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帝师-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高要不是有后来的悖逆之行,骂名千载,而是兢兢业业,凭他的才学,博一个青史垂名,流芳百世,成为宦官的楷模还不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周冲鼻子轻微抽动,赵高眼尖,问道:“周掌柜,你发现什么了?”
“哪来的血腥气?”周冲脱口问道:“不仅有血腥气,还有一股尸臭味,好浓烈的血腥气。”鲜血非常腥,人血的腥味比起猪牛之血腥味更加重,周冲给一阵强烈的人血腥气刺激得心头难受,开始干呕起来。
赵高皱了皱眉头,叮嘱道:“周掌柜,王上召见你,是有要事和你谈。要是王上没有问的事,你也不要管。周掌柜是明白人,知道一个理:不该管的不要管!”
不该管的不要管,绝对称得上人生处世哲学中的经典,周冲对此是深表赞同,点头道:“谢赵大人提醒,周冲明白。”
赵高赞许地道:“那就好。周掌柜,请吧,王上在等着你呢。”
周冲跟着他向前走,问道:“赵大人,这血腥气是哪来的?朝殿上有如此浓烈的血腥气,周冲愚钝,还真想不明白道理。”不是周冲不明智,而是他好奇,再明智的人好奇心起都会变得不明智,周冲正是这种情况。
赵高白了周冲一眼,脸色一沉,道:“我刚给你说的话,你就忘了?一点不长记性。”这话很严厉,带有数落成份。
象赵高这种人拿眼色给人看是家常便饭,周冲一点不以奇,不过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难以忍受,周冲正要反驳,看见朝殿台阶下堆了很高一撂尸体,有的尸体脖子上还在向外渗血,流得满地都是,血腥气正是从尸体上传来的。
这些尸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身着朝服,很明显是秦国的官员。
秦王性格冷酷,说要杀人肯定要杀人,但是一次性杀这么多的臣子,还把他们的尸体扔在朝殿上的事情没有听说过,周冲纳闷了,开始搜索记忆,突然一道灵光在脑海里闪现,记起一桩著名的历史事件,大叫一声:“必须得阻止,不然还要杀好多人。”
周冲大声道:“草民周冲,有要事上谏大秦王上!”
赵高完全没有想到周冲会来这一手,吃了一惊,瞪着周冲问道:“周掌柜,你这是做啥?快起来,你知道嘛,这可是杀身大祸。”急得不住搓手,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智计不少,如此无奈,可见此事真的是无法可想了。
周冲不为所动,冲赵高一抱拳,大声道:“草民周冲要进谏太后一事,请赵大人转奏大秦王上。”
赵高手举起了又放下,放下又举起,瞧他那模样,真恨不得给周冲一个结实的嘴巴,最终一跺脚,道:“人要过奈何桥,孟婆也没办法,周掌柜,你不要怪我赵高没有提醒你。”转身跑走,自去禀报秦王。
望着赵高的背影,周冲心里一阵后怕:“要是按照历史的发展,我只要如此一说,秦王就会改弦更辙,要是历史重来并不按照原先的轨迹发展,我岂不是把命搭上了?”
第五章 谏秦王(二)
没过多久,赵高快步跑了出来,到周冲面前一站,轻叹一声,脸一肃,指着那些尸体问道:“王上有谕:周冲,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进谏寡人,说太后事,你看见那些尸体了吗?二十七个大臣都给寡人杀了,朝臣们都闭嘴了,不再来唠叨,难道你就不怕死,你现在闭上你的嘴巴,给寡人滚!”
从口谕中可以听出来,秦王正在盛怒头上,火气大着呢。
按照赵高的想法,秦王如此严厉的口气,足以吓倒千夫,周冲这个草民应该是夹着尾巴滚蛋,然而周冲的表现让他大跌眼镜,要是他戴得有的话。
周冲好象没有听到赵高的话似的,大声道:“草民周冲听说天有二十八宿,降生于地,是为正人。现在已经死了二十七个,还差一个,草民之所以来,是为王上凑够二十八人之数。古来圣贤尚不免一死,周冲又何惜一死,请王上成全。”
这话是摆明了要和秦王对着干,赵高的脸色都白了,看了好一阵周冲,轻叹一声,道:“周掌柜,你保重。”转身跑走了。
听赵高那口气,好象周冲死定了,周冲在心里偷笑,道:“那位历史名人不就是这么说的吗?我背诵他的说词,不会没有效果吧?除非现在的秦王和历史上的秦王不一样。”
没过多久,赵高气喘嘘嘘地跑过来,他身后跟着两个牛高马大的虎贲卫士,不用想都知道是来捉拿周冲的。赵高立定,抹抹额头上的热汗,道:“周掌柜,请吧。”一打手势,两个虎贲卫士不由分说,象老鹰抓小鸡似的连推带搡地把周冲带走了。
周冲脸色不变,问道:“赵大人,王上可是要生煮周冲?”
赵高白了周冲一眼,道:“你知道了,还何必问。”
“狂夫故犯吾禁,炊镬汤于庭,当生煮之。彼安得全尸阙下,为二十七人满数乎?”周冲在心里默念秦王当年说的话,心想历史重来,居然如此的相近,看来成功的可能性极大,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来到朝殿下,只见一口大铜锅,里面盛满了清水,三个太监正在往锅下扔柴禾,周冲指着铜锅,道:“赵大人,这锅是用来煮我的吧?”
“这要问王上,奴才可不知道。”赵高狐狸尾巴问出来了,狡猾的潜质显露无疑。
周冲再往殿上一望,只见秦王正坐在王座上,浓眉倒竖,脸色苍白,呼呼直喘粗气,右手拔剑出鞘,站起身来,拄剑于地,喝道:“把狂夫押上来,给寡人活煮了。”对群臣道:“你们都去给寡人看好了,凡有再敢说太后事者,他就是榜样。二十八个人算得了什么?就是一百,一千,一万,寡人照杀不误!”
“我读历史读到这事时,说你气得口吐白沫,我还不信,心想你那样大的气魄,断无气到这种程度的道理,没想到你真的气成这样了。也是秦王你哦,身体棒,换一个人早就气成心脏病了。”周冲在心里颇有点好笑。
殿里的群臣,分文臣与武将站列左右两边,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恭敬之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低眉顺目,大气也不敢出,跟着秦王出了朝殿,来到台阶上。
周冲一瞧,李斯也在其中,李斯不停地冲周冲眨眼,右手食指不停地指着地上。周冲明白他的意思,是要周冲马上认错,夹着尾巴走人,还可以捡回一条命。
李斯这个人,周冲对他的感情很复杂,没有太多的好感,也没有厌恶之感,他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指点自己,周冲心里对他还是很感激。周冲微微摇头,李斯一脸的失望,眼皮下垂,看着地上。
李斯的表现无异于是在告诉周冲,你自求多福吧,我是救不了你。对于他这种功利心太重之人,能有这种表现,周冲一点也不意外,在心里好笑:“你以为我死定了,等一会儿,我就会龙出生天,成为秦王座上嘉宾。”
秦王大步来到铜锅前,手里的剑在火里搅动两下,道:“多加点,火不旺。”火已经够旺了,他仍嫌不足,可见他的气有多大了。太监又扔了好多柴禾进去,火焰上腾,笑得正欢,发出呵呵的声响。
“来啊,给寡人扔进去。”秦王怒气冲天地道:“如此狂夫,寡人要你不得好死。”
两个虎贲卫士推搡着周冲,周冲开始演戏了,蹬开了双腿,使出吃奶的力气挣扎起来,嘴里嗥叫道:“那是烫猪的,我是人,怎么能煮我呢?”
“你这种狂夫,连猪都不如。”秦王不假思索地骂起来。
两个虎贲卫士使劲推周冲,周冲沙哑着嗓子道:“我马上就要死了,你们可怜一下我,让我多活一会儿。”
说实在的,秦王因他母亲之事连杀二十七个大臣,谁心里不心疼,这两个虎贲卫士也不例外,听了周冲的话,怜惜心发作,手上的力量小了几分。
秦王何等眼光,眼中精光暴射,喝道:“你们没吃饭,寡人的薪俸难道给猪吃了,一点力气没有。”两个虎贲卫士捏捏周冲后背,意思是说我们尽力了,你不要怪我们,使劲推着周冲向铜锅走去。
来到铜锅前,虎贲卫士架起周冲,就要扔进热气腾腾的锅里,周冲心想戏也演得差不多了,该是到下说词的时候了,道:“草民听闻‘有生者不讳其死,有国者不讳其亡;讳亡者不可以得存,讳死者不可以得生’,死生存亡之计,明主之所究心也,王上欲听么?”
李斯忙出列,施礼道:“王上,臣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周冲这种狂夫在临死之前必是感悟王上的威德,还请王上暂缓片刻,让他毕其词,死而无憾。”
这可到了关键时刻,秦王要是同意的话,周冲就可以下说词,要是不同意的话,只要他一个手势,周冲就会卟嗵一声,给扔进锅里,煮个稀烂,周冲心里没来由地一阵紧张,却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看着秦王。
第五章 谏秦王(三)
“你这狂夫,死到临头,居然还敢饶舌。”秦王怒气不息,道:“不让你说话,你肯定会喊冤,也罢,寡人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死而无憾。”
周冲暗中松口气,心想机会来了,精神一振,侃侃而谈,道:“忠臣不进阿顺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自古皆然,王上何故明知而故犯?草民有忠言而王上不听,是王上负草民;王上有狂悖之行,而不自知,草民要是不说,是草民有负上,草民恐草民死后无人进谏王上,则天下之势危去,大秦之帝业危也!”
秦王悚然失色,久久没有说话,过了一阵还剑入鞘,脸色也好多了,问道:“先生之话从何说起?当今天下秦最强,大秦军队所至,无不所向披靡,山东六国谁敢撄我大秦锋芒?你不会是为了活命,故意危言耸听吧?你要是说出道理来,寡人让你活命,要是说不出道理,这汤还是滚烫的。”话虽如此说,语气已经缓和了许多,不再疾言厉色,倒象是辩驳。
都知道秦始皇这人胆识过人,没想到自己这一通话居然震住他了,周冲心里不免几分沾沾自喜,也有几分难以置信。后世都骂秦始皇独夫暴君,没想到他竟是如此喜欢听不同的言词。可以想象得到,在那种情况下,要是换一个人,肯定是跳脚大骂周冲,然手大手一挥,让人把周冲扔进锅里煮掉了事,哪会和周冲磨牙。
“秦王这人虽是决心一旦下定,难以更改之人,要是指出他的做法有损统一大业,他马上就会改弦易辙,果然是这样。”周冲在心里对秦王的所作所为很是赞赏,道:“草民斗胆,请问王上一个问题。”
秦王跨前一步,离周冲很近了,道:“先生请讲,寡人一定不让你失望。”
周冲坦然而笑,接着道:“王上圣明,诚如王上所言,当今天下秦最强,山东六国犹如郡县,然秦之所忌者苏秦遗策,合给而已。若山东六国合纵,请问王上,秦胜算有几成?”
秦王看了一阵周冲,很是赞许地道:“没想到,你居然还有如此胆识。山东六国虽弱,与大秦相抗,犹如郡县之与一国;若是合纵,则大秦为郡县。你的话,和这有什么关系?”
“王上是不是决心统一天下?”周冲问道。这个问题周冲早就知道答案,但是亲口问出,那种感觉仍然让人兴奋,这就好比热恋中的男女,明知对方心属于己,亲口得到承诺依然让人兴奋,道理是一样的。
要知道秦始皇完成的统一大业是中国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历史、人类历史就此进入新篇章,任何人得到秦王的亲口回答,都是自豪一辈子的事情。
“寡人是有这打算!”秦王想也没想就回答,道:“凡有利于统一大业,无论什么事,无论有多艰难,寡人都要做!凡不利于统一大业,无论什么事、无论什么人,寡人都会毫不客气!即使寡人的亲人,寡人也会国法无情!”
这无异于统一宣言,群臣一齐拜伏于地,齐声颂道:“王上圣明!大秦万年,万年,万万年!”
历史上的秦始皇也是这样,凡是有利于统一大业的事情,他就会去做,不利于统一大业的事,他不会做,也不允许别人做。要是有人想阻止他统一天下,他的做法非常简单,就三个字:杀无赦!
尽管周冲早就知道秦王有此雄心壮志,亲耳听来和从史书读到,那感觉真的是截然不同,也是激动难已,赞道:“王上圣明!必成大业!”
“起来吧!”秦王对群臣道,走到周冲身边,右手搭在周冲肩上,笑着道:“托先生吉言,寡人相信,只要寡人去做,天下一定归一!对了,先生,你的话还没有说完,你说说,寡人错在哪里?”
看得出,他这是真心请教,怒气已经平息了。
“按照史书记载,你怒气平息还要我下一番说词才对,没想到你的怒气竟是这么快就消了。”周冲在心里有点难以相信秦王的怒气平息得这么快,道:“天下之所以尊秦,不仅仅是秦国强大,秦国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忠臣烈士毕集于秦庭,而是因为王上一代英主,质性聪颖,志气超迈,王上虽在弱冠,然王上的英名早已传播天下,六国之君无不闻王上之名而丧胆。”
这话在这种情况下说,有拍马屁嫌疑,但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好多书、影视剧把秦王刻划成少不更事,其实大错而特错,他自小就聪明过人。十四五岁时,就连老谋深算的吕不韦都在他手下栽了跟头,不得不收敛。
秦王摇手,道:“别尽挑好听的说,寡人要听不对的,寡人诚心向你请教错误。”
“谁说秦王自大自负,不喜欢听忠言呢?”周冲有点难以置信秦王的表现,道:“王上当知,民心即天下,王上囚母于雍城,母子不得相见,此诚悖逆之行,会给人指责不孝。太后一事是王上的家事,草民本不该多言,可王上是要得天下的人,王上的家事也是国事,是天下事,草民还请王上三思。”
这话前面本来还有“车裂假父,有不仁之名;襄扑两弟,有不友之名”这两句难听的话,秦王的态度大变,周冲也就不说了。再说,这两句话实是有些牵强,特别是车裂嫪毐一语更是没有道理,他一万个该杀。
而当年那位历史名人就当着群臣之面说出了如此难听的话,秦王也接受了,由此可见秦王的气度确非常人所能及。可以想象得到,换一个人肯定是跳脚大骂了,不把那位历史名人给杀了才怪,哪会给他官做,还是上大夫呢。
秦王平定了嫪毐之乱后,把嫪毐车裂了,把两个私生子杀了。他的怒气依然没有平息,下旨把太后赵姬流放到旧都雍城去,不准她回咸阳。群臣对此很是不以为然,大夫陈忠进谏秦王,要他把太后接回来,他发火了,把陈忠给杀了。
陈忠死后,又有二十六个大臣进谏,力主秦王接回太后,秦王的怒火大着呢,一口气把二十六人全杀了,要人把他们的尸体扔在朝殿下面,以此来威吓群臣,要他们不要再谏。
“先生之言差也,寡人不如此,则国法何在?太后是寡人的生母,要不然的话……谁敢讥笑寡人?”秦王浓眉倒竖,道:“谁敢讥笑寡人,寡人就要他死。”这话说得怨气冲天。
赵姬行为不检点,秽乱后宫不说,还参与了谋杀秦王的政治阴谋,的确难以让人接受,这点就连一向指责秦王的儒家都很是不屑。
对秦王的怒气,周冲能理解,道:“齐王建和韩王安就在嘲笑王上不孝,叹息摇头。”
秦王右手一探,佩剑给拔出一半,怒目圆睁,咆哮道:“他们竟敢讥笑寡人,寡人决不饶过他们。”想到这两人现在正在咸阳,喝道:“来人啊,把这两个昏君给寡人抓来。”
第五章 谏秦王(四)
用现在的话来说齐王建和韩王安当时正在咸阳进行“国事访问”,这种说法当然是好听点,秦国强盛,他们这两个“友好”国家,是来朝贡的才对。
要是真的如秦王所言,把这两人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会演变成“国际”纠纷,群臣在心里把周冲骂了一个狗血淋头,齐刷刷跪了下来,道:“王上请息怒。”
周冲看见李斯对他是怒目相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装作没看见。
“你们,谁敢阻止寡人?”秦王紧握手中的剑,怒视群臣道:“你们是不是要寡人把你们都杀了?”
周冲的表现却是与众不同,连声叫好,道:“好好好,王上做得好!”
现在情势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应该阻止秦王胡来才对,没想到周冲竟然还在叫好,无异于火上浇油,群臣是气不打一处来,齐声喝斥道:“住口!”
周冲当作没听见,接着道:“大秦帝业自此败也!”
秦王霍地转身,瞪视周冲,喝道:“大秦最强,何以帝业败坏?”
周冲笑着问道:“王上可知楚人因楚怀王而怀恨大秦乎?”楚怀王上了张仪的当,给秦国囚禁不说,最后还身死异国,楚人引为奇耻大辱,无不恨秦。
“那又如何?”秦王冷笑道“楚国还不是向我大秦称臣?只要我大秦强大,还怕楚国吗?笑话!”
周冲神色不变,道:“楚国,弱国也,秦国,强国也,秦国自是不惧楚。若王上擒韩齐二国之君,怨秦者则韩齐楚,三国也。韩齐二国,自来与秦国友好,失此两友国,化友为敌,再加上燕、赵、魏三国怨秦者,则六国合纵成也,请问王上,秦为郡县,还是六国为郡县?”
在当时,对付秦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合纵。合纵之策是苏秦提出来的,他卖光家产西行入秦,游说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才杀了商鞅,对这种游说之士没好感,明知他有才也没有用他。苏秦很是不满意,就针对秦国提出合纵之策,以此来游说六国之君,最终合纵成功。
纵是指一竖的意思,从北方的燕国,到南方的楚国,刚好是一竖,因此这一策就形象地叫纵。合纵之策施行以来,秦国二十多年不敢向山东用兵,保得六国二十年太平,难得呀!
为了击破合纵之策,张仪提出连横之策。是指秦国与六国中任何一国结为友好国家,这个国家就是齐国,是以齐国一直和秦国关系不错。
到了秦昭王时,秦昭王采纳应侯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之策,和齐国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两国几十年没有打过仗,关系非常好。至于韩国嘛,那是因为处在秦国东进的第一站的战略要冲上,不得不向秦国低头,言听计从。
秦王要统一国家,最怕的就是六国合纵,他要是胡来,合纵立成,要想破纵,又要花费好多时间与精力,秦王右手指着周冲,指了又指,还剑入鞘,大笑,道:“周先生,你厉害,你厉害,在这里等着寡人。算了,让他们去说吧。你们,都起来。”
万未想到,怨气冲天的秦王居然给周冲轻轻一语就说得没有了怒火,群臣对周冲的看法马上就改变了,道:“谢王上!”站起身,以钦佩的眼光看着周冲,只是碍于秦王在场,要不然的话肯定是感激话满天飞了。
“舜事母,尽孝道,升龙为帝;舛杀龙逢,纣戮比干,天下叛之。草民自知必死,草民恐死后再也没有人向王上进忠言,怨谤日腾,忠谋结舌,中外离心,诸侯叛秦,秦之帝业垂成,却败于王上之手,岂不可惜?”周冲挣脱,三两下脱下衣服,光着上身,大步向青铜锅走去,道:“草民言尽于此,请王上活煮了草民。”
秦王忙一把抱住周冲,右手连挥,道:“撤下去,快点,撤快点,慢吞吞的,没吃饭!”
“他的表现和史书上记载的一模一样嘛。”周冲在心里好笑,继续演戏,道:“王上已悬榜拒谏,要是不杀草民,何以服天下?”
秦王右手冲一个文臣一挥,道:“王绾,快去取下来。王翦,你也去。”
“遵旨!”王绾和王翦两人应一声,小跑着出去了。瞧他们两人那模样,哪里是在跑,纯粹就是在飞。
“来人,给周先生更衣。”秦王一指赵高,道:“赵高,你来。”赵高虽是不愿,还是一副低眉顺目的样子,应一声跑了过来。
赵高这人,周冲见着他的面就要小心点,哪会要他穿衣,道:“阶下皆忠臣,二十七人皆受戮陈尸,草民安敢独自着衣?”
“赵高,快,带人去收拾一下。”秦王冲群臣道:“你们站着象木头人,动手啊。李斯,你去调一批上等棺木来,要最好的,这事你负责一下,一定要厚葬。还有,他们的亲人,要妥加安置,要给抚恤费。他们的俸禄按三十年计,一次性发给他们。”
周冲很是感慨地想:“历史重来,故事虽然一样演进,在细节上却大为不同,史书可没有提到秦王安置陈忠他们家属的事,难道史家故意不写?秦王的骂名太重,完全有可能!”
秦王解下身上的王袍,给周冲披在身上,怪责道:“周先生,你看你,这天也够冷的,还象个负气的孩子,把衣服脱了,也不怕冷着。”
王袍加身,周冲是做梦都想不到,忙推辞,道:“王上,周冲一介草民,不敢受王上如此厚恩,断不敢披王上之袍。”
秦王看着群臣,道:“你们都听着,周先生是寡人的先生,你们要尊敬他。”
群臣齐声领命,周冲发现李斯的眼里还有一丝艳慕之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