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死无数。李建见敌军混乱,便吩咐骑兵,停箭用枪,直接冲上。

    此时,骑兵配备的箭矢是每人三壶共三十支箭。当敌军挤成一团的时候,命中率倒是挺高的。但当敌军散乱地奔跑的时候,命中率就低了。三千人每人三十支箭,理论上可以射死九万人。而实际上骑在马上一奔一逃的时候,大部分的箭矢都射不中敌人。追到此处,敌军由四万多人变成两万人,杀敌两万多人,但大部分骑兵的箭矢都用了两壶以上,剩下的箭矢都不到十支。因此,李建才命令停箭用枪。

    换成长枪之后,强骑兵由于有新头盔、脚蹬、马蹄铁及盔甲,战力依然非凡。敌军混乱之余,往两面分头逃窜。这时,李建发现,此处有一道山梁。所有的部落骑兵都准备转到山梁的另一边去,因而才出现了拥堵。如今敌军分头逃窜,大部分人仍然往山梁另一边逃窜。约七八千人便不过山梁,顺着山梁的这边山脚逃跑了。

    李建没有理会山梁这边的敌军,挥军追杀逃往山梁另一边的敌军。杀了一会儿,过了山梁。这边的地形,正好就是那一条泥淖河。敌军挤得密密麻麻地,顺着山梁的山脚向前。远处,就是那一座木桥。木桥不是临时修建的木桥,看上去非常坚固。

    此时,山梁在右,左边是河。而那条河看上去却只是平坦的草地。李建看见敌军坠后的逃兵宁愿返身死战,也不愿意下到平坦的草地上去。便猜想其中必有蹊跷。当即杀了一名敌兵,枪刺其腹,使劲往左边平坦的草地扔去。再一看,李建就知道了,原来那平坦的草地是个沼泽。

    李建对亲兵说,提醒士兵注意,下面是沼泽。命令很快得到传达。李建治军本来就严格,还没有贪功的士兵绕道上前。得知下面是沼泽之后,就更没有绕道上前的了。

    就这样,前面的部落骑兵缓缓地走,李建的骑兵在后面慢慢地追。因为道路狭窄,前进的速度都不快。但杀人的速度却不慢。

    从越过山梁到这边,至木桥的桥头,不到半里的路程,杀敌又超过千人。

    ……

    李建有些力乏了,想来前几排的骑兵也应该累了。于是,李建没有过桥。而是率领前几排骑兵顺着山脚往前走。叫后面的骑兵上桥追杀。

    后面的骑兵属于相对的生力军,势如猛虎,气若游龙,一下就冲了上去。就在木桥的中段,就追上了敌军。于是,长长的木桥之上,又杀了两百多敌兵。

    过桥之后,地势豁然开朗,敌军逃往四面八方。冲过木桥的李建骑兵追了五六十步,未得命令,就没有追了。这时,过桥的大约有七百人。

    忽然,几十道粗索从泥淖河中飞出。原来,桥上的木梁,事先都已被拆松,用粗索缚住。绳索的另一端,则是隐藏在岸边的几十匹健马。埋伏的游骑一声令下,松缰鞭马,几十匹马一齐发力,奋蹄向前。首先就是将绳索绷直。紧接着喀喇喇几声巨响,木梁拉去。木桥顿时垮塌。桥上的三百多名李建的骑兵立即跌入河中。

    伏兵再挥令旗,先前向四方跳窜的游骑突然现身杀回,一阵乱箭,向对岸正处于惊愕之中的约七百李建骑兵射到。当场便射死一大半。游骑再跃马冲锋,杀了一百多人,挤了另外一半多人到河中。当然,这一个小小的冲锋中,游骑也死了两百多人。

    李建眼睁睁地就这么丢了一千人,却无计可施,只得下令撤退。这时,对岸游骑则沿岸奔跑,排列在河边,向这边放箭。对岸地形宽敞,能进能退。李建这边则比较狭窄,不便躲闪。李建只得下令让士兵与敌军隔河对射。并且一边对射一边撤退。退过那半里路,重新越过山梁,李建一看,自己这边又死了三百多人。

    ……

    这时,神臂弓的箭矢基本上已经射完了。但如果就这么撤退,距离田润所在的老哈河边距离又有些远。因此需要休整一下。李建登到山坡上的高处,四下一往,发见居然山梁前面约数里之遥就有一座城池。当即下了山坡,率兵前往。

    不久,李建兵到城下。先前敌军一分为二,约有七八千人没有越过山梁,顺着山梁而逃,正好就是逃到了这座城中。此时见李建兵到,虽然敌军人数众多,却没有斗志,略微抵抗了一下,便四散而逃了。李建没有追赶,叫士兵择地休息。

    李建坐在一个土台上,没喘几口气,忽闻一阵马蹄声响,忙叫士兵上马。刚刚上马,来人已到。原来是张飞。

    张飞这时的骑兵,就只有两百多骑,而且还多数带伤。见了李建,张飞跳下马来,道:“哈,还是你行,还有这么多人。”李建素知张飞之勇,亦知张飞早就开始学习带领骑兵,眼见张飞如此惨状,也没好多问,只道:“唉,我也是九死一生哪。”

    这时,李建部下忽然来报,说是井水中有毒,已经喝了井水的两百多人死了。李建骂道:“该死!就不能不喝水吗?”张飞笑道:“你怎么学我骂士兵了?”

    话音未落,只见满天通红,城中到处火光舐天。几个方向的亲兵连珠价急报,四城都起了大火。原来这一带草原盛产石油。有些地方掘地便能见油。部落游骑早就下令各处民房中贮藏了石油。少数伏兵一点燃,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把全城烧成一只大火炉。

    李建、张飞当即在亲兵拥卫之下冒火突烟,夺路往城西逃命。城内骑兵乱作一团,自相践踏。亲兵在自己的兵卒丛中挥刀乱砍,杀开一条血路。还没跑到西门,自西门跑过来几百骑兵,报说城门已被部落骑兵堵住,根本就打不开。

    李建、张飞转而向东。这时火势更烈,铁甲一被火炙,更觉热不可当。众骑兵纷纷卸去铁甲,乱奔乱窜。城内人马杂沓,喊声震天。

    张飞道:“哎,李建,停下!”李建依言停下问道:“怎么?”张飞道:“西门被堵,我想东门之外必有埋伏。今遭反正都是难以活命,不若仍回西门,绕到城墙角上,攀壁滑下,或可捡回一命。”李建略一沉吟,便道:“好,就这么办。”

    两人当即带了亲兵,重回西门。遇见其它士兵,大声呵斥,命令同行。有一些士兵跟来有。但大部分士兵都处于疯狂之中,根本就不听从命令了。张飞和李建也没法理会。

    到了西门,下了马,腾腾腾便顺着石阶往上急跑。马匹是不能要了。马匹跌下去,必然会跌死。上了城墙之后沿墙而走。到了一处转角,张飞率先而出,手扶着城墙的两面,滑了下去。

    转眼间,张飞到达地面。张飞担心被敌军听见,没有叫喊,而是频频挥手,让后面的人赶紧滑下。于是,李建第二个滑下。随后就是亲后。到士兵的时候,因为滑得过快,摔死了四人。

    李建眼睛一扫,见自己与张飞两个人的亲兵加一块也才十几个人,士兵不到一百人。初见张飞的时候,自己还感到比较幸运。殊不知自己转眼就步了后尘。

    部落游骑的确在东门外设有埋伏。此城因地形限制,就东西两道城门。西门被游骑以大量的土石封住了。专等城内的人自东门出来。城内一千多田润的骑兵因为炙热难当,早已脱了铁甲。自东门往外冲,部落游骑万箭射来,田润的骑兵立即死伤累累。冲了几次都冲不出去。其后,城中火势越来越猛。没有冲出来的士兵东逃西窜,最后尽皆被烧死在这座大熔炉之中。周围十里都盘旋着略带焦臭的肉香,令人闻之作呕。

第二卷 第174章 对等而败

    第174章 对等而败

    赵云,乃近似于不败的神化人物。赵云带的那股骑兵又怎么样了呢?

    赵云率三千骑沿着老哈河畔往北而走。由于河流曲折。实际方向为北偏东。但赵云始终没有下令东转。中速前进一个半时辰,约行六十里,夜幕降临,就地宿营。由于没有步兵和辎重,纯骑兵的宿营就稍稍悲惨了些。

    次日天色大明,骑兵再整装出发,行不远,老哈河与另一条大河汇集,然后拐向了东面。不往东走都不行了。

    再走了五十里,河上出现了木桥,岸上出现了道路。道路经木桥通往南北。在木桥的旁边,有妇女下到河边浣洗的痕迹。

    赵云在这里犹豫了一下。赵云知道,沿着这条路往南走,肯定有一个大部落。但此时部落里的男人在外征战,估计就剩下妇女和老幼了。游牧部落的妇女同样是有战斗力的。而田润对这些妇女的态度就不是屠杀了,而是尽可能地活捉。活捉具有战斗力的妇女是很困难的。

    于是,赵云命令骑兵继续东行二十里,然后再调头南下。南下时,侦骑往三个方向不断打探,大部骑兵则缓缓而行。不久侦骑来报,西面发现一个大部落。这个部落的出现。在赵云的意料之中。赵云道,不必理会。

    继续前行,又走三十里。南面侦骑回报,说有几百人正被三千多人追赶。赵云回想起还没有出发之前看到的情况。当时敌军左军军营旁边一个营寨,曾经有人,分三路逃亡;敌右军则以一万人予以追击。侦骑所回报的,想必就是其中一股。于是,赵云下令,接近,跟在后面。

    ……

    赵云的判断不错,那些人正是当日其中一股。逃亡的时候,为了摆脱追踪,方向是经常变换的。因而赵云的骑兵不久就接近了。此时无论是逃的一方还是追的一方,坐骑都是特选的骏马,一追一逃,蹄声如雷。两方都没有发现赵云的骑兵。

    逃跑的霍赛穆部落一方在几个小山包之间绕来绕去,突然斜刺里向东转向,把追击的图嘎吉拉部落骑落拉下很大一截距离。待图嘎吉拉部落的骑兵追出去之后,赵云这才命令骑兵跟在后面。

    跑着跑着,忽然,逃跑的霍赛穆部落游游兜了一大圈,与图嘎吉拉部落游骑换了个方向,往赵云这边冲了过来。因为地形起伏的原因,前面没有发现。等发现的时候,霍赛穆部落游骑与赵云的骑兵相距已不过四百步左右。

    赵云的骑兵当即摘下神臂弓,射了箭过去。霍赛穆部落游骑由于惯性,继续往前冲了一截。被射死了七八十人,这才兜马转向,转向侧面。可惜侧面正好就是一个陡坡,马匹冲了不远,就失去了速度。霍赛穆部落游骑再次转向,准备冲向另一侧面。而这时,图嘎吉拉部落的游骑却冲了过来。

    赵云命令士兵,只要敌军不过来,先不放箭。先坐看两股敌军杀个你死我活。

    霍赛穆部落游骑原来约有四百个人。被神臂弓神了七八十人,就剩下三百余人了。而追击的图嘎吉拉部落游骑则是三千多人,是一种以一打十的局面。

    但是,双方都骑在马上,图嘎吉拉部落不可以立即就能把霍赛穆部落的三百余人分开,然后每十人围住一个。所以,人多,主要就是砍一刀之后,纵马跑过,后面还有第二、第三个人接着砍。因此,战斗刚刚开始的阶段,人多的优势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

    图嘎吉拉部落游骑也看见了赵云的三千骑兵。在这个时代,游牧部落总体上是害怕汉军的。但他们却并不害怕汉军的骑兵。他们见到赵云的骑兵停在四五百步之外,就放心大胆地先做自己的事情了。

    过了一刻钟左右,图嘎吉拉部落因为人多,砍一刀之后可以休息很久。而霍赛穆部落的游骑则得不到休息,已经开始出现伤亡。这样的伤亡,只要开了头,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远处,传来了骑声。赵云的骑兵及图嘎吉拉部落没有参战的游骑往蹄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却见十几个游骑翻过了山梁。在他们的后面,是无限的羊群。另一边,也跑来十几个游骑,这十几个人带的是牛群。不过,牛群不大,不到两百头的样子。

    搞了半天,远处的蹄声是牛羊。图嘎吉拉部落的游骑就没有理会。继续砍杀。一会儿功夫,就杀了一百多人。赵云的骑兵看见羊群牛群,也没有在意。羊,是没有威胁性的动物。牛,冲撞起来劲力非凡。但牛群不大,不到两百头牛,济不了事。

    就在战斗中的霍赛穆部落游骑只剩下十几个人的时候,增援而至的羊群到了。图嘎吉拉部落游骑同样熟悉羊的特性,虽然有些受阻,但并不是很狼狈。

    紧接着牛群也到了。图嘎吉拉部落游骑不得不顺着牛群移动的方向移动,不能完全逆着来。否则牛群有可能会发怒。但图嘎吉拉部落游骑仍然没有放弃。因为最后这霍赛穆部落的十几个人都是重要人物。

    羊郡在经过战场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分开了。过了战场再合拢。过战场而不停,继续前行,到了赵云的骑兵马前。这些骑兵有几个人的战马被带动,随即又约束住了。

    赶羊群牛群的那二十几个牧人借着牛羊的掩护。开始向图嘎吉拉部落放箭了。

    ……

    赵云眼见因为牛羊群的加入,而使得眼前的战斗被延缓了进程,便不准备再继续等待下去了。当即下令,神臂弓准备,全军向右斜插。

    没跑几步,一群羊就横着冲了过来。有一些骑兵被带着偏离了队形,另有一些骑兵纵马直入羊群。面对直入羊群的战马,一些羊让开了,还有一些羊没有让开。没有能够让开的羊儿就被战马踩死了。而踩死羊儿的战马中,又有一部分战马被绊倒了,马背上的骑兵被摔了下去。

    赵云回头看了一下,没有说什么。赵云认为,这是意外。而后,这样的意外就不会发生了。骑兵跑起来是连成一线的。后面的马匹跟着前面的马匹跑,只要前面的马匹过去了,后面的马匹就一定能够过去。因此需要注意的就只有最前面的马匹,而跑在最前面的,就是赵云自己。

    现在,赵云的坐骑前面并没有障碍物。赵云纵马前奔,将神臂弓拿在手里,接近了图嘎吉拉部落游骑,便射了出去。然后继续奔驰,再将距离徐徐拉开。图嘎吉拉部落游骑遭到射击。因为距离过远而无法还击。想要冲近一点,中间却有大量的羊群。想往远处跑开,同样被羊群所阻拦。赵云三千骑兵奔了一趟,图嘎吉拉部落游骑被杀接近一千人。

    被杀的这一千人的坐骑,如果没有遍地的羊群,它们就会四散跑开。现在有了羊群了,它们就聚在一起。再因为羊群的移动,和骑着马的图嘎吉拉部落游骑的移动,马群也随之而移动。就在这种移动奔跑的状态下,就产生了初始状态的头马。头马的产生,便意味着马群自此形成一个整体。不再分散。

    看上去敌军将近三千多人,一轮攻击杀敌一千,再来两轮攻击,估计就剩些游兵散勇了。谁也没有注意,杀敌一千的同时,催生出了一千匹马的马群。

    ……

    当赵云远远地兜了一圈,返身再战的时候,便发现敌游骑散开了。这样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已经承受了一轮神臂弓的射击,还聚在一起,就是主动找死。

    这确实属于正常现象,但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完成这样的正常动作的。要在遍地羊群里面散开,不熟悉羊群的特性是很难做到的。

    赵云眼睛一扫,便跑了一条曲线。在赵云跑过的曲线左右,处于神臂弓射击范围内的游骑有两千人左右。因此,赵云相信,第二轮攻击,仍然应该杀敌一千左右。

    但是这一次,出现了一点状况。眼看赵云战马冲到,而拥挤的羊群前进的方向却是横过,怎么也让不开。最后,战马踢到了羊身上。战马失了前蹄,后蹄立即跟上,前站再奋力拔出,身子却倒向了侧面。好在马背上乘坐的是赵云,立即掣枪在手,枪头往地上一杵,稳住了马身。战马换了个方向前冲一段距离,最后稳住了。

    身后的骑兵就没有赵云这样的身手了。扑拉拉撞向横过的羊群,扑腾腾摔了一地。前面几百骑兵就乱了。骑兵一乱,图嘎吉拉部落游骑就摸到近前,发箭射杀。后面的骑兵见了,换了个方向,包抄了过去。

    牛群里面的牛通常都是母牛。公牛脾气躁,又不产奶,一般较少饲养。但是这儿的牛群里面却有不少公牛。箭矢横飞,必然会有羊儿、马儿、牛儿中箭。羊儿脾气好,中箭了什么也不说。忍了。单个的马儿脾气也不错,又有些好面子,中箭了往往假装成没有中箭的模样。牛儿呢?公牛呢?那就不同了。有几头公牛就气愤了。平时挨鞭子也就算了,反正有厚厚的牛皮挡着。这箭矢就麻烦了,直接穿透了牛皮,射到肉里去了。于是,平时老实巴交的牛儿发怒了,四处找寻射伤自己的仇人。一时找不着,就昂着牛角,先顶着什么再说。

    那一千匹战马的马群与几头发怒的公牛遭遇了。马儿成群之后,其威严也是不容轻犯的。因此它们就决定将那几头牛儿绳之以法。战马嘴被套着,不能用嘴,就用马蹄。一对一打不过,就十打一、百打一。

    赵云所率骑兵后面的两千多人正准备抄往图嘎吉拉部落游骑的身后,结果被马群与公牛的混战,冲散了队伍。

    ……

    转眼之间,就演变为了大面积的单兵作战。赵云的骑兵单兵装备远远高于图嘎吉拉部落骑兵。但他们对牛羊马的性情不熟。遍地的羊群,横冲直撞的牛群,越来越庞大的马群,对于赵云的骑兵来说,既阻挠行动,又干扰视线,非常麻烦。而图嘎吉拉部落游骑则如鱼得水。很多游骑甚至放弃了马匹。随时上马,随时又在下马。一会儿骑到牛背上去。一会儿又躲在羊群里面射箭。

    赵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这种混乱的情形下,不仅要防敌人,还要提防未知方向射来的冷箭。这时,赵云已经收了神臂弓,只用长枪杀敌。

    过了一会儿,赵去眼看见自己的骑兵越来越少,战场越来越不受控制,便冲到一个亲兵面前,说了个地方。然后自己冲向了几头公牛。奋起长枪,杀了其中的两头,引得另外几头牛追逐自己。再左右一跑,带动了其余的牛儿。然后赵云又冲进马群,长枪连刺,连杀了好几匹马,又引得马群来追。最后赵云跑向了远处。剩下的骑兵,则在亲兵的命令之下,赶往赵云指定的地方。到了地方,亲兵一加清点,只剩下一千四百多人。

    ……

    天黑了,赵云没有来。有些骑兵就开始担心起来。接近子时,赵云回来了。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此时,这个地方距离白天混战的地方并不遥远,还不能说已经安全了。

    三千骑兵对三千游骑,就是对等的一打一,却只因为牛羊马群,败了。这样的结果,事前赵云没有想到。事后,也没有后悔。眼前,需要决定的是,又往哪里去。

    今夜的星空十分一般。有星星但不多。辩明了方向,赵云决定往西走。赵云的打算是回军,不打了。因此,在回忆了一下白天的路线之后,决定往西。相信往西能够很快找到老哈河,然后再顺河往南就行了。

    由于是夜间行军,速度不能过快。既防止战马踏到陷坑,又防止蹄声远传。赵云同样派了侦骑。但侦骑领先并不多,约为半里。

    走了一阵,侦骑回报,前面有游牧部落的大军宿营。赵云听了,下了马,带了几个亲兵,步行前往查看。过了一道山梁之后,但见漫山遍野布满了火堆。放眼望去,无穷无尽。隐隐听得人喧马嘶,不知有多少人马。

第二卷 第175章 攻城受挫

    第175章 攻城受挫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瓮城。西汉昭宣时期甘肃侯官治所的坞门,就有类似瓮城的建筑。关于瓮城的解释,百度上就简单的一句:“大城外的小城,用来加强防御”。实际上,瓮城,又称为月城和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其形状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圆者似瓮,称为瓮城;方者就叫做方城。又因为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可以对敌军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而总体上全部叫做瓮城。

    据说,在南京明城墙修筑以前,中国传统瓮城的制式都是将瓮城建设在主城门之外的。这种说法就不大可靠了。因为能建于外,必能建于内,并没有多大的思维跳跃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古人不会想不到的。

    有人说,瓮城的城墙比主城墙薄。由于墙体不够宽,无法放置大型器械。不可避免地会降低防御能力。那样就很容易让敌军拿下瓮城。而敌军拿下瓮城之后,再据此而攻,也许会更加容易。假设这样的说法非常有道理,那么瓮城就相当于守军赐给敌军的一道攀登主城城墙的台阶。敌军在尝到甜头之后,回过头去,就会把自己的翁城加厚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另外还有关于瓮城高度的说法。无非就是与主城城墙等高或者略低。总之,在三国这一时期,瓮城并不是很流行。主要的城市,就南阳、宛城等,建有瓮城。

    ……

    合州,其实并没有建设瓮城,但合州却比建设瓮城更加厉害。合州城墙,主要经过三次建设。三十年前,合州郡治并不在这个地方。太守彭亚视察民情,发现这个地方地势十分险要,非常适合筑城,便下令县令筑城。后来,城筑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