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杂谈-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更加适合来处理志愿军士兵的思想问题。
但当团长几个月不到,希金森就变得谦虚了,说话的口气也软了下来。他承认军队威信的本质是“指挥能力”,“要培养指挥能力,别无他处……只有通过正规军的训练”。他另外还说,“战争是特殊的,相应的,为战争培养军官的制度也必然是特殊的。”其它一些象希金森一样先前对正规军规章制度和传统持蔑视态度的人也慢慢改变了看法,当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遇到许多细节性问题的时候,他们对正规军的一些程序表示了尊敬。就象威廉&;#183;T&;#183;谢尔曼少将在战后写的那样,“我几乎不记得有哪位非常成功的将军(从平民任命的),能够不对自己没有在早年接受战争艺术的教育表示遗憾。”
当时的一些记录显示,正规军与志愿兵的区别越来越模糊了。在一些情况下,正规军团只是名义上的存在罢了。在战争后期,连希金森都认为“很高兴,当前的战争抹去了正规军与志愿兵之间传统的妒忌之情”。随着战争的继续,军队职业化也得到不断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正规军所起的模范带头作用。到最后,“老陆军精神”变成了全军的精神。
★ 联邦如何维持军队战斗力
1861年7月第一次布尔伦河战斗在弗吉尼亚的马纳萨斯交通枢纽附近展开,此次战役又称“第一次马纳萨斯战斗”,北军损失惨重。7月21日北军被迫向华盛顿后撤。为了掩护此次大撤退,来自正规陆军第2、3和8步兵团的8个连组成的一个营,再加上老的第1、第2龙骑兵团组成的骑兵部队以及正规陆军炮兵部队一个营坚守了阵地,为此次撤退进行掩护。北军回撤到华盛顿后,麦克莱伦重整了部队,正规陆军又担负起“钢铁纵队”的任务。
当正规陆军其它单位在其它战区冲锋陷阵时,最大一支正规陆军分遣队一直活跃在东部战线上。在整编新命名的波多马克军团时,麦克莱伦将正规军作为他个人领导下的一支精锐部队,这与他在战争之初所表达的观点大相径庭(他在刚开始主张将正规军军官分散到各志愿兵部队任职,前面有叙述)。
1861年11月,麦克莱伦组建了一个骑兵预备军团,这个军团的指挥官是来自南方的一位正规军军官,他没有在战前回到南方,他就是圣&;#183;乔治&;#183;库克准将。这个军团包含第1、2、4、5和第6正规军骑兵团。正规军的步兵单位也编成了一个旅,旅长是乔治&;#183;塞科斯准将,该旅被纳入陆军预备队。该旅很庞大,总共有5000人,包括第2、3、4、6、10、11、12、14和17步兵团。正规军炮兵连先是合成了炮兵预备旅,但后来又被分散到了陆军各部队,至少一个师保证有一个正规炮连,目的是为了给志愿兵炮连提供经验上的支持。由于都是当独立炮连用的,所以这些正规军的炮连失去了团的特征和管理,但一直保留着正规军炮兵的称号。
当麦克莱伦在1862年开始发起旨在夺取南方邦联首都里士满(位于弗吉尼亚)的半岛战役时,步兵预备旅显得太臃肿了,在加入了第5纽约志愿兵团后,该旅编成了波多马克军团的正规师。
在6月27日的盖思斯米尔战斗中,北军正规军们顶住了南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南军首领是塞科斯将军昔日在西点的同窗好友D&;#183;H&;#183;希尔少将。就像在第一次布尔伦河战斗一样,正规军再一次掩护了志愿兵的撤退。在1862年6月25日到7月1日间发生的“七天战斗”中,北军的正规师据称有1244名伤亡,其中大多数伤亡就发生在6月27日的盖思斯米尔战斗中。这些伤亡,再加上疾病以及非战斗减员,正规师的兵力已经与一个团差不多了。
8月29…30日第二次布尔伦河战斗中,正规军们再次接到命令来掩护其它部队的撤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有900多人的伤亡。征兵工作已经赶不上如此快的减员速度了。塞克斯估计要使他的各个团恢复元气,至少要补充3000多人。9月份,当南军的北弗吉尼亚军团在罗伯特&;#183;E&;#183;李的率领下进攻马里兰的时候,麦克莱伦将已经严重缩编的正规师指定为联邦军的预备部队。
在9月17日的安特提姆战斗中,塞科斯和他的正规师重新投入了战斗,但正当他们准备向叛军防线的腰部发动猛攻时,麦克莱伦命令他们撤出了战斗,这令塞科斯和他的正规军们郁闷不已。12月13日,在弗雷德里克斯堡战斗中,塞科斯的正规师接到了同样的命令。新任波多马克军团司令安布罗斯&;#183;伯恩赛德少将在当天下午曾命令正规师准备战斗,但很快就取消了命令,因为他最后相信再对弗雷德里克斯堡防守严密的高地发动进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很显然,这个命令对正规师来说是个好消息。
弗雷德里克斯堡战斗惨败后,约瑟夫&;#183;胡克少将代替伯恩赛德少将成为波多马克军团的司令,他把塞科斯和他严重减员的正规师纳入到了乔治&;#183;G&;#183;米德所领导的第5军编制下。1863年5月1日,在钱斯洛斯维尔战斗的头一天,塞科斯领导的正规军成为了北军发起进攻的最锐利部分。第二天,南军在托马斯&;#183;J&;#183;“石墙”&;#183;杰克逊中将率领下对北军发动突然袭击,粉碎了北军右翼,于是正规军们再一次发现自己承担了“后卫”角色,而其它部队都逃跑了。在最后一支北军撤过了拉帕汉诺克河后,正规军们也撤退了,并在过河后炸毁了浮桥。
在钱斯洛斯维尔战斗取得胜利后,李将军再次突袭北军,北军波多马克军团在其后穷追不舍。在途中,米德将军代替胡克成为波多马克军团的司令,塞科斯接掌了第5军,罗米恩&;#183;艾尔斯准将晋升为正规师师长。7月2日上午,正规军抵达了葛底斯堡,它位于宾夕法尼亚,是个交通枢纽。当天下午的威胁迫使北军命令正规师守住面临威胁的侧翼,也就是“麦场”和“鬼穴”之间。当西克尔斯领导的北军第3军被南军击溃时,正规师实际上已经在孤军奋战了。在4个颇具战斗力的南方军团的猛攻之下,正规军们尽最大力量挡住了叛军一波接一波的攻势。虽然南军继续在消耗着正规师的有生力量,但正规军官兵们进行了有序撤退,展示了严密的纪律性。当晚在“小圆顶”重新集结时,正规师清点一下人数。刚参加战斗时该师有2613名军官和士兵,现在有829人,占70%左右的官兵或死或伤或失踪了。事实上,这个正规师已经不再是一支具备战斗力的部队了。
当月,纽约城发生了征兵暴乱,北军第8步兵团和其它几个正规军炮连紧急赶赴该地,为该市当局提供援助。当时正在纽约征兵的第12步兵团部分人员也参加了此次反暴乱行动。8月20日,正规师其它部队也赶到了,一直呆到局势稳定下来。
1863年9月,正规师正式解散,下属的几个缺兵少将的团重新组建为一个正规旅。1864年5月5日至7日,该旅参加了荒原战斗。那时尤利西斯&;#183;S&;#183;格兰特中将已经是北军总司令了,他正在弗吉尼亚指挥作战。他从正规旅中抽调了第4步兵团(这是他的旧部)来作为其司令部卫队。在格兰特包围弗吉尼亚彼得斯堡时,也就是6月中旬,正规旅实际上只剩下不到1000名官兵。同年10月,这些人被再次派往纽约城,这次是为了在11月选举期间维护社会稳定。这是东线战场最后一次看到“老陆军”的身影。
当波多马克军团的正规军们在可能是最艰苦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时,他们还有许多同行分散在全国各地。1861年初,驻扎在西部地区的大多数正规军部队都集中到堪萨斯州利文沃斯堡,准备向东推进。另外还有正规军第9步兵团在整个战争期间都一直驻扎在旧金山,第5步兵团一直呆在新墨西哥地区。
北军和南军在西部地区的冲突最初集中在新墨西哥地区。1861年7月,由于受到来自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的南军的进攻威胁,北军的艾萨克&;#183;林德少校弃菲尔莫堡而逃。他带着第7步兵团的500名官兵以及一队由妇女和儿童组成的分遣队向东北方向挺进,准备赶赴斯坦顿堡。但南军很快追上了他们。虽然南军的人数还不如他们多,林德少校还是率整支部队投降了。1862年2、3月份,没有被俘的第7步兵团的正规军们与第5、10步兵团以及第1、3骑兵团各部一起,在E&;#183;R&;#183;S&;#183;坎比准将的率领下,在瓦尔维尔德和格罗里塔隘口与南军展开了战斗,成功粉碎了亨利&;#183;西布利准将企图将南军势力延伸到加利福尼亚的企图。
正规军们还参加了西部战区的战斗。1863年,编入威廉&;#183;T&;#183;谢尔曼将军指挥的田纳西军团第15军的正规军第13步兵团参加了5月19日和22日对密西西比州维克斯堡的进攻。战斗开始时第13步兵团共250人,在此次战斗牺牲27人,从比例上讲是参战各部队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支。因为在此次战斗中的表现,该团博得了谢尔曼将军的特别好感。在进一步观察了该团在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和教士山战斗的表现后,该团在战争结束前一直是谢尔曼将军的司令部卫队。
坎伯兰军团也有个正规旅,该旅包含第15、16、18、19步兵团,旅长是奥利弗&;#183;谢菲尔德中校。该旅的使用与正规师在波多马克军团差不多,这帮正规军们经常发现无论是在哪次战斗中,他们总会出现在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方。1862年12月31日,在田纳西州石头河战斗中,正规旅的任务是守住北军摇摇欲坠的右翼。这1600名正规军们用自己的表现为北军的重整赢得时间。由于三面受敌,他们最后还是非常有序地撤出战斗,但仍付出了400多人伤亡的代价。在北军攻破亚特兰大后,兵员不足的正规旅被派往田纳西州担任守备任务。就像在波多马克军团的同行一样,西部地区的正规军各部也都不能保持完整的战斗力。
★ 战后总结
美国南北战争最后总结报告显示,有5798名正规陆军官兵在战争期间牺牲,其中2200死于战斗,其它都死于疾病或各种意外伤害。尽管数量少,正规陆军将士们的勇气和纪律就是他们留下的宝贵财产。毫无疑问,在战争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往往是正规军坚守阵地,按照“老陆军”的光荣传统完成自己的使命。
南北战争结束后,第11步兵团的理查德&;#183;罗宾斯上尉对正规陆军服役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正规陆军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的位置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位置……正规军部队的规模太小以至于被公众所忽视,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少有人提及……他们严明的纪律和团队精神被大多数志愿兵耻笑不已……正规军的官兵没有家也没有朋友给他们写信……在他们参加的几乎所有战斗中,他们总是能够圆满的完成任务,忠实地守住分配给他们的阵地……正规军们默默工作……以勇敢者的姿态迎接艰难、伤痛和死亡!”
南北战争期间美国联邦陆军编制
在南北战争期间,美国联邦陆军部队编制序列为军团、师、旅、团、连等。团是南北双方军队的标准建制。虽然南北双方在团的实力和指挥员的级别上经常不一样,但团的构成大致差不多。每个团都下属10个连,实力通常为845…1010名官兵,团长由一名上校军衔的军官担任。连是基本的战术单位,一般由100人组成,其中包括3名军官、5名中士、8名下士和82名列兵组成,实力大致为当今美国标准步兵连的一半,连长一般为上尉军衔。
美国南北战争双方统计数字
征募兵力数量
北方 200…277。5万人(多次征募)
南方 60…140万(多次征募)
1861…1865年的军事行动
总计10400多次,包括29次战役,
76次全面战斗,310多次大规模冲突。
最大兵力
北方 1000516人(1865年5月)
南方 304015人(1863年1月)
最强海军实力
北方 51500名水兵,471艘舰船
南方 最多500艘舰船,许多是小型海岸艇
战斗伤亡
北方 死111900人,伤277400人
南方 死94000人,伤194000人
被俘人数
北方 211400人
南方 462600人
第517章1947…1949印
           蒙巴顿方案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印度就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当时,印度大小邦国林立,共由50 
0个不同规模的土邦组成,统治它们的是多个不同的皇室。1947年8月15日,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印度人民从英国殖民者手中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伴随着印度独立的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教徒之间的教派骚乱和流血冲突。两大教派长期以来的潜在矛盾开始公开化。当时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有2。55亿,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只有9200万人。于是,很自然的,穆斯林教徒担心成立一个政府后,他们作为少数派会受到印度教徒的欺负,所以他们坚持从印度独立出来,建立自己的政府。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著名的“蒙巴顿方案”。按照该方案,印度将分成印度联邦和东、西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归印度联邦,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地区归东、西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同时一些大的州和省份被赋予了自由决定加入两个自治领的权利,其中就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J&;amp;K,大家常说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全称,以下将简称为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地区(J&;amp;K)是当时前印度殖民地中最富有也是最大的一个州,总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700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1947年8月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土邦王为信仰印度教的哈里&;#183;辛格大公。按照蒙巴顿方案,该地区穆斯林人口占多数,所以应该归属巴基斯坦自治领,但辛格大公既不愿意加入印度,也不愿意加入巴基斯坦,他实际倾向于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所以克什米尔问题在印巴分治时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埋下了印巴冲突的种子。
期间,巴基斯坦方面号召克什米尔的穆斯林人回到巴基斯坦的怀抱,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同时巴基斯坦开始征募帕坦部落的人(住在印度西北国境的阿富汗人)准备发动起义夺取克什米尔地区的首府斯利那加。面对强大的压力,统治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教王公企图独立的希望成为了泡影,他开始寻求印度的帮助。本来就对帕坦人的大举来犯颇为关注的印度是非常乐意提供帮助的,但他们此时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印度说,除非克什米尔地区宣布加入印度联邦,否则印度是不能派兵的。1947年10月26日,被逼无奈的克什米尔王公宣布加入印度联邦。
⊙ 英属印度皇家空军分家
早在二战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就为当时的英属印度皇家空军(RIAF)培训了许多空军人员,其中既包括印度教徒,也包括穆斯林。1947年,英国殖民者被迫结束了对南亚次大陆的殖民统治。当英军撤离印度时,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截至该年,印度皇家空军共拥有10个战斗轰炸机和运输机中队,同时也拥有大量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空军军官、飞行员和技术人员。
随着原英属印度的分治,西巴基斯坦的独立,原印度皇家空军也按照分治协议进行了分家。原英属印度皇家空军所属人员主要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进行了划分。其中,896名军官,10350名飞行人员,820名技术或非战斗人员留在了印度皇家空军(RIAF);而224名军官、2189名飞行人员和407名技术和或非战斗人员分给了皇家巴基斯坦空军(RPAF)。下面本文将分别称这两支空军部队为印度空军(IAF)和巴基斯坦空军(PAF)。
虽然将原英属印度皇家空军装备及兵员的一部分划给了巴基斯坦,但此时的印度空军仍然是一支庞大的空中部队。印度空军所属人员都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分别隶属于7个战斗机和1个运输机中队。但原英属印度皇家空军的大部分空军基地都在现在已经独立的巴基斯坦境内,所以在分治后印度空军缺乏足够的基地在边境线上部署自己的兵力。印度空军第一任司令员是托马斯&;#183;阿尔莫斯特(Thomas Elmhirst)中将,他也是前英国皇家空军的一名军官。在印度独立后,阿尔莫斯特将军迅速对印度空军进行了重组,同时开始大量采购新型飞机来充实自己的力量,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另一方面,新组建的巴基斯坦空军只拥有2个战斗机中队和1个运输机中队,35架二战时期的螺旋浆战斗机和部分用于运输保障用途的飞机,但巴基斯坦空军也有印度空军难以比拟的优势——巴基斯坦境内拥有大量的机场和训练设施。 
印度空军和巴基斯坦空军最初都是按照英国皇家空军的编制体制来组建的。他们每个飞行中队拥有的飞机数量一般在12到25架,每个中队根据需要隶属于飞行联队或司令部的指挥。两支空军所要覆盖的任务区都显得相当的庞大,而且地形也千差万别,其中包括印度洋沿岸长长的海岸线,沙石荒漠,大江大河沿线巨大的峡谷,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所以各自的任务也相当的艰巨。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事实上还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两个国家,由于英国军队的撤离,两个国家的军队仍然处于一种混乱不堪的状况。尽管这样,巴基斯坦方面已经在准备采取一些将大大影响巴基斯坦未来的行动。在北面,巴基斯坦非常渴望将克什米尔地区纳入巴基斯坦的控制之下。因为该地没有大量驻扎巴基斯坦陆军部队,而且巴基斯坦也不期望直接介入到行动中去,所以巴基斯坦开始大量征募帕坦部落的人。巴基斯坦方面将招募过来的帕坦人编成了多个行动大队,并给他们配备了武器,让他们大举进入克什米尔地区,目标是夺取 
其首府斯利那加市。于是,穷途末路的克什米尔辛格大公决定向印度求援。此时,在巴基斯坦人的帮助下,帕坦部落已经攻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城池,攻破斯利那加指日可待,只是帕坦人并没有把此次行动当作是一个严肃的军事行动,他们最关心的是掠夺财物,诛杀印度教徒,他们所到之处都被洗劫一空。
在辛格大公单方面同意加入印度联邦后,印度很快就采取了行动。但印度陆军要赶到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之间的距离相当远,而且其间地形比较凶险,几乎没有任何现成的路可以通行,所以只有靠印度空军建立一条通往斯利那加的空中走廊。由于印度空军此时仍处在改革重组之中, 大量的飞机也正在采购阶段,所以当克什米尔危机发生的时候,印度空军不得不从一些民用航空公司租用了大量的各型运输机,这些运输机主要用来将印度军队运到克什米尔。
尽管这样,初生的印度空军首次经受了战争的洗礼。1947年10月27日,印度空军第12运输机中队(在1945年该中队成立的时候本来准备作为战斗机中队的)所属的达科他运输机接到命令,将某锡克团一营的官兵运到斯利那加。当飞机起飞的时候,印度空军的飞行员们甚至都不知道位于斯利那加的机场是否已经被巴基斯坦人给占领了,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直扑克什米尔。印度陆军对新成立的印度空军非常的信任,后来被擢升到印度陆军参谋长的什玛亚少将(Thimmayya)当时就乘坐在第一架达科他运输机上,陪伴他的是马哈辛准将。在赴斯利那加的航程中,由于路途实在艰险,一架达科他飞机坠毁,机上42名乘客无一生还,飞机的残骸直到40年后才被找到。其他的飞机成功的降落在了斯利那加,印度军队很快控制了机场,驻守在这片海拔达3517米的阵地上。从此时开始,印度空军的运输机成为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交通方式。在接下来的3周时间里,印度通过这条空中走廊向斯利那加源源不断的运送着兵力,期间,印度空军所属的运输机将印度陆军一个联队共1500名兵力空运到了斯利那加,其中还包括该联队所有的武器装备和必需的补给品。印度人不得不加快兵力集结的步伐,因为虽然帕坦人此时在巴拉穆拉附近的地区活动,他们还在忙于烧杀抢掠,焚烧村庄,但他们仍然在缓慢向斯利那加推进,很明显,双方将在斯利那加地区展开一场大战。
10月28日,印度空军决定部署2架喷火式战斗机到斯利那加。因为喷火式战机作战半径有限,而且印度空军在附近只有一个空军基地,也就是新德里以北约190公里的安巴拉空军基地,驻扎在该基地的喷火式战机无法赴克什米尔地区纵深作战,这也是这2架战机部署到斯利那加的真正原因。同一天,印度空军第7战斗机中队的风暴II式战斗机也参加了战斗,他们用机枪对帕坦地区的敌方阵地进行了扫射。几天后,印度第10战斗机中队的2架风暴式战斗机也部署到了斯利那加,这下位于斯利那加的印度战斗机数量一下子增加到了4架。这些战机很快将派上用场。11月3日,帕坦人突袭了位于斯利那加机场数公里外的巴德加姆。在喷火战机的空中支援下,印度陆军击退了帕坦人的猛烈攻势,但喷火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