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醉卧美人膝-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二十九章

    听了水溶的话,宝玉打趣道:“钦差大臣啊,失敬失敬。”

    徒斐故作哀怨的说道:“你以为钦差好当的啊。一个弄不好,说不准还会栽进去。人们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也不是没道理的,偏偏我们这些强龙要去找地头蛇的麻烦,想想就让人郁闷。”

    宝玉想着日后看的那些剧集,笑道:“你们要不然也玩玩微服私访的游戏?明着你们的行踪在南,可实际上却在北。让底下人摸不透你们的位置,暗地里细细查看,这个主意怎么样?”

    徒斐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一定很好玩。水溶,要不然咱们这次试试?”

    水溶笑道:“好啊,不过安全上可得多费些心思,另外保密的事儿必须做好,可不能让那起子小人钻了空子。”

    说笑了一阵,又在水溶这里吃了午膳,宝玉方才坐上马车,返回荣国府。

    也不知徒斐是怎么运作的,第二天晚上,宝玉照例询问袭人府里发生了什么事儿时,袭人笑着说道:“其它的都是些家常小事儿,二爷不必理会。倒是太妃娘娘打发夏太监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

    琏二奶奶说想约姑娘们后天同去看戏。已经派人将那里的房子打扫了出来。老太太听得动了性子,也说一同过去。后来大太太和太太也说要去,到最后老太太一高兴,打发人到园里说:有要逛的,只管跟了老太太逛去。

    这个话一传开可不得了,每个院子里的丫头都动了心思,生怕主子懒怠去,她们也去不得。这会子不仅几位姑娘应了要去,就是珠大奶奶也说要去呢。”

    宝玉瞧着袭人眼巴巴的望着他,知道他身边的丫头也动了要去的心思,生怕他找借口推辞。

    想着这些丫鬟成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确实憋屈的难受,便笑道:“既然珠大嫂子都去,那我也去凑凑热闹。”

    袭人立刻激动不已,随便又回了几句话,便出门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院子里的其它姐妹。晴雯,麝月等人听了,又是一阵叽叽喳喳,都盘算着到时候带什么,怎么玩。

    宝玉躺到床上暗暗想着,老太太还真是喜欢热闹,不过是到庙里打蘸,也能弄这么大的场面。

    第三天一早,荣国府门前停了不下十辆马车。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儿,薛姨妈坐轿,姑娘们坐车,宝玉则骑马过去。

    走在路上瞧着一溜儿的车轿,前面主子们还好说,车多人少,没什么纷争。后面丫头,婆子们都挤在车上,顿时抱怨声阵阵。

    直到周瑞家的走来过去的说道:“姑娘们,这是街上,别让人看了笑话。”一连说了两遍,方才清净了些许。

    到了清虚观。只听钟鸣鼓响。张道士早已经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

    贾母下了轿,凤姐儿忙上前扶着进了里面。

    因来的人多,贾珍便吩咐林之孝将带过来的闲人都打发到别的院子,省的扰了主子的清净。

    张道士在边上陪笑道:“论理我不比别人,应该在里头伺候。只是今儿个府上的众位千金都出来了,不敢擅入,请爷的示下。”

    张道士乃是当日荣国府荣国公的替身,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所以贾珍也不敢轻慢。

    听张道士如此一说,便笑道:“咱们自己人,何必说出这番话来,还不快收回去?要是再多说,小心我把你这胡子扯下来。还不跟我进来?”

    张道士呵呵大笑,跟着贾珍进了房中。

    贾珍先到贾母跟前,笑禀道:“张爷爷进来请安了。”

    贾母忙道:“快搀他过来。”

    贾珍忙去搀了过来。张道士笑道:“无量寿佛!一向没到府里请安,老太太气色越发好了。”

    宝玉悄声对黛玉说道:“这老道士好会说话。”

    黛玉听着贾母和张道士说着客套话,也不由得抿嘴一笑,“他若是不会说话,这清虚观的香火哪会这般鼎盛?”

    宝玉点头称赞道:“还是妹妹看得明白。”

    正说着,贾母将宝玉叫了过去,让他向张道士问好。

    张道士打量了宝玉半晌,向贾母笑道:“哥儿的形容身段,言谈举动,和当日的国公爷简直是一模一样!”说着说着,竟流下泪来。

    贾母也用帕子擦着眼角,说道:“正是呢。我养的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宝玉摸摸鼻子,没想到这张道士三言两语的,又将荣国公搬出来了。

    闲聊了一阵子,贾母与众人便到各处游玩了一番。

    宝钗和黛玉,三春穿过一条小径,突然看到前面有位妇人正含笑看着他们。

    彼此虽然不认识,但是好歹当面遇到了,几人便裣衽为礼。

    这妇人身穿暗花云锦上裳,下面配着一条同色的云缎裙。头上的装饰极为简单,不过插了一支沉香木嵌珠翠碧玺簪,但是通身的气派却比其它人珠翠满头更加的出众。

    她看了看面前的几位姑娘,笑着说道:“今儿个到这清虚观上香,没料到这里的香火竟然如此旺盛。外面人多眼杂,我是走不了了,本想着来这里看看景色,却遇到了几位姑娘。真是不虚此行啊。”

    宝钗年纪最长,落落大方的说道:“夫人只需稍等片刻,外面的管家正在安排人手,最多半个时辰后,夫人便能离开了。”

    妇人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儿,只见她身穿一件淡黄色琵琶衿上裳,下面是一条白底绣红梅的长裙。体态丰盈,举止有度,比身边的其它姑娘都显得成熟稳重。

    她身后那个一身儿淡紫色绣兰草纹褙子的姑娘,也长得极为标致,只是身材纤瘦,弱不禁风。如果是自家的女儿,那自然千好万好。可若是挑选媳妇,她这身材可不占优势。

    “相见即是有缘,我这边刚让丫头沏了一壶好茶,几位姑娘若是不嫌弃,不若和我聊上一会儿,再走不迟。”

 第一百三十章

    宝钗想着来时路上,透过布帘看到的几处庄园,感慨道:“照夫人的话说,附近有别庄的人家可是有福气了。”

    妇人笑吟吟的说道:“那当然。这里虽然距离京城有几里路程,可是地价比城里只高不低,而且很多时候有钱都未必能买得到呢。”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妇人总是在和宝钗说话。只是这妇人手腕极高,黛玉她们几个丝毫没有察觉到被怠慢了,只是感觉妇人与宝钗更为投机罢了。

    又说笑了片刻,一个身穿素色衣裙的丫鬟走了进来,对着妇人行了一礼,说道:“夫人,马车已经备好了。”

    妇人笑道:“谢谢几位姑娘陪我聊天。今儿个有些仓促,他日有缘,咱们再好好的坐些时候。”

    宝钗等人站起身,目送着妇人远去。惜春眨眨眼睛,说道:“这位夫人虽然穿着打扮极为一般,但是我猜她绝对是有身份的人。”

    宝钗她们也都点头同意。

    黛玉笑道:“不过是偶然遇见,将来或许一辈子也见不着的陌生人,咱们不用太过在意了。”

    黛玉这么一说,迎春她们想想也是。虽然坐了一会儿工夫,但是彼此并未互通姓名。这位夫人只要不是贾府的世交,这辈子恐怕是没机会见她了。

    回到房里,得知贾母已经上了楼。黛玉她们也连忙上去。

    宝玉正坐在贾母旁边,看到黛玉她们,便招手让她们坐到这处桌上。

    宝玉对戏文不感兴趣,但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幸福人生,还是耐着性子陪贾母看了一天。

    等到下午回到府里,惜春说漏嘴,提到了一位奇怪的夫人时,宝玉方才松了口气。

    从清虚观打蘸回来没两天,王子腾一行人终于进了京城。

    王子腾到兵部上任,忙着同各位同僚亲朋叙旧,王子腾夫人许氏则到各处亲戚家转悠了一圈。

    有了王子腾这座大靠山,王夫人和薛姨妈似乎都有底气了许多。

    等到一切如常,王子腾夫人许氏突然将薛姨妈叫到了王府。

    薛姨妈瞧着嫂子满脸的喜色,忍不住问道:“嫂子,这么急着叫我过来,可是有什么喜事儿?”

    许氏笑道:“妹妹,可不是有件天大的喜事儿要告诉你嘛。”

    “嫂子,你就别卖关子了,我哪有什么喜事儿啊?”

    许氏笑吟吟的说道:“昨儿个同礼部尚书吴大人家的夫人闲聊,那位夫人对宝钗可是赞不绝口呢。听吴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替家里的三公子求娶宝钗呢。”

    薛姨妈满脸惊讶的神色:“嫂子你说礼部尚书?那可是朝堂的一品大员,他们家能看得上宝钗?”

    倒不是薛姨妈妄自菲薄,宝钗在她眼里自然是千好万好,可惜仅仅家里是皇商这一项,就让许多世家子弟望而却步。要不然她也不会这么看重宝玉。

    而且这位吴夫人是怎么认识宝钗的?

    许氏看出了薛姨妈的疑问,笑着解释道:“前几日吴夫人到清虚观进香,没想到在后面的园子里遇到了宝钗。

    她和宝钗聊了许久,觉得宝钗沉稳大度,正是她家三子的良配。当然吴夫人请我说和,意思是先问问妹妹你的意思,你要是同意,他们那边才好让媒人上门。”

    薛姨妈自然是千肯万肯,礼部尚书的公子可比宝玉的身份贵重多了。

    只是该问的还是得问清楚,“嫂子,吴大人家的三公子品性如何?”

    许氏说道:“这位三公子年纪不大,性子有些跳脱。吴夫人就是希望找个成熟稳重的儿媳,好约束一下他的性子。

    其它的倒是还好,琴棋书画也拿的出手。吴家是江南的大户,家资百万。三个儿子都是嫡出,将来即使分了家,两位哥哥也不会亏待了弟弟。再说,这位三公子聪慧过人,宝钗若是能劝导他向学,将来科举为官也不是问题。”

    薛姨妈越听越觉得此人乃是宝钗的良配。只是宝钗向来有主意,有些话还是要问过她才能应允。

    “嫂子,我回去问问宝钗,若是她同意了,我自然不会有意见。”

    “那你可要快些,吴夫人等着我回话呢。”

    薛姨妈又稍坐了片刻,便坐上马车回了梨香院。

    她有些心急的让丫鬟将宝钗叫回来,自己却在屋子中转来转去。既觉得这位吴家公子不错,又担心这样会惹怒了姐姐王夫人。心情不禁有些烦躁。

    宝钗正在蘅芜苑中绣花,听说薛姨妈有事儿找她,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向着梨香院走来。

    谁知一进门,却发现薛姨妈正来回踱着步子,满脸的犹豫神色。

    “妈妈这是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薛姨妈一看到薛宝钗,忙将她拉进里屋,将许氏的话一五一十的对宝钗说了。

    说完又道:“我的儿,你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再等下去就要成老姑娘了。你姨妈说会请娘娘做主,可是到了如今还是没有消息。我看这吴公子不错,你觉得呢?”

    宝钗听了薛姨妈的转述,方才明白在清虚观遇到的那位气质出众的中年妇人,竟然是礼部尚书吴大人的夫人。

    想着偶遇尚书夫人,闲谈几句,竟能得人家看重,不由得脸颊微红:“妈妈做主就是。”

    薛姨妈瞧着宝钗的神色,应该是愿意的。顿时松了口气,笑道:“那我一会儿就回了你舅母,说咱们家同意了。”

    宝钗秀美轻蹙,柔声道:“妈妈,若是如此,咱们就不能在荣国府住下去了。要不然像什么话呢?”

    薛姨妈想想也是,这事儿若是成了,人家来下聘礼,总不能下到荣国府吧。

    “好,等你哥哥回来,我就吩咐他将咱们京城的院子打扫出来,咱们择个日子搬过去。”

    宝钗点点头。

    她虽然没有见过这位吴公子,但是舅母同意说和,这位吴公子的人品相貌定然不差。

 第一百三十一章

    至于宝玉……

    宝钗凝视着自己修长白皙的手指,忍不住叹了口气。

    她对宝玉确实有几分心思,可是宝玉对她却一直是淡淡的。

    与其在这里蹉跎,倒不如另谋他路。

    晚上薛蟠回来时,薛姨妈便嘱咐他好好的将京城里的房子休整一番,她们过几日就要搬回去了。

    薛蟠一脸的不解:“妈妈,在这里住的好好的,怎么说搬就要搬了?”

    薛姨妈笑道:“以前咱们初进京城,没个依靠,只能住在这里,背靠荣国府,图个安生。如今你舅舅已经回京,咱们自然不能一直白住在这里。即使是亲戚,也不能一直这么打扰人家。”

    薛蟠想想也是,第二日便雇人休整房舍,打扫庭院。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也越发的热了起来。

    临行前夕,薛姨妈对王夫人解释道:“姐姐,蟠儿日渐大了,也该说门亲事,总不能一直在梨香院里呆着。

    如今京城的房子都收拾好了,我们择个日子就搬过去。姐姐若是想我,就到薛府逛逛。我想姐姐了,就来荣国府坐坐。这些年,姐姐对我们一家照顾有加,我一直都是感激在心的。”

    王夫人拍拍薛姨妈的手,叹道:“一家子姐妹,说这话可就外道了。我知道你的难处,以后千万记得常来常往。”

    王夫人并不知道许氏说亲的事情,她以为薛姨妈是在埋怨她未曾履行承诺。

    她想着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证说会让娘娘下旨,结果后面却没了音讯。薛姨妈心有怨气她也能理解。

    两姐妹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方才分开。只是心里面是否还如以前一般亲近,便只有天知道了。

    薛姨妈收拾好东西,便向贾母提出了辞行。贾母略微挽留了几句,看他们去意已决,倒也不再多言了。

    回到薛府没几日,便有媒人登门说项。又过了几天,吴大人家已经派人下聘了。

    薛宝钗订了亲,薛姨妈也长长松了口气。给嫂子许氏送了许多稀罕玩意儿,感谢嫂子为宝钗费心。

    宝钗订亲的消息传到荣国府,王夫人不由得叹息宝玉没有福气。这么端庄贤淑的孩子,就这么错过了。

    大观园中的几位姐妹,倒是对宝钗羡慕不已。

    礼部尚书家的公子,虽然不是长子,却也是嫡出。将来宝钗的日子肯定错不了。

    探春给贾环送鞋袜的时候,不由也提了一句,“宝姐姐年纪原是最大的,现如今她订了亲事,下一个或许就轮到二姐姐了。”话语中无限感慨。

    赵姨娘虽然一直对探春亲近王夫人颇有微词,可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她闻言不由得啐道:“我没念过书,不懂得那些虚礼,可太太总该懂吧。你们三个年纪都不小了,怎么着也该带着你们到各家应酬一番,教教你们管家理事的本事。可现在成日里让你们在园子里吟诗作画,这些东西当姑娘的时候,自然不错,可是对嫁人能有什么用处?”

    说完,又冲着贾环道:“你这小子要是争气些,好好读书,考取个功名,你姐姐的将来何至于这般艰难?”

    说完,落下泪来。

    探春没想到赵姨娘竟看得这般透彻,也不禁幽幽叹了口气。

    贾环又是安慰姐姐,又是安慰姨娘。想着姐姐的未来没有着落,心里面也不由得酸酸的。

    又过了十来天,静阳回京了。

    第二天便将贾环接到了别庄上,两人小别胜新婚,自然不胜缱绻。

    闲聊时,静阳提到了宝玉帮薛宝钗牵线的经过,说得贾环眼前一亮。

    原来宝钗的亲事,大部分都是宝玉二哥和两位王爷的手笔。

    等静阳说完,贾环不禁羡慕的说道:“二哥哥真厉害。我回去也请他想想办法,给我姐姐也找个好婆家。”

    静阳刚从外面回来,正和贾环腻歪的很,听他要找宝玉帮忙,忍不住揉乱了他满头的头发,“我这么大个人杵在这儿,你看不到吗?有了事儿,怎么不想着找我帮忙呢?”

    贾环打了个呵欠,没精打采的说道:“我姐姐是庶出,肯定没法子找太出众的夫婿。你认识的那些人非富则贵,哪里会是我姐姐的良配。”

    静阳听贾环这么一说,坐直了身子,好好的思索起来。

    贾环从来没让他办过什么事儿,这让他分外感觉失落。趁着这次机会,怎么也得好好表现一番。

    贾环不知道他无心的几句话,竟然给了静阳不小的压力,让他想方设法的要帮环儿的姐姐寻一门好亲事。

    探春那日送完东西,说了没几句话,便匆匆离开了。

    她不敢与贾环和赵姨娘太过亲近,终身大事掌握在王夫人手里,她不敢做出任何让王夫人不满的事情来。

    大观园中的日子依旧,宝钗虽然走了,可没多久老太太便将史湘云接了过来。

    以前湘云过来时,或是与宝钗同住,或是与黛玉同住。

    这回宝钗走了,她便独自居住在蘅芜苑中。

    诗社里少了宝钗,便是黛玉一枝独秀。有时候黛玉不禁会想起宝钗——为人处事,全面周到,让人如沐春风。

    有时候可能因为太周到了,反而少了一种亲近的感觉。

    黛玉自己本就是清高的性子,厌恶繁杂的世情。与宝钗的沉稳大度格格不入。倒是湘云心直口快,时常得罪了人却不自知。

    两人的个性都不是很讨人喜欢,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互相看不顺眼,但是后来却越相处越是默契十足了。

    湘云父母双亡,叔叔婶婶待她虽好,可到底不如亲生父母细心周全。

    黛玉母亲早丧,常年居住在荣国府里。小时候同姐妹们一同玩笑,还不觉得孤单。如今年纪渐长,前程莫测。她的心思又敏感细腻,想的多了,难免伤感。

    湘云这次过来,发现黛玉的笑容少了许多,忍不住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黛玉幽幽一叹,说道:“宝姐姐订亲了,听说是尚书府的三公子。想想如今年纪大了,今年轮到的是宝姐姐,明年后年,或许姐妹们都要出嫁了。咱们现在无忧无虑,将来还不知会怎样呢?”

 第一百三十二章

    湘云性子憨直,又爱笑爱闹。听了黛玉这番话,忍不住笑道:“林姐姐,你想的实在是太多了。将来的事儿,等到将来再去想吧。咱们呐,就当快乐时且快乐。

    以后到了婆家,又要立规矩,又要伺候公婆,养育子女,怕是不会再有这种闲工夫了。”

    黛玉只是想着将来姐妹们不再一处,无法一起吟诗作画,谈笑风生,故而有些伤感。倒是没有多想嫁到婆家后的生活。

    听湘云寥寥几语描述出的画面,黛玉顿时觉得不寒而栗。那就是她将来要过的生活吗?她这副娇弱的身子能承担的起这样的重担吗?

    湘云没注意到黛玉的心思,她喝了口柠檬茶,继续说道:“家里人口少些的也还罢了,若是像荣国府这样的大家族,怕是得从孙媳妇做起了。

    说起来,老祖宗刚嫁过来的时候,不就是孙媳妇吗?现在的凤姐姐也是孙媳妇儿。以前没仔细想过,现在想想,每日里老祖宗用膳时,二位太太和风姐姐都是站在旁边伺候的。

    大太太也便罢了,二太太可是连孙子都老大不小了,不还是得在婆婆跟前立规矩?我现在也没别的所求,只要将来夫家的人口简单些,规矩少些,我就满足了。”

    听着湘云大大咧咧的说起了夫家,黛玉忙掩住了她的口,“你这丫头,在我这里说说就罢了,可不要到外面多说。”

    湘云摆摆手,“林姐姐,我又不是傻子。除了在你这里多说几句,别人想听我说,还听不到呢。”

    湘云离开后,黛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从来没有想过嫁人之后的日子。今天听了湘云的话,黛玉方才恍然,曾经她的那些伤春悲秋,也只有在家做姑娘时,方才有这样闲暇的心情。

    荣国府中,老太太从孙媳妇熬成了现在的老祖宗,其中的艰难,以前不觉得,现在想来着实不易。

    还有大舅母,二舅母。她们年纪也不轻了,可是还要在婆婆跟前立规矩。

    至于凤姐姐,管家理事,丝毫不能耽误。既要伺候好老太太,也不能让两位太太挑出理儿来。

    珠大嫂子,年纪轻轻的便守了寡。如今已经心如死灰,守着兰儿过活,更是不容易。

    仅仅是荣国府里,便没有一个媳妇儿能活得清闲自在。她又一向不喜繁杂事物,将来嫁到婆家,肯定会受欺负吧。

    黛玉一直想着莫测的未来,心里面惴惴难安,第二日便发起热来。

    湘云,三春都来探望她,她只是说有些着凉,没有大碍。至于心头的恐慌,却一句都不敢出口。

    宝玉过了晌午来到□□馆看望黛玉,只见她秀美轻蹙,满怀心事。

    宝玉让伺候的紫鹃和雪雁下去,坐到床榻边的椅子上,轻声问道:“林妹妹,你有什么心事儿吗?”

    黛玉摇摇头,没有出声。

    宝玉又道:“你若是有什么心事儿,就和我说一说。我或许能帮帮你。”

    黛玉望了宝玉一眼,欲言又止。

    宝玉从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