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杂谈-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武的战争方式与美国的战争方式的区别,类似于东方的围棋与西方的国际象棋的区别。在围棋中,对手最大限度地拓展其控制范围,同时限制对手的控制能力,强调以策略致胜,而不是通过直接攻击。在国际象棋中,对垒双方的目标就是夺取对方的关键棋子——国王。这就要求一方通过不断控制领土使对手无法威胁自己的国王,同时使对手的国王失去防卫。
孙武的思想为弱势军队以弱胜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为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非国家的组织能与美国平起平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美国的政治与军事领导人将面临的是孙武所倡导的思想的挑战。
以色列的失策之处
2002年春,以色列在反恐行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反映了在运用孙武思想上的失败。作为中东地区军事上毫无争议的主导国家,以色列面临着与美国同样的非对称威胁。尽管以色列擅长欺骗行动,但仍然动用了大规模常规部队在可疑的农村地区清剿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以色列的进攻行动给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这就给巴勒斯坦人造成了舆论上的胜利,使以色列失去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同情。
以色列人所犯的致命性错误是,它认为乡村营地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只会进行象征性的抵抗。其次,它所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忽视了舆论战。以色列赢得了对乡村地区难民营的战斗的胜利,却导致了无休止的自杀性****袭击。同时,也使它的盟友——美国在中东外交问题上处境尴尬。在国际社会看来,以色列成了以强凌弱的国家,而阿拉法特则成了英雄。
孙武认为,“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美国人同样认识到军事欺骗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也强****报的重要作用,美国人在制定自己的欺骗行动方面还勉强胜任,而在了解对手的欺骗行动方面却不尽人意。1968年的春节攻势就是明证,尽管春节攻势对美国和南越来说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但它所带来的政治和舆论灾难却成了越南战争的转折点,直接导致了美国从越南的撤军。尽管孙武运用欺骗的思想已人所共知,但通常欺骗常常用于弱小国家以弱胜强。鉴于美国在当今世界上拥有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孙武有关欺骗的思想应当引起战略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孙武的思想无处不在
孙武所倡导的欺骗并不是来自于理论研究。欺骗是一种思维和存在方式,是与西方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方式。心理战是体现孙武欺骗思想的典型例子。通过实施心理战,摧垮敌军的士气,或者使敌军将领过高地估计己方的实力,造成敌军的紧张态势。心理战的目的是在开战前就击败对方。孙武的忠言使军事领导人在决策时会受益匪浅,而对于美军而言,对此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专门有一篇阐述了战争期间情报的作用,其他12篇也都在相关主题中提到了情报。孙武的欺骗与机动战略更多地依赖于高质量的情报,而不仅仅取决于部队规模的大小、火力的强弱、决定性战斗的得失。 《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阐述了各种间谍的使用,这与美国当前所强调的高科技信号与侦察情报有明显的不同。尽管信号与侦察情报有其重要作用,但它们都无法掌握敌军领导人的思想,就这一点而言,人力情报则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孙武及其研究者认为,人力情报搜集的对象包括敌军重要的指挥人员及其性格特征。这样,己方领导人就能够了解敌人的优势与弱势、敌军指挥官的倾向性行为以及对欺骗行动可能的反应。尽管信号情报在这方面也能起一定的作用,但主要还是依靠熟悉敌人指挥官的间谍。在美国国内战争期间,双方指挥官都曾成功地运用了欺骗行动,因为拔刀相见的双方指挥官在战前都是共事多年的战友,彼此很熟悉。
西方和中国的许多孙武研究者认为,孙武相信不战而胜通常是有可能实现的。的确,在孙武看来,不战而胜更为可取,但《孙子兵法》用了大部分篇幅阐述如何作战,似乎又表明,在孙武心目中,不战而胜是很难实现的理想。
孙武及其中国古代的研究者都认为,要想在战场上取胜,有时需要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与美国人的战争方式有所不同。不过,我们应当承认,对于其他文化而言,这又是一种标准的作战方式,而且将影响美国军队在应对这类敌人时所采取的战术。
知己还要知彼
孙武的军事思想并不是战略上的盖棺之论,但却是西方军事与政治领导人受益匪浅的智慧源泉。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写道:“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美国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仅仅局限于从容易衡量的军事与政治数据来了解对手,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文化、历史和心理因素。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我们一直采取的方式是部署大规模火力,而不是灵活运用战略,在敌人将兵力集结于战场之前就将其击败。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美国仍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运用孙武的战略思想将比以往更为重要。美国或许不会将孙武的全部思想都溶入其进攻性战略中,但美国肯定会面临那些运用孙武思想(或类似思想)的对手的挑战。
第57章美国三角洲部队
美国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美国陆军上校贝克卫斯(Charles Beckwith)曾在1962年至1963年于英国空降特勤队中服役,当他回到美国陆军后一直企求成立一个单位,其组织、构想和功能要与空降特勤队同样。在长达数年的无数次尝试后,他终于成功了,这个新部队——名为第一特种部队作战分遣队(缩写为Delta)——在1977年11月19日获正式认可。这个单位不可与三角洲计划(Delta Project:B—52分遣队)相混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组织概念。三角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影响到美国利益的恐怖活动,按照当时随处发生的这些意外
而言是非常适时的需求,诸如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人质事件(1972年8月);GSG 9所实施的摩加迪纳救援行动(1977年1月)。
在其正式成立后,三角洲部队开始着手挑选与训练其人员,并顺利地完成数个其它不同单位的任务。随后在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学生”们闯入美国驻德黑兰的大使馆,挟持所有的工作人员为人质,从那时起三角洲部队逐渐地深入参与计划——人质救援行动,最终以1980年4月24至25日的实际行动达到最****。
按照空降特勤队的模式,三角洲部队又被划分为数个中队,依次再划分出小队(troop)。每小队人数为16人,可以一队16人来行动,亦可分二组8人,或四组4人,或八组2人。在其早期的阶段只有一个中队(A中队)但很快就一分为二,于1979年初成立了B中队。
在伊朗的溃败导致美国特种部队内部相当深刻的反省。虽然这次失败的主因并非是贝克卫斯上校和三角洲部队的缘故。但在技术层面来说,决定使用美国海军的塞考斯基RH…53直升机来取代惯用的HH…53是必要的,这是因为前苏联方面的威胁。RH…53的尾柱可以折叠,使该直升机可收藏至甲板下;HH…53并无此种能力。前苏联正从空中及使用卫星监视尼米兹(Nimitz)号——8架大型直升机位于飞行甲板上的图像已足够让机灵的前苏联观察家猜出正在进行的事情——而且他们可能会警告伊朗人。这个长途行动的其它技术困难,则因卡特政府从华盛顿断然决定取消整个任务,而变得更复杂。
三角洲部队在十年之后又返回沙漠,为美国特种部队突击伊拉克内部作先锋。萨达姆&;#183;候塞因所拥有的SS…1“飞毛腿”导弹远较西方情报机构所了解的多,而且以色列境内如下雨般的导弹也不容许再继续下去。以色列总理沙米尔(Shamir)威胁将以同样的方式报复——以色列甚至秘密地发射一枚核子弹头(不反应的)洲际弹道导弹至地中海以为最后警告。特种作战指挥部的总司令史汀纳将军(C。eneralCarlStiner)和联合特种作战指挥部的指挥官少将唐吟(Wayne A。Downing),告诉参谋长联席会议说,他们的精锐小组能较卫星找到更多的“飞毛腿”导弹。
三角洲部队作为联合行动的一部分人伊拉克境内,其一同的伙伴还有英国的空降特勤队。从第20特战中队的MH…53J“低铺三型”直升机上下机后,他们查出海珊瑚导弹,并将之标示出来以待空袭。在1991年2月27日,地面战争的最后一天,三角洲部队发现了一整排的26枚“飞毛腿”已准备好作为最后的弹幕射向以色列。它们立刻就被摧毁。施瓦茨柯普夫将军寄了一封个人的恭贺函,感谢他们致力于维持以色列于战局之外,整个任务完成了,其代价是3名三角洲部队工兵:贺雷(PalhckHudey)、克拉克(Otto Clark)和罗吉古斯(EloyRodriguez Jr。),他们是因塞考斯基的UH—60黑鹰式运输直升机载着他们撞上一个沙丘而机毁人亡。
三角洲部队仍将回归于反恐怖分子的本分,而非海湾战争的工作。位于北卡罗来那州布拉格堡的广大训练地区中包括一架波音727飞机以供练习突击救援人质。这里也有著名的内搏战斗之屋(Close Quarter BaffleHouse)——其另一称呼“鬼屋”(Haunted House)更为出名。三角洲部队仍维持两支100人的中队随时准备行动,但却有更多的人员贡献于训练其它特种战斗单位,从事反恐怖分子或反暴动的任务。
三角洲部队有权利取得任何它所需的武器。主要是反恐怖分子武器,包括席格…索尔9mm****(英国空降特勤队于1990年采用);汉克勒&;amp;寇奇MP5冲锋枪;和全范围的美国陆军小口径武器,以及其它特殊枪炮,如巴瑞特(Barrett)和麦克米伦(McMil—lan)点50口径的狙击步枪,及折叠枪托式伞兵型的FN之M249班全自动武器
第58章阿尔法小组
“阿尔法小组”是前苏联于上世纪70年代为反恐而建立的。1973年,苏联一架雅克…40型客机在伏努科沃机场遭到4名武装歹徒劫持,机上旅客全部被扣作人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部联手采取紧急行动才救出了人质。这一事件在苏联造成了不小震荡,也引起了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当时,苏联正在全力准备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为预防慕尼黑奥运会以色列运动员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绑架后杀害的一幕重现,同时应付苏联国内已经出现的恐怖主义苗头,苏联领导人决定尽快建立一支受过良好训练、并可在国内外随时用于
打击恐怖主义的特种部队。
1974年7月14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尤里&;#183;安德罗波夫下达命令,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一支专门的特种小分队,专门担负反恐任务,这支反恐怖突击队最初被命名为A小组,它就是“阿尔法小组”的前身。组建之初,“阿尔法小组”只有30名成员,他们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年轻军官,且全部是通过了严格考试后才跻身这支精锐特种突击队的。
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训练,“阿尔法小组”首次执行任务。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装置,潜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要求美方外交人员护送他离境,否则就要引爆****同归于尽。“阿尔法小组”奉命出击,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而且没有发生任何伤亡。“阿尔法小组”首次行动就干脆利落地完成了任务,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这支专门为反恐建立的特种部队后来却一次次卷入政治斗争和战争,成为政权颠覆和政治镇压的“利刃”。1979年12月27日,前苏联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调用“阿尔法小组”参加强攻阿明总理府的战斗,第一次真正地经受了“战斗的洗礼”。进入80年代后,随着反恐任务的加重,“阿尔法”小组的队伍逐步扩大。1981——1986年间,前苏联发生了3起重大恐怖主义事件。但由于“阿尔法小组”的果断行动,恐怖分子无一次得逞。
1981年,在萨拉普尔市,“阿尔法小组”制服了3名携带冲锋枪将25名中学生扣为人质的恐怖分子,在整个战斗中,孩子们没有一人受到伤害。
1983年,在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恐怖分子扣押了一架图…154客机上,将57名旅客扣为人质,“阿尔法小组”适时采取行动,再次在毫无伤亡的情况下解救了全部人质。3年后,在西伯利亚的乌法市,“阿尔法小组”又采取了一次类似的行动,将2名恐怖分子一个击毙、一个击伤,而自己毫发未损。
1988年,在矿水城,几名武装歹徒劫持了一辆大轿车,绑架了车上32名乘客(31个小学生和1位女教师)。“阿尔法小组”迅速赶到出事地点,他们与匪徒们通过无线电台进行了一天一夜的艰苦谈判,最终使匪徒们自动放下武器,释放了全部人质。
在谈判中,“阿尔法小组”的许多成员都表现得非常勇敢和顽强,这是因为“阿尔法小组”经常需要耐心细致地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以降低恐怖分子的进攻性,防止他们对人质施加暴力。“阿尔法小组”的成员具备一套独特的与恐怖分子谈判的战术,他们具有的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生活阅历,使之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犯罪分子的内心活动。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阿尔法小组”成为镇压政治反对派和地方势力的工具。1991年1月,前苏联政府派遣“阿尔法小组”前往立陶宛加盟共和国首都维尔纽斯占领电视发射塔,“阿尔法小组”未发一枪便完成了任务,但却牺牲了一名战斗成员。维尔纽斯事件发生后,“阿尔法小组”的战士们对政治家的信任感大大降低。此后,高层领导人曾经不止一次地试图利用“阿尔法小组”去完成一些与反恐毫无瓜葛的任务。1991年8月,“阿尔法小组”受命进攻议会大厦和逮捕叶利钦,但考虑到此举会造成众多人员伤亡,“阿尔法小组”最终拒绝执行任务。
俄罗斯独立后,叶利钦将“阿尔法小组”编入联邦安全局。1993年10月,以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反对派聚集在议会大厦,与叶利钦分庭抗争。“阿尔法小组”再次被指派进攻议会大厦,但他们这次仍未发动攻击,而是力尽自己所长与白宫保卫者们展开了谈判,为他们提供了个人安全保障,促使几百名议员和普通公民主动撤出了白宫,避免了事态恶化和进一步流血。
车臣战争爆发后,“阿尔法小组”重又担起了反恐的重任。1995年6月14日,车臣反政府武装首领巴萨耶夫率领200余名武装分子,乘卡车潜入俄南部城市布琼诺夫斯克,绑架了100多名市政府工作人员及医院的800余名医护人员和病人。“阿尔法小组”奉命解决这起人质事件,任务异常艰巨,但俄政府最后采取了退让政策,才使“阿尔法小组”摆脱了巨大牺牲的困境。时过半年,1996年1月9日,拉杜耶夫率600余名车臣战斗队员冲入基兹利亚尔市,扣押了2所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及普通市民共计3000余名人质,随后挟持百余名人质撤退到“五一”镇。阿尔法小组奉命担任强攻突击群的第二梯队,负责最后解救楼内人质。这次战斗的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阿尔法小组”再一次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
自组建以来,“阿尔法小组”在战斗行动中还从未失败过。由于屡屡抗令不遵,“阿尔法小组”也引起政界一些人士的非议和责难。再加上近年来一些恐怖事件的危险性不断上升,“阿尔法小组”及其成员所面临的处境也越来越困难。
当前,“阿尔法小组”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打击恐怖主义。它隶属于联邦安全局反恐怖中心,编制员额250人。
严格的甄选与训练
“阿尔法小组”的成员都配备有马卡洛夫式****、微型冲锋枪、多用匕首等全套特种作战装具。为有效地控制各种局面,“阿尔法小组”还配备了各种特殊的反恐怖兵器,如特制的手榴弹和特种杀伤武器等。另外,为了保证各种反恐怖战斗任务的完成,“阿尔法小组”的成员在专业上也进行了全面的分工:百发百中的狙击手、翻江倒海的战斗蛙人、胆大心细的专家、迅速敏捷的无线电报务员等等。为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阿尔法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配有一部通讯设备,从最初的对讲机,到今日的移动电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从收到作战命令到装备齐全,直至登机出发,最多只需要1个半小时到2小时。而且,数十年如一日,“阿尔法小组”时刻都处于整装待发的战斗值勤状态。
“阿尔法小组”在挑选成员条件近乎苛刻,他们必须符合空降兵的身体条件。年龄大多限制在25~27岁之间,因为这时期他们已经思想成熟,而且身强力壮。最主要的是,“阿尔法小组”的成员90%以上都受过高等教育。这些特种突击队员们多数来自著名的梁赞高等空降指挥学院、莫斯科高等诸兵种合成指挥学院和边防军所属的两所军事学院。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现在入选“阿尔法小组”的标准稍有放宽。任何身体健康、心理稳定、年龄在23~28岁之间。服过兵役的小伙子均可提出入队申请。如果申请人符合所有候选要求。他就有机会参加专门的考试。但是,能够最终入选“阿尔法小组”的只能是申请者中的佼佼者。
对于阿尔法小组成员的要求是,他们不应只是机器,而应成为知识型的人才,能够在严峻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分析情况,提出自己的预测,做出恰如其分的决策。因此,在挑选成员时,“阿尔法小组”要对申请者的个性、测试和面谈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正确地评估申请者的智力水平。
性格怪癖的申请者根本无望入选“阿尔法小组”,由于反恐怖特种作战行动所处的独特环境,“阿尔法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彼此之间都百分之百地信任自己的同事。这不仅关系着他们个人的安危,而且关系着整个特种作战任务能否完成。
入选“阿尔法小组”只是第一步,随后每一位人选者都必须接受极其严酷的训练。“阿尔法小组”有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并且大量借鉴了国外特种部队训练的成功经验。以在制服恐怖分子时常用的近距格斗为例,“阿尔法小组”在进行近距搏斗训练时,就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最有效的方法。目的就是训练队员们善于在空间非常狭小的情况下仍能同武装分子进行肉搏战。射击是“阿尔法小组”每一位成员赖以存身的基本功和拿手戏,也是日常训练的重点项目,“百步穿杨”是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练就的绝技。此外,他们还必须学会在行进的坦克间穿行和进行空降训练。
这一切的训练,目的除了帮助每一位成员具备基本的战斗素质外,还有另一项重要的宗旨,这就是培养小组成员为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训练中,“阿尔法小组”还刻意培养每一位成员独立行动的能力,这就是“阿尔法小组”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以必要的方式去独立完成所受领的艰巨任务。“阿尔法小组”每月都要对其成员进行一次检查,对他们的能力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如果未能达到训练要求,则难以逃脱被除名的厄运。当然,对于每一位入选者来说,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他们全都明白自己肩负的重担,以及每一滴汗水与未来流血牺牲的联系。
第57章英国“魔鬼”
第22特别空勤团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斗最激烈的欧洲战场,开始称作空降哥曼德部队,后经扩编成第1特别空勤团(ISAS),自1941年起,这支部队凭着勇敢和机智,在德军后方给予德军以沉重的打击,威震四方,被德军称之为红色魔鬼。1945年,该部队在马来西亚和加里曼丹完成对日做战后解散,1947年正式组建第21特别空勤团,1950年将其部分士兵编入专门对付马来半岛丛林游击队的马来亚侦察兵特别空勤部队。1952年,这支部队正式变为第22特别空勤团,其名称一直保留至今。
起初,这支部队在马来西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付骚乱、搜集情报,对游击队控制区域内的村庄实施心理战以及对一般地区或敌占区进行武装巡逻。到1960年,马来西亚危机结束后,第22特别空勤团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他们不断经过各种战斗的考验和磨练,成为英国反恐怖、反骚乱的一把利剑。
70年代以来,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爱尔兰共和军极端分子和其他恐怖组织,这支部队正式改编为英国反恐怖特种部队。1975年,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内又组建了一支反骚乱突击队(CRW),旨在本国和盟国发生诸如劫机、绑架人质或城市爆炸等恐怖事件时,提供一支训练有素、精悍凶狠、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快速反应突击队。目前,这支突击队大约有900名队员,其基地位于伦敦西面的赫里福德。第22特别空勤团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是:在战时进行特种作战,协同正规部队一起遂行作战任务,如敌后侦察、监视、渗透、埋伏、偷袭、突击、破坏、抢占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