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覆唐-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心中的忐忑便让张宏很难对这千古名曲生出感慨的意味,他坐在平王案下只能装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欣赏着那乐曲歌舞,也得亏平王再也不曾注视着他,他的身后也只有那位高力士,身旁再无他人,不然怕是能由他的兴致勃勃中瞧出几分虚假的意味。
张宏本以为今日拜见平王殿下便也就如此而过了,他先前在酒楼上所想好的一系列应对之策也都用不上了,似乎在今日平王李隆基真的不会再提起国事政事,只是要他欣赏这歌舞了。
可东宫一事何其重大?李隆基又如何能够如此淡然轻描?
“你今日来的确实突然。”在这歌舞一片中,平王突然开口,让张宏完全揣测不到他意图的同时也只能倾耳听着李隆基继续言道:“不过既然来了那本王倒有几句话想要告诉你。其一,这些时日里你不可有任何举动,专心在府上研读,来日春闱必须高中榜首。
其二,你高中之日,便就是本王入主东宫之时!”
说这些话的时候李隆基乃是看着歌妓表演而言的,他的神情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但这一句话分明是让张宏感觉到了极为凝重的意味,他也可以清晰体会到平王李隆基那无上的威严。
张宏当时就心悸了,他实在想不出处于劣势平王殿下究竟为何敢说出这样一句信心无上之话来!更重要的是,平王殿下又为何针对他说出这样一句话?要知道,张宏毕竟是公主府出身的人,而眼下李隆基最大的障碍显然就是公主府的那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东宫之争 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王
平公主对于张宏经有过那么一贬褒不定的评价说是这少年郎绝非任何人可易驾驭。对于这个评价。平王李隆基是相信的。虽然他并不知道为他的姑姑太平公主殿下明知这少年不好控制却依旧给了他那么许多的宠信。但这并不妨碍李隆基能由这一评价中看出些东西来。也是因此。这才使他在个时候可以完全没有顾忌的对张宏说出这样一句本不该说的话。其归根究底。这与信任忠诚都无关。
“你高中之日。便本王入主东宫之时。
”这一句话包含了多不可揣测的意义。张宏第一时间心悸的同时想的便也是平王李隆基为何会对他说出这样一句话来。他难道真的一点都不在意他与公主府的关系?这个心悸自然是在李隆基脸上看不出任何可以解释的痕迹。于是很顺理成章的。宏便又心悸的同时也深思着李隆基为何敢说出这样一句话来。难道真的不知眼下他是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不可能。李隆基也肯定清楚他在他那位姑姑前是绝无胜算的。就算他的父皇皇帝|下倾向于他。但太平公主的暗地里影响力已经是超过了他的父皇!那他李隆基又凭什么敢说出这么一句自信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话来?他真的只是一味的自大?
张宏心间念头急转。始终是微微垂着头并不敢直视平王李隆基。但便是如此。他依旧不能自抑的颤抖着手。没有人比他更要了解将来的那个李隆基了。也正是因为张宏知道将来的李隆基必然会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便也决定了他绝对不可能去相信这时的李基仅仅是自大。那如此一来。便就只剩下一个解释。事实上张宏这时思来想去所想地便也正是这个解释他想不出李基究竟还有什么可以与太平公主那个女人对衡的底牌!
现如今的京城局势|似混乱异常。可这混乱终归是有序可寻。除了平王。太平公主这两人各自的心腹明争暗斗外。其余握着权势的大多权贵都只是采取观望的姿态。谁也不会在这时轻易做出选择。由这些态势来看。便也成了张宏久思不决的原因所在。他看不出平王李隆基在太平公主面前究竟还有什么机会。他更瞧不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为李隆基最妥的底牌。
因为疑惑。所以惶恐。(电脑 阅读 w w w。1 6 k 。 c n)
张宏再次小心望着台上的平王殿下时竟然生出了不少摸不透深浅的感觉。他看着李隆基心想到底是来日地一代帝心思手段也果然是无迹可寻让人不能揣测。只是但愿这位一代雄君此次的信心并非是故弄玄虚吧。虽然这种可能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从头到尾。平王殿下便再也不曾说过任何与朝事局势有关的话来他听着厅内乐曲看着那些人起舞似乎真的投入了极地情绪。倒真的有些像那种沉迷声色的纨绔形象。而他中间偶尔与张宏谈论时。说地也都是有关韵律歌舞东西。这么三言两语中。即便张宏有着前世的记忆却依旧不能与平王殿下纵谈这唐的歌舞乐曲平王李隆基对这乐曲的见解确实有着不俗的造|。
这只是一场盛宴。非中途有过平王殿下地那么一话。怕更是让张宏可以肯定这一点。平王府正厅宾主的欢笑言谈。歌舞升平下的处处融洽。络绎不绝的酒菜之物都在彰显着此次宴会的单纯。似乎真地没有参合任何俗事质。
这等盛宴一直持续天色渐晚也不见有结束的迹象而一直都是心有旁骛地张宏好不容研熬到这等时刻后。也终于起身向着平王殿下拜辞。今日来这平王府虽说过程言论全部都远远超了张宏的预估。发生地这些也都让张宏颇觉古怪但总的来说。结果却反而比他来前所思虑更要美好。
平王殿下不让张宏在这些时日内有任何动作。原本就趁了张宏地心。他自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参合到这东宫之事上。
歌舞不绝。乐人依清唱着。张';';起身。在这殿内那些朝廷大员们都是奇怪的目色下。他微笑向着平王言道:“时日不早。小可须的早些回去了。今日殿下这一宴确实是让小可见识到了府上的歌妓果然出色。”
李隆基似乎并未奇怪张宏的突然辞别。他摆手制了厅内乐声舞者。炯炯而看着张宏:“也好早知你是个孝子本王便不再多留。只是你这些时日须要用心研读。春闱之时务必高中。”
微
声。张宏也不再多说什么。他道李隆基要他务必义。其实张宏作为皇帝陛下平衡局势的一中心点。李隆基也是清楚的。就太平公主掌握的权势与李隆基来言。当然是更能|受皇帝陛下安排的这个平衡中心。实力远不如太平公主的他确实需这么一个平衡点。
……
高力士送张宏步出正厅时。厅内的歌乐声已然复又响起似乎这一场盛宴远不到停止的时|对此张宏也更是百般滋味。他对那位雄才伟略的平王殿下在这一年后更是由衷敬了起来。
谢过高力士张宏上了在平王府内等了他一个下午的范慎。二人便就此步出平王府。夜色虽已朦。但范公子面上却依旧从容温和。就算是枯燥等了一个下午。范公子那好的涵养也依存在着。
向着府上走回。张';';开始思虑着今日早上所见过的太平公主殿下以及下午见过的平王殿下。于这两个大唐绝对强势的人物。张宏一直都很清楚他的命运绝对是这二人息息相关着的。而同时这两个人对他的影响也肯定超过了宫中那位皇帝陛下。所以他必须的竭力把握这二人大致的心思。对他的态度。
“大人。您可知在下今日在平王府内看见了何人?”快要走到王府胡同边缘张府时。一路都沉默不语的范慎突然开口。
张宏很自然的回身看了他一眼。在这夜色下他只是感觉到范公子的面色似乎极是玩味。但他的话依然是不曾被张宏视。他也只是随口问道:“谁?”
“礼部尚书崔…”范慎平静言着。似乎不曾察觉到他所看见的那个人出现在平王府究竟意味着什么。
堪称语出惊人。张宏也绝对不能再漫不经心。他快转过身去停下了脚步。惊诧而看着慎:“崔?!”
“的两个女儿……”公子微笑。早便知道大人肯定会在意他所看见的那个人。只不过这时他才将他的说完。
崔的两个女儿出现在平王府意味着什么?张宏有些尴尬。这个时代在有了前朝武皇那个伟大的女性后。妇人在时代下地位虽然不高。但也绝对没有后世那么多的禁锢。只是毕竟是未出阁的女子。出现在平王府内确实不是寻常之事。这其中也肯定有许多张宏不敢。也不须接着想下去的缘故。
都是京城那个***里的人物。范公子认识崔尚书府上未出阁的女儿也不奇怪。张宏看着范慎依旧平静微笑的神情。当然想的到他当时看见那两个女人时也必然惊讶至极的。
难怪一年后的崔会比去年高调了些。张宏想着去年那个一味阴沉的崔尚书。再想着今早公主府门前那个居然出言侮辱他的崔尚书。这才知道原来崔尚书转变的础是建立在他的左右逢源之上。一方便依托着太平公主的裙带滋润生存于京城。另一方面却在眼下这场东宫之变上暗地里好了平王李隆基。个崔。确实是有够愚蠢的。难道他不知道他这个时候的左右逢绝对是最为愚蠢的举动?
可崔不像这么一个愚蠢的人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做出了这么一个愚蠢的决定?
张宏站在那处想着。自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对崔的了解只是建立在高不危的仇恨上
然而。也是因为崔的这个举动是让张宏看出一些东西来。要说随在公主府那么多年。崔肯定极为楚太平公主无上的权势。可便是如此他也依然对太平公主没有十分的信心。依然选择用这么一个手段来讨好平王李隆基。为他留条后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崔会产生平王李隆基会胜的念头?难道仅仅是因为平李隆基在韦后一事上的雄才伟略让崔瞧出了些端|?
又或是崔要这两个女儿到平府上只是有着他不可告人的心思。是为太平公主做着那些见不的人的事情?
想不出的这个突发之事。再加上张宏方才一直想的先前摸不透深浅的那个平王殿下。不免更是让张宏头痛不已。他这个时候确实是苦涩了起来。那个雄才伟略以一个近乎奇迹的方式颠覆韦后的平王殿下;那个在府上花天酒地喜好歌乐的平王李隆基。再加上这时色心胆大的平王……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李隆基?
东宫之争 第二百二十五章 玉儿
东宫之争 第二百二十六章 春闱
世记忆中并没有关于李隆基兄弟几人争抢东宫一位之T实对眼下这局势一直是疑虑不定着的,在失去了能够预知诸般大事这一最大优势之后,张宏便只能依靠他自己对近期形势的认识,再加上根据他对其中一些人的了解,来判断推演。就好像眼下这场东宫一事,历史显然是已经发生了诡变,原来不存在的事情也变成了一个既成的事实,那他也只能凭他本身的能力来面对这一件事。
东宫之争演化至今日,已经成了平王李隆基与赵王李隆业搏弈的舞台,而在这一场对弈中,赵王掌握的可用资源无疑是远远超过了平王李隆基,再加上赵王这些资源本身便是来自他身后那个强大的太平公主,便使得这一场对奕怎么看都不是太公平。这等的不公平之下,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平王李隆基可谓都是毫无胜算。
论朝堂助力,当今朝廷有四位宰辅,除了陆象先乃是皇帝陛下一手提拔之外,其余诸如尚书右仆射岑羲,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窦怀贞,以及中书侍郎萧至忠这三人都是出自太平公主门下,即便李隆基获得了原本支持宁王李宪的那些官员,但这依旧不能与太平公主在朝堂上的根深蒂固相提并论;论手中握着的实权,虽说李隆基拥有了绝对的万骑营,可羽林军乃至京城一带的大营却都在太平公主手下的常元楷,李慈等人手中。这两个绝对重要的因素都在太平公主那方,那李隆基说是处于绝对的劣势其实根本不为过。
可便是这等局面之下,李隆基依旧能够说出春闱之后将是他入主东宫之时这样的话来!他的信心究竟在何处,这肯定是一个最大的隐秘。其实虽然李隆基这个信心看起来并不太现实,但张宏依旧不能否认他从心里也是愿意相信李隆基这一句话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李隆基在先前无论是韦后之变还是江南道那些事中表现出来的强悍能力,更是因为张宏毕竟有着前世的记忆,他不可避免也不能摆脱的必须得被那些记忆影响着,他知道李隆基将会成为一代帝王也同时会开创下颠峰盛世,所以尽管目前依局势看起来这历史已经彻底扭曲,但张宏依然不能跳得出这记忆中历史的影响。
不过,相信李隆基是一回事,张宏同时当然也得做两手准备,他也绝对不能容许这一场东宫之事会牵累的他万劫不复。就算不能在这一东宫之上获得足够的利益,那最起码也得有个自保的前提。
本着这样一个打算,张宏便须要进一步分析这东宫之事,而在分析之前,他也必须得对台面上搏弈的双方有个充分的了解。李隆基自是不用再说,赵王却是张宏了解不多的,因此他选择了直接问起高不危。
高不危因为仇恨而潜伏在公主府不少年月,也是因为他的那些仇恨让他必须得对公主府所有大人物熟悉起来,然后才能寻找适合他能依靠的,继而去对付那个公主府第一红人崔缇崔尚书。
在张宏遇上高不危之前,高不危始终是没有找到那个适合他依靠的人,这当然不能完全归罪于公主府的那些人有眼无珠忽视了高不危这个大才之人,原因其实也有高不危本身的问题,他的性子孤冷高傲,再加上仇恨让他整个显得阴森,自然不大有人愿意亲近他。即便有人发觉了他的才能,那也得看高不危是否能够看得上,所谓真正的大人物看不上他,他又瞧不上那些权势过低的人,便最终造就了他在公主府含才无路的几年岁月。
其实如此说来,选择依附张宏倒也实在是张宏的运道问题,那时前往观清殿的张宏恰巧遇到的是高不危最苦闷之时,他眼看崔缇步步高升愈站愈高,便只能越来越急切却始终没有办法。所以那个时候他感觉到这少年的将来之后,因为急切因为坚定的决定孤注一掷,这才让这位胸中有沟壑的高不危选择了张宏。
然而,遗憾的是高不危对这位稍显阴沉甚少站在众人眼下的赵王了解也极为有限,他只是知道当年皇帝陛下被武皇所废之后,李隆基一家便生活的极为提心吊胆,而那个时候因为李旦与太平公主毕竟是亲兄妹,所有这才将李隆基,李隆业等人寄养在太平公主府上,也是那个时候太平公主对李隆基这个侄儿兴起了浓郁的欣赏之心,她姑侄二人良好的关系也一直保持到韦后一事之前。
李隆基与李隆业生活在公主府的时日不短,这其中尤其以李隆业为甚,他甚至一直到李隆基有了自己的府邸时仍居住在公主府内,长期对太平公主殿下的耳提面命当然会让李隆业在一定程度上很愿意听从太平公主的话,他对太平公主的顺从甚至尤在他父亲皇帝陛下之上,也是如此,这才有今日的东宫之争。
当然。究竟太平公主殿下为何如此抬爱李隆业。又为何要利用韦后一事刻意让平王李隆基对她产生隔阂。从而阻止其入主东宫。这过程中肯定还着许多隐秘之事。包括太平公主殿下地心思打算。平王李隆基地意图。赵王李隆业地为人心性。便就不是高不危这等在公主府并无身份之人所能知道地了。
高不危说完这些便缄口不再言语。他只是看着大人时而皱眉时而恍然大悟般轻轻点头。神情显
复杂。他确实不知道大人为何要问起这一事。事实)E件事大人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深究。毕竟双方地实力摆在眼前。平王殿下……是没有胜算地。而大人也只须在两者间取一个中间位置便好。这应该也是皇帝陛下地心思。
“这不够……”从高不危地话中。张宏依旧想不出来平王李隆基究竟还有什么可依仗地。毕竟赵王殿下对太平公主是那般地顺从。而李隆基想要获胜入主东宫。唯一地机会便是实力上能够不逊色赵王殿下。可就现下而言。李隆基应该是不可能有机会地。
直到此刻。张宏在疑虑地依旧是平王李隆基那一句自信淡然地言语。
“说说看京城地局势。”张宏神色有些恍惚。即便是在问着高不危却依然是显得心不在焉。
高不危自然明白大人问的乃是有关东宫的局势,他整理了头绪,坐在那处看着始终站在他面前不曾入座的大人,沉声道:“去年,平王殿下与赵王殿下二人都是异常高调,基本上朝廷官员都曾被这二位王爷邀请过,或是在各自府上,或是在平康坊间,大有竭力一争的意思。这其中太平公主与赵王又有哪些安排倒不是在下所能知道的,而至于平王……表面上看来他能做的似乎不多。”
高不危说的这些并不难理解,张宏当然也知道既然这两位王爷都觊着东宫之位,那必须得争取朝廷上官员的众口支持,然后便是各自在京城的影响。而至于长久以来最必要的皇帝陛下的欣赏,在这时反而显得不太重要了起来,就好比如眼下皇帝陛下是属意他的三郎,可有着太平公主在后的赵王却也绝对不是皇帝陛下所能轻易放弃的。其实从特定程度来说,这场东宫之争,也算得上是皇帝陛下与他妹妹的一次交锋。
皇帝陛下,也是有顾忌有无奈的。
张宏依旧没有说话的意思,他双手撑在案面上,望着案上的书策,听着高不危继续言着:“不过在下以为,今年这两位王爷理应不会再有高调的动作,这倒并不是因为大人您回来了,说句大不敬的话……虽然大人您在皇帝陛下,太平公主等人心中有着一定的份量,但您在这东宫一事上,不可能有半分影响力。”
这番话确实是一针见血,张宏现如今的处境便正是如此的尴尬。
眼见大人根本不曾介意他这一句藐视的言语,高不危也不管究竟是大人不曾听到,抑或是大人本不介意,他顿了顿便接着道:“之所以说今年二位王爷不会再有任何高调的举动,其实在下以为倒完全是因为春……春闱之时必然正是这两位王爷的一争上下之时!”
春闱!
想起平王李隆基那一句春闱之时便是他入主东宫之时,张宏猛然抬头,满是凝重而盯着高不危时目中隐隐闪动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
不得不赞叹高不危此人的才能,平王对张宏说过那一场春闱的重要性,张宏这才知道,而高不危却能仅仅凭着那一年里对这两位王爷的认识便推断出这一点实在不简单。
春闱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春闱正是为国选材之时,而同时也是两位王爷深一步培植嫡系之时。大唐的科举首重举荐,而那个时候基本上两位王爷想要谁出仕晋身也都不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情,所以说但凡进士之人肯定都须要在这两位王爷中有个选择,如此一来,春闱确实是两位王爷一较高下之地。
可是,若是如此的话,李隆基又凭什么有把握笼络到那所有的士子?仅仅是因为他背后有着他的父皇皇帝陛下么?皇帝陛下当然可以决定哪个士子出仕上位,但太平公主难道在此便真的不会拥有话语权?
似乎想起了什么……也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张宏很快否定了他的猜测。也是同时,他终于发现原来对于平王李隆基那一句高深莫策的话,他确实是完全把握不到,无论如何他都只能等到春闱之后,才能得知平王殿下这最后一张王牌。
孤灯长燃,高不危满是奇怪而看着大人的惊疑不定,不再说话。
正在这时,议事厅门外响起一阵叩门声,敲的很轻也很短暂,高不危犹豫了下,刚要去开门看看究竟是谁会在这么晚过来,但却被张宏阻止。
“你且先去歇息罢。这些事暂时你不用多想,你只须要将你手上的事情做好便是。”张宏轻轻开口,也站好了身子将要走去门前:“即便我回来了,那些事也依旧由你负责。你应当知道,这些时日里我须得刻苦研读……为春闱做好准备。”
不给高不危说话的机会,张宏开门之际很快便是一副微笑从容的神情,他笑着,看着略显局促而捧着一盘参汤的玉儿:“你确定煮熟了么?”
如此晚来敲门,当然只能是前去为张宏烧些吃食的玉儿,这也确实是玉儿第一次来这议事厅,所以本就微显娇羞的她更是窘迫不已,她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向这厅内。
侧身引玉儿入内,高不危看了眼大人露出一个会心的意思,手头上有再多的事情,他这时似乎都只能选择回避歇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东宫之争 第二百二十七章 惬意
过春闱晋身仕途从而迈入大唐政治的舞台,这是皇帝T为张宏安排好的一条路。最开始的时候,对此张宏是抗拒的,有着自主灵魂的他确实不太习惯如此被人安排决定着人生,可到后来,随着他与太平公主,平王李隆基等人接触愈深之下,他也终于发现原来这已经是他唯一能走的路。在这阶级制度极为明显的时代下,现如今的他根本没有没有资格去决定他的命运。因此他只能接受,哪怕这样被迫的接受更是让他心中的怨气浓郁了许多。
皇帝陛下的安排,平王李隆基当然不会反对,而至于太平公主殿下,虽然她对张宏入朝一事似乎有着其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