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我不是小强-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蔷说:“曾孙倒是有心为二爷爷(即贾政)分忧,就是才疏学浅,怕帮了倒忙。”
  
  贾母说:“年轻人,只要肯习学上进,犯些小错也不怕。”
  
  等贾蔷走后,贾母便将贾政喊来,说了想让贾蔷暂时代理宁国府事务的想法,贾政正是求之不得,连忙满口称是,又赞贾母会识人。
  
  贾政回去后和王夫人一说,王夫人虽然不情愿,却也是无可奈何了。
  
  贾蔷接替贾珍成为宁国府的代理当家爷们,叫两府里的上下一众人等议论纷纷。
  
  最后还是史太君一言九鼎,定了调子:“蔷哥儿虽然年轻,却是个有学问、有见识,又心地公正的的人,咱们家的这一拨子弟里最成才的就数他了。”
  
  王熙凤在一旁笑道:“这话原是老太太说偏了。蔷哥儿再好,也比不上您的心肝儿肉玉儿啊?”
  
  贾母难得地没有附和,反而是叹了口气说:“宝玉固然是我最喜欢的,可是,他这个脾气,真叫人担心啊。”
  
  王熙凤也不好再说什么,却和王夫人一样对贾蔷百般看不上眼,趁机就要下个绊子,为难为难他的。
  
  可是,贾蔷接手东府,主要还是随着贾政办事,贾政是个书生脾性,在世路往来上全无机心,倒还亏得贾蔷为他说话圆场、东跑西跑才把事情办得七七八八,竟比贾琏帮忙的时候还要机灵贴心。贾政是个死脑筋人,一旦认定了的就是九牛不回,他现在认可了贾蔷的能力品行,也是逢人就赞他能干会处事,为贾蔷拉了不少人气。加上贾蔷本来就不像贾蓉贾琏那样私心重,趁着给官中办事中饱私囊,遇上争执不下的事情,只要是用钱能够摆平的,贾蔷倒是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息事宁人。渐渐地贾蔷就打开了局面,说不好的人越来越少,说好的人越来越多,到后来,大家都认可了他宁国府掌门人的地位,倒把尤氏婆媳丢至一边不理。
  
  贾蔷想着自己倒是夺了贾琏不少风头,心里过意不去,又怕他那不省事的老婆给自己下话使绊子,于是借着探病送了贾琏一千两银票。
  
  贾琏得了银子,自然就对贾蔷另眼相看,这才是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凤姐等人的谗言再进不到他耳里。
  
  家里的事情都料理清楚了,现在就看上面如何判贾珍等人的这个案子。
  
  判决迟迟不下来,也就说明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这个案子,从轻判决,可讲责任全部推到贾芹身上,贾珍父子两人罚点钱,说不定就回来了,这是贾蔷不愿意看到的。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位置,和千辛万苦才打开的局面,岂不是一下子就断送了?若是从重判决,贾珍父子固然活罪难免,就怕宁国府的世职都被革去,阖府抄没,那自己连立足之地都没了,这也是贾蔷不愿意看到的。
  
  要让对贾珍父子的判决不轻不重,恰如他想要的那样,得要是在朝中多么呼风唤雨的人物才行。
  
  这样的人物,贾蔷也认识,只是,贾蔷不愿意再想起他,提起他,更不要说是去求他。
  




☆、第 64 章

  又过了一些日子,对贾珍等人的裁决就下来了。
  
  宁国府世职保留,由二房长子贾蔷接任,宁国府府邸、并府内下人、财物等均由贾蔷调度。宁国府所辖金陵老宅、各处田庄、房产、店铺等籍没入官以示惩戒。贾珍充发三千里,贾蓉着革去职衔,交江宁县严加管束。
  
  尽管老宅并许多田庄财产被籍没,但是得以保留世职和府邸,已经是不幸之中的大幸。这是贾蔷最希冀的结果,也是他根本不敢去奢望的完美裁决。
  
  贾母等人听闻此圣裁,虽然老泪纵横,哀叹后人无才败家,以致有今日之祸,倒是看着一脸凄惶的宁国府上下人等,告慰了一番,又当众对王夫人和凤姐儿说:“我们两府一气同枝,如今东府没了田庄,收不了租子,府中开销难以为继,咱们西府里决不能置身事外,还要帮衬扶持着,助他们度过难关才是。”
  
  王夫人和凤姐儿虽然心里不情愿,当着众人的面,只得规规矩矩应了下来。
  
  次日,贾蔷便去账房里领这个月的开销。
  
  也没几步路,贾蔷便带着管家走去了西府的账房。贾蔷在心里暗骂,贾母那天说得好,要助他们度过难关,真真落到实处,才一个月一千两银子的供应,只怕是塞牙缝都不够。把府里上上下下的月例银子一发,也只能剩下五六百两银子,也不知道够什么用。
  
  贾蔷可是清清楚楚地记得前两年贵妃省亲之时,光是采办那些个蜡烛烟花等杂物,西府就豪气地一掷万金,小戏子都是专程去姑苏等地采办,又是一丢就是两三万两银子,现在就算是今不如昔了,也决不至于只拿出这点子钱来打发了他去,不够的怎么办?未必他现在当着东府的家,就要叫他填不成?
  
  更气人的还在后面,贾蔷走到账房,申明缘由,却被告知说这一个月的所有月例银子都叫琏二奶奶一并关了去,叫贾蔷到琏二奶奶那里取去。
  
  泥煤的幺蛾子来了,就这塞牙缝都不够的一千两银子还要扣着不发,当真地不要东府里的人活了吗?
  
  贾蔷没办法,只好又去凤姐儿的小院。
  
  凤姐儿借口说接待什么舅太太家来的客人,叫他一等就是两个时辰,急得贾蔷心头鬼火冒。
  
  总算有个丫头引他进去了,贾蔷看见凤姐儿穿着一身烟紫色哆罗呢夹风毛儿的对襟褂子,下着大红撒金绣桃花百褶裙,鬓边也是珠围翠绕,极其华丽。
  
  贾蔷虽然心里没好气,依着礼节,也只好恭恭敬敬给她请了安。
  
  凤姐儿恍若未闻似地,只是用小火棍轻轻拨弄着手炉里的火炭,半日,才说:“是蔷哥儿啊?你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是什么风儿把你吹了来?”
  
  贾蔷说:“婶子说笑了,不过侄儿这一向刚刚接手府里的事物,忙得不可开交,倒是疏忽了没来给婶子请安。”
  
  凤姐儿冷笑着说:“这么说,你今儿个来只为给我请安?那你的心意我领了,刚刚才陪了舅太太那边的贵客,这会子精神短得很,就不留你吃饭了。”
  
  贾蔷没想到她这么直截了当,顿时也急了,说:“慢着!侄儿今天来,是来领东府里这一个月的供应的,账房那边说,是婶子一并关了去了,叫我来婶子这里领。”
  
  凤姐儿说:“我说呢!嘴里亲亲热热说什么给我请安,原来还是为了钱。所以说,这世上的事啊,千好百好,说到钱就不好了!”
  
  贾蔷气结,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说:“要说看重钱的,不就是婶子您自己吗?我究竟不知,不过是区区一千两银子,如何就入了婶子的眼,悄悄儿关了去不说,正主儿找来了,还要百般刁难!”
  
  凤姐儿啐道:“这一千两银子我倒是看不上眼,更看不上眼的是某些人也鸠占鹊巢,白白占了人家的家业!”
  
  贾蔷这才知道她打着给贾珍父子鸣不平的幌子,欺负自己无根无基,立意要刁难自己,便说:“婶子这时候应该想着幸亏我们府里还有侄儿还略有点人样儿,才叫圣上怜悯着我们祖上曾有的功劳,没有全部籍没官中,还留了这府邸世职给咱们,算是留了一点希望。其实侄儿原也是和二爷爷一般的潇洒性格,在家务事上却是极不耐烦的,现在也是看着府里破败到如此田地,才在众人推举之下出来做一点子事情,挑一点子担子。若是婶子实在看不上侄儿无能,侄儿现在就去和老太太说请辞了此事,让老太太马上指派其他的得力的人来主持东府的大局。只要能分到一口稀粥吃,侄儿一定是鼎力拥护。”
  
  他一付铁了心要请辞的架势倒叫王熙凤慌了神,连忙安抚他说:“嗐,我刚才不过是试一试你,看看你一个小人儿对将来要应付的大事情、大阵仗心里有数没有。刚刚我听你说得很好,倒像是个有成算的,也就放了心。这便叫人给你取银子来。”
  
  贾蔷首战告捷,领了银子回了东府。
  
  月例银子先不忙发,贾蔷琢磨着这头一个月,自己至少要填进去三四千两银子。现在的情况是:问西府里要,绝对没人理。自掏腰包来填,也只能支撑三五个月,长期下去谁受得了?何况,你填了进去,也没人念你的好,只说是你有钱,填进来也是应该的。
  
  开源节流,现在既然没有进钱的“源头”,只能节流了。说起来,原本东府里不过就是几个主子,却养着几百的奴仆,侍奉上层主子的丫鬟下仆也要分为三等,很多费用也是重重叠叠,说不清这鸡生蛋蛋生鸡的由来。不如索性趁着这会子也算是贾难吧,把许多不必要的人员开支裁减了去。
  
  次日一早,贾蔷便让管家将家里所有的下人聚集了来。
  
  下仆们大概也知道了如今府里难以支撑,怕是有所动作,都白着脸,且听新主子如何说。
  
  贾蔷缓缓扫视了一下众人,慢慢地开口说:“现今咱们府里的情形大家都知道了,也不用我多说什么!此次我们府上长房获罪,好在圣上念着先祖之恩,没有将阖府抄没,还给咱们留下了府邸,就算是皇恩浩荡,我们府里每一个人都要心怀圣恩,从此再不可胡作非为,辜负圣恩了。当然,我知道咱们府里大多数人都是安分守己的,那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众人一听都附和着说:“都是珍大爷和蓉哥儿两个领着大伙儿混闹。今后,再不敢了。”
  
  贾蔷说:“还有一件事,要先请大家原谅。大家原本知道我的,没经过什么大事情,也没见过什么世面,现在都是府中无人,才勉强担起这个担子来,还是着二不着两地,多亏了大家帮衬着,才没有走了大褶子,我心里是十分感念,这话是越发说不出口了。不过,再说不出口也只有说。咱们府里,再也不能够撑得起以前的大架子了。”
  
  众人鸦雀无声,几百双眼睛看向贾蔷。
  
  贾蔷顿了顿,似乎很艰难似地往下说:“如今府里的田庄店铺全叫官家收了去,咱们府里现在是一点收入也没有了,那日老祖宗说是要帮衬咱们东府,也不过是挤出了一千两银子的供应。咱们府里这一向的开销我先给大家透个底,没有个四五千两银子下不来!真的是没别的办法了,要么走一部分人,要么大家抱团儿饿死在一块儿!我如今当了家,就要遣散老家人,心里是万分不忍,若是有好办法又不裁减人员,又能保证咱们府里的人都能吃得上饭,就请提出来,我无有不从!”
  
  最后一番喧闹之后,贾蔷总算是将府里的大部分下仆丫鬟遣散,有些能力姿色的大丫鬟们在东府多年攒下银子愿意自己赎身的,就按着她们原来的契约收了来,恢复了自由身,那些年老力弱的,就连身价银子也不要直接遣散。最后不论是自己赎身的还是遣散的,每人都多发了一个月的月例银子,算是答谢她们多年来的操持辛劳。
  
  挥泪告别时,贾蔷说:“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就盼着大家找个好去处,把这日子过起来就好。若是日后我们宁国府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大家还愿意来这里当差的,我都是很欢迎的。”
  
  众人心服口服,拜别了贾蔷。
  
  贾蔷又对得以幸运地留下来得人说:“大家既然留下来,就要和我一起同舟共济,再也不要提以前有多尊贵了。主子们就是一人四个丫鬟,两个粗使婆子。丫鬟呢,也不是府里的副小姐,除了侍奉主子,府里所有的针线活计都要亲力亲为,再不要去外面花大价钱买了。另外,咱们府上的这一大片围墙要拆了,改成店铺,或收点租金,或自己做点生意,好有些钱财进项。另外,天香楼那边空阔得很,又没有人住,不如在那里开辟些农田,往后咱们自己吃的就有着落了,不需往外面买去。另外挨着田地再种些香花香草,晒干做成香料,也是个进益。其他的,我暂时想不起来,大家有了好主意可以提醒我。总之,我们现在就是自给自足,度过难关,往后,咱们府上兴旺起来了,诸位就都是元老了,到时候必定有大家的好处。”
  
  如此,贾蔷就开始了带领宁国府的一干能干奴仆,种田种花过小日子的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我错了。其实,一般情况来说,我都不会弃坑不填的,实在是这篇文没写好啊,好多人都表示不喜欢主角,结果弄得我自己都有些无力了,真的很想弃坑,不过这样真的很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我自己码的这十七万字啊,所以,我要坚持码完,希望大家多给我一些鼓励。




☆、第 65 章

  西府那边,见东府里只靠那一千两银子的供应居然没有饿死,还人人都脱了惫懒的神情,一个个都是忙忙碌碌、奋发图强的模样,都大为惊诧,打听清楚后都啧啧赞叹这蔷哥儿看着不言不语地,倒真是个有能干本事的。
  
  这一日晚上,贾蔷正在房内看书,却被母亲喊了出来,说是有访客,一看,却是金恒绍。
  
  贾蔷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与他争执,便顺口扯了个理由,带着金恒绍在宁国府后花园的一处不太有人去的地方说话。
  
  金恒绍看着贾蔷:“你还在怪我?”
  
  贾蔷低头不说话。
  
  金恒绍说:“那天的事情是我不对,我是真心悔过……”
  
  贾蔷打断他说:“你还有没有别的事?若是没有,我就回去了。”
  
  金恒绍盯着他的脸,贾蔷只是面无表情地扭过头去。
  
  金恒绍叹气说:“你也在太学读了两年了,隔一个月部里可能就要安排你们做官了。我不想要你去外放,就在京里先从六品主事做起好不好?”
  
  贾蔷知道上次圣裁的事情金恒绍肯定是出了力的,尽管他只字不提。现在见他又要帮助自己,心里不愿意承他的情,便说:“不必了,该外放就外放,正好出去看看外面的风土人情。”
  
  金恒绍无计可施,只得叹着气离开。
  
  过了一个月,贾蔷的任命下来了,果然是六品京官,当了个小小的国子监司业,虽然是个没啥油水的闲差,倒是蛮符合他的个性,正好也可以多料理家事。
  
  西府里贾老太君倒是高兴得很,直夸他出息了,又说:“蔷哥儿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如今当了官儿,怎么能还不成家呢?家里也须得有个贤惠的媳妇儿帮着料理家事,侍奉他母亲才好。”
  
  贾蔷当时也没在意,没想到贾母却不只是嘴上说说的,第二天就让人请了他母亲过来,商议给贾蔷娶亲的事情。
  
  凤姐儿在一旁笑道:“要依我说啊,蔷哥儿的媳妇何须外面去找?咱家的亲戚里面不是有好几家人都有适龄的女孩儿吗?”
  
  贾母悟了过来,指着凤姐儿笑道:“倒是你个鬼机灵提醒了我,那日我看见珠儿媳妇带来的女孩儿就很不错。”
  
  李纨嫁入贾府不久就守寡,偏生她的嫂嫂也是一样的苦命,丈夫死去后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女儿,日子过得甚是艰难,李纨怜惜寡嫂,经常接了寡嫂及其两个女儿来府中小住。
  
  李纨的寡婶的两个女儿都十分乖巧懂事,贾母的意思是就将年纪相当的李玟嫁与贾蔷。
  
  却遭到王夫人的反对。
  
  王夫人见那日圣旨都下了,估摸着这宁国府已经板上钉钉成为了贾蔷的囊中之物,不甘心是不甘心,也没辙。这会子听见他们给贾蔷议亲,倒是脑中灵光一闪。
  
  嫁迎春过去不是挺好吗?日后,迎春当了宁国府主母,再把贾赦夫妇接了过去,不就等于是自动让出了荣国府吗?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别先忙着为别人张罗,倒是为自家的女孩儿多想想。咱家的二姑娘年纪比李家的姑娘年纪还大呢,老太太倒把别人排在前头。”
  
  贾母略有些吃惊地说:“你的意思是将二丫头嫁给蔷哥儿?”
  
  王夫人只是含笑看着凤姐儿,希望她给自己帮腔。
  
  凤姐儿却是一声也不言语。
  
  贾母便命邢夫人过来一起商议。
  
  邢夫人想着贾蔷如今算是家中新贵了,将来宁国府的世职绝对就是他了,再加上人长得确实是好个模样,不比宝玉差,又有功名在身,现在虽然只是了六品小官,但是后生可畏,谁知道以后的事呢?如此想来,心里自是愿意。
  
  可惜,贾政的一句话就打破了她们的如意算盘:“同宗之间怎可联姻?”
  
  王夫人不服气地说:“要说,也隔了好几层了,表兄妹都可以结亲,他们怎么就不行?”
  
  贾政生气地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说了不行就是不行,别瞎掺合!”
  
  贾母那边遂定下李纨的外甥女李玟。
  
  贾蔷心里很烦恼,又很无奈,地位尊崇如贾宝玉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婚姻,何况是他?大家族的意志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反抗得了的?
  
  反正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有遇到过自己的真命,估计不会出现了吧,若是如此,不如娶个贤惠的女子相伴一生算了。贾蔷自暴自弃地想。
  
  这时他的脑海里掠过金恒绍的面容,本来心里是极排斥想起他来的,这时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惆怅至极的感受。
  
  纵情投入的恋爱只有年少时刻才会那么不顾及后果地飞蛾扑火,j金恒绍如今当了大官,自然也会有人为他拉纤保媒,以后还愁没有娇妻美妾相伴左右?那他对自己的一番情,尽管有着难言的苦涩,也是一切随风消逝了吧。
  
  如此一想,贾蔷觉得之前对他的怨愤少了不少,毕竟,他对自己那样,也是出于求而不得的极端的爱。
  
  贾蔷下了马,将缰绳丢给一旁侍奉着的小幺儿,便往府内自家的住处走去。
  
  东府的原理家奶奶尤氏见丈夫及儿子俱获罪不得回家,府中众人都怨她理家无能,又管不住家里的老少爷儿们,如今落了势,众人都落井下石般纷纷含沙射影,出言嘲讽,叫她是羞愧交加,又心灰意冷,宁可搬到稍少有人迹踏足的含香苑吃斋礼佛,为贾珍父子赎罪。所以,尤氏执意要让出原本贾珍父子居住的府里最恢弘大气的正院,贾蔷本来不肯,依旧谦让长婶,奈何尤氏十分坚执,并不由分说,自己就收拾了东西搬去了含香苑。恭敬不如从命,贾蔷便与母亲一起搬去了正院。
  
  搬去正院的那日晚上,贾蔷信步走到贾珍曾经占据的卧房。如今,依旧是风过帘动,花团锦簇,而此时的自己不再是过去那个只能饮泣吞声,辗转于强权之下的弱柳,不禁心生万千感慨。
  
  以后的命运都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身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岂不是羞也羞死了?
  
  所以,他不要听从什么大家族的安排去娶个什么女子,害人害己。
  
  贾蔷心里暗暗地下了决心。
  




☆、第 66 章

  这日,贾蔷在衙门里散了值回家,却见到府门侧边停着一辆极为华丽的翠幄华盖车,鎏金饰顶,风吹过顶盖下垂挂的流苏及挂珠等物,叮当作响。贾蔷心中诧异,自从上次被查封以来,宁国府就绝少有人问津了,更别说贵人踏足了,今天这位是……
  
  一会儿,帘子一打,车内锦衣华服的人就露出真容来,笑吟吟地喊道:“贤弟!”
  
  贾蔷一见,心想:怎么是他?
  
  原来是水湛的二哥,安慧王水潇。
  
  看见他,贾蔷就想起那日也是因为这厮出现,叫金恒绍大吃醋而特吃醋,结果当晚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和金恒绍滚一块去了,后来又闹了那么一出,现在和金恒绍简直就是仇人一般,真正叫人想起就觉得人生惨淡。
  
  虽然事后贾蔷反思也是自己心思别扭,但是人常有的毛病就是推诿责任,何况贾蔷的性格本身有些傲气,他便觉得如果没有这厮出来搅这么一棍子,自己能如此倒霉吗?
  
  贾蔷心里虽然警惕,知道这家伙来肯定是有些什么名堂的,说不准就是那下三滥的事情,但是,对方是郡王,身份摆在那里,不可以不尊敬。再说,人家也没有明显表露出意思来就是要把他怎么地吧,而现在,贾蔷既然是宁国府的当家人,少不得外面的一应事务、人情往来都要料理,只有去主动结交权贵的,哪有把人往外撵的道理?
  
  少不得还是只有恭恭敬敬把这厮打发了去才是道理。
  
  贾蔷便迎了上去,笑容满面地给水潇行礼问好,水潇亦是含笑做出虚扶的手势,一时看起来融洽无比。
  
  贾蔷将水潇往里请,水潇亦不推辞,两人一路客套着进了宁国府的一处专门待客的大花厅,贾蔷便吩咐下人沏上最好的茶来。
  
  两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