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作者:aaron 完结-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居然如此受欢迎了。”杰德苦笑道。默多克三番五次地邀请,雷石东时不时地在媒体暗示,再加上环球现在热情的邀约,自己居然成了好莱坞各大电影巨头的力邀对象了。“斯皮尔伯格先生,我是一个不喜欢被约束的,所以我不会去任何一家公司。不过我依然希望能和环球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毕竟在电影圈里,总有一天会合作的。”
  斯皮尔伯格当然理解杰德的想法,事实上斯皮尔伯格将杰德看作自己一样的人,并不希望被好莱坞巨头圈养着。这也是为何斯皮尔伯格在后来为何会组建梦工厂一样,最后梦工厂还从派拉蒙旗下独立出来,正式成为好莱坞的新巨头。好莱坞是没有秘密的,斯皮尔伯格自然知道杰德已经在电视行业做成了一整套制作与发行机构,而电影方面自然也会紧随其后。
  斯皮尔伯格欣赏杰德的才华,也知道他的才华是自由的,如果被约束住了,那么对电影界和他自己来说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因此斯皮尔伯格也不再为环球游说,同时也没有起邀请杰德加盟自己未来公司的打算。他很清楚杰德的性格,有控制欲又有野心,这样的人只能成为公司的领袖。可是斯皮尔伯格势必不会容忍自己的公司有另外一个领袖,与其到时候不欢而散,还不如就不做这个打算呢。
  斯皮尔伯格忽然在想,未来自己的公司和杰德公司打擂台的时候,谁才会是票房和评论界的赢家呢?想到这,斯皮尔伯格忽然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了。
  从开始拍摄《辛德勒的名单》到拍摄完成,整个剧组只用了两个月的样子。期间,斯皮尔伯格还要关注《侏罗纪公园》后起制作的进程,而杰德则需要和环球开会讨论有关《侏罗纪公园》宣传工作。等电影拍摄完成之后,杰德便提前回到洛杉矶,开始筹划《侏罗纪公园》的上映工作。而斯皮尔伯格则选择了去度假,因为这段拍摄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可怕的记忆。
  “这些海报和宣传片都不是我要的风格!”杰德看了一下《侏罗纪公园》的宣传素材,立刻就全部否定掉。“你们觉得这样的海报能吸引到你们自己么?我需要足够的创意来支撑这次的宣传,因为这是部伟大的电影,所以它的宣传素材也必须是卓越的!”
  杰德将自己的宣传大纲拿了出来,“第一步,我们要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我们复活了恐龙,并且修建了一座活恐龙公园让大家参观。所以先生们、女士们,用你最大的想象力为这个不存在的恐龙公园做好各种宣传海报和宣传片吧!等大家的兴趣起来之后,我需要你们通过各种新闻渠道或其他传播渠道让人知道这个恐龙公园出事了,有人被恐龙吃掉了,或是恐龙从公园里逃了出来,正在袭击其他国家。无论是造假还是什么的,我要让大家都为这条新闻人心惶惶。等有人开始真的关切的时候,我的伙计们,这才是大家宣传电影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们我们做的恐龙有多么逼真!我们拍摄的故事有多么曲折!让整个世界都在斯皮尔伯格先生和侏罗纪公园的恐龙脚下颤抖吧!”
  其实杰德的这套宣传手法在后世并不稀罕,不过在这个时代却非常特立独行。不断制造话题让媒体关注,最后再在自己的控制下,将媒体的目光吸引到《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上来。这其实就是让关注者有一种惯性消费的心理,君不见“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为何能年年票房创纪录?就是因为一大堆老观众习惯性地来买票观看。而为什么TVB能独领香港收视第一许多年?还不是香港观众已经习惯收看TVB了。
  杰德的宣传方法就是要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对《侏罗纪公园》产生习惯,然后再真正上映的时候,产生消费冲动。    


☆、恐龙引发的热潮

  1993年5月11日,这原本是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是美国全国电视网上忽然插播了一个广告。在一片充满热带气息的丛林里,一只霸王龙正目中无人地走了过去。而与此同时,天空上盘旋俯冲下来一只翼龙。随着这只翼龙的视角,在不远处的大草坪上,蛇颈龙正在那悠闲地吃着青草……10秒的镜头结束之后,“侏罗纪公园——真正的恐龙公园”定格5秒。
  “上帝啊!他们真的复活了恐龙?”这个广告吓坏了纽约市的卞宁先生。此时正是卞宁先生一家晚餐的时间,但是这头恐龙从屏幕里走厾的时候,不仅卞宁先生觉得不可思议,连卞宁太太也张大了嘴巴,唯一兴奋的是卞宁先生的小儿子——查理斯。查理斯现在正在缠着自己的爸爸,说要去那个侏罗纪公园看真正的恐龙。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洛杉矶、迈阿密、芝加哥等美国各大城市,无数观众纷纷致函全国广播公司,要求他们就电视网上播出的“侏罗纪公园”宣传广告给予答复。不仅观众们有兴趣,连媒体也纷纷关切起NBC会怎么解释。但是NBC却只给了一张轻飘飘的声明,表示这仅仅只是一次普通的商业合作罢了,由于对方要求保密,所以NBC无法给予更多的说明。这个实际上什么都没解释的声明自然不会让媒体满意,可是人家说了,人家要遵守保密协议。于是就有人要求纽约市政府或纽约地方法院介入此事,但是躺着都中枪的纽约市政府表示这是一次正常合法的交易,市政府无权干涉;而纽约地方法院干脆拒绝回应这种无聊的事情。
  广告继续在全国电视网上播出,而且很快就渗透到美国电视网、哥伦比亚电视网和福克斯电视网等其他电视网上,几乎不到三天,全美人民都知道了“侏罗纪公园”,都知道那里有真正的恐龙。于是旅行社纷纷接到了电话,问何时能推出“侏罗纪公园”的旅行路线?同时古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成了最近各大电视台力邀的红人,大家都在讨论恐龙到底能不能复活?如果不能,那是为什么?如果能,那有该如何复活呢?总之电视、广播和报刊吵得不可开交。而环球影业宣传部则是开了一瓶香槟,为杰德谢尔曼庆祝。“先生们,女士们,我们第一步还没走玩呢!美国只是我们的第一站,马上我们就要到加拿大、墨西哥,甚至欧洲去播放我们的广告!还有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我们要让恐龙震撼整个地球。”
  因为杰德广告策略非常成功,所以环球方面给予的广告预算也不含糊。不到一周的时间,不管是加拿大的加拿大电视网还是墨西哥的超级电视网都播出了这则广告,随后便是英国的独立电视台、法国的电视二台,再到日本的富士电视台……全球都知道了侏罗纪公园里有真正的恐龙,而古生物学家则斥责这是不可能的,但是遗传学家却声称克隆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就在大家还为恐龙是不是真的在争吵的时候,另外一则消息则惊呆了大家,“《侏罗纪公园》发生意外,饲养人员被恐龙重伤致死”。媒体顿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因为这太惊悚了!
  自从发生过“电台谎报火星人入侵”事件之后,美国就严格要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必须区分新闻节目和其他节目。所以这种明显是造假的新闻是不能直接子啊美国媒体上播出的,除非是环球和杰德想去监狱里坐坐并被课以巨额罚款。但是任何一条规定都是有漏洞存在的,很快杰德期待的新闻就以某种猜测的形式被一家小报报道了出来,由于“侏罗纪公园”是当下热门话题,于是很多媒体也纷纷参与进来,转载报道这条消息。那家小报手上甚至还有几张模糊的照片,虽然清晰度让人诟病,可是大家还是能清晰地看到恐龙的确伤人了。于是大众的情绪立刻从好奇转为不安,再加上谣言说这群恐龙已经逃了出来,正在向美国各大城市狂奔而去。民众已经纷纷要求本州的州长动用国民警卫队猎杀恐龙,并且警局时不时地接到民众报案,说是自己被恐龙袭击了。就在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陷入到恐慌当中的时候,《侏罗纪公园》的正式宣传海报和片花开始登陆各大媒体,而且杰德还特意在海报和片花中明目张胆地写着“片中所有恐龙均非真实”。美国民众的恐慌情绪顿时戛然而止,但是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是环球假借这次的恐龙事件宣传自己的电影。有人想媒体展示了自己“被恐龙咬伤”的伤痕,并且表示要起诉环球,认为环球在故意诋毁自己。
  总之媒体的乱象让环球的《侏罗纪公园》彻底大火了一把,也让其他电影公司瞠目结舌,原来电影宣传还可以这样玩的啊?不过大家也知道这样的宣传手段可一不可再,再来一次的话不仅没有宣传交过,只怕民众的口水和媒体的嘲讽就足以毁掉这部电影了。
  随着正式宣传的开始,电视上播出的不是精彩的片花,就是爆料十足的采访。让不少影迷惊讶的是,这部作品其实严格以上来说是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的合拍片,只不过斯皮尔伯格负责真实场景的拍摄,而卢卡斯则负责虚拟场景的拍摄,这完全是《大白鲨》与《星球大战》的混合体啊!一想到这,电影迷的身体就忍不住颤抖。当然,由于卢卡斯和导演工会的矛盾还没解决,所以卢卡斯只在电影中为自己挂了一个“视觉特效监制”的名号。
  强大的宣传和两大导演的联手执导,《侏罗纪公园》还没有上映就成了北美观众最期待的暑期电影。因此,环球与REG、AMC等北美主流院线的谈判也非常顺利,尽管采用的是“浮动分账制”,但是各大主流院线都愿意将“九比一”的分账从三周延长到五周。并且院线保证《侏罗纪公园》的放映厅是最多最好的,而且各大影城的醒目位置也会安排《侏罗纪公园》的宣传。看着这些有利于己方的条款写进合约里并签字,环球的发行经理乐得合不拢嘴。
  当然,很快其他电影公司就知道是谁操持《侏罗纪公园》的宣传工作。迪士尼公司内部会议认为,未来迪士尼要突破老电影巨头的压制,就需要杰德谢尔曼这样的人才;默多克和雷石东这两个欣赏杰德的老头自然又是再度对公司内部发言,想尽任何办法拉拢他;或许唯一觉得有些不高兴的便是索尼娱乐旗下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谢尔曼家和三井财团一直不对盘,再加上那起“疑似谋杀”的车祸案已经让杰德与三井彻底决裂,因此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杰德的,所以反倒是他们最淡定。
  当《侏罗纪公园》在各大院线的拍片计划确定之后,头三天的电影门票就被预售一空。导致一些中小城市的影院干脆暂时将所有电影都下档,全部排上《侏罗纪公园》的档期。横竖一些新片都因为《侏罗纪公园》的来势汹汹而暂避风头,剩下的老片也没有必要再放下去了。这个时候还不趁着恐龙热潮捞上一笔的话,影院经理也算白混了。
  当第一批观众进入到影院之后,他们很快就被电影呈现出来的气势更惊呆了。原本他们以为那些恐龙都不过是用模型制作的仿真品,长镜头之下看上去还满真实的。可是在电影里,导演为了让观众领略真恐龙的风采,数个特写镜头之下,恐龙的皮肤是那么逼真,连触感都看上去很真实。这种技术从来就没有在电影史上出现过,不仅观众被惊到了,连评论家们也对这个新技术摸不着头脑。虽然他们领略过工业光魔为《终结者2》制作的特效,可是短短几年间,工业光魔的特效技术仿佛升级了好几代一般。一名评论员在他的笔记里写下,“我不知道我应该欢呼还是哭泣,当电脑技术如此逼真呈现恐龙的时候,我已经看到了一个可喜或可怕的未来。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们再也不需要真正的人去出演电影了。”
  由于这次宣传是面向全球的,因此环球发行部的同事也努力让这部电影能够在全球同步上映。尽管由于市场的原因导致电影不可能同时上映,但是绝大部分国家的观众还是能在同一天看到这部电影的。当年美国结束了第一场上映之后,记者们纷纷将话筒伸向了观众。
  “哇哦!我只能说这部电影太精彩了!”一个看上去有些书呆子气息的年轻人说道,“那恐龙实在是太逼真了,当他们向着我奔跑的时候,我的心脏都停止了。”
  而一对情侣则表示这是他们迄今看过最好看的电影,女孩说:“上帝啊!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造出恐龙的,尽管他们也说是假的,但我真的相信某个海岛上真的有恐龙!”
  很快,这部电影也在欧洲和日本上映,结果和北美市场一样,《侏罗纪公园》得到了观众的极大欢迎。不过和观众的热烈欢迎相比,评论界的声音就有些不太和谐,不少影评人对斯皮尔伯格与卢卡斯的联手合作居然只是这么一部爆米花电影而感到不可思议。不过暑期档本来就是爆米花电影的世界,谁又在乎呢?不管影评人多么不高兴,《侏罗纪公园》从第一周冲上周末票房榜第一之后,就接下去蝉联三周冠军。三周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美元,这个成绩让环球连忙召开庆功会答谢整个剧组,而其他电影公司惟有羡慕嫉妒恨地看着环球上下喜气洋洋的样子。


☆、30·处女作拍摄计划

  《侏罗纪公园》除了票房大热之外,连带着各类周边也在全球热销,由于有关恐龙的玩具和周边是环球、安倍林和工业光魔三家共享收益,因此连带着杰德也赚了一笔。不过就在《侏罗纪公园》上映第五周的时候,《好莱坞报道》忽然踢爆了一条消息,“好莱坞天才编剧自组制片公司,处女作拍摄计划或许即将实施”。
  好莱坞是从来没有秘密的地方,而且杰德组建银河电影制作公司的时候也并没有规避他人,所以被《好莱坞报道》盯上是应有之义。不过身为美国最资深的影剧八卦杂志之一的《好莱坞报道》当然不会只有那么一点料,在这期周刊里,他们特意为杰德做了个专题,将他的身家分为电影、电视和出版三大块。
  《好莱坞报道》指出,杰德在电视行业无疑是最成功的,名下控股的东风电视制作公司不仅拥有《老友记》和《威尔与格蕾丝》两部大热情景喜剧的完全版权,最近还和福克斯电视制作公司联合制作《X档案》和《纽约重案组》,决定重返剧情剧市场。而杰德独自的东风国际发行公司除了拥有东风制作名下电视剧的发行权之外,还拥有欧泊公司《奥普拉秀》的独家发行权,据悉最近已和大卫莱曼达成协议,即将成为大卫莱曼在CBS的脱口秀节目的《大卫莱曼深夜秀》的发行公司。因此《好莱坞报道》预估杰德最多在电视行业里发展两年即可成为全国第一流的制作和发行公司。
  紧接着《好莱坞报道》指出杰德在文化出版行业里的布局虽然有限,可是仅仅一家缪斯文化就拥有《生化危机》、《古墓丽影》和《光晕》三部热门小说的版权,并且还笼络了一批颇具潜力的作家,因此《好莱坞报道》认为缪斯文化还是大有可为的。
  最后《好莱坞报道》用极大的篇幅介绍了杰德在电影圈的作为,“杰德谢尔曼先生最初是以编剧的身份进入好莱坞,这是每个作家转型成电影人的必经途径。无疑,杰德谢尔曼先生是他们当中最会利用这个身份的人。他最早的两部作品,《末路狂花》和《不羁的天空》以颇具争议的题材登上了好莱坞的舞台,有人褒扬也有人贬斥,但这都无损他的名气。原本谢尔曼先生就是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人物,因此推出有争议的作品也是应有之义。但是很快他便又推出了三部爱情剧,看上去似乎温和了许多,但是骨子里那点叛逆却丝毫没有被磨灭。从《惊情四百年》里对信仰的质疑到《闻香识女人》里对教育的批判,我们有理由相信即将上映的《西雅图夜未眠》里一定有着某些让人‘不高兴’的内容存在。但是就在我们以为谢尔曼先生会在好莱坞金牌编剧的路上越走越好的时候,他忽然得到了斯皮尔伯格先生的赏识,成为他的助理。而最近上映的《侏罗纪公园》据说就有不少创意是来自他的提议,当然,尤其是他在宣传这部电影的手法堪称教科书。同时根据斯皮尔伯格先生身边的人介绍,年底上映的《辛德勒的名单》至少有一半的内容是由谢尔曼先生完成的,因此我们将在今年年底对谢尔曼先生的导演功底有所了解。当你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你一定会在猜测,什么时候谢尔曼先生才会拍摄自己的作品呢?我想这个时候应该即将到来了,因为谢尔曼先生已经在年初的时候组建了一家名为‘银河电影制作公司’的制片厂,并购了位于伯班克市的一家破产的制片公司,这一切势必是为了未来谢尔曼先生的导演处女作做准备。只是,这个处女作的题材会是什么?爱情?同性恋?女性主义?亦或者,直接来一部十八禁的粗口喜剧?”
  “《好莱坞报道》这个专题还真有意思!”杰德将周刊放到书桌上,然后将老贝尔叫了进来,“帮我问问看,到底《好莱坞报道》安排了多少人调查我的资产?”
  “这还需要调查么?”老贝尔耸耸肩道,“除了您在内华达州注册的缪斯文化没有太多资料之外,其余几家公司在国税局都可以查到详细资料,然后再稍微联想下就能得出这份报道。我的建议是,您不用太过担心,毕竟您的最主要资产都在离岸公司那,很难查到的。”
  “我也知道,主要是我担心他们会不会那排贴身的记者跟着我。”杰德主要是担心隐私。
  “我为主人安排的保镖都是一流的,除了一些无伤大雅的消息之外,任何有关主人的秘密都不会被记者知晓。”老贝尔仿佛受了侮辱一般地回答道,“就算是CIA或FBI安排探子到主人身边,我都有百分百的把握将他揪出来。所以,小小记者无须挂齿。”
  老贝尔这般霸气一开,弄得杰德倒不好说什么了。同时他也在想,谢尔曼家到底有多少秘密啊,连FBI和CIA都要防着。不过杰德也知道这不是谈论这个话题的好时机,便挥挥手让老贝尔下去了。老贝尔出了书房之后,脸上再度恢复了平静。尽管洛杉矶的谢尔曼家不像本家藏着那么多的秘密,可这种沿袭几百年家族哪里没有一点隐私呢?若不是老谢尔曼先生执意要来洛杉矶创业,现在的本家管理人必然是老谢尔曼先生无疑。所以,老贝尔的确掌握着一些不能让太多人知道的秘密。其实就在杰德不知道的时候,老贝尔也会严格过滤掉一些对杰德不利的人。比如那个打网球的周晓,若不是他背景干净,老贝尔就完全将他视为主人家豢养的宠物了。如果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接近谢尔曼,只怕他们刚开始行动,就会被老贝尔派去的人弄走了。自从老谢尔曼先生和夫人被“车祸”谋杀了之后,老贝尔的神经绷得越发紧张了。不过这些事情老贝尔并没有告诉杰德,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
  不过让《好莱坞报道》失望的是,《西雅图夜未眠》还真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爱情电影。这完全是一部关于缘分和选择的爱情喜剧,丝毫没有杰德过往作品中的批判性。一些影评人因此发出了“江郎才尽”的叹息,认为杰德这样一位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编剧居然向世俗的商业势力妥协了。看到这些影评人捶胸顿足的样子,杰德反倒是有些不可理解。当初他写《西雅图夜未眠》就是抱着写一部爱情轻喜剧的态度去写的,因此整部电影充满了各种“巧合”和“不巧”。用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杰德为这段爱情故事洒满各种狗血。看到影剧版面上对自己创作才华的讨论,杰德有些觉得这些影评人真的是吃饱了没事干。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机会中,杰德表示“《西雅图夜未眠》就是一部爱情喜剧,我没有想过要赋予它多少多少的深度和思想性。这是一部让你温暖和高兴的爱情喜剧,仅此而已。”
  尽管评论界对《西雅图夜未眠》评价不高,但是这种痴男怨女有缘无分的爱情喜剧让多少春心萌动的少女和深闺春怨的少妇鞠了一把泪?有了广大的女性市场做支撑,还怕男人们不来么?单身男们打算一边学习电影中男主角的把妹技巧,一边期待在电影院里来个邂逅;男朋友们则要带着女朋友一起膜拜这部爱情电影,顺带对妹纸们发誓这辈子一定只爱你一个;丈夫们少不得也要带着平日里忽视的老婆大人来感受下当年的浪漫氛围,否则只怕后院安宁不保。虽然这部电影首周周末票房仅仅只拿下第二位,但是从第二周开始,电影票房一路冲高。到电影下画的时候,北美票房收入就高达1。3亿美元,而整部电影的成本不过2100万元而已,尚不及国内票房收入的零头。在加上海外票房,《西雅图夜未眠》的最终票房收入达到了2。3亿美元,让环球影业高层都喜不自禁。他们很清楚,这样的电影即便下了画,但是由于口碑效应,因此在录像带租赁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西雅图夜未眠》宣传期结束后,杰德除了忙于剧本创作之外,更多的时候则是在为《辛德勒的名单》的后期剪辑而忙碌。斯皮尔伯格以心情不适为由表示他无法参与剪辑工作,因此只好由杰德来负责剪辑。似乎是为了补偿杰德的劳碌,斯皮尔伯格主动提议将这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