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杂谈-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肴绾瘟凳导式饩黾际跷侍狻@纾瑆级潜艇的一名员汇报了一位轮机兵在毛泽东思想鼓舞下如何在暴风雨里修好了通气管阀。该小组还介绍了潜艇在执行区域巡逻任务时,为了保持隐蔽,如何运用测距仪和罗盘进行艇位推算的技术取得天文方位。 
9月初会议结束,毛泽东和林彪接见了全体代表。他们强调了政治对军事的重要意义。为了强调海军的政治性,李作鹏在闭幕会上发了言。他指出:代表们必须“把海军建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必须完成以******为首林副****为副的无产阶级司令部交给海军的一切光荣任务。” 
文化大革命的结果
如果说文化大革命是为了加强技术排外主义、强调海岸防御、并突出政治而牺牲军事训练和战略武器的发展的话,那么,它的目的达到了。 
技术的失败 
在海军,技术革新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带有政治性的。级别低的非技术人员机械地相信各种设想和革新,而这些设想中有些很明显是有害的。例如,党委从舰艇支队挑选一些舰员组成独立的小型修船所。每当一艘船需要修理时,由所里的工作人员和该船船员组成修理组。修理组负责批准修理经费、决定修理的等级。舰船的维修强调靠自己的人力与物力去解决,专职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被贬低。随之而来的是有意的违章操作,原有的一套规章制度被当作照搬外国修船规章制度的买办洋奴哲学而受到批判。因此,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型船舶维修政策成了两派斗争的—个焦点。一派主张技术规范化;一派则把它看作是反毛泽东思想的。两派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结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技术革新方面没有任何突破。1964年底服役的G级潜艇依然没有武器。潜射弹道导弹试验迟迟不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负责研究和发展导弹和火箭的七机部内部的政治斗争所造成的。该部内部敌对两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1958年4月周恩来不得个进行了干预。这样,斗争才平息下来。斗争可能还导致取消了拟将装备中国w级潜艇的巡航导弹的发展计划。据报道,中国准备用苏联的“沙道克”SS一N-3反舰导弹装备它的潜艇,但这些导弹的研制并没有实现。 
文化大革命时期建造的都是些老级别的舰艇,而且多数是装备常规武器用于近岸防御的小型舰艇。装备舰队的唯一新型舰艇是“江南”级护卫舰,该级舰没有安装导弹。文化大革命期间有5艘舰服役,但头2艘的龙骨是在1965年安装的,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才下水。中国人建成的第一艘原型导弹艇是仿造苏联的携载SS—N一2幂河式导弹的“黄蜂”级和“蚊子”级导弹挺。这一时期中国还生产了一批水翼艇,但数量不多,这说明中国仍在继续进行试验。不难看出,中国人在以最大的努力进行R级潜艇的批量生产,从1955年到1968年共建成了9一12艘。建造最多的是“上海”级快速巡逻艇,从1966年到1969年共建造了60-90艘。 
与文化大革命以前的3年相比较,海军造船成就是比较大的,但它们主要还是以五十年代的技术为基础。综合技术虽有所发展,但其他技术,尤其是辅助技术仍然比较落后。据报道,潜艇定位不上浮,这表明中国还不具备潜望镜六分仪装置。潜艇使用明火燃油炉做饭,这对水下状态来说是很危险的。中国人好象很不重视潜艇的安静性。例如,R级潜艇上甲板有各种设备,艇壳有透水孔,潜艇下潜时噪音很大。 
战备训练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海军部队的战备训练受到很大损失。训练可以看成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运动。频繁的动员会是训练阶段典型的耗费时间的事情。这么做势必把海军建设成一支毛泽东的机械刻板的部队。以下是一段有关这方面的描写: 
舰队出航前的动员会、海军航空兵飞行前的任务讨论会、飞行后的经验总结会、各种行政会、党团组织会都变成了活学活用******著作的经验交流会。海军部队召开的这种经验交流会,参加者多达100人甚至1000人,其中有带头交流经验的领导干部。 
1967年12月发生的一件事,或许最能说明文化大革命是如何削弱了海军的作战活动的。当时,美国的海洋研究船“旗帜”号(AGORl,“普书布洛“号的姐妹船)在上海附近、舟山群岛以东大约25海里的公海上活动。在1969年1月美国海军召开的“普韦布洛”号事件听证会上,“旗帜”号前任船长查尔斯&;#183;K&;#183;克拉克海军中校叙述了中国人企图干涉他的船的经过。他说,“有一次,中国的几艘小渔船围住了我船,我感到他们试图将我们的船拖走或者是类似的行动。它们接近到了5码远。有2艘渔船的火炮比我们的大些。但我觉得我们的炮虽小,但有可能击退他们。”这同一个月以后北朝鲜海军敢于追击“普韦布洛”号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反应是相当克制的,显而易见他们没有出动海军。
同“普韦布洛”号事件相比,“旗帜”号的行动一定会引起某些中国领导人的担心。的确,当领导看到只有海上民兵来保卫海岸地区时,罗瑞卿建设有进攻能力的海军的理由就充足得多。另外,中国海军的一些领导人也指出了南海舰队的力量仍然很薄弱,缺少包括潜艇在内的大型战斗舰艇,尤其是当美军加强在越南的行动,美国军舰在南中国海和东京湾巡弋,几乎无视中国的小型战斗舰艇的存在时,这使得中国人感到十分不安。 
清洗
与解放军其它军种的数百名高级干部被清洗或降级相比,海军高级干部的清洗还算少的。只有11名高级将领被清洗。但这足以使海军能与制定的任何政策都保持一致。此外,在这一时期,很可能有许多支持左派的应征入伍的青年被吸收到海军,这对将来会有重要的影响。 
总而言之,文化大革命对海军的影响是使海军感到吃紧。它没有进步,而当政治混乱波及海军时,海军好象进入了停顿状态。这就浪费了海军现代化规划中宝贵的时间,也妨碍了许多军官的成长,使他们相信“资产阶级海军”没有什么可学或不应该向其学习这样的一些激进的口号。
第459章二战美国空军制导武器
           1944年夏,英国东部的人们早已习惯了隆隆作响的战机声,即便是传来爆炸声或远处升起浓烟在当地也算不上稀罕事。然而,8月4日这天下午,一架并不起眼的B…17轰炸机坠入当地森林后却传来了一声骇人巨响。尽管有成片的橡树阻挡,但距离爆炸地点相当远的三个 
马路工人竟然因爆炸声失去了听力。闻讯赶来的村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轰炸机坠毁地点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大坑,周围60米处的大橡树都被放倒在地。硕大的轰炸机除了几个尚能辨认的发动机气缸,只剩下了零星几块碎片。战争这个时候,当地英国人也是见过世面的。谁都看出,普通的B…17就算满载****(4000磅)触地也决不会留下如此大场面。然而,关于这次离奇坠机事件的真相要到战争结束后近二十年才得以零星披露。
⊙ 二战末期的制导武器之争
1944年8月初的大爆炸其实是盟军尝试制导武器的一次大规模实战行动,此次绝密行动代号还颇有几份情调——“阿弗洛狄特”(希腊爱神)。然而,此项它所针对的目标却毫无浪漫可言。1944年6月13日,德军首次从法国加莱发射数十枚V…1导弹。尽管V…1严格说来并非第一件“制导武器”,但该型武器得以成功大规模量产并投入实战还是让盟军震惊。
说起德军在战争后期加紧研制的新武器,盟军其实早有所觉察。加莱等地可疑的发射阵地也早已在盟军掌控之中。早在1943年中,盟军就把摧毁V型导弹发射场地列为首要目标之一。为此,盟军专门制定了两个轰炸行动:“海德拉”行动和“十字弓”行动。根据盟军方面的统计,自1943年8月至1945年3月,盟军轰炸机共对德军可疑发射阵地发动68913架次轰炸,投弹122133吨。英国皇家空军甚至还动用了后来以炸沉“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而闻名的12000磅“高个男孩”(Tall…boy)特种航弹。尽管如此,轰炸显然未能阻止德军的部署行动。
6月15日,德军在第二波攻击中一气发射了294枚V…1飞弹,其中244枚直扑伦敦,另外50枚飞向南安普顿。144枚V…1越过海峡,最终有73枚落进了伦敦城。由此开始一直到7月21日,德军共发射4059枚V型飞弹,3045枚了目标,造成3875人死亡,24960人受伤。虽然损失说不上太严重,但战争这个份上,英国人的神经的确有点撑不住了。这些嗡嗡作响的V弹时而落入居民区,时而又能炸中盟军司令部。谁也搞不准到底下一枚又会落到谁头上。这种滋味远比大轰炸难熬。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得意洋洋地宣称,这种秘密武器最终被定为V型飞弹(原名Fi103)完全出自他的创意,英国人想用V字表示胜利;在戈培尔这里,V字代表着“复仇”(Vergeltungswaffe Einz)。同样精于****文字的丘吉尔首相则斥之为“doodlebug”,此语出自一个爱尔兰飞行员,据说此公家乡有一种臭虫飞行的声响和V弹颇有几分相似。
然而,盟军非常明白,光打嘴仗没有用。尽管盟军此时已在诺曼底登陆成功,但德国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抛过来的秘密武器表明,战争胜负如何眼下还真的还很难说。美陆军航空兵指挥官卡尔&;#183;斯巴兹将军得到命令,使用一切手段炸平发射场。这道命令着实让斯巴兹犯了难。传统轰炸方法早已试过,看来只能试试特殊手段了。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制导武器似乎只是处于劣势的德国人祭出来的翻盘法宝。事实上,美军对此类特殊武器早有了浓厚兴趣。美国陆军和海军自1940年起都启动了制导武器研发计划,比如“****滑翔器”(BG)系列、“滑翔****”(GB)和“垂直****”(VB)系统等等。美军的“滑翔****”类似于德军的Hs…293A制导****,初期研制于1940年至1941年即已展开。1944年初,美陆航第八航空队曾在轰炸德国科隆时少量试用。其后期型还使用了红外制导、主动雷达寻的和电视成像等多种制导方式。与“滑翔****”相比,美军的“垂直****”系统的技术更为成熟。该型制导****的研发早在1942年即已开始,它非常类似于德军的弗里茨…X****。其基本结构是在一枚M…44 450公斤标准航弹上加装陀螺稳定系统的尾翼组件、一副活动舵面和曳光指示剂。由于这种****只能左右调整方位,所以又被称为阿松(AZON)****(azimuth only的缩略语)。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后来被称为“灵巧****之父”的阿松****在当时很不受欢迎,原因是这种****不能“发射后不用管”,操作员必须控制****炸中目标方可允许载机摆脱敌军防空火力。对于这种增加风险的货色,轰炸机部队自然兴趣不大。
然而,由于盟军在常规战略轰炸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加上技术上难以突破等多种原因,美军在1944年时还拿不出任何一种能可靠用于实战的制式制导武器。迫于形势,陆军航空兵内部有人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使用现成的制导系统,摇控装满炸药的轰炸机去攻击V弹发射阵地。这个方案既能解决精确度,又能保证轰炸有足够的威力。
这个大胆构想的发明人已无从考证,其可靠性即无人质疑,也没人敢打保票。但斯巴兹将军决定冒险一搏。1944年6月20日,斯巴兹正式将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心腹——第8航空队指挥官杜立特将军。6天后,“阿弗洛狄特”行动正式启动。
⊙ 仓促拼凑的秘密武器
“阿弗洛狄特”行动多少体现了美军在战时临时编组,善于凑合的特点。第8航空队手头有的是因作战疲劳而停飞的B…17轰炸机,后者自然就成了执行自杀攻击任务的首选机型。在美国负责阿松****制导系统的专家亨利&;#183;兰德少校奉命直飞英国伯顿伍德,3个曾接受过此系****训练的机组人员也被集中到博文登。几乎与此同时,第8航空队第3轰炸机师开始征召志愿飞行员和无线电操作手,并没有证据表明,飞行员们对这项秘密危险任务有特殊兴趣。一队看似非常普通的轰炸机组人员最终出现在了霍宁顿航空站,10架B…17F/G轰炸机的改装工作已在该基地紧张进行之中。工程人员起初认为,既然是搞自杀式袭击,那么只要让轰炸机能飞起来就行了。诸如防护装甲、机枪、氧气设备、投弹系统甚至副驾座位统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自动驾驶仪、两副阿松****无线电制导接收系统和近十吨铝末混合高爆炸药(7吨固定在弹仓,3吨塞在机身前段)。
B…17改装后的新编号被称为BQ…7摇控轰炸机,大家更习惯叫它“孩子”。技术人员为之设计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两名机组人员(驾驶员和机电师)以正常方式驾驶BQ…7起飞并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将机头对向目标方向,启动遥控/自动驾驶设备,安装炸药引信,待一切准备就绪后跳伞。另一架由B…17或B…24改进而成的CQ…4空中控制机负责控制“孩子”继续飞行。为保障此类绝密攻击行动,美军还在攻击编队中安排了护航战斗机、气象机和通信中继接力机。最初的BQ…7还曾装有两台电视摄像机,一台用于监视仪表,另一台指向飞行线路,所有电视信号都会被传回控制机,用于实时监视攻击进度。
从理论上讲,BQ…7的技术思路并不复杂。但飞行员们在试飞过程中首先发现B…17机身上唯一可供逃生的舱口盖过于狭小,不便快速跳伞。技术人员只得在机身上方扩大开口并加装降低风速的风档。紧接着,大家又发现,轰炸机也不是越轻越好。由于机体配重比发生变化,BQ…7的飞行姿态极为古怪,即使是熟悉B…17轰炸机的机组人员也得重新适应。1944年7月1日,首批BQ…7到达博文顿,入选志愿飞行员也集中在此地接受复训。好在阿松制导系统的稳定表现令人鼓舞。所有飞行人员都完成了25小时适应训练,然而,对于这样一种新式武器,试验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在试验最后时刻,英国皇家空军建议“阿弗洛狄特”行动部队转场至伍德布利奇基地。这是皇家空军的应急备降机场,平时较少使用,而且跑道更长。但当詹姆斯&;#183;特纳中校于7月7日率领着10架BQ…7、3架B…24“解放者”先导控制机匆匆降落在伍德布利奇之后,大家才发现这种安排并不如意:这10架BQ…7中有9架填了近十吨炸药,还有1架则装着同样重量的汽油弹。这些巨型****只能被分散隐蔽在树从之间。请不要忘记这里是备降机场!大凡来此的都是快要失去控制的战机。哪怕只要是一次误撞都会酿成重大灾难。仅仅过了五天,行动部队再次转场,前往更偏远的费斯菲尔德基地。那里是美第8航空队的集结机场,平时没有战备值勤部队。为支援完成任务,第388轰炸机大队所属560轰炸机中队地勤人员于8月也进驻基地。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也加入了行动,一支由反潜巡逻机中队志愿人员组成的第1特种航空队(SAU…1)由英国西南部的敦克斯维尔赶来。他们带来了美国海军准备在太平洋战场使用的BQ…8。
BQ…8的作战原理与BQ…7基本相同。但其控制机使用的是PV…1文图拉轰炸机,“孩子”则选用了更适合太平洋战场的PB4Y…1(即B…24D)。它携带的同样是铝末混合****,但装药量比BQ…7略大,达到11300公斤。但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控制方式更为复杂,攻击机上携带的电视摄像机必须首先把图像发到一架B…17中继机,然后才传回轰炸机。
⊙ 目标:V…1发射场
8月4日午后,首批两架BQ…7以5分钟间隔相继由费斯菲尔德升空,45分钟前,两架控制机(B…17和B…24)也已经升空至指定空域。由此“阿弗洛狄特”行动正式进入实战。由于无线电频率限制,控制母机一次最多只能引导两个“孩子”。技术人员认为这并不要紧,控制机完全可以在完成一个波次后返回继续引导下一波次,只要有一枚成功,“孩子”就会被引向目标收拾残局。
首波“孩子”顺利升至2000英尺指定高度,控制机也已在2万英尺高度取得预设观察位置。机身上半部分已被全部涂成白色,“孩子”在空中清晰可见。无线电控制试验进展顺利。前方的蚊式观察机发回了目标上空气象状况:一切正常。
当第一架“孩子”将要飞越奥福德岬时,两名飞行员跳出了飞机。在无线电指令下,这架无人驾驶轰炸机(B…17F改型,编号42…30342)顺利飞过海峡。首次攻击的V…1发射场设在一处棉花地,眼看着轰炸机将要冲向目标时,控制人员突然发现高度控制仪传来的数据出现紊乱,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架“孩子”失控坠毁在法国格拉夫林西北方的一处空场。爆炸后的飞机碎片覆盖了周围5公里。根据事后研判,攻击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德军一发高射炮弹误打误撞,破坏了控制系统。但在当时,现场的行动人员可没工夫瞎猜。因为第二架“孩子”也出现了状况。机组人员发现只要转到无线电控制模式,这架BQ…7就会轻度仰起机头。机组人员修正了三次无效,填满了炸药的轰炸机反而剧烈抖动起来。无线电操作员侥幸跳伞逃生。但倒霉的驾驶员约翰&;#183;费舍尔上尉刚刚挣扎跳出机舱,飞机就触地爆炸了。大爆炸留下的弹坑至今仍保留在当地。
尽管出师不利,4日下午第二波攻击仍按照预定计划实施。引导机返回基地,接收两架新“孩子”。第二波攻击的目标是位于维泽耐和明莫埃斯克两地的发射阵地。攻击维泽耐的“孩子”首先遭遇到低空云层,因视野受到干扰,控制员忙中出错,输错了高度数据。轰炸机越过目标区后坠地爆炸。至于第二架“孩子”,没有材料提到它的下落,但它显然也没有击中目标。这天当地德军没有报告任何特殊情况。德军高炮部队声称击落了数架B…17,而且这些飞机飞行轨迹颇为古怪。坠机现场也非常奇特,弹坑硕大,却找不到机组人员的踪影,就连大块的残片都没有。尽管如此,德军压根没往特种武器上想。
8月6日,行动人员实施了第二次攻击行动。整个行动过程与首次攻击非常相似。控制机在4572米高空顺利完成了各种测试,此后轰炸机在接近法国海岸线之前,两架轰炸机相继失控坠海,原因不明。所幸两队机组人员均安全脱险。
至此,行动人员对双阿松制导系统算是彻底失却了信心,有消息称美国内已经研制出更可靠的卡斯托尔(Castor)制导系统。但换装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陆军第8航空队的制导攻击任务只得暂停了。 
⊙ 肯尼迪家庭的初亡者
陆航行动的停滞让海军看到了出风头的机会。8月12日17时52分,美海军VB…110中队所属的一架PB4Y…1(编号32271)起飞升空。不知是否是有意安排,参加此次绝密行动的名人还真不少。驾驶这架PB4Y…1的飞行员是美驻英大使肯尼迪的长子、日后肯尼迪总统的哥哥—— 
约瑟夫&;#183;肯尼迪中尉。他生于1915年7月28日,1942年完成飞行训练。此后他曾在波多黎各和中美洲等地执行相对轻松的飞艇巡逻任务。在本人强烈要求下,转飞B…24轰炸机并前往英国丹佛地区的敦克斯维尔基地参战。根据肯尼迪的参战纪录,他本已完成正常30次作战任务,但他竭力游说机组成员又多飞了10次战斗任务。这还不够,他又主动请战,要求参加中队绝密试验任务。他的副驾是1909年生的威尔福德&;#183;J&;#183;威利中尉。此公1933年就已加入海军,因精通电气技术被选入海军绝密武器试验计划。这也是他首次参加实战行动。
起飞一切正常,肯尼迪顺利地将轰炸机升至2000英尺指定高度。在萨福克…哈尔沃斯上空,行动机群开始编队。参加此次任务的还有2架PV…1控制机、1 架P…38照相机、4架第20战斗机大队的野马护航战斗机、1架B…17,美陆航第25轰炸机大队照相机中队所属的2架蚊式战斗机也临空观察整个行动过程。罗斯福总统之子埃略特&;#183;罗斯福上校就拿着他的照相机坐在蚊式战斗机中,准备纪录这一历史性时刻。海军方面之所以劳师动众的一个原因是这次攻击的目标是明莫埃斯克附近的V3超级大炮阵地。有传言称这门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超级大炮将直接轰击伦敦,因此盟军必须抢在它开火之前摧毁之。
机群离开哈尔沃斯后,威利按照预定指令将电路转为无线电控制。肯尼迪发出“抗荷服”(Zoot suit)电码,意思是自动驾驶仪器正常。接着威利发出“布洛克”(Block)电码,这说明机头电视摄像机开始工作。此后两名机组成员要做的就是等待机会跳伞逃生。
负责接应机组乘员的B…17轰炸机恰好在PB4Y…1上方保持观察。负责指挥现场行动的福洛斯特中校命令战机转向,准备接应跳伞人员。根据机组乘员的回忆,大家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机头部位的肯尼迪和前舱的威利。虽然此时负责接收肯尼迪这架轰炸机电视信号的主控制机无法收到清晰的图像,但丹姆雷恩中尉驾驶的备用控制机收到的图像不错。此时距离最终撞击目标还有40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