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杂谈-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一些享誉世界的优秀电影(如《我们来自喀琅施塔特》以及著名导演艾森斯坦的杰作《战舰波将金号》)。
在苏联早期,由于缺乏物资和人力,致使其接收的沙俄海军力量的作战实力降至历史最低点。此外,当苏联失去了芬兰和波罗的海沿岸的优良基地后,其海军基地数量及波罗的海沿岸领海面积被大幅度压缩,只保留了会结冰的喀琅施塔特,用于守卫通向列宁格勒的航道。
在苏俄内战结束后不久遇到的不为人知的各种悖论中,其中之一就是在前帝国海军学院(更名为伏罗希洛夫海军作战学院)和陆军参谋学院学习的年轻布尔什维克干部在海军战略上面临着曾困扰过其前辈的同样问题。一些前沙俄军官(克拉多、鲍里斯&;#183;B&;#183;杰瓦里斯和米哈伊尔&;#183;A&;#183;彼得罗夫教授的学生)向这些布尔什维克海军军校生们讲授的观点是,为有效控制海上入口,苏联必须建造由战列舰和巡洋舰组成的远洋舰队,换言之,即便对于苏联这样的新兴无产阶级国家,在海军力量建设方面也没有捷径可走。
杰瓦里斯和彼得罗夫被视为是“旧势力”的支持者,他们很快就面临“新势力”的挑战。与19世纪80年代的前辈们一样,社会主义新势力的支持者们坚持认为,在获得制海权方面,不应由反应较慢的战列舰,而应由巡洋舰、潜艇及其他能积极攻击敌舰的小型舰艇实施。后者在海军部长V&;#183;I&;#183;佐夫和更年轻的布尔什维克舰长之一L&;#183;M&;#183;鲁德里的领导下,迫使反对方保持沉默。
杰瓦里斯和彼得罗夫在无法宣传已方主张的情况下,于1923…1924年间大幅度改变了作战思想,提出了新的“积极防御”理论,主张使用潜艇和其他由陆基海军航空兵提供掩护的小型舰艇实施海战。该理论被苏联最高统帅部接受(这种理论如今对另一具有漫长海疆的地区性大国中国也具有吸引力)。“旧势力”支持者们随后的命运具有讽刺性:即使杰瓦里斯和彼得罗夫最初信奉巨型舰队的思想被斯大林所接受,但他们最终仍在“大清洗”中被处决。
☆ 五年计划与苏联造船工业
要弄清斯大林为何最终决定全力以赴推行巨型舰队计划,就必须了解可供使用的船厂、物资原料、造船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等背景资料,而要了解这些背景情况,又必须评估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以及“二五计划”期间造船工业(对列宁格勒和尼古拉耶夫等主要老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的简况。
然而,苏联造船工业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项目是在遥远的北冰洋和远东地区建造全新船厂。此外,在能经运河抵达外海的一些内陆重要工业中心地区也建立了新船厂。
在莫洛托夫斯克(1957年后更名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建立的402船厂就是上述努力中令人叹服的事例之一。据估计,约12万名劳改犯在30年代被迁至此地建造该船厂。斯大林要求把该船厂建为世界上最大的以秘密方式制造舰艇的船厂,该船厂的造船车间的掩蔽式建筑物长约330米,宽约135米,可并列容纳2艘苏联级超级战列舰。迄今为止,该船厂仍是全球唯一位于北极圈内的能制造大型战舰的船厂,目前它主要建造核潜艇。二战期间,这家未完工的船厂负责列宁格勒船厂及112船厂(靠近伏尔加河沿岸的高尔基)建造下水的潜艇的完工工作,这些未完工潜艇经运河抵达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战后,该船厂建造了几艘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在此期间,另一个斯大林式的创造是从1932年开始在共青城建立的199船厂,它建造于阿穆尔河上游280公里处,由于阿穆尔河水深不足,大型战舰下水后必须被拖至下游并由海岸船厂改装完工。即便如此,因该船厂地理位置在日军飞机和战舰的攻击范围之外,故后来成为被保留的苏联太平洋舰队的主要船厂。与402船厂一样,199船厂也采取在隐蔽式建筑物内以并列方式建造2艘战列舰的方法。1935年,苏联开始在距共青城约8公里的地方建立阿穆尔斯托大型钢铁厂,但该厂无法完全****造舰需求,仍需从欧洲工厂和船厂进口零部件。199船厂未建造出战列舰,但在1938年铺设了“加里宁”和“卡冈诺维奇”号巡洋舰的龙骨,它们在二战末期服役,也是该厂建造和完工的首批(也是最后一批)巡洋舰,199船厂主要建造驱逐舰和护卫舰。二战期间,它拥有5000名工人,其中一半是女性。该厂两个隐蔽式造船车间内有6条用于建造工作的船道。60年代,199船厂成为仅次于402船厂的苏联第二大核潜艇制造厂。
虽然苏联拥有比全球任何其他国家都更为漫长的海岸线(长1。6万海里,相比之下,美国海岸线长度在不包括阿拉斯加时为1。1万海里),但其海军设施和造船工业由于历史原因仅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虽然黑海海岸线(867海里)和波罗的海海岸线(按1991年前边界计算为988海里)只占苏联海疆总长的很小一部分,但位于南部的列宁格勒和尼古拉耶夫船厂的地位尤为重要。
因此,俄国黑海地区造船工业的发展史与圣彼得堡的历史紧密相联。最老的Main Admiralty船厂始建于1705年但于1844年关闭,造船业迅速转移至涅瓦河左岸下游约1。6公里处的New Admiralty船厂(苏联时期更名为194船厂)。1908年,New Admiralty船厂与俄国第二大船厂加勒尼岛船厂合并。扩充后的New Admiralty船厂分别建造了2艘甘古特级无畏舰和博罗金诺级战列巡洋舰。1939年,根据斯大林的巨型舰队计划,该厂开始铺设喀琅施塔特级战列巡洋舰首舰的龙骨(但该舰并未完工)。
波罗的海船厂的规模仅次于194船厂,前者始建于1856年(苏联时期更名为189船厂),它也能建造大型战舰。该厂以加勒尼岛船厂为基础建立,横跨涅瓦河两岸。在该厂下水的战舰包括2艘基洛夫级(1935…1939年)和夏伯阳级(二战后完工)巡洋舰。1938年,该厂铺设了苏联第一种超级战列舰苏联级首舰的龙骨,这意味着它成为斯大林巨型舰队计划的骨干力量。二战结束后,189船厂建造了6艘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普季诺夫船厂(苏联时期更名为190船厂)在十月革命前是全俄规模最大的私营企业,后来它被一分为二。该船厂原发动机厂于1911年新建了第二个造船厂,由德国首屈一指的布洛姆与伏斯船厂运营。普季诺夫船厂当时主要负责建造诺维克级驱逐舰。
俄国第二个重要的造船业中心位于布格河和黑海沿岸的老尼古拉耶夫港地区。安德鲁&;#183;马蒂船厂(198船厂)曾是黑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私营船厂,在十月革命前曾建造过多艘战舰,包括俄黑海舰队4艘无畏舰中的2艘。30年代,苏联在该船厂启动了伏罗希洛夫级和波尔塔瓦级巡洋舰的建造,该厂建造工作于1938年和1939年达到高峰,当时分别铺设了苏联级战列舰“乌克兰苏维埃”号以及“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巡洋舰的龙骨(这两艘舰的建造于1940年10月中止,此后未恢复)。尼古拉耶夫船厂还于1949年见证了斯大林巨型舰队计划的“绝唱”之作,当时它在斯大林的直接指挥下开始承建苏联二战后唯一建造的战列巡洋舰“斯大林格勒”号。据称该舰在斯大林于1953年3月突然去世时已完工60%并准备下水,此后该舰的所有建造工作被终止。该地区另一大型船厂是200船厂,它从18世纪开始就是俄黑海地区的主要船厂,黑海舰队绝大部分战列舰都由该厂建造。1910年,沙俄政府决定关闭该厂,但它于次年作为法国所有的俄国造船公司(RUSSUD)重新开始生产。该船厂从30年代开始建造轻型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
由于俄国冬季气候条件异常恶劣,因此除黑海地区船厂外,其他船厂都采取在具有坚固外墙的封闭式建筑物进行建造的方式,该建筑物开口只有在战舰下水时才能打开。由于苏联国内造船工业潜力与斯大林的海军扩张构想相比显得极为有限,因此苏联外交部门受命从“资本主义敌人”那里获取“大型海军项目”所需的一切:最新设计图纸、零部件、武器、发动机甚至是整艘战列舰。这种方法使得斯大林的巨型舰队计划遇到了不同寻常的麻烦,苏联外交人员在向国外寻求海军技术时遇到了种种难题。由于日本被排除在外,而英国不感兴趣,因此相关选择主要集中于当时的其他4个海军强国。早在1934…1935年,苏联就与法国谈判试图获取后者先进的巡洋舰和驱逐领舰设计方案,但法国不愿签署有关协议。然而,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却向苏联提供了帮助,苏联在1935年与安萨尔多船厂接触,后者同意转让排水量为42000吨的UP…41型战列舰的设计图纸。该设计方案用于苏联名为“25工程”的战列舰的改进,并最终制造了排水量更大(60000吨)的超级战列舰,即装备有9门406毫米口径舰炮的苏联级(“23工程”)。安萨尔多船厂还为苏联提供了用于基洛夫级巡洋舰的初始设计方案,该舰由列宁格勒和尼古拉耶夫船厂建造。意大利奥德里…特尔尼…奥兰多船厂还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建造并向红海军交付了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塔什干级驱逐领舰。
与此同时,苏联还于1937年与美国就战列舰、舰身装甲及舰炮研制进行接触,并从吉布斯与科克斯船厂获取了各种设计图纸,包括3种型号的在更大程度上类似于航母的多用途战列舰。这种用于两栖作战的战列舰在炮塔之间的较短飞行甲板上可停放40架舰载机。该舰的一种变型可安装4座炮塔及461毫米口径舰炮(只有日本后来制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舰炮口径可与之相比);其他战列航母的变型装备了同样数量的战机及10…12门406毫米口径舰炮。
斯大林认为从国外获取技术非常重要,以致于他在1938年6月出人意料地与时任美驻苏大使的约瑟夫&;#183;戴维斯单独进行了谈判。斯大林考虑的主要问题并不仅限于获取战列舰设计图纸,他更希望美国能为红海军建造整艘战列舰,并准备利用各种手段实现这一目的(甚至包括偿付十月革命前沙俄欠美国的债务)。1939年3月,斯大林派出由伊万&;#183;S&;#183;伊沙科夫海军上将率领的高级代表团赴美,但相关谈判因美国海军的强烈反对而陷入僵局,并在苏联入侵芬兰后彻底破裂。
☆ 斯大林为何要建立一支远洋舰队?
关键问题之一是:什么样的外部环境促使苏联政府(或至少是斯大林本人)作出几乎是从零开始建立远洋舰队的重大决策?
当然,在此之前存在诸如1912年造舰计划等历史先例,以及“一五计划”期间强制实施的工业化和军事化成就斐然等因素。然而,斯大林的决策确实存在妄自尊大的成分,这导致他坚持认为应建立新的造船工业,包括在边远地区建立大型船厂并为北方舰队(1932年重新组建)和太平洋舰队(1933年)提供支援等。从列宁格勒船厂下水并经波罗的海…白海运河加入北方舰队的第一艘战舰于1933年夏季由劳改犯建造完工。导致斯大林作出相关决策的第二种冲动应是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海军军备竞赛,这使斯大林对遭受(尤其是来自德日)突然袭击的忧虑不断增加;第三种因素可归结于斯大林渴望提高苏联作为世界大国以及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祖国的国际地位。
从上述第一种因素看,从1931年至1935年底,苏联为其武装力量(“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武装先锋”)提供了约1。4万辆坦克和10267…13728架战机,相当于世界其他各国武库总和的许多倍。这些部队中的一部分不久就在西班牙和中国战场上进行试验,其强大作战能力获得了国际公认。不难想象,被周围人员称为非常喜欢大型战舰的斯大林肯定会向有关方面提出苏联为何不能建造威慑敌人的巨型战舰的问题。
斯大林的第二种动机源自其对当时国际形势(日、德、意三个尤其“不****于现状”的国家试图实施可能导致另一次大规模战争的急剧变革)的模糊认识。斯大林认识到苏联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地位,并通过奉行两种战略回应挑战。其一是“如果无法击败对手就与其合作”的战略,他允许外交部长马克西姆&;#183;里特维诺夫在国际上提出共同安全原则,苏联于1934年加入国际联盟以及在1935年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签署友好互助条约,标志这一战略达到高峰;其二是大规模军事化战略,与此同时在国内外大肆进行反战宣传。苏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36年启动了巨型舰队计划。
在解释相关原因时,海军历史学家米哈伊尔&;#183;S&;#183;莫纳科夫上校从斯大林的决策过程入手进行分析。莫纳科夫坚信,斯大林本人在1935年底作出了所有关键性决策,这时距西班牙内战爆发还有6…10个月。莫纳科夫还认为,在斯大林作出上述决策之前,苏联还精心策划和实施了一场宣传运动,即将舰队重建与当时在红海军进行的旨在提高效率的政治教育运动相结合。当时刚刚兴起的苏维埃爱国主义正在取代“国际主义”,它成为把重新武装海军的计划与新的民族主义相结合的有力工具
第233章日本潜艇在美国
被遗忘的猎杀
◎ 大家对二战德国和美国的潜艇狼群已经耳熟能详,但是日本也曾经采取近似狼群的战术去破坏美国西海岸的交通线,因为种种原因,其战果并不辉煌,甚至看起来象是“蚊群
”的战果而不是“狼群”。
1941年12月18日至24日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日本海军的潜艇在美国西海岸肆意出没,这出远东版“狼群”攻击着实把美国人吓了一跳。
1941年12月6日夜,12艘日本潜艇(共有30艘潜艇参与了珍珠港偷袭行动)悄悄进入珍珠港外海域设伏。这些潜艇的任务是准备击沉次日空袭中任何出逃的美军舰只。然而,7日的空袭实在太成功了,竟然没有一艘美军舰出现。焦急等待的日本潜艇直到10日才收到情报说,有一艘美军列克星顿级航母正在驶向美国本土。9艘潜艇得到命令转向美国西海岸,设法击沉这艘航母,或者伺机攻击美国商船队。
▲ 被遗忘的帝国潜艇部队
日本海军的潜艇部队在二战中名气不大,但这并不是说帝国海军的潜艇不值一提。由于需要在广阔的太平洋活动,日本组建了一支很有特点的潜艇部队。首先,日本潜艇的类型之多在当时是世界第一。帝国不仅装备有常用的中程潜艇、远洋潜艇,还有特殊的大型运输潜艇以及臭名昭著的人操鱼雷和微型潜艇。日本潜艇技术在当时也多有称道之处。二战期间,排水量超过3000吨以上的潜艇全世界仅56艘,日本人占了52艘(包括一艘排水量5000吨的世界之最);日本有65艘航程超过2万英里的远洋潜艇(巡航速度10节),盟军一艘也没有。参与行动的9艘潜艇清一色都是战前新下水的甲型或乙型主力潜艇。舰长108。2米,排水量2500吨,乘员94至100人,最大航程接近15000海里,水面航速23。5节,武器装备包括140毫米甲板炮一门和18枚著名的长矛鱼雷。这些95型鱼雷与舰射鱼雷一样使用纯氧推进剂,射程约为盟军同类鱼雷的三倍。95型鱼雷重达405公斤的战斗部在当时的潜射鱼雷中也是佼佼者,其撞击引信据说也远比美制MK19要可靠。但在1941年底,这些潜射长矛的表现似乎有点差强人意。
或许是受到德国潜艇作战经验的启示,这些日本潜艇很快沿美西海岸战略水道展开一张“狼群”猎网。伊19艇出现在了洛杉矶港外,伊15艇到了旧金山,伊25艇偷偷溜进了哥伦比亚河河口,伊26艇在西雅图港外水道上设伏。剩下的伊9、伊17 、伊23、伊21、伊10艇则在相对次要的布兰科角(俄勒冈)、门多西诺角(加利福尼亚)、蒙特利尔海湾(加利福尼亚)、埃斯特罗湾(加利福尼亚)和圣迭戈等水道机动游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在这些日本人认为较为次要的水道上活动的潜艇却取得了战果。
▲ 西野耕三的美国恩仇录
12月18日拂晓,伊17艇在门多西诺角外15英里处率先发现美国商船“萨摩亚”号。后者正运送木材驶往圣迭戈港。由于鱼雷数量实在有限,联合舰队在潜艇出发前就严令每艘商船只能使用一枚鱼雷。西野耕三艇长决定大胆上浮,先用甲板炮炮击商船。但是就在“萨摩亚”号在伊17艇船头方向驶往的那一刻,值更大副约翰&;#183;莱敦恩突然注意到了不远处海面闪动着奇异的亮光。警惕的莱敦恩不假思索地大声喊道:“一艘潜艇正在攻击我们!”喊叫声惊醒了船长纳尔斯&;#183;西耐斯。西耐斯的第一反应就是召集船员到救生艇前集合,就在水手们匆忙拉开帆布时,伊17艇开炮了。“日本先开了5炮,”西耐斯船长事后回忆说,“其中有一发炮弹显然是瞄着我们的无线电天线打的,空爆弹片撒满了整个甲板。”
西野对炮击的效果很不满意,海浪冲击下的甲板晃动得利害。他命令在70码处发射鱼雷。西耐斯几乎立即发现了这枚鱼雷,“我们看见鱼雷直冲着船中间就过来了,一切都太晚了。”“忽然,奇迹发生了,鱼雷从船底直接穿了过去,在不远处爆炸。爆炸掀起的巨浪灌了大家一身,到处都是火光、浓烟还有弹片。”
“萨摩亚”号非常幸运。爆炸的火光和夜幕令日本人无法清晰观察攻击效果。西野艇长还想靠近美国商船看个究竟。伊17艇幽灵般地驶过“萨摩亚”号,两舰距离最近时不过4。6米。西耐斯至今都对他的运气感到不可思议,“发射鱼雷后,日本潜艇在12。2米处驶过。当时能见度极差,很难看清日本人,但从那个方向隐约传来喊叫声。我们也大声喊,‘你们想干什么?’没有回答。突然,日本人消失了。他们很可能以为我们的船快要沉了,要知道当时船倾斜得利害。其实这是技工将压舱水放掉后造成的。此外,1号救生艇已经被炮弹打掉,这可能也使日本人误以为我们已经弃船逃命去了。”
西耐斯的猜测不无道理。西野艇长的确已经兴奋地用无线电向旧金山港外的指挥艇伊15艇发报,称击沉美国商船一艘。事实上,“萨摩亚”号在海面上飘浮到清晨7点,然后全速开往圣迭戈,两天后,大难不死的“萨摩亚”号顺利进港。
12月20日,西野艇长的运气又来了。午后1点30分,斯科尼…瓦考姆炼油公司的“埃密迪奥”号油轮空船自西雅图返回旧金山。在距离梅多西奥角20英里处,克拉克&;#183;法罗船长忽然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报告:距离船艉四分之一英里处有一艘潜艇正在逼近。法罗船长显然还不了解日本人的潜艇性能,他的第一道命令是“抛掉压舱物,全速前进,”法罗回忆说,“日本人还是跟了上来,当时的情况是我们快要被超了过去,于是我命令转弯,绕开日本人。但这艘潜艇的航速足有20节,我们无法摆脱。”
形势看来已毫无希望,法罗命令发报员W&;#183;S&;#183;福蒂发出SOS号。讯号刚刚发出,伊17艇的甲板炮就开火了。日本人的第一发炮弹就击毁了“埃密迪奥”号的天线,紧接着又有两发炮弹击中船体。无奈之下,法罗船长命令全体弃舰。10分钟后,伊17艇朝着救生艇方向最后打了一炮,突然消失了。数分钟后,美国人才体会到日本人的狡猾之处。“两架美国轰炸机匆匆赶来,这时大概距离求救讯号发出约10至15分钟,”法罗回忆道,“我们以为这就得救了。”其中一架美国轰炸机在潜艇下潜区域投掷了一枚深水****然后就飞走了,“但谁也不清楚是否炸到了日本人。”
事实上,伊17艇毫发无伤。西野艇长甚至决定冒险再次发动攻击,彻底击沉美国商船。法罗至今仍对当时发生的戏剧性场面感到后怕,“我们惊恐地看到一具潜望镜破水而出,大家眼睁睁地看着一枚鱼雷尾迹在200码以外向‘埃密迪奥’号延伸过去,接着就是一声巨大的爆炸”。
此时“埃密迪奥”号上的舰员并未完全撤离,福蒂刚刚修好另一副天线,这位电报员沉着地发出了最后的讯号,“鱼雷击中船体”。然后福蒂镇定地离开电报室,跳海逃生。困守轮机舱的B&;#183;F&;#183;莫尔勒、坎尼思&;#183;金默斯和R&;#183;A&;#183;温特没有那么幸运。莫尔勒眼睁睁地看着鱼雷从轮机舱穿行而过。次日,大难不死的莫尔勒向医务官描述说,“我的手几乎就能够着鱼雷,它快速冲到轮机舱的另一侧爆炸,金默斯和温特当场被炸死。”尽管莫尔勒全身多处骨折,但他奇迹般地从破洞中浮出水面获救。
法罗此时对美国轰炸机的能力已不敢恭维,“日本潜艇再次消失,这时又出现了一架美国轰炸机,又投了一枚深水****,巨大的爆炸,巨大的烟雾,好像是炸中了,谢天谢地,日本人再也没有出现。”法罗的印象并不正确,伊17潜艇实际上已从容离去。
尽管被鱼雷直接命中,但“埃密迪奥”号没有立即沉没。数日后,人们发现这艘顽强的油轮赫然出现在加利福尼亚新月城外海的礁石群附近,此地位于鱼雷攻击地点以北约85英里。而法罗舰长和其它30名幸存船员划着救生艇,挣扎了整整16小时才被海岸警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