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锋-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供他们发泄。所以,众人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人。这些南下的官员人还没到,就已经感到了南京那边传过来的巨大压力。可是,没有人愿意就这样死去,尤其是远在南京的大明太子朱慈下达谕旨,不许南京官员与北京官员相互攻讦,并且声称他老子祟祯希望各级官员能够和睦相处之后,这些原本还觉得樂祯可能是想借舆论杀人的南下官员们又感受到了希望。接着,在有了希望之后,又有人有了重大的“发现”。那就是如今楚钟南占据北京,掌控朝廷,祟祯不念他们这些人地旧恶,反而一反常态的授予官职,并且表示了亲切地关怀,其实就是希望他们这些人能够感恩戴德的去辅佐身在南京的那位太子殿下。自古,不就是有“使功不如使过”的做法么?而樂祯这样做地原因,自然也是不问可知。因为皇帝自己身不由己,受楚钟南抰制,大明的希望全在南京太子殿下身上了。
    不得不承认,这些南下官员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而他们这些人所得出地结论也确实影响到了一些南方的官员和士子。但是,仅仅也只是“一些”!南京的那位大明太子朱慈性格懦弱,根本就不符合一位乱世之时所需要的皇帝景象。南京各部的大权,除礼部钱谦益无人可以撼动之外,其全各部,还有都察院、大理寺等重要部门,尽为马士英、阮大等人所掌握。这两人外连各镇军阀,内结宦官,把持朝政。尤其是眼见着祟祯似乎已经成了新的“汉献帝”,南京方面极有可能会成为新地国都,他们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在南方另立乾坤,与北京分庭抗礼,并列天下……如此诱惑,他们又哪里允许他人来分自己的权柄?可是,同样的,他们毕竟还是樂祯名下的臣子,太子朱慈也还在南京呆着,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跟那些持有樂祯圣旨的南下官员对着干,何况,那些南下官员之中也有许多是出身江南,本身就在江南有着不小的名望……所以,马士英等人左思右想,终于先行开始了一场舆论之战,发动江南地文人士子,不顾太子谕旨,四处攻讦南下官员,哪怕是那些并没有传闻投靠过李自成的,也纷纷被揪出了一系列地恶绩,名声迎风臭十里!对此,南下官员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这些南下官员自然也有一批自己的拥,知道地东西也不少,在他们的口中、笔下,南京本地官员们的一些私隐,还有悲劣行径都被掀了出来,而他们自己不能死节,并且投降李自成的行为都成了忍辱偷生,是为了保住有用之身,再为大明效力,比起南京官员自私自利的行径,在道德上简直是不可以道理计!双方互方揩发,互相攻击,南京官场再次陷入混乱。
    而就在南下官员与南京本地官员展开争斗的时候,北方,东北军在追击了李自成差不多两个月之后,渐渐的因为兵力不足而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转而由东北调来大批的学生和候补官员,递补到地方,建立自己的地方统治。并且,凭借着在东北早就组织好的工作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识字”运动。
    同时,政务院宣布重新举行科举,但又因为天下未定,时局动荡,尤其是闯贼入京所进行的大破坏,致使朝廷的各种资料大为紧缺,再加上地方初定,考试条件不佳,所以,政务院总理楚钟南下令,由东北军护送各地士子进京参加科考。科考期间,所有进京士子的生活费用将由政务院统一调度。得此讯息,那些因为战乱而生活不济,尤其是又深深的受慑于“全民识字”运动的压力,感到了汉语拼音的可怕的读书人纷纷按照“政务院令”的要求,主动向当地驻军请求护送,然后被成批成批的送往了北京城。而在这一过程中,东北军为了预防那些伪装士子的假货所进行的一系列小小的“辩字试验”,更是经由这些读书人传出了老远。不久,“一名普通的东北军士兵也要识字过千”的传闻再次哄传天下,使得那些原本还对全民识字运动心存不屑的顽固派大为惊恐。
    ……
    “不识字,没有知识,那么,你们就没有解读国家法律的能力……”
    “这位将军,啥叫解,解读?”
    东
    来了一股新风。随着东北军进驻各地,这股新鲜的传遍了政务院所能控制的所有区域。虽然李自成还是拥有几十万军队,并且在东北军暂时停止攻击之后,仍然在河北真定,井|、河南怀庆、陕西潼关等地驻扎了重兵。可是,已经失了锐气,并且每天都在为粮食,并且还有那些投降的官军再次反叛的事情焦头烂额的李自成等人哪里还有心情发动反攻?事实上,东北军能够停止进攻已经让李自成等人烧香拜佛,谢天谢地了。李自成也暂时安安稳稳地在西安当起了他的大顺皇帝,只希望能够有足够地时间重新囤聚实力,然后,再向东北军发动进攻。而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又有孔有德的部队挡着,南京方面又只顾着自己争来争去,自然也就给了楚钟南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那些穿着军装,佩戴着军衔的东北军政治部地工作人员也在自己部队的保护下,带着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展开了自己的工作。
    “解读。换个意思说呢。就是解说……说道说道地意思。”河北保定府某工作队队长余长夏看着那个提出问题地老汉。温和地答道。
    “将军。俺就不明白。不就是识个字么?咋又弄到啥法律了?这就是那王法地意思吧?”老汉又问道。
    “没错。法律。其实也就是咱们大家伙平时说地王法。不过。王法这名字虽然大家都懂。可它却把法律地意思都给限制。也就是定死了。让大家以为这个‘法’是皇帝自己定地。其实这都是错地。王法。也是咱们地法律。其实是连皇帝也能管地……”余长夏大声地面对那些聚集起来地不足两百人说道。
    “哎呀。我说将军。这话可是不能乱说……”那老汉明显被吓着了。挥着手就缩了回去。要不是看周围还有几名持刀佩剑地工作队员看着。恐怕掉头就能跑了。而他地情绪也很显然影响到了身边地那些村民。王法连皇帝也能管?这不是大逆不道么?虽然这年头造反地不少。可……村民们地情绪有些不稳当了。
    “大家别急。”余长夏呵呵地笑着。虚按了两下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又接着笑道:“可能是我刚才说地不太明白。可大家平时不都知道一句话么: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什么意思?不也就是说在法律面前。皇帝一家也跟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受管束地么?你们说是不是?”
    “话是这么说。可这天下哪有管皇上地法呀?又有谁敢管?”一名还算壮实地后生伸头叫道。
    “呵呵,就是这个理儿。这天下其实不是没有管皇帝的法,是因为没人敢管。可为什么呢?我们执政大人,啊,也就是现在管着政务院的总理大臣楚钟南楚大人说过,那是因为不识字的人太多了。”余长夏又继续笑道。
    “将军您讲笑话吧?这管皇帝跟识不识字又有啥关系?俺可是听说,那些朝里的大臣一个个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读过的书都能装满好几间屋子……他们识的那么多字都不敢管皇帝,俺们这些小老百姓就算识了字,又能咋的?”后生摇头笑道。东北军的军人对老百姓态度比较温和,工作队更是如此。所以村民并不是很怕他们。尤其是几个月来,缺衣少粮的都分到了一些,虽然不多,但也能够大家勉强糊口,听说再过几个月,秋收之后,缺种子的还能有种子发下来,虽说这只是借贷,可那啥政务院令上说了,这些种子没有息,而且种出的粮食明年还不收赋税……由此,大家跟工作队的人也就更加亲热了许多。不过,亲热归亲热,对余长夏这些军官,他们依然不敢随便改口,还是照样“将军、将军”的叫着。
    “没说让你咋的,而是让你们咋的!”余长夏伸出指头狠狠地点了一下,又问道:“大家都知道李自成吧?”
    “那谁不知道啊!”
    “李闯王嘛!”
    “那人先前还不赖的,可惜后来变了……”
    谈到李自成,众人一下子又都闹哄起来。中国的老百姓就爱热闹,最近这些年天下大乱,平时哪有什么机会全村老小凑到一块儿唠磕儿?尤其是还有了这么一个都感兴趣的话题,这话匣子一拉开,差点儿就没止住。最后,还是余长夏连连制止,才总算安静了下来。
    “李自成,按我们政务院总理楚大人的话说,那就是一个英雄豪杰样的人物。几个月前,百万大军席卷大半个天下,连北京都夺了去,祟祯皇帝都被赶到了我们东北……可你们知道,这么一个人,他先前是干什么的么?”众人安静下来之后,余长夏又问道。
    “俺听说那李自成是天上白虎星下凡!”一个小伙子露了露头,叫道。
    “白虎星?哈哈哈,”不仅余长夏,周围地一些工作队成员也都笑了起来,“什么白虎星?那都是唬人的!”
    “咋能唬人呢?人都这么说!”另一个人叫道。
    “不信?呵呵,那我问你们,这白虎星是天上地哪颗星?又是谁第一个发现的?”余长夏问道。
    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刚刚那个说话的老汉答道。
    “那咱们老祖宗又是怎么知道哪颗星是白虎星地?谁教给他的?”余长夏继续问道。
    “这……”老汉哑了,“那,那祖祖辈辈都这么说的。”
    “哈哈,祖祖辈辈都这么说,那祖祖辈辈之前呢?”余长夏穷追不舍。
    “俺,俺不知道!”老汉没话可说。
    “不知道!呵呵……”余长夏看着老汉赧着脸缩了回去,笑了笑,又扬声说道:“其实,咱们这些老百姓为啥总是受欺负,有苦有难的时候,总是咱们这些人头一号,就是因为这个‘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所以,别人才能来欺负咱们。”余长夏嘘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李自成是什么人?他不过就是一个驿卒。祖上也就是个吃庄稼饭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吃苦受累!可是,到了李自成这一辈,又是天灾,又是人祸,活不下去了!于是,李自成知道了,他知道了什么?你们知道吗?”
    “这俺们哪能知道?”有人叫道。
    “真不知道?”余长夏问道。
    “当然不知道!”众人齐声答道。
    “那我就告诉你们他知道了什么。他知道了,这个世界,拳头大的,说话才管数。只有敢拼命,才不会受人欺负,才能吃饱饭!”猛然间,余长夏狠狠地挥舞起了拳头:“说到底,就是四个字:弱肉强食!”
    “……”
    “你们大家伙不用看着我发呆。这是我们政务院总理楚大人亲口对我们说的,不是我自己瞎编的。”余长夏嘘了一口气,“可为什么我们楚大人会这么说呢?他老人家其实是告诉我们,人,要懂得反抗!要懂得怀!要懂得不相信!”
    “为啥?……简单!只有大家伙儿都知道握着拳头的时候,别人才会不敢随便欺负你们。那样,咱们也就不用整天受人摆布,受人欺负。也只有那样,‘王法’,也就是‘法律’才会被人遵守!因为,法律这东西,就是一个规矩。天下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的规矩。大家都敢拿起拳头,谁也不敢随便乱欺负人,那么,出了事儿怎么办?闹起来怎么办?自然只有找法律解决!因为那是按照绝大多数老百姓地意思共同制订的。违背了法律,就是违背了民意,就是违背了大多数的人,就要被大多数人的拳头打过来……李自成百万大军就能席卷半个天下,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握着拳头,谁敢得罪?当官地不行,皇帝不行,就是老天爷,也他娘的不行!!!”
    “别看着我。这不我说的,是我们楚大人亲口说过地。”
    “将,将军!这,这不敬老天,老天爷会降罪的呀!”余长夏一阵长吼,勉强把胸腔中地气儿给吼完,正微微有些气喘,那些刚刚被他一通雷霆霹雳般的话语震得茫然不知所措地村民们也终于慢慢地有人回过了神儿来。只是,面对连老天爷这跟佛祖并列,甚至比观世音菩萨这大家最常用的神仙都厉害的至高真神都不放在眼里的“余将军”,说话的村民也只得尽着小心。
    “老天爷?嘿嘿,你们怕他,我们不怕。”余长夏嘿嘿一笑,话音又接着一转:“我问你们。你们怕老天爷,为啥这些年总是天灾人祸,吃不饱不说,还得卖儿卖女,甚至有的地方还得吃人!我们不怕他,东北为啥这几年偏偏风调雨顺,老百姓的日子一年一个样儿?吃的饱穿的暖不说,兜里没个几十两的银子,都不好意思出门娶媳妇儿!你们说,这是为啥?”
    “这……”
    “告诉你们。原因就是一个:老天爷不管这个天,也不管这个地。咱们这些人,在人家的眼里,就跟些蚂蚁一样。蚂蚁呀!雨天蚂蚁搬家的时候,你们谁有空去看着?”余长夏的放里满是不屑,也同样满含激动:“人,得靠自己!老祖宗留下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以,楚大人有令,所有人都得识字!为啥,识了字,自己就能看书写字,就能通过老祖宗留下的书本儿,学习一样又一样的东西,学习法律,知道该怎么告状,知道自己有没有违法,不再怕被别人欺负!就像朝廷要增加赋税,可以!可是,那些地方官的就不敢再给你们再从中加上几层!因为你们懂了。朝廷只要一个告示,你们就知道朝廷要多少赋税,知道那些当官的有没有私自加派!他要是加派了,他就是违背朝廷的命令,是违了法,是犯了罪!他就没资格当官!为啥?大家都识了字,能当官的多了,不稀罕他什么举人进士状元!”
    “说到底,今天我给你们说了这么多,就是两句话:要识字懂事儿,要知道握紧拳头,要自己知道努力!只有那样,才能不受欺负,才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儿。大家回去都琢磨琢磨,明天咱们接着再说。……下课!”(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没用
     更新时间:2009…11…30 20:05:18 本章字数:5072
    夏对保定府那个小村的村民所说的话并不只是独事实上,这些话都是由东北军政治部统一制订,并且由楚钟南批准施行的。为了这些话,政治部的各级军官在东北六省深入了解,在入关之前,也曾派人进入京畿一带对老百姓的普遍情绪进行了调查,足足准备了一年多。
    而这些话之所以这么激烈,甚至还带有一些反对皇权的刺耳之言,主要是因为政治部考虑到大明王朝此时正处于一个大破灭,大改变的时期。自祟祯登基开始,大明朝廷历年积攒下来的矛盾终于开始暴发,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七年。忠心为国之个词已经让人无法考量,虽然这个世界上依然还有不少人,像扬州的史可法等忠臣义士,可是,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在为大明朝廷的前途感到担忧。他们对大明已经失望,期待着一个新的秩序的诞生。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大明朝廷的官员们几乎无一愿意跟随樂祯,不仅没有殉节的,反而还有大多数投向了李自成,就连饱受皇恩的皇亲国戚、首辅、尚书、大学士都是如此。虽然这也是因为这些大臣们的德行问题,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大明本身。事实上,如果李自成不是过度放纵部下,致使手下军纪败坏,在北京城进行了大肆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地打击了那些读书人的投效心理,说定,大顺真的就可以成功奠基了。
    不过可惜的是,李自成的草莽本性并没能让他抓住这个机遇。这位草莽英雄的悲哀并不是在于他失去了得到天下的机会,而是他差一点儿就能真正地拥有天下!而前有大明的败落,后有李自成的恶劣表现,所以,此时此刻,正是攻击皇权的最佳时机。皇权,楚钟南并不视之如洪水猛兽,而且他自己也已经对其有了一丝向往。可是,像大明皇帝,乃至原本历史上的清朝皇帝那样,他宁可不取。皇权,肯定要受到限制。这是在小北荒的实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并且打算对当时的后金发动进攻的时候楚钟南就已经开始谋算的事情。从平时地言谈身教就不住地向身边的人灌输这种理念,如今,十几年已经过去,虽然他本人的权威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响,可是,不可否认的,“皇权必须顺从于民意,服从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点已经真正的深入到了东北百姓,尤其是原本出自小北荒地百姓心中。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粮!小北荒十几二十万人,先是在朝鲜借助土地改革的风气传播了一次这种理念,又紧接着在东北几省,借助满清败退,执政府初立的当儿,再次将这种思想进行了传播。虽然入关之后,政冶部派出地人并没有那么十几万人多,但是,谎言说了一千遍都可以成为真理,这种理念本身就极为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多说几遍,老百姓怎么可能不理解?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就是上下缺乏沟通。而原本的历史上,新中国地革命先烈们也只是派出了工作队,宣扬自己的政策,加上一个土改,就轻易的得到了民心,将原本极度劣势的局面扭转了过去,更是借助老百姓的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大胜。而如今东北军实力强悍,进可攻,退可守,又有祟祯这个正统地皇帝的大义在,再加上政治部地人由普通老百姓的心理,经由多番琢磨之后所制订地讲解方案,顺着“全民识字”这一运动的风潮,那些本就受够地苦难,好不容易在东北军的帮助下过上了一点安稳日子,正心存感激的老百姓又怎么会不赞同?就算只是口服心不服,只要有口饭吃,东北军又能这样一直胜利下去,自然有他们全心全意心悦成服的时候。
    当然,对于这些比较激烈的攻击皇权的话语,楚钟南等东北军高层还是有一些担心的,甚至一度打算放弃。而他们打算这么做的原因也不多,第一,这些讲解的话中多次提到楚钟南的名字,虽然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楚钟南本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为日后夺取皇位奠定一定的民意基础,可是,这同样也使得那些对这种激烈言辞感到不满的人们找到了可以反击的对象,他们也照样可以从中看出楚钟南的“野心”,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混淆视听。二来,封建王朝之中一直享有不少特权的缙绅士人阶层本就对发动过土改的东北军感到不满,虽然如今东北军势大,可这种明显袒护百姓,而且还带有压制皇权乃至士人特权意思的言辞恐怕会进一步刺激到这些人,引发他们的反对,乃至反抗!
    不过,最终,楚钟南等人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施行。因为,山海关之战的前敌总指挥,楚钟南凭着自己的耐心兼诚心,另外还找了好几个朝鲜和日本美女才收服的东北军参谋部新任副总参谋长,上将洪承畴指出:长痛不如短痛。此时的东北军,虽依然有满清余孽等势力的威胁,但多为假想敌,其实后方极为稳固。而关内大乱,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更加严重一点儿说,就是正处于礼崩所坏,生灵涂炭之时。此时,不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势力,也有左良玉、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地方军阀,再加上诸多地主豪强,凭恃各自的实力,也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这些人大多极为狡猾,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忠心,一切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上。若是以怀柔的手段,虽然不见得不可以,但以他们原本就对东北军所怀有的恶感来看,怀柔的时间必然很长。期间若有什么不对,极有可能会引发内乱。尤其是怀柔的时候必定要与那些地主缙绅妥协,给予一定的利益乃至特权,使其保有一定的实力,甚至是依旧执掌一方。所以,一旦真的有内乱,这些人就会成为最可怕的祸源。……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将这些人打掉!虽然可能会费不少功夫。但此时南京方面朝政混乱,各方军阀只顾自己,张献忠趴在四川,李自成大败而遁,精锐尽丧,军心厌战,正是收拾内部地良机。否则,等这么多敌人都回过神儿过来,再想收拾掉内部的那些不稳定因素,可就迟了。另外,洪承畴还指出了一点,那就是所谓的“皇权必须顺从于民意,服从于法律”,还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语其实也是可以在圣贤书中找出依据来的,极为符合孔夫子的“仁”,以及亚圣孟子所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言语。只要稍加解释,便可以名正言顺,根本不用太过于担心什么!而楚钟南想要在外对强敌的时候,讨好那些本就对他们有恶感的地主缙绅,不仅不现实,也只会徒耗时间。
    ……
    “让洪承畴主持军事,你真的就那么放心?”
    沃尔
    经很久没有见到楚钟南了。来到中国那么多年,他南交情最深地一个了,甚至比楚钟南的枕边人美洛妲还要久。不过,虽然身兼数职,并且担当了主力第一军的总指挥,沃尔姆斯依旧有些不太乐意,甚至是不满。原因也非常简单。从当初的小北荒建军开始,到朝鲜,再到东北,他可是东北军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