韩馥这才算有了些底气。韩馥道:“陶恭祖阻住去路,可是要效仿刘岱之杀乔瑁者乎?”
……
陶谦依然不理。韩馥的兵力是两万,陈留太守张邈是一万,而陶谦是三万。就兵力而言,双方相当。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就只能无限期地僵持。
过了一阵,孔融撤了过来。最后鲍信也撤了过来。三军对两军,优势就明显了。孔融到了阵前,质问韩馥:“韩文节,今欲与众家诸侯为难乎?”韩馥道:“文举先生何出此言?”
孔融道:“文节部下田润,把守虎牢和汜水,可是事实?”韩馥道:“田泽坤是我部下不假。如今有没有把守两关,恕馥不知。”孔融道:“刘备出列!”
鲍信立即叫亲兵带刘备到两军阵前。孔融道:“刘玄德,你将公孙瓒军的情况向韩文节、张孟卓二位大人说说。”
这时,是两军阵前,并不是详细说明情况的时候。故刘备只是简单地说:“公孙瓒军在汜水关被田润部下高顺所阻,一万五千余人全军覆没。”
当的一声响,原来是张邈的兵器掉在了地上。韩馥道:“田泽坤乃刘备故主。刘备这么说,其中定有蹊跷。”孔融道:“韩文节敢不敢盟主面前分辩你说的蹊跷。”韩馥想,如果不答应,只怕立即便要动手。而动起手来,自己这方的张邈都是有可能对自己下手的。于是道:“有何不敢。”
当下五路诸侯各自安营扎寨。稍后,一齐求见袁绍。袁绍眼见众人一个个不打招呼就先后撤走,正心灰意冷。闻报大喜。亲自赶到辕门,将六人接进了大帐。并遣人通知袁术。刘备本来是没有席位的,这时也有了。
……
顷刻间,袁术也到了。一进帐,袁术就说:“怎么?就剩下这么几路诸侯了,还想着进攻潼关?”
袁绍道:“弟弟稍安勿燥。文举先生乃当世大儒,此来定有正事。文举先生,可以说了。”孔融道:“先让刘玄德说。”
袁绍一怔,刘备,官太小。正准备不同意,却见袁术又要说话,忙给袁术使了个脸色,道:“玄德请讲吧。”
接下来,刘备便详细讲述了公孙瓒军遇到的情况。由于过了些时候,刘备叙述起来,已经流畅多了。一些不太清楚的细节,就加了自己的想象给抹过去了。
刘备说完了。袁绍问:“文节你怎么说。”韩馥道:“启禀盟主,也许你还不知道,属下田泽坤,乃此人旧主。刘备弃主另投,想必曾经与田泽坤有过嫌隙。故刘备所言,不可全信。”
“嗯,有理,”袁绍道,“如今两关的情形如何?”
鲍忠道:“通往虎牢关方向的道路已被大火所阻。探马回报,大火绵延十几里,人畜难过。末将拐向汜水关方向,遇见玄德,然后就调头回来了。”
袁绍再问:“玄德,自你隐藏之后,还有人马往汜水关走没有。”刘备答道:“没有。他们都走的是虎牢关。”
“一实一虚呀,叫人好生难以取舍。”袁绍道。袁术道:“哥哥,那岂不是说,我们也回不去了么?”袁绍道:“哦,那倒没有。在座诸公,值此危急之时,本盟主擅自作主,让韩文节开路。但是,走虎牢还是走汜水,仍需众位商议。”
韩馥道:“我部先行,没有问题。今日若非受阻,我部已经在百里之外了。”
张邈道:“我觉得走汜水关较好。汜水关这边就只公孙瓒碰了一下。而且田润没在汜水。有可能好走一些。”陶谦道:“其实不然。虎牢关虽有田润,但孙坚、曹操、刘岱、孔伷、袁遗、张超等人均已过去。故此,待大火熄灭之后,走虎牢为上。”
袁术问:“王匡呢?”鲍信回答:“曾于路上遇见,劝他回来他不听。这会他去,大火还未熄灭,只能走汜水关。”
众人议来议去,拿不定主意。最后袁绍说,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议。
……
次日再议,话题摆开,商议了一阵,就偏离了方向。关于孙坚、曹操、刘岱、孔伷、袁遗、张超部的猜测到是十分的一致。都认为苦战过关。那么,这些人既然过了关,收拾残部之后,就有可能反攻虎牢。或许,等最后这一批诸侯撤离到虎牢关的时候,田润已经不在了。
于是,会议就开成马拉松式的了。议而不决,也是没法子的事情。第七日上头,张邈提出,找个会卜卦的人,以卜算决定。孔融当即反对。
这时,营外传来了一阵喧哗之声。袁绍唤亲兵问话,说是打西边来了人马。众人精神一振,当即出帐。上马,到营边观看。
只见自千里之外的极目尽处,至百十丈的眼前跟头,三三两两都是残兵败将。都是站着走路的,脚步踉踉呛呛。爬着走的,估计还在后面。丢盔卸甲的情形看不到了,只看到衣衫不整。
据说有句话,叫做“兵败如山倒”,是形容败兵的溃逃好像山体滑坡那样的猛烈而迅速。但眼前的情况绝对不是。眼前这些败兵的速度就跟昆虫爬行的速度差不多。
其实也怪不着他们。他们已经快过了,已经倒过了。然后再走两百里,能走得动就不错了。
这……这是谁家的败兵?是孙坚、曹操的,还是刘岱、孔伷的,抑或是袁遗、张超的?最好的情况,是王匡的。袁绍、袁术、陶谦、孔融、韩馥、鲍信、张邈人人都在琢磨。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田润的败兵。因为田润总共只有两千人,变不出这么多败兵。
第二卷 第91章 五部混战
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兵法云:当兴兵十万,出征千里之时……十万,就是大军。起兵十万,就有一种战无不胜的气势。
在一般道路上,士兵迁徙时通常排成四列向前进发,前后相隔三尺。十万人,共七万五千尺。由于队伍越长,就越容易受到攻击,将领们往往会增加每一行的人数,以期缩短队伍长度。像此时,自洛阳撤离,每一行士兵就达到了八人。前后距离又缩短到两尺。十万队伍的长度就变成了两万五千尺。
前者五十里,后者十七里。河洛距离虎牢关五十里,岔路口四十里。诸侯军队十六支。通常刺史带兵较多,郡守带兵较少。多者三万,少者一万。总体兵力,近三十万。如今,诸侯战董卓已经结束,折损了一些人马,但仍然有二十多万。因此,田润料定,除了单个诸侯闯关的情形之外,会出现两次十万士兵闯关的情况。埋伏圈,只针对十万人的情况而发动。
由于不知道诸侯会走哪边,两条路的埋伏都是一样的,每一边三千五百人。又因为十万人将会拉成二十里左右的长度,三千五百人是不可能实行沿线密集埋伏的。其中一千人,埋伏在距离关口约二十里左右的山峰之上,主要负责投掷小型火油罐,形成燃烧带,断绝诸侯退路。因为投掷小型火油罐的动作无法秘密进行,肯定会被诸侯所发现,所以这一带的山体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排除诸侯围攻伏兵的情况发生。因此,另有五百人就埋伏在旁边的山峰之上,负责在诸侯围攻投掷油罐伏兵的时候,背后施放冷箭。
剩下两千伏兵,在二十里道路沿途也不是均匀地埋伏的,而是根据地形的变化,有疏有密,分列两旁。
……
今日这十万人马,因为张超的豪放而组合在一起。人一多,胆气就壮了。本来没想闯关的刘岱部也跟了来了。曹操更是插在了队伍的中间。
刘岱部队的尾部,正好在二十里这个地方。火油罐投掷下来,就成了第一受害者。好在队伍处于行进状态,远远没有拥挤到只能挨烧的地步。士兵们当即往前面挤了上去。
刘岱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