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良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到有十几个人从另一边树林钻了出来,去扛木头去了。夏良一看,那十几个人全然不认识,前面砍树的和清理枝干的人也不认识。自己又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的。看起来。这些人应该是益州军了。

    旁边贾奎拉了一下夏良的衣角,向夏良使了个脸色。夏良明白了贾奎的意思。益州兵不是认错了人吗,我们就将错就错,混进益州兵里面,说不定能够杀死更多的敌人。于是,夏良招手道:“走,兄弟们,扛木头去。”

    走在前面的几十个人按照夏良的吩咐,就去扛木头了。后面的人担心人多了会被识破,看看距离较远,就没有跟上来了。夏良、贾奎等人扛了木头,跟着前面十几个人走。走了一截,夏良往自己的向导望了一眼,意思是询问此行的道路是不是通往巴西的。向导点了点头,肯定了夏良的猜测。

    夏良等人的穿着依然是原来阆州军的打扮。蔡琰还没有能力制作自己的军服。阆州军的打扮跟益州兵大致相同,小小的差异就没人会注意到了。

    不久,夏良等人就进了益州军的军营。但见广袤的平地上,横七竖八躺了无数的士兵。有帐篷,但大部分帐篷在三官山被烧掉了。因而绝大部分益州士兵只能露宿。

    假如此时就拔刀砍杀,必然能够杀死好多人。因此,夏良看了贾奎一眼。而贾奎却摇了摇头,认为此时并不是最好的时机。于是,一行人就继续往前走,最后进入益州军的辎重营。

    ……

    辎重营这边,四处火把通明,照得如同白昼。所有的辎重兵都在忙碌。另有千余名益州普通步军打下手。那些打下手的普通士兵主要做的就两类事情,一是帮忙扶住东西,二是帮忙拿东西。营地里到处都是走来走去的士兵。

    夏良、贾奎一看,这倒方便。他们将木头放下之后,立即四处查看。走了一圈,贾奎就得了个主意。在一个角落,悄悄地将主意跟夏良说了。夏良想了想,没发现什么漏洞,就同意了。

    做出决定之后,贾奎突然就冲到辎重营的前营,喝道:“是哪个混账东西指定的火油位置,给我站出来?”这么一来,很多辎重兵就停下手的活计,向贾奎望了过来。贾奎壮着胆子,又连续喝问了几次。有个辎重兵答道:“是我们张千校指定的。”

    贾奎问道:“张千校何在?”那个辎重兵回答:“进山伐木去了。”贾奎骂道:“简直就是找死!瞧瞧,前营这么多的火把,张千校居然把火油放在前营!这儿的人又多又乱,走来走去,万一不小心把火星子带到火油上,岂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来人哪——”

    夏良的那几十个士兵自然是认得贾奎的,当即跑了过来。贾奎命令道:“快,把火油转移到后营去。”

    前营存放的主要是不易燃烧的巨木兵器等物资,后营存放的则是容易燃烧的粮草。火油放在前营,是理所当然的。但如今这前营,因为忙着赶工,火把通明。又有一千多普通步兵帮忙,的确是人多手杂,容易出事。贾奎那么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此时,辎重营这边手持调兵令箭的张令又不在。在这种没有高级将领的情况下,嗓门大,气势足,就意味着级别高。因而贾奎的计策立即就奏效了。

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

    第188章 趁火打劫

    几十名士兵一齐动手。把一桶桶火油搬往后营。在这几十名士兵中,有两名并不是蔡军士兵。这二人只是见到别人行动,就盲目地跟来的。到了后营之后,旋即就被杀死。

    然后,夏良吩咐士兵们将火油倒在粮草之上。很倒了一阵,才忙得差不多了。剩下了最后一罐火油。

    辎重营,并不是单独的营盘。全军营盘的最外面,才有栅栏和巡逻、了望等警戒安排。辎重营,只是益州兵内部的一个单元。目前栅栏材料短缺,最外面的栅栏都未能完全围住军营,内部单元与单元之间,就没有栅栏了。因而辎重营与其他士兵人营地就仅仅是隔出了过人通马的道路。

    夏良、贾奎都知道,自己这一把火,将会烧去益州兵的全部粮草。这将比杀死好几千人都要管用。立的功够大的了,就不需要画蛇添足再去冒着风险立功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全撤离。

    所以,夏良让贾奎带着所有的士兵们先走一步,由自己来倾倒这最后一罐火油。贾奎说,这是自己的主意,应该由自己来倒最后一罐火油。夏良说,时间紧迫。就不要再争了。自己身为百人长,就应该留在后面。然后,夏良命令贾奎带领士兵优先撤离。

    夏良一个人等在辎重后营。如果被人发现,夏良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扔火把,点燃粮草。

    还好,并没有人到辎重后营来。过了很久,夏良感觉贾奎等士兵应该走出了益州军军营了,这才抱起了最后一罐火油,慢慢下。一边倒一边蛇行而走,这是一种类似于导火索的办法,可以延迟大火发作的时间。最后,火油倒完了,夏良点燃了火油,然后返身急走。

    夏良没走多远,辎重后营的大火就冲天而起。很多益州士兵都发现了。很多人扯开喉咙大喊,救火啊。

    于是,益州军士兵顿时大乱。一些士兵迅速往辎重后营靠拢,以扑打的方式救火。一些士兵迅速跑去翻找东西,然后往北跑,准备去打水救火。还有一些士兵去报告校官首领。夏良趁着这大乱的功夫,跑跑、走走、停停,不一会儿功夫,就溜出了益州军兵营。

    ……

    当时,夏良、贾奎等走在前面的几十个人去扛木头了。后面的人担心人多了会被识破,看看距离较远,就没有跟上来了。消息报到后面的千夫长那儿,千夫长得知自己这一路的人马混入了敌军。顿时大喜。

    千夫长叫士兵们原地待命,然后自己走到前面来观察敌情。看了一会儿,千夫长就明白了:敌军正在伐木。看上去,伐木及/炫/书/网/整理枝干的人都不多。扛木头的人要多些。略一转念,千夫长猜到了这些人的身份。扛木头的人是步兵,伐木及/炫/书/网/整理枝干的是辎重兵。

    按理说,夏良等人想要混入步兵这一方是比较困难的。步兵人多,应该有统带。相互之间,有可能认识。而事实上夏良等人却顺利地混了进去,益州兵根本就没有发现。千夫长再看了看,发现了奥秘。那些步兵虽然人数较多,却是东一群西一伙的。群伙之间,没有看到说话等往来行为。也就是说,那些益州兵士兵很可能是从不同的军组里临时抽调出来的。

    眼前益州兵的人数不多。事实上的总数是步兵一千多一点,辎重兵几十人。而那一千多一点的士兵却因为扛木头,被分成了一批又一批逶迤在十余里的山路之上。千夫长望见的步兵是准备扛木头还没有扛的士兵。大给有两百来人的样子。

    假如千夫长一声令下,以自己九百多人对付这两百来人,肯定是手到擒来。但是,黑夜之中,且在山林之间,很难做到全体歼灭。倘若跑掉一人。前面混入益州兵的夏良等人就有可能遭遇危险。于是,千夫长沉住了气,就这么一直等下去。

    ……

    夏良所在的这支千人队的千夫长没有动手,而另外三个千人队却在向导的带领下靠近了益州兵的兵营。

    靠近益州兵的兵营之后,另外三队也没有立即开始行动。士兵们听千夫长的命令。而三支队伍的千夫长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何时开始劫营,蔡琰并没有交待。

    蔡琰没有交待,意思是让千夫长们自己做主。只要眼前的益州军没有防备,就可以劫营。打了就跑。然后等到益州兵终止了追赶之后,又返回观察。蔡琰是准备以这种不断的骚扰,对惊破益州兵士兵的好梦。同时,让城内的一万守军知道,三官山阻击战之后,自己在城外的士兵都还活着。

    蔡琰计划中的这种东打一下,西打一下的行动,应该来说,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行动。但蔡琰的士兵们包括千夫长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干扰性的行动。在他们想来,劫营就是四路人马一起发动进攻。结果走到地方了才想起,一起进攻的暗号没有约定。于是,蔡琰安排的劫营行为暂时就没有发动。

    ……

    突然,益州兵军营内燃起了大火。火势惊人,火光冲天。燃烧的东西本来就是易燃的粮草,而且那些粮草之上还被夏良等人泼上了火油。由于那就是益州兵的口粮,所以益州兵无论职务高低,人人都着急万分。

    现代军队分为驻军和野战部队。实际上野战部队也是驻军,只不过驻扎的地方不同罢了。几乎所有的部队都驻扎不动,这是和平年代的特征。三国动乱年代,还没有驻军和野战部队的叫法,但实际上还是有所区分。

    这个时代的区分不在于名称。部队还是那支部队,执行某项任务的时候。它就是驻军;而执行另一项任务的时候,它就成了野战军。巴西城外的这些益州军,原来是驻扎在成都平原一带的。得到出发的命令之后,他们出发了。这时候,他们仍然是驻军。

    野战军又是什么部队呢?就是前锋部队。大军的最前面,派出前锋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侦察敌情、禁锢乡民;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给敌方一个下马威。前锋部队的任务,就是这些。完成这些任务,就要求前锋部队有充分的自主权。前锋部队可以不经请示,而临时进行自认为应该进行的某些行动。因此,他们就相当于野战军。

    如果以一个标志进行划分,那么,还不是任务。因为按照任务去划分谁是野战军的话,就太复杂了。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而且又容易识别的标志,那就是,士兵是否携带粮食。

    不带粮食的,就是驻军。哪怕这支部队正在前进之中,但只要是辎重车载着粮食,他们就相当于驻军。这是因为,驻军的行动,是统一的。驻军的权力。是掌握在最高统帅的手里的。驻军里面的中层将领没有自主的权利。

    巴西城外的益州兵就是这样。粮食是统一由辎重车运送的。目前的益州军就是一个整体,由张脩个人指挥。张鲁只是个挂名的监军。

    辎重后营粮草失火,这对于粮草集中存放的益州兵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在路上就被烧掉了不少。这要是火势控制不住的话,明日一早开始,四万多益州兵就要饿肚子了。以往说某某军队因为军粮不继而后退,那种后退,实际上还是有军粮的。只是军粮不能维持继续进攻了,这才后退的。通常,将领都会计算一下,将撤退路上所需要的军粮事先留出来。

    眼前的益州军自然也是留出了撤退的军粮的。但是。留出,并不等于另外找个地方存放。而是把撤退沿途所需要军粮的数量事先确定下来,多余的粮食,就决定了进攻的时间。三官山阻击战之后,益州军粮草被烧去不少,但是他们依然拥有不少的粮草。傍晚,到达巴西城下之后,张脩立即让辎重兵清点了粮草。清点的结果距离撤退所需军粮的下限还早,还能够吃上五天。于是,张脩把五天变成三天。按照三天强攻的打算,进行了安排,下达了相应的命令。

    如今这一场大火,打破张脩的计划。涉及到粮草的事情,不禁张脩心急,而且士兵也心急。本来,士兵们并没有什么主人翁责任感,对于辎重营偶尔来场大火也并不是特别上心。但此时不同。三官山阻击战几乎已经人人皆知。益州兵都知道军粮已经不多了。在已经不多了的前提下,再来一把火,那就涉及到每一个益州士兵的切身利益了。

    ……

    益州兵大乱,益州兵应该乱,益州兵不得不乱。见到益州兵如此的混乱不堪,夏良所在军组之外的其余三个千人队不约而同地杀进了益州兵军营。约定的进攻信号依然还是没有的。但益州兵自己乱了,就怨不得人了。常言说得好,趁人病,要人病。我本来不一定打得过你,正好你病了,此时不打你,更待何时。趁火不打劫,是要遭天遣的。

    喊声震天,而不是杀声震天。益州军将领们不停地吆喝,张三到左面去,李四到右面去。而士兵们自己也在喊,王五,把那个东西给我拿来。辎重后营的火焰高达二十来丈,像一座大山,热浪逼人。如此大火,又把稍微近一点的能够燃烧的东西给引燃了。就又加剧了大火。这可不是森林大火。如果是森林大火,就砍出一个隔火带。烧的就让它烧了,不让大火继续扩散就行了。但这里不是,这是就是粮草。必须将大火熄灭才行。

    士兵们很快就从嘉陵江边打来了水。一盆水泼上去,哗啦,没有反应。为什么呢?原来因为大火热气逼人,浇水的士兵站得太远,浇出的水离火场还有八丈远。

    冲进益州兵军营的三支千人队横冲直撞,来回冲杀。他们的跑动,混在本来就混乱的益州兵士兵里,被看作是救火的行动。一直等到杀到面前,这才知道,是蔡军摸来了。三千人各自从不同的地方杀入,平均每个士兵杀了三个人之后,才有益州兵士兵喊出了“敌袭”。

    但是,喊出了,不等于其他益州兵就听见了。继前面一万人之后,三千劫营士兵很快又杀了一万士兵。

    益州兵终于知道了敌袭。但是却并不是从劫营士兵这儿知道的。巴西城墙之上,本来就有定时的巡逻。自益州军兵营发生大火之后,城内的一万士兵就被集结了起来,随时待命。从城墙上往下看,火光之中,格外分明。有三支自己的队伍正在非常痛快地斩杀敌军,而敌军往往到死都还不知道反抗。

    巴西城内的将领们看得热血沸腾。略一商量,便打开了西门,士兵们杀了出来。

    夏良自己,在出了益州兵军营之后,迅速与自己那几十个人汇合了。几十个人,就随便找了个山坡坐地休息。后来,他们看到了另外三队兄弟的劫营。但他们却没有动手。他们前面扛木头,后面搬火油。再浇洒火油,迅速撤离,已经累了。

    后面夏良所在的千人队听到了巴西城方向传来的喊声。因为太远,听不清楚,便误以为是喊杀声。同样的误会,伐木的益州辎重兵和步兵也有。益州辎重兵和步兵当时的反应就是中止伐木,尽快赶回去。见到敌人逃跑,夏良所在的千人队立即衔尾急追。

    巴西城外的益州大军最先发现的敌情是来自城内的。

    城门大开,一队队士兵冲了出来。这些士兵以弓箭开道,边跑边射。先往前跑了一截,再往侧面跑开。后续城内士兵不断涌出,军阵迅速展开。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列阵而战。

    益州兵这外靠近城墙的士兵被弓箭逼退,而远处的益州兵又跑了过来。因而,当城内士兵列阵完毕的时候,尽管城外益州兵还没有得到将领的指令,也非常自然地站了一个相应的阵势。可惜,刚一站好,三千蔡军就从后面杀到,背后就是一刀。这可真是的,明明看见敌人在前面的,刀怎么从后面砍来了呢?这样的问题,得留着,呆会儿好问阎王。

第二卷 第189章 轻取涿县

    第189章 轻取涿县

    关羽统带的六千士兵。最初是从洛阳召回的。在平定训练多日,一直都属于一种后备机动的性质。而后,关羽回到平定。刘晔让关羽带一下,却并不是让关羽真正的带领,而是让关羽训练这些士兵。然后田润就回来了,把关羽及士兵带到了中山国。这样一带,后备机动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但士兵则变成了关羽带领了。因而田润让关羽带兵援助易县,指的就是这六千士兵。

    六千士兵既然属于一种后备机动的性质,他们的装备就是常规性质的装备。装备是一定齐的。蔡琰取弘农郡的时候,总体来说,损耗不大。这些士兵又在平定呆了很长时间,不齐的装备早就补齐了。无论是衣服、盔甲,还是武器、粮草,都是齐的。有一千辆大车随军而行,负责运送粮草辎重以及这六千名士兵。拉车的马匹也是合格的战马。全部卸车的话,可以临时凑出一千名骑在马上的步兵。

    事不宜迟,关羽得到田润命令之后就点兵出发了。如果动作慢了,等到幽州兵围困了易县,就不方便了。

    这一带,在大兴安岭的东面。属于平原的地形。虽然幽州并没有像冀州、并州那样建设良好的道路,但既然地形平整,土质又相对较硬,大车也是能够通行的。因此,关羽没有让士兵步行,而是全部上了大车。一千辆大车浩浩荡荡,就开到了易县。

    易县的黑山黄巾贼匪们从幽州兵退走之后,就一直没有开过城门。开城门,实际上是城乡往来、百姓生活的需要。乡下的百姓需要到城里换东西,城里的百姓也需要乡下的出产。这种需要是长期的和必然的。短期遏止一下,没有问题。

    黑山军不开城门,当然是为了防止幽州兵化妆成百姓混进城中。此时,黑山军自身不需要到乡下去抢劫东西。黑山军的粮草装备,田润是给足了的。

    眼下,黑山军按照田润的要求,打了幽州。占了易县,攻了一次涿县。杀敌两千多,损兵一万。再打,黑山张燕没胆子了。但不打还不行。自己不打幽州兵,幽州兵却是一定会来打易县的。易县本来就是幽州的属地嘛。

    张燕当然不知道田润的真实打算,田润也懒得跟他说那些。张燕向田润送信,说明了战况。主要的意思,还是希望田润能够同意自己退兵。退兵的话,张燕也没好意思明在信中明说。说了,实在没有脸面。

    ……

    城上的士兵望见了关羽的车队。从车队的表面现象看,不像是幽州士兵。但士兵却不敢作主开城,立即报告了张燕。张燕上到城楼上来。此时,城下最前面的马车已经停住,后面的马队仍然不断地开来。停住的马车占地已经有好几百辆。一眼望去,蔚为壮观。

    关羽没有走在前面。关羽猜到易县不可能立即打开城门。与其走前面干等,还不如走后面让城内的张燕干等。于是,关羽就走在最后。

    城上的张燕让士兵问话,喊了几声,城下的田军没有人上前搭话。果然只能干等。等了很久,城外一千辆马车都到齐了。队伍的末尾出来一骑,驰到城门近处。但见其人,跨下马乌云盖雪,掌中刀青云偃月。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来人正是关羽。

    由于等得太久,张燕就没有什么架子好拿了。因此张燕开声问道:“不知来者何人?”关羽道:“三州总督麾下关羽云长是也。”张燕问:“可有总督书信?”关羽取了信,信是早就绑在箭矢上的。关羽张弓搭箭,道:“城上之人,让出位置。”待城上张燕等人往两边让开,一箭射出,插于城楼之上。

    信,当然是用毛笔书写的。没几个字。就是说了关羽来援之事,再盖上一个大印。田润的毛笔字是写得不够好的。不过张燕的字更差。也没有资格评价。张燕就认那个大印。确认无疑了,张燕也没有再到城墙边上喊话,而是下了城楼,命令士兵打开了城门。张燕骑马迎向关羽。

    驰到关羽马前,张燕道:“我就是黑山张燕。恭迎关将军入城。”

    关羽道:“城,就不入了。我军拟于城东三里扎营。还望张将军准备六千套黑山将士的衣服,让我军换上。尔后,张将军就安坐易县,幽州由关某代你去攻。”

    这是关羽自己的想法,因而田润的信中并没有提及。张燕一听,虽然感觉关羽言辞居傲,但自己的便宜的确不小,因而也没有在意。当即满口答应。并许诺,一个时辰之后,衣服一定送到。

    然后关羽就带着士兵到城东三里左右的地方择地扎营去了。还没有树好栅栏,张燕就派了几百个人挑来了衣服。

    ……

    当夜无话。次日清晨,关羽拔营出动。刚刚拔完营,还没来得及出动,探马来报,幽州兵约五千人,已经接近易县十里。

    关羽听了,微微一笑,即令全军士兵,往西北方向前进。幽州兵是从东北方向过来的,关羽的士兵却往西北方向前进,明摆着就是避开了。再怎么说,关羽也是会打仗的。这么简单的避实击虚的道理,焉会不懂?

    关羽大队人马往西北前进,然后留下了五百刀校手。埋伏在树林里。不久,幽州兵就过来了。幽州兵可不是田军,没有那么好的物质条件。每一程道路都必须用脚走。这些幽州兵天不亮就出发,走到这里,已经七八十里,走了一个多时辰了。那队伍就不怎么整齐了。到处都是掉队的士兵。

    关羽的五百刀校手瞅了个空子,把落单的一百多人杀了。并且拖走了尸体。在一个隐蔽之处,把尸体上的衣服扒了下来。随后,五百刀校手带着那些衣服,与关羽的大队汇合。

    关羽派出一千士兵,与五百刀校手一起,乘上马车,直接开往涿县。将到涿县时,队伍停下。选了一百来人,换上了幽州兵的衣服。这一百多人就在前面跑。跑出半里多路,其余三百多人就追了上去。

    这么一追一逃,远远地,涿县城楼上的守军就看见了。立即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